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语文古诗文默写测试题、测试说明及参考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必修一、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陕西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汇编:诗歌 默写板块(含答案)
陕西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汇编:诗歌+默写板块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别来春半①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砌②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③,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①此词一说是后主其弟从善入宋久不得归,因思念而作。
②砌:台阶。
③雁来音信无凭:古代有凭借雁足传递书信的故事。
《汉书·苏武传》中记载:“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片开篇即直抒胸臆、毫无遮拦地道出郁抑于心的离愁别恨;一个“别”字,是起意,也是点题,单刀直入,紧扣人心。
B. “离恨”两句以春草的随处生长比离恨的绵绵不尽,委婉,深沉,与《虞美人》“问君”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C. 全词以“春”为中心,描写了作者在映入眼帘的春景中,盼望大雁能将书信带给亲人,以及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亲人的情景。
D. 全词语言淡笔勾勒,委婉深沉,撷取身边日常所见之物,营造了冷清、孤寂的氛围,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16. 有人评价说“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是全词中的神来之笔,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人生空幻,并借凭吊明月寄托内心深沉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天姥山虽然千山重叠、山路曲折,但沿途奇花异草、怪石林立,令人流连。
(3)在《师说》一文中,韩愈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霜风①陆游霜风近海夜飕飕,敢效庸人念褐裘。
古诗默写高中试题及答案
古诗默写高中试题及答案一、直接性默写1. 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形容蜀道的高峻与险要。
答案: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 杜甫《登高》中,诗人以“______,______”描绘了秋天江边的景象。
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 苏轼《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答案: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用“______,______”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场景。
答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5.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以“______,______”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二、理解性默写6.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自己临危受命,承担重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心怀天下的胸襟。
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 《滕王阁序》中,王勃以“______,______”描绘了秋日景色的壮美。
答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9. 《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与民同乐的情怀。
答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 《离骚》中,屈原以“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追求。
答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应用性默写11. 在学习中,我们应不断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
答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正如《孟子》中所说:“______,______”。
答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高一诗词默写试题及答案
高一诗词默写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杜甫的《春望》中,诗人以“______”来形容国破家亡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答案:国破山河在2.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以黄河的奔腾不息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不可逆转。
答案:黄河之水天上来3.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答案:渭城朝雨浥轻尘4.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答案:大江东去5.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描绘了诗人醉酒后的朦胧感受。
答案:昨夜雨疏风骤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人海中寻找心上人的急切和渴望,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2. 请分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所蕴含的哲理。
答案:这句诗通过描绘草原上草木的生长和凋零,比喻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循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三、默写题(每题10分,共20分)1. 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默写李煜的《虞美人·听雨》。
答案: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高一上古诗文情景默写(答案及练习卷)
高一上古诗文情景默写1.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3.《沁园春•长沙》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
4.《沁园春·长沙》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5.《沁园春·长沙》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6《沁园春·长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7.《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江: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 ;俯瞰:鱼翔浅底。
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
8.《沁园春·长沙》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恰同学当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9.《沁园春.长沙》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0.《沁园春•长沙》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句子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1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2.《沁园春·长沙》中表达了词人视反动统治者如粪土的诗句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15.蒹葭1.《蒹葭》选自《诗经•秦风》“风”是民歌,与雅、颂构成《诗经》主要内容。
2.《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3.《蒹葭》中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高一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
部编版必修一(高一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班级:姓名:说明:本册共有诗词曲14首,可以下载打印作为检测题使用。
古诗词目录:一、芣苢/《诗经.周南》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三、短歌行/曹操四、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五、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六、登高/杜甫七、琵琶行/白居易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十、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古诗词诵读十一、静女/《诗经·邶风》十二、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十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十四、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一、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理解性默写:1、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的诗句是: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2、写收麦前的天气状况的诗句是: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3、写做饭买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的诗句是: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4、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的诗句是: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三、《短歌行》曹操理解性默写: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7、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名篇名句默写题 (含答案)
高一语文名篇情境默写名篇情境默写专练一1.(1)白居易《琵琶行》写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的两句是,。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自问与东鲁的朋友分别后何时返回,他的回答是,。
(3)《归园田居》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摒弃尘俗、回归自然的愉悦心情。
2.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写鸡狗的叫声,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2)《沁园春长沙》中,“,”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3)“月”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古人借“月”表达不同的情感,《琵琶行》中“”借“月”烘托四周环境的寂静,村托琶女技艺的高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酬“月”来表达诗人寻求超脱的豁达。
3.(1)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直接使用了《诗经·郑风》中的原句“,。
”(2)《笑傲江湖》第七回描写合奏琴箫:“突然间,铮一声急响,琴声立止,箫声也即住了。
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明月当空,树影在地。
”《琵琶行》中与之运用相同手法表现演奏技巧高超的是“,”。
(3)杜甫《登高》中两句“,”运用工笔手法,从形、声、色、态等不同角度具体描写夔州的特定环境。
4.(1)《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用比喻和双关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
(2)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作用,默默无声甚至比有声更感人,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一句写周瑜的气度雄伟、人才出众,而自己“”,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5.(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主旨句是:,。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面对千古常新的江山,想起许多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不禁感慨:“,。
”(3)《归园田居》(其一)“,”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
名篇情境默写专练二6.(1)《沁园春·长沙》“,”两句,词人由眼前忆及往昔不平凡的生活。
古诗默写高中试题及答案
古诗默写高中试题及答案一、默写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______。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______。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沉痛感受。
3.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______,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4.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______,更上一层楼。
”这句诗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观。
5.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______,应是绿肥红瘦。
”这句诗描绘了雨后春景。
答案:1. 低头思故乡2. 城春草木深3. 人有悲欢离合4. 欲穷千里目5. 知否,知否二、古诗鉴赏题(每题5分,共10分)1. 阅读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请分析这句诗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2. 阅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请分析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和诗人的情感。
答案:1.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落日余晖与孤鹜飞翔、秋水与长天相接的宁静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2. 这句诗通过春花秋月的更迭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往事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三、古诗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1. 早晨告别了白帝城,彩云间,千里之外的江陵,一天之内就能返回。
2. 渭城早晨的细雨湿润了轻尘,客栈旁的柳树呈现出一片新鲜的绿色。
云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云南省红河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山”是古代文人喜欢的意象,荀子《劝学》中以山为喻,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到贬谪之地低洼潮湿,只能看到“ _”,从早到晚只能听见“_ ”,借此表达自己的心境。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了对南宋朝廷不图收复中原的不满和失望,他多么希望像当年的刘裕那样:“ , 。
”云南省玉溪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动衬静,视听结合,寥寥数笔就勾画了一幅静谧和谐的乡村图景。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卒章显志,直抒胸臆,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自由人格的向往。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箫声极强的感染力。
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煜《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漫步在浔阳江头,仰头看到天空的那轮明月,不禁吟诵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写月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南省楚雄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高中默写试题及答案
高中默写试题及答案一、古诗词默写(每题2分,共10分)1. 请默写李白的《静夜思》。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请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请默写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以下四句。
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 请默写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以下四句。
答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5. 请默写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以下四句。
答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二、现代文默写(每题2分,共10分)6. 请默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一段。
答案:百草园里,有一棵老槐树,树下有一块大石头,我们常常在那里玩耍。
百草园里,还有许多小草,我们常常拔来吃。
7. 请默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荷塘”一段。
答案: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8. 请默写巴金的《家》中的“家”一段。
答案: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心灵的归宿。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家总是我们最深的牵挂。
9. 请默写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一段。
答案:祥子,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他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他勤劳、朴实,却总是被命运捉弄。
10. 请默写冰心的《繁星·春水》中的“繁星”一段。
答案:繁星闪烁,春水潺潺,这是大自然的语言,也是我们心灵的慰藉。
结束语:默写是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程度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默写,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默写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练习(古诗词诵读)(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古诗词诵读)《静女》1.《诗经·邶风·静女》语言浅显生动,情趣盎然。
“”暗写少女活泼娇憨之态,“”明塑男子心急如焚之状,描摹入神。
2.《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描写男子找不到女子时的焦急神态,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3.《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以男子之口,说有一位娴静美丽的姑娘,约他到城角楼上来见面。
4.《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是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表达对女子的喜爱,别具真率纯朴之美。
5.《诗经·邶风·静女》中写静女赠送的彤管很漂亮,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美丽的句子是“,”。
6.《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写娴静美好的女子从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
7.8.《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运用细节描写,写男主人公见不到女子,以手指挠头,原地徘徊。
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
《涉江采芙蓉》1.《涉江采芙蓉》中“?”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
2.《涉江采芙蓉》中“,”两句,用不写此处写彼处的“悬想”方法,写远方的丈夫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
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绵延无尽的路途。
3.《涉江采芙蓉》中“,”两句明白晓畅,表现出两个相爱的人不能相聚相守的痛苦与无奈中那爱的决心。
4.《涉江采芙蓉》中“,”两句,以花喻人,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营造了清新高洁的意境。
5.《涉江采芙蓉》中“,”两句,承“所思”、“远道”而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遥远的远方,读者似乎看到男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伫立在路边,徒劳地向故乡方向张望。
6.《涉江采芙蓉》中“,”两句,写一对长久分别的有情人,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更深的担忧涌上心头,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
必修上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
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全册古诗词习题及答案目录:第6课一、芣苢/《诗经.周南》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第7课三、短歌行/曹操四、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第8课五、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六、登高/杜甫七、琵琶行/白居易第9课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十、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静女/《诗经·邶风》十二、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十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十四、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一、芣苢/《诗经.周南》【原文】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精品习题及答案】一、默写: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
采采芣苢,。
二、简答:1、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
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
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参考答案】一、默写: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2、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二、简答:1、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
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答:妇女们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是在重章叠唱的旋律里,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采”是总体描写,“采采”的反复叠唱,有着音乐美感,也体现着妇女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
“有”唱出了获取的愿望,也似乎传递着发现野菜的信息。
接下来四个动词恰是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
“掇”,一片片、一颗颗地摘取、拾取;“捋”,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袺”,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手持的衣角里;“襭”,再把装满野菜的衣襟掖在腰带间。
整个劳动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
2、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
高一语文默写常考题及答案(20篇)
高一语文默写常考题及答案(20篇)1.高一语文默写常考题及答案篇一(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极力描写洞庭湖景色宏伟、气象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孔子“哂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运用反问句来表达对秦朝统治者贪得无厌、奢靡浪费的现象进行批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高一语文默写常考题及答案篇二(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写水,“________”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用来说明人们往往在开始做得很好,却很少能坚持到最后的这一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诗人心系国家安危,胸襟博大。
【答案】(1)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3.高一语文默写常考题及答案篇三(1)《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君王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游乐要有限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苏洵在《六国论》中着眼大局,客观分析燕国和赵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4.高一语文默写常考题及答案篇四(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公西华在谈自己的志向之前,先谦虚地说:“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古文默写分课练习系列0124(《劝学》+《师说》+《赤壁赋》)(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文默写分课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附:参考答案10.《劝学》(荀子)一、情境式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重点:“受”“砺”“利”)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重点:“生”“假”)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重点:“德”“得”)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重点:“小流”“江海”)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重点:“埃”“黄”)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重点:“鳝”“躁”;句中无“而”)二、直填式1.骐骥一跃/驽马十驾(重点:“骐骥”“跃”“驽”“驾”)2.朽木不折/金石可镂(重点:“朽”“镂”)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重点:“跬”“至”)4.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重点:“渊”“蛟”)5.假舆马者/而致千里(重点:“舆”“致”)6.假舟楫者/而绝江河(重点:“楫”“绝”)7.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重点:“须臾”“尝”“跂”)8.臂非加长也/而闻者彰(重点:“臂”“彰”)9.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重点:“有”“槁”“暴”“挺”)10.木直中绳/其曲中规(重点:“中”“曲”)10.《师说》(韩愈)一、情境式1.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重点:“常”)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重点:“术”“攻”)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重点:“卑”“盛”“谀”)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重点:“读”“惑”)5.圣益圣/愚益愚(重点:“益”)6.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重点:“惑”“终”)7.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重点:“也”)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重点:“受”)9.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重点:“庸”“知”)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重点:“矣”“欲”)二、直填式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重点:“固”)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重点:“固”)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重点:“亦”)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重点:“贱”)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重点:“愚”)5.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重点:“焉”)6.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重点:“授”“读”“惑”)7.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重点:“若”“似”)8.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重点:“齿”“及”)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重点:“贤”)10.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重点:“艺”“拘”)16.《赤壁赋》(苏轼)一、情境式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重点:“清”“徐”)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重点:“诵”“窈窕”)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重点:“露”)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重点:“袅袅”“缕”)5.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重点:“渺渺”“兮”“予”)6.山川相缪/郁乎苍苍(重点:“缪”“苍苍”)7.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重点:“舻”“旌”“蔽”)8.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重点:“酾”“槊”)9.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重点“盈”“卒”)10.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重点:“蝣”“沧”“粟”)1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重点:“壑”“潜”“嫠”)1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重点:“戌”“既”)二、直填式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重点:“徘徊”)2.纵一苇之所如(重点:“纵”“苇”)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重点:“冯”“御”“遗”)4.击空明兮溯流光(重点:“击”“溯”)5.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重点:“慕”“诉”)6.固一世之雄也(重点:“固”)7.侣鱼虾而友麋鹿/举匏樽以相属(重点:“麋”“匏尊”“属”)8.哀吾生之须臾(重点:“须臾”)9.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重点:“挟”“遨”“抱”)10.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重点:“逝”“盈”)1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12.且夫天地之间/虽一毫而莫取(重点:“毫”)13.惟江上之清风/目遇之而成色(重点:“惟”)1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重点:“无禁”“竭”)15.不知东方之既白(重点:“既”)。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鉴赏、名句默写》专项练习-带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鉴赏、名句默写》专项练习-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古诗鉴赏+名句默写(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玉楼春冯延巳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
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
尊前百计见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
15.下列关于本词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用拟人的手法,借天空云层的变化写出节气的转换。
B.三、四句写梅枝还在严寒中绽放,水波却已被春风吹皱。
C.“自是”句写面对春日里五彩缤纷的美景,词人眼花缭乱。
D.最后两句强调春天回归来之不易,要有一颗感受春光的心。
16.这是一首惜春、伤春之作,不言伤,却处处含“伤”,写得深沉蕴藉。
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6分)(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中,用借助舆马而致千里、借助舟楫渡江河的例子,引出“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一句借用猿啸渲染出悲凉的氛围,“________”一句写出了客居他乡的悲苦生活。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周瑜面对大军压境,却从容淡定、大破敌军的风采。
二、古诗鉴赏+名句默写(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秋兴八首·其三杜甫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①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②抗疏功名薄,刘向③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
②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凿壁借光”的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他多次直言进谏,刚直不阿,受人敬重。
高一上学期语文古诗文默写测试题、测试说明及参考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古诗文默写测试题说明1. 本次语文默写试题共8套,第1~4套为高中古诗文默写,第5~8套为初中古诗文默写,第9~10套为综合测试。
2. 评分标准:①第1~4套,每空4分,25个空,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分钟;②第5~8套,每空5分,20个空,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5分钟;③第9~12套,每空2分,50个空,共100分;考试时间为20分钟。
只要错1个字该空就不得分。
3. 时间设置由于初中语文的古诗文背诵过的时间较长,学生大概忘记了,所以考试时间设置较长。
考试X围:高中必修1、必修2默写篇目考试时间:1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1. _______________,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2. 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
《离骚·屈原》3.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_______________,郁乎苍苍,_______________?《赤壁赋·苏轼》4. _______________,枉用相存。
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短歌行·曹操》5. 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虚室有余闲。
《归园田居·陶渊明》6. 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苏轼》7. 呦呦鹿鸣,_______________。
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
《短歌行·曹操》8. _______________,秋以为期。
__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
《诗经·氓》9.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苏轼》10. 兄弟不知,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高一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部编版高一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一(高一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班级:姓名:说明:本册共有诗词曲14首,可以下载打印作为检测题使用。
古诗词目录:一、芣苢/《诗经.周南》二、XXX外孙入村收麦/XXX三、短歌行/XXX四、归园田居(其一)/XXX五、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六、登高/XXX七、琵琶行/XXX八、·赤壁怀古/XXX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十、声声慢(寻寻觅觅)/XXX古诗词诵读XXX、静女/《诗经·邶风》十二、涉XXX/《古诗十九首》十三、XXX(春花秋月何时了)/XXXXXX十四、鹊桥仙(纤云弄巧)/XXX学生默写版:1、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
采采芣苢,。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XXX理解性默写:1、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的诗句是:,。
2、写收麦前的天气状况的诗句是:,。
3、写做饭买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的诗句是:,。
4、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的诗句是:,。
三、《短歌行》XXX理解性默写: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饮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急促,光阴似箭的句子是:“,?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长久(感叹落空的时日实在太多,比如晨露转眼即逝)的诗句是:,。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获得贤才的诗句是:,。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
7、XXX在《短歌行》XXX《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
,”,这几句点清楚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
作者所援用的诗经原是写情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蜜意。
高一古诗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古诗文试题及答案一、默写题(本题共8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金陵凤凰台》中,李白用“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___。
”描绘了金陵的壮丽景色。
(2分)(2)《春望》中,杜甫以“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
”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2分)(3)《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2分)(4)《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了醉翁亭的美景。
(2分)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2分)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瑶池,抚绥四方,观行天下之民,信可乐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A. 政通人和:__________(2分)B. 百废具兴:__________(2分)(2)翻译下列句子。
A.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分)B.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分)(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诗歌鉴赏(本题共10分)3.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
(2分)(2)诗中“白日依山尽”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分)(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哲理?(3分)(4)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特点?(2分)四、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0分)4.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全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班级考号姓名总分5.古人善于运用音乐和景物表达情感,《短歌行》中描写音乐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夜空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
7.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诗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其一》1.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2.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3.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梦游天姥吟留别》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胜似仙境。
这四句,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山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2.通过与五岳和赤城进行对比,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天姥山之高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语文古诗文默写测试题说明1. 本次语文默写试题共8套,第1~4套为高中古诗文默写,第5~8套为初中古诗文默写,第9~10套为综合测试。
2. 评分标准:①第1~4套,每空4分,25个空,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分钟;②第5~8套,每空5分,20个空,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5分钟;③第9~12套,每空2分,50个空,共100分;考试时间为20分钟。
只要错1个字该空就不得分。
3. 时间设置由于初中语文的古诗文背诵过的时间较长,学生大概忘记了,所以考试时间设置较长。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语文古诗文默写测试题(一) 考试范围:高中必修1、必修2默写篇目 考试时间:1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1. _______________,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2. 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
《离骚·屈原》3.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_______________,郁乎苍苍,_______________?《赤壁赋·苏轼》4. _______________,枉用相存。
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短歌行·曹操》5. 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虚室有余闲。
《归园田居·陶渊明》6. 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苏轼》7. 呦呦鹿鸣,_______________。
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
《短歌行·曹操》8. _______________,秋以为期。
__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
《诗经·氓》9.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赤壁赋·苏轼》10. 兄弟不知,_______________。
静言思之,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11. _______________,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_______________。
《离骚·屈原》12. _______________,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______________,余音袅袅,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苏轼》 班 级姓 名班级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语文古诗文默写测试题(二)姓名考试范围:高中必修1、必修2默写篇目考试时间:1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1. 送子涉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
《诗经·氓》2.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_______________,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苏轼》3. _______________,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_______________,余不忍为此态也。
《离骚·屈原》4. 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陶渊明》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苏轼》6. 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
《诗经·氓》7. _______________,延伫乎吾将反。
_______________,及行迷之未远。
《离骚·屈原》8. 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短歌行·曹操》9. 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屈原》10. 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言笑晏晏。
《诗经·氓》11. 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陶渊明》12. 客喜而笑,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杯盘狼藉。
___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苏轼》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语文古诗文默写测试题(三)姓名考试范围:高中必修1、必修2默写篇目考试时间:1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1. _______________,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2. 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_______________,托遗响于悲风。
《赤壁赋·苏轼》3. _______________,乌鹊南飞。
_______________,何枝可依?《短歌行·曹操》4. _______________,自前世而固然。
_______________,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屈原》5. 少焉,_______________,徘徊于斗牛之间。
_______________,水光接天。
《赤壁赋·苏轼》6. 言既遂矣,_______________。
及尔偕老,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7. _______________,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苏轼》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屈原》9. __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
_______________,一去三十年。
《归园田居·陶渊明》10. _______________,无食桑葚;于嗟女兮,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11. _______________,长余佩之陆离。
______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
《离骚·屈原》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苏轼》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语文古诗文默写测试题(四)姓名考试范围:高中必修1、必修2默写篇目考试时间:1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1. 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
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2. _______________,将往观乎四荒。
_______________,芳菲菲其弥章。
《离骚·屈原》3. 明明如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断绝。
《短歌行·曹操》4. _______________,击空明兮溯流光。
_______________,望美人兮天一方。
《赤壁赋·苏轼》5. _______________,人生几何!_______________,去日苦多。
《短歌行·曹操》6. 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陶渊明》7. _______________,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8. 步余马于兰皋兮,_______________。
进不入以离尤兮,_______________。
《离骚·屈原》9. 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_______________,亦已焉哉!《诗经·氓》10. _______________,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_______________。
《离骚·屈原》11.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而今安在哉?《赤壁赋·苏轼》班级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语文古诗文默写测试题(五)姓名考试范围:初中默写篇目考试时间:1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1. 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
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_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7. 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9.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姓名考试范围:初中默写篇目考试时间:1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3. 登斯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4. 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5. 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