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听课记录终版.doc
四年级下册听课记录语文
四年级下册听课记录语文我参加了四年级下册的语文听课活动,今天我要为大家记录一下我在听课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1. 文言文的学习(500字)在语文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文言文的学习内容。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它有着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老师举了一些例子让我们感受文言文的美妙之处。
首先,老师给我们念了一段《论语·述而》的文言文课文。
这段文章中有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虽然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我们需要学习和理解其中的文言文表达方式。
例如,“弟子入则孝”的意思是学生进入学校要孝顺,但该句中的“入”和“孝”并不是我们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语,而是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我们听后感受到了文言文的独特之处。
其次,老师为我们解释了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词语用法。
例如,“余”在文言文中表示“我”,“尔”表示“你”,这些用词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但我们只有理解了这些用法,才能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总的来说,文言文的学习需要耐心和细致。
我们要多读多理解文言文,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化。
2. 课文朗读与模仿(500字)在语文课上,老师带领我们朗读了一篇课文,并要求我们模仿老师的语调、语速和语气,来提高我们的朗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是一篇关于自然的散文,它描写了春天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在朗读过程中,老师特别强调了语调的抑扬顿挫和停顿的地方。
我们跟着老师的读法朗读了几遍,感受到了朗读中的韵律和美感。
接下来,老师要求我们模仿他的朗读方式,用我们自己的语调和语气来读课文。
这个环节挑战性比较高,因为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到老师的语调和停顿的地方。
但是通过多次尝试,我们逐渐掌握了朗读的技巧,并且感受到了朗读时语言表达的乐趣。
通过这次课文朗读与模仿的活动,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朗读能力,也培养了对语言美的敏感。
3. 汉字书写与造句(500字)在语文课上,老师对我们的汉字书写和造句进行了指导和训练。
老师提醒我们,汉字书写需要端正态度,一笔一画要认真对待。
听课记录四年级语文上册
听课记录四年级语文上册听课记录:四年级语文上册课程名称:四年级语文上册授课教师:XXX听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听课地点:XXXX一、课程概述本节课的主题是《XXXX》,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 生字词教学:教师通过字形、字义等方式教授生字词,学生朗读、默写,巩固记忆。
3. 课文讲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通过讲解重点语句、段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同时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总结反馈: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同时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师是否能够完成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2. 教学方法运用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学生参与度:学生的参与度是否高,是否能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4. 教学氛围:教学氛围是否融洽,师生互动是否良好。
五、总结与建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教学方法还有待改进。
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语文上册听课记录
四年级语文上册听课记录听课记录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听课记录时间: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XX小学四年级教室授课教师:XXX听课教师:XXX课程名称:四年级语文上册《XXX》一、课程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和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学习1.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教师强调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2. 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己尝试解释和记忆。
教师还通过举例和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词语。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段落划分和概括。
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和讨论。
4. 教师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通过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和思想。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布置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
这些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形式,难度适中,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师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任务。
例如,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份关于课文中人物或事件的报告,或者让学生一起讨论和制定一份班级活动计划。
四、总结评价1.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强调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也对学生进行了评价,肯定了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2. 教师布置了一些作业和预习任务,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学习和探索。
作业包括朗读课文、抄写生词、完成练习册等;预习任务包括阅读下一篇课文、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等。
五、反思与建议通过本次听课,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教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最新2018】小学生语文听课记录word版本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小学生语文听课记录学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请看小编特地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语文听课记录!一起来阅读吧!小学生语文听课记录1一、复习生字词,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二、学习第一句,练习说话。
1、出示第一句话和图片,指名读2、师范读,注意听老师停的地方。
3、什么时候,一艘飞船在太空散步?一天晚上,什么在太空散步?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哪儿散步?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太空干什么?4、看三幅图,运用这样的句式来练习说话。
过渡:出示第二幅图和图片,读这句话。
你想一想,嫦娥姐姐遇到小飞船会问什么?三、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
2、标自然段序号。
指名分自然段来读课文。
3、自由练习朗读。
四、学习课文。
1、师讲引号的作用。
只读嫦娥姐姐的话。
按老师教的方法,找找第二、三自然段中他们说的话。
小组可讨论。
2、指名读第二段,指名只读飞船说的话。
你从这句话知道什么?分组自学。
(一组使用文字资料,一组使用图片资料,另一组看幻灯片。
)大组交流。
再读飞船说的话。
3、嫦娥姐姐又是怎么说的?读了她的话,你们有什么问题?听故事《嫦娥奔月》。
嫦娥姐姐的家在哪儿?谁能把这句话读好?指名读,练习朗读,指名读。
五、小组练习表演。
学生自我评价。
小学生语文听课记录2一、导入,复习检查:齐读课题。
这些字你还认识吗?开火车读。
齐读。
一朵一颗满天真好晚上数着那里最喜欢3老师这有几个字宝宝找不到家了,谁来帮他们找到家?朵只头颗一()白云一()小鸟一()珍珠一()头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段。
1、鲜花和星星“我”最喜欢谁?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一边读,一边想一想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出示:一边读一边想)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
(出示这小节)指名读。
3、(1)你读懂了什么?指名回答。
你是通过哪些词看出鲜花很多?师相机在“满地、这里、那里、还”下面划线。
四年级语文下册听课记录
四年级语文下册听课记录一、基本信息。
1. 听课日期:[具体日期]2.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3. 授课班级:四年级[X]班。
4. 教学内容:[课文题目]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如描写春天景色的课文,就展示春天的美景图),提问学生看到图片后的感受。
- 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感觉很美丽,有的说充满生机。
2. 教师顺势引出课文主题,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7分钟)1. 教师范读课文。
- 教师的朗读声音洪亮、富有感情,在朗读过程中,能很好地把握语调的抑扬顿挫,如读到描写人物激动情绪的句子时,声音高亢;读到描写宁静场景的句子时,声音轻柔。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 学生们开始朗读,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朗读,部分学生还会圈出生字词。
3. 检查初读情况。
- 教师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读音错误,如“倔强(jué jiàng)”,有的学生读成“juè qiáng”,教师进行了强调。
同时,对朗读的节奏和语调也给予指导,例如“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教师指导学生在“小小的”“唯一的”处稍作停顿,以突出情感。
(三)生字词教学(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PPT。
- 生字词有:“蝙蝠、铃铛、苍蝇、障碍物”等。
2. 教师采用多种方式教学生字词。
- 对于“蝙蝠”这个词,教师讲解了“蝙”和“蝠”都是虫字旁,与昆虫有关,并且介绍了蝙蝠是哺乳动物,不是昆虫。
- 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教学“铃铛”的“铛”,让学生明白左边的“钅”表示金属,右边的“当”表示读音。
- 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词,读对的小组加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精读课文(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精读。
- 教师问:“课文中描写[具体事物或情节]的句子有哪些?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 学生们开始在课文中寻找答案,有的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相关句子,并举手回答。
听课记录 Word 文档 (2)
听课记录国培2011 小学语文班普文华时间:2011年12月2日上午第一节地点:玉溪市一小年级:四年级授课人:桂丽红授课内容:四年级上册《一路花香》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呢?说一个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
板书:一路花香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这花香是怎么来的?是谁浇灌了这么多花呢?)4、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在这条小路上曾发生过一件什么事?板书:完好的水罐破损的水罐挑水工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教师正音。
2、默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小组交流。
A、完好的水罐: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很棒。
B、挑水工:聪明、善良,在破水罐经过的地方撒下花种,利用破水罐渗出的水浇灌它们。
C、破损的水罐:善良,能为他人着想,不但能装半罐水,还能浇灌出美丽的鲜花。
四、指导写字1、观察生字,你有什么发现?写时要注意什么?2、范写“渗”。
区分“灌”和“罐”。
3、写生字。
五、总结破水罐、完好的水罐、挑水工一定给了大家不少的启发,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只要善于发现,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那我们的人生之路也是一路花香的。
六、拓展延伸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破水罐说些什么,把想说的话写在读书笔记上。
2、想想课文为什么以《一路花香》为题。
听课点评:通过学过的寓言故事中导入新课,并质疑课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花香是怎么来的?......”激发孩子们学习新课的兴趣。
课堂上老师设计的问题:“你喜欢哪个水罐”。
让孩子们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观。
有的说:“我喜欢破水罐,它可以挑水,又能浇灌一路的花儿。
”有的说:“我喜欢好的水罐,它把水全部运到主人家。
很棒!”有的说:“两个水罐我都喜欢,它们各有所长……”这些都是孩子们独特的见解!整个课堂活跃。
可见老师备课认真,学生课前预习充分。
1、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关键词语体会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下听课记录
部编版语文四下听课记录课题:《小蝌蚪找妈妈》授课教师:陈老师听课时间:2023年4月20日听课地点:XX市第一实验小学一、教学内容分析陈老师在本节课中围绕《小蝌蚪找妈妈》一课,首先介绍了课文内容及背景,通过课文图片、视频展示小蝌蚪成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接着,陈老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重点讲解了课文中生字词,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
然后,陈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分段,分析故事情节,并结合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最后,陈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文复述,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方法分析陈老师在本节课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陈老师通过播放小蝌蚪成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小蝌蚪的成长过程;通过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小蝌蚪,更好地融入课文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效果评价本节课中,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陈老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及故事情节。
在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中,学生能够积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学生通过情景模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建议1.在课堂教学中,陈老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活动,如朗读比赛、小组表演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在讲解课文时,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价值观。
3.在教授生字词时,可以利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四年级语文听课记录及评析
四年级语文听课记录及评析摘要:一、引言二、四年级语文听课内容概述1.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2.学生表现与参与程度3.教学目标与实际成效三、评析与反思1.教学亮点2.教学不足与改进措施3.对我国教育的思考四、结论正文:【引言】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四年级语文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还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一次四年级语文听课进行记录与评析,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四年级语文听课内容概述】1.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本次听课的课程内容为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秋天的故事》。
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描绘和赞美。
同时,运用小组讨论、图片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表现与参与程度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参与度高。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能够主动思考、提问,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师也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3.教学目标与实际成效本次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旨在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成效较好。
【评析与反思】1.教学亮点本次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语言表达清晰、富有感染力。
2.教学不足与改进措施然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教师应关注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此外,在课堂互动中,可适当增加提问的难度,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对我国教育的思考此次听课让我深感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贡献力量。
【结论】通过对本次四年级语文听课的记录与评析,我们可以看到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四上语文听课记录
四上语文听课记录一、课程概述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古代诗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代诗歌的特点、形式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二、课堂内容1.导入环节老师在课堂开始时,向同学们提问:“你们了解古代诗歌吗?它有什么特点?”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
老师鼓励同学们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并逐一点评。
2.学习诗歌形式老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了几首古代诗歌的文字,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随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古代诗歌的形式特点,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并给出了相应的示例。
3.学习古代诗歌的情感表达老师提醒同学们,古代诗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点,老师选择了一首著名的诗歌《静夜思》进行解读。
同学们跟随着老师的朗读,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4.朗读诗歌为了培养同学们的朗读能力,老师组织同学们分组进行朗读练习。
每个小组分配一首古代诗歌,同学们需要在小组内协作,理解诗歌的意境并进行朗读。
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点评。
5.课堂小结在课堂的最后,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小结。
她重点强调了古代诗歌的形式特点和情感表达,并鼓励同学们在课后多读一些古代诗歌,提升自己的语感和鉴赏能力。
三、学习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对古代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识别古代诗歌的形式,并能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通过朗读练习,我也提高了自己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课后作业老师布置了一些课后作业,包括默写《静夜思》和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代诗歌进行朗读。
此外,老师还鼓励同学们多读一些古代诗歌,培养自己的语感和鉴赏能力。
五、课堂反思本节课的内容紧凑而丰富,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然而,在朗读练习环节中,有些同学表现出了朗读不流利的问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平时阅读量不够导致的。
因此,今后我们应该多读一些古代诗歌,提高自己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六、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关于古代诗歌的知识和技能。
语文四年级听评课记录
语文四年级听评课记录一.基本信息听课日期:2022年10月10日听课时间:上午第二节课授课教师姓名:张华学科/课程名称:语文班级/年级:四年级教学主题或章节:古诗《春晓》听课人员信息:听课人姓名:李明听课人职务:语文教研组长听课目的: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二.课堂观察记录1.教学准备:教师的教学计划清晰,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充分的预设。
教学资源准备充足,使用了教材、图片等教具,以及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过程:开始阶段,张华老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从而自然导入新课《春晓》。
导入方式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阶段,张华老师采用了讲授、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讲解古诗时,老师注重字词的解释和诗句的意境描绘,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美。
同时,老师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结束阶段,张华老师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了古诗的意境和语言美。
布置作业时,老师要求学生背诵古诗,并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3.师生互动:张华老师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提问频率适中,能够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点评。
学生参与度较高,积极举手发言,反应良好。
4.学生学习状态: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专注度,能够认真听讲、做笔记。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良好,小组讨论积极热烈。
5.课堂管理:张华老师对课堂纪律把控得当,学生们能够遵守课堂纪律,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
时间分配合理,课堂节奏控制得当,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6.教学技术使用:张华老师有效利用了多媒体教育技术和工具,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频等,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同时,老师还能适时地运用技术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三.教学效果评价1. 目标达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背诵古诗《春晓》,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含义。
通过观察和课后作业的反馈,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这些预期目标。
他们不仅能够背诵古诗,还能够描述春天的景象和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完整word版)小学语文听课记录(word文档良心出品)
《朱德的扁担》听课记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题质疑,生齐读课题《朱德的扁担》提出问题。
二.授新课1.讲解“朱德”“扁担”的读音与字体、偏旁。
2.学生齐读课文,老师纠正轻声的读音。
3.先点名读第一自然段,再齐读第一自然段。
4.提问:从第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朱德是什么人)5.齐读第二自然段,解决问题:朱德的扁担是用来干什么的?(挑粮食)6.欣赏朱德同志条粮食的图片,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7.齐读描写朱德形象的句子,你从“满满”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8.阅读课文,想一想:(1)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2)从这个“藏”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后来,战士们为什么又不藏了?9.引导学生逐个解决问题,齐读课文,边读边解决。
(由朱德同志与战士一起挑粮,同甘共苦,同时教育班干部要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
)10.总结课文,学生在课前对课题的提出质疑,现在解决:(1)朱德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写“朱德记”?(2)朱德为什么要挑粮?(3)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带领队伍和毛泽东同志会师?三、总结课文生齐读课文,师总结朱德同志身上的优良品质。
四、布置作业回家把朱德的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和朋友听。
板书:战士藏扁担尊敬热爱朱德找扁担以身作则同甘共苦听课反思:符老师教态很自然,很会引导学生,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枯燥,但通过老师设计的精美幻灯片和精心的引导和提问,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生动的课堂上,整堂课都是书声朗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教学的各个环节之间衔接合理、自然,时间把握非常好。
设计的拓展问题相当好,并引导学生作答,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使学生训练了说话、思考能力;充分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语文听课记录.doc
语文听课记录.doc
第六节中文课程记录
今天的主题是“学习的重要性”,我提到经典的名言“知识改变命运”,对此,学生
们纷纷表示赞同,一些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一位学生表示,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你才能把握机遇,成就自己,这也是学习的重要性之所在。
接下来,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了如何学习的问题,老师讲到这种学习可以分为家教和
自学两种形式,谈及家教,老师首先提到必须建立正确的自律精神,要学会有计划、有原
则地学习。
学生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比如要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要把生活、课程、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地利用好每一分钟活动。
然后老师进一步介绍了如何做好学习的三个步骤,首先是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其次
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最后认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思辨能力。
最后老师强调,学习
不仅要多考试,更要多用脑,用正确的思维有效地去深入探讨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完结讲座后,老师又结合实际,详细地解释了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学生纷纷表示,
要好好学习中华文化,培养圣人代代相传的精神,活出自己的完美人生。
小学四年级听课记录模板范文
小学四年级听课记录模板范文一、听课基本信息。
听课日期:[具体日期]授课教师:[教师姓名]学科:[学科名称]课程内容:[本节课的课题]听课人:[你的名字]二、教学过程。
# (一)导入(3分钟)老师一进教室,就神秘兮兮地拿出一个小盒子,举得高高的。
同学们的小眼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都在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老师笑着问:“同学们,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宝贝吗?”大家齐声喊:“想!”老师说:“那我给个小提示,这个东西呀,是我们每天学习都要用到的。
”有个机灵的小同学马上说:“是笔!”老师摇摇头。
又有同学猜是本子,老师还是摇头。
这时候呀,大家都特别好奇,一个个伸长了脖子。
最后老师打开盒子,拿出一把小尺子,说:“今天我们就从这把小尺子开始我们的数学之旅哦。
”# (二)知识讲解(20分钟)认识长度单位。
老师拿着尺子,指着上面的刻度说:“同学们,看这个尺子,上面这些小格子就是用来量东西的长度的。
这个小格子表示的长度呀,就是1厘米。
来,大家伸出小手指,比一比1厘米大概有多长。
”同学们都伸出手指,跟着老师比划着。
老师又说:“那要是比1厘米长很多的东西,用厘米量就不太方便啦,这时候我们就会用到分米。
1分米等于10厘米哦。
”说着,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告诉大家这就是1分米。
有个同学举手问:“老师,那有没有比分米还大的长度单位呀?”老师笑着说:“这个问题提得好!那当然有啦,比分米大的长度单位就是米,1米等于10分米呢。
”然后老师走到教室后面,指着墙上的米尺说:“看,这就是米尺,它的长度就是1米。
”单位换算练习。
老师在黑板上出了几道单位换算的题目,像“3分米 = ()厘米”“50厘米 = ()分米”“1米 = ()分米”。
老师先让同学们自己思考,然后找同学到黑板上写答案。
有个小男生自告奋勇地上去写,结果把“3分米 = (30)厘米”写成了“3分米 = (3)厘米”。
老师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笑着说:“小马虎来啦。
大家来帮帮他,看看哪里出问题了呢?”同学们都积极举手,一个小女生站起来说:“老师,1分米等于10厘米,3分米就应该是30厘米。
四年级语文下册听课记录精品
一、课程信息1.课程名称:语文2.年级:四年级3.课本版本:人教版4.课时:第一课至第八课5.授课教师:李老师二、课堂概述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课文的理解、阅读和写作展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三、课堂记录1.第一课《小兔子顶风》教师用丰富的语言描述小兔子顶风的场景,并通过图片、故事复述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引发学生表达自己对小兔子勇敢的看法。
2.第二课《青蛙过河》教师请学生们参与游戏,通过模拟青蛙过河的情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教师鼓励学生们动手动脑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第三课《山羊拉车》教师用幽默的语言引入课文内容,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山羊拉车的过程。
并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的结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第四课《小狗和小猫》教师用呼应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通过听到的声音猜测出是小狗还是小猫前来讨食物。
通过观察图片和听音辨识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点。
5.第五课《开飞机》教师通过展示一辆玩具飞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学生通过图画进行语言表达。
教师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第六课《我爱阅读》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学生们相互合作,互相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7.第七课《老鼠嫁女》教师通过讲述老鼠嫁女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老鼠为什么要结婚和依靠老鼠的智慧解决问题。
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8.第八课《蝴蝶飞飞》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蝴蝶的飞舞,并引导学生形容蝴蝶的美丽。
通过资料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四、课堂效果通过听课记录的整理,我发现李老师在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更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李老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提高了语文水平。
【精品文档】小学老师语文听课记录word版本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小学老师语文听课记录想必很多同学都知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老师来课堂听课,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小学老师语文听课记录,内容仅供参考。
篇一:小学老师语文听课记录老师讲故事:宋朝皇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提问:皇帝为什么连声叫好?板书:12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导入新课)2、观看录像《想别人没有想到的》3、自选方式朗读课文“个别,小组”4、启发式提问(弄清事情起因和结果,激起学生好奇心)5、学生提问题,自然过渡到“过程”6、重点分析三位徒弟画骆驼的过程板书:画多许多小骆驼许多骆驼头两只山谷走(以少代多)7、用“虽然……但是……”句式评三个徒弟的画8、猜猜“大徒弟、二徒弟会对小徒弟说什么话?”(角色扮演)评: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加强对人物之间关系和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
梁老师抓住这一点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很好!9、让两位学生站起来读ppt上的故事“踏花归来马蹄香”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妙在何处?10、老师读故事:“深山藏古寺”,学生闭着眼睛想象画中情景提问:皇帝会喜欢哪一幅画?给四幅画分别起名评析:杨老师具有独特人格魅力,是因为她脸上和善的笑容给人带来的无尽亲和力。
她是个善于调控课堂的老师。
整堂课气氛很活跃,学生很配合很投入。
教师用宋朝皇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故事导出新课。
该故事与课文中画骆驼的故事类比,立意都是“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很自然地导出课文题目。
该课最大的亮点是多媒体的使用。
教师课前收集了很多材料,做了精心的准备。
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让学生观看课文录像,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感观认识,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这样做限制了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是否在学生阅读课文后观看效果会更好呢?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有良好的教师语言艺术。
四年级下册语文听课记录
四年级下册语文听课记录一、听课基本信息。
- 听课日期:[具体日期]- 听课教师:[教师姓名]-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四年级[X]班。
- 授课课文:[课文题目]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者讲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来引出课题。
2. 这种导入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产生好奇。
(二)初读课文(7分钟)1. 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巡视教室,关注学生的朗读情况,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2. 读完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
3.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生字的字形结构,讲解生字的字义。
- 例如“蝇”字,教师说:“蝇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虫’字旁,表示和昆虫有关,右边是‘黾’,这个字合起来就是苍蝇的‘蝇’。
”4. 教师让全班学生齐读生字词,加强记忆。
(三)精读课文(2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学生经过阅读后回答:“作者先到金华城,然后进山,一路上经过了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最后出洞。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
- 对于“孔隙”这部分的描写,教师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孔隙的窄小的?”学生找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等语句。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具体描写小船的大小来衬托孔隙窄小的写作方法。
3.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教师对课文的主题和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五)布置作业(5分钟)1. 书面作业。
2. 拓展作业。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2. 问题引导法。
- 在精读课文环节,教师通过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课文的结构、描写方法和主题思想等。
四年级语文听课记录
第一课时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看到几个儿子?揭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认识它,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再读故事,边读边想,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2.检查识字状况
3.生字会认了,这些句子会读吗?
4、抽生读,教师、学生评价
5、这首诗反反复复读了多篇,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这首诗你的感受?(李白和王伦的情谊深)
6、再带着这种感觉读
7、抽生读、齐读
8、学生汇报此刻让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成果。
9、师生配合朗读古诗A、教师读题目以及作者和诗句前3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B、调换C、学生齐读全诗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好习惯,需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
生:第五自然段:雨越下越大,树呀,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树房子都看不了。用因为所以说说。
生:因为……所以
师:还有谁会说?
生:因为雨下在窗户上,所以树呀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师:你会说吗?跟你的同桌说一遍。
很多小朋友这天很能干,一说好就坐好了。
(指名生读)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四、写字
1、请学生说说哪个字书写时要注意。
2、示范写“胳膊,晃荡,停”几个字。
3、指生上来板书,指出优缺点。
4、学生书写。
听课评析
本课教学中,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教师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这一点十分不错。
(教师的评价语言不错,很简洁,也很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听课记录
:动物的互惠互助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趣闻趣事吗?那好,听我讲一段趣闻,听后简要说说主要内容,并给这段趣闻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鲨鱼和向导鱼是一对'黄金搭档'。
在海的深处,几乎没有一丝光线。
鲨鱼是海洋中名副其实的'近视眼',在黑暗中活动很不方便,怎么办呢?又不能配眼镜。
但鲨鱼好像还是生活得自由自在,东游西荡。
原来,鲨鱼身边总是围满了一群向导鱼,这是一种会发光的鱼,它们照亮了鲨鱼的活动区域。
鲨鱼有了向导鱼这个朋友,生活便有滋有味了。
而向导鱼就不用自己寻找吃的了,因为光吃鲨鱼的残羹剩饭就可以饱腹了。
你们看,他们是不是好搭档啊?
2.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24课,我们一起写课题。
(指导写'惠')学生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头脑中也许产生了一些疑问,请说说你们的疑问。
4.你们提出的这些疑问,有的通过读课文自己就能解决,有的需要在老师和同学的相互讨论中获得解答,还有的需要课后去查阅相关资料求得答案。
二、引导初读
1.我知道你们已经按捺不住想读课文解决疑问了,那就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吧。
要读准、记住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注意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三、评价初读
1.生字的字音读准记住了吗?让我们来认读生字新词。
投影出示:蜜獾水蛭喙下颚
互惠互助捣毁扇动美餐
享用觅食饱腹肉屑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课文读通了没有?你们敢和老师比赛吗?课前我可是读了好多遍课文啊,为了给你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请你们再抓紧时间读读课文。
3.我可不想以大欺小,我请同学代替我比赛。
哪些同学愿意代替我?哪些同学敢和我的代理人比赛读书?
4.读书比赛。
师生评议。
(标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各自读两段课文。
)
5.通过读书,你们自己解决了先前提出的哪些疑问?相机板书:
蜜獾和导蜜鸟
海葵虾和红海葵
鳄鱼和千鸟
6.又产生了哪些新疑问?这些疑问我们通过下堂课的学习来解决。
四、指导写字
课文中有些词语不但要能准确认读,而且要能正确、美观地听写。
投影出示:互惠互助享用觅食捣毁扇动美餐饱腹肉屑还认识这些词语吗?齐读。
请你们认真观察、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讲解书写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森'除外),一个汉字中不能有两个捺画。
因此,'餐'右上部的'又'的捺画要变成长点。
这样,下面部分把上面部分稳稳托住,重心稳,字形美观。
听写生字词。
自改自评。
第二课时
一、明确方向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解决了一些疑问。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努力解答产生的新疑问。
二、积累运用
(一)重点语段
1.出示学习要求:
(1)先将课文中三对动物互惠互助的词句找出来读一读,记一记。
(2)选择课文中的一对动物,想一想、说一说,它们为什么要互惠互助?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说:我是(谁),虽然我,能,但不能。
而(谁),能,但不能。
所以。
2.学生认真读书后,指名上台认定角色练说,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文字。
蜜獾:我是蜜獾,虽然我有锋利的牙齿,能咬碎蜂巢,但不容易找到蜂巢。
而导蜜鸟目光敏锐,能找到蜂巢。
但不能咬碎蜂巢。
所以,我和导蜜鸟互惠互助。
导蜜鸟:我是导蜜鸟,虽然我目光敏锐,能找到蜂巢,但没有锋利的牙齿,不能咬碎蜂巢。
而蜜獾有锋利的牙齿,能咬碎蜂巢,但不容易找到蜂巢。
所以,我和蜜獾互惠互助。
师引疑:为什么要'等蜜獾美餐一顿后再独自享用蜂房里的蜂蜡'?
(二)文章结构
同学们通过读书思考,解决了课文中三对动物为什么要互惠互助的问题。
板书:取长补短
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课文,也许会有新收获和新发现。
1.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别看这一段22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可大着呢。
有什么作用?指名答。
(引起下文、点题、引起读书的兴趣)
2.投影出示:
引导学生在读书比较中认识和体会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下面的两段中少了一句话。
读一读,你有什么感觉?
3.课文学到这里,先前大家提出的疑问解决了吗?有新的疑问吗?引导质疑和释疑。
三、引导实践
1.课文通过介绍蜜獾和导蜜鸟、海葵虾和红海葵、鳄鱼和千鸟之间的密切合作,来说明动物之间不光有生存竞争,还有互惠互助。
2.何止是在动物界,其实人与人、国与国、人与自然,谁都离不开谁。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深受启发,你们想读吗?
投影出示: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就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这是所有名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
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把它炒到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攀升。
要不是健康状况不行了,老人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连日来,购买者没有一个如他所愿。
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
后来,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面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
我只有一万英镑。
'
'但是,它的底价就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
'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照顾您!'
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就是这个小伙子!'
3.引导学生开展课外语文实践活动。
(1)课后,搜集动物之间互惠互助的资料,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在明天早读课上评议。
(2)认真读一读老师为大家提供的选文,下星期交流:朗读其中的一篇短文,参加朗读比赛。
选择其中的一个动物自述。
设计点评:
本课的最大特点是,在教学中设计了学生喜闻乐做的活动,让学生为完成活动而主动深入地读书,积累和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心理学认为,手是认识的器官。
小孩子认识球,不是听妈妈讲'球是圆的物体,有弹性,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跳起来或滚动',而是自己去摸、去拍、去按、去踢,在实践中感知球的特点。
亲眼看看、亲手摸摸、亲口尝尝、亲耳听听,是亲身感知的过程,没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学习语文就无从展开。
活动不仅对智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人的情感、意志、道德以及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人如果不是放弃活动,而是积极地通过活动去完成任务,那么人的能力就会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活动越多样,能力发展也就越多方面。
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不开展活动,教学就只剩下以教师为主的传授,这种传授如果用西方语言分析的科学传统,来取代汉语的人文传统;用冷漠的知识灌输,来取代真切的语言感受;有语言训练的'链',来统辖活生生的'人'的活动,则教得语言文字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生命而暗淡无光,学校课程中最有情有意有趣有味的课程,变成了枯燥无味、可厌可烦的课程。
同时,这种传授势必要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保证。
因此,课堂气氛常常很严肃、很神圣、很紧张,课堂像法庭,死气沉沉。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怎能生动、活泼和愉快地学习,学生的情感和智慧怎能不受抑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