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转换
水的三态转换1.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水的三态变化!水可是个神奇的小精灵,它能变成气体飞上天,能变成冰块躺着玩,还能是咱们天天喝的水,简直就像个变形金刚!2. 咱们先说说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这叫气化。
夏天的时候,晾在阳台的湿衣服就跟被施了魔法似的,水分全都不见啦!原来是水偷偷溜进了空气里,变成了看不见的水蒸气。
就像是水穿上了隐身衣,躲猫猫去啦!3. 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就会变回水滴,这叫凝结。
就像早晨的草地上,闪闪发亮的露珠,那是夜里水蒸气遇冷后变成的小水珠。
它们就像是天空撒下的珍珠,漂亮极啦!4. 水还能变成冰,这叫凝固。
把水放进冰箱冷冻室,它就会变成冰块。
这就像是水变成了睡美人,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
不过可别小看这个"睡美人",它可是能把可乐变得冰凉爽口呢!5. 冰遇到热量就会变回水,这叫融化。
就像夏天的冰棒,拿在手里没一会儿就开始往下滴水,这是冰在说:"天太热啦,我要变回水啦!"6. 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中可处处都能看到。
烧水的时候,水壶里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冬天呵气在玻璃上,就会看到水珠;把果汁倒进制冰盒,第二天就能吃到冰镇果汁啦!7. 大自然中的水循环也是靠这三态变化在运作呢!太阳一照,海水变成水蒸气飘上天;遇到冷空气,水蒸气变成云朵;云朵变重了就落下雨来。
这就像是水在天地间玩跳房子,上上下下,永不停歇!8. 冬天下雪的时候,水还能变成漂亮的雪花。
每一片雪花都是大自然的艺术品,就像是水变成了小仙女,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
9. 夏天的时候,水还能变成我们最爱的冰淇淋!虽然冰淇淋不是纯水做的,但也要靠水的凝固才能变得又香又滑。
这简直就是水的终极变身,让人看了都流口水!10. 水的三态变化还帮了我们大忙呢!发电站用水蒸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调用制冷剂的相变原理让我们清凉一夏;暖气片里的热水让我们温暖过冬。
11. 水就像是个百变小魔术师,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自由转换。
水的三态变化手抄报的字
气态,液态,固态是水的三态。
水由液态到气态叫作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到固态叫作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水由固态到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到气态叫作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
水由气态到液态叫作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到固态叫作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温度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的运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剧,温度越高分子间的距离也就越大,固体间分子距离最小。
冰、水、水蒸气就是水的三态。
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
当水蒸发后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如果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
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
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
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精选14篇)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精选14篇)《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回忆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3)、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形成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和善于合作的学习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让学生感知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2、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三、教学准备:1.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课件)2.表格(课件)四、教学过程。
1.动画激趣,直捣主题。
让学生观看动画《可爱的小水人》,了解‘小水人’发生了哪些形态变化,再联系生活说说水在自然界有哪些形态?它们又是怎样变化的?使学生明白水在自然界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板书:固态液态气态)2.视频感知,加深理解。
先让学生回忆一天中什么时候能看见雾和露珠?霜和雪一般又出现在哪个季节呢?通过视频的观看,进一步感知水的三态转化,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加深对水的三态变化的理解。
(出示课件)3.动手填表,梳理知识。
水的三态是怎样变化的,说说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是由什么变化而来的?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通过讨论完成57页的表格。
(出示课件)4.理性认识,进行归纳。
我们通过对前面的观察和讨论,你知道水的形态是怎样相互转化的?结合学生的回答,完成水的三态循环图。
水三态变化资料
漫游世界的小水滴
• 自然界中的云、雨、 露、雾、霜、雪、 雹都是小水滴的 “杰作”。
• 在一定的条件下, 它变换着自己的形 态,从而造就了各 种奇特的自然景观。
云的形成
• 江、河、湖、海以及 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蒸发,形成空气中的 水蒸气。
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
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
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 蒸气蒸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这 就是云,当空气温度降到0℃以下时,云里的水滴就会凝 固成冰晶,云随风飘动,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 越多,空气托不住时,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 水或雪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直接变成 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有的汇成小溪,流入江河湖海。水 就是这样以不同的形态在天空、陆地、海洋之间循环流 动的。
• 含有空气中的水蒸气 升入高空时,遇冷液 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 小冰晶,被上升的热 气流顶起,从而形成 了云。
雨和雪的形成
•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 小水滴不断蒸发然后又 再凝华到小冰晶上,当 冰晶变大到上升的气流 无法托住时,它就会向 下落。
• 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如 果温度高于0℃,就熔化 为雨而落向地面。
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 水是生命的之源,是地球 奉献给它的“居民”(包 括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 尽管70%的地球表面被水 所覆盖着,但可供人类使 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
• 保护水资源,保护地球上 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 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呼声。
霜
冰
雪
云 露
雾
云
水蒸汽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水三态变化的生活例子
水三态变化的生活例子
1. 哎呀呀,冬天的时候,那房檐下挂着的冰溜子不就是水变成固体冰的例子嘛!看到它们亮晶晶的,就像一串串水晶似的。
2. 你看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可乐,瓶子外面那一层水珠,不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了嘛,多神奇呀!
3. 咱蒸馒头的时候,锅里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这不就是水的气态嘛,热腾腾的往上冒,跟云雾似的。
4. 早晨起来,草地上那湿漉漉的,可不就是夜里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落在上面了嘛,就像给草地披了一层纱。
5. 烧开水的时候,水“咕嘟咕嘟”地响,那就是液态水在向气态变化呢,这过程多有意思呀!
6. 有时候天上的云飘着飘着就开始下雨了,那云不就是由无数小水滴组成的嘛,这不就是气态水又变回液态啦,多好玩呀!
7. 冬天往冰冷的窗户上哈一口气,就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就是你呼出的气态水变成液态水啦,你说妙不妙?
8. 洗完衣服挂出去晾晒,慢慢的衣服就干啦,这就是衣服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跑掉啦,这水的三态变化是不是就在咱身边呀!
我的观点结论:水的三态变化真的太常见啦,就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呀,太神奇啦!。
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水,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物质,也是支持生命存在的基础。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这种状态的转变称为水的三态变化。
本文将详细探讨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相关特性。
一、固态水——冰固态水,即冰,是水在低温下的状态。
当水的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分子会放慢运动,逐渐凝聚成规则的晶体结构,形成冰。
冰的晶体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硬度。
冰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例如冬天的湖面、雪山上的积雪等。
冰的存在对阳光的反射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使得冰面呈现出洁白的颜色。
冰具有比水密度大的特点,因此它会浮在水面上,这也是为何冰块会漂浮在水中的原因。
而在受到外界的力量作用下,冰可以破碎或融化成液态水。
二、液态水液态水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状态,也是水最常见的状态。
当水的温度介于0℃和100℃之间时,它呈现出液态。
液态水具有流动性和粘性,能够在容器中自由流动。
水的分子在液态时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和排列,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相互连接。
液态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覆盖着地球表面的水域、地下水井等。
同时,液态水也是支撑生命发生和存在的重要媒介,生物体中绝大部分的化学反应都发生在液态水中。
三、气态水——水蒸气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当水的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水分子会具有足够的能量突破液态的束缚,转化为气态。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
例如,热汤散发的热气、湖泊和海洋表面的蒸发等。
水蒸气具有较低的密度和高的可压缩性,它会自由地混合于空气中,并可以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凝结成液态水。
除了直接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水分子还可以通过升华过程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例如干冰在适当的条件下会直接转变为二氧化碳气体。
水的三态变化在自然界中不断地发生,并相互转化着。
这种转化是由水的温度和压力条件的变化来驱动的。
总结:水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分别对应冰、液态水和水蒸气。
水的三态变化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并且相互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水的三态变化
云
水蒸汽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雾
露 霜 雪
水蒸汽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低空 水蒸汽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高空
低空的水蒸汽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高空的水蒸汽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水的形态 霜 雪 冰 露 云 雾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变化的过程 变化的条件 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水(液体) →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认识水的三态变化水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还承载着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当我们谈及水时,首先会想到它的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本文将深入探讨并认识水的三态变化,了解其原理和影响。
一、固态:冰的结晶在低温环境下,水分子会减慢运动并形成一种有序的结构,我们所称之为冰。
冰的结晶是由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的,使得水分子排列成规则的网状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较近,由于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较大,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要小。
这也是为什么冰能浮在液态水表面的原因。
在冰的结晶过程中,水分子的排列会呈现不同的形态。
最为常见的是六角形的冰,也被称为晶体冰。
此外,还有九方体冰、立方冰等不同形态的冰存在。
这些不同形态的冰,有些在自然界中较为常见,有些则需要特定环境下的形成。
二、液态:万物生长的源泉当温度升高时,冰会融化成液态水。
与固态相比,液态水的分子运动更加活跃,但整体结构仍然保持流动性。
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弱化,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使水分子能够相对自由地运动。
液态水是生命得以生长和繁衍的基础,它在地球上广泛存在。
无论是河流、湖泊、海洋,还是生物体内的细胞和体液中,液态水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液态水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够将许多物质溶解其中,从而为生物体提供养分和环境。
同时,液态水的热容量较大,能够稳定环境温度,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三、气态:水的蒸发和水汽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液态水会发生蒸发,转变为气态。
在气态下,水分子的运动速度更快,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较弱,这使得水分子能够自由地在空气中扩散。
水的蒸发对于地球上的水循环至关重要。
当太阳能照射到地表水时,部分水分子会获得足够的能量,克服表面张力和蒸发热,从而脱离液态水表面进入气态。
这些水分子形成的水汽上升到高空,逐渐冷却凝结成云或水滴,并最终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水蒸发和水汽的形成,使得水能够在地球上实现循环,滋润大地,维持生命的存在。
水的三态及其变化
水的三态及其变化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它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多样的状态而闻名于世。
水的三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是水分子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表现形式。
本文将探讨水的三态及其变化,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首先,我们来讨论水的固态。
当水分子的温度降低到0摄氏度以下时,它们开始凝聚并形成冰晶体结构。
冰的分子排列非常有序,形成规则的晶格。
这种有序排列使冰具有特殊的性质,如膨胀性和浮力。
膨胀性意味着冰的密度比液态水低,因此它会浮在水面上。
这一性质在自然界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保护水下生物和维持湖泊的生态平衡。
接下来,我们转向水的液态。
当温度升高到0摄氏度以上时,冰开始融化,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
液态水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适应性,这使得它成为生命存在的基础。
水的流动性使得它能够在生物体内传递营养物质和废物,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此外,水的高比热容使其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
这种特性使得水成为地球上各种气候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我们来讨论水的气态。
当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液态水开始沸腾,水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以克服相互作用力,从而转变为气体状态。
水的气态被称为水蒸气。
水蒸气具有高度的扩散性和压力,这使得它能够在大气中传播和形成云雾。
水蒸气的存在对气候和天气起着重要的影响。
当水蒸气冷却时,它会凝结成液态水或固态冰,形成云朵或降水。
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当温度下降时,水从气态转变为液态或固态;当温度升高时,水从固态或液态转变为气态。
这种相变过程具有独特的热力学特性,如潜热和熔点。
潜热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而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除了这些基本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水还具有其他一些特殊的状态和变化形式。
例如,水在超过100摄氏度的高温下可以发生汽化,即直接从液态转变为气态,而无需经过沸腾。
科学探索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科学探索观察水的三态变化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但你是否对水的三态变化有所了解呢?本文将科学探索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并探讨其中的原理和应用。
分以下三个部分展开: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
1. 液态水液态水是我们最常见的形态,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
液态水有很多特点和应用。
首先,液态水具有流动性。
无论是我们饮用的水,还是洗涤衣物、清洁物品所使用的水,它都能够自由流动,展现出了液体的性质。
其次,液态水具有固定的体积和可变的形状。
无论我们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它都能够适应容器的形状,填满整个容器。
另外,液态水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水可以作为溶剂溶解溶质,参与许多化学反应,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总之,液态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流动性、体积和形状的可变性以及参与化学反应的特性,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固态水固态水即冰,是水在较低温度下凝固形成的一种物质。
冰具有以下特点和应用。
首先,冰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当水温度降到0℃以下时,水分子开始减速并逐渐聚集起来,形成了冰的晶体结构。
冰的结构使得它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无法流动。
其次,冰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液态水。
当温度升高到0℃以上时,冰的晶体结构会破坏,分子会开始运动并逐渐转化为液态水。
这一转化过程被称为融化。
另外,冰在保鲜和制冷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经常使用冰箱来储存食物和饮料,冰可以有效地降低物体的温度,延缓其变质速度。
总之,固态水即冰的独特性质以及在保鲜和制冷方面的应用,使得它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 气态水气态水即水蒸气,是水在加热后分子运动激增而蒸发形成的一种物质。
水蒸气具有以下特点和应用。
首先,水蒸气具有无形且占据扩散性。
它是无色、无味的,能够充满整个空间,并且具有强大的扩散性。
其次,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再度凝结为液态水或固态水。
当水蒸气接触到冷凝器或冷物体时,其分子运动减缓并逐渐转化为液态水或固态水。
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认识水的三态变化水,是我们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物质。
它存在于江河湖海,滋养着万物生灵;它流淌在我们的身体里,维持着生命的运转。
而水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够以三种不同的形态存在于我们的世界,那就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让我们先来聊聊液态的水。
当我们打开水龙头,哗哗流出的就是液态水。
它无色无味,透明清澈,可以流动,能适应各种容器的形状。
在常温常压下,液态水是我们最常见到的水的形态。
无论是喝水、洗衣服、洗澡,还是灌溉农田、工业生产,我们所利用的大多是液态水。
液态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生物都依赖它来维持生命活动。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液态水,将其运输到各个部位进行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动物通过饮水来补充体内的水分,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当温度降低到 0 摄氏度以下,水就会变成固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冰。
冰是坚硬的,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天,河面上结的冰、冰箱里冻的冰块,都是水的固态形式。
固态水的密度比液态水小,这也是为什么冰会浮在水面上。
在寒冷的地区,冰川和积雪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储备。
当天气变暖,冰会逐渐融化成液态水。
而当温度升高到 100 摄氏度时,水会沸腾,变成气态,也就是水蒸气。
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我们平时烧水时看到的从壶嘴冒出的“白气”,其实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在自然界中,水分的蒸发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水面上、植物的叶子上,水分都在不断地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中。
水蒸气在大气中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水的三态变化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现象,它还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气候方面来看,水的蒸发和凝结是大气环流的重要驱动力。
海洋中的大量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气,随着大气环流被输送到陆地,在合适的条件下形成降水,为陆地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这种水分的循环调节着地球表面的温度和湿度,影响着各地的气候类型。
例如,在靠近海洋的地区,由于海洋蒸发的水汽较多,气候通常比较湿润;而在内陆地区,水汽输送相对较少,气候往往较为干燥。
水的三态变化
有固定形状 不会流动
水
无固定形状 会流动
坚硬
柔软
霜
云
雾
露
雪
冰
云、雾、露、霜、雪,它们都属于水 的什么状态?
云、雾、露、霜、雪是由什么 变化而来的?它们分别是在什 么情况下形成的?
云是水形成的吗?
水又是怎样跑到天上去的?
地面上的水
云
变成水蒸气上升 到天空中,在高 水蒸气 空中冷却就会变 成小水滴(云)。 地面水
云:
水蒸气(气态) 凝结 水(液态)
变化的条件:
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上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 变化的过程 变化的条件
霜 雪 冰 露 云 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蒸气(气态)凝结 水(液态)温度降到0℃以上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
变化的过程
变化的条件
霜 雪
水蒸气(气态)凝华 冰晶(固态) 温度降到0℃以下 水蒸气(气态)凝华 冰晶(固态) 温度降到0℃以下
水蒸气 (气态)
水 (液态)
遇冷
受热
冰 (固态)
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 温度 的变化。 ________
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 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 等,也就是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 态和气态存在。 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 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 温度的变化。
思考并解释
为什么海洋中的水总不会溢出,河流 中的水一直流不完吗?自然界的水是怎样 进行日夜不息的循环和转换的呢?(水循 环)
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热,不断地 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水蒸气在在空 中受冷变成云,云变成雨、雪等落到地面;地面 上的雨水和融化了的雪水有的渗入地下;地下水 又会汇集流出地面形成泉水流入江、河、湖、海 ,于是,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永不停息地 循环。
三态变化(水)
液化
液化: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称为液化。 高温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 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凝固
凝固: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称为凝固。 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冰。 凝固点:物质凝固时的温度成为凝固点。 水的凝固点为零摄氏度。 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升华
升华: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称为升 华。 例子:冬天的湿衣服。
0
2
4
6
8
10
12
14 时间/℃
物质
金刚石 钨 纯铁 各种钢 各种铸铁 铜
熔点
3550 3410 1535 1300-1400 1200左右 1083
物质
金 银 铝 铅 锡 硫代硫酸钠
熔点
1064 962 660 327 232 48
物质
冰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固态氮 固态氢 固态氦
熔点
0 -38.8 -117 -210 -259 -272
凝华
凝华:气体直接变成固体的过程称为凝 华。 例子:碘,霜的形成。
熔
水的三态变化
•物质从_____变成_____的现象叫做液化。气 体在液化时要_____。
•2.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 冰棒在冒“白气”,这是( )
–A. 冰棒熔化后产生的小水滴
–B. 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 小水滴 –C. –D. 冰棒周围的空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 冰棒熔化后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黑龙江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30℃以下,漠河 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 ℃,在这样冷的地 区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呢?根据什么来 选择呢?
温 度 8 4 2 0 -2 -6 -10 -14 -18
科学实验探索水的三态变化
科学实验探索水的三态变化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自然界中,水可以出现三种不同的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这三态的变化不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而且在科学实验中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通过实验来探索水的三态变化,并解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固态水实验固态水即冰,它在常温下是固体形态。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观察固态水的产生和变化:实验材料:1. 矿泉水瓶2. 冰块3. 温水实验步骤:1. 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
2. 等待一段时间后,取出冷冻的矿泉水瓶,将冰块倒出。
观察结果:当我们取出冻结的矿泉水瓶,发现冰块已经形成。
冰块的颜色透明,质地坚硬。
当我们将冰块倒出时,可以看到水开始融化成液体。
实验解释:在实验中,水被冻结成冰块的过程叫做固态水的形成。
冻结的过程是通过降低水的温度使其分子运动减缓,并形成规则的固定结构。
当我们取出冰块并倒出时,水逐渐吸收热量,分子运动加快,从而使冰块融化成液态水。
二、液态水实验液态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状态,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液态水的性质:实验材料:1. 透明玻璃杯2. 自来水实验步骤:1. 将透明玻璃杯放在桌子上。
2. 打开水龙头,用自来水将杯子装满。
观察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水以液态的形式填满了玻璃杯,而且表面是平整且水平。
每当我们摇晃或倾斜杯子,水会随之流动。
实验解释:液态水是由水分子不受限制地运动而成。
水分子能够自由移动,因此可以填满容器的形状,并有较大的流动性。
当杯子倾斜时,液态水的重力会使其在玻璃杯内部流动。
三、气态水实验气态水又称为水蒸气,它在高温下由液态水转化而来。
下面的实验将展示水蒸气的产生和变化:实验材料:1. 烧杯2. 温水3. 镊子4. 火柴实验步骤:1. 将温水倒入烧杯中,填满烧杯的一半。
2. 用火柴点燃,将烧杯加热。
观察结果:随着烧杯的加热,我们可以看到烧杯内部开始产生水蒸气,其颜色是透明的,形状呈现为气体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三课【教学目标】1.能独立利用器材做探究影响水的三态变化因素的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尊重证据,能够综合分析数据。
2.能用温度计测量水结冰时的温度;知道水的冰点;知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会通过吸热或放热改变存在形态。
3.愿意合作交流,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探究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1.每组:铁架台、插有温度计的橡皮塞、装有冰块的烧杯、试管、一杯凉开水;实验记录单;2.搜集不同状态水的图片、搜集关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生活关系的相关 信息。
教师准备:1.视频资料:水各种形态情境、 结冰的衣服在阳光下慢慢变干、水的三态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分组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飞流直下,千里冰封”水以各种不同的形态造就了许多大自然奇观,生活中你都见过哪种形态的水?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了解。
2.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不同状态水的图片。
3.教师补充播放典型情境视频:流动的小溪、融化的冰山、弥漫的大雾、飞舞的雪花、悬挂的冰凌、卷舒的白云、飘洒的雨丝等动态的美丽画面。
学生进一步观察水的各种存在形态,感受水的不同形态赋予自然的美。
4.学生质疑,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水在自然界虽然千姿百态,但概括起来只有三种:固态、液态、气态,具体表现形态是:水,冰,水蒸气(板书:“水 冰 水蒸气”)。
关于水的三态,你想研究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有研究价值的筛选。
5.揭示课题:水是神奇的魔术师,冬天滴水成冰、春天冰雪消融,在自然界中“水、冰、水蒸气”这三种形态,它们之间又是怎样转化的呢?我们来一起探究“水的三态变化”。
(板书课题:23.水的三态变化)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前几课蒸发、沸腾、凝结所学知识,说一说水、冰、水蒸气之间的转化。
学生交流:水会慢慢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可以凝结成液态的水;水能结成冰,冰会化成水。
2.探究水的冰点。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水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结冰呢?(2)猜想:常温下,水结冰时的温度可能是多少呢?学生简单汇报,教师记下学生猜想的温度。
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适度评价:如果在这句话的前面再加上“可能”一词,那就更科学了,因为这是我们猜想的,还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到底谁的猜想最正确呢,我们还是来通过实验验证吧!(3)动手探究。
①讨论组装实验装置:请各小组仔细观察你们的实验材料,铁架台、插有温度计的橡皮塞、装有冰块的烧杯、试管、一杯凉开水,小组讨论怎样组装你们的实验装置?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组装实验装置,如图1:先往试管中装少量凉开水,盖上插有温度计的橡皮塞(温度计下端不触及试管底部和试管壁),用铁架台固定装有凉开水并插着温度计的试管,再把试管正放在装着冰块的烧杯中。
图1②学生实验观察,做好科学记录。
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你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发现填写在记录单上。
探究冰点实验记录单时间(分0 1 2 3 4 5……钟)温度(℃)试管内水的形态我们的发现(4)教师调控探究的进程,巡视、指导、评价,收集交流素材。
学生充分实验,教师参与指导并及时提醒学生记录温度、水形态的变化情况等,适时进行课堂评价:你是一个很优秀的记录员,不仅把观察的内容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还写得非常端正、清晰;你真有毅力,能坚持研究这么久;老师发现这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有商有量,讨论特别积极;科学家总不忘在研究后整理好材料,看,这一组就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根据学生的实验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
预设1:温度计示数会有一段时间保持不变;试管内水的温度越来越低;1.学生汇报实验过程中每分钟试管内水的温度变化。
2.讨论发现:温度计示数会有一段时间保持不变,之后试管内水的温度越来越低。
预设2:试管中的水慢慢都结成了冰;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
1.学生汇报实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分钟试管内水的形态变化。
2.讨论发现:试管中的水慢慢都结成了冰;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
3.引导学生尊重证据,综合分析数据,形成结论:通常状态下,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
当试管里的水在0℃时,呈现的状态是冰水混合物。
预设3:探究冰与水蒸气之间的相互转化。
1.评价质疑产生新问题:我们知道了水在0℃以下就会结冰,可是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湿衣服结了冰也会慢慢变干。
衣服里的水经历了哪些形态的变化呢?2.引导学生结合已学习的蒸发内容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衣服上的冰的变化过程、结果进行猜想。
思考:从水到冰,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冰又变成了什么?3.观察教师补充的关于“结冰的衣服在阳光下慢慢变干”的视频资料,讨论、交流分析。
4.学生尝试用状态变化图、语言描述或箭头图示等表述衣服里的水经历的状态变化。
5.引导学生交流水的状态相互转化的特点。
讨论交流发现:寒冷的冬天,我们的湿衣服里的水首先会结成冰,衣服上的冰有一部分会慢慢变成水,然后水变成水蒸气分散到空气中;也有一部分冰会直接变成水蒸气。
预设4:探究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
通过学习探究,我们知道了水、冰、水蒸气之间能够相互转化,那么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呢?1.探究水结冰、水蒸气变水或冰所需条件。
(1)结合实验分析:水结冰:在我们刚才探究水的冰点实验时,我们知道了由于烧杯中冰块的低温,使试管中的水受冷不断向烧杯中的冰块释放热量,温度越来越低,直至降到0℃时,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慢慢结成了固态的冰。
水蒸气变水或冰:引导学生回忆探究水蒸气凝结的实验,知道水蒸气在遇冷条件下可以凝结成水,还可以直接凝结成冰晶。
(2)联系生活经验分析:天冷时,农场主给果树喷水防冻。
沐浴后,浴室墙壁、镜子表面会产生水雾。
引导学生分析:天冷给果树喷水,水在冷天结冰的过程中会释放热量,果树可以获得其中一部分热量,避免冻伤;浴室墙壁、镜子表面的水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墙壁和玻璃时,释放热量凝结成小水珠所致。
(3)小结得出:水结冰,水蒸气凝结成水或冰晶,都是因为受冷发生了形态变化,这个过程中都要释放热量。
2.探究水蒸发、冰融化所需条件。
(1)结合实验分析:水蒸发:引导学生回忆探究水蒸发的实验,知道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
受热可以蒸发的更快。
冰融化:引导学生回忆课上探究冰与水蒸气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知道冰会慢慢变成水,也会直接变成水蒸气。
(2)联系生活经验分析:夏天游泳上岸后,为什么也会觉得冷?阳光下,冰雪融化时,为什么感觉比下雪时要冷?引导学生分析:夏天游泳过后身上的水遇到周围的热空气会蒸发,冰雪遇到太阳光的热会融化成水或直接变成水蒸气,变化过程中都会吸收外界的热量,所以人会感觉到冷。
(3)小结得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冰受热会融化成水或直接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都要吸收热量。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1.学生综合分析,梳理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与理解。
2.教师概括提升:出示教材中的文字资料卡,呈现水的三态变化图示(图2)。
水在自然界里有冰、水、水蒸气三种不同的形式,冰融化、水蒸发要吸收热量;水结冰、水蒸气变成水要放出热量。
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图2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把你们知道的一些现象与大家交流一下吧!1.学生根据搜集说说有关水的三态变化的生活经验,交流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生活关系的资料。
2.教师展示视频资料,加深学生认识。
3.教师引导学生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使学生认识到水的三态变化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要合理利用。
4.拓展研究。
地球的南、北两极到处都是厚厚的冰层。
目前,气球气温逐渐升高,使南、北两极的冰雪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
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将造成什么样的后果?(1)引导学生对以上现象作出预测。
(2)鼓励学生课下根据预测和研究方向搜集相关资料,适当时候举行专题信息发布会,倡议全人类保护生态平衡、珍爱生命。
5.科学习惯培养:课后请同学们把课上所用的实验记录单粘贴在自己的科学实验记录本上,并把拓展研究搜集的资料也记录或收存在科学记录本上。
【使用说明】1.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思路:(1)关注学生已有经验,促进知识生成。
对于水的三态变化,学生已学习蒸发、沸腾、凝结等知识,也具有一定的日常生活经验,如:冰雪会融化、结冰的衣服也会干、下雪不冷化雪冷等。
本课我关注这些宝贵的知识、生活经验,借此帮助学生理解水的三态变化,促进知识的生成:冰融化、水蒸发要吸收热量;水结冰、水蒸气变成水要放出热量,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我让学生根据知识、生活经验及一些具体事例理解,易于学生接受,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改善科学探究实验,增强实验效果。
在探究水的冰点实验中,教材安排了一幅制取冰的实验装置图。
由于放在冰中的试管未固定,影响实验观察效果。
我把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用铁架台固定装有凉开水并插着温度计的试管,并把试管正放在装着冰块的烧杯中。
这样各部分实验器材相对稳定,有利于实验探究。
(为使实验效果明显,试管中的凉开水杂质要少,所用冰块为冰箱冷冻得到的-20℃左右的食盐水或在冰块中混入1/3的食盐。
)为方便记录数据和发现,我还增设了相应的实验记录单,学生的探究结果得以很好的记录和呈现。
(3)注重交流分析数据,整合零散认知。
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够根据实验观察获得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归纳自己的一些发现,达到资源共享、认知提升,是科学探究的关键。
本课探究水结冰时的温度时,在学生都已经完成了实验,并且做好了各自的实验记录后,我引导学生把他们的实验成果与大家分享。
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温度计示数会有一段时间保持不变,试管中的水慢慢都结成了冰……我积极鼓励学生勇敢谈出自己的发现,验证实验前的猜想,引导学生尊重证据,综合分析数据,整合学生零散的认知形成结论:通常状态下,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
当试管里的水在0℃时,呈现的状态是冰水混合物。
(4)课堂评价注重温度,也要注重深度。
小学科学的课程特点使课堂充满诸多评价因素:“探究”过程中形成的困惑、“实践”过程中的亮点、“成果交流”带来的发散……教师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在学生最需要点拨、引导、深化、激励之时,及时适度评价,使评价既有温度,也有深度。
首先我积极使用科学语言激励学生:猜测是科学的前奏,你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你是一个很优秀的记录员,不仅把观察的内容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还写得非常端正、清晰……其次,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给予学生善意的建议:如果在这句话的前面再加上“可能”一词,那就更科学了,因为这是我们猜想的,还没有经过实验验证;我还巧用“不断追问”的启发性策略,在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评价之后追问一个问题,再评价,再追问……每次追问,都是在积极评价上一问题的基础上展开,先充分肯定,再抛出下一问题,这样反复评价、追问,更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