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教育的智慧》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让儿童‘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论后进生的培养
品读李镇西先生的《教育的智慧》一书,无不被他的教育观、教育方法和教育理想所折服。无论是书中提到的教育观、班主任的修养还是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的论述都对我影响颇多。其中关于后进生的转化的论述更是让我回味无穷。
初为人师,就遇到一群所谓的后进生,他们调皮捣蛋、不按时完成作业,经常是一问三不知。我知道后进生是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难题,许多教师都习以为常甚至放弃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或许是因为我有一个后进生妹妹,所以深知作为后进生所要承受的冷嘲热讽;又或许是作为一名仍满怀理想的新教师,急切的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十分的关注并迫切的想要帮助每一位后进生。初为人师的我一直很困惑,不知该怎样的帮助他们。读完李镇西李镇西先生的书,然后又查找了一些关于后进生的文章,顿时茅塞顿开。
李镇西先生在书中提到‘后进生教育要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爱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源泉,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教师用爱心灌溉,尤其是所谓的后进生。后进生不是天生的。他们中有的是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的是父母离异,不正常的家庭教育造成的;有的是身心发展中各种消极因素恶性膨胀的结果。由于后进生存在不少的缺点和错误,因此经常受到老师们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们的白眼。他们往往在同学中抬不起头。
面对后进生,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有一颗真诚的心。苏霍林姆斯基曾经说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每一个后进生都一定希望能成为一个好学生,一个好人。面对后进生的种种问题,需要的是教师的理解和宽容,真诚的对待帮助他们。教师不仅要用同样的眼光看待他们,更要偏爱他们,经常找后进生谈心,调查他们的心理状态和产生问题的症结所在,用爱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一言一行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感到亲切,感到可以与老师接近,在相互了解和交流中架起真诚爱护的桥梁,进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导其行”的心理效应。
说到这不得不想起我三年级的一名学生。她出身在一个特殊的家庭,母亲在
她一出生便永远离开了她。爸爸忙着赚钱养家也无暇顾及女儿的学习,以至于她从小各科学习就不好,时常低着头不说话。第一次课后小测试,我发现她几乎都不会做,我很生气。因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些很简单的题,我总认为他是故意不做的。私下里找到她,我让她看自己的卷子,没等我说一句话她眼泪就留下来。或许是出于不忍,我语气也缓和许多,问她你会吗?她摇摇头。看着她楚楚可怜的样子,我没再说什么就让她回去了。以后的课上里我十分关注她,在大家讨论的时候总走到她身边帮她练习,确定她掌握后我请她起来示范。示范结束后我在全班表扬她,竖起大拇指对她说:“娇娇你真棒!知道她基础很弱,我时常请别的小朋友帮助她,然后我亲自检查他掌握得怎么样,每每通过检查我都会说“娇娇真棒”。通过她的努力英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她班主任时常开玩笑说,娇娇语文数学加起来还考不过英语呢!
我想只要我们坚持用真诚的心对待学生,鼓励他们,包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走进他们的心灵,相信他们会进步的。
后进生的教育要科学:把教育主动权教给学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自身的遗传因素、社会及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及主观能动性,其中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大部分后进生内心深处都有美好道德的萌芽,但因为自制力不强,或由于失败而引起的自卑感,这些萌芽被掩盖了。教育者的机智在于引导后进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帮助他们发掘闪光点。
教师应善于创设机遇,精心设计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召开鼓舞人心的班会,开展精彩动人的演讲比赛,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组织我为班级增光彩活动……,给他们提供发挥优势展现自我的机会,并适时予以激发、加以引导、给予肯定,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用有趣的活动、成功的喜悦、自豪的集体实现由课外到课内的兴趣迁移。实践证明,这不仅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点燃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火花,还可以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上进心。因此对于后进生前进的每一步,教师应尽可能做到多给一次机会,多给一点鼓励;多一些欣赏,多一点信任。因势利导,增强他们克服缺点和错误、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教师既要允许他们的反复,又要坚持不懈的鼓励,引导他们,才能让每一个
孩子都有所发展。
后进生的教育要有个性,不以成败论英雄。苏霍林姆斯基曾说过:“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分数仅仅是评价学生某一方面的一个手段,并不是评判一个学生好坏的依据。由于智力、行为习惯、知识基础、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后进生很难在分数上取得明显的进步。作为教师更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做到因材施教。后进生往往隐含许多特长,他们有的擅长体育活动,有的喜欢文艺表演,也有的喜爱写作、绘画等等,教师只要善于给他们展现特长的机会,突出他们某一个不被人注意的优势,以此在同学面前树立新形象,并以此作为各方面进步的扩散点。如平时学习成绩差,但又喜欢打乒乓球的同学,教师可以多培养他这方面的特长,让他在乒乓球训练中显露水平,同时教育他没有文化将来当不了优秀运动员,以此驱使他认真学习,全面进步。
总之,对于后进生,教师要秉承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用真挚的爱心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灵,用教师的机智鼓励、引导、教育后进生,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