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与测量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与测量名词解释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1、教育统计:是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它是为教育工作的良好进行、科学管理、革新发

展服务的。教育统计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应用统计,是数理统计跟教育学、心理学交叉结合的产物。教育统计学的主要

内容包括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2、教育测量:是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

3、常模:测量所得结果,只有跟用来解释结果意义的参照系(或物)作对比,才能真正转化成某种性质量尺上的值。教育与心理测量这种分数解释参照系,就是常模。

4、标准化测验:测量工具、施测与评分程序、解释分数的参照系(或标准)都已科学地实现标准化,这种代表性行为样本的客观而标准化的测量,称之为标准化测验。

5、量表:标准化测验中的测量工具(考试卷或心理测验项目的集合)与解释分数的常模(或标准),都有物化的形态(如常模表),所以又把它们合在一起称为量表。

6、名义量尺:名义量尺上所指定的数字,只有类别标志的意义,而无性质优劣、分量多寡的涵义,只是名义上的数,而不能对之作任何数字计算。名义量尺上的数,量化水平最低。

7、顺序量尺:顺序量尺上的数字是一个线形连续体系上的值,单位不等,具有可比性而无可加性。顺序量尺上的数字量化水平则较高。

8、等距量尺:等距量尺上的数字是单位相等但零点可任意指定的线性连续体系上的值,因而有可比、可加性而无可除性。等距量尺上的数字量化水平又更高。

9、比率量尺:是一种有绝对零点、等单位的线性连续体系,其上的数字量化水平最高,具有可比、可加、可除性。

10、测量:是按一定规则给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

11、描述统计:描述统计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把统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科学地加以整理、概括和表述。

12、推断统计:推论统计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实际获得的样本数据资料,依据数理统计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来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与关系作出推论判断,即进行统计估计和统计假设检验等。

13、数据:用数量或数字形式表示的资料事实,称为数据。

14、计算数据:以计算个数或次数获得的数据为计数数据计算数据多表现为整数。

15、测量评估数据:是借助测量工具或评估方法对事物的某种属性指派给数字后所获得的数据。

16、人工编码数据:是以人们按一定规则给不同类别的事物指派适当的数字号码后所形成的数据。

17、称名变量: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名称、类别或属性上的不同,并不说明事物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顺序的先后及质的优劣的变量。

18、顺序变量:是指可以就事物的某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事物加以排列的变量,具有等级性和次序性的特点。

19、等距变量:等距变量观测得到的是一种相对数量的大小,单位是相等的,但零点却是相对的。

20、比率变量:比率变量除了具有量的大小、相等单位外,还有绝对零点。

21、次数分布:所谓次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的数值所出现次数多少的情况,或者是这批数据在数轴上各个区间内所出现的次数的多少的情况。

22、次数直方图:是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

23、次数多边形:是利用闭合的折线构成多边形以反映次数变化情况的一种图示方法。

24、次数分布曲线:当一批数据的个数不是很多时,所绘制成的次数多边形常表现为不规则的多边形。若观察次数值逐渐增多,则相连的折线亦将逐变得光滑匀整‘若总次数无限增大,则随着组距的缩小,这些折线所接近的极限便将成为极光滑而富有规则性的曲线,称为次数分布曲线。

25、集中趋势:数据具有向某点集中的趋势我们叫集中趋势。

26、集中量数:反映次数集中分布趋势的量数叫集中量数。

27、离中趋势:数据具有偏离中心位置的趋势叫离中趋势。

28、差异量数:统计学上反映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量称为差异量数。

29、中位数:指的是位于数据分布正中间位置上的那个数。如果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则中位数通常是将这批数据一分为二,居于中间的那个数。中位数两端具有相同个数数据。中位数也称中数,用符号M dn表示。30、加权算术平均数:具体考虑到各个数据的重要性(即权重)后再相加求和,就是加权和。加权和的平均数即为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符号X w来表示。

31、众数:指一个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众数用

符号M o来表示。

32、平均差:指的是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平均差用符号AD来表示。

33、标准差: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用符号S来表示。

34、方差:指的是这组数据的离差平方数的算术平均数。方差通常用符号S2来表示。

35、差异系数:是把差异量数和集中量数两相对比后所形成的相对差异量数。差异系数又称变异系数和变差系数,用符号CV来表示。

36、百分等级:数据在次数分布中所处的地位,可以用百分等级来表示。百分等级也称百分位,用符号PR表示。百分等级反映的是观测分数以下数据个数占总个数的比例的百分数,在0到100之间取值。

37、地位量数:在一个次数分布中,每一个数据都有相应的地位,都可以用一定的地位量数来说明它所处的地位。凡反映次数分布中各数据所处地位的量,就叫地位量数。

38、百分位数:所谓百分位数实际上就是位于特定百分等级位置上的一个数,它是次数分布中或量尺上的一个数。如果百分等级PR=75,与其相对应的这个百分位数,读作第75百分位数,记作P75。

39、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一般用字母r表示。它的取值范围限于:-≤r+。相关系数的正、负号表示相关的方向,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表示相关的程度。

40、相关关系:变量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但关系数值不固定的相互依存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41、相关分析:通过对大量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密切程度,并进行解释与说明,这一统计过程称为相关分析。

42、积差相关:对于两个连续的变量(比率变量和等距变量),定量地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强度与方向的方法。

43、等级相关:根据两列顺序变量数据中各对等级数据的差数来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

44、点双列相关:对于两列变量,一列是连续变量,另一列是二分类的称名变量,定量地描述这两列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方法。

45、分数:是指通过测量获得的、描述测量对象身心特性水平的数字。

46、原始分数:在测量工具上直接获得的测值(数字)。

47、相对评分分数:通过被试间相互比较而确定其意义的分数。

48、绝对评分分数:通过被试的测值(测验分数)与一定标准比较,来确定其意义的分数。

49、常模:是指一定人群在测验所测特性上的普遍水平或水平分布状况。

50、常模组:从清楚而明确定义的“特定人群”总体中,抽取到的容量足够地大、并确具代表性的被试样组,又叫标准化样组。

51、发展常模:是指某类个体正常发展进程各特定阶段的一般水平。

52、智力年龄:是指与被试的实有水平(用测验分数表示)相当的正常个体发展进程中的某一特定水平的年龄。

53、智商:是被试智力年龄与生理年龄的比值,是被试的实有水平跟个体发展的正常水平相比较的量化结果,其公式为:IQ=

CA

MA

×100。

54、导出分数:以原始分数为依据,按照确定的规则转化推导出来的分数。

55、组内常模:是以常模组的测验分数分布状况作为参照系,说明被试特质水平在常模组内的相对地位的常模。

56、所谓线性变换:就是对所要做变换的值,同乘以同一确定值,然后再加上另一确定值,改变分数的表现形式,而不改变分数之间的相对地位关系的实质。

57、标准分数:是以被试所属组分数的标准差为单位来表示被试个体分数对平均数的距离值。58、标准分数常模:就是用被试所得测验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来揭示其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地位的组内常模。

59、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该分数在所属分数组中,取值比它小的分数的个数占该分数组总个数的百分比。

60、离差智商:是指采用线性变换的标准分数(Z值)的方法表示智商。

61、百分等级常模:是将测验的原始分数转化成百分等级,用团体中不如他的人的百分数揭示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的参照常模。

62、项目的难度:是指被试完成项目作答任务时所遇到的困难程度。

63、项目的难度指数:是定量刻画一个测验项目的被试作答困难程度的量数,常用得分率或者通过率表示。

64、项目区分度:是项目区别被试水平高低的能力的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