专题六:中印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46页PPT
专题六:中印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为恢复因核试验而倒退的中印关系,印方主动迈 出了积极的两大步。 第一,首席秘书示好。 1998 年5 月 21 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的首席秘书 米什拉说,印度要与中国改善关系,印中双方现在应重 开对话;印度要与中国保持“很好的关系”,“最好的 关系”。 中国驻印度大使周刚回应说,希望印方对攻击中国 的言论向中方作出负责任的说明,立即停止对中方的无 端指责,采取实际行动改善中印关系。
1.高层互访保持良好势头而且富有成果
(10)中国总理温家宝2010年12月15日至17日访问印度。温家宝 与印度总理辛格会谈时决定,建立两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定期 互访机制,开通总理热线,就重大问题及时交换意见;继续发挥 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机制的作用,通过谈判协商,寻求公平、 合理、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2)2001年初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访印。李鹏委员长还在印 度国际会议中心发表了题为“增进了解、发展友谊、加强合 作”的演讲。
1.高层互访保持良好势头而且富有成果
朱镕基总理与瓦杰帕 伊总理举行会谈
(3)2002 年初,在印巴关系十分紧张的局势下,朱镕基总理仍 按计划于 2002 年 1 月 13 日至 18 日对印度进行了访问。美 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朱镕基访问印度是两个亚洲大国多 年来第一次设法建立真正的友谊,应被看作一种战略举措。
印度《国民先驱报》称:文卡塔拉曼访问中国“是加强印 中这两个亚洲大国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印关系专题课件

中印关系专题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印两国历史交往的演变,掌握中印关系发展的基本脉络;2. 理解中印边界问题的产生、发展及现状,提高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3. 掌握中印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现状,认识两国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中印边界问题的复杂性、中印经贸合作的发展趋势;2. 教学重点:中印关系的历史演变、中印文化交流的意义与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印两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两国地理位置的相邻关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1)中印关系的历史演变: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代两国建交,介绍中印关系的发展历程。
(2)中印边界问题:讲解中印边界问题的产生、发展及现状,分析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的争议焦点。
(3)中印经贸合作:介绍中印经贸合作的现状、成果及发展潜力,分析两国经贸合作的优势与挑战。
(4)中印文化交流:讲解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现状及意义,强调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中印文化交流的实例,如瑜伽、佛教等,让学生感受中印文化交流的魅力。
(2)讨论中印经贸合作中的成功案例,如经贸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引导学生认识两国合作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1)分析中印边界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2)探讨中印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
5. 随堂练习:(1)列举中印文化交流的三个实例;(2)简述中印经贸合作的优势与挑战。
六、板书设计1. 中印关系专题历史演变边界问题经贸合作文化交流2. 中印边界问题产生原因发展历程现状与争议焦点3. 中印经贸合作现状与成果发展潜力优势与挑战4. 中印文化交流历史与现状意义与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印关系的历史演变;(2)分析中印边界问题的复杂性及解决途径;(3)论述中印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
2. 答案:(1)中印关系的历史演变:古代丝绸之路时期,中印两国就有着密切的交往。
中印关系

:
1.中印边境问题 2.建交历史 3.发展情况 4.面临问题
内容提要: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纪念日期间,两国关系经历了
顺利发展、曲折起伏、风雨见彩虹的不同阶段。总的来说,友好合作是 主流,中印作为两强劲崛起的新兴大国,相互关系的稳定良性发展不仅 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 有着广阔的前景。
四、中印边界问题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迄今,两国副外长级边界问题联合工作小组 已举行15轮会谈。双方一致认为边界问题不应成为两国发展双边关系的障碍,而应 通过和平谈判加以解决。 从此两国就边界问题进行多次和平的谈判,为解决边界问 题不断努力。
★应对策略
1、中国完善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对印度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例占了中对印出口商品的一半左 右,而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却很小。正 因为中国的工业制成品技术含量不高,中国可以先缩减对印工业 制成品的出口,而适当增加优势产品的出口。 2、中国应对印度贸易壁垒 由于印度对华反倾销主要是针对中国低价产品,所以中国企业应 努力走出低质低价。 3、增强中印贸易互补度,削弱竞争度 中印两国拥有的市场潜力尚未充分挖掘,中印在双边经贸交往中 更应强调互补性而非竞争性。 4、增强中印双方互信度 在互信问题上,两国应加强政治上的交流,增强两国政府及企业 间的互信。以政治友好促进贸易合作。
400 300 200 100 0
中印贸易额
2003
2005
2007
2009
★中印贸易关系现状
一、双边政治关系
中国和印度不段的努力,使得两国之间的关系不断的完善,在05年的首次战略合 作,06年的”中印友好年”,07年的“中印旅游友好年”等一系列的活动,说明两 国之间的关系不断的完善。
2024版中印关系完整教学课件

中印关系完整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当代国际关系》教材第七章《南亚地区国家关系》第四节《中印关系》。
详细内容包括:中印两国历史交往、政治经济合作、边界争议、文化交流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印两国历史交往和现实关系,认识到中印关系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中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分析中印关系中的争议问题,提高其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印边界争议、中印文化交流。
教学重点:中印政治经济合作、中印关系的历史演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印两国友好交往的图片,激发学生对中印关系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中印关系的历史演变: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代友好交往,介绍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
(2)中印政治经济合作:分析两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合作成果及潜力。
(3)中印文化交流:介绍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中印关系中的争议问题,例如边界争议、水资源分配等。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分析中印关系中的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1. 中印关系2. 内容:历史演变政治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争议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中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中印关系的最新动态,深入了解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
推荐阅读《中印关系发展报告》等相关资料。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分组讨论2. 例题讲解的分析方法3. 作业设计中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建议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中的分组讨论1. 讨论主题:针对中印关系中的争议问题,如边界争议、水资源分配等,提前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讨论主题。
中印关系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中印关系的历史发展 • 中印政治关系 • 中印经济关系 • 中印文化交流 • 中印边界问题 • 中印关系的未来展望
01
中印关系的历史发展
古代中印关系
佛教交流
古代中印两国之间有着密切的佛教文化交流,中国佛教从印度传入,并对中国的宗教、文 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中印边界问题
边界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边界问题的历史
中印两国边界纠纷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的英属印度时期。当时 ,英国殖民统治者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地区的领土,形成了中印边 界的雏形。
边界问题的现状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涉及多个地区和争议领土。其中,最为敏感的是 克什米尔地区和阿克赛钦地区,这两个地区都涉及到了中印两国的核心利益 。
*问题
英国在*问题上支持*独立,并试图将*从中国分 裂出去。
中国抗议
中国政府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干涉中国内政的行 为表示强烈抗议。
现代中印关系
友好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中印关系逐渐 改善,两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边界问题
中印两国在边界问题上存在争议 ,但双方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了 部分问题。
经济合作
现代中印两国在经济上有着广泛的 合作,如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
边界问题的影响和意义
影响
中印边界问题一直是两国关系中的敏感问题,如果处理不当 ,可能会导致两国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升级,影响地区的稳定 和安全。
意义
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对于两国关系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增强两国之间的互信和合作,为两国的发展和繁荣创造 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促进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中印边界问题.ppt

藏南能歌善舞的人民
藏南珍稀植物
二、中印关系的历史进程
1、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的友好时期。 2、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中印关 系的低潮时期。 3、第三阶段为1976年到1988年,中印关系的缓和时期。 4、第四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中印 关系的升温时期。 5、第五阶段为20世纪90代中后期,中印关系继续发展 的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边贸易额的年增长 率一般均为两位数,1990年贸易额2.6亿多元,增幅近 80%以上。
三、中印关系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关系 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双 方就安全观问题达成一致,重 申彼此互不构成威胁,并采取 多种“建立信任措施”,双边 关系走出“冷和平”的阴影, 开始了“热合作”的进程。 第一,高层互访和接触比较频 繁。 第二,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第三,多边合作与协调明显加 强。
想请教老师的问题:
1、怎样正确的 理解中印边界 问题?
2、我们应该对 中印关系有什 么期待?
2.安全问题
(1)陆地安全:西藏的地缘 价值、所谓“在青藏地区设导 弹基地”问题、中巴关系。 (2)印度洋地区:中缅战略 合作、安达曼群岛、中巴共建 瓜达尔港、中国海军在印度洋 的存在、中斯合作。 (3)印度“东向政策”同东 盟(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 等国的联合军演) (4)美印关系与中国的关注
3.印度的西藏情结与涉藏问题
(1)西藏的战略地位 (2)历史上英俄对西藏的争夺 (3)英印政府时期对西藏的侵略:攫取特权如: 建立驿站、兵站、控制商路、在拉萨驻军等 (4)独立后印度对西藏的认知与政策:继承英印 传统,认为独立半独立的西藏同中国中央政府之 间的关系——宗藩关系;1951年后,西藏是中国 的一个自治区(不认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 分”);2003年调整态度,锡金问题解决。 (5)印度的西藏情结和对“臧独”政策(1959 年3月叛乱,1962年边境战争)。“边界+臧独”: 中印关系恶化的必然性
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89页PPT资料

当然,要发生这样的变化,一个充分条件 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必须同时并进,因为城 市可以创造更多的消费活动、城市生活需 要更多的社交、城市的生活费用通常也要 比乡村更加昂贵、而且城市的工作与生活 节奏也要比乡村快得多。所有这些将会大 大地降低人们的生育欲望,从而产生经济 增长与人口增长的负相关效应。
印度在刚刚开始改革的时候,其贫困人口 要占到全国总人口的36%,但是在市场化 改革仅 8 年之后,其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 口的比例就显著地下降了八个百分点,平 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
毫无疑问,中国与印度在解决贫困问题上 的巨大突破既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走出贫 困树立了信心,也为世界解决贫困问题提 供了可能。
在今天的世界经济中,那些既未向市场经 济转型、又没有实行对外开放的国家,至 今没有发生经济增长也就不足为怪了。
如果我们沿着这样的逻辑作更进一步的推 理,那么中国和印度的崛起还将为改善世 界人权状况做出巨大的贡献。无数的事实 证明,人权状况的改善极大地依赖于经济 上的脱贫。
(2)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与15世纪西 方国家的崛起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有助于减少和消除世界性的贫困,但 是在西方国家崛起的过程中则制造了世界性的贫困。在 西方国家崛起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发生了在他们各 自国内的阶级分化与收入分配对于资本的过度倾斜,以 及由此而产生的贫困,而且还看到了由西方国家的殖民 活动与帝国主义战争所造成的世界性贫困增长,从而使 得整个世界日益被分化为发达的工业化富国与不发达的 发展中穷国。
2、亚洲的复兴
亚洲的复兴是从1950 年代开始的,但是走出亚洲 经济复兴第一步的并不是中国和印度,而是日本, 这是因为中国与印度在争得民族独立与解放之后, 出于对西方国家的“ 敌意 ”而选择了被事实证 明是缺乏效率的“ 计划经济体制 ”,结果未能 实现有效的经济增长,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解决 多个世纪积累起来的贫困。
中印经贸合作前景与对策

中印经贸合作的前景与对策一、发展经贸合作关系是中印关系的主流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发展中国家。
在最近的20年中,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和6%,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3%~4%)。
中国和印度不仅是全球范围内商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更是全球资本流出和流入的重要国家。
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际关系和全球重大事务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而中印关系中最紧要的问题是如何深化日益发展的经贸关系。
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将决定中印关系的长期轨道。
因此,发展经贸合作关系将是中印未来的重点。
虽然由于历史、文化和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印双方在合作中存在着诸如领土纠纷等短时间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障碍,摩擦和冲突还会出现,未来长期合作中还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变数,但双方加强经贸合作应该仍是未来中印关系的主流。
首先,双边经贸合作的条件较好,经贸合作的作用与地位也日趋突出。
中印两国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双方加强合作的意愿比较强烈。
相对而言,中国的劳动力效率高,而印度的资本效率高;中国的制造业相对发达,印度则是“软件大国”。
加强与以印度为主的南亚区域国家经贸合作,将会在较长时期内有助于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和巩固边疆的稳定。
其次,双方在交通、能源、贸易、投资和区域经济互联互通等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
加强经贸合作尤其是中国对印度的投资的加大将会更加有助于双方在这些领域的深化发展,实现两国的互利共赢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中印经贸合作进入重要历史转折期,前景广阔(一)双边贸易增长潜力巨大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印双边贸易增长迅猛,因此被认为是中印和解进程中最强大和最积极的支撑力量。
与此同时,高速发展的双边贸易也将中印经济关系带入新的阶段,即相互投资和共同在第三国投资,以及在能源和其他资源勘探领域合作。
然而,从本世纪初以来,不断增长的贸易赤字实际上让双边贸易变成了单向贸易,并且已经对中印经济合作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双边贸易有所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