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
中考复习教案复分解反应
特别要注意,除杂试剂必须适量,否则过量后也会成为新的杂质.
四、物质的共存(离子的共存)物质(离子)在溶液中共存问题.凡能在溶液中共存的物质就是
指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的物质,若物质问能相互反应,则表明不能共存.从离子角度考虑,能产生水、
气体或沉淀的物质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
(1)生成水:H+与OH-.
(2)生成气体:H+与CO32-、OH -与NH4+.
(3)生成沉淀:OH -与Cu2+(Fe3+、Mg2+等)、CO32-与Ca2+(Ba2+等)、Cl -与Ag+、SO42-与Ba2+.同时还
应注意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酸(碱)性溶液提示已存在较多量H+(OH - );无色溶液则应排除Cu2+、Fe2+、
Fe3+等一些有色离子.
练习:见PPT
教
学
后
记。
复分解反应复习课优秀教案.doc
《复分解反应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中的第二部分内容,既是本课题的重点知识,也是本课题的难点。
内容分为三个教学层次,一是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二是通过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宏观条件,从微观角度分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三是复分解反应实质的应用,利用不能共存的离子解决物质鉴别,除杂、推断等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断辨析能力。
学生分析本节课是复习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大部分学生都已掌握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以及发生条件,但对于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有部分学生掌握较好,还有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即利用不能共存的离子解决物质鉴别、除杂、推断等问题,学生掌握还不太好,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就是分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得出不能共存的离子,在用不能共存的离子解决问题。
教学理念在学生已经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发生的条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微观世界再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然后再利用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不能共存的离子)解决物质的鉴别、除杂、推断等问题,教会学生从宏观物质到微观粒子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步步推进的教学活动,达到复分解反应教学的最高层次。
课标解读复分解反应的教学使学生又一次由宏观走向微观,课标指出化学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不断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初步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
本课题教学中就通过想象、类比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然后再用微观知识来解决实际的宏观问题,体会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从宏观到微观,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认识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2) 学会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解决物质的鉴别、除杂、推断 等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从宏观物质到微观离子的分析,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 认识不能共存的离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微粒观。
九年级化学下册专题七:复分解反应专题复习说课稿
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度调整作业难度,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将提前进行备课,精心设计板书内容,避免冗余信息。在课堂上,适时进行板书更新,避免一次性展示过多信息,让学生能够逐步消化吸收。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部分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容易与其他反应类型混淆。
2.学生在化学方程式书写过程中,可能对离子交换原理的应用不够熟练。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探索未知领域。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概念。此外,学生对化学实验和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但学习习惯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九年级化学下册专题七:复分解反应专题复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九年级化学下册专题七:复分解反应的专题复习。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之前学习的置换反应、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等类型的延伸,也为后续学习更为复杂的化学反应打下基础。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特点、条件;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实例;离子交换原理在复分解反应中的应用;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
2.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指导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九年级化学下册《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通过讲解盐水软化、酸碱中和等生活中的复分解反应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条件、特点。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逐步掌握所学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使其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使其形成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
3.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明白化学知识在保护环境、服务社会中的价值。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团队精神,使其在学术活动中体验到合作、共享的快乐。
9.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后查阅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学科前沿,拓宽知识视野。
10.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化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开始时,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复分解反应实例,如酸雨的形成、热碱水的制备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产生疑问。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从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条件、特点及其应用。
2.难点: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反应过程,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练习题包括:
九年级化学复习29复分解反应的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2.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1.实际问题与化学方程式的转化。
2.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地考察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0分钟)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复分解反应的例子。
二、新知讲授(30分钟)1.复习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介绍复分解反应的应用领域。
3.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个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实例,并分析其化学方程式和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
4.讲解复分解反应应用实例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并进行2-3个例题的讲解。
三、实地考察(20分钟)1.带领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观察复分解反应的实验过程。
2.让学生亲自操作进行复分解反应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变化。
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四、问题解答和讨论(20分钟)1.让学生围绕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实例进行问题解答和解析。
2.鼓励学生归纳总结复分解反应的应用规律和解题方法。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与学生进行互动,确认他们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有了充分的理解。
3.布置相关的作业,并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尽力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实地考察,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通过问题解答和讨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了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专题复习教案
复分解反应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会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物质间能否相互反应3.会运用复分解反应解决物质的鉴别、除杂、推断等问题。
【重点、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学习方法指导】记住常见的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会解决物质的鉴别、除杂、推断等问题,教会学生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在初中化学阶段,我们学习了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请同学们回忆是哪四大基本类型?(……)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复分解反应。
师:1.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2.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回答问题并完成学案中的“试一试”生:1. 讨论回忆常见的八大沉淀:CaCO3、BaCO3、Ag2CO3;BaSO4、AgCl ;(不溶于稀硝酸)Mg(OH)2、Cu(OH)2、Fe(OH)3(蓝色)(红褐色)2.生成气体的离子对:H+和 CO32-;H+和HCO3-;NH4+与 OH-3.生成水的离子对:H+和 OH-(过渡)在中考题型中,并不会要求学生们书写这些沉淀或离子对的化学式,记住它们,是为了能灵活运用于解题。
下面,我们就来练一练。
题型一:物质间的反应(离子共存)生:完成学案中的第一部分1.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这种物质是下列中的(B)A.KClB.NaNO3C.HNO3D.Mg(OH)22.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A.Na+ Cl-OH- B.K+Ca2+ CO32-C.H+ Cl- CO32- D.Na+ Fe3+ OH-3.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D )A.CuSO4、 KOH、 NaCl B.Ba(OH)2、K2SO4、 HClC.NaCl、 BaCO3、 KNO3 D. HCl、 Na2SO4、 KCl【小结】师:熟练掌握12对常考的不能共存的离子对,是解这类题的关键。
初中化学教案复分解反应
初中化学教案复分解反应
【教学内容】复分解反应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示例和反应类型;
3. 能够正确解读和运用复分解反应方程式。
【教学重点】
1.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示例;
2. 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实例。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区分复分解反应和其他反应类型的差异;
2. 能够独立分析和解题复分解反应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复分解反应,你们知道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吗?复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学习理论知识
1.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复分解反应是指一种反应中,一个化合物分解成两种或更多种物质
的过程。
2. 复分解反应的示例:例如氯化银在阳光照射下,可发生复分解反应:2AgCl(s) → 2Ag(s) + Cl2(g)
3. 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复分解反应通常需要外界条件的刺激才能发生,如温度、光照等。
三、实验演示
老师将进行一组关于复分解反应的实验演示,让同学们观察反应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四、小组讨论
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 请给出另一个复分解反应的示例,并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2. 复分解反应和单质分解反应的区别是什么?
五、课堂练习
1. 小明将硫酸铜固体加热,观察到出现蓝色烟雾,该反应属于何种类型?
2. 如何区分复分解反应和双替反应?
【总结】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特点和示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更多关于化学反应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学习,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考复习教案
教学辅导教案学科: 任课教师:授课时间:A.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鉴别氯化钙和硝酸钙C.检验贝壳能否溶于酸D.检验久置的烧碱是否变质6、以下各组所选的鉴别试剂正确的是被鉴别的物质鉴别的试剂A Al和Mg Na2SO4溶液B 稀HCl和稀H2SO4FeC K2SO4溶液和CaCl2溶液(NH4)2CO3溶液D 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酚酞试剂7、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8、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捷的方法鉴别①NaOH ②MgSO4③Ba(NO3)2④FeCl3 ⑤KCl五种溶液,被鉴别出来的物质的先后顺序是9、用一种试剂鉴别NaCl、NH4NO3、NH4SO4、Na2SO4四种无色溶液()10、为了确定某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中所含杂质的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 Ⅰ、Ⅱ为__________操作写出Ⅱ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试推断原溶液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可能混有杂质有________ 。
(写化学式)11、 2004年5月25日我市某地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
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项目亚硝酸钠 (NaNO2) 氯化钠 (NaCl)水溶性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81.5g 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35.8g熔点271℃801℃沸点320℃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1413℃跟稀盐酸作用放出红棕色的气体NO2无反应(1) 根据上表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钠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复习教案(复分解反应)
初三化学复习教案-----复分解反应及应用课题:化学专项复习----复分解反应及应用教学目标: 1、掌握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通过各种形式的精选习题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实验探究、精选习题。
(电教室)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切题]:今天我们继续进行化学专项复习,这节课的主题是复分解反应及应用。
[板书]:专项复习---复分解反应及应用[思考].: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问题,及时评价。
[讲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交换,到底是怎样交换的?微观过程是怎样的呢?[电脑模拟]:复分解反应的三种条件有水生成、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的微观模拟过程,提示学生注意看离子是怎样交换的?[基础练习]:有HCl、NaOH、BaCl2、Na2CO3四种物质,他们之间哪些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画画,也可动脑)[讨论]:几个反应?[学生]:回答问题,及时评价。
[电脑操作]:学生拖动鼠标验证刚才的判断结果。
[过度]: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体会,我们再做一个练习:下面五种药品,能发生几个复分解反应? H2SO4、Ca(OH)2、K2CO3、CuCl2、Ba(NO3)2、[讨论]:写出结果。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结果并及时鼓励。
[过度]:看来这些判断题目大家很快能完成了,我们来点挑战性的?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溶液: HCl 、 NaCl 、 Ca(OH)2,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讨论]:将结果在黑板上。
分析[板书]: HCl 、 NaCl 、 Ca(OH)2试剂:石蕊红色紫色蓝色酚酞无色无色红色碳酸钠溶液↑ --- ↓[讲解]:对于酚酞的分析发现,能否鉴别存在争议,大家有没有兴趣通过实验验证一下?这里老师提供了药品,请你设计实验步骤,每组填写一个实验报告单. [实验]: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对于出现的问题予以指导。
九年级《复分解反应》教案、教学设计
2.结合生活实际,教师展示一些与复分解反应相关的现象,如酸碱中和、盐的溶解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3.教师提出问题:“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化学反应原理?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来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秘密。”
2.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等方法,从化学反应中总结复分解反应的一般规律;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创设生活情境,将复分解反应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针对重点内容,通过以下教学策略进行强化:
a.采用类比法,将复分解反应与其他反应类型进行对比,突出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b.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复分解反应知识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c.组织课堂小结,让学生自主总结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特点、分类等,加深记忆。
九年级《复分解反应》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学会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复分解反应;
3.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并能解释反应发生的原因;
4.能够运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复分解反应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复分解反应》复习课教案
《复分解反应》复习课教案内容分析: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内容,是难点也是重点,它是学好酸碱盐知识的基础,而且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考题中如判断物质能否在溶液中共存、除杂、物质间的转变、用本组物质间的相互反应来鉴别物质都要涉及到,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也是高中化学中学好离子反应的基础,所以需重点把握。
本节课从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到应用进行学习。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酸碱盐及氧化物之间反应的关系。
2.能力目标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汇总;学会利用书本上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目标体会到化学这门学科不是孤立的,它影响到方方面面;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深刻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要点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2.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及有关复分解反应的解题思路课前预习1、什么叫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的表达式:AB+ CD →。
3、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4、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有哪些类?5、以下反应各属于什么类型?(将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1)H2+ CuO = Cu + H2O 2)2KClO3 = 2KCl +3O2↑3)Ca(OH)2 +CO2 = CaCO3↓+H2O 4)CO2 + H2O = H2CO35)Fe2O3+6HCl =2FeCl3+ 3H2O 6)BaCl2+ Na2SO4= BaSO4↓+ 2NaCl7)AgNO3 + HCl = AgCl↓+ HNO38)Na2CO3 +2HCl = 2NaCl +CO2↑+ H2O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课内探究【自主学习】下列复分解反应都能发生,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硝酸;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合作探究】同学门相互讨论一下,这些反应为什么能发生呢?前面学过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这些又是什么呢?【精讲点拨】酸碱盐之间以及酸与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但实验证实:有的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有的不能。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教材和学情分析:《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是九年级下册11单元内容,它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知识点多,关联度大,考题形式多样化,难度较大,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
因此,学生在掌握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特点、实质以及反应条件的基础之上,还要会灵活运用,从而克服畏难情绪。
教学重难点: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特点、实质、反应条件;难点:复分解反应的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1.巩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特点、实质;2.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反应条件;3.会运用复分解反应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勤于思考的科学习惯;4.通过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条件及应用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教学过程:【考点3】判断离子(物质)是否共存:例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H+、Cu2+、OH-、SO2-4B.B.H+、Ca2+、Cl-、HCO-3C.Ag+、Mg2+、NO-3、Cl-D.D.Al3+、Fe3+、Cl-、NO-3E.Na+、NH+4、SO2-4、OH-F. F.Zn2+、NH+4、NO-3、SO2-4提问:判断离子物质是否共存的方法是什么?教师点播:解题关键……【考点4】除杂问题例4:除去下列括号中的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Cl(Na2CO3)NaCl(MgCl2)NaOH(Na2CO3)HNO3(H2SO4)提问并讨论:正确的除杂试剂和操作方法是什么?提问:除杂问题解题的技巧是什么?。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复分解反应》教学设计
4.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结合实例,讲解复分解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教学重难点,采取以下策略: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
-设计专项练习,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所学;
-及时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
-通过此作业,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复分解反应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复分解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复分解反应在日常生活用品制作中的应用。
-此项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以及论文撰写能力。
4.请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复分解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复分解反应的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表达、沟通能力。
3.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知识体系。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复分解反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特点及分类,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基本原理。
2.能够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熟练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3.掌握利用复分解反应进行物质鉴别、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初中复分解教案
初中复分解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 能够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1. 复分解反应的判断。
2. 复分解反应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复习已有知识,回顾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存在一种反应类型能够同时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2. 提问: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它有什么特点?二、探究新知1. 讲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复分解反应是指一个化合物在反应中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化合物。
2. 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反应物是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化合物。
3. 讲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物中的离子能够与生成物中的离子形成沉淀、气体或水。
4. 举例说明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过程,如: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三、应用拓展1. 让学生尝试分析一些实际例子,判断是否为复分解反应。
2. 引导学生思考复分解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制取氧气、制取氢气等。
四、总结反馈1.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 复分解反应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够运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复分解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复分解反应及应用复习课教案
复分解反应及应用复习课教案【课题】复分解及应用【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及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情趣【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规律的综合应用【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2、师生合作互动(1)复分解的概念(2)形式(3)实质(4)反应条件(5)范围(6)酸、碱、盐的溶解性(7)应用3、师生互动:解决知识的迁移应用与巩固提高4、强化训练(下次课教师点评)【教学感悟】交流反思与评价复分解反应及应用复习课学案--+++-++--++-++24332332-;;;.;;;.;;;.;;Cl ;Mg A.2SO NO Fe Zn D H HCO Na K C NO Cl Ba K B OH Na 一、 基本功练习:1、 找出下面各反应中哪些是复分解反应?⑴Zn+H 2SO 4=ZnSO 4+H 2↑⑵HCl +NaOH =NaCl+H 2O⑶H 2SO 4+BaCl 2=BaSO 4↓+2HCl⑷2NaOH+CuSO 4=Na 2SO 4+Cu(OH)2↓⑸Cu+2AgNO 3=2Ag+ Cu(NO 3)2(6)CuO+2HCl=CuCl 2+H 2O(7)CuSO 4+BaCl 2= BaSO 4↓+ CuCl 22、完成下列方程式:(1)NaOH+HCl=(2)、H 2SO 4+Cu(OH)2=(3)、HNO 3+Fe(OH)3=(4)、HCl+Ca(OH)2=(5)、HCl+AgNO 3=(6)、HNO 3+CaCO 3=(7)、H 2SO 4+BaCl 2=(8)、H 2SO 4+MgCO 3=3、判断反应能否发生,若能,写出方程式(1)、NaOH+CaCO 3(2)、Ca(OH)2+K 2CO 3(3)、Al(OH)3+NaCl(4)、KOH+CuSO 4(5)、KNO 3+CaCO 3(6)BaCl 2+K 2CO 3(7)、KCl+AgNO 3(8)、NaNO 3+K 2CO 3二、例题(一)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为什么?A.①NaOH+H 2SO 4=== ② CaCO 3+HCl = ==B.①FeCl 3+Ca(OH)2= ② Cu(OH)2+FeCl 3===C. ① AgNO 3+NaCl=== ②AgCl+Na 2CO 3===D.①H 2SO 4+BaCl 2=== ②H 2SO 4+NaCl —(二)下列各组物质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A.AgNO 3、NaCl 、KNO 3B.CuSO 4、KNO 3、Na 2CO 3C.NaOH 、KCl 、Fe(NO 3)3D.KCl 、NaOH 、Na 2CO 3(三) 下列离子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四)、现有A、B 、C 、D 、E 五瓶无色溶液,它们是盐酸、氯化钠、氯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为了确定它们各是什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观察到如下现象:(1)B跟C两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11.1复分解反应专题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1.讲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详细解释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复分解反应是一种双向反应,涉及两种化合物之间的离子交换。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判定方法。
2.介绍复分解反应的类型:讲解复分解反应的常见类型,如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气体生成反应等。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5.反思与评价的实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让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通过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实验设计:让学生小组设计一个复分解反应的实验,确定实验步骤、材料和观察指标。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复分解反应有哪些特点和类型?如何书写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
2.作业反馈: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通过作业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复分解反应的存在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实验演示与操作:设计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化学反应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复分解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辅导教案学科: 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姓名年级:教学课题复分解反应的应用阶段基础()提高()强化(√)课时计划第()次课共()次课教学目标知识点:方法: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作业检查与分析二、旧课复习一、知识点:复分解反应一.定义:复分解反应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特点:交换成分,价态不变。
)符号表示:AB+CD=AD+CB二.注意要点:1.要明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即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
2.要明确反应前后物质变化的组合形式:即反应是否“互相交换成分”。
从化合价的变化来看,在复分解反应的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但化合物之间彼此互相交换成分。
如酸与碱反应、盐与盐反应等。
3.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要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满足的条件: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或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能发生,否则不能发生,应特别注意以上三个条件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反应就能发生。
4.发生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物状态的要求:(1)酸与碱的反应中这里的碱既可为可溶性的碱,又可为难溶性的碱。
(2)碱与盐、盐与盐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都必须是可溶的。
(3)酸与盐的反应中,盐可不溶,但酸必溶。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1、酸的溶解性:酸:含氧酸(命名“某酸”):HCl(盐酸)、H2SO4(硫酸)、H2CO3(碳酸)、HNO3(硝酸)、H2SO3(亚硫酸)特殊的有机酸:CH 3COOH (醋酸,又名乙酸)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绝大多数的酸都是可溶的,只有极少数的酸是不溶的,如硅酸;2、碱的溶解性:对于碱来说,按照金属活动顺序表,在Mg 前面的金属的阳离子和氢氧根结合形成的碱以及氢氧化钡、氨水都是可溶的碱,而Mg 以及Mg 以后的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结合后形成的碱一般是不溶的,而且以白色居多。
也就是说: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的溶解性:钾钠铵盐硝酸盐融入水中都不见盐酸盐除银和汞硫酸盐除铅和钡还有碳酸磷酸盐溶解只有钾钠铵(还有一些特殊的盐是微溶物:比如硫酸钙、硫酸银、碳酸镁、氢氧化钙等等)四、反应类型①酸+碱性氧化物→盐+水条件:(1)酸一般为42SO H HCl 、;(2)碱性氧化物(如Na 2O 、CaO 、CuO 、Fe 2O 3)是否可溶均可。
Na 2O+2HCl=2NaCl+H 2OFe 2O 3+6HCl=2FeCl 3+3H 2OCuO+2HCl=CuCl 2+H 2O但须注意,不溶性碱性氧化物与H S O 24反应时较慢,一般需要加热。
如:C u O H S O C u S O H O ++2442微热 ②酸+碱→盐+水金属的氢氧化物(“氢氧化某”)四大强碱:KOH (氢氧化钾)、NaOH (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Ba(OH)2(氢氧化钡)碱NH 3·H 2O (氨水)弱碱 白色沉淀:Mg(OH)2(氢氧化镁)、Al(OH)3(氢氧化铝)、Zn(OH)2(氢氧化锌)、Mn(OH)2(氢氧化锰) 有色沉淀:蓝色沉淀Cu(OH)2(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Fe(OH)3(氢氧化铁)条件:(1)酸和碱至少有一种可溶;(2)若酸是常见的三种强酸,无论碱是否可溶,反应均可进行。
如:N a O H H C l N a C l H O H S O C u O H C u S O H O H N O F eO H F eN O H O +=++=++=+22424233332233()()() ③酸+盐→新酸+新盐条件:(1)盐除B aS O 4和AgCl ;(2)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如:2HCl+CaCO 3=CaCl 2+H 2O+CO 2↑H C l A g N O A g C l H N O +=↓+33H S O B a C l B a S O H C l 24242+=↓+ ④碱+盐→新碱+新盐条件:(1)碱和盐两者均要溶于水;(2)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如:2NaOH +CuSO 4 = Na 2SO 4+Cu(OH)2↓Ca(OH)2+Na 2CO 3 = 2NaOH +CaCO 3↓NH 4Cl+NaOH=NaCl+NH 3↑+H 2O⑤盐+盐→新盐+新盐条件:(1)参加反应的两种盐都必须可溶;(2)新生成的两种盐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
还应该注意,若反应物中有一种盐微溶,则生成的盐中必有一种不溶。
如:NaCl +AgNO 3= AgCl ↓+NaNO 3Na 2SO 4+BaCl 2=2NaCl +BaSO 4↓CaCl 2+Na 2CO 3=2NaCl+CaCO 3↓二、基础演练1、下列物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 . C + Fe2O3B . Fe+H2SO4C . K2CO3 +HClD .CO2+NaOH2、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HClB.NaOHC. Na2CO3D. KNO33、下列各组内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 HCl 和Ca(OH)2B Na2CO3和H2SO4C AgNO3和BaCl2D KCl 和CuSO44、一般情况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可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Na2SO4→NaOHB KNO3→KClC MgCl2→Mg(NO3)2D CuO →Cu(NO3)25、某钡盐具有不易被X射线透过的性质,医疗上常把它作为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已知Ba2+有很强的毒性,那你认为下列物质中最适宜作“钡餐”的是()A.BaCO3B.BaSO4C.BaCl2D.Ba(NO3)26、制作松花蛋用的配料主要有纯碱、食盐、生石灰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和水等物质,制作时只需要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这个过程中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7、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Zn、Na2CO3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A.硝酸铜B.稀盐酸C.稀硫酸D.二氧化碳8、取下列化肥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A.氯化钾B.碳酸钾C.硫酸铵D.磷酸钙9、豆腐不可与菠菜一起煮,原因是菠菜中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豆腐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钙等钙盐,相互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
其中发生的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0、最近,不少媒体报道,某些凉茶原料中有一味中药材叫夏枯草,长期饮用可能患胃溃疡等疾病。
胃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
下列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有①NaOH ②Na2CO3③NaHCO3④肥皂水⑤Al(OH)3A.①③B.②④C.①⑤D.③⑤11、家庭里常有食盐、纯碱、食醋、矿泉水、酱油、肥皂等物质。
下表列出了家庭中部分物质的近似pH:物质食盐水肥皂水食醋酱油pH 7 10 3 5(1)上表中,呈酸性的物质是;(2)只可用家里的上述物质,如何区分食盐和纯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蚊虫叮咬人时会分泌出蚁酸,引起肿痒,涂上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可止痒,简单的原因是三、拓展应用应用一: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离子共存问题看离子是否能够共存,主要是看各个离子之间是否能够发生反应,如果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如果不发生反应,则能够共存。
物质是否能够发生反应主要有以下三个条件:1.生成气体:主要是H+和CO32-,H+和HCO3-生成二氧化碳,NH4+ 和OH-生成氨气2.生成沉淀:(参照前面的酸碱盐溶解性介绍)3.生成水:H+和OH- 生成水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限制的条件,如无色溶液,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等等,要注意这些条件的内在含义例: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CaCl2、Na2CO3、KNO3B.NaNO3、FeCl3、HClC.NaCl、Ba(NO3)2、NaOH D.(NH4)2SO4、NaOH、Na2CO3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K2SO4Ba(OH)2 KClB. Cu(NO3)2NaCl KNO3C. Na2CO3KNO3NH4ClD. MgSO4NaNO3KCl2、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NaNO3、NaCl、NaOH B. FeCl2、MgSO4、BaCl2C. K2CO3、KCl、NaNO3D. HCl、KCl、Ba(NO3)23、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Na+、C1-、SO42-B.H+、Na+、NO3-、CO32-C.K+、Ba2+、OH-、SO42-D.K+、Ag+、NO3-、C1-4.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NaNO3NaCl H2SO4B. CaCO3NaOH Na2SO4C. BaCl2NaNO3CuSO4D. AgNO3Na2SO4NaCl5、下列各组物质在某pH=14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Cl3、NaCl、KNO3B.NaCl、NaOH、NaNO3C.CaCl2、NaNO3、Na2CO3D.NH4NO3、H2SO4、NaCl6、(08年苏州)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2+、Ca2+、CO32-、OH-B.Na+、SO42-、Cl-、OH-C.Ba2+、H+、Cl-、OH-D.Ag+、NH4+、NO3-、OH-7、下列离子能在PH = 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SO42-、NO3-、K+、H+B、Na+、Cl-、OH-、Al3+C、Cl-、NO3-、K+、Na+D、Ag+、Cl-、CO32-、K+8、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A.NaOH 、CuSO4、H2SO4B.NaCl、Na2SO4、NaHSO4C.NaCl、Ba(NO3)2、HClD.NH4NO3、NaOH、Na2SO49、重金属离子有毒性。
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
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
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A . Cu2+和SO42-B . Cu2+和Cl- C.K+和SO42- D. Ag+和NO3-.10、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废水都是澄清的,但厂址下游河水中却出现浑浊.李亮对两厂的废水取样化验后,发现甲厂排放的废水明显呈碱性,且两厂排放的废水中分别含有KOH、Mg(NO3)2、KCl、Cu(NO3)2中的两种.(1)则甲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两种物质是:(2)如果将两厂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恰好转化为两种沉淀,经过过滤后的废水中主要含有离子,可以用来浇灌农田,并为植物生长提供(填氮肥、钾肥、磷肥、有机肥等).11、现有甲、乙两种溶液,共含有8种离子,分别为H+、Ag+、K+、Ba2+、OH-、Cl+、NO3-、CO32-,且两种溶液里所含的离子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