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 1 三角形的证明小结与复习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小结与复习
【学习目标】
1.巩固本章知识,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与判定有整体性认识.
2.熟悉角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并会进行相关证明.
【学习重点】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学习难点】
有关性质定理的熟练应用.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知识结构框图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自主探究】
范例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
仿例1:如图1,在△ABC中,AB=AD=DC,∠B=70°,则∠C的度数为( A)
A.35°B.40°C.45°D.50°
(图1)
(图2)
仿例2:如图2,已知∠AOB=60°,点P在边OA上,OP=12,点M、N在边OB上,PM=PN,若MN=2,则OM =5.
仿例3:如图,等边△ABC中,AE=CD,AD、BE相交于P,BQ⊥AD于Q.求证:BP=2PQ.
证明:∵AB=AC,∠BAE=∠ACD=60°,AE=CD,∴△ABE≌△CAD,∴∠ABE=∠CAD,∵∠BAC=∠BAP+∠CAD=60°,∴∠BAP+∠ABE=60°,∴∠BPQ=60°,∵BQ⊥AD,∠PBQ=30°,∴BP=2PQ.
学习笔记:
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展示任务,各组在展示过程中,老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最后进行总结评分.
学习笔记:
检测可当堂完成.
知识模块二直角三角形
范例2:Rt△ABC中,斜边BC=2,则AB2+AC2+BC2的值为( A)
A.8 B.4 C.6 D.无法计算
仿例1:
如图,已知∠C=∠FBD=90°,FD⊥AB,垂足为点O,若使△ACB≌△DBF,还需添加的条件是答案不唯一,如AB=DF或AC=DB或CB=BF.
仿例2: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D)
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
知识模块三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
范例3: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边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50°,则∠A的度数为( C) A.50°B.40°C.40°或140°D.40°或50°
仿例1:如图,D是线段AB、BC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若∠ABC=150°,则∠ADC的大小是( A)
A.60°B.70°C.75°D.80°
,(仿例1题图)) ,(仿例2题图)) ,(仿例3
题图))
仿例2: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8,则△EDF的面积为6.
仿例3:如图,在△ABC中,∠ABC=50°,∠ACB=60°,点E在BC的延长线上,∠ABC的平分线BD与∠ACE的平分线CD相交于点D,连接AD,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B)
A.∠BAC=70°B.∠DOC=90°
C.∠BDC=35°D.∠DAC=55°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交流预展】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展示提升】
知识模块一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知识模块二直角三角形
知识模块三线段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
检测反馈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