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口感染原因ppt课件
合集下载
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与治疗ppt课件
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
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切口受到细 菌的污染,次要原因有切口血运不佳, 皮下脂肪层太厚,全身营养不良,抗菌 素应用不合理、吸烟、类固醇皮质激素 的使用、糖尿病等。次要原因使局部免 疫力降低,组织再生能力低,即使是极 少量细菌也可引起感染。
手术方面
1 术前住院时间 手术持续的时间
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
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
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 的手术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 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 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细菌。 3.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之一:疼痛或压痛,局部肿胀, 红热,因而医师将切口开放者(如培养阴性则不算感 染)。 4.由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感染。
感染预防要点
1.手术前: (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 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 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 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 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2
备皮方式及时间
3
手术部位皮肤消毒
4
手术室环境
5
手术器械的灭菌
6
Hale Waihona Puke 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7 手术技术 预防性抗菌药物
类别 Ⅰ类(清洁)切口
Ⅱ类(清洁-污染) 切口
切口感染PPT课件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 析及处理
1
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 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 脓肿、腹膜炎)。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患者 医院感染的35%~40%。SSI的概念比创口感染要宽,因为 它包含了手术曾经涉及到的器官和腔隙的感染;又比“手术 后感染”的概念要窄而且具体,因为它不包括那些与手术没 有直接关系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10
另外,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 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除非切口周围有毛发 影响手术需要剃毛外,其他无需剃毛。术前备皮 在手术当日进行,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去除手 术部位毛发。 消毒前应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 围皮肤的污染,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 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 当扩大消毒范围。 严格手术操作流程及无菌技 术操作规范,规范手术部管理,限制人员进入清 洁的手术环境。 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 低体温,冲洗手术部位时,应用温度为37.0℃的 无菌生理盐水。 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 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定时观 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进行微 生物培养。
9
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与术后切口感染呈正比关系。手术时间 越长,切口长度越长,切口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越长,由空气或 切口附近随汗腺排出的细菌的接触机会越大,切口污染造成 感染的机会就越大。 因此,对手术时间超过3 h的患者,应在 手术前2~3 h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维持切口及其周围组织内药 物在有效浓度内以控制预防感染程度,使污染菌无法在切口 局部生长繁殖。必要时根据手术具体情况术中应加用抗生素 1次,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1
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 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 脓肿、腹膜炎)。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患者 医院感染的35%~40%。SSI的概念比创口感染要宽,因为 它包含了手术曾经涉及到的器官和腔隙的感染;又比“手术 后感染”的概念要窄而且具体,因为它不包括那些与手术没 有直接关系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10
另外,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 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除非切口周围有毛发 影响手术需要剃毛外,其他无需剃毛。术前备皮 在手术当日进行,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去除手 术部位毛发。 消毒前应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 围皮肤的污染,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 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 当扩大消毒范围。 严格手术操作流程及无菌技 术操作规范,规范手术部管理,限制人员进入清 洁的手术环境。 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 低体温,冲洗手术部位时,应用温度为37.0℃的 无菌生理盐水。 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 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定时观 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进行微 生物培养。
9
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与术后切口感染呈正比关系。手术时间 越长,切口长度越长,切口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越长,由空气或 切口附近随汗腺排出的细菌的接触机会越大,切口污染造成 感染的机会就越大。 因此,对手术时间超过3 h的患者,应在 手术前2~3 h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维持切口及其周围组织内药 物在有效浓度内以控制预防感染程度,使污染菌无法在切口 局部生长繁殖。必要时根据手术具体情况术中应加用抗生素 1次,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 手术切口污染程度
21
❖ 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度
❖ 清洁切口1.5﹪-4.2﹪ ❖ 清洁污染切口≤10﹪ ❖ 污染切口10﹪-20﹪ ❖ 污秽切口20﹪-40﹪ ❖ 大于4小时的手术与小于2 小时的手术相比,前者
是后者3倍 ❖ 营养不良危险性增加7倍 ❖ 急诊手术大于择期手术
22
❖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2
❖
定植
❖ 微生物在人体体内一定生境或解剖位置落 脚或存活但不引起疾病的状态
3
❖
感染
❖ 病原体进入人体增殖并与机体相互斗争的 过程
❖ 是病因、宿主、环境三角的动态相持过程
❖ 医院感染、社区感染、医疗保健相关感染
4
❖ 炎症是感染的表现 ❖ 感染是炎症的生物学原因 ❖ 不是所有的炎症都是感染
5
❖ 手术切口的分类
❖ 年龄大 ❖ 肥胖 ❖ 营养不良 ❖ 糖尿病 ❖ 手术部位以外的感染 ❖ 吸烟 ❖ 免疫力系统的损伤 ❖ 术前住院天数
19
❖
手术因素
❖ 不恰当使用抗生素
❖ 不恰当的皮肤准备
❖ 不恰当的外科洗手
❖ 手术室环境与设备
❖ 手术技术
❖ 手术衣和铺巾
20
❖
其他因素
❖ 体温
❖ 吸氧浓度
❖ 组织灌注量
❖ 手术性质
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 准 ❖ 2、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 3、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
14
❖
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 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 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降低神经外科I类切口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率PPT课件
规范手术操作流程
制定手术操作流程规范,确保手术过程中各项操 作符合规范要求。
3
加强质量监控
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手术部位感染防控工作进 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鼓励创新,探索更有效的防控手段
鼓励技术创新
鼓励医护人员探索新的 手术技巧、消毒方法等 ,提高手术部位感染防 控的效果。
开展科研合作
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共同研究手术部位感染 的防控新技术、新方法 。
与协作,共同制定和执行防控措施。
03
定期评估与改进
定期对手术部位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评估与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
定改进措施并落实执行。
THANKS。
加强无菌操作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无菌操作培训,提高其对无菌操作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
建立无菌操作监督机制
设立无菌操作监督小组,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进行检查和评 估,确保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强化手卫生管理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术前术后及时清洁双手,避免手 部污染导致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增加。
03
预防措施与策略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完善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术前评 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 学检查等,确保手术适应症明确
。
严格把握手术时机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指征,合理 安排手术时间,避免在患者身体 状况不佳或存在感染风险时进行
手术。
明确手术禁忌症
对于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 能低下、高龄等手术禁忌症的患 者,应谨慎评估手术风险,必要
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
定期消毒手术室
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处理,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 、无菌。
控制手术室人员流动
制定手术操作流程规范,确保手术过程中各项操 作符合规范要求。
3
加强质量监控
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手术部位感染防控工作进 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鼓励创新,探索更有效的防控手段
鼓励技术创新
鼓励医护人员探索新的 手术技巧、消毒方法等 ,提高手术部位感染防 控的效果。
开展科研合作
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共同研究手术部位感染 的防控新技术、新方法 。
与协作,共同制定和执行防控措施。
03
定期评估与改进
定期对手术部位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评估与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
定改进措施并落实执行。
THANKS。
加强无菌操作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无菌操作培训,提高其对无菌操作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
建立无菌操作监督机制
设立无菌操作监督小组,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进行检查和评 估,确保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强化手卫生管理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术前术后及时清洁双手,避免手 部污染导致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增加。
03
预防措施与策略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完善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术前评 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 学检查等,确保手术适应症明确
。
严格把握手术时机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指征,合理 安排手术时间,避免在患者身体 状况不佳或存在感染风险时进行
手术。
明确手术禁忌症
对于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 能低下、高龄等手术禁忌症的患 者,应谨慎评估手术风险,必要
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
定期消毒手术室
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处理,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 、无菌。
控制手术室人员流动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PPT课件
预防措施
加强手术室消毒、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术后定期复查等措施
,预防感染发生。
案例三:脊柱手术后感染
患者情况
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接受脊柱手术,术后出 现发热、腰背部疼痛等症状。
治疗过程
经过清创、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感染得到控 制,患者逐渐康复。
感染诊断
通过血液检查和伤口分泌物培养确诊为脊柱 手术后感染。
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 感染能力,如注射免疫球蛋白、细胞 因子等。
04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患者情况
患者因髋关节骨折接受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出 现发热、疼痛等症状。
感染诊断
通过血液检查和关节穿 刺确诊为髋关节置换术
后感染。
治疗过程
经过多次清创、更换敷 料、使用抗生素等治疗, 感染得到控制,患者逐
尽量减少手术中对软组织 的损伤,以降低感染的可 能性。
术后护理
定期换药和检查
手术后定期对手术部位进行换药 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感
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可以继续 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康复锻炼
根据手术部位和类型,指导患者进 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手术部位 的愈合,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 险。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 •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治疗 •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案例分析 •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建议
01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是指患者在接 受骨科手术后,手术部位出现的 感染,包括浅表感染和深部感染 。
加强手术室消毒、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术后定期复查等措施
,预防感染发生。
案例三:脊柱手术后感染
患者情况
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接受脊柱手术,术后出 现发热、腰背部疼痛等症状。
治疗过程
经过清创、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感染得到控 制,患者逐渐康复。
感染诊断
通过血液检查和伤口分泌物培养确诊为脊柱 手术后感染。
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 感染能力,如注射免疫球蛋白、细胞 因子等。
04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患者情况
患者因髋关节骨折接受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出 现发热、疼痛等症状。
感染诊断
通过血液检查和关节穿 刺确诊为髋关节置换术
后感染。
治疗过程
经过多次清创、更换敷 料、使用抗生素等治疗, 感染得到控制,患者逐
尽量减少手术中对软组织 的损伤,以降低感染的可 能性。
术后护理
定期换药和检查
手术后定期对手术部位进行换药 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感
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可以继续 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康复锻炼
根据手术部位和类型,指导患者进 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手术部位 的愈合,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 险。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 •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治疗 •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案例分析 •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建议
01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是指患者在接 受骨科手术后,手术部位出现的 感染,包括浅表感染和深部感染 。
手术切口感染 ppt课件
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 求。
需要局部降温
(7)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 液体。 (8)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 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 引流充分。
ppt课件
13
(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 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7)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 消毒。
(8)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 低蛋白血症等。
ppt课件
10
2.手术中 (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 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3)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 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 (7)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 液体。 (8)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 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 引流充分。
ppt课件
14
3.手术后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 当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 换药流程。 (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ppt课件
15
手术过程中患者保温
1、保温意义 术中低体温导致氧摄入降低损害中性粒细胞的杀 菌能力,氧摄入降低可降低胶原蛋白的沉积,导致伤口的愈合延 迟。 2、保温措施 手术室温度控制,室温控制在22-25 ℃;肠道正常 体温术前30分钟患者预热;尽量减少暴露部位;采用热灌洗溶 液。
《切口感染》课件
年龄、营养状况、手术时 间、切口类型、抗生素使 用等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 素。
预防措施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严格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预防 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02
切口感染的预防
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
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评估,了 解是否存在感染高危因素,如糖 尿病、肥胖、免疫功能低下等。
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
营养失调
03
对于长期感染导致营养不良的患者,应积极给予营养支持,促
进愈合。
05
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控制合并症,提高手术耐受 力。
手术室管理
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干燥、无菌,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细菌培养 监测。
手术过程管理
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
抗生素的选择和剂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 适当的抗生素,并确保使用正确的剂 量和时间。
03
切口感染的诊断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切口处红肿、疼痛、发热,有时伴有渗出液。
全身症状
发热、寒战、脉速、白细胞计数升高。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01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02
监测与报告
定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病例。
03
宣传教育
加强医院感染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创伤,合理使用 抗生素。
预防措施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严格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预防 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02
切口感染的预防
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
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评估,了 解是否存在感染高危因素,如糖 尿病、肥胖、免疫功能低下等。
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
营养失调
03
对于长期感染导致营养不良的患者,应积极给予营养支持,促
进愈合。
05
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控制合并症,提高手术耐受 力。
手术室管理
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干燥、无菌,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细菌培养 监测。
手术过程管理
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
抗生素的选择和剂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 适当的抗生素,并确保使用正确的剂 量和时间。
03
切口感染的诊断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切口处红肿、疼痛、发热,有时伴有渗出液。
全身症状
发热、寒战、脉速、白细胞计数升高。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01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02
监测与报告
定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病例。
03
宣传教育
加强医院感染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创伤,合理使用 抗生素。
《手术室感染管理》课件
飞沫传播
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咳嗽、打喷嚏 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可能携带细菌, 导致感染。
手术室感染的传播方式
直接传播
感染源直接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 如接触传播。
间接传播
感染源通过物品、环境等媒介传播, 如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
2023
PART 03
手术室感染管理措施
REPORTING
手术室环境管理
2023
REPORTING
《手术室感染管理》 ppt课件
2023
目录
• 手术室感染管理概述 • 手术室感染的常见原因及途径 • 手术室感染管理措施 • 手术室感染控制技术 • 手术室感染典型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2023
PART 01
手术室感染管理概述
REPORTING
手术室感染的定义与分类
空气净化与消毒技术
总结词
手术室的空气净化与消毒技术对于减少手术部位感染具有重 要意义,应定期进行空气净化与消毒,确保手术室的空气质 量。
详细描述
空气净化与消毒技术包括使用空气净化器和紫外线消毒灯等 设备,定期对手术室进行空气净化与消毒,以减少空气中的 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技术
总结词
总结词
手术室感染事件调查与处理
详细描述
某医院手术室发生感染事件,经过调查发现感染源为手术室环境消毒不彻底,手术器械和敷料未严格 消毒。处理措施包括加强手术室环境消毒,规范手术器械和敷料消毒流程,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和考核。
案例二
总结词
空气净化系统故障导致感染
详细描述
某医院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故障,导致手术过程中空气质量不达标,患者发生感染。处 理措施包括及时维修空气净化系统,加强手术室空气质量监测,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PPT课件
①腹部手术,②2h以上的手术,③污秽 或感染的手术,④有3个以上出院诊断手 术。
精选课件
9
切口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 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环节较复杂, 因此,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护 理活动的拿过程
精选课件
10
• 1、术前准备:预防微生物污染切口,应开始于手术前。 • 2、患者皮肤准备:做好患者手术前的清洁和皮肤准备,对
• 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 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 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 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 类。
• 3、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 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 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 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 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最低条件是有细菌来源,有传 播细菌的载体以及细菌经切口进入机体的途径。至于 切口是否发生感染则取决于细菌进入切口的数量、细 菌的致病力和患者的抵抗力。
• 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 污染切口的细菌数×细菌毒力/机体的抵抗力=感染 系数。
• 由此可以看出造成切口感染的最重要的条件是手术的
精选课件
20
手术后的护理
• 1、注意切口包扎:手术切口缝合后应敷以吸 附性很好的敷料,对头部、四肢切口可用绷 带加压包扎,以减少组织间隙渗液和消灭死 腔,敷料一经渗湿应立即更换,以杜绝细菌 穿透,并清除能繁殖细菌的渗液,避免皮肤 浸渍。固定和抬高患肢有利于减少淋巴流动 和细菌扩散。
精选课件
21
• 2、注意对切口的观察:每次更换敷料时必须 仔细查看切口局部有无感染迹象,任何可疑 感染伤口换下的敷料都应做细菌培养检查及 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精选课件
9
切口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 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环节较复杂, 因此,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护 理活动的拿过程
精选课件
10
• 1、术前准备:预防微生物污染切口,应开始于手术前。 • 2、患者皮肤准备:做好患者手术前的清洁和皮肤准备,对
• 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 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 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 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 类。
• 3、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 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 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 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 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最低条件是有细菌来源,有传 播细菌的载体以及细菌经切口进入机体的途径。至于 切口是否发生感染则取决于细菌进入切口的数量、细 菌的致病力和患者的抵抗力。
• 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 污染切口的细菌数×细菌毒力/机体的抵抗力=感染 系数。
• 由此可以看出造成切口感染的最重要的条件是手术的
精选课件
20
手术后的护理
• 1、注意切口包扎:手术切口缝合后应敷以吸 附性很好的敷料,对头部、四肢切口可用绷 带加压包扎,以减少组织间隙渗液和消灭死 腔,敷料一经渗湿应立即更换,以杜绝细菌 穿透,并清除能繁殖细菌的渗液,避免皮肤 浸渍。固定和抬高患肢有利于减少淋巴流动 和细菌扩散。
精选课件
21
• 2、注意对切口的观察:每次更换敷料时必须 仔细查看切口局部有无感染迹象,任何可疑 感染伤口换下的敷料都应做细菌培养检查及 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口腔医院感染及预防PPT演示课件
口腔医院感染及预防
常见的医院感染所涉及的面比较广 泛,我们重点讨论与口腔临床关系 密切的颌面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呼 吸道感染、尿路感染、乙型肝炎感
染和艾滋病感染。
1
一.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预防
• (一)病原体及流行机制
• 造成感染的细菌多为耐药性。引起切口感染通常为已知 的医院内流行的菌株,如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沙雷菌及某些噬菌体型的葡萄球菌。颌面部术后切口感 染其致病菌为需氧、微需氧、兼性厌氧以及厌氧菌的混 合感染。
5
• 注意观察伤口:更换敷料时必须查看切口局部情 况,有无感染迹象。对可疑感染创口换下的敷料, 都应及时涂片进行革兰染色检查,必要时做细菌 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敷料应集中焚烧。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戴无菌手套和无菌技术。 • 保证术后引流通畅:保持负压管的通畅和引流的
闭式、持续性、单向性。 • 做好器官切开的护理:吸痰管坚持一用、一换、
记,方可送去处理和焚烧。 • E.被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地方,
应先用消毒剂处理后再进行擦拭。 • F.手接触到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时,应
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
20
• 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与病 人住院时间呈正比关系,原因是:病人的皮肤黏 膜和体内寄存的细菌与医院环境中和工作人员身 上携带的毒力较强且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相互交替 有关。
• 增强病人营养。营养不良对手术伤口愈合有一定 的影响。鼓励病人术前食用营养丰富的平衡饮食, 对进食功能障碍者可给要素饮食,对因疾病无法 从口内进食的病人给鼻饲,以保证病人所需的热 能。
• 手术造成切口感染的主要环节。感染的细菌主要来自3 个方面:病人自身、手术室的环境和参加手术人员带菌。 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常见的医院感染所涉及的面比较广 泛,我们重点讨论与口腔临床关系 密切的颌面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呼 吸道感染、尿路感染、乙型肝炎感
染和艾滋病感染。
1
一.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预防
• (一)病原体及流行机制
• 造成感染的细菌多为耐药性。引起切口感染通常为已知 的医院内流行的菌株,如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沙雷菌及某些噬菌体型的葡萄球菌。颌面部术后切口感 染其致病菌为需氧、微需氧、兼性厌氧以及厌氧菌的混 合感染。
5
• 注意观察伤口:更换敷料时必须查看切口局部情 况,有无感染迹象。对可疑感染创口换下的敷料, 都应及时涂片进行革兰染色检查,必要时做细菌 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敷料应集中焚烧。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戴无菌手套和无菌技术。 • 保证术后引流通畅:保持负压管的通畅和引流的
闭式、持续性、单向性。 • 做好器官切开的护理:吸痰管坚持一用、一换、
记,方可送去处理和焚烧。 • E.被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地方,
应先用消毒剂处理后再进行擦拭。 • F.手接触到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时,应
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
20
• 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与病 人住院时间呈正比关系,原因是:病人的皮肤黏 膜和体内寄存的细菌与医院环境中和工作人员身 上携带的毒力较强且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相互交替 有关。
• 增强病人营养。营养不良对手术伤口愈合有一定 的影响。鼓励病人术前食用营养丰富的平衡饮食, 对进食功能障碍者可给要素饮食,对因疾病无法 从口内进食的病人给鼻饲,以保证病人所需的热 能。
• 手术造成切口感染的主要环节。感染的细菌主要来自3 个方面:病人自身、手术室的环境和参加手术人员带菌。 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及感染诊断标准ppt课件
参照一类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要点
v术中追加药物原则(给药够不够):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 术过程,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术前给药一次即可,如手术时间超过3 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 倍以上,术中应追加一次
v给药时间(用多久药):一般不超过24 小 不 该 用 药 ) : 1.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
脏手术、关节手术等 3.异物植入类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
节置换、人工晶体植入等 4.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
Ⅱ/甲 Ⅱ/乙 Ⅱ/丙 Ⅲ/甲 Ⅲ/乙 Ⅲ/丙
无菌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无菌切口/切口愈合欠佳
无菌切口/切口化脓
沾染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沾染切口/切口愈合欠佳
沾染切口/切口化脓
污染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污染切口/切口愈合欠佳
参照一 污染切口/切口化脓
10
类
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
v浅部切口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粘膜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 术后30天内 诊断标准:
v不属于切口感染: 1.缝线反应和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及少许分泌物 2.切口脂肪液化、积液清亮 3.伤口处皮下积液、积血
参照一类
手术切口感染易感因素
v患者因素: 高龄、糖尿病、肥胖、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 者)、营养不良、其他部位有感染灶等
v术前准备阶段:术前住院时间过长、术前备皮过早、有指证未预防性使 用抗生素
1.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v深部切口感染: 术后30天内 (有人工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要点
v术中追加药物原则(给药够不够):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 术过程,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术前给药一次即可,如手术时间超过3 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 倍以上,术中应追加一次
v给药时间(用多久药):一般不超过24 小 不 该 用 药 ) : 1.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
脏手术、关节手术等 3.异物植入类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
节置换、人工晶体植入等 4.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
Ⅱ/甲 Ⅱ/乙 Ⅱ/丙 Ⅲ/甲 Ⅲ/乙 Ⅲ/丙
无菌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无菌切口/切口愈合欠佳
无菌切口/切口化脓
沾染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沾染切口/切口愈合欠佳
沾染切口/切口化脓
污染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污染切口/切口愈合欠佳
参照一 污染切口/切口化脓
10
类
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
v浅部切口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粘膜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 术后30天内 诊断标准:
v不属于切口感染: 1.缝线反应和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及少许分泌物 2.切口脂肪液化、积液清亮 3.伤口处皮下积液、积血
参照一类
手术切口感染易感因素
v患者因素: 高龄、糖尿病、肥胖、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 者)、营养不良、其他部位有感染灶等
v术前准备阶段:术前住院时间过长、术前备皮过早、有指证未预防性使 用抗生素
1.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v深部切口感染: 术后30天内 (有人工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
切口感染ppt参考课件
3 恶性肿瘤:改变了免疫状态,是引起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4 远部位感染。
5其他:如营养不良、肥胖等是引起切口感染的易感因素。
6切口类型因素,I 类切口感染发生率为 2.94%, Ⅱ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
6.62%,Ⅲ切口感染染发生率高达 14.20%。 显示切口感染主要发生在
Ⅲ型切口,I 类切口感染多属外源性感染,是由于外科手术患者自理能
切口感染的相关知识及 护理
2020/3/5
1
目录
一 外科感染 二 病因与病理
三 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 四 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
五 特殊病人 的术前 准备: 六 加强术后护理预防对策 七 骨科切口感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八 骨科切口感染的护理 九 2020/4/1 腹部手术切裂开的预2 防
一 外科感染
4、呼吸功能障碍:呼吸功能不全的主要表现是轻微活动后就出现呼 吸困难。哮喘和肺气肿是两个最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功能不全疾病。 凡有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术前都应作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 术前准备应包括:①停止吸烟2周,鼓励病人多练习深呼吸和咳 嗽,以增加肺通气量和排出呼吸道分泌物。②应用麻黄碱、氨茶碱 等准备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减 张缝线14日,青少年病人可缩短拆线时间,年老、营 养不良病人可延迟拆线时间,有时可采用间隔拆线。
切口的愈合分为三级: ①甲级愈合,用“甲”字代表,指愈合优良,无不良
反应。 ②乙级愈合,用“乙”字代表,指愈合处有炎症反应,
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 ③丙级愈合,用“丙”字代表,指切口化脓,需要作
近年来,肠道内的无芽胞厌氧菌,特别是脆弱类杆菌,受到临 床的重视。
切口感染发生的时间大多在术后7~10天,个别发生较晚,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2.2.3 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1)针对工作人员知识缺
乏、观念淡薄、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我们及时与 医院感染办公室沟通,要求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 院内感染知识培训,使他们清楚工作中引起医院 内感染的因素、感染造成的严重后果、控制感染 的措施。重点讲解手术室“门关、鞋关、更衣关” 的重要性,要求全院人员自觉遵守手术室消毒隔 离制度,不要随意出入手术室观看手术。并制度 检查考核奖惩办法,防患于未然。
.
• (2) 与病区护士长交流换药室的规范管理,要求改
变不合理布局,增加消毒设施,监督医生的无菌 操作,检查手卫生的落实情况。(3)对需要刮毛的, 要用剪刀剪或用脱毛膏,离手术开始时间越近越 好。(4)手术中爱护组织,轻柔操作,彻底止血, 彻底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结扎的线头勿过多、 过长、手术进行中严格无菌操作。(5)每月对科内 医护人员及保洁员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培训,使他 们对手术后感染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严谨工 作。
.
• 1.3 工作人员的因素,据报道,来源于医院工作
人员的切口感染约占手术部位感染的35%,主要 在于: 1.3.1 医务人员重治疗、轻预防,对切口感染认识 不足。 1.3.2 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匮乏,消毒隔离意识 淡漠。 1.3.3 手术人员的技术:手术过程中的无菌观念, 手术技术娴熟程度,手术时间长短、分离、结扎、 止血是否彻底,缝合有无死腔,引流是否通畅等。
.
• 1.3.4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长期、联合、大
剂量使用抗生素,至细菌耐药、病人抵抗 力下反而易引起感染。
.
• 1.3.5 手术前皮肤准备不科学、手术后切口护理不
规范。有些病人术前不作皮肤清洁护理,只是单 纯刮毛,而且还用锋利的刮毛刀刮而不是用脱毛 膏或剪刀剪。术后切口换药、拔管不注意无菌操 作。特别是手卫生观念差。经常可见医生换药不 洗手、不戴口罩帽子。另外,有的换药室无水设 施、无消毒措施。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放置混乱。
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应对措 施
欧庙卫生院
.
摘要
• 术后切口感染是困扰医患双方的重要问题,
我们只有不断寻找易感因素、易感环节、 分析感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有 效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它的发生, 提升医疗质量。
.
原因分析
微生物普遍存在于人体及周围环境中,当手 术人员(主要是手)、病人皮肤、手术器械、 敷料、用品消毒与灭菌不彻底时,就可将 微生物传播到手术野内,从而使手术伤口 发生沾染和感染。可见,手术切口感染原 因与病人自身、环境、工作人员的无菌技 术等有直接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
• 2.2.2 加强环境管理 (1) 尽量减少手术过程中进入手术间
的人数,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参观手术人数控制在 3人以内。(2)每天动态消毒净化手术室空气,每天清晨在 手术前清洁所有的水平表面,手术之间清洁所有的水平表 面,每天手术结束时,彻底清洁消毒手术室,每周一次彻 底清洁整个手术室,(3)空气消毒机,空调滤网定期清洗、 更换。(4)各种仪器的导线、连线每天消毒巾湿擦并重 点管理及督查。(5)使用质地优良的织物以减少线绒的产 生。(6)控制手术间的温湿度, 温度22°—25°、湿度在 50%—60%,不仅满足人体舒适度,又不利于室内微生物 生存。 (7)每月一次做空气、物表的生物学监测,使空气 菌落数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
• 1.2.2 空气污染,手术室空气中的含菌量与手术部位感染
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浮游菌总数达700cfu?---1800cfu/m? 时,感染率明显增高,若降至180cfu/m?以下时,则感染 的危险性就大为降低。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有(1)供 应手术室空气的质量。(2)手术室中的人数。(3)手术室 工作人员的走动与说话。(4)工作人员的服装与手术盖 布的质地。棉织品易产生纤维絮,与空气中的浮游菌,微 粒形成气溶胶,增加感染机会。(5)保洁及空气消毒不到 位。(6)手术间内温湿度不适宜,温度过高,工作人员体 内代谢快易出汗,影响操作并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温度 过低易发生低温功能障碍影响术后恢复。
.
• 1.4 手术类型,污染手术与无菌手术先后顺
序不合理,有些医生消毒隔离意识淡漠, 缺少整体观念,常常按自己的意愿随意安 排手术。
.
• 1.5医疗用具的污染 麻醉护理操作中使用的
监护仪导线、中性电极导线、配电盘的导 线以及各类仪器的电源连接线等易被污染, 但消毒时不易引起注意或消毒不彻底,形 成交叉感染源。
.
.
.
应对措施
• 2.1建立健全组织 手术室成立医院感染监控
小组,主任、护士长任组长,负责手术室 医院感染工作的分析,制定应对办法,下 设院感专职管理护士,负责对应对办法的 监督实施。 同时,主任、护士长随时与医 院感染办公室汇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 取得医院支持
.
• 2.2 制定具体办法
2.2.1 针对病人自身原因,一方面建立术前访视制 度,每天专人访视病人,做好术前宣教工作,消 除病人因紧张、焦虑情绪,做好沐浴、清洁皮肤 的指导。另一方面,重点阅读病历,了解病人全 身情况,对自身免疫力较低或有糖尿病等基础病 的患者,与患者及其主管医生沟通,对病人全身 情况给予调节、使其达到耐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
• 1.1 病人自身因素,(1)知识层次、性格特
征、卫生习惯、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等,比 如卫生习惯差、过分焦虑等对疾病的预后 都不利。(2)过度肥胖、免疫力低下、糖尿 病人群、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治疗者、 自身污染严重者。
.
• 1.2 环境因素
1.2.1 通道及布局不合理,三区划分不明确, 易致交叉感染。
• 2.2.4 合理使用抗生素 强调术前30分钟使
用抗生素,术后按原则及时停药,不超时、 不超量。
.
• 手术室是人流与物流聚集,污物与无菌物品并存
之地,感染来源多,渠道多,是院内感染的重点 部门,外科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是保证 手术成功的两个相辅相成的要素。手术无菌技术 涉及的范围很广,在任何一个规范、良好的手术 中,外科无菌技术的要求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因此,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程序和有 关规章制度。 同时,只要我们本着对病人高度负 责的精神,认真学习并遵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 学习医疗新知识、新动态、用心分析各种感染隐 患,制定有效措施并落到实处,手术切口感染率 是完全能够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甚至更低水平的。
• 2.2.3 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1)针对工作人员知识缺
乏、观念淡薄、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我们及时与 医院感染办公室沟通,要求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 院内感染知识培训,使他们清楚工作中引起医院 内感染的因素、感染造成的严重后果、控制感染 的措施。重点讲解手术室“门关、鞋关、更衣关” 的重要性,要求全院人员自觉遵守手术室消毒隔 离制度,不要随意出入手术室观看手术。并制度 检查考核奖惩办法,防患于未然。
.
• (2) 与病区护士长交流换药室的规范管理,要求改
变不合理布局,增加消毒设施,监督医生的无菌 操作,检查手卫生的落实情况。(3)对需要刮毛的, 要用剪刀剪或用脱毛膏,离手术开始时间越近越 好。(4)手术中爱护组织,轻柔操作,彻底止血, 彻底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结扎的线头勿过多、 过长、手术进行中严格无菌操作。(5)每月对科内 医护人员及保洁员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培训,使他 们对手术后感染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严谨工 作。
.
• 1.3 工作人员的因素,据报道,来源于医院工作
人员的切口感染约占手术部位感染的35%,主要 在于: 1.3.1 医务人员重治疗、轻预防,对切口感染认识 不足。 1.3.2 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匮乏,消毒隔离意识 淡漠。 1.3.3 手术人员的技术:手术过程中的无菌观念, 手术技术娴熟程度,手术时间长短、分离、结扎、 止血是否彻底,缝合有无死腔,引流是否通畅等。
.
• 1.3.4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长期、联合、大
剂量使用抗生素,至细菌耐药、病人抵抗 力下反而易引起感染。
.
• 1.3.5 手术前皮肤准备不科学、手术后切口护理不
规范。有些病人术前不作皮肤清洁护理,只是单 纯刮毛,而且还用锋利的刮毛刀刮而不是用脱毛 膏或剪刀剪。术后切口换药、拔管不注意无菌操 作。特别是手卫生观念差。经常可见医生换药不 洗手、不戴口罩帽子。另外,有的换药室无水设 施、无消毒措施。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放置混乱。
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应对措 施
欧庙卫生院
.
摘要
• 术后切口感染是困扰医患双方的重要问题,
我们只有不断寻找易感因素、易感环节、 分析感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有 效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它的发生, 提升医疗质量。
.
原因分析
微生物普遍存在于人体及周围环境中,当手 术人员(主要是手)、病人皮肤、手术器械、 敷料、用品消毒与灭菌不彻底时,就可将 微生物传播到手术野内,从而使手术伤口 发生沾染和感染。可见,手术切口感染原 因与病人自身、环境、工作人员的无菌技 术等有直接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
• 2.2.2 加强环境管理 (1) 尽量减少手术过程中进入手术间
的人数,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参观手术人数控制在 3人以内。(2)每天动态消毒净化手术室空气,每天清晨在 手术前清洁所有的水平表面,手术之间清洁所有的水平表 面,每天手术结束时,彻底清洁消毒手术室,每周一次彻 底清洁整个手术室,(3)空气消毒机,空调滤网定期清洗、 更换。(4)各种仪器的导线、连线每天消毒巾湿擦并重 点管理及督查。(5)使用质地优良的织物以减少线绒的产 生。(6)控制手术间的温湿度, 温度22°—25°、湿度在 50%—60%,不仅满足人体舒适度,又不利于室内微生物 生存。 (7)每月一次做空气、物表的生物学监测,使空气 菌落数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
• 1.2.2 空气污染,手术室空气中的含菌量与手术部位感染
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浮游菌总数达700cfu?---1800cfu/m? 时,感染率明显增高,若降至180cfu/m?以下时,则感染 的危险性就大为降低。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有(1)供 应手术室空气的质量。(2)手术室中的人数。(3)手术室 工作人员的走动与说话。(4)工作人员的服装与手术盖 布的质地。棉织品易产生纤维絮,与空气中的浮游菌,微 粒形成气溶胶,增加感染机会。(5)保洁及空气消毒不到 位。(6)手术间内温湿度不适宜,温度过高,工作人员体 内代谢快易出汗,影响操作并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温度 过低易发生低温功能障碍影响术后恢复。
.
• 1.4 手术类型,污染手术与无菌手术先后顺
序不合理,有些医生消毒隔离意识淡漠, 缺少整体观念,常常按自己的意愿随意安 排手术。
.
• 1.5医疗用具的污染 麻醉护理操作中使用的
监护仪导线、中性电极导线、配电盘的导 线以及各类仪器的电源连接线等易被污染, 但消毒时不易引起注意或消毒不彻底,形 成交叉感染源。
.
.
.
应对措施
• 2.1建立健全组织 手术室成立医院感染监控
小组,主任、护士长任组长,负责手术室 医院感染工作的分析,制定应对办法,下 设院感专职管理护士,负责对应对办法的 监督实施。 同时,主任、护士长随时与医 院感染办公室汇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 取得医院支持
.
• 2.2 制定具体办法
2.2.1 针对病人自身原因,一方面建立术前访视制 度,每天专人访视病人,做好术前宣教工作,消 除病人因紧张、焦虑情绪,做好沐浴、清洁皮肤 的指导。另一方面,重点阅读病历,了解病人全 身情况,对自身免疫力较低或有糖尿病等基础病 的患者,与患者及其主管医生沟通,对病人全身 情况给予调节、使其达到耐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
• 1.1 病人自身因素,(1)知识层次、性格特
征、卫生习惯、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等,比 如卫生习惯差、过分焦虑等对疾病的预后 都不利。(2)过度肥胖、免疫力低下、糖尿 病人群、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治疗者、 自身污染严重者。
.
• 1.2 环境因素
1.2.1 通道及布局不合理,三区划分不明确, 易致交叉感染。
• 2.2.4 合理使用抗生素 强调术前30分钟使
用抗生素,术后按原则及时停药,不超时、 不超量。
.
• 手术室是人流与物流聚集,污物与无菌物品并存
之地,感染来源多,渠道多,是院内感染的重点 部门,外科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是保证 手术成功的两个相辅相成的要素。手术无菌技术 涉及的范围很广,在任何一个规范、良好的手术 中,外科无菌技术的要求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因此,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程序和有 关规章制度。 同时,只要我们本着对病人高度负 责的精神,认真学习并遵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 学习医疗新知识、新动态、用心分析各种感染隐 患,制定有效措施并落到实处,手术切口感染率 是完全能够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甚至更低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