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基础

合集下载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1. 定量研究定义:定量研究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统计学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量化的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便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特点:- 数据量化:定量研究依赖数字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等方式收集。

- 可操作性:定量研究通常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标准化流程进行重复。

- 统计分析:定量研究使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普遍性结论。

分类:- 描述性统计: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展示,如频数分布、平均数、中位数等。

- 推断性统计:从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假设检验、置信区间、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2. 定性研究定义:定性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它通过非数字化的手段来理解社会现象的深层含义和背景。

特点:- 数据非量化:定性研究侧重于文字、图像、声音等非数字数据。

- 灵活性:定性研究方法更加灵活,可以根据研究进展进行调整。

- 深入理解:定性研究旨在深入理解个体的经验、观点和行为的背景。

分类:- 田野调查: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记录。

- 访谈法: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对话,收集他们的看法和经验。

- 内容分析:对文本、图像、视频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以揭示其中的主题和模式。

二、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1. 研究方法论研究方法论是对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哲学思考,它包括:- 研究范式:指导研究的基本信念和假设,如实证主义、建构主义等。

- 研究逻辑:研究推理的逻辑结构,如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 研究伦理: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如知情同意、隐私保护等。

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实现研究目的的具体手段,包括:- 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等。

- 数据处理方法:如数据编码、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

- 数据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主题分析、案例研究等。

3. 研究技术研究技术是指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技巧,例如:- 问卷设计技巧:如何设计有效、可靠的问题。

社会研究方法基本原理认识

社会研究方法基本原理认识

研究方法基本原理认识一、社会网络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是适应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分析方法,其具有如下基本原理:(一)内容和强度不同的关系通常是不对称地相互作用和互惠的。

社会资源(包括信息、影响、感激、喜欢、社会交换以及关系本身)通过关系和网络而流动。

除了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发生联系的双方或多方的互惠通常是不对称的。

(二)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将网络成员连接起来;因此,必须在较大的网络结构框架内对关系进行分析。

关系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互动双方愿意彼此交往。

一种关系的特定性质由其所处的网络界定。

较小的、密切联系的群体的关系同大规模的、微弱联系的网络中的关系是相当不同的。

(三)社会关系结构创造了非随机的网络;因此产生了网络群、界限和交互关系。

这个命题又包括两点:第一,网络中的关系经常是过渡性的。

如果A与B和B与C之间有一种关系,那么A和C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如果建立这种联系是有代价的,那么这些联系中的每一个交点都会调动某种流动资源,因此网络成员深刻认识到维持直接联系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第二,个体可以维持的关系的数量和强度具有特定的限度。

如果人们不放弃全部或现存的关系,多数人不可能增加新的关系。

换言之,维持或新建某些关系有可能以牺牲另外的关系为代价。

(四)交互联系将群体和个体联系起来。

网络的节点不一定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有联系的群体、社区、民族-国家或其他发生任何关系的单位。

这些节点之间的联系是由于某些人是几个群体的成员或某些人与网络的其他部分具有异质性联系而产生的。

同时,有形的联系存在于个体之间,其结构重要性正像群体之间的联系一样。

(五)不对称联系和复杂网络分布在不同的稀缺资源中。

社会资源并非均匀或随机地在具有不对称关系和受限制的网络群体的社会系统中流动。

群体密度、群体界限的严密性和群体内外联系的模式规定了资源流动的方式。

由于社会系统中各个成员的位置各异,他们获得资源的方式也极为不同。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

• 所以,”科学环“所具有旳社会研究 过程实际上阐明科学研究是一种周而复始 旳过程,但是这个”始“已经不是原来旳” 始“,而是问题研究旳新旳起点。
有关科学环
• 入口一:研究首先从观察事实、统计 事实入手,经过描述和解释他们所观察到 旳事实,形成经验概括并上升为理论。然 后在他们理论旳基础上作出预测,即对未 知事物旳假设,再经过观察新旳事实以检 验这种预测。
• 入口二:研究者首先从理论出发,由 理论产生假设,再由假设造成观察,然后 由观察形成经验概括,用这种概括支持、 反对或提议修改理论,或提出新旳理论。
华莱士还从另外两种角度对“科学环”进 行了分析:
1、左与右:科学环旳左边二分之一意味着从观 察和对观察旳了解中进行归纳和理论建构;而科 学环旳右边二分之一则意味着从理论出发,经 过演绎,应用理论于观察,进行理论检验。
• 一般来说,判断理论优劣旳原则有三条, 这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旳情况下:
(1)解释范围越广泛旳理论越是好旳理 论;
(2)解释越精确旳理论越是好旳理论;
(3)构造越简洁旳理论越是好旳理论。
第二节 理论旳构成要素
• 不论多种理论在详细含义和层次上怎样不 同,它们都是由某些基本旳要素构成旳。 这些基本要素涉及:概念、变量、命题和 假设。
• 理论指导研究旳方向 • 理论提供研究旳解释
四、经验研究旳理论功能
• 经验研究所起旳作用并不只是被动地为理 论服务,即被动地检验理论、证明理论。 它还扮演着另外四种主动旳角色。
第四节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一、理论建构旳过程
理论建构起始于对经验现象旳观察。这种 观察既能够是定量旳,也能够是定性旳。
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
目录
• 第一节 理论及其层次 • 第二节 理论旳构成要素 • 第三节 理论与研究旳关系 • 第四节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社会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社会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社会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一、社会研究方法概述社会研究方法是指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用以获取、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即社会现象)信息的一套技术和规范。

它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用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靠性。

社会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研究者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应该如何操作、如何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如何整理和分析数据。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社会研究方法是研究者用以回答问题、分析社会现象的工具和手段。

二、社会研究方法的分类根据社会研究的不同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者的实际需求,社会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1.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指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通过描述、解释、理解和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含义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无法通过数据量化来分析或者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暂时无法量化的情况,比如文化、价值观、社会行为等。

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参与观察法、访谈法、焦点小组法、内容分析法、民族志等。

2.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通常以数字、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化的方式来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统计方法、问卷调查法等。

三、社会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无论是定性研究方法还是定量研究方法,其研究过程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在进行社会研究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问题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具体的问题,从而明确研究的方向和范围。

2. 制定研究方案和设计研究流程研究者需要详细规划研究活动的流程、时间、人员等方面的安排。

确定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以及研究所要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3. 收集数据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对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

这一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和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来源和数据收集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20
(3)鼓励与会者对已提出的设想或方案加以改进和综合; (4)创造一种自由讨论的氛围,支持和鼓励与会者充分发
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5)专家发言要简练,但不允许参加者仅仅宣读事先准备
好的建议。
21
谢谢观赏
22
所谓控制是指操纵某一事项的决定因素或条件,从而 产生控制者所希望获得的后果,使社会现象按照期望的方 向发展
6
4、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
(1)明确性
科学家对所研究的概念做出的明确的的定义。
(2)逻辑性
指研究过程的逻辑性。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系统的观察和 正确的逻辑推理基础之上的,科学研究过程是归纳与演绎 方法的结合过程。
15
(二)非随机抽样方法
又称非随机抽样,指抽样时不遵循随机原则,而是按 照政策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或仅仅按照方便的原则抽取样 本。
定额抽样:又称配额抽样,是按照总体特征予以
配置样本的抽样形式,是非随机抽样中最流行的一种。 定额抽样类似于随机抽样中的分层抽样,它也是首先 将母体中的所有单位按一定的标志分为若干类组,然 后在每个类(组)中用方便抽样或判断抽样的方法选 取样本单位。
实验室研究 实地研究
10
一、什么是定量资料分析方法?
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对有关的资料和信息用确切的数 字量化出来,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各 种计算手段进行计算和分析。
这种研究的特点在于如何保持资料收集的科学性, 以利于后续研究过程顺利进行。
主要特征:科学性、专门性、敏感性、精确性
11
(一)概率抽样调查(随机抽样)
尚好
5.结果可概化性 (Generalizability of Results)
良好
较差
19

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

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

根据传播学或社会学的相关实证或经验范式,说明何为定性研究、甄别问卷(05)概念化、操作化、随机抽样、霍桑实验、传播学定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的主要特点、传播学研究性论文前一般要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意义何在、写一个大众传播或网络传播领域中相关课题研究计划,课题自己选,要求简单写出研究课题,问题的由来,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等(06)民族志方法、焦点组方法、在社会科学中,概念在理论构建中的作用是什么?、简述定量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方法并指出其特点(07)信度与效度(08)简述大众传播学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及其适用性、分层抽样、重点访问、简述问卷法与访问法的区别和联系(09)请说明为什么在定量援救中要进行定类、定序、定距、定比等变量的区分?在传播学研究中,请举例说明抽样调查、内容分析的研究对象分别有哪些?(10)控制实验、滚雪球抽样、比较传播学定量研究中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

、(11)第一篇研究概论第一章人类研究与科学第二章社会研究中的伦理和政治第一章人类研究与科学导言·本书的主旨是我们如何发现社会真实·1.我们所知道的大多数事物取决于我们是否相信他人所说,人类社会就这样建构的,只是的基础就是约定俗成。

因为你不可能只通过个人的经验或发现而知道所有的事物。

2.观察一.寻求真实一个论点必须有逻辑logical和实证empirical两方面的支持:必须言之成理,必须符合人们对世界的观察。

一般的人类研究用因果和概率causal and probabilistic的推理预测人们未来的环境。

研究是人类依据本性进行的活动,来解释事件和预测将来的事件。

通过直接的经验了解事物时,我们会做观察,并从观察中找到规律性的模式。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只有部分是直接通过个人研究或个人经验,大部分则是来自他人告知的约定俗成的知识。

两大来源:传统和权威。

可能误导我们。

研究中的错误和解决方法1.不确切的观察(老师第一次讲课时衣服的颜色?)避免:谨慎细致的研究2.过度概化当我们探讨周围事物的模式时,通常会把一些类似的事件当做某种普遍模式的证据——我们在有限观察的基础上,做了过度的概化。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第五版知识点整理(考研背诵)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第五版知识点整理(考研背诵)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第五版)知识点整理(上)第一编社会研究基础第一章导论1.社会研究以经验的方式,研究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所衍生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

目的是探索理解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趋势。

p32.社会研究的特征1研究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研究对象必须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包括人的社会行为,以及由人们的行为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

2研究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社会研究必须依靠可感知的资料。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价值判断的。

要探究的不是“是否应该如此”的问题,而是“状况如何”“为什么如此”的问题。

p4,5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1人的特殊性。

人有主观能动性,对研究会有反应。

人的主体意识,会控制、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行为,影响研究。

2研究的干扰性。

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行为,从而有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

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一种特定现象的产生,往往受到多个不同因素的影响,而这种特定现象的出现,又带来许多不同的结果。

4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

出自然因素的限制,还会受到伦理、道德、政治等因素的限制。

5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研究者本人也是他所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因此难以摆脱主观因素的影响。

p6,75.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1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社会研究的两种研究方式,定量研究侧重于对事物的测量与计算,定性研究侧重于对事物含义、特征等的描述和理解。

2认识论角度,两者基于不同的范式,定性研究基于人文主义范式,研究应在自然的环境和条件中进行,所得结果和意义只适用于特定的环境和条件。

定量研究基于实证主义,更接近科学范式。

3从研究的逻辑过程,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是一个归纳过程,从特殊到一般。

定量研究更接近于演绎,从一般到特殊。

4定量研究往往强调客观事实、现象之间的相关联系。

定性研究更注重现象和背景间的关系、现象的变化过程。

定性研究者认为事实和价值无法分离,而定量研究者正好相反,强调在研究中要做到“价值无涉”“价值中立”。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配套习题第一编社会研究基础复习题考研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配套习题第一编社会研究基础复习题考研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配套习题第一编社会研究基础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提出证伪主义科学观的学者是()。

A.孔德B.迪尔凯姆C.马克思D.波普尔【答案】D【解析】波普尔的“证伪理论”认为,实证主义只强调理论的可实证性或可证实性,只注意搜集肯定的例证,而轻视否定的例证,这是不正确的。

人们不应通过肯定而应通过“否证”来构筑科学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根据研究目的,可以将研究分为()。

A.探索性研究B.理论性研究C.描述性研究D.解释性研究E.应用性研究【答案】ACD【解析】社会研究者在对各种特定现象进行研究时,其研究的具体目的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

但是,所有这些研究的更为一般性的目的,都可以归结到以下三种之一,即:探索、描述和解释。

三、概念题1.实证主义方法论答:实证主义方法论是相对于人文主义方法论而言的。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研究看齐,应该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

要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

同时,这种研究过程还应该是可以重复的。

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典型特征。

长期以来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着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主流地位。

2.阿道夫·凯特勒答:阿道夫·凯特勒是统计学发展史上早期开拓者之一,是数理统计学派的创始人,也被称为“经验社会学之父”。

凯特勒是位法籍比利时学者,他是将概率论思想引入社会研究的第一人。

他坚信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一点在他的社会调查实践中得到证实。

凯特勒在研究法国不同年龄层次的犯罪现象时系统地运用了数理统计。

在实际研究的基础上,凯特勒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平均人”概念。

他注意到,在人数的统计量足够大的时候,人们各种特性的分布遵从正态分布律。

而“平均人”是所有人的特性的平均数,其属性正处于正态分布图形的中央。

按凯特勒的理解,“平均人”是一个民族主要生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客观指标,是一个社会的典型,是描绘社会稳定状况的统计指标的中轴。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其中涉及到人们的思想、行为、文化、组织等多个层面。

社会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人们了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研究方法的定义、分类、基本流程、误区、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研究方法的定义和分类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社会问题时所使用的科学手段和技术。

它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一种好的研究方法能够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手段的不同,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两种大类。

1.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强调对现象、事物的深入理解和描绘。

它主要运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手段,从现象、现场、语境等方面进行深入观察、访谈与案例研究。

定性研究方法重视人们的语言、文化、意义等方面的解释和理解,也就是通过研究对象的主观解释来揭示其本质。

其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包括文献研究、深度访谈、内容分析、案例研究、论理分析等。

2.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将社会现象抽象成各种指标,在严格的科学规范下进行量化、统计分析,以描绘和表达研究对象的特征、规律和关系。

它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重视大规模样本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较为精确,能够为决策和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其中比较重要的技术手段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统计分析等。

二、研究方法的基本流程研究方法的基本流程包括:问题确定、资料收集、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五个环节。

1. 问题确定研究问题的确定是研究过程中的首要任务,主要是要明确研究的目的、问题和假设。

在这一阶段需要进行文献综述、数据检索、专家访谈、群体讨论等手段,来确定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2. 资料收集在问题确定后,需要搜集各种与研究有关的数据和资料,以便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详实的描述与量化分析。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1.社会研究: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的特征:(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非自然的。

(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四辩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6、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1)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2)解释越精准的理论越是好理论;(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7、变量:所谓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犯筹、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自变量:我们把那种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叫做自变量。

因变量:把那种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中介变量:指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

8、假设: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9、两种推理方式(1)归纳推理:即从具体的观察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2)演绎推理:即从一般性的理论推演到新的经睑性现象。

10、研究问题: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IL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

12、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13、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14、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有关总体分布特征的资料,提供有关总体结构、现象特点等方面的信息。

15、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类型。

16、理论性研究:指的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一、社会研究的概述1、社会研究的含义研究: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指人们认识世界的各种活动。

它既包括对自然的认识,也包括对社会的认识。

同时在认识的深度上来看,也没有程度的要求。

社会研究:是一门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特指:按照科学的方法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活动,(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社会研究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现象,同时,这种认识是一种科学的认识)。

社会现象:是与自然相对应的现象的总和。

从广义的角度看,除了自然界以外的世界都可以视为社会。

具体而言,社会对象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科学的认识:就是发现真实。

也就是发现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本质及其规律。

这种科学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认识。

关于社会现象本质的认识就是要发现这种现象独有的特征是什么?关于事物规律的认识就是要发现影响特定社会现象产生、发展的原因,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

所以,科学的认识就是要回答特定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有些时候还包括怎么做?)2、社会研究的物化成果:社会研究的成果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如学术性论文、研究报告、甚至是科学的认识等等。

尽管形式不一,但是社会研究的成果都是对社会现象的科学认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知识、理论。

这种科学知识或社会理论的基本特点就是:反映了特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以及基本规律。

具体而言,这种认识或者社会理论有以下特点:第一,理论来自实践、并需经过实践的检验;第二,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定,能够反映一类社会现象的共同特点;第三,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

3 、社会研究的特征目的性、经验性(即社会研究要建立在对客观社会事实观察、实地调查或实验的基础之上)、理论性、社会性4 、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四要素)(1)、社会研究的主体:指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和人员组织扮演的角色有: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研究项目的委托者、研究项目的承担者、研究的资助者;个人扮演的角色有:组织者、研究者、技术人员、一般调查员和其他辅助人员等不同的层次。

社会研究方法第六版考研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第六版考研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第六版考研笔记一、引言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系列关于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指导原则。

掌握社会研究方法,对于从事社会研究工作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社会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研究步骤、研究设计要素、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广大考研学子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社会研究的基本步骤社会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与应用等四个基本步骤。

1.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社会研究的第一步,主要包括明确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等。

2.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社会研究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访谈与观察、实验研究、二手数据与网络数据收集等方法。

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以揭示数据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

4.结果解释与应用: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研究设计主要包括研究问题与假设、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方法与技术三个要素。

1.研究问题与假设:研究问题是对研究主题的简要表述,假设是对研究问题的猜测或设想。

2.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对象是研究者关注的具体事物,研究范围则是对研究对象的界定。

3.研究方法与技术: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论,技术则是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技巧。

四、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收集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访谈与观察、实验研究、二手数据与网络数据收集等。

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详尽的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意见和行为。

2.访谈与观察:通过与研究对象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其心理和行为特征。

3.实验研究:在控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4.二手数据与网络数据收集:从现有文献和互联网上获取相关数据。

五、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相关性与因果关系分析、定性数据分析等。

1.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概括和描述,揭示数据的基本特征。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概括ppt课件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概括ppt课件

研究的性质 定量 定量 定性
文献研究
定量/定性
(二)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
1. 科学性: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用科学 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理论的科学性:在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 指导下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调查研究 检验理论的真伪,达到理论创新的目的。
如:马克思和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性:运用正确的方法 和技术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并在此基 础上得出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
(一)实证主义与非实证主义
1. 实证主义方法论
– 实证主义者认为,社会研究的逻辑方法是假设演 绎法,科学假说的陈述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 理论仅当它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是可接 受的。获取经验证据需要采用实验、系统观察、 调查、访问、文献考察等方法。虽然社会科学在 方法、技术的运用上有其特点,但它在理论构建、 证据搜集、证据分析与评判、理论检验等方面所 运用的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并无本质区别。实 证主义者把自然科学方法论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 把自然科学当作科学的范例。
(一)社会研究方法的概念
1. 定义
社会研究方法(Social Research Method) 是有目的地对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类各种社会 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和手段。 社会研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既 包括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也包括各个社 会工作部门的研究。
(一)社会研究方法的概念
• 有的学者认为:
(一)实证主义与非实证主义
1. 实证主义方法论
涂尔干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样的,都是纯客 观的,社会现象的背后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规律。因此, 社会科学可以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 因为社会现象是客观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是可 以被人们所认识的,是可以发现其内在本质和规律的; 经验是科学知识的唯一来源,并且也是科学知识得到 验证的唯一标准。 社会科学的任务不在于说明社会现象应该是什么,或 者必须是什么,科学的任务仅在于说明社会现象是什 么。因此,社会科学无需对“事实”做出价值判断, 而应该采取“价值中立”的原则。

社会研究方法(B站清华大学课程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B站清华大学课程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B站清华大学——刘志林)第一讲理解社会科学研究一、什么是社会研究由社会研究者开展的,针对社会中某些我们关心的问题来寻求答案的过程提出问题——搜索和分析证据——得出答案个人经验、传统观念、权威、原创研究社会研究中常见的错误:1、不确切的观察(而科学的观察是有意识的、系统的)2、过度推论或者过度概括3、选择性观察(e.g.:共享单车是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4、非逻辑性推理(e.g.:风水轮流转)提出问题——寻求证据——分析评价证据——得出答案社会研究:由社会研究者所开展的,针对社会中某些我们关心的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

二、什么是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与研究风水:反映出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多年观察的一种经验积累(坐北朝南、向阳背阴与冬季挂干冷西北风,夏季刮东南季风有关)经验主义Empiricism(环境的选择与设计画→运势)科学:是人类积累关于自身和世界的知识的方式之一零散的观察和总结→系统的观察和分析科学研究的诞生,反映出人类知识积累从零散的经验积累到有意识的系统系统观察和分析的转变科学的社会研究:超越经验主义的系统观察3个特点:从对现象的描述到原因的解释(是什么→为什么)实证+逻辑: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因果解释的逻辑过程)从观察到结论:个别的、具体的现象→一般的、概括性的规律与机制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s:掌握发现社会现象中仍然需要并值得回答的社会问题,并通过大家认可的、可信、可行的技术路线寻求证据、进行论证的社会研究者三、社会研究的出发点差异变化总结归纳:趋势模式描述差异,发现规律→揭示原因、提供解释→提供预测、指导决策值得研究的差异(艾伦˙巴比):固有观念:晋升制度影响士气;参照群体理论(与周围的人比较)四、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因果关系大学教育→收入;勤奋→收入相关关系夏天→冰激凌销量增加→去海边人数增加→溺水身亡区分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研究问题:上大学能增加收入吗?因果解释的不同逻辑Idiographic VS nomothetic个案式推理 Idiographic Reasoning寻求对某个具体现象/事件/案例的全面解释为什么某一项政策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因为: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对A的全面解释意味着难以帮助我们理解除了A以外的其他任何问题通则式推理Nomothetic Reasoning寻求能够解释所有类似现象的某个或某几个因素上大学能够增加收入;人力资本能够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一个具体现象只能解释部分而非全部原因;但能解释更多类似现象五、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应用型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寻求对社会现象的“新”的解释/理解;关注社会事件发生的因果、机制≠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从现实问题中寻找研究问题;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力求直接或间接地发现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政策分析:社会科学研究不以“提供解决方案”为首要目的;基于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观察与分析,力求对未来提供借鉴不同类型的社会研究实然VS应然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1、可以提出什么样的研究问题?2、(至少要)描述:差异/变化(发生了什么?)模式、趋势;发生规律性、一般特征、普遍性更有意思的是:发现异常(有什么不一样的现象?意外现象?差异性?)3、(在此基础上)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因果关系:是否存在某种原因的影响?影响的程度有多大?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4、(在此基础上,希望能)指导未来:(为什么会这样?)预测:如果我们做了某件事情,会产生怎样的结果?what if…建议:我们想要改变目前的状况,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六、研究效度:评价研究的质量四种研究效度外部效度:能够推论到其他情境/现象?构念效度:变量是否准确反映了概念?内部效度:这种关系是否的确是一种因果关系?结论效度:是否发现了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实例研究问题:上大学能增加收入吗?七、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伦理:与特定职业或群体相一致的行为标准对参与者无害社会研究的伦理规范1、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研究者有义务告知参与者研究目的、内容及可能的影响2、自愿参加 voluntary participation随时退出3、保护参与者的身份匿名anonymity保密confidentiality第二讲研究设计一、研究设计的作用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设计:提出研究问题;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案实施:实地考察;数据收集;补充文献分析:方法;模型;软件→发现与结论撰写:成果报告与交流提出研究问题↓文献述评↓提出研究假设↓研究方案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研究设计的作用1、关于某一研究的工作计划研究什么以及如何研究?提供要观察和分析什么、以及Ruhr进行观察和分析的纸雕原则与具体路径2、为可能产出怎样的研究成果提供一个蓝图我想要提出并证明的观点的是什么对于这个研究问题,有没有kennel找到所需要的数据我的研究问题/观点是不是有意思且具有意义的3、对研究选题及研究方案的论证为什么选择这个问题、理论框架、研究路径?研究设计的三大核心问题What-想要研究什么问题?我想要提出并证明的观点是什么Why-为什么想要研究这个问题?我的研究问题/观点对我的受众来说是不是有意思且有意义的?How-打算如何研究这个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打算在哪里,对水开展研究?对于这个研究问题,我有没有可能找到我所需要的数据?我打算如何获得适当的证据来证明结论?研究选题:研究问题是很么?选题的意义是什么?选择研究策略:制定研究方案:A、概念化与测量B、抽样方案C、数据收集方案D、数据分析方案二、理论与因果关系什么是理论?对于社会现象的解释因果关系的一般性陈述至少设计两个概念理论是可被证伪的理论是建立在某些前提条件之上,这些前提条件不用证明对前提条件的质疑会导致研究问题、理论、方法等的重大改变→科学研究的范式转型理论理论视角理论框架理解因果关系1、三个条件:原因和结果之间应当是相关的;原因必须先于结果发生;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是一种虚假关系竞争性解释:两个相关变量有可能是第三个变量导致的虚假相关关系(遗漏变量问题;互为因果问题)2、通则式因果关系能够解释大多数类似现象的一般性因果关系不能解释个案发生的所有原因3、并非必要条件、也并非充分条件4、不排除例外现象5、因果效应与因果机制因果效应:原因是否导致结果的发生因果机制:原因如何导致结果的发生三、基于变量的语言体系变量研究问题:大学教育是否能够增加收入?变量1;教育程度→变量2:收入使用变量的语言来提出研究问题1、社会研究式关于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及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2、结果/因变量/被解释变量=F(原因/自变量/解释变量)研究问题:大学教育是否能够增加收入?自变量;教育程度→因变量:收入描述性研究:单个变量的研究(结果变量)解释性变量:结果变量/因变量=F(原因变量/自变量)原因变量→结果变量四、研究对象与分析单元研究主题研究对象分析单元关于“什么”的研究-研究主题 research topic关于“谁”的研究-研究对象 research objects分析单元 unit of analysis研究对象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用来观察和总结同类事物特征、解释其差异的基本单元实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变量:经济发展研究目的:描述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研究对象:区域(省)分析单元:单个区域研究对象与分析单元分析单元:微观:个人汇总:家庭、组织、社团地理区域:社区、城市、区域、国家社区、政府、国家、机构、组织等等。

(完整版)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考研笔记,精简划重点,精编打印版

(完整版)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考研笔记,精简划重点,精编打印版

第一篇社会研究基础☆☆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更多精品资料微信搜考研通)一、社会研究及其意义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二、社会研究的特征社会研究作为一种特定的科学研究类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what/why]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三、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a) 人的特殊性:作为社会研究对象的人、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都是具有主体意识的,有主观意志,不一定与研究者合作,所以无法达到自然科学那样高的正确程度。

b)研究的干扰性: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研究者(人)会对被研究对象(人)产生干扰,所得经验是被干扰后获得的。

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社会研究者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量,也更难分清现象的原因和结果;人既是一种生物个体,同时又是一种社会个体。

因此人们的行为不仅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到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家庭背景等)、他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和制约。

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社会研究除了会受到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各种自然条件限制外,有时还受到伦理的、政治的因素的限制。

e)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研究者本身也是其研究对象的一部分,难以保持客观、超然的态度。

研究者也是人,与被研究者之间会产生情感,不知不觉影响他对资料的反应和对研究结果的解释。

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

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

根据传播学或社会学的相关实证或经验范式,说明何为定性研究、甄别问卷(05)概念化、操作化、随机抽样、霍桑实验、传播学定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的主要特点、传播学研究性论文前一般要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意义何在、写一个大众传播或网络传播领域中相关课题研究计划,课题自己选,要求简单写出研究课题,问题的由来,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等(06)民族志方法、焦点组方法、在社会科学中,概念在理论构建中的作用是什么?、简述定量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方法并指出其特点(07)信度与效度(08)简述大众传播学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及其适用性、分层抽样、重点访问、简述问卷法与访问法的区别和联系(09)请说明为什么在定量援救中要进行定类、定序、定距、定比等变量的区分?在传播学研究中,请举例说明抽样调查、内容分析的研究对象分别有哪些?(10)控制实验、滚雪球抽样、比较传播学定量研究中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

、(11)第一篇研究概论第一章人类研究与科学第二章社会研究中的伦理和政治第一章人类研究与科学导言·本书的主旨是我们如何发现社会真实·1.我们所知道的大多数事物取决于我们是否相信他人所说,人类社会就这样建构的,只是的基础就是约定俗成。

因为你不可能只通过个人的经验或发现而知道所有的事物。

2.观察一.寻求真实一个论点必须有逻辑logical和实证empirical两方面的支持:必须言之成理,必须符合人们对世界的观察。

一般的人类研究用因果和概率causal and probabilistic的推理预测人们未来的环境。

研究是人类依据本性进行的活动,来解释事件和预测将来的事件。

通过直接的经验了解事物时,我们会做观察,并从观察中找到规律性的模式。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只有部分是直接通过个人研究或个人经验,大部分则是来自他人告知的约定俗成的知识。

两大来源:传统和权威。

可能误导我们。

研究中的错误和解决方法1.不确切的观察(老师第一次讲课时衣服的颜色?)避免:谨慎细致的研究2.过度概化当我们探讨周围事物的模式时,通常会把一些类似的事件当做某种普遍模式的证据——我们在有限观察的基础上,做了过度的概化。

社会研究方法的层次

社会研究方法的层次

社会研究方法的层次
社会研究方法的层次是指将社会研究方法从低到高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和目的。

本文将介绍社会研究方法的层次,并阐述每个层次的特点和应用。

1. 基本研究方法
基本研究方法是社会研究方法的基础,适用于研究范围较小、研究问题较简单的情况。

基本研究方法包括调查问卷、访谈、观察、实地调查等。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收集大量数据,适用于初步了解研究对象的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2. 进阶研究方法
进阶研究方法是在基本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用于研究范围较大、研究问题较复杂的情况。

进阶研究方法包括案例分析、文献综述、量化分析等。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结论。

3. 高级研究方法
高级研究方法是在进阶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用于研究范围较大、研究问题较复杂的情况。

高级研究方法包括模拟实验、动态观察、虚拟现实等。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探索新的研究问题,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4. 应用研究方法
应用研究方法是指将基本、进阶和高级研究方法相结合,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

应用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文献综述、调查实验等。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研究对象、解决问题,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社会研究方法的层次非常重要,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通过了解不同层次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开展研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一、引言一个完整的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主要由确定研究主题、聚焦研究问题、研究设计阶段、收集资料阶段、整理和分析资料、以及研究报告撰写和发表阶段这六部分构成。

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认识即观察和感受;另一种则是间接认识即传统和权威。

而科学研究是在传统和权威的基础上根据研究者亲身体验和观察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所谓的科学研究是指人类运用科学的方式和手段探究问题答案的一般过程,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真实。

“真实”到底是什么,怎么样的世界算是真是的?关于什么是“真实”,历史上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一是前现代主义观点即眼见为实;其二是现代主义的观点即把差异的存在看成是正当的,也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三是后现代主义观点即所有的真实都是来自自我观点中的想象,也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掺杂着主观的因素。

社会研究方法是科学家使用的可以通过亲身经验来发现真实的方法。

科学的两大支柱是逻辑和观察,科学对世界的理解必须是言之有理,并符合人们的观察,这两者缺一不可。

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求社会生活的规律性,因此社会科学家主要研究的是基本的社会模式,而不是个体的状态即社会科学家试图了解人类运行的体系而不是寻求对个体的解释。

二、确定研究主题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寻找合适的有价值的研究议题,社会研究的内容一定是与时俱进的,一定要结合国际国内的实际。

为当前人类所面对的难题提出可行的解决路径,创新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确定一个研究主题主要两大原则:一是重要性即研究主题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是创新性即我们在研究问题过程中要有创新,要能够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可行的路径。

三、聚焦问题聚焦问题是在确定研究主题之后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聚焦问题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明确界定分析单位。

所谓的分析单位是指研究的主体即研究谁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最常见的分析单位主要有个体、群体、组织、社会互动、社会人为事实。

个体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最常见的分析单位,艾尔巴比认为在进行个体单位研究中研究对象可以是分析单位所属的特定群体(学生群体、教职工、医生群体、选民等等),描述性研究将个体看作研究主体的目的是为了描述有个体组成群体的特征等问题,而解释性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个体来发现群体运行的社会动力。

群体是指由某种社会联系组成的人群。

群体作为研究单位与群体中的个体作为研究单位是截然不同的,如果通过某班级的成员来研究同学们对老师的满意程度,其分析单位就是个体;如果分析不同班级之间成绩的差异,期分析单位就是群体。

组织是指有共同目标以及正式分工的群体,例如企业、学校、医院、各种非营利机构等等。

社会互动也是研究分析单位,社会互动是研究指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互动所产生的一系列活动,例如研究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公司整体绩效之间的关系、政府放管服改革对企业改革创新的影响等等。

社会人为事实即人类行为或人类行为的产物,例如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离婚率、种族歧视等。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将确定的研究分析单位一以贯之,不能在研究过程中扩大或者缩小研究单位。

除此之外,在研究过程中应该切忌犯分析单位的错误推论即“区位谬误”。

所谓的“区位谬论”是指假定以区位为单位得到的结果也可以在区位个体中得到证实。

例如选民平均年龄较低的选区毕平均年龄较高的选区更倾向于选择女性候选人;因此就说年龄小的人比年龄大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女性候选人。

其二是文献综述,任何研究问题的提出都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的支撑,文献综述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在该研究课题范围各位前辈都做了哪些努力,分别从哪些不同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炼出自己的研究方向。

一篇好的文献综述要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和空白,并提出新的建议和假设,完善研究领域并填补研究空白。

四、研究设计1.变量的设计在研究中一般会存在三种变量即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控制变量。

自变量也称为解释变量,因变量称之为被解释变量,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通常是研究自变量(解释变量)对因变量(被解释变量)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

控制变量是指除自变量以外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控制变量在社会研究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控制变量直接关系着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详细模型是处理控制变量的一个重要工具,详析模型是指通过对控制变量的影响来理解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模型。

如果对于自变量和因变量来说,控制变量为中介变量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通过控制变量组成了一条传导机制;如果控制变量作为前置变量时,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种虚假的因果关系。

2.概念化概念化的过程就是区分概念不同维度并确定衡量概念的指标,目的是将模糊、不清晰的概念用可视化的变量表示以此是概念明确化、精确化。

区分概念的维度是为了明确研究概念的某一方面;指标是指那些可以使概念可视化的变量。

以“同情心”为例,研究同情心的维度可以有两方面:其一是对人的同情心,其二是对动物的同情心;不同的维度衡量同情心的指标也是不同的,衡量对人的同情心指标主要有:①安慰别人②对别人的遭遇感到痛心③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会伸出援手……;衡量对动物同情心的指标主要有:①会埋葬死亡的小鸟②收留流浪的小猫小狗③参加小动物保护协会……。

概念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的审视最初的概念和定义,如果有变化,要不断通过操作化的过程进行调整。

3.操作化操作化是概念化的延伸,操作化是在概念化的基础上对各种变量进行测量的过程。

操作化包含了一系列相互关系的选择:其一是根据研究目的适当的选择变量变异的范围,例如在衡量月收入高低的时,如果是研究扶贫问题,月收入这个变量变异的范围可以是A.1000—1500,B.1501—2000,C.2001—3000,D.>3000;如果是研究贫富差距问题,月收入这个变量的变异范围是 A.﹤5000,B5001—10000,,C.10001—20000,D. >20000。

其二是明确变量的维度,以对动物的同情心为例,测量过程中是测量对动物的爱护(不伤害小动物)还是对受伤害动物的救助。

其三是清楚界定变量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每个变量都应该包含两个要素:首先变量的属性应该具有完备性即属性可以将变量穷尽;其次变量的各个属性应该具有“互斥性”。

其四是明确测量的层次,测量的层次主要有定性测量、定序测量、定比测量和定距测量。

当变量的属性只有完备性和排他性是,使用定性测量,如性别、出生地、宗教教派;根据变量属性进行逻辑排列就是定序测量例如顾客满意度调查、宗教的虔诚度;定距测量所描述变量的属性可以排序,而且相邻的属性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五、收集资料1.实验法实验法更适合用来解释社会现象,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采用实验法时并不是都在室内进行,大多数的社会科学研究都是“在自然实验”,即在日常社会事件中进行实验。

古典实验是通过对实验组与控制组做前测及后测,来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古典实验法最大的缺陷在于内部效度,一方面,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前测和后测时,被解释变量发生变化并不一定是由于解释变量的刺激,有可能是实验对象察觉了实验的目的因而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使被解释变量产生变化,即是由于实验本身对被解释变量产生了影响。

为了弥补古典实验的这一缺陷,社会科学家发展了一些新的技术,例如:“所罗门四组设计”,古典实验法会出现前测对后侧影响的可能性,所以“所罗门四组设计”加入了不参加前测的实验组和控制组。

“所罗门四组设计”的主要理念是一共设有四个小组,两个实验组和两个控制组。

在这两个实验组和控制组中,其中一组分别进行前测和后测,而另一组只进行后测实验。

然后将四组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解释实验结果。

另一方面是被实验者和实验者的心里暗示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

被实验者在知道自己在实验组是会产生心理暗示,例如,在一种新药实验过程中,实验组的患者认为自己服用了新药就能使病情好转;对于实验者而言更加倾向于观察实验组的效果而忽视控制组的效果。

因此,社会研究者通常使用“双盲实验”来克服这一内部效度问题。

所谓的“双盲实验”就是实验者和被实验者均不知道哪些实验对象属于实验组哪些属于控制组。

在使用实验法研究问题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选择合适的受试者。

选择合适的受试者是为了让实验组和控制组具有可比性,也就是说实验组和控制组必须尽可能的相似。

为了选择合适的受试者主要采取概率抽样、随机抽样以及配对的方法。

2.调查研究(涉及抽样)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

在社会研究过程中设计的研究对象很可能成千上万,因此对每一个被研究对象发放问卷以及访谈是不现实的。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社会科学家在社会研究中普遍采用抽样的研究方法,从大量的研究对象中选择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组成研究群体。

抽样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

(1)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是指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或单位会有一个已知的概率被抽中,概率抽样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随机抽样是在总体中没有任何规律的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或单位组成样本。

系统抽样是简单随机抽样的变体,也称之为“等距抽样”。

例如,在调查村民对村干部满意度时,在村民名单的前10个中随机抽取一个,然后在间隔10人抽取一个,依次进行组成一个研究样本。

分层抽样也称为类型抽样,是将总体按照其属性特征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型之后,在这些层次和类型中随机抽取个体或单位组成研究样本。

各层次样本量的确定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等比分层抽样即各个层次或者类型按照样本容量占总量的比例从中抽取样本单位;其二是异比分层抽样即各个层次或类型按照不同的比例抽取样本单位,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某一层次的样本数量过多,而另一些层次样本数量过少导致最终结果不具有代表性(结果不能很好地反应样本数量过少的层次的情况)。

例如调查西部地区离婚率的问题时,就要用异比分层抽样的方法,西部地区各省份的人口数量不尽相同,为了使最终的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在抽取样本单位是在人数较少的省份采用更高的比例。

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是将总体中各单位归并成若干个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集合,然后再以这若干个集合为抽样单位抽取样本的抽样方法。

例如政府要调查某一民生项目的满意度,假如整群抽样的比例为1/100,政府可以从n个社区群中按照1/100抽取n×(1/100)个社区,然后在这n×(1/100)个社区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

(2)非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是指调查者分局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该方法不是按照严格的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样本。

非概率抽样主要有四种方式即方便抽样、立意抽样、滚雪球抽样、定额抽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