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寓言的特色鞭贾翻译【唐】柳宗元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检测:第五单元第19课鞭贾+Word含解析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检测:第五单元第19课鞭贾+Word含解析

第19课鞭贾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只要你敢于微笑;误解和仇恨是暂时的,只要你达观待之;赞扬和激励是暂时的,只要你不耽于梦想;烦恼和忧愁是暂时的,只要不被它左右。

大海茫茫百舸争流。

不拒众流方为英雄本色。

风雨欲来春花凋落,凭栏眺望,阳光总在风雨后。

潮涨潮落,云卷云舒,闲庭信步,高挂前进的风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前方就是成功的彼岸。

(选自豆丁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风华正茂的你,望着江山,心中的斗志似乎汹涌澎湃着。

革新派,可惜呀!选错了道路,纵使竭尽所能,怕也只能是一声叹息,叹这世间的不公,胎死腹中。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触犯了大官僚、大贵族的既每当我仰望你时,落日城楼,雁叫声里,彼情彼景,彼岸彼生,人生,不过是落英纷披的无言逝水上一片时光的秋叶,于秋声萧瑟的月夜复续一阕安魂的悲歌,徒使后人复哀后人而已。

无论要走多少楼廊,巷陌深深或者层层石阶,暮色沉沉我都只因遇见你。

回望阳光流淌的方向,你,孤独与敏感,无奈复凄惶,失助而又渴望,这就是矛盾的你呵。

而我呢?也只不过像个落魄的过客,在你曾经的土地上作短暂停留,在这个灿烂纷纭的世界里追逐繁华,追逐流俗,而那些伟大的思维,那些璀璨的文字,也已经离开了我,越来越远了。

在这条不息的岁月之流上,我又遗失了什么?幻灭的又是什么?仰望柳宗元透过历史与时间那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我仰望着你!我似乎都能听见你呼吸的声音,你吟哦的声音,你心跳的声音,连同那些在历史的阵痛中触发的丝丝哀伤,一并冲击着我的心脏,让我无法忘怀,不能自已。

溪,还是永州的那条愚溪,楼,还是那座高远而荒陌的柳州城楼;只有文字还是自由的,那是一枝畅达痛快无可顾忌的笔墨。

尽管为了实现政治抱负,你谦恭有加,小心翼翼,汲汲惶惶,畏惧不已,甚至有时连自己的学术人格都不敢树立起来,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真的,我知道,如果你真的移开流连在驿道上的那双渴盼的眼睛,安居于这百越之地,旷达地登高望远,你也许就不再是柳宗元了!正因为你是你,性不谐俗,不为世用,你的思想,才让我肃然起敬。

鞭贾原文及翻译

鞭贾原文及翻译

《鞭贾》
原文:
市之鬻鞭者,与人为市,籍上观也。

黄其衣而白其口,修其眉而赤其足,操鞭而市者也。

马者披肩,牵马者鞭策之,立于门,视而笑之。

既而贾者三献,两匹其直,赤光居一,疑有德色,辞以劳人,即日束还。

出处:唐- 柳宗元- 《柳河东集》
翻译:
市场上的卖鞭人,与别人做买卖,登记观望着。

穿黄衣白口,眉毛修长,脚赤手红,拿着鞭子在市场上叫卖。

马毛稀疏,拉马的人用鞭子抽打它,站在门前,看着它并对它嘲笑。

过了一会卖鞭的人三次献鞭,两匹是次品却价值昂贵,红色的光芒在其中一匹上隐约闪现,似乎有德行颜色,以辛劳人的理由辞谢,当天就捆绑着带走了。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柳宗元《鞭贾》(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柳宗元《鞭贾》(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柳宗元《鞭贾》(附参考答案与译文)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鞭贾柳宗元①市之鬻鞭者,人问之,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

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必以五万而后可。

②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

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

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

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

其节朽黑而无文,掐之灭爪,而不得其所穷。

举之,翲然若挥虚焉。

③余曰:“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曰:“吾爱其黄而泽,且贾者云……”余乃召僮爚[1]汤以濯之,则遫[2]然枯,苍然白。

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

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

后出东郊,争道长乐坂下。

马相踶,因大击,鞭折而为五六。

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

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

④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者,当其分则善。

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曰:“余曷不至于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

居无事,虽过三年不害。

当其有事,驱之于陈力之列以御乎物,以夫空空之内,粪壤之理,而责其大击之效,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注】[1]爚(yuè)汤:烧热水。

[2]遬(sù)然:形容时间很短。

20. 可填入第④段画线句方框中的虚词是()A. 焉B. 乎C. 哉D. 耶21. 下列各项中不存在通假字的一项是()A. 其贾宜五十B. 其节朽黑而无文C. 则蹇仄而不植D. 驱之于陈力之列以御乎物22. 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3. 联系文意,概述第③段中“富者不悦”的原因。

24. 评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答案】20. B21. D22.画线句用了整散结合的句式,以铺陈的形式展现了鞭子的实际情况。

“视其首……视其握……”用了整句写了鞭子的顶端蜷曲不舒展,手握部分歪斜不笔直。

“其行水者……其节……举之……”用相对灵活的句式表现了鞭子的纹理、关节以及举起的重量,从各方面展示了鞭子的徒有其表。

表明了卖鞭子的人的弄虚作假,以及富人光看表面而导致上当。

高中语文 第19课《鞭贾》名师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 第19课《鞭贾》名师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连词,表转折 形容词的词尾, ……的样子
代词,这样,如此 形容词,是, 对,表示同意
连词,然而,但是
3.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___烧_____ ②今之栀.其貌,蜡.其言_用__栀__子__染_ 色;用蜡涂抹
(2)动词的活用 动词活用作名词 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__把__柄____ (3)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则遫然枯,苍然白.__变__白____
(1)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 (2)则遫然枯,苍然白
(“_植__”_同_“__直_,”___与__“__曲__”__相) 对
(“_遫__”_同_“__速_,”_____极__短__时__间) , 极快速
2.一词多义
名词,商人 名词,价格
动词,还价 副词,又,再 形容词,夹层的,双层的 动词,恢复,还原
大家之一,与韩愈齐名,并称“____”,是“____” 的倡导者。
子厚 韩柳 古文运动
二、给下列字注音 鬻( ) 蹙( ) 翱( ) 濯( ) 栀( ) 坂( )
蹇仄( )( ) 遨( ) 蹊( ) 曷( )
yù cù jiǎn zè piào zhuó sù zhī bǎn dìhé
三、解释加点的字 1.市之鬻鞭者( ) 2.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 ) 3.余乃召僮蝓汤以濯之( ) 4.向之黄者栀也( ) 5.余曷不至于公卿( ) 6.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 ) 7.恶有不折其用( )
动词,到 动词,出嫁 动词,适合 副词,刚才 名词,朝廷 动词,朝见 使……朝拜 名词,朝代 名词,早晨
形容词,顺
副词,于是,就
连词,因此
读xiāng,副词,互相 读xiàng,动词, 辅佐,帮助

2019_2020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19课鞭贾文本助读含解析

2019_2020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19课鞭贾文本助读含解析

第19课 鞭 贾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为何还会有人趋之若鹜?徒有其表,腹内草包,为何朝廷还要任用那些伪饰求官者?以鞭喻人,一针见血,柳宗元用生动的文笔,刻画出了一个牟取暴利、弄虚作假的骗子和一个只重外表的富者形象,讽刺了当时官场的不良风气。

也警戒当政者,涂饰染抹、佯装有才者不可用。

否则,就会像那个买鞭者,最终招致祸患。

寓言轻松,寓意却深刻,在哈哈一笑间让我们深思。

知识链接背景资料中唐时期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很不好的风尚,许多官员好高骛远,往往认为自己的才能与地位不相符,片面地追求那些高爵位以炫耀自己。

如此之势,引起了一种广泛地追逐虚名而不重务实的浮夸之风,柳宗元有感于这种社会风气的危害之重,而借卖鞭者之言讽刺世俗之风,遂成此文。

文白对照市之鬻鞭者, 人 问之: 其贾宜五十,市上卖鞭的人,如果有人问鞭子的价格,应该是五十的,必曰五万。

复之以五十, 则伏而笑; 以五百,则小怒;一定说五万。

还价五十时,他就笑弯了腰;出价五百就小怒,Error!五千,则大怒;必五万而 后 可。

五千就大怒;一定要五万然后才同意。

Error!有富者子, 适市买鞭, 出五万,有富家子弟,去市场买鞭子,花了五万,持以夸余,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视其握,则蹇 仄而不植;拿出来向我炫耀,看看鞭梢卷曲不顺;看那鞭子的柄,歪曲不正;其行水者, 一去一来不相承; 其节朽黑而无文,看他的鞭行,一去一来不相承接;看他的鞭节朽黑无纹,掐之灭爪, 而不得其 所穷; 举之 翲然用指头掐鞭子,指甲陷没进去,不知有多深;举起来轻飘飘的Error!若 挥 虚焉。

样子,像没有拿东西一样。

Error!Error!Error!余曰:“子何取 于是而我问道:“你不惜花五万钱又得到不爱五万?”曰:“吾爱 其 黄 而泽。

 且贾者云。

”了什么呢?”他说:“我爱它的黄颜色而又有光泽。

是卖鞭子的人说的。

”[黄而泽:黄颜色而又有光泽。

且:用在句首,而且。

贾者云:商人这样说。

这里是引述商人的话,将原话省略了。

选修《鞭贾》

选修《鞭贾》

马相踶,因大击,鞭折而为五六。马踶不已, 坠于地,伤焉。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 壤,无所赖者。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 技于朝者,当分则善,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 其分则反怒,
马互相踢,于是拼命甩鞭子,鞭子折断成五六 节。马互相踢打不断,摔倒在地上,受了伤。看 那鞭子里面是空空如也,它的质地如粪土,无所 依赖。
统,又借鉴佛教寓言、六朝以来的杂文和小说的 某种技巧,创造性地将其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更富 文学意味的新文体.
2,柳宗元寓言的特色 第一,强烈的政治性和高度的哲理性的有机 结合.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柳宗元把寓言当作一 种特殊的政治斗争手段,故其寓言均有明确的目 的性. 《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蝜蝂传》《罴
所说的染成黄·色的外貌、上蜡的光泽的说法 拿到现今来说,用商贾的伎俩求证与朝廷,适合 官员的能耐就还好,一旦错给了职位超过其能耐 就开心,(只)适合他们的能耐的官职就恼怒,
曰:“余曷不至于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 矣。居无事,虽过三年不害。当其有事,驱之 于陈力之列以御乎物,夫以空空之内,粪壤之 理,而责其大击之效,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 之患者乎?
• 试翻译下面划线的词语
• 1、鞭贾 • 2、市之鬻鞭者 • 3、其贾宜五十 • 4、则伏而笑 • 5、适市买鞭 • 6、持以夸余 • 7、则拳蹙而不遂 • 8、庶人安得共之! • 9、将何往而非病? • 10、将何适而非快? • 11、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 1、商人 2、卖 3、价格 4、连词表修饰 5、到 6、 拿 ;连词表目的,来 7、弯 曲;顺 8、老百姓 怎么 9、忧 愁 10、到……去,前往 11、美景
如果柳宗元不是被
贬到永州,就不会有 “永州八记”的问世。 柳宗元的被贬,实在是 他个人的不幸,却是中 国文学之大幸!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第五单元19鞭贾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第五单元19鞭贾Word版含解析

19鞭贾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赏析】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楼时触景伤怀,是总写。

“ 城上高楼接大荒”,写城楼的局势,起势高远,境界阔大,情形俱包,凄凉之气,笼盖全诗,很自然地开启了下句“ 海天愁思正茫茫”。

中间四句,紧承上两句,就登楼所见到的情形,由近及远托景抒怀。

前两句是近景,写夏季的风雨情形。

后两句是远景,写山川的情形。

诗的最后两句叹息共同的不幸遭受,直抒怀怀,点明寄书的寓意。

全诗构想精细,抒怀委宛深邃,把一腔难于言说的思想感情委宛托出,委宛蕴藉。

情调虽较低落,却富裕感染的力量,是一首情形交融的佳作。

【思虑】颔联和颈联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试联合诗句加以剖析。

【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虑答案。

[作者卡片 ]见《小石城山记》一文此栏目。

[写作背景 ]中唐期间,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很不好的风俗,很多官员眼高手低,常常以为自己的才能与地位不符合,片面地追求那些高爵位以炫耀自己。

这样之势,惹起了社会上一种宽泛地追逐浮名而不重求实的夸诞之风,柳宗元有感于这类社会民风的危害之重,而借卖鞭者之言讽刺世俗之风。

一、字音鬻鞭 (y ù)拳蹙 (c ù)..爚汤 (yu è)遬然(s ù)..二、通假字①遬然枯遬,同“速”,极短时间,极迅速.②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僮,通“童”,童仆.三、一词多义蹇仄 (jiǎ n)(zè)..踶.(d ì)①掐之灭爪,而不得其所穷.动词,穷尽(1)穷②而不悲者无量.期也形容词,完尽③人穷则反本形容词,困厄,穷途末路.(2)效(3)遂①而责其大击之效.名词,功能②故疏者必自危,亲者必乱,未然之效.也动词,效验,证明③故夫知效.一官动词,授与④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动词,交出,献出⑤天地变化,贤人效.之动词,模拟,效法①则拳蹙而不遂.形容词,顺②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副词,于是.③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副词,就④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名词,田间水渠⑤不可以退,不可以遂.动词,行进⑥天遂人愿动词,知足.四、词类活用①爚汤以濯之名词用作动词,烧.②视其握动词用作名词,短处.③则遬然枯,苍然白.形容词活用,“遬”同“速”,极短时间,极迅速;“白”,变白.④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名词活用作动词,“栀”,用栀染;“蜡”,涂蜡⑤鞭折而为五六数词活用为名词,五六截..五、古今异义①余曷不至于公卿..古义:升级,升官。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唐宋散文选读》自我小测:19鞭贾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唐宋散文选读》自我小测:19鞭贾 Word版含解析

自我小测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市之鬻.鞭者(yù)其贾.宜五十(jiǎ)B.蹇.仄而不植(sài)则遬.然枯(sù)C.举之翲.然若挥虚焉(piào)马踶.不已,坠于地(dì)D.余曷.不至于公卿(kě)拳蹙.而不遂(cù)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市之鬻.鞭者,人问之(卖)B.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商人)C.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踢,踏)D.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烧)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的不同。

(1)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古义:今义:(2)掐之灭爪古义:今义:(3)则蹇仄而不植古义:今义:4.(2006四川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当地居委会的同志介绍,事故的原因确实是企业内部在给宿舍区更换供电线路时,将线路接错而造成的。

B.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山道,那熟悉的乡音,那大别山里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

C.他的刚烈之气,愈到晚年,愈为张扬——他对腐朽、污秽、庸俗的事物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与愤怒。

D.“神舟”五号的安全着陆和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是我国航天战线广大科技工作者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语文高三《鞭贾》知识点归纳

语文高三《鞭贾》知识点归纳

《鞭贾》知识点归纳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其贾宜五十“_____”通“______”,________ (2)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______”通“______”,________ (3)其节朽黑而无文“______”通“______”,________ (4)举之翲然若挥虚焉“______”通“______”,________ (5)则遬然枯“______”通“______”,________ (6)余曷不至于公卿“______”通“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余曷不至于公卿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答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 _______________ (2)则遬然枯,苍然白 ____________________(3)向之黄者栀也 ______________ (4)泽者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5)鞭折而为五六..____________ (6)而责其大击之效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贾①其贾宜五十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鞭贾 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以求贾技于朝 ________________ ④长袖善舞,多财善贾 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1)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2)持以夸余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3)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4)后出东郊,争道长乐坂下句式: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5)以求贾技于朝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5)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句式: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马鞭质地极差的一组句子是①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②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③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④举之翲然若挥虚焉⑤则遬然枯,苍然白,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⑥吾爱其黄而泽 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⑤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⑤《鞭贾》知识点归纳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富者子”的受骗及其它

“富者子”的受骗及其它

作者: 妙琪
出版物刊名: 商业研究
主题词: 顾客;柳宗元;受骗;欺诈;不同意见;杂文;信任;作者;鞭子;哲理
摘要: <正> 柳宗元的《鞭贾》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杂文。

作者是借市场来谈官场的,而且描写了鞭贾的欺诈牟利,和“富者子”的受骗而坚信。

我们不妨找来一读。

顾客富者子,不惜以重价买了一条马鞭。

这马鞭,鞭头“拳蹙而不遂”,弯曲卷缩而不舒展;握柄“蹇仄而不值”,曲折歪斜而不平直;“其节朽黑而无文”,鞭杆腐朽了,墨黑色而无纹路。

用指甲一捏,陷进去很深,举起鞭子来轻飘飘的,好象挥动空物一样。

就是这样一条马鞭,富者子竟拿来夸耀,作者提出不同意见,他还辩解。

他明明。

2015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19《鞭贾》(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015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19《鞭贾》(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19鞭贾柳宗元诗歌赏析重别梦得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译文:回首往事,二十年来我们在朝堂之上共进退,所有遭遇都相同。

今朝临岐执手,倏忽之间又将各自东西。

如果有一天皇帝开恩,准许我们归田隐居,那么我们一定要卜舍为邻,白发相守,度过晚年。

赏析:元和九年(814),柳宗元和刘禹锡同时奉诏从各自的贬所永州、朗州回京,次年三月又分别被任为远离朝廷的柳州刺史和连州刺史,一同出京赴任,至衡阳分路。

面对古道风烟,茫茫前程,二人无限感慨,相互赠诗惜别。

《重别梦得》是柳宗元赠给刘禹锡三首诗中的一首。

这首诗写临岐叙别,情深意长,不着一个愁字,而在表面的平静中蕴蓄着深沉的激愤和无穷的感慨。

“二十年来万事同”,七个字概括了他与刘禹锡共同经历的宦海浮沉、人世沧桑。

共同的政治理想把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然而使诗人慨叹不已的不仅是他们个人出处的相同,还有这二十年来朝廷各种弊政的复旧。

他们早年的政治革新白白付之东流,今朝临岐执手,倏忽之间又将各自东西,抚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

由于是再度遭贬,诗人似乎已经预感到这次分别很难再有重逢的机会,便强忍悲痛,掩藏了这种隐约的不祥预感,而以安慰的口气与朋友相约:如果有一天皇帝开恩,准许他们归田隐居,那么他们一定要卜舍为邻,白发相守,度过晚年。

这一句看似有归隐之意,实则蕴含着难舍难分的别愁离恨和生死与共的深情厚谊。

“皇恩”二字便自然流露了某种讥刺的意味。

“若许”二字却说明目前连归田亦不可得,然而诗人偏偏以这样的梦想来安慰分路的离愁,唯其如此,诗人那信誓旦旦的语气也就更觉凄楚动人。

文言积累创业与守成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

柳宗元《鞭贾》原文及鉴赏

柳宗元《鞭贾》原文及鉴赏

柳宗元《鞭贾》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柳宗元《鞭贾》原文及鉴赏【导语】:〔唐〕柳宗元市之鬻鞭者,人问之,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讲义:第五单元 第19课 鞭贾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讲义:第五单元 第19课 鞭贾 Word版含解析

第19课鞭__贾唐风宋韵柳州榕①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②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榕:常绿乔木,有气根,树茎粗大,枝叶繁盛。

产于广东、广西等省。

②宦情羁思:客居他乡的思绪。

赏析:诗的首句“宦情羁思共凄凄”,是“我”心郁结之情。

正因为这种情思积累在心中已非一朝一夕,这里用不着以浓墨重彩渲染,只用“凄凄”两字轻描一笔,就足以表明一切了。

三、四两句“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是物象构成之境。

当时的柳州还是所谓“瘴疠之地”,风土人情不同于中原地区,在逐客旅人的眼中,别是一种二方色彩、异域情调,所在都足以触发贬谪之思,勾起怀乡之念,何况又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如秋之景。

那种落叶满庭的景象,自然更令人心意凄迷了。

这首诗之所以特别凄楚动人,还因为诗人所怀的有“我”之情不是一时的感慨、淡淡的闲愁,诗人所触的在物之境也不是通常的景色、一般的物象。

思考: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哲言睿语柳宗元打井传说柳宗元到柳州以前,柳州找不到一口可以使用的水井,千户人家,万余人口,吃水、用水都背负着小口大肚子的罂瓶,极其艰难地沿着狭窄的崖路上下往返到柳江边汲水。

柳宗元到柳州后,体察民情,决定凿井供居民饮用。

他命令部下蒋晏,率领数十名军士,在城北隍上开凿第一口水井。

经过一段时间不分白天黑夜紧张的施工,一直凿到66尺深,才打出井水来。

这时,柳州城里的百姓,都扶老携幼跑来观看这一奇迹。

在这些百姓当中有的活到七八十岁都还没有见过井的,当他们喝到清冽的井水时,都不禁高兴得欢呼雀跃起来。

柳宗元凿井之前,也曾有人试挖,但都崩塌,说是伤了“龙脉”,破坏“风水”,因此,都不敢继续开凿。

柳宗元不信“讹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终于凿井获得成功,做了一件流传千古的利民好事。

从此柳州才有了水井。

作者名片柳宗元(见第1课《小石城山记》)背景扫描中唐时期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很不好的风尚,许多官员好高骛远,往往认为自己的才能与地位不相符,片面地追求那些高爵位以炫耀自己。

唐柳河东郡公书文言文翻译

唐柳河东郡公书文言文翻译

唐柳河东郡公书文言文翻译市之鬻鞭者,人问之,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

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 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 必以五万而后可。

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

视其首,则拳蹙不遂;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其节,朽墨而无文。

掐之,灭爪而不得其所穷;举之,翲然若挥虚焉。

余曰:“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曰:“吾爱其黄而泽,且贾者云……”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则遬然枯,苍然白。

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

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

后出东郊,争道长乐坂下,马相踶。

因大击,鞭折而为五六,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

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

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当其分则善,一误而过其分则喜。

当其分则反怒,曰:“余曷不至于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

居无事,虽过三年不害;当其有事,驱之于陈力之列以御乎物,以夫空空之内,粪壤之理,而责其大击之效,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今译】市场上有个出售马鞭子的人,有人问他马鞭价钱的时候,他的马鞭本来只值五十,他一定要说五万。

还价给他五十,他就笑弯了腰;还价给以五百,他就恼火,怒形于色;还价给以五千,他就大怒,大发雷霆;一定要给五万才卖。

有一个富家子弟,到市场上买鞭子,花了五万买了他的鞭子回来。

他拿着花五万块大价钱买来的鞭子向我夸耀。

我一看,那鞭梢卷缩而不舒展,那鞭把儿(手握的把柄)歪斜而不直,歪曲不正;那鞭身的自然纹理也错乱不相承接,不和谐流畅,那鞭的节疤腐坏朽败墨黑而没有文彩。

用指甲一掐,指甲完全陷没进去,不知有多深,摸不到底;拿到手里,举起来轻飘飘的,像挥动着没有重量的物体一样,如挥无物。

我问他:“您是看上了鞭子的那一点,怎么买这样的一条鞭子而毫不吝惜那五万块钱呢?”他说:“我喜欢它颜色黄而有光泽,况且卖鞭人还说它的好多优点呢……”我便叫童仆烧了滚烫的水来洗那鞭子,一洗,它马上就收缩干枯,苍然发白。

这才知道,原先的黄色是用栀子染的,那光泽则是涂的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其所穷;举之,翲然若挥虚焉(翲:piāo飘)。
• 有个富家子,到市场买鞭子,出五万买了他的鞭子, 拿着来向我夸耀。看那鞭子的顶端,卷曲不舒展;看 那柄,歪斜不直;鞭子的缨,前后衔接不和谐流畅; 它的节朽败还没有纹理;用指甲掐感觉指甲陷没进去, 不知道它有多深;举起它,飘飘然如同无物。
余曰:“子何取于是而(却,表转折)不爱五万?”曰: “吾爱其黄而泽,且贾云者……”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爚 汤:yuè,火光,这里作动词,烧。汤:热水。濯:读音 zhuó,洗),则遬然枯(遬:读音sù,快速),苍然白。 向之黄者栀也(栀:zhī,栀子树的果实可以做黄色染料), 泽者蜡也。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后出东郊,争道长 乐坡下。马相踶,因大击,鞭折而为五六。马踶不已,坠 于地,伤焉。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
柳宗元
1.柳宗元寓言的特色
寓言:主要是通过讲一个故事,寄寓或说明一种道理。 寓言文学从先秦一直发展到柳宗元手上才成熟起来。其 寓言颇有特色。
第一,强烈的政治性和高度的哲理性的有机结合。在特
定的政治环境中,柳宗元把寓言当作一种特殊的政治斗争手段,故其 寓言均有明确的目的性。
《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蝜蝂传》
思考
探究讨论: 柳宗元寓言故事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1.展示背景材料 中唐时期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很不好的风尚,许多官
员好高骛远,往往认为自己的才能与地位不相符,片 面地追求那些高爵位以炫耀自己。如此之势,引起了 社会上一种广泛地追逐虚名而不重务实的浮夸之风。
作者有感于这种社会风气的危害之重,而 借卖鞭买鞭之事讽刺世俗之风。
思考
2.围绕着这条鞭子,鬻鞭者和买鞭者各有何特点? 关注文中对这两个人的描写。
(1)对买鞭者——富家子的描写:爱其黄而泽,事实真相面前, 不悦且犹持之三年,其到后来大击而鞭折并坠地受伤。从这些描 写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2) 在“我”指出真相之前,这位阔少只是因为爱鞭子的“黄 而泽”的外表,根本没有考虑过鞭子是不是物有所值,可见, 这是一个贪慕虚荣、喜欢炫耀而又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当“我” 让他知道了真相时,他不高兴,而且还要继续使用马鞭三年, 直到坠地受伤。可见这是一个执迷不悟、自欺欺人之人。
明确:A.鞭的使用状况:“然犹持之三年”—“因大 击,鞭折而为五六,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
B.官员的工作能力:“居无事,虽过三年不害。 当其有事,驱之于陈力之列以御乎物,夫以空空 之内,粪壤之理,而责其大击之效,恶有不折其 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
不用见其善,用之恰当不为害,一时要求过高则害 己害人。没有真才实学,不堪大用;一旦窃居高位, 只会祸国殃民,后患无穷。
特点:这条鞭子没有多大用处,华而不实,显然不值 五万元。但是,就因为他的外表“黄而泽”,非常引人 注目,所以,被阔少买去。
思考
2.围绕着这条鞭子,鬻鞭者和买鞭者各有何特点? 关注文中对这两个人的描写。
(1)对鬻鞭者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有:“伏而笑”“小怒”“大 怒”“后可”。从这些描写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2)鬻鞭者明明知道自己的鞭子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 伪劣产品,却在买者面前故弄玄虚,故意高抬鞭价,并且在讨 价还价的过程中以“大笑”“大怒”等虚假行为来捍卫鞭价,给人 以鞭子很有价值的感觉,以此来愚弄、欺骗买者。这些描写形 象生动的刻画了鬻鞭者的虚假、奸诈,招摇撞骗。卖鞭者的这 种行为最能欺骗那些虚荣、爱炫耀的买主。
• 我说:“你怎么买这样的鞭子却不可惜那五万啊?” 回答说:“我喜欢它的黄色和有光泽,并且是卖的人 这样说的。”我便叫童仆烧热水来洗那鞭子,马上就枯 萎,苍然发白。原来的黄色是染的,光泽是上了蜡。 富人不高兴,但是还用它用了三年,后来有一天从东 郊出城,在长乐坡下与人争道。马互相踢,于是拼命 甩鞭子(想驯服那马),鞭子折断成五六节。马互相 踢打不停,自己掉落在地上,受了伤。看那鞭子里面 是空空如也,纹理如粪土,质地空疏,无所依赖。
他的寓言作品内容丰富,寓意深远,极富现实性和斗争性,且发人 深省,多能给人一种普遍的,带规律性的认识,颇富哲理意味。
1.柳宗元寓言的特色
第二,构思精巧,故事完整。故事讲得好坏,是一篇寓言成败的
关键.柳宗元的寓言篇篇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第三,精彩的描绘,生动的形象。柳宗元的寓言通过精彩的描 绘,刻画了各种形象,如虎,驴,麋,鼠,蝜蝂,《罴说》中的猎人、 《鞭贾》中的商人和阔少,很好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给读者留 下广阔空间。
思考
结合实际,谈谈这则寓言对你有哪些启示?
(1)要小心谨慎,不要被事物的外表所 蒙骗;(2)受骗后不要执迷不悟;(3) 追求表面华美而不重实用是虚荣心所致, 后果不堪设想;(4)做人要脚踏实地、 求真务实,要有真才实学。
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者,当分则善,一
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曰:“余曷不至于公
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居无事,虽过三年不害。
当其有事,驱之于陈力之列以御乎物(陈力:施展才能。
御:治理),夫以空空之内,粪壤之理,而责其大击之 效,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
• 当今那些伪装自己的外貌、粉饰自己言论,以求在朝廷推销自己 的人,如果他的职位跟他的才能相称就还好,一旦错给了职位, 给他的职位超过其能耐就开心,只是适合他们的能耐的官职他们 就反而会恼怒地说:“我为什么不能是公卿?”这样却官到公卿 的还真多啊。平时没事的时候,即便混个两三年也不会有什么损 害。一旦朝廷有事,派他们施展才能来处理国家大事时,(他们 就如同那马鞭)凭着那空空如也的能耐,粪土一样的质地,却要 求他们(像大力甩鞭一样)承担重任,哪里有在需要使用的时候 而不被折断、以致掉到地上受伤的忧患呢?
这一点可以结合文章的第二段来思考。
思考
问题1:鞭的特点与文中提到的某些官员 的特性有何相同之处?
明确: A.鞭的特点:黄而泽的外表引人 注目,其实并没有实际用处。
B.官员的特点: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 求贾技于朝者。其实自身无才无能,却要 美化自己,还要窃居高位。
问题2:鞭的使用状况与某些官员的工作能 力有何对应关系?
第四,语言简洁明快,笔锋犀利。柳宗元的寓言大多短小精 悍,语言精粹。柳宗元的寓言多为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文字 简洁明快,精炼警策,同时又丰富细腻,表现了极高的语言造诣。
一、 解题
• 本文是一篇寓言。文章以“鞭贾”为题,其 实只是文章主旨的一个引子,即用卖鞭人的 话来影射当时的官员,体现出了作者高度的 智慧和高超的行文技巧。
思考
1、作为寓言故事,本文故事情节完整,围绕着 “马鞭”,故事写了卖鞭——买鞭——视鞭——濯 鞭——鞭折。
结合文章,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写这根鞭子, 它有什么特点?
(1)寓言主要从三方面对鞭进行了描写: 外表:“首”— “握”— “行水”— “节”— “举之 若虚”—“黄而泽”。 质地:其内“空空”——其理如“粪壤” 使用结果:“因大击,鞭折而为五六”。
市场上有个卖鞭子的人,别人问价,他的鞭子只 值五十,他必定说四五万。别人还价五十,他别人还五千,他就(假装)大怒;必须要 以五万的价钱才同意。
有富者子,适市买鞭(适:到),出五万,持(之) 以(连词,表目的)夸(于)余。视其首,则拳蹙而 不遂(拳。蹙:卷曲,收缩。遂:顺遂,舒展);视 其握(动作名,手柄),则蹇仄而不植(蹇仄:jiǎn。 歪斜。植:直);其行水者(行水:鞭子的缨),一 去一来不相承;其节朽墨而无文(朽墨:朽败晦暗。 文:通“纹”,纹理);掐之灭爪(灭:没),而不
思考
柳宗元将富者买鞭与朝廷用人进行了对应式的 议论。由事到理,由物及人,自然的表达了作者 对现实的批判。这些批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明确: A.表面是讽刺了那些平庸无能的小人 求其过分的欲望,告诫人们不要被虚伪所骗, 更不要被骗后仍执迷不悟;
B. 深层含义:直斥统治者(暗讽皇 帝),使空无内物的小人爬上高位,不辨贤愚, 不识真伪,祸国殃民。
(四)总结:
课文记叙了卖鞭子的商人以劣充优,招摇 撞骗,牟取暴利和富家公子不辨真伪而上当 受骗,甚而至于争道击马,马鞭断折的故事, 揭露并无真才实学,凭“空空之腹,粪壤之 理”窃居高位的腐败官吏,警示朝廷若是不 辨贤愚,不识真伪,重用“空空之内,粪壤 之理”的人,势必导致“祸国殃民”的悲惨 结局,以此警示朝廷要慎于用人。
疏通字词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气韵(读准字 音,划出不懂翻译的字词)。 2、根据注解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概 括每一段内容。小组解决翻译中碰到的疑难 字词。
三、翻译
• 市之鬻鞭者(鬻yù,卖)人问之,其贾宜五十 (贾gǔ,价格)必四五万。复之以五十(复: 回复,这里指还价;状语后置句),则伏而笑 (伏:弯腰;而,表修饰)以五百,则小怒; 五千,则大怒;必以五万而后可。
问题3:结合全文来看,第一、二段在全文中各 有什么作用,又有何联系?
明确:第一段对鬻鞭者的外貌和对鞭子都进行了生动 形象的描写,这为下文讽刺平庸无能的小人求其过分 的欲望奠定了基础,同后文的朝中官员作类比,形成 比喻关系,更加深刻的揭示这部分官员的精神实质。
明确:而第二段则是对全文内容的延伸和深化,通 过议论深化文章的中心,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凸现主 旨,使寓言的批判性和现实针对性更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