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构思立意技巧
诗歌鉴赏之构思立意
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
• 【设问方式】 • (1)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试作简要分析。 • (2)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 (3)分析这首诗歌的构思脉络。 • (4)这首诗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 时花。 问: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 【答案】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 飞,遥望前方一片萧条;三、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现 在的人去园空。这样,一、二句渲染出凄凉的气氛,为全 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三、四句就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显 示主旨。从而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
双调·水仙子·自足 杨朝英 杏花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深耕浅种收成罢,酒新篘鱼旋打,有鸡豚竹 笋藤花。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 [注]1、杏花村:多指卖酒处。2、篘:过滤。3、旋:刚刚。 说说这首元曲的构思脉络。
• 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 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 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 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 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对诗歌行文线索的考查
骤雨 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 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 又绿。 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 么?
• 【答案】(1)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 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 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 • (2)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 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现 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诗歌在立意结构方面的技巧
诗歌在立意结构方面的技巧在诗歌的立意及结构安排上,诗人也是独具匠心的。
常用的立意及结构技巧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1.层层渲染、铺垫(侧重于结构)如,苏辙《江上看山》:“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山”。
这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浓秀?层层的渲染,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2.首尾照应(侧重于结构)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
“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当然照应也会表现在诗歌内容与标题的照应上。
3.对比(立意兼结构)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结构性较强。
如,欧阳修《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
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4.卒章显志(立意兼结构)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来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情怀。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表达了诗人自由自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又如,《行路难》(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
”表现了诗人实现理想的豁达。
再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024诗歌的结构技巧
抑扬
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2.欲抑先扬法。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
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
“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
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
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
“闺怨”的主题。
美。 15.诗歌的颔联极其精妙,请简要赏析,并说明其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
14.C 15.颔联赏析:①“娉娉”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扶风垂柳 的柔媚之态,情趣盎然。②“娉娉”“点点”巧用叠词, 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形式优美。 结构作用:照应首句“春半”,为下文的“蓑”“半湿” 做铺垫。
(中吕)普天乐(节选) 张养浩 折腰①惭,迎尘拜②。槐根梦③觉,苦尽甘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万古 东篱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山妻稚子,团栾④笑语,其乐无涯。
过 华 清 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暴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腐化生活,杜牧仅摄取“妃子笑”
入诗,一切便尽在不言中了。千里迢迢,快马飞驰,完
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指压抑,贬低;扬,指褒扬,赞颂。 由于人物性格具有并非单一的复杂多面性,因此,在作品中最常见的 是“抑扬结合”、“抑扬并用”。 其具体手法有“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欲抑先杨”、“欲 扬先抑” 想褒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贬处落笔,而是从相反处落笔。 多用叙事来写人。
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这首诗是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 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作。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构思立意教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构思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运用有关结构的典型术语。
2.掌握诗篇结构类问题的答题模式。
二、诗歌的篇章结构1、景与情的关系: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2、结构特点:重章叠句、伏笔照应、比兴、统领全诗、层层铺垫、承上启下、抑扬等。
3、体现主旨: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等。
(一)以景结情以景结情,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以写景结束诗句,从而抒发感情。
以景结情,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举例讲解:横塘范成大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诗人在末句并未直抒离情别绪,只是把眼前开阔的横塘缩小到与离情别绪更直接相连的细雨、垂柳、画船上,颇具神韵。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问题:请结合全诗分析“千里暮云平”一句的作用。
①以辽阔、远大之景作结,使整个画面气势雄伟;②侧面表现将军威武矫健的形象;③呼应开头,彼此对照,烘托气氛,衬托心情。
(二)重章叠句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
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举例讲解: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三)伏笔照应诗人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一下,而后面应与前面呼应。
这种结构特点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
照应一般有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
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
诗词的篇章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
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指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照应、抑扬等。
诗言志,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方式,是指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这种构思立意追求的是“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蝶恋花·出塞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简析这首清词结尾两句的表现手法。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分析“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句的语言特色,即诗句使用的修辞、诗句中景物的关系等,然后还要结合诗句的主旨和情感进行分析。
答案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即以景结情。
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
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
恰当运用这种方法,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可分为首尾照应、扣题照应、伏笔照应三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中晓望孟浩然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这首诗首尾呼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结构技巧。
题干中说“首尾呼应”,因此分析的重点是结合律诗的特点阐释诗歌是如何首尾呼应的。
答案首联开篇就点出“望”字,紧扣诗题,且表现了诗人急于到达目的地的急切心情,是全篇的精神之所在。
尾联写诗人坐在船上看见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璀璨美丽,于是想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
“坐看”照应“望”字和次句中的“遥”字,“霞色晓”与诗题中的“晓”相呼应,表明是在一个早晨,而所表达的都是诗人急切的心情。
鉴赏诗歌构思立意技巧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以小见大、 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都是比较常 见的构思技巧,这些技巧的运用对提高诗歌表现力有很大帮助。
1.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借助典型的小景物传达大境界,以典型的生活细节
表现重大的社会内容,以平凡细微的事物反映深刻、重大的主题。
4.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是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它是诗人借
助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述来抒发诗人自己情感的手法,不是批评时政、 劝喻当道,就是抒发自己的感慨不平,表达自己的志向抱负,属于间接 抒情,抒情时很含蓄,既能把不便或不宜传达出来的情感传达出来,也 增强了诗的可读性,意在言外,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表面看来,颈联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 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 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有什么奇特 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便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 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 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唯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唯见远处的树色, 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天树”“日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这 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 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两句诗看似 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诵的 名句。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抒怀(主 下阕(片)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④承__接__上__阕__, )
_表__达__主__旨__)
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对偶)
写诗词的诀窍
写诗词的诀窍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写诗词的诀窍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写诗词的诀窍篇11、明确立意。
无论是写古诗还是现代式,立意都是开始写一首诗前就需想好的。
也就是说在写诗前,要明确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然后才能展开来写。
2、讲究平仄。
在古诗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平声对仄声是古诗里一个普遍的规则,除了个别立意独特的外。
而现代诗则比较自由,一般不会要求平仄。
3、要有韵脚。
一首诗可以只有一个韵脚,也可以有多个,这样读起来也会给人朗朗上口的感觉。
这一点,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都是需要的。
当然,也不能可以去追求押韵,导致诗歌拗口。
4、虚实相对。
太写实的诗歌会缺乏意境。
因此,一般都会采取虚实结合的写法。
这样诗歌才会给人如梦如幻的奇妙感。
5、句式变化。
一般的古诗由四句或八句组成,但抒写范围是可以无限大的,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那样才不会使诗歌给人一种呆板的感觉。
现代诗歌也是一样,要富于变化。
6、讲究意境。
意境是一首诗的灵魂,如果诗歌意境好,则完全可以忽略平仄、押韵、虚实等问题。
现代诗更是如此。
写诗词的诀窍篇2一、注意古体诗的韵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
在仄声韵当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地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
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行。
但是,所谓通用也不是随便乱来的;必须是邻韵才能通用。
二、作柏梁体作柏梁体诗必须句句押韵。
有一种七言古诗是每句押韵的,称为柏梁体。
据说汉武帝建筑柏梁台,与羣臣联句赋诗,句句用韵,所以这种诗称为柏梁体。
其实鲍照以前的七言诗(如曹丕的《燕歌行》)都是句句用韵的,古代并且另有一种隔句用韵的七言诗。
等到南北朝以后,七言诗变为隔句用韵了,句句用韵的七言诗才变了特殊的诗体。
三、作杂言诗古体诗有杂言的一体。
杂言,也就是长短句,从三言到十一言,可以随意变化。
语文诗歌结构技巧
请简要分析本诗行文构思之妙。(6分) 答案: ①首联扣题,开头就进入正题,写梅花伴随风雨而落; ②继而从香、色等角度描绘落梅之美好情态; ③颈联突转,表达对梅落枝空的惋惜; ④尾联再度上扬,写落梅依然可以引得霜禽粉蝶纷纷前来,更显不凡; ⑤行文起承转合,情调起伏跌宕,颇具曲折之美。
特点及 指诗歌在内容上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使全诗结构严 作用 谨,条理清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
示例 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
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诗歌从遥望中的牵牛星、织女星写起,由远及近,视线移到织女
星,织女织成布才能与牛郎相会,可是终日织不成,急得泪如雨 赏析
掌握一般规 染气氛、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和下文的内容构成对比等。
律性知识
②诗歌中间诗句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画龙点睛、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照应开头。
二、结构技巧题答题三步骤
注意:结构技巧其实是诗歌内容呈现的顺序,答题时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情感, 再判断所要分析的部分与诗歌主旨的关系(主要有正面渲染、侧面烘托、反面对比、反复抒写、层 层铺垫、升华递进等)
特点及 对要褒扬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对要贬损的人或物先写其长处。 作用 抑扬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
示例
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先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门外;后写诗人看到满园春色,有所收获。 赏析
前面遗憾是“抑”,后面高兴为“扬”
3.首尾呼应
上的要求。
8.以景结情
特点及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一转而写景,以 作用 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诗歌构思立意课件
情感构思法
总结词
以情感为核心,通过情感的变化和流动来构建诗歌的意境和氛围。
详细描述
情感构思法强调以情感为核心,通过情感的变化和流动来构建诗歌的意境和氛围。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然 景物或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发,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这种方法注重 情感的表达和传递,强调诗歌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创造性
构思是诗人对生活现象的再创造,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综合性
构思需要对生活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提炼,以形成完整的诗 歌形象。
选择性
构思过程中,诗人需要从众多生活现象中选择最具表现力的部分,以 最佳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
构思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确定诗歌主题和形象
保证诗歌的完整性
构思能够帮助诗人明确诗歌的主题和 所要塑造的形象,使创作过程更加有 针对性和目的性。
总结词
结构构思法是通过安排诗歌的结构和布局来表达诗歌的 主题和思想。
详细描述
在构思诗歌时,诗人需要合理安排诗歌的结构和布局, 如分段、句式、开头结尾等,以突出主题和思想。例如 ,通过设置悬念、转折等结构安排,增强诗歌的情节性 和吸引力。
实践五:通过主题构思法创作诗歌
总结词
主题构思法是通过确定诗歌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来展开 诗歌的内容和情节。
详细描述
在创作诗歌时,可以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事 物或人物等,赋予它们特定的象征意义,以 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例如,月亮常常被 用来象征思念、团圆等情感。
实践二:通过情感构思法创作诗歌
总结词
情感构思法是通过抒发诗人的情感来表达诗 歌的主题和思想。
详细描述
在构思诗歌时,诗人可以通过抒发自己的喜 怒哀乐等情感,来表达对生活、自然、社会 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例如,通过描写离别 之情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的感慨。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备考: 表达技巧专题--构思立意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备考:表达技巧专题--构思立意构思立意【铺垫】含义:铺垫,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事物或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
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为主要情节酝酿气势。
作用:①背景式铺垫,还原具体场景,使故事更真实合理;②衬托式铺垫,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有“水涨船高”的效果;③反差式铺垫,前面的铺垫与后面的情节形成巨大的反差, 情节跌宕,意味深长;④铺陈式铺垫, 增加文章的深度,使主题更突出。
例句赏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此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前三句仅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使诗歌主题更加突出,表现诗人对山林秋色,尤其是枫叶的喜爱之情。
【伏笔】含义:叙事性作品中,对后面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
作用:①构思精巧、结构严密,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②使情节波澜起伏,跌宕多姿,耐人寻味;③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转移;④使内容完整,真实可信,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例句赏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归园田居》首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既奠定全诗基调,又为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作伏笔。
【卒章显志】含义:卒章显志是立意的手法之一。
“志”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
“卒”是完毕的意思。
即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也叫“篇末点题”。
作用:①深化诗歌内容,升华主题思想;②总结全诗,使结构完整;③有水到渠成之感,有突出强调之效;④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
例句赏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突出中心。
诗歌鉴赏构思立意的技巧20121206
鉴赏诗歌构思立意的技巧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组1、以小见大《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故乡的诗。
诗人虽然只是截取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个小片段,但所描述的一刹那间的感触,却很能引起于相似境况的人们的共鸣。
联系到封建社会贫寒知识分子的坎坷经历和广大穷苦人民的悲惨遭遇,这生活小片段的社会生活内涵就更加丰富了。
南宋诗人汪元量共写了十首《醉歌》诗,且看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南苑西宫棘露芽,万年枝上乱啼鸦。
北人环立阑干曲,是指红梅作杏花。
这首五言绝句的一二两句描写了南宋宫苑因无人料理,已呈现出萧索败落的景象;三四两句描述蒙古入侵者进入荒凉破败的宫苑后环立于阑干曲,指着梅花说是杏花。
显然,这是以两个有特殊含义小场景来暗示宋朝已亡这个大事件。
唐代中晚期诗人元稹著有《行宫》一诗,写得耐人寻味: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首句和次句道出行宫仍在,却已荒凉破败;宫花虽开,却难掩其寂寞。
三句和末句述说先前花容月貌的宫女,闭于行宫几十年后,已是白发苍苍,闲来只能回忆一下一去不复返的天宝时期玄宗的旧事。
此诗通过对行宫景物的描写以及人物活动的描述,表达了对世事沧桑、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
中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于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之后的若干年里,伤痕文学为创作主流。
在当时浩如烟海的这类文学作品中,有一首朴实如语的现代诗是这么写的:天的布谷鸟,飞在原;正是播种的时候,我们没有学习。
每个路,都有岗哨,我们扛着红缨,“查路条”。
有位买犁铧的大伯,(背有点驼了)不会背语录,我们拦住他,教他背很长一段……他哭了。
“正是播种的时候哩……”他说。
播什么种?多年之后,忍不住的泪啊,是我第一次收获。
这是诗人周鹏宽的《播种的时候》一诗。
从那个时期走来的人,无论当时是少年还是年人,都对诗中描写的持红缨“查路条”的历史场面记忆犹新。
大中小学生们正是该播撒学习种子的时候,却不由己地卷入文化大革命的滚滚洪流,或“查路条”,或“大串联”或参与派斗争的“文攻武卫”……难怪多年之后他们收获的不是知识,而是“忍不住的泪”。
鉴赏诗歌----构思立意的技巧
[典 题]:
夜泊钱塘 茅 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诗歌尾联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
“愁”?
答:总括全诗,点明主旨,卒章显志。“短愁”指的是羁旅思
乡之愁。
分点突破: 3 抑扬 抑扬就是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
射、讽刺现实,它是诗人借助历史人物或事 件的评述来抒发诗人自己情感的手法,不是 批评时政、劝喻当道,就是抒发自己的感慨 不平,表达自己的志向抱负,属于间接抒情 ,抒情时很含蓄,既能把不便或不宜传达出 来的情感传达出来,也增强了诗的可读性, 意在言外,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典 题] (2008·江苏卷)
答: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 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的 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 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 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 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 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 易。
结构技巧分类 1.从景情关系角度:(1)以景结情(2)托物言志 2.从前后句(联)角度: (1)重章叠句(2)铺垫(3)照应 (4)承上启下 3.从诗歌的主旨角度: (1)开篇点题(开宗明义)(2)卒章显志 (3)以小见大 (4)对比 4.从诗歌情感的变化角度:抑扬变化
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
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
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
描写也为最后两联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分点突破:
4.借古讽今
7【古代诗歌阅读】构思立意(结构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五)——构思立意(结构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诗歌的表达技巧之构思立意(结构技巧)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
诗词的篇章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
从景情关系角度:以景结情;从诗歌的主旨角度:卒章显志、以小见大;从诗歌情感的变化角度:抑扬。
【知识概述】构思技巧:是指诗歌的结构安排方面的技巧。
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行文上的由“景”到“情”,由“景”到“理”,由“事”到“理”,都显示出诗歌行文结构上的艺术。
常见的诗歌构思立意的考查题型主要有两种:①结构技巧的辨别与分析;②某个形象、某句诗或某联诗的作用。
【示例】(1)卒章显志李白《行路难》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句结尾有何表达效果?答案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点明诗歌主题,表达了实现理想的豁达。
(2)以景结情请赏析许浑《谢亭送别》中“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两句。
答案上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结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
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3)抑扬“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请赏析诗歌运用的结构技巧。
答案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4)铺垫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中“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答案“我言秋日胜春朝”为下文赞美秋日做了铺垫。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结构思路(解析版部编版)
2023备考年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结构思路(解析版)一、知识点讲解行文结构(构思立意)方面的技巧及鉴赏术语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寄寓寄托、怀古伤今、起兴、做铺垫、埋伏笔、呼应照应、水乳交融、浑然天成、以动写静、点面结合、想像联想、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首尾圆合、伏笔照应、点题、委婉、以乐写哀、以景结情。
1.提问方法:⑴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⑵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2.解答分析:诗歌有思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
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3.答题步骤:⑴概述诗句的内容。
⑵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⑶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4.答题示例:山房春事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步骤一)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遥望前方一片萧条;三、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
(步骤二)这样,一、二句烘托出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三、四句就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显示主旨。
(步骤三)从而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
二、专项演练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重章叠句。
【解析】1.乐曲演奏一遍为一章。
《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都分若干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
这一章法叫作重章叠句。
《桃夭》的三章之间只是变换了个别词语,运用了重章叠句的写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诗歌表达技巧之构思立意
步骤二: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 步骤三: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
观,为扬。 步骤四: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了铺垫。
步骤一:前三句是叙事抒情,尾句是以景结情。 步骤二:诗人借暗风寒雨渲染悲凉气氛,将自己的惋惜、愤
懑、痛心等诸多情感融于景语之中。 步骤三: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起到言有尽而意
无穷的艺术效果。
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步骤一: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
1、诗歌的尾联在谋篇布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步骤一:卒章显志。 步骤二:诗歌前三联描写了湖面宽阔,湖水较浅,船行速度缓
慢,岸边的树木越显高大,百姓在盼望下雨的情景。 步骤三:最后一联则直接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只要能
尾句在写法上与前三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欲抑先扬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 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 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 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作者那惋惜、愤懑、悲痛相互交织的情感, 全都蕴含于结句景语之中,含蓄蕴藉、深 藏不露,确实是“身世之感,君国之忧, 隐然蕴于其内”。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 腰的心志。
•《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的豁达。
3.以景结情
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 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这样结尾形 象含蓄、耐人咀嚼。
诗歌构思立意技巧
1.以小见大
• 诗中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 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 主题思想,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 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 小景物传达大境界 • 平凡细微事情反应大主题
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千秋雪”言时间之久,“万里船”言空 间之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 万里,胸襟何等开阔!
寒食 唐 韩翃 (hóng) 春城何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在这一日,禁止 烟火,只做冷食。
传烛分火是寒食节发生在宫中的生活小事,但是 诗人却是借百姓禁火而宫中不禁,写出宫廷的特权, 讥讽当权者的腐败,小事写出重大主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歌小中见大,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 “折戟”,想到了历史的往事,想到了汉末分 裂动乱的年代,想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 想到了赤壁鏖战中的重要人物;最后又以二乔 的命运暗示战争的结局。
2.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诗中用先扬后抑之法,写汉文帝召见贾生, 看似褒扬,但到最后说汉文帝“不问苍生问 鬼神”才知是贬抑。先扬后抑,使讥讽之意 表现得更为有力。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 尽”三字,末结句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 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 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 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 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 的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