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水养殖大产业架构的战略思考
有关渔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关键 词 :渔业 ; 发展 ; 战略 ; 思考
中 图分 类 号 :F 3 2 6 . 4 文献 标识 码 :A
随 着 我 国 渔业 企 业 综 合 实力 和参 与 国际 竞
低1 0 . 4 2 %, 比全球 平 均水平 低 3 0 %, 仅是 发 达 国
第2 8 卷第1 期 2 01 3年 2月
渔 业 信 息 与 战 略
Fi s he r y I nf o r ma t i o n & St r a t e g y
Vo 1 . 2 8 , No . 1
Fe b. , 2 01 3
文章 编 号 :2 0 9 5— 3 6 6 6 ( 2 0 1 3 ) 0 1— 0 0 0 1— 0 5
2 0 0 8年我 国水 产 养 殖 产 品 的 总平 均 价 格 比印 度
收 稿 日期 :2 0 1 2—1 0—1 8
前的水产 品总量 已满足 民众消费需求 , 处 于供求 平稳 的 阶段 。建议 未 来 1 0年 不 应 单 纯追 求 数 量
的增 加 , 而是要注重提升水产 品品质 , 增 加 产 品 的多样 性 , 调整产业结构 , 提 高 产 业 链 的 经 济 效 益 。淡水 养殖 方 面 , 主要 是 提 高 生 产 效率 和产 品
质量 , 逐步调整和减少 养殖水面 ; 在 今 后 很 长 一
段 时间 里 , 海 水养 殖 要 通 过技 术 — — 尤其 是 现代
修 回 日期 :2 0 1 3— 0 1 — 2 6
基 金项 目:本文受“ 上海市教委 0 8 5工程 高水平 海洋学科群建设项 目” 资助 作者简 介 :周应 祺 , 教授 , 研究方 向: 渔具力学 、 鱼类 行为学 、 渔业 管理 、 高教 管理 。E — m a i l : y q z h o u @s h o u . e d u . c n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一、渔业内部产业结构演进我们将渔业产业划分为渔业第一产业、渔业第二产业、渔业第三产业。
渔业第一产业是狭义的渔业,主要包括捕捞和养殖;渔业第二产业是指渔业工业和建筑业,包括与鱼产品有关的精深加工与销售、渔港鱼货贸易、加工生产、鲜活运输等;渔业第三产业是指渔业流通和服务业,包括水产流通和运输,渔村的旅游,渔家乐、游钓业、休闲渔业等等。
近年来,我国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到“十一五”末,水产品总产量中养捕比例由“十五”末的67:33发展为71:29;渔用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8%,水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加工能力提高了30%。
(一)基于“三轴图”法的渔业内部产业结构演进分析在统计口径中,缺少单独对海洋渔业三次产业产值的统计,因此在这里采用的是《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渔业产值对我国整个渔业的产业结构演进来进行分析,即包括海洋渔业部分,也包括淡水渔业部分。
运用三轴图法,分析我国渔业产业1986~2012年间的结构演进情况。
三轴图法,即在平面上建立一个X1、X2、X3轴的三轴空间坐标,三轴成两两相交成的120°夹角射线。
用某一年度的海洋渔业三次产业产值占产业总产值的百分比作为这三个轴的刻度,在各自相对应的轴上得到A、B、C三点,连接这三点得到一个年度的结构三角形,不同年度分别对应一个年度三角形,这样可以形象地通过三角形的变化来考察三次产业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求出每个结构三角形的重心,将结构三角形的重心在仿射坐标系中描绘出来,根据重心在坐标区间的位置来判断该年度产业结构的比重情况,其变化轨迹即为这一时期内三次产业比重关系的动态反映,进而展示了产业结构演进和变化的过程。
仿射坐标轴以及120°轴角的平分线将该平面坐标体系平分为6个区间,不同区间表示不同的产业结构状况。
(二)海洋渔业产量变化分析海洋渔业水产品的产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海洋渔业三次产业的变化。
2024年海水养殖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海水养殖市场调研报告1. 摘要本文对海水养殖市场进行了调研,主要分析了市场规模、发展趋势、行业竞争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海水养殖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并且未来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企业在技术创新、品质提升等方面加强自身实力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2.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海水养殖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目前,全球海水养殖市场的总产值已经超过X亿元,预计未来几年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同时,市场涉及的品种也越来越丰富,包括鱼类、贝类、虾蟹类等多种养殖业态。
3. 市场发展趋势3.1 消费升级带动行业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高品质的海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这一趋势为海水养殖行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促进了市场的快速增长。
3.2 环保意识引发养殖模式转变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开始使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如循环水养殖、陆上养殖等。
这种转变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还能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符合环保意识的消费者需求。
3.3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海水养殖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如水质监测技术、饲料配方优化技术等的应用,对提升养殖效益和产品品质起到积极作用。
未来,技术创新将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
4. 行业竞争情况目前,海水养殖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企业数量庞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海水养殖企业数量激增,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品质、价格、渠道等方面。
4.2 技术实力差异明显部分海水养殖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具备较强实力,能够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而一些传统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滞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4.3 品牌效应凸显一些有影响力的海水养殖品牌凭借品质和信誉的积累,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
5. 发展建议基于对海水养殖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对企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5.1 投入技术创新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提升养殖技术水平。
我国深远海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是世界第一渔业生产大国,截至2020年水产品养殖总产量为5224.20万t,约占世界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66%,其中海水养殖产量约占我国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4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取得长足进步,部分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海水养殖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目前主要集中在水深不超过20m的潮间带和近浅海区域,导致出现养殖密度过大、养殖容量趋于饱和、养殖海域富营养化、养殖挤占港湾航道和影响海岸带景观、养殖病害频发以及养殖水产品质量堪忧等一系列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深远海养殖可利用更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将养殖作业拓展到水深更深(通常超过20m)和水流交换条件更好的深远海,并增强养殖海域生态系统对养殖排放物的扩散和同化能力,从而提升养殖水产品质量。
因此,与传统近海养殖相比,深远海养殖具有技术先进、环境友好和成鱼品质高等优点。
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控制近海养殖密度以及积极拓展海洋离岸养殖和集约化养殖的建议。
相关专家表示,我国亟须进一步拓展海水养殖空间,减轻传统近海养殖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2019年《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未来我国将积极支持发展深远海绿色养殖,鼓励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
2022年《关于加强海水养殖生态环境监管的意见》提出规范部分近岸海域的海水养殖活动,进一步优化海水养殖空间布局,推进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
因此,推动海水养殖从近海向深远海拓展是当前缓解近海养殖压力、改善近海生态环境、优化海水养殖空间布局和促进海水养殖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作为“深蓝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深远海养殖对于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实现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蓝碳计划”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研究通过总结国内外深远海养殖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深远海养殖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发展深远海养殖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深远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基于SWOT模型分析中国海水养殖业生态化发展
基于SWOT模型分析中国海水养殖业生态化发展中国海水养殖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渔业生产方式之一。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环境的变化,海水养殖业面临着诸多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SWOT分析,找出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从而为海水养殖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中国海水养殖业生态化发展的优势2. 技术进步近年来,中国对海洋养殖技术进行了大力的研发和推广,不断提高养殖效率和品质。
在养殖设施、饲料配方、疾病防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3.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海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海水养殖业能够满足市场对优质海产品的需求,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4. 政策支持国家对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给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海水养殖业生态化发展。
这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1. 海水养殖环境问题过度的养殖密度和排放物质污染等因素导致了海水养殖环境的污染,影响了养殖的健康发展。
海水养殖业生态环境的问题亟待解决。
2. 科技标准不足在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中,一些科技设备和管理标准仍然不够完善,存在技术缺口问题。
这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品质不稳定等问题。
3. 疾病防控问题由于养殖密度的增加和环境的影响,海水养殖业疾病防控难度加大。
一旦疾病大面积暴发,将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4. 产业链不完善海水养殖产业的上下游环节还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了生产和销售环节存在的瓶颈和问题。
1. 绿色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海水养殖业生态化发展将迎来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
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养殖产品将成为市场的新宠。
2.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随着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也将为海水养殖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政策和市场支持。
关于加快发展大陈岛深远海养殖的思考
新农村2021.2深远海养殖是指在远离大陆、水深20米以下的海区,依托养殖工船或大型浮式养殖平台等装备,配套深海网箱、能源供给、物资补给、陆基保障等设施所构成,集工业化养殖、数字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基地化保障于一体“海—岛—陆”相连接的全产业链渔业生产新模式。
目前中国深远海养殖已遍布南海、东海、黄海。
渔业是大陈岛的支柱产业,也是建设小康大陈、现代化大陈的重要产业支撑。
随着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和近海养殖容量趋于饱和,加快发展大陈岛深远海养殖亟需破题。
1.加快发展的战略考量利用大陈岛深远海优质海水资源进行水产健康养殖,既是拓展外海养殖空间,优化养殖业布局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水产养殖产品品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
(1)加快“两个大陈”建设的重要产业大陈岛是浙江中南部沿海的外侧岛屿,由97个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岛礁组成,岛屿陆域面积14.96平方公里,滩涂2.09平方公里,岸线总长115.51公里,拥有10~20米等深海域507平方公里。
其区位优势和地理条件决定了发展渔业和海岛海洋旅游业,海水养殖业既是大陈岛特色产业和渔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又是发展海岛海洋旅游业中海鲜产品的来源渠道,休闲渔业和休闲养殖更是海岛海洋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大有可为。
(2)拓展渔业保稳保供的重要空间渔业作为“菜篮子和保障粮食安全重要组成,赋予了保稳保供的新任务。
椒江是浙江省重点渔业县(区),捕养比91∶9。
随着渔船“双控”和海洋渔业资源总量控制制度的深入实施,海洋捕捞将继续实施“减船减量”,椒江口陆基和滩涂因工业化、城市化也将退出海水养殖空间。
相对大陈岛近海海域,深远海将是海水养殖拓展的广阔空间。
据测算,大型养殖工船单船产量2400~5000吨、单位功率产量8~16吨鱼/千瓦、单位油耗产量2.4~5吨鱼/吨油、单位人力产量80~160吨鱼/人,分别是远洋捕捞的6.9~7.4倍、6.6~13倍、3~6倍和2.8~5.7倍,是渔业“藏粮关于加快发展大陈岛深远海养殖的思考浙江省台州市港航口岸和渔业局(317000)徐海蓉卢昌彩潘清清12新农村2021.2于水”和保稳保供的潜力所在。
科学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思考
•海洋产业经济•科学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思考"胡.李成林赵斌韩莎!!摘要I科学规划和建设海洋牧场是保障水产品优质蛋白供给安全、海I洋生态环境以及海洋渔业与自然资源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I型生产方式,是中国新时期下海洋经济持续高效发展的必然趋I势和主要途径%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海洋牧场概念的起源与丨发展、日韩美等先进国家的牧场建设概况以及中国海洋牧场建I设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规划,分别从统筹规划、科技创新、管理I机制以及产业化等方面分析探讨了现代化海洋牧场提升发展的I关键与共性问题,提出了产业科技集成创新措施和相关政策法I规建议,为政府主管部门决策导向和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I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关键词I经略海洋现代化海洋牧场渔业综合体海洋生态文明产:业多元化融合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诞生、进化、繁衍、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海*本文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刺参产业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编号:SDAIF-22)、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编号:LJNY201613+阶段性成果$**胡炜(1978~),男,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山东省刺参产业创新团队增殖岗位专家,主要研究领域:水产增养殖、养殖生态。
李成林(1964-),男,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种质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山东省刺参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主要研究领域:水产增养殖、生境修复、遗传育种。
赵斌(1980~),男,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水产增养殖、渔业资源$韩莎(1986~),女,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水产增养殖、养殖生态$050科学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思考洋$时至今日,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海洋提供的优质蛋白质、水、能源、矿物质等一系列资源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重点发展以海水养殖为主的海洋渔业,先后掀起了以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以及刺参为代表的五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
关于我县海洋渔业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我县海洋渔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海洋渔业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
近年来,我县以发展为主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渔民增收为目标,突出精品和特色渔业,拓展远洋渔业,壮大创汇型水产品加工业,强化海洋综合管理,推进渔业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由传统型向现代渔业转变,实现优质、现代、高效的生态型渔业,为建设“海上绥中”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我县海洋渔业的总体情况全县海岸线长82.54公里,沿海9个乡镇、34个渔村,20米等深线浅海水域面积265万亩,是陆域耕地面积的3倍。
近岸多为泥沙海底,水质肥沃,饵料充足,是多种鱼虾贝蟹索饵、回游、繁衍、栖息的优良场所。
近海所产毛虾、杂色蛤、文蛤、海参、沙蚕等远销海内外。
多年来,我县坚持“坚决压缩近海捕捞,稳健拓展远洋渔业,努力提升水产养殖,主攻水产品加工,培育发展休闲渔业”的总体思路,加快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加大渔业资源和海洋环保工作力度,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全面提高海洋生产效益。
截至目前,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7.3万吨,水产业总产值实现20.08亿元,养殖水产品产量18万吨,水产品加工量达9万吨, 水产品出口量达10,000吨,出口创汇额1,000万美元。
1.传统养殖业迅速发展。
我县在发展传统养殖业过程中,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产业规模。
进一步控制滩涂贝类养殖和海水池塘养殖等落后的养殖方式,逐步缩减养殖规模,在万家镇、前所镇、西甸子镇等沿海乡镇大力发展浅海筏式养殖和浅海底播增殖等先进的养殖方式,养殖品种以扇贝、杂色蛤、魁蚶为主。
目前,全县浅海底播养殖面积达7万亩,浅海底播增殖面积达9万亩,且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投入的积极性和力度都在逐年加大。
2.设施渔业初见规模。
在发展传统养殖业的基础上,我县努力提升渔业的规模和质量,加快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渔业。
以工厂化养殖为代表形成渔业经济快速增长点,利用电厂余热的节能型渔业已具有一定规模,目前,总面积达4.6万平方米,南方名优鱼类品种在10个以上。
我国发展海洋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几点思考
划 》提 出了保护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 办法和措施 。美国 ,
国家 海洋政 策的指导原 则——可持续 性原则提 出“ 海洋政 策的 制定应确保 海洋的可持续利用 , 确保未来子 孙的利益不受 到侵
犯” 。加拿大政府制定的 2 世纪海洋战略的四个紧急 目 中的 1 标 第三 目标是 “ 护好海洋 的环境 , 保 最大限 度地 利用海 洋经济 的
“ 海洋环境保护及修复 的综合措 施”即为 了保 持 自然所具有 的 , 物循环 系统功 能的正常发挥 , 人类活动对环境 的负荷应保证 不超过 海洋所 承受的净 化能 力及净 化容 量等 的极 限 。由此可
见, 注重 海洋资源 的保护 , 确保 海洋的可 持续利 用是 自然资源 的宝库 , 已成为各国沿海国家追 求海洋环保可持续 发展的 自觉 行动 目标 。我 国应该吸取 发达 国家的海洋经 济开发经验 , 在推 进海洋开发利用的同时 , 保证我国海洋环境的可 持续 发展 。
S
●■■■ ■_
箱海铁联运的发展 ,建立海铁联运协调机 制 ,促进海铁联运各
金支持外 ,一个重要的原 因就是 高新 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创新 , 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人 员都 要求趋向多学科的交叉 、 渗透
参与方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优化 , 高沿海港服务 中西 部地区经 提
济建设的功能。
一
一
的增长 。一些发达国家的海洋油气 、 洋运输 、 采、 海 矿 海洋旅游
等新兴海洋产业 占有很大的比重 ,其海洋产业结构 比是 “ 、 三 二、 ” 一 结构 , 即海洋产业 在第三产业 中占据了最大 的份额 , 而 我 国的现状是海洋渔 业即第一产业 在海洋产业 的发展 中地位
优势 明显 , 海洋产业劳动 力主要集 中在该 产业 中 , 洋产业 中 海 的二 、 三产业 比重小 , 这也是 当前我 国海洋经 济比较 薄弱的主 要原因 。目前 ,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不平衡 , 仍偏重于传统的海上 运输业 以及 由此带动的相关服务型产业 , 新兴的海洋高科技产 业和海洋装备制造业比重较低。今后我国需重点提升海洋装备 制造业 和海洋船舶制 造业的 自主创新 、 发能 力 , 国 内丰 研 依托
基于SWOT模型分析中国海水养殖业生态化发展
基于SWOT模型分析中国海水养殖业生态化发展中国海水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推动中国海水养殖业实现生态化发展,可以采用SWOT模型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中国海水养殖业的优势是丰富的水产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中国拥有辽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河流水系,适宜于养殖各种淡水和海水生物,养殖的品种多样化,可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中国气候温和,水质优良,适合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为海水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中国海水养殖业也存在一些劣势。
首先是水产养殖业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由于一些养殖场管理不规范,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料等排放物对水体造成了较大影响,导致水域水质下降,生态环境受损。
其次是养殖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模式。
这使得中国在养殖过程中面临着养殖成本较高、养殖效益低等问题。
在机会方面,中国海水养殖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和外部市场的开放机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
中国政府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也为海水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中国海水养殖业也面临着一些威胁。
首先是环保要求日益严格。
政府对水产养殖业的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
这对于一些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的养殖场来说,增加了管理和运营的难度。
其次是国外水产品的竞争压力。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内的水产品市场也面临着国外产品的竞争,尤其是一些低成本、高质量的进口产品,对国内养殖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推动中国海水养殖业实现生态化发展,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和监管,提高养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水平,减少污染排放。
加大科研力度,推动养殖技术创新和推广,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和组织,加强养殖业的自律管理,提高行业整体的竞争力。
中国海水养殖产业政策
中国海水养殖产业政策
中国海水养殖产业政策是由国家海洋局等相关部门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措施,旨在促进和规范中国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
中国海水养殖产业政策主要的内容和措施包括:
1. 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海洋渔业发展规划,明确海水养殖的定位、目标和发展方向。
2. 支持资金:通过财政资金、信贷支持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海水养殖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3. 支持政策:采取税收优惠、减免手续费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海水养殖产业发展。
4. 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养殖许可制度、环境评估制度、监管体系等,加强对海水养殖产业的规范管理。
5. 技术推广:组织开展海水养殖技术培训、研讨会等,推动先进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
6. 市场开拓:加强市场调研和推广,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养殖产品的竞争力。
7.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海水养殖的培育水域和养殖动物的生存环境。
通过上述政策和措施,中国海水养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品种不断丰富,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连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极引进符合珠海游艇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人才,打造以人才为支撑的产业升级工程。
人才扶持优惠政策重点向高端稀缺型人才倾斜,对住房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提供支持服务。
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用人才,评价人才注重实绩,促进人才自由合理流动。
保证人才职业生涯的上升通道顺畅,奖励对游艇产业发展带来积极贡献的人才。
2.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产业人才质量按照游艇产业升级路径对人才质量的需求,积极培养本地游艇复合型人才,开发培育本地区人才市场体系。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新技术及服务都会日新月异地发展,因此,专业人才需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保证产业发展始终位于世界先进行列。
如果人力资源发展滞后,则会给产业升级带来消极的影响。
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基于游艇产业的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不断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模式。
构建专业技术人才“孵化”平台,围绕游艇设计、高端制造、消费服务等领域,依托职业技能实训中心、职业院校、网络教育平台,建立各类游艇技能和职业培训基地。
欧美国家处于游艇产业价值链高端,选派人员赴海外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或者派员引进海外培训教材。
3.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储存产业专业人才高校是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
整合珠海本地的十所高校的资源,从专业设置、师资结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培育游艇产业紧缺型人才。
开展校企合作,围绕企业的需求培养出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注重分层教育,指导学生考取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产业升级提供不同层次的技术支持。
不断推进产学研合作制度和互惠政策,提高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效率。
4.优化生活配套环境,留住高级专业人才大力推进“人才安居行动计划”、“人才生活保障计划”和“人才服务提升计划”。
在硬件方面,通过建设市政道路、人才公寓、购物中心、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吸引更多的游艇专业人才来珠海发展。
在软件方面,不断提升治安、人文环境,对引进高端人才十分重要。
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对策_魏友海
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对策□魏友海 在“九五”、“十五”期间,我国水产养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渔业的生产水平、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水产养殖业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作用。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潜伏着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某些常规养殖对象效益低下、养殖品种单调,特别是粗放经营方式导致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已日益显现。
我国水产养殖发展在追求数量、追求增长速度的前提下,是以高成本、低效益换取的,是以透支未来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取得的。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思想、理念,具体地在水产养殖发展之中体现出来,这是个重大的课题。
一、水产养殖品种 四大家鱼是我国水产养殖的当家品种,二十多年来,我们靠以“四大家鱼”为主的淡水鱼类养殖解决了国内市场对水产品大众化的需求。
现在我们需要加快水产养殖结构调整步伐。
但是,面对养殖病害、市场供求失衡、贸易壁垒等一系列问题,养殖业的反应是不断地更换品种,试图靠新品种、多品种规避市场风险、病害风险等。
我们要培育优势出口品种以拓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
要扩大水产品出口,潜力在养殖水产品。
我们要因地制宜地选定自己的优势品种,按照突出优势、配套提高、集中连片的原则确定本地的出口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通过项目建设与示范带动,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形成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基地,为加工出口企业提供质量可靠、数量稳定的水产品原料,使养殖形成规模、加工形成规模、出口形成规模,提高产业化水平,并推进标准化养殖。
二、饲料与营养 我国水产养殖饲料的利用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近年来,海水鱼类养殖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网箱养殖一直沿用小杂鱼饵料,这些饵料除极少部分被利用外,大量的成为残饵,流失到自然海域,污染了周围的水域环境,而且由于对海中幼鱼资源的大量捕捞,造成自然资源饵料基础的大幅度下降,直接影响了国家禁渔效果。
对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思考
会 发展 的一 项 重要任 务 ,摆 到 更加 突 出的位 置 ,
抢 占发 展先 机 ,促进 海 洋经 济 快速 崛起 ,进 而抢 合 经济 实力 ,提 高 国 防现代 化 水平 ,为有效 维护 国 家 的海 洋 权益 ,早 日实现 中 华 民族 的伟大 复兴
打 下坚 实的基础 。
占2 世 纪 国际竞 争 的制 高 点 ,不断 增强 我 国的综 交 流领 域 ,积 极 引用 外资 开发 海洋 项 目,鼓励 涉 1
务价 值 ,远远 高 于陆 地 生态系 统所 提 供 的价值 。 我 国虽 是海 洋大 国,管辖 海域 面积 约 3 0 O m, 0  ̄k =
上 ,要 在全 民中广泛 宣 传发 展海 洋 经济 的重 要 战
略地位 、作 用和 意义 ;宣 传发 展 海洋 经济 的相 关
政 策 和法 律 法规 ;宣 传普 及发 展 海洋 经济 的科 学
陆 产业 紧密联 系起 来 , 既要把 适 宜 临海发 展 的产
2 加 快 发 展 海 洋 经济 的对 策 建 议
业 向沿 海 引聚 ,还 要 把海 洋产 业链 条 向内陆腹 地 延 伸 ,实现 海 陆产 业 的联 动 发展 。要 大 力推 进海
2 1 实 施 宣 传 教 育战 略 ,着 力 在转 变思 想 观 念 洋 产业 结 构调 整和 优 化升 级 ,突 出海 洋新 兴 产业 .
高 新技 术 产业 , 促进 科学 技术 在海 洋经 济领 域 的 应 用 ,培 育新 的 经济 增长 点 ,带动 相关 产业 ,形
成 新 的发展 优 势 ,推 进经 济 结构 的 战略 性调 整 ,
实现 经济 增长 方式 的转 变 。 1 3 加 快 发 展 海 洋 经 济 , 是 提 高 对 外 开 放 水 . 平 、适应 全球 海陆 一体 化开 发趋 势的 需要
建设海洋牧场 振兴海洋渔业经济
建设海洋牧场振兴海洋渔业经济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不断枯竭和渔业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国内海洋渔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地纷纷探索采取多种措施,其中建设海洋牧场成为了一种备受瞩目的新模式。
海洋牧场是指将海洋进行合理规划、管理和保护,利用合理的渔业技术和设施,养殖经营海洋鱼类、贝类、虾蟹等海产品,以实现海洋渔业经济再振兴。
本文就将探讨建设海洋牧场,振兴海洋渔业经济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1. 大幅增加海洋渔业资源传统的海洋捕捞方式大多依赖于野生海洋资源,而随着全球海洋资源的不断减少,海洋渔业产出也相应下降。
相比之下,利用海洋牧场进行养殖更有利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增加。
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和设施,可以将原本野生的渔业资源转变为人工养殖资源,大幅提高了海洋渔业资源的丰富度,有利于增加渔业产出。
2. 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建设海洋牧场对于促进渔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海洋牧场的建设可以促进海洋渔业技术的发展,推动渔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海洋牧场的建设和经营需要运用各种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这将为相关产业链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为渔业经济的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
3. 保障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的不断减少一直是困扰海洋渔业的难题。
而海洋牧场的建设可以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养殖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样不仅可以减缓野生海洋资源的消耗压力,也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海洋牧场的可行性探讨1. 技术条件具备我国的海洋科研力量和渔业技术实力已经较为雄厚,具备了建设海洋牧场所需的技术条件。
近年来,国内在海洋养殖领域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加强科研力量,使得海洋养殖技术得到了持续的提升。
这为建设海洋牧场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2. 政策环境逐渐完善随着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重视,海洋养殖产业政策环境逐渐完善。
水产养殖行业的政策建议与应对策略
水产养殖行业的政策建议与应对策略目录一、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 (2)二、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4)三、加强市场监管与品牌建设 (7)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在推动水产养殖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设计与实施,可以有效促进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及市场规范,从而确保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政策法规体系1、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水产养殖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权责、管理范围和标准,为水产养殖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包括修订和完善《渔业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确保法律条款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制定发展规划:制定并发布水产养殖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通过规划引导,推动水产养殖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二)加大财政与金融支持力度1、财政补贴与奖励: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对符合环保标准、技术创新和规模经营要求的水产养殖企业给予补贴和奖励。
重点支持良种培育、病害防控、环保养殖设施升级等关键领域。
2、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水产养殖企业提供低息贷款、信用担保、保险等金融服务。
同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提高其对水产养殖行业的支持意愿。
(三)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1、鼓励技术研发:加大科研投入,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开展水产养殖关键技术的研发。
重点突破苗种繁育、疾病防控、饲料营养、水质调控等方面的技术瓶颈。
2、推广先进模式: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智慧渔业、鱼菜共生等先进养殖模式。
通过示范引领和模式推广,带动水产养殖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四)加强市场监管与质量控制1、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水产养殖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养殖企业的日常监管和产品质量抽检。
浅析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
浅析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中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战略是,着力改善海水养殖环境,加强海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构建病灾风险预警体系,及时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海水养殖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深海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重视海水养殖相关技术的研发推广;加大政策扶持,提高海水养殖户生产积极性;科学制定海水养殖发展规划,适度控制规模。
关键词:海水养殖;发展规划;研究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确定了“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将渔业发展中心由捕捞业转向养殖业。
2008 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为 4895. 6 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 1340. 3 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 27. 4%,海水养殖业在中国水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几年来,中国水产品总产量一直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 30% 以上,水产养殖总产量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 左右。
一、海水养殖业发展优势1.海水养殖资源丰富,碳汇功能突出海水养殖资源的丰富程度关系到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海域面积居世界第四,邻接中国大陆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大气候带,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
水深在 200 米以内且适宜于渔业生产的大陆架面积为 227. 0 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宽广,适宜于养殖的面积有133. 3 万公顷。
中国不仅是农业大国,而且是海洋大国。
进入 21世纪之后,在陆地资源有限和开发空间受到制约的情况下,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水养殖业。
2.海水养殖品种多、产量高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2000 年世界海水养殖品种为 99 种,在中国养殖生产的品种有 67种,占总数的 2/3。
其中鱼类 35 种、甲壳类 14 种、贝类 42 种、藻类 8 种,中国养殖生产的品种分别有18 种、9 种、30 种和 8 种。
3.市场前景广阔联合国营养组织和粮农组织研究发现,鱼类是人类 21 世纪最佳动物源蛋白质,全世界有 1/6 人口将鱼类作为主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产科学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第17卷第3期2010年5月Vol.17 No.3May2010收稿日期:2010-03-29;修订日期:2010-04-02.基金项目: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yhyzx07-046);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ycytx-50).作者简介:雷霁霖(1935-),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水鱼类生态、繁殖和增养殖技术研究. E -mail:leijilin@中国海水养殖大产业架构的战略思考雷霁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266071)摘要:当前,全球海水养殖业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新时期。
为了促进海水养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分析了中国的海水养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发展工业化养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提出了转变养殖观念、确立节能减排、推进低碳养殖的战略发展目标。
通过海基生态型和陆基集约型两条路径的大产业架构,实施“四化养殖”技术的研究、集成、配套、组装,以及覆盖全国沿海各类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宏观管理,将可使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面貌发生历史性的变革,一个工业化的海水养殖大产业不久将出现在世界面前。
[中国水产科学,2010,17(3):600-609]关键词:海水养殖;大产业架构;工业化养殖;循环经济;战略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737-(2010)03-0600-101 概述当前,中国和世界各国一样,同处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为了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中国政府提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基本方针,并确定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要从根本上改变内需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不足和生产方式落后的现状。
国家为此下大力气强化基础性建设,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效遏制了金融危机蔓延,促进了国民经济新的腾飞。
一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全国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战线开始走出低谷,整体经济回升向好。
对于海水养殖界来说,一年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使产业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4月发出了“要把山东半岛打造成蓝色经济区”的号召。
其深远的意义在于指引我们突显半岛的区位优势,为整个海洋产业,包括海水养殖业,绘就一幅宏伟的国家战略蓝图[1-2]。
为此,我们应当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去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体制与机制;尤其需要增加科技投入,重点安排好产业化的科研项目,通过国家重大专项和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项目,实践一场工业化革命,去全面架构海水养殖大产业(图1)[3]和普及“四化养殖”(图2)理念,加速提高技术内涵,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以便早日把海水养殖业由线性经济转变为循环经济[4-5],为中国海水养殖的技术与装备彻底甩掉落后尾巴、显著提升产品价值、保障质量安全、不断增强海水养殖低碳经济活力和国际地位而做出新贡献。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从行业角度考虑,科研人员首先应当与业内人士共同思考、分析和解决如下几个基本问题,以助于业界相关人员了解现状、明确架构大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充满自信引领行业朝着循环经济方向扎实前进。
第3期 601雷霁霖:中国海水养殖大产业架构的战略思考(1)中国的海水养殖业现状如何?(2)怎样以战略眼光去谋划工业化的海水养殖业?(3)如何向政府和业界人士预告10~20年后的海水养殖业前景?(4)如何实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梦想?(5)归根到底,从现在开始,应当怎样去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怎样去发展低碳型的养殖业,尤其是怎样做大、做强具有工业化内涵的海水养殖业?图1 中国海水养殖大产业构建方案图Fig. 1 The industry construction of marine culture in China602 第17卷中 国 水 产 科 学图2 “四化养殖”产业技术体系框架图Fig. 2 The frame work of “Four Modernizations” culture technology system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生产工厂化管理工业化工厂网箱育苗育苗养殖养殖育苗标准养殖规范提升提升提升提升提升提升提升提升全封闭循环系统专用、安全、自控良种选育品种改良疫苗和免抗生素防病全程自动联机运作全程自动联机运作全程自动监管全程自动监管检验合格“四化养殖”产业检验合格检验合格无药残无药残加工、鲜销符合出口标准达标挂牌上市2 中国的海水养殖业现状2.1 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受到政策扶持、科技进步、市场拉动和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等诸多因素的激励,获得高速发展。
水产养殖总产量增长了10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2007年产量统计为例,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 747.5万t,其中海水养殖产量为1 307.3万t,淡水养殖产量为1 971.0万t [6]。
养殖产量连续11年超过捕捞产量,连续18年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量的70%,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0.5%,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举世闻名的水产养殖大国。
2.2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海水养殖发展历史尚短,产业模式不多,固定的主产业不够突出。
整体而言,海水养殖业与可持续性发展尚存较大差距,是养殖大国但尚不是养殖强国。
(2)形成商业化订单经营模式的龙头企业为数不多,低水平运转的个体生产者数量庞大,表现出组织化程度低和经营素质不高。
(3)养殖业的工业化程度低,系统工程少,资源与环境付出的代价大。
(4)养殖业者受传统农业思维束缚,对新理念、新科技的吸收转化速度缓慢。
(5)国家对已有的主产业和新产业扶持力度不大,对养殖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很少。
(6)产业主管部门对养殖业出台的政策不多且执行的力度不够大。
2.3 存在的问题近10多年来,高速发展的中国水产养殖业在给社会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和环境问题,对此科研人员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并产生了忧患意识和紧迫感,目前正积极地与从业者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2.3.1 种质资源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的鱼虾贝藻养殖品种有近100种。
这些品种中,仅有海带、紫菜、鲍、扇贝等少数种类有人工选育品种或杂交后代的利用,绝大多数养殖品种都还停留在野生种的利用阶段[7-8]。
由于近亲交配、累代养殖等原因,第3期 603雷霁霖:中国海水养殖大产业架构的战略思考遗传多样性不断丢失,加之苗种交易失控、养殖不规范和受环境胁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种质混乱,养殖效果逐年下降,因此良种选育工作迫在眉睫。
2.3.2 养殖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普及率尚低。
到目前为止,海水鱼类养殖中配合饲料的普及率尚不足1/3,多数养殖种类的饲料系数还在2.1~4.0 [9],远高于国外1.0~1.8的水平。
由此带来每年400~500万t饲料杂鱼的消耗,增加了捕捞和环境的压力。
这除了与科技水平较低有关外,还与观念、经济成本以及企业管理和宏观政策等一系列问题有关,尚需根据具体问题研究解决。
2.3.3 环境污染内湾、滩涂和近海养殖水域受陆源、船舶和养殖自身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
推行具有节能减排、防污治污、清洁生产、保障环境安全等内涵的养殖循环经济,已成为当前养殖界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2.3.4 病害防治随着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病害现象也日趋严重。
现已发现的水产养殖病害超过120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亿元,疾病防治形势非常严峻[10]。
2.3.5 生产模式目前生产模式虽较30年前有了较大的进步,有海上筏式养殖藻、贝类;近岸、内湾有小型网箱养鱼;陆上有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开放式工厂化养殖鱼类。
但总体而言,科技含量都比较低、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也不高,尚处于劳力密集型或准工厂化的养殖水平。
2.3.6 设施设备目前,海上的网箱、浮式养殖筏架[11]以及陆上的养殖工厂的基础设施都比较简陋[12-13],养殖系统中配套装备很少,较完善的、封闭性较强的工厂化养殖流水线则更少[14],而难以抵御自然灾害,或易受环境影响和病害的入侵。
2.3.7 发展空间过去,过分依赖于内湾和近岸带发展养殖,对深水区和外海岛礁区的利用则考虑甚少。
其原因之一是科技支撑不足;其二是因为经费投入少,而不敢组织产业大军向深水转移,以致造成沿海15 m等深线以内1 330万hm2的浅海、滩涂面积目前只开发利用了13%,如果扩大至20 m等深线或更深的水域,则闲置面积更大。
随着沿岸带临港工业、交通、能源、旅游用地的扩张,宜养岸段会日渐减少。
所以从长远战略考虑,既要重视解决眼前有限岸段的集约化使用问题,同时要及早落实海面养殖重心向深水区和外海区转移的实施方案。
开辟新的海洋生产和生活空间,无疑是当代人要为下一代做的大事,应举全行业之力去努力做好这篇带有方向性的大文章。
2.3.8 市场需求虽然中国的国内外水产品市场呈逐年扩大趋势,但因中国消费者的活鱼消费习俗难以改变,加工产品在内销市场开拓艰难;国外市场又常以食品安全为由,高筑技术壁垒对中国水产品实行禁运,所以外销形势也面临严峻局面。
这就要求中国业界应该坚持以“质量安全”为中心,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以不断扩大或占领国内外市场份额;2.3.9 渔业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普遍存在鱼价下降,但原材料物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导致水产行业利润薄弱甚至亏损,使整个产业遭受沉重打击,中小企业经营困境尤为突出。
因此应在关注宏观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步伐,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工业化养殖为手段,抓住主产业的名牌效应,创造出优质安全的产品,并不断改变营销策略,以便开拓出更多、更大的新市场.2.3.10 和谐生产岸带是沿海地区人类生产、生活最为活跃的空间之一。
在“蓝色经济区”的全新构想指引下,能源、交通、旅游、水产、临港工业都将聚集于此。
近年来,由于多种行业在岸带利用方面表现出非常激烈的竞争态势,使得许多养殖业者面临退湾、离岸的威胁。
但是依赖水环境生存、发展的海洋水产业离不开岸带这一基本支撑条件。
所以为了使水产养殖业能够与其他产业在岸带的竞争中获得平等地位,只有大力构建工业化的养殖模式,使养殖企业提升到高科技水平,并与旅游业紧密结合成“旅游渔业”,共同担负起科普宣传和用优质健康产品回报社会的责任,形成双赢的产业格局,才能走出一条宽广的发展之路。
604 第17卷中 国 水 产 科 学3关于构架养殖大产业的战略思考架构海水养殖大产业,旨在全面落实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海水养殖的工业化进程;借助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时机,跳出传统养殖理念的圈子,全方位、高起点,谋划一个循环利用资源、实施海陆统筹联动,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海水养殖大产业,以加速提升海水养殖技术经济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