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导语设计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的有效设计初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的有效设计初探【摘要】这篇文章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语的设计问题。
首先介绍了导入语的概念和重要性,指出了影响导入语效果的因素。
随后提出了有效设计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语的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加以说明。
文章认为,良好的导入语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语的作用,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语、有效设计、概念、重要性、因素、方法、案例分析、作用、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而语文课堂导入语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教师对于语文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存在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对于如何有效设计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语进行探索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语文教学也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导入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语的概念、重要性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有效设计方法和案例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语的教学。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的有效设计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设计导入语,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导入语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的有效设计,对于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浅谈在小学语文课中导语的设计

课堂内外新课程NEW CURRICULUM 一段好的课堂导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思维活跃;一段有深意的课堂导语,包含人生哲理的同时,还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唤起学生的心灵感知。
由此可见,优秀的课堂导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导语的几种设计方法进行分析阐述。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让教材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学导入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导语,引导学生学习新课。
例如,在教学《九寨沟》这篇文章的时候,由于该文章是通过生动的描写,优美的词句,为学生描绘了一幅九寨沟美妙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
因此,在教学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九寨沟景色的图片,同时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对九寨沟的美丽产生向往。
这时,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有的学生去过,所以回答了教师的问题。
教师接着问:“那同学们喜不喜欢旅游啊,你们都去哪里旅游过?”学生的兴趣都被带动起来了,表现得很活跃,纷纷说出自己去过的地方。
这时,教师适时地引入新课:“同学们听我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九寨沟,就是一个旅游胜地,大家一定想知道这里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和哪些有趣的动物。
那么大家就与老师一起学习今天的新课吧。
”就这样,通过教学情境导入的方式,让课堂导语轻松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仅把文章学习的内容渗透给了学生,同时也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
二、疑问导入,引发思考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我们都知道,说明文和记叙文的教学方式有所差异。
说明文要求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概括和判断能力,因此,对于这类文章的课堂导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课文内容,设置一些简短、新奇并且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对学生的思维兴趣点进行有力的冲击,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
张锋伟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一个合理有趣 的 课 堂 导 入 是 教 师 现 阶 段 面 临 的 难 题 之 一,很 多 时 候 学 生 之 所 以 会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觉得语文是一个枯燥而无味的学科,很大的原因就是在进行 课 堂 导 入 时,教 师 并 未 采 取 正 确 的 方 法,使 学生在一开始就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所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课 堂 导 语 进 行 设 计,通 过 活 泼 有 趣、生 动 形 象 的导语,让学生对所学习的课文产生兴趣,从而对语文学习 产 生 兴 趣. 在 这 篇 论 文 中,主 要 就 小 学 语 文 课 堂 导 语 的 设 计 进 行 探 讨 ,希 望 能 够 为 小 学 语 文 课 堂 的 发 展 做 出 一 份 贡 献 .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试论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

试论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思想素质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堂导语是教师开启课堂,有效进行课程内容导入的重要途径。
课堂导语是切入课堂的首要内容,是衡量教学活动的开展效率以及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指标。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灵活设计教学导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因此,本文简要分析课堂导语设计应遵循的部分原则,举出多个实例,从多个角度探索设计小学语文课堂导语技巧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课堂导语设计工作提供助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语设计;技巧引言:课堂导语作为学生在教学实施阶段最先接触到的教学内容,在整个小学语文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课堂导语的设计往往能有效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在课堂的开端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活动之中。
教师的独具匠心的课堂导语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循循善诱,一步步将学生带进语文学习的过程之中。
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对课堂导语进行精心的设计,帮助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语的设计,要想达到切实的课堂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精心构思,遵循相关的设计原则。
教师不能只做知识讲授者,更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让学生能够实现自主性的学习和探究[1]。
第一,遵循概括性原则。
课堂导语作为切入课堂教学的首发内容,应避免词藻堆砌,庞杂繁琐的长篇大论,否则极易出现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兴致缺失,提不起学习积极性的糟糕状况。
课堂导语应做到短小精悍,具有引导和点拨作用,有一定的概括性。
第二,遵循趣味性原则。
学生在小学成长阶段,充满了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和探索心理,因此教师在课堂导语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加入更多趣味内容,比如寓言的穿插,名人的生平故事等元素,精心设计课堂的导语内容,保证课堂导语的趣味性。
语文(心得)之浅谈导语设计

语文论文之浅谈导语设计如果说上好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
重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一、设置悬念导入“悬念”是思维的导火线,在导语中设置一定的悬念,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迅速进入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
如在教小说《孔乙己》时,我设置了两个悬念导入新课。
第一个悬念:鲁迅在自己写的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孔乙己》,这是为什么呢?第二个悬念:人们看了悲剧后往往会感到很悲伤,而读了《孔乙己》这篇小说,却是感到内心的刺痛,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又是什么样的悲剧呢?这两个悬念的设置,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孔子说得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当学生处于“愤”与“悱”的状态时,教师才有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活跃他们的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诗词格言导入诗词格言一般都是语言精炼,含义丰富,表现力强,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
由诗词格言导入新课,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对新课产生兴趣。
如讲授《三峡》时,我首先吟咏了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们紧跟着吟咏起来,我们好像进入顺水而下、水流湍急的情境。
三、现身说法导入现身说法就是教师把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叙述给学生,在学生听得入情时顺势进入要学习的新课。
如我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色彩斑斓的童年。
一提起童年生活,我就会想起帮助过我家的热心的四妈,想起我们一家人在那并不宽敞的房子里幸福温暖的生活情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看鲁迅先生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
”四、讲解故事导入学生都爱听故事,在开课之前讲一个小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如讲《桃花源记》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世外桃源’的故事吧。
”于是我便依照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发挥,以讲故事的形式把课文内容讲给学生听。
小学语文课导语设计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的导语设计摘要:导入新课犹如说书人的“开场白”一样重要。
如果教师能用几句言简意赅、精巧生动、富有诱感性的语言拉开“帷幕”,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教师要重视导入语的设计,要努力把导入语设计成一座让学生通向课文的桥梁,要使导入语成为教学中的催化剂,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思维就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的轨道,促进整个教学过程高效进行。
关键词:课堂导入积极性学习兴趣情景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环节。
开始时的“几分钟”导入设计得好,会给一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始时的“几分钟”抓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的完成,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成败。
因此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
教师要注意应根据学生年龄、认知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
在设计导入语时,教师要坚持其实用性原则,不能盲目套用,追求形式主义,要根据教学目标,用较短时间引入正题。
在导入时,教师本人要先融入到情境中去,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和精彩的语言感染学生,做到启发与投入相结合,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1.实物入手,活跃气氛。
小学生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大多来自具体形象的认识,使抽象的思维变成具体的实物演示,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在教学《蓝色的树叶》时,我就找来几片树叶,通过让学生观察树叶,让学生说树叶的颜色,巧妙地引出今天的课题。
学生会好奇怎么还会有蓝色的树叶呢?很自然的进入课文中去,这样不仅活跃了气氛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利用图画,进入角色。
小学生的思维多以直观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画图又是他们最早学知识的方式,因此在课堂导入中,恰当的应用画图可以使课文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时我就采用画许多小鱼的方法。
在激起学生好奇心的同时,直观的让学生说小鱼都生活在什么地方?如果它们被风浪吹到沙滩上,看到可怜的小鱼你在乎吗?这样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自然而然的为新课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7953ccaa00b52acfc7cac7.png)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导语设计好的语文课导语应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集智慧美、情感美、人格美、悬念美为一身,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不仅是一堂课的起步环节,更是吸引学生眼球,开启学生心扉,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敲门砖和金钥匙。
语文课导语设计“趣”“巧”“新”“精”“变”一篇好的文章别样的开头总能牵动读者的心,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导入部分亦是如此重要。
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
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更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入语,尤其要在“趣”“巧”“新”“精”“变”五字上下功夫。
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
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
那么,怎么才能让导语在第一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小学生年龄尚小,活泼好动,他们对猜谜语都有浓厚的兴趣,用猜谜的方式揭题,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愉悦的进入课文的学习中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雨》这课时,可以先让学生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河里看不见”,接着出示课题,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谜语的导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为了找到正确的答案,探求知识的欲望被激起,自然就使他们以最佳的思维状态进入到学习中来。
二、“巧”紧扣课题布陈设疑,提问题,创设悬念或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提出探索新知识的目标,借以抓住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维、想象,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觉地参与教学思维活动。
试论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

试论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更加重视课堂效率,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来说,课堂导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开始之前,利用有趣的导语,可以吸引学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增强课堂效率。
就本篇文章来说,是对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的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引言: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会利用一个好的课堂导语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但在目前,还有很多教师存在不重视课堂导语的现象,在上课时总是直接让学生打开课本,直接进入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容易导致失去学习兴趣,所以,一堂好的语文课,课堂导语必然是重要的,教师也应该设计出适合所有学生能接受的导语,让学生体会课堂的魅力。
一、小学语文课堂导语的重要性(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下,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面对新教材时,导语可以拉进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将学生从上节课的思维中拉回来。
导语可以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的兴趣。
导语是推动一节课堂的关键,好的导语将课堂映衬的五彩缤纷,学生才有兴趣在课堂中发挥出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使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目前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一味的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是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导语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用富有感情、形象生动的导语可以将学生思绪带入到课堂中,实现学生自主发展。
让学生在导语的作用下,增加学习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有了动力,学习才会起劲,才能充分发挥导语的作用。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体现现代化教育发展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用新型的课堂导语,以便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帮助。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的有效设计初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的有效设计初探【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的有效设计。
首先从概念上解析了导入语的含义,然后介绍了导入语的种类及其设计原则。
接着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语的设计方法和实施步骤。
最后总结指出,有效的导入语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设计时应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参与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和运用导入语,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设计,概念,种类,原则,方法,实施步骤,教学效果,因材施教,学生参与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语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扮演着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习思维的重要角色。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导入语的设计并不重视,导致课堂开端效果不佳,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对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语的有效设计进行探讨和研究,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如何通过优质的导入语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语的有效设计初探,将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语的有效设计,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语的概念、种类、设计原则、方法和实施步骤,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通过研究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语的有效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
研究还旨在强调学生参与性在导入语设计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的方法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
一节课的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让学生快速的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因此,老师备课中要精心设计导语,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基。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语设计;激发兴趣;高效课堂导语,即新课教学时的“开场白”,也叫“课引子”。
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它犹如序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具有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引人入境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学生普遍存在着希望上好课的动力准备,心理学称这为“心向”。
因此,教师都会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取向,精心设计导语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融入课堂学习情境,为达成学习目标做好铺垫。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都有哪些方法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愿与同仁商榷。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标题一般分为主标题、副标题,它是用来标明文章、作品等主要内容的简短语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本的灵魂,它对课文的基本思想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透过标题,抓住文章的主旨和脉络,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文,这样能让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抓住课文重点,快速地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讨。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我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文章记叙了1941年秋,面对日寇大举进攻,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事迹。
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这五位壮士是谁?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壮举吧?现在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课文《狼牙山五壮士》。
”这样一下子就使学生了解了本课的学习目的,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接下去的学习,达成本次课的学习目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创设的导语设计重在是以“导”创“境”,以“境”激“情”,注重挖掘学生的情感。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课堂导语设悬切忌虚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江苏泰州市海陵学校(225300)沈中健语文课堂教学要设置开场白,也就是课堂导语,这是一般语文教师都会选择的教学环节。
课堂导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提示课堂学习内容、解释教学安排、引起学生关注。
导语设计有很多种方法,设悬是很多教师推崇的。
由于设悬可以制造教学悬念,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所以学生也比较喜欢这样的教学设计。
但是,设悬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太过随意,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可能弄巧成拙,造成教学“事故”。
一、悬而不悬,失去设置意义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中设置悬念,其目的自然是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导语设悬是不是成功,要看学生的反应。
如果学生对这个悬念充满好奇,并急于探求谜底,这样的设悬就是成功的,不然就是失败的。
假如教师设置的悬念其答案早已“泄密”,或者学生已经了如指掌,这个设悬就是彻底失败的。
悬而不悬,学生早已失去探索的兴趣,教学还没有开始,学生就有了结束的感觉,教学效果当然要大打折扣了。
有一位教师举行公开课,讲的是《三顾茅庐》。
在导语设计时,他是这样设悬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三顾茅庐》这篇课文,这里面究竟讲的是什么事呢?到底是谁要三次去茅庐呢?三顾茅庐要请的人是谁呢?我相信随着学习的展开,这些谜底都会一一展现给大家的。
”很多学生都在窃笑。
很显然,教师的这个设悬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虽然一连提出了三个问题,但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明摆着的。
学生早已心知肚明,教师还要装模作样来提问设悬。
学生不是傻子,面对这些毫无含金量的问题不笑才怪呢!像这样的设悬,因为“太实”所以显得“太虚”。
太实,是指一目了然;太虚,是指没有价值。
一旦设悬不能发挥正面效应,必定要产生负面影响,学生会感觉教师“太水”,难有说服力,因此会对教师的所有教学行为产生质疑,这当然是很可怕的事情。
二、故弄玄虚,无异哗众取宠导语设悬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课的导语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课的导语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课的导语
小学语文课的导语
在这个教育信息时代,中华传统的文化精华一直是小学生们最喜欢的学科,中
华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精华所在,让我们思考与追求。
正因如此,语文课程也更具有教育重要性。
学语文,可以让我们真正理解中华文化,体验人文关怀,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体验知识。
在小学语文课上,我们可以探索思想、传承文化,学习掌握中华传统的语言文
字艺术。
它将帮助我们建立知识网络,增强自己的文学修养,还能让我们更好地阅读、理解普通话。
另外,语文老师还会教授我们高层次的语言能力,运用短语动词句子、诗歌等,以及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上,我们将会学到传统文化,唐诗宋词、经典文章,并通过朗读、比较、叙述、说话、写作等形式锻炼我们的表达能力,提高我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语文不只是一门学习的工作,更是一段生活的体验,它使我们能够从诗词中受到启发,在唐诗宋词中安静读书,在古典文学里激发自己的灵感,让我们懂得活灵活现,深化对生活的认知。
小学语文课,让我们能够以文化传承的方式来学习,拥有更加丰富的中华传统
文化知识,实现知识到能力、抛开课堂束缚,成长地更进步。
现在,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走进语文课堂,探索活学活用的乐趣!。
语文导语设计论文

浅谈语文导语的设计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
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何为导语?如果给导语下一定义,那就是: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向心理定势及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形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从而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的教学语言。
上课伊始,教师应该用最精练的语言,最短的时间,选用最有效的方法,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这一环节不仅是教师匠心的艺术再现,更是学生认知过程的心理需要。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学生普遍存在着希望上好课的动力准备,心理学称此现象为“心向”,这种“心向”既强烈又短暂。
因而,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每堂课的导语设计,他们往往能以精湛的导语愉悦学生的耳目,激发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触发学生的情思。
一个好的导语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更为重要的是,好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纵观众多语文教育名家,无不在导语的设计上精益求精,设计精品更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然而,有些语文教师却忽视导语的设计,甚至有人认为导入环节是可有可无的。
于是上课时总是那种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请大家把书翻到×××页,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
这种导入固然简洁,但它势必大大减损语文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失去了一次绝佳的教育时机。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还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学导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导语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调集注意;2.激发兴趣;3.引上正轨;4.引入佳境;5.启迪心灵;6.给予享受。
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导入论文5篇

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导入论文5篇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导入论文写文章开头要“引人入胜”,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
要上好一堂课,课堂导入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特别是小学语文课,教师需要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学生实际水平创设问题情景,制造悬念,造成认知突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那么,应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呢?下面谈一些浅见。
一、直觉导入由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还在发展中,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由表象开始。
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充分地运用实物、图、标本、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从直觉上刺激学生器官,用启发式的语言引入,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而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并激发他们对语言文字表达特定情境的思想感情的兴趣,把学生课间或课堂上已经分散的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为教师下一步的讲授作好充分的准备。
这种导入法是一种最为直接发将学生带入情境,引导学生追溯作者的创作生活,感悟语言和语言创作魅力的方式。
二、情感导入用故事、诗歌、歌曲、表演等多种形式把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或相关内容通过教师有感情的描述,引导学生对真、善、美与假、丑、恶作出爱与憎、满意与厌恶的情感肯定或否定的反映性评价,或通过教师引导启发、示范性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对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行比较、调整,从而把学生带入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提供的“学习场”,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促使学生以高度的兴趣参与整个教学活动。
这种导入法的目的是引其入“情”,学生入情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和锻炼。
三、启思导入紧扣课题布陈设疑,提问题,创设悬念或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提出探索新知识的目标,借以抓住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维、想像,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觉地参与教学思维活动。
教师则可可依靠教材紧扣学生心理特点,一步一步地展开课文中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
这种导入法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及脉络,抓住贯穿全文的线索,不断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去品味各部分内容。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语文论文第一篇: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语文论文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语文论文导语,即课文教学时的开场白,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用一段娓娓动听的导语引入课文教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
一堂语文课,学生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内容,老师一开始上课就得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这个“开场白”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步骤,也是思想教育和知识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随美妙音律的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一句精辟独到的导鱼,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定能扣人心弦,发人深省。
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含蓄的到玉,要舍得在每堂新课的到与设计上下功夫。
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往往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体类型、作家风格、作品的内容和具体写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学环境(包括所教学生的思想水平、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年龄差异和个性特点,还有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而灵活运用的。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列举下列几例常用的到玉,供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激励奔放、奋发向上型导语设计这种导语,文体一般为散文和记叙文。
如朱自清著名的散文《春》的导语可用:“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描绘过春天,赞颂过春天。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古代诗人描写春天的佳句——杜甫《绝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穿瓜洲》)……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春》。
…冬天里我们远去,春姑娘姗姗而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阳光明媚,和风吹送,郁郁葱葱的美丽景色,这景色给大地注满了无限生机,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力量!‟”这段导语感情真挚,既有知识性,又有启发性,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使学生睁大了求知的双眼,恨不得马上闯入春天的大自然去尽情的浏览、享受。
接着,老师就可以因势利导的教学新课了。
又如胡涌的《黄河滩头》,描写的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黄河滩头的人民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色和幸福的生活。
语文课导语设计论文

语文课导语设计探讨【摘要】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好的导语像磁铁,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学生渐入佳境,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导语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
它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路上。
【关键词】语文课导语设计探讨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把学生看作真正的学习主体,就要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所以教师应从知识的讲授者转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发学生的兴趣。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受旧的教学理念影响,往往以教师单一地灌输,学生机械地接受为主要方式开始课堂教学的,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需求,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好的导语就像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那么教师怎样设计语文课的导语呢?下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一、设置悬念,开头扣人心弦悬念式导语也叫“设疑式导语”。
即开头讲一个内容生动精彩、情节扣人心弦的小故事或举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来制造悬念,使学生对故事及相关事物产生关切感,从而仔细听下去。
在讲《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时,我首先说道:“一位美国海军舰长曾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们交头接耳,悄声议论。
稍停,教师说:“我们还是先来学习这位著名科学家写的一篇文章,看看他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引而不发,跃如也”。
自然而然同学们对新课就充满好奇,产生兴趣。
另外,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如《统筹方法》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我考大家一道数学题。
”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语的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语的设计【内容摘要】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
一个精心的导语设计,往往会让语文课堂精彩起来。
导语设计的方法很多、本文就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及思考,概括了几种常用的导语设计方法。
【关键词】语文导语设计方法“导语”,即开导、引导的话,又叫“开讲话”、“引语”等,都是指导入新课的引言,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
上好一堂新课,导语的巧妙设计和运用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过程设计好导语就是开好了头,就像一个节目主持人在开场、间场中的精彩话语,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课文的情景和意境中去,主动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语的设计谈谈自己的浅见:一、熟读教材,找准导语的切入口。
深入钻研,熟读教材,是设计好导语的关键。
教师备课时,对教材的整体内容、结构、思路、语言特色以及与单元上下篇有什么联系,教材有哪些基础知识和技能需要教给学生的,阅读时进行什么思想教育等等,都必须心中有数,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特点,选准阅读的切入口。
阅读课文的切入口,可以从下面的途径去寻找:1、利用课文的题目切入。
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窗口、眼睛,有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能引起读者的种种联想,从而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我们可以透过“眼睛”了解课文大意。
如新教材第九册的《海豚救人》一文,当学生读完课题后提问:海豚为什么要救人?怎样救,结果如何?又如《草船借箭》,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怎样借呢?结果有没有借到?既然借了,要不要还?2、创设情景切入。
即运用感情描述的语言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进入新的教学情境。
如第十二册《草原》的导语设计:“你们有没有看见过美丽的大草原?你们想不想欣赏美丽的草原景色?现在让我们唱着《草原之歌》,去欣赏美丽的草原。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论文: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论文: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大家都知道,一场精彩的戏拉开帷幕前,台上会锣鼓喧天,吸引着观众们急切的心,使人欲罢不能。
而上语文课就如演戏一样,在进入演出之时需先拉开序幕,而一堂课可序幕就是--导语。
导语用的好,课堂上既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营造好的课堂气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启发学生思维,使之主动投入学习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在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
”看来,语文教学的这个开场白是个必不可少的教学步骤,它如一股伴随着美妙音乐的涓涓甘泉,缓缓流入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给他们美好的想象。
它象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上,在必经之路上,这座桥梁架宽了,架牢了,学生就能轻松愉悦的到达下一站。
可见,精妙的导语是语文教学成功的一半。
那么如何妙用导语,他让我们老师首先想到的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创设情景,巧提问题,前后联系,而后最终成功完成教学,而不是机械照抄“专家答案”拾人牙慧。
在长达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例常用导语,和各位同人一起学习,共同探讨。
一、情景导入法。
例如:有老师教《社戏》一课时,可以先用浓郁的抒情语调朗诵一首小诗:树如果我是一棵树妈妈再不会责骂我弄脏了衣服小麻雀会柔顺的在我臂上挂一串音符顽皮的蝴蝶啊悄悄滑一线尘土松鼠则在我身上左右跳跃编一网树阴嘻!还有可恶的啄木鸟用它的嘴尖阁阁我的瘙痒是啊,我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鲁迅笔下平桥村的孩子们有是怎样度过美好愉快的童年的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鲁迅的《社戏》。
这样的导入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诗歌导入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它的知识性,人文性,情感性,哲理性都被受众人称赞。
我们可以把那些联想丰富,比喻新颖而且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诗歌作为导语,以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以进行新的探索。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方法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方法摘要:任何一种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想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都需要在这之前进行精心的活动设计,语文教学更是如此。
而在语文教学当中,导语也是非常重要的,也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成功的导语在语文教学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笔者在文章当中探索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语;设计方法引言:导语也就是一节新课教学开始时候的开场白,也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堂中最不可忽略的部分。
设计一个优秀的导语环节能够牢牢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当中,顺利的帮助学生敞开心扉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更加顺利的开展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
一、导语设计的重要性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语文这门学科是一座具有丰富底蕴的宝库,那么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的寻找开启这座宝库大门的钥匙,带领学生去畅游在语文的知识海洋当中,导语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研究当中表明,人对一些事物的感知印象都是以先入为主的,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首要印象,对于后续的一些学习也是非常具有帮助的。
因此在上课开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几分钟的时间来把学生的上课情绪调整到一个最优的位置上。
这也就是所谓的导语环节,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教师的语言艺术,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一个大体的认知过程。
运用好这一环节,就能够有效的帮助教师带领学生步入到知识的殿堂当中,感受语文所带来的神秘奥妙,并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导语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一)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师为学生所开展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运用导语的设计能够更好地为教学目标进行服务和努力。
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必要先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所要开展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来进行导语的设计,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趣味性和启发性原则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导语的形式,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能够帮助学生启迪智慧,去理解课文,让学生能够尽可能的调整自己的状态,走入到这节课的教学情境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导语的设计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上得好不好导语十分重要,一个恰到好处、形式活泼、吸引人、打动人的导语,常常让学生回味无穷,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入语;热情;求知欲;良好效果
on the primary language blurbs design
liao liu-hong
【abstract】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the success, a language lesson on how well lead is very important, one just right,the form of lively, attractive and impress people blurbs,often allow students food for thought, firmly attracted their attention, inspir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curiosity to learn, to achieve good results.
【key words】primary language; import language; passion;curiosity; good results
文章开头必须讲究落笔艺术,新课导入时,亦应如此。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要想上得好,开场白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恰到好处,形式活泼,吸引人、打动人的导入语,常常学生回味无穷,更能迅速安定学生情绪,牢牢地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
本文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谈谈几种常用的导语设计。
一、悬念设疑式
设疑,实质上就是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悬念,它利用学生的期待、渴望的心理和学生生活体验与作者思想感情的矛盾,因势利导,通过诡秘的表情、巧妙的反诘,设置悬念,诱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急于了解,进而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思考中体验到问题终于得以解决的快感,从而为达到本堂课预期的教学目的定下了“基调”。
例如,我在教学《蝙蝠与雷达》一文时,一开始这样提问:“同学们,飞机能在黑夜里安全地飞行,这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到底人们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在夜间安全地飞行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这段导语的设计,抓住了飞机夜里的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的联系,布阵设疑,制造悬念,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思考、想象,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二、新旧联系式
这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新课开始时,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通过复习、沟通、对比,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新课文、新知识上来,引导学生去发现新问题,从而收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如我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时,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小朋友们,我们在第三册语文课本中,已经学习了《狼和小羊》一课,请回忆一下那只可怜的小羊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学生不难回答:被狼吃掉了。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是一只老山羊和一只狼相遇的故事,那么这只老山羊会不会被狼吃掉呢?现在我
们就来学习新课《会摇尾巴的狼》。
这样的导语通过已学课文的知识铺垫,使学生较顺利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新旧联系式的导入内容和方法应随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变化,有的可以温古人古事而导入今人今事,有的可以温现实生活导入课文所写生活,有的可以温课外而导入课内……但无论如何,必须有两个前提,所温内容是学生已知的,所温内容和所学课文的内容之间是有联系的。
三、解题导入式
课题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人们常把它比作课文的眼睛和窗口。
通过对课题的解释、分析,可以窥见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匠心独运的构思。
解题导入式就是帮助学生通过对课题的解释、分析,从总体上抓住文章的中心,然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课文,进而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例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先在黑板上写个“岭”字,问:“你们知道什么叫岭吗?岭就是高大的山坡。
”我一边在“岭”前加“兴安”两个字,一边接着说:“兴安岭是我国黑龙江省一座大山的名称,它包括小兴安岭和大兴安岭两个部分,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小兴安岭这个地方。
”顺手又在“兴安岭”前面加上“小”,我简述了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后,接着说:“小兴安岭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又在“小兴安岭”前面写上“美丽的”。
“小兴安岭到底有多么美丽,有多么可爱,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吧。
”这段导语的设计,采用解题导入式,由“岭”到“兴安岭”再到“小兴安岭”,又到“美丽的小兴安岭”。
既逐层解释清楚题目中的词义,又揭示了课文的中心内容,而且采用层层剥笋式
的引导,富有艺术情调。
同时,还让学生掌握了文章题目与内容紧密相联这一知识,对学生以后读文章、写文章有很大的帮助,使用这种导入方式,最好要能直入文章的中心,为课题和文章中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引情入境导入式
这种导入方式就是教师利用实物、标本、挂图、朗诵、歌唱等直观教具,以及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等电化教材,把学生带入画面和课文意境中,通过音、形、色立体教学,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再加以适时因势导入新课,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看图学文、古诗式介绍事物的课文可以运用此法导入。
如我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这课时,首先利用幻灯演示课文中张衡站在天底下数满天繁星的插图,让学生看图,我在一旁娓娓动听地讲解:在晴朗无云的夜空里,有无数颗星星闪闪发亮,把蓝蓝的天空点缀得非常美丽。
就在这美丽的夜空下,有一个孩子正在一颗一颗地数星星。
这个孩子是谁呢?他为什么要数星星呢?……这样,通过学生看图,教师及时设置思想障碍,不但引导了学生的思考,而且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事实上,导入新课的方式还不止以上所述,如故事导入式、表演导入式、名人名言导入式等等。
好的开头犹如高妙的棋手下棋,第一着棋就能为全局的胜利奠定基础。
我们教师可以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切不可机械模仿、千篇一律;更要考虑施教对象的身心、知
识、阅历等多种因素,在新课导入这一环节上多费些心思,精雕细琢,使其成为“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