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烃的命名
卤代烃的命名规则

卤代烃的命名规则
卤代烃的命名规则:
卤代烃的命名是卤代烃的系统命名,卤代烃的官能团是卤原子,编号时,从离卤原子近的一端开始编号,然后把卤素的位置、名称写在某烃名称的前面。
卤代烃命名以相应烃作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
如有碳链取代基,根据顺序规则碳链要写在卤原子的前面;如有多种卤原子,列出次序为氟、氯、溴、碘。
选择连有卤原子的碳原子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根据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某烷”;支链和卤原子均作为取代基。
将取代基的名称和位次写在主链烷烃名称之前,即得全名。
但是烯炔烃等带官能团的物质应从离主要官能团最近的一边开始遍起。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卤代烷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烯烃和

cis-1-bromo-2-methylcyclopropane trans-1-bromo-2-methylcyclopropane
H H Br CH3
顺-1-甲基-2-溴环己烷 (1R,2S)-1-甲基-2-溴环己烷
(1S,2R)-1-bromo-2-methylcyclohexane
7
卤代烯烃:
KOH C2H5OH
CH3 CH3CH C(CH3)2 + CH3CH2C
29%
28
CH2
71%
消除反应常和亲核取代反应的互相竞争: 体积大的碱,有利于消除反应。
CH3CHCH3+ C2H5ONa Br
C2H5OH 55 ℃
(CH3)2CHOC2H5+ CH3CH CH2
21% 79%
溶剂:水有利于取代反应,醇有利于消除反应。
30
溶剂乙醚的作用:和生成的有机镁化合物络合,成为稳
定的溶剂化物。
C2H5 O· · C2H5
R Mg X
· ·O
C2H5 C2H5
苯、四氢呋喃、其他醚类也可以也可以作为溶剂。
一卤代烷生成格氏试剂的活性顺序是: RI > RBr > RCl > RF
通常用一溴代烷制备格氏试剂。
31
Grignard试剂的性质:
CH2
CHCHCH2Cl CH3
3-甲基-4-氯-1-丁烯 4-chloro-3-methylbut-1-ene
卤代芳烃:
Cl CH3
邻氯甲苯
2-chlorotoluene 1-chloro-2-methylbenzene
CH CH3
CH2Cl
2-苯基-1-氯丙烷
第四章卤代烃

R X + N H 3
(3)被氨基取代
ROH
醚
R N H + H X 2
胺 R O H RX + N a C N RC N + N a X Δ
由于产物具有亲核性,除非使用大过量的氨 (胺),否则反应很难停留在一取代阶段。如果 卤代烷过量,产物是各种取代的胺以及季铵盐
季铵
12
** (4)被氰基取代——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
过渡态1
H H O H
碳正离子
H
+
H H
C B r H O C H H
B r H O C
r +B H H
过渡态2
14
SN1历程反应的活性次序
R3C-X > R2CH-X > RCH2-X > CH3-X
2、双分子亲核取代历程—SN2
一步完成,没有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生成 C H OH 2 5 O + R CH CH CH CH 2 2 + KOH R 2 + KX Δ
31
2.烯丙基型和苄基型卤代烃
C
C
+
C
σ-π超共轭效应,有利于亲核进攻
a . (CH )2CHI (CH . (CH )2CHI (CH )3CClb )2CHCl 3 3 3 3 c. CH Cl 2
>
>
> >
CH CHCH Br . CH CHCH CH Br CH Cl d 3 2 2 3 2 2 CH 3 CH 3
30
因此卤原子的活性比相应的卤代烷弱,在 通常情况下不与 NaOH 、 C2H5ONa 、 NaCN 等亲核 试剂发生取代反应,甚至 与硝酸银的醇溶液共 热也不生成卤化银沉淀。
卤代烃

谢谢观看
性质
性质
物理性质
卤代烃基本上与烃不相似,CH3F、CH3CH2F、CH3Cl、CH3Br在常温下是气体,余者低级为液体,高级 的是固体。它们的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和卤素原子数目的增加(氟代烃除外)和卤素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密 度随碳原子数增加而降低。一氟代烃和一氯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小,溴代烃、碘代烃及多卤代烃密度比水大。绝 大多数卤代烃不溶于水或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能溶于很多有机溶剂,有些可以直接作为溶剂使用。卤代烃大都 具有一种特殊气味,多卤代烃一般都难燃或不燃。
ROH+HX®RX+H2O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为了使反应完全,设法从反应中不断地移去水,可以提高产率,例如在制备氯代烃时, 采用干燥氯化氢气体在无水氯化锌存在下通入醇中;制备溴代烃时,是将溴化钠与浓硫酸的混合物与醇共热;制 备碘代烃时,将醇与氢碘酸一起回流。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一种合成卤烃的好方法。主要是因为有些醇在反 应过程中会发生重排,生成混合产物。
B.醇与卤化磷作用。醇与卤化磷作用,可以制备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制备溴代烃或碘代烃常用三溴化 磷或三碘化磷。
反应
反应
1.取代反应 由于卤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大,致使卤代烃分子中的C—X键具有一定的极性。当C—X键遇到其他的极性 试剂时,卤素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1)被羟基取代 卤代烃与水作用可生成醇。在反应中,卤代烃分子中的卤原子被水分子中的羟基所取代: R—X+HOH®R—OH+HX 该反应进行比较缓慢,而且是可逆的。如果用强碱的水溶液来进行水解,这个反应可向右进行,原因是在反 应中产生的卤化氢被碱中和掉,而有利于反应向水解方向进行。 R—X+NaOH®R—OH+NaX 卤素与苯环相连的卤代芳烃,一般比较难水解。如氯苯一般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水解。 (2)被烷氧基取代 卤代烃与醇钠作用,卤原子被烷氧基(RO—)取代生成醚,这是制取混合醚的方法。
第五章 卤代烃

攻的机率相等,因此产物外消旋化。但是,在多数
SN1反应中,构型转化产物的比例往往大于构型保持 产物的比例,即生成的取代产物部分外消旋化。
例如:(R)-(-)-2-溴辛烷在含水的乙醇中 进行水解反应
H CH3
C
Br + H2O C2H5OH HO
H
H
CH3
CH3
C
+
C
OH
CH3(CH2)5
CH3(CH2)5 CH3(CH2)5
消除反应的取向
伯卤代烃的消除反应只有一种方式, 而仲、叔卤代烷可能有多种方式。
例如:
CH3—CH2—C| H—CH3
KOH 乙醇
Br
2-溴丁烷
CH3CH—CHCH3 + CH3CH2CH—CH2
2-丁烯
1-丁烯
(81%)
(19%)
C| H3 CH3CH2—C| —CH3
KOH 乙醇
Br
2-甲基-2-溴丁烷
例如:Grignard试剂与二氧化碳加成可以 得到比原来卤代烃多一个碳原子的羧酸:
RMgX + CO2 低温 RCOOMgX H2O/H+ RCOOH + Mg(OH)X
第四节 不同类型卤代烯烃的活泼性
烃基中含有双键的卤代烃发生亲核取代反 应的活泼性取决于卤素与双键的相对位置。
✓根据卤素与双键的相对位置分为以下三类:
1、决定反应速度的步骤为单分子反应; 2、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3、有活泼中间体碳正离子生成 ; 4、取代产物部分外消旋化 。
(2)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H2O
CH3Br + NaOH
CH3OH + NaBr
【知识解析】卤代烃的分类及物理性质

卤代烃的分类及物理性质1 卤代烃的概念和官能团(1)概念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
(2)官能团卤代烃分子中一定存在的官能团是碳卤键,单卤代烃可简单表示为R—X(X=F、Cl、Br、I)。
饱和单卤代烃的分子通式为C n H2n+1X。
2 卤代烃的分类3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状态常温下,卤代烃中只有个别为气体,如CH3Cl、C2H5Cl、CH3Br等;大多为液体或固体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某些卤代烃本身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如氯仿(CHCl3)、四氯化碳(CCl4)等密度(1)卤素原子相同时,若烃基碳原子数目不同,则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密度呈递减趋势;若烃基碳原子数目相同(存在同分异构体),则支链越多,密度越小;(2)烃基相同而卤素原子不同时,密度一般随卤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分子中卤素原子个数越多,密度越大。
常见的氯乙烷的密度比水的小,溴乙烷、四氯化碳、溴苯的密度比水的大沸点(1)对于卤素原子相同的单卤代烃,烃基碳原子数目不同时,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沸点逐渐升高;烃基碳原子数目相同(存在同分异构体)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2)烃基相同而卤素原子不同时,沸点随卤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如沸点:CH3I>CH3Br>CH3Cl>CH3F4 卤代烃的命名(1)命名原则:以烃为母体,将卤素原子看成取代基,按烃类的命名原则命名。
(2)给主链碳原子编号时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遵循取代基位次和最小原则)。
例如:命名为2-氯戊烷典型例题例1-1(2020福建莆田期中改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卤代烃都难溶于水,且在常温下都是密度比水大的液体B.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C.卤代烃不属于烃类D.卤代烃都是良好的有机溶剂解析◆卤代烃不溶于水,但密度不一定比水的大,如氯乙烷在常温下是气体,密度比水的小,A项错误;烯烃与卤素单质或卤化氢通过加成反应也可得到卤代烃,B项错误;卤代烃中含有卤素原子,不属于烃类,属于烃的衍生物,C项正确;卤代烃不一定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如气态或固态卤代烃,D项错误。
卤代烃的系统命名规律总结

卤代烃的系统命名规律总结
卤代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它们可以按照类似的系统命名规律来命名。
规律如下:
1. 先后考虑化学结构,按照碳链的长度和碳链上的官能团来命名:
①卤代烃的第一个单词是指碳链的长度,例如烷型化合物的首字母是“烷”;
②第二个单词是指碳链上的官能团,例如有氯官能团的化合物,第二个单词是“氯”。
2. 再依据官能团在碳链上的定位来命名:
①如果官能团只出现一次,则第三个单词是指官能团的位置,例如氯官能团只出现在烷型碳链的第二个位置,则第三个单词是“二”;
②如果官能团出现多次,则第三个单词是指官能团的总数,例如有两个氯官能团的化合物,第三个单词是“双”。
卤代烃二

7、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 是( B ) CH ① ② CH 2Br 2
3
CH 3 CH Cl
CH
CH 3
CH 3
③ ⑤
CH 2 CH Br
Br
④ CH 3 C CH 2 Br ⑥
CH 3
CH Cl 2
CH Br 2
A、①②③⑤ C、②④⑤
B、 ②④ D、①⑤⑥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D) A、含有卤素原子的有机物称为卤 代烃 B、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但不 能发生取代反应 C、卤代烃包括卤代烷烃、卤代烯 烃、卤代炔烃和卤代芳香烃 D、乙醇分子内脱水也属于消去反 应( CH 3CH OH CH CH +H O )
2.实验步骤: (1)取少量卤代烃;(2)加入NaOH溶液;(3) 加热煮沸;(4)冷却;(5)加入稀硝酸酸化; (6)加入硝酸银溶液。 3.实验说明: (1)加热煮沸是为了加快水解反应的速率,因为 不同的卤代烃水解难易程度不同。 (2)加入稀硝酸酸化,一是为了中和过量的 NaOH,防止NaOH与AgNO3反应对实验产 生影响;二是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 酸。
三、卤代烃的制取
⑴烃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 光照 CH3CH3 + Cl2 → CH3CH2Cl + HCl + Br2 →
Fe
Br + HBr
⑵不饱和烃与卤化氢或卤素单质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 + HBr → CH3—CH2Br CH2=CH2 + Br2 → CH2Br—CH2Br 讨论:
卤代烃的危害
氟氯烃随大气流上升,在平流层中受紫 外线照射,发生分解,产生氯原子,氯 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反应,起催化剂 的作用,数量虽少,危害却大。
卤代烃的分类与命名

知识储备
一、卤代烃的分类
根据卤代烃分子中 烃基的结构不同
饱和卤代烃 CH3CH2Br
不饱和卤代烃 CH2=CHCH2Br
卤代芳烃
X
CH2X
根据分子中所含卤 原子的数目不同
一卤代烃 二卤代烃
CH3CH2Br CH2Cl2
伯卤代烃 CH3CH2CH2Br
根据与卤原子直接相连
CH3
例如:
CH2
CHCHCH2Cl CH3
CH2 CHCH2Br
3-甲基-4-氯-1-丁烯
3-溴丙烯
命名卤代芳烃时,如卤原子连在芳环上,以芳烃为母体,
卤原子作为取代基。例如:
Cl
H3C Cl
Br
CH3
溴苯
3-氯甲苯
Cl
2, 4-二氯甲苯
(间氯甲苯)
如果卤原子连在苯环的侧链上,命名时则以烷烃为母体,
卤原子和苯环作为取代基。例如:
CHCH2Cl CH3
2-苯基-1-氯丙烷
卤代烃的分类与命名
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卤原子取
代后的产物称为卤代烃。
【案例】卤代烃与制冷剂
目前空调制冷剂主要是采用R12、R22,而生产制冷剂的厂家也很多。山 东中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为中美合资企业,是专业从事氟聚合物、氟材料、氟 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地处山东省章丘市刁镇 化工工业园, 目前拥有两个厂区,分别为占地 157亩的章丘刁镇工业园生产基 地以及位于济南市占地60亩的氟致冷剂生产工厂。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及规模 包括12000吨/年的二氟一氯甲烷(F-22)、3000吨/年的四氟乙烯单体 (TFE)、2500吨/年的四氟丙醇(TFP)、2000吨/年五氟乙烷(HFC-125)、 500吨/年八氟戊醇(OFP)等,产品70%出口到国际市场。
卤代烃的分类异构和命名

七
章
卤 代
(1) CH2=CHCH2CH2Br (2) CH3CH2CH=CHBr
烃
》
4-溴-1-丁 烯
1-溴-1-丁 烯
卤代烃的分类、异构和命名
《
第 七
2、系统命名法 2.3 卤代芳烃的命名(卤原子直接连在苯环上)
章
Cl
CH3
CH3
卤
代
(1)
(2)
Cl
(3)
Br
烃
》
Br
氯氯苯苯
22--氯氯甲甲苯苯
七
章
卤
CH3
代 烃
》
(1) CH3CH2CH2Br Cl
(2) CH3- C- Cl CH3
1-氯 - 2-溴丙烷
2-甲 基 - 2-氯丙烷
《
第
2、系统命名法
七
章 ➢(1)选主链
卤 ➢(2)编号
代 烃
➢(3)写名称
》
卤代烃的分类、异构和命名
2.2 不饱和卤代烃的命名
①√
C1 H2=C2 C3H2C4 HC5HC6 H2C7 H3 CH3 Cl CH3
22,,44--二二溴溴甲甲苯苯
以芳烃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遵循芳烃衍生物的命名规则。
《
第
2、系统命名法
七
章 ➢(1)选主链
卤 ➢(2)编号
代 烃
➢(3)写名称
》
卤代烃的分类、异构和命名
2.3 卤代芳烃的命名(卤原子连在苯环的侧链上)
32
1
①X
CHCH2CH2Cl ②√
4CH3
3-苯基 - 1-氯 丁烷
教学重点
➢(3)卤代烃的同分异构
卤代烃

三、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1.烷基结构影响
(1)对SN1的影响 例: R
RBr
Br
CH3Br
1.0
+ H2O
SN1 R
OH + HBr
(CH3)3CBr
6 > 10
CH3CH2Br
1.7
(CH3)2CHBr
45
相对速率
卤烷SN1反应活性:
R3C-X > R2CH-X > RCH2-X > CH3-X
Mg 乙 醚
R X
R Mg
X
产物R-Mg-X称做格利雅试剂(Grignard) , 简称格氏试剂。 卤代烃与镁反应活性: R-I>R-Br>R-Cl
格氏试剂R带负电,与R-X的R电性相反:
δ
+
R X 卤烷
δ
δ
-
δ
+
δ
-
R
Mg X 格氏试剂
格氏试剂具有很强亲核性,和碱性
δ
+
CH3CH2CH2CH2Br+
(20%) (80%)
C2H5ONa (CH3)3CBr C2H5OH
(CH3)3COC2H5 + (CH3)2C=CH2
(2%) (98%)
(2)反应取向
当卤代烷分子中含两种β-H 时,可得到两个产物
β β
1
CH3CH2CHCH3 Br
CH3 CH3CH2 C Br
KOH C2H5OH
CH3CH=CHCH3 + CH3CH2CH=CH2
(4) 与氨作用
RX + NH3 [RNH2 HX]
7第七章 卤代烃

(70%)
+ NaI
制备醚的常用方法——Williamson 合成法 制备醚的常用方法 RX: 伯卤代烷 反应活性: 反应活性:RI > RBr > RCl > RF
(3) 与 氰化钠作用 NaCN, KCN
X CN 腈
NC(CH2)5CN + 2KBr
(4) 与氨作用 X NH2 胺 NH3
C2H5OH (CH3)2CHCH2Cl + 2NH3 △
苄基氯 苄基氯 (benzyl chloride)
2、系统命名法 、
复杂的卤代烃 烃基作为母体 卤原子作为取代基。 母体, 烃基作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
2-甲基 氯丁烷 甲基-3-氯丁烷 甲基 2-chloro-3-methylbutane
Br CH3
Cl Br F Cl CH3 CH3-CH2-CH2-C-CH-CH-CH3 CH3-CH-CH-CH3 CH(CH3)2
O + O NBr
CCl4, 回流
Br + (80%)
O NH O
CH3 + Br2 Cl
h υ
98%
CH2Br + HBr Cl
二、由不饱和烃制备
CH3CH2C CCH2CH3 + Br2
CH3COOH
CH3CH2 Br
C
C
Br CH2CH3
三、由醇制备
OH + HBr
回流6h
Br + H2O (74%)
R X + AgNO3
反应活性: 反应活性:
C2H5OH
R O NO2 + AgX
硝酸酯
RX: RI > RBr > RCl 3° > 2° > 1° ° ° °
2.4.1 烃类衍生物的命名(一)——卤代烃、醇、酚、醚、醛和酮的命名

2.4.3 醛和酮的命名
CH3CH2CHCHO Br
O CH3CCH2CH3
α-溴丁醛 甲(基)乙(基)(甲)酮
O C CH3
比较下列两个化合物的命名:
2 1 OH
1
2 3
Cl
2-环戊烯醇 母体:某烯醇
3-氯环戊烯 母体:某烯
从羟基所连碳开始编号 从双键碳开始编号
2.4.2 醇、酚和醚的命
2. 酚的命名
以苯酚或萘酚作母体,取代基用邻、间、对(o-、 m-、p-)标明位置或用阿拉伯数字采取最小编号原
则编号。例如:
OH
苯酚 phenol
2.4.2 醇、酚和醚的命
多元醚的命名: 根据相应的多元醇来命名。先写出潜在的多元醇的 名称,再写出另一部分烃基的数目和名称,最后加 上“醚”字。
CH3CH2O—CH2CH2—OH
乙二醇单乙醚
CH3O—CH2CH2—OCH3
乙二醇二甲醚
CH3O—CH2CH2—O—CH2CH2—OCH3 二乙二醇二甲醚
O
二苯醚 diphenyl ether
醚的英文名称中,相应基团的名称后加“ether”
2.4.2 醇、酚和醚的命
混醚:
CH3OCH2CH3
甲乙醚 ethyl methyl ether
CH3 O C(CH3)3
甲基叔丁基醚 t-butyl methyl ether
O CH3
苯甲醚 methyl phenyl ether
241卤代烃的命名普通命名法简单的卤代烃可用普通命名法命名称为卤代cl叔丁基溴tbutylbromidebenzylchloride苯甲基氯或苄基氯正丁基氯nbutylchlorideclchcbr241卤代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构较复杂的卤代烃则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把卤代烃看作是母体化合物烃的衍生物卤原子与烷基一样作为取代基选择连有卤原子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其它原则与烃的命名相同
卤代烃的命名

浅谈卤代烃的命名时间:2016-03-20 10:56 来源:未知作者:刘小丹点击:5133次所属专题:有机物命名卤代烃卤代烃作为烃的衍生物.由于其结构复杂,它的命名目前比较混乱,同一种卤代烃在不同的教料书上有不同的名称。
如:或称为1 —溴一2 —乙基丁烷,或称为3—溴甲基戊烷象这种同一种卤代烃,不同的资料上具有不同名称的例子有很多。
笔者就卤代烃主链上的碳原子如何编号,以及包含卤原子在内的各种取代基的顺序问題,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卤代烃的命名一般有两种方法,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结构简单的卤代烃命名时通常是根据与卤原子相连的烃基的名称命名,如:CH3I称碘甲烷,称异丁基氯。
结构复杂的卤代烃命名时通常采用系统命名法,此法是在烃命名的基础上,把卤代烃作为烃的衍生物,卤原子只作为取代基。
根据与卤原子相连的烃基的结构不同,卤代烃的系统命名法包含有三方面内容:饱和卤代烷烃的命名;不饱和卤代烃的命名;卤代芳烃及卤代脂环烃的命名。
1、饱和卤代烃的命名卤代烃的许多化学性质是由于官能团卤原子的存在而引起的。
卤代烃分子中的键是极性共价键,此外,和C—C或C一H键比较,C一X键在化学反应进行过程中,还可以有更大的暂时性的键的极化度,C—X键的键能也比较小,因此C 一X键比C—H键和C—C键容易断裂。
卤烷的化学反应总上发生在C-X键上,所以卤素是卤代烃分子中的官能团。
对于仅含有一个官能团的化合物,选择主键时,主链应包含官能团,即应选择包含官能团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卤原子作为卤代烃的官能团,它决定了饱和卤代烃化学性质,因此在选择主链时要选择包含卤原子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当主链上有多种支链时,支链的顺序如何呢?支链的排列顺序一般有两种排法:(1)按基团的复杂程度,结构简单的在前,结构复杂的在后;(2)按基团的英文字母顺序,我国是按前者顺序排列。
西方国家采用后者.据此,当卤代烃的主链上有多种支链时,一般将卤原子排列在前。
第六章 卤代烃

聚四氟乙烯 ——耐“王水”
+ +
H )2NH H55)2NH
(C 2H5)3N (C 2H5)3N
C2 H5 Br C2 H5 Br
(C 2 5)4NBr (C 2HH5)4NBr
- -
(5) 与AgNO3反应—— 推测卤代烃的类型
RX + AgNO 3
活性顺序:
乙醇
RONO 2 + AgX
RI > RBr > RCl
。 。 。 3 RX > 2 RX >1 RX ( X 原子相同时 )
X
-
底物
离去基
ROH(醇类) + NaX RCN(腈类) + NaX ROR'(醚类)+ NaX RNH2(胺类)+ HX
R X
NaOR' HNH2
(1) 被羟基取代
RX + NaOH
H2O
ROH + NaX
卤代烃的碱性水解 (2) 被氰基取代
[H] RX + CN
-
RC H2NH2
乙醇
RC N + X-
过渡态出现了形式上的“五价碳”原子,该“五价碳”可看成为 原子或基团之间的排斥作用最小,有利于过渡态的形成。 sp2 杂化, 三个正常共价键在同一平面, 两个部分共价键在平面的两侧,此时,各个
S N 2 反应机理: Nu Nu NuNu NuNu Nu Nu Nu
C C C C C C
LL L L LL L
叔丁基溴的碱性水解反应如下
C H3 C H3 C Br + O H- C H3 C H3 C O H + Br-
C H3
C H3
其水解的速度与叔丁基溴的浓度成正比,而与 碱(OH-)的浓度无关,在动力学上称为一级反应。 反应速度方程:ν= k[(CH3)3C-Br]
卤 代 烃

二、卤代烃的制备
(四)卤素交换
卤代烃与无机卤化物之间进行卤原子交换的反应称为芬克尔斯坦(Finkellstein) 卤素交换反应。
三、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一)状态
低级:气体 一般:液体 高级:固体
(二)沸点
氯苄 benzyl chroride
一、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卤代烃的命名 2、IUPAC命名法
卤代烃的命名以烃为母体,卤原子为取代基,根据所带烃基的不同遵循烃的 命名原则。
2-溴-5-甲基己烷
(E)3-氯-2-甲基己-3-烯
2-bromo-5-methylhexane (E)3-chlro-2-methylhex-3-en
反应速度与(CH3)3C-Br的浓度成正比,与NaOH的浓度无关。
步骤: Ⅰ
能态图:
Ⅱ
五、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一)亲核取代反应
3、亲核取代反应机制 (1)SN1反应机制
二、卤代烃的制备
(一)烃类卤代
卤素可与烯烃和芳烃发生α-氢取代生成卤代烃。
二、卤代烃的制备
(一)烃类卤代
卤素可与芳烃发生苯环上的亲电取代生成卤代烃。
二、卤代烃的制备
(二)不饱和烃和小环环烃与卤素的加成
烯烃、炔烃、小环环烃可与卤素或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烃。
二、卤代烃的制备
(三)醇的取代
1. 醇与HX反应生成卤代烃。
烃基相同卤素不同,则随卤原子序数的增加,沸点升高。 同系列卤烃,碳链增长,沸点升高。 同分异构体 支链<直链
三、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三)溶解度
不溶于水,易溶与有机溶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与金属反应 卤代烃可以与K、Na、Mg、Al、Li等金属反应生成金属 有机物, 如格氏试剂.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格氏试剂是一种很重要的试剂,由于分子内含有极性键, 化学性质很活泼,它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反应制备各种烃类化合物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2.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备羧酸
从一个有机分子中脱去一个简单分子(HX,H2O,NH3等) 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称为消除反应.
不对称卤代烷在发生消除反应时, 服从札依切夫规则:卤代 烷脱卤化氢反应中,卤原子主要和相邻的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 的氢脱去卤化氢(主要产物是双键碳上连接烃基最多的烯烃).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氰基水解生成羧基(-COOH), 可以制备羧酸及其 衍生物. 也是增长碳链的基取代 卤代烷与过量的NH3反应生成胺.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5.与硝酸银的醇溶液反应 卤代烷与硝酸银在醇溶液中反应, 生成卤化银沉淀, 常用于各类卤代烃的鉴别.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二)消除反应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练习一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练习二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练习三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不饱和卤代烃的主链编号,要使双键或叁键位次最小.
卤代芳烃一般以芳烃为母体来命名.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节 卤代烃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P55,表4-1)
二.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活泼,且主要发生在C—X 键上.
a. 分子中C-X 键为极性共价键, 碳带部分正电荷, 易受带负 电荷或孤电子对的试剂的进攻, 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b. 分子中C-X 键的键能(C-F除外)都比C-H键小. 共价键 C-H C-Cl C-Br C-I 414 339 285 218 键 能(kJ/mol)
第四章 卤代烃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一.卤代烃的分类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二.卤代烃的命名
1. 简单卤代烃 简单卤代烃可按卤素所连烃基名称来命名, 称卤某烃. 也可以在烃基之后加上卤原子的名称来命名, 称某烃基卤.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2.复杂卤代烃
复杂的卤代烃采用系统命名法,选择含有卤素的最长 的碳链作主链, 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某烃”, 卤原子和 其它侧链为取代基, 按 “最低系列”原则将主链编号, 按 次序规则中 “较优基团后列出”来命名.
故C-X 键比C-H键容易断裂而发生各种化学反应.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一)亲核取代反应 卤素的电负性较大, 碳卤键是极性较大的化学键, 碳带 部分正电荷, 易受带负电荷或孤电子对的试剂(有较大的电 子云密度)的进攻, 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1.被羟基取代(水解反应)
卤代烷水解可得到醇. 卤代烷水解是可逆反应, 而且反应 速度很慢. 为了提高产率和加快反应速度, 常将卤代烷与氢氧 化钠或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共热, 使水解能顺利进行. 但连在芳 环上的卤素很难水解.
3.与卤代烃反应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4.与醛或酮反应(制取醇)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节 重要的卤代烃
1.三氯甲烷(CHCl3)(俗称氯仿是种重要的 麻醉剂和溶剂)
2.塑料王[泰氟隆(Teflon)聚四氟乙烯]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3.氟氯代烃(氟里昂)
氟里昂(Freon)的组成用代号FXXX表示,其中F表示它是 一个氟代烃, F右下角的数字,个位数代表分子中的氟原子 数, 十位数代表氢原子数加一, 百位数代表分子中碳原子 数减一(在CCl2F2中这个数字为零,因此省去不写).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当芳环上的卤原子的邻位或对位有强的吸电子 基(如硝基)时, 水解反应较容易进行.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2.被烷氧基取代(威廉森合成法)
卤代烷与醇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醚.
R-X一般为伯卤代烷,仲、叔卤代烷(特别是叔卤代烷) 与醇钠反应时,主要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3.被氰基取代 卤代烷和氰化钠或氰化钾在醇溶液中反应生成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