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人》象征主义手法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不见的人》象征主义手法赏析
作者:张雁
来源:《文理导航》2010年第08期
自从美国黑人在北美定居以来,他们在美国这个白人主宰的社会中从未停止过对自身身份的探求。
区别于大多数的美国黑人文学,《看不见的人》一书中,作者拉尔夫·埃利森并没有过多的对种族主义加以渲染,而是对黑人的生活境况、自身的身份缺失做了深入的剖析。
《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是一名年轻的没有身份地位的美国黑人。
在这个白人主宰的社会中,要想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要按照白人的价值观来塑造自己,为此,主人公不得不为真实的自己蒙上面纱,以求得到社会的认可。
在小说的最后,主人公最终还原了真实的自己,正如他所说:当我发现我是谁的时候,我就自由了。
(埃利森,2004:243)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他的一生就是对自身身份不断地探求的过程:在寻求自身的身份过程中,主人公从身份的迷失,到找同自己,最终退居到他的那间地下室。
在这里他回忆反思了自己的生活,看清了美国黑人的真实的生活状态,重新定位了自己的身份存在。
在这部小说中,埃利森巧妙地采用了象征主义手法来展示出主人公对身份探求这一过程,并揭示了他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阻碍:首先,主人公生活在一个以白人为主导的社会中,所有的价值标准都以白人为尺度。
再次,他也并不愿意让自己可见。
最后,许多无形的力量也时时在主人公探寻的过程中阻碍他。
少年的主人公虽然心中充满抱负,希望自己成为一名被主流社会认可的青年,但是经历了一系列的现实的打击之后,主人公已然从天真少年成为一位成熟的、有自己个人定位的成年人。
《看不见的人》这部小说中,作者精妙地利用故事情节的象征主义来渲染主人公探求自身身份的过程。
在这部小说中,埃里森将故事的整体和每一部分的故事情节打构成环形的结构。
在文章的开始,主人公生活在一个地下室,“温暖而且充满着阳光”,由此,小说倒叙到他最初生活的南部,按照他的生活经历,从南到北,从学校到社会,故事的结尾,主人公跌入了开头提到的这个地下室。
这样的环形的故事情节布局正是象征主义在小说中的充分体现。
通过倒叙手法,埃里森安排主人公自述经历,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了解到过去的生活履历恰恰是指引他未来生活道路的重要部分。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作者利用象征主义手法将大白然的四个季节象征着主人公探寻自我身份的四个不同阶段,最终完成了他对自身身份探求的苦旅。
春天,他顺利的在中学学习;夏天,满怀抱负的进入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开始了他自认为的人生的辉煌阶段。
正当他春风得意之际,他犯了改变他一生的错误,被迫离开学校,提前步入社会。
随着生活的起起伏伏,主人公也逐步进入了他人生的“冬季”。
但是这也愉恰预示着另一个新的春天的开始。
由此可见,小说中的四季,周而复始,起起落落正是象征着主人公在现代美国社会中所经历的希望和绝望。
小说开篇,主人公描述自己是看不见的人。
这段叙述解释了主人公的尤形是源自于人们感知的扭曲以及白人社会所倡导的那些迂腐陈词。
主人公探寻自身身份之旅始于他少年时期生活的南方。
长期以来,他正是一步步的遵循着他所信赖的黑人教育家的教导,按照拜仁的价值观塑造自己。
在小说中,作者安排主人公斗殴的这段情节的描写实际上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的。
蒙着眼睛的男孩们象征着每个黑人甚至世界上的每个人在探寻到他们的身份之前都被蒙住了眼睛,并且至于险地之中;斗殴巾蒙眼布的移动象征着社会中人们的茫然;主人公被迫的斗殴以及为了硬币和褶皱的钞票相互攻击象征着黑人生存于被白人羞辱、嘲弄、威胁、辱骂、引诱的状态;黑人男孩儿们无论是避开裸体的女人还是看那个女人都无法令白人满意,这象征着他们处于白人社会中的困境和尴尬,无论黑人如何做,都无法使他们免于遭受白人的歧视和不公平的对待;最后,白人奖励主人公的公文包和奖学金象征着丰人公光明的未来。
充满着雄心抱负和希望,主人公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
他坚信只要努力的学习和坚定的信念,他就能融入在这个白人社会中。
作者模棱两可的描述奠基人对奴隶的面罩也是具有着深层的象征意义的:预示着主人公未来的不可见性,白人文化使得主人公无法真正看清事实的真相。
最终,主人公因为一次失误被学院开除了,布莱索博士用七封推荐信欺骗了他。
通过大学的经历,埃里森指出:教育在黑人的身份探寻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大的障碍。
夸张和美化白人的重要性。
忽略黑人的个性和文化的教育无疑迷住了黑人的眼睛。
使他们不能在社会中寻找到真正的自身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