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2010教程
access2010建立数据库的方法

access2010建立数据库的方法
要建立一个数据库,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Access 2010:
1. 打开Access 2010软件,点击“空白数据库”模板或者选择现有的模板。
2. 输入数据库的名称并选择存储位置,然后点击“创建”按钮。
3. 数据库将自动创建并打开一个新表。
4. 在新表中,可以使用字段名称和数据类型定义表的结构。
在每个列下方输入数据。
5. 可以在表中添加新的记录,或者可以导入现有的数据文件。
6. 在表中添加、编辑和删除数据后,你可以保存修改。
7. 若要创建其他表,请在Access的菜单中选择“创建”选项,然后“表格设计”。
8. 创建完毕后,可以在“外部数据”选项卡中导入和导出其他数据库的数据。
9. 要运行查询,请选择“创建”选项卡,并选择“查询设计”。
10. 使用查询设计工具创建查询,使用SQL语句编写自定义查询。
11. 通过选择“创建”选项卡中的“报告”选项,可以创建数据库中的报表。
12. 使用“创建”选项卡中的“表单”选项可以创建数据输入和访问表单。
13. 在数据库中创建完需要的表格、查询、报表和表单后,可以使用“文件”选项卡中的“保存”按钮保存数据库。
以上是使用Access 2010建立数据库的一般步骤。
具体操作可能会因个人需求和数据类型的复杂性而有所不同。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教案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 Access2010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使学生掌握创建数据库、表、查询、窗体和报表的基本操作。
3、培养学生运用 Access2010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与设计。
(2)数据的录入与编辑。
(3)查询的创建与应用。
2、难点(1)表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2)复杂查询的设计与实现。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 Access2010 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5 分钟)通过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需要管理数据的场景,如学生成绩管理、图书管理等,引出数据库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引入 Access2010 数据库软件。
2、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1)Access2010 简介介绍 Access2010 的特点、用途和工作界面。
(2)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讲解数据库、表、字段、记录等概念。
(3)创建数据库演示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并讲解数据库的保存和打开方法。
3、实践操作(约 30 分钟)让学生自己动手创建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如“学生信息数据库”。
4、表的创建与设计(约 30 分钟)(1)讲解表的结构和设计原则包括字段的数据类型、字段大小、主键等。
(2)演示创建表的方法通过示例创建“学生表”,包含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等字段。
5、实践操作(约 30 分钟)学生创建自己的表,并录入一些数据。
6、数据的录入与编辑(约 20 分钟)(1)讲解数据录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演示数据的编辑操作,如修改、删除、添加记录等7、表关系的建立与维护(约 30 分钟)(1)讲解表关系的概念和类型如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关系。
(2)演示建立表关系的方法以“学生表”和“成绩表”为例,建立一对多的关系。
8、查询的创建与应用(约 40 分钟)(1)查询的概念和作用(2)演示创建简单查询的方法如选择查询,查找特定条件的数据。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第2章 数据库和数据表

第2章 数据库和数据表
2.1
2.2 2.3
数据库操作
创建数据库
数据表的基本操作
2
2.1 数据库操作
要创建 Access 数据库,首先应根据用户需求对数据 库应用系统迚行分析和研究,全面觃划,然后再根 据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觃划创建数据库。创建数据库 应遵循以下觃则。 1)明确建立数据库的目的。确定数据库迚行哪些数据 的管理,有哪些需求和功能,再决定如何在数据库中 组织信息以节省资源,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収挥最大 的效用。 2)确定需要的数据表。在明确了建立数据库的目的乊 后,即可着手设计数据库中的每一个表。
16
2.2.2 创建数据表结构
创建数据表就是建立一个新的表文件。创建表乊前, 需要对表迚行分析,确定准备在表中存储哪些数据。 数据表的创建可分为两步:首先创建数据表的结构, 即确定数据表的字段个数、字段名、数据类型、字 段宽度及小数位数等特征;然后,根据字段特征输 入相应的记录。 在 Access 中,系统提供了多种创建表结构的方法。 可以通过“数据表”视图创建表结构,也可以通过 表向导创建表结构,或者通过设计视图创建表结构。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创建表结构的方法。
2、关闭数据库
数据库使用完乊后要及时将其关闭。关闭数据库主 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击数据库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2)选择“文件”→“关闭”命令。 3 )单击数据库窗口左上角控制菜单按钮,在弹出的 下拉菜单中选择“关闭”命令。 4)双击数据库窗口左上角控制菜单按钮。 5)按〈Ctrl+F4〉组合键,关闭数据库窗口。
3
3 )确定所需要的字段。确定在每个表中要保存哪些 信息。在表中,每类信息称做一个字段,在表中显示 为一列。 4 )确定关系。分析所有表,确定表中的数据和其他 表中的数据有何关系。必要时,可在表中加入字段或 创建新表来明确关系。 5 )改迚设计。迚一步分析设计,查找其中的错误创 建表,在表中加入几个实际数据记录,看能否从表中 得到想要的结果。需要时可调整设计。 6 )创建数据库中的其他对象。例如,创建查询、窗 体、报表、页、宏和模块等对象。
access2010实例教程

2.2.5 将另一个库中的表导入到当前库中
例:将另一个库中的表导入到当前库中 (1)在数据库窗口中单击表对象→“文件”菜单→“获取外 部数据”→“导入”→选文件位置→文件类型选*.accdb→选 文件→单击“导入”按钮。显示:
(2)单击一个表(如:“课程”表)→“确定”。
2.2.6 链接外部数据
的数值。
例如,输入10条记录,自动编号从1到10,删除前3条记 录,自动编号从4到10,删除第7条记录,自动编号中永远设 有7。 与财务、税务有关的数据表通常设自动编号型字段,增 加数据的安全性。
7.是/否型
是/否型字段存放逻辑数据,字段大小为1,由系统自 动设置。逻辑数据只能有2种不同的取值。如:婚否、团员 否。所以,是/否型数据又被称为“布尔”型数据。 是/否型字段内容通过画“√”输入,带“√”的为
2.2 向表中输入数据
向表中输入数据可以直接输入或导入外部数据。从外部获 取数据有导入和链接两种类型,导入的数据一旦操作完毕就与 外部数据源无关。链接的数据只在当前数据库形成一个链接表 对象,其内容随着数据源的变化而变化。
2.2.1 打开表的数据表视图
1.在表的设计视图状态下,单击“数据表视图”按钮。 2.在表的设计视图状态下,“视图”菜单→“数据表视图”。 3.在库中选取表→单击“打开”按钮。 4.在库中双击一个表的名字。
2.3.4 删除记录
1,右击选取的记录→快捷菜单中选“删除记录”。 2,选取记录→按Del键。 3,选取开始→记录→删除 说明:删除记录的操作是不能撤消的。
2.3.5 查找与替换数据
查找和替换是同一个对话框中两个不同选项卡。 查找:用鼠标单击某列→开始→“查找”→在“查找内容” 中输入字串→选“搜索”范围→单击“查找下一个”按钮。
ACCESS2010基础教程

➢ 班级(班号,班级名,学生数,班主任) ➢ 学生(学号,登陆密码,姓名,性别,状态,入校时间,毕业时间,退
学时间,注册时间,最后登陆时间,登陆次数) 这里“状态”有3种取值:在读、退学、毕业 ➢ 教师(教师号,登陆密码,姓名,电话,邮箱,QQ号,找回密码问
题,找回密码答案,注册时间,最后登陆时间,登陆次数)
实际含义;
• 5)关系中交换任意两列的位置不影响数据的实 际含义。
第12页,共59页。
关系的基本运算
• 1.选择
– 从指定的关系中选择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组成新 的关系。
• 例题:从关系score1中选择数学大于90的元组组成
关系S1。S1=σ数学>90(Score1)
第13页,共59页。
关系的基本运算
课程(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任
课教师)
2) 联系
选修(学号,课程代码,成绩)
↑↑
↑
两个实体集的主键 自身属性
第18页,共59页。
根据概念数据模型设计关系数据模型
网上成绩查询管理系统的 E-R图
m 学生
m
选课
n p
课程
构成
1
m
班级
m
组成
1 院系
任课 n
学期
q
1
教师
上传
m 资源
第19页,共59页。
• 一个实体集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 集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
➢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 ➢ 课程资源(资源号,资源名,链接地址,更新时间,资源类型,说明) ➢ 学期(学期号,学期名称,是否当前学期,学期起始时间,学期结束时
间)
第20页,共59页。
ACCESS2010入门基础教程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外模式/模式映像 模式/内模式映像
第15页,共108页。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数据特征的抽象描述
概念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
• 从用户的角度 • 强调对数据对象的
基本表示和概括性描 述 (包括数据及其联 系) • 不考虑计算机具体
实现,与具体的 DBMS无关
第27页,共108页。
逻辑数据模型
第28页,共108页。
逻辑数据模型
• 2.网状模型
– 1) 用图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 2) 允许结点有多于一个的父结点 – 3) 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父结点。 – 4) 特点: 表示结点之间多对多的联系。
• 3.关系模型
– 1) 用二维表格来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 – 2) 实际应用中,每一个二维表代表了一个关系。 – 3) 特点: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根据索引表按照名称、作者、关键字、出版社等 查找存放位置;
最大限度地
需要不断地对图书进行购进、丢失处理、借阅、
实现图书的共享
归还等管理工作;
对图书使用状况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统计,作为修
不允许长期滞留在个人手中、不能
改购书数数 需计据据要库划更一与具套的图普科依书遍 学据馆性 的的;, 技不数 术同据 和点的 方:多 法样 。性简和 而复 言杂 之性 ,使 数得 据数 库据 技的 术组 就织 是和 数管 据理 管更 理被成具 的某 浪挑 技些费战 术性 。院…,系…独占、避免重复购进造
一对多 联系
课程1 课程2 课程3 课程4 课程5 …… 课程n
m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 学生n
:n
Microsoft Access 2010 入门

Access 2010 入门Microsoft Access 2010 是一个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和部署工具,可用它来跟踪重要信息。
您可以将您的数据保留在计算机上,也可以将其发布到网站上,以便其他用户可以通过 Web 浏览器来使用您的数据库。
本文概述了 Access 2010,并提供了指向更深入介绍特定任务和功能的文章的链接。
如果您已了解 Access ,并且希望获得有关改进功能的信息,请尝试下表中的资源。
只需了解改进功能? 了解 Access 2010 和 Access 2007 中引入的功能。
Microsoft Access 中的新增功能寻找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的培训?获取新版本的培训。
Microsoft Office 培训找不到菜单? 使用动画指南,利用该指南可以指向 Access 2003 中的命令以查看它们在 Access 2010 中的操作方法,也可以在该指南的 Excel 工作簿版本中仅查看二者的区别。
命令映射交互式参考指南本文内容•第一次使用 Access •从电子表格或其他程序导入数据 • 在若干 Access 版本中使用早期版本的数据库第一次使用 Access当用于跟踪信息的程序逐渐变得不再适应要求时,许多人都开始采用Access。
例如,假定您是一名活动计划者,您希望跟踪需要处理的所有细节以使活动取得成功。
如果您使用文字处理程序或电子表格程序来执行此任务,那么很容易遇到数据重复和不一致性问题。
您可以使用日历软件,但在日历中跟踪财务信息并非一种很好的选择。
关系数据库有时,您需要用关系数据库来跟踪此类信息。
关系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仓库:为避免冗余,该数据仓库分成了多个较小的数据集合(称为表),而这些较小的数据集合又基于一些共同信息(称为字段)关联在了一起。
例如,活动计划关系数据库可能包含一个含有客户信息的表、一个含有供应商信息的表和一个含有活动信息的表。
含有活动信息的表可能包含一个与客户表关联的字段和一个与供应商表关联的字段。
Access 数据库应用教程 第2章 Access 2010基础

(1)后台视图(Backstage视图)
后台窗口主要是针对数据库文件整体的 操作,例如,新建、打开、另行保存或者关 闭数据库文件,查看和编辑数据库属性,对 数据库文件的管理,做压缩、修复或者加密 等工作,对整个Access 2010的使用环境做选 项设置等。
(2)数据库窗口
当启动Access 2010然后选择一个工作起点之后, 将进入数据库窗口。
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教程 第2章 Access 2010基础
知识要点
Access 2010的工作界面 Access 2010的数据库对象 数据库的创建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重点与难点
重点:Access 2010工作界面 Access 2010数据库对象 数据库的创建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难点:数据的导入与导出 数据库的转换
“设置数据库密码”对话框; (4)在“密码”和“验证”文本框中分别
输入相同的密码,然后单击“确定”。
2.4.3 加密数据库
2.撤销用户密码 操作步骤如下: (1)以独占方式打开数据库; (2)单击“文件”|“信息”,打开“有关
学生管理 的信息”窗格; (3)单击“解密数据库”选项,打开“撤
销数据库密码”对话框; (4)在“密码”文本框中输入密码,单击
数据库窗口主要有功能区、导航窗格和工作区
功能区
功能区位于Access 标题栏下方,由几个选项 卡和若干功能按钮组成,每个选项卡中包括 了相关常用命令。“开始”、“创建”、 “外部数据”和“数据库工具”这4个选项卡 是常用的,随着操作内容的变化,还会出现 上下文相关的其它选项卡(活化菜单)。
如在初始界面选择创建一个空白桌面数据 库,然后在主窗口选择“创建”选项卡,可 见与“创建”相关的命令按钮,这些命令按 钮也显示出了Access 数据库的组成成份。
Access教程2010-12-02

1、本次培训目的本次培训简单讲解ACCESS数据库的应用,根据操作情况本次主要讲解ACCESS数据库的查询,以及简单讲解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库的导入及导出,EXCLE表如何导入ACCESS数据库。
在次文件中,可将数据分开放在名为“表”,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数据表”的容器中,然后可使用联机窗体让网络用户查看、添加并更新表中的数据、“查询”查找并检索数据、使用“报表”按特定的布局分析或打印的数据。
第一部分建立数据库与表1)使用“向导”设计数据库2)使用“数据库向导”创建表3)在“设计”视图中设计表4)使用“表向导”建立新表5)使用已有的数据自动建新表6)定义“主键”7)创建索引8)定义表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建立和使用查询1)使用向导创建简单的选择查询2)定义与使用交叉表查询第三部分建立报表(选讲)1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2、报表打印第一部分建立数据库与表1)使用“向导”设计数据库使用中文Access 2000可以从单一的数据库文件中组织用户信息。
在此文件中,可将数据分开放在名为“表”,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数据表”的容器中,然后可使用联机窗体让网络用户查看、添加并更新表中的数据、“查询”查找并检索数据、使用“报表”按特定的布局分析或打印的数据。
此外,通过创建数据访问页还能从Internet上查看与更新或分析数据。
与前面所介绍的两个软件一样,为了存储与使用数据,可对每一类信息创建一张表,此后就能在窗体、报表、或数据访问页中将多个表中的数据组织到一起,以及定义表之间的关系,以便于查找和检索仅满足指定条件的数据。
初学者应注意,这里的“窗体”是前两个软件中没有的对象。
在使用中文Access 2000建立用于构成数据库的表、窗体和其他对象之前,设计数据库是很重要的。
因为无论是使用中文Access 2000的数据库或是项目,都需要一个能够有效而且准确、及时地完成所需功能的数据库。
在中文Access 2000中也能通过一个“向导”来创建数据库,而且它们的名称都是“数据库向导”,启动这个软件后屏幕上将如图1所示的一个对话框,它也是一个起向导作用的对话框,用于引导您完成建立数据库文件的操作,与中文Visual FoxPro 6中的操作方式相类似。
Access基础教程-Access2010第一章

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库技术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产生的,以数据 文件的组织数据,并在文件系统之上加入了DBMS对数据进 行管理,其特点如下: 1.数据的集成性 (1)在数据库系统中采用统一的数据结构,如在关系数据 库中采用关系(用户角度看来是二维表)作为统一结构方式。 (2)在数据库系统中按照多个应用的需要组织全局的统一 的数据结构(即数据模式、全局结构)。 (3)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模式是多个应用共同的、全局的 数据结构,而每个应用的数据则是全局结构中的一部分,称 为局部结构(即视图),这种全局与局部的结构模式构成了 数据库系统数据集成性的主要特征。
(1)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外模式又称为用户模式或子模式,是某个或某几个数据 库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外模式是与某一应用有 关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描述,也就是前面所介绍的局部 结构,它由概念模式推导而出。概念模式给出了系统全局的 数据描述而外模式则给出每个用户的局部数据描述。对于不 同的数据库用户,由于需求的不同,外模式的描述也互不相 同。一个概念模式可以有若干个外模式,每一个用户只关心 与其有关的外模式,有利于数据保护,对数据所有者和用户 都极为方便。
关系数据库是以关系模型为基础的,具有以下特点: (1)关系数据库对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均采用关系来描 述,对各种用户提供统一的单一数据结构形式,使用户容易 掌握和应用。 (2)关系数据库语言具有非过程化特性,将用户从编程数 据库记录的导航式检索中解脱出来,降低了编程难度,面向 非专业用户。 (3)数据独立性强,用户的应用程序、数据的逻辑结构与 数据的物理存储方式无关。 (4)以关系代数为基础,数据库的研究更加科学化,尤其 在关系操作的完备性、规范化及查询优化等方面,为数据库 技术的成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2章 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教程 Access 2010基础

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教程
2.2 ACCESS 2010数据库的创建
2.2.1 使用模板创建数据库 操作步骤如下: (1)启动Access 2010; (2)在“文件”|“新建”选项卡上,单击 “样本模板” ; (3)在“可用模板”窗格中单击所需模板, 在右侧的“文件名”框中,输入数据库文件名。 若要更改文件的保存位置,可单击“文件名” 框右侧的“浏览某个位置来存放数据库”按钮 来选择新的位置; (4)单击“创建”。
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教程
2.2.2 创建空数据库
操作步骤如下: (1)启动Access 2010; (2)在“文件”|“新建”选项卡上,单击 “空数据库” ; (3)在右侧的“文件名”框中,输入数据库 文件名; (4)单击“创建”。
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教程
2.3 打开和关闭数据库
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教程
2.6.2 数据库的导出
Access 2010可以将数据库对象导出为多 种数据类型,包括Excel文件、文本文件、 XML文件、Word文件、PDF文件、Access数 据库等。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要导出的数据库; (2)在导航窗格中选择要导出的对象; (3)单击“外部数据”选项卡,在“导出” 组中单击要导出的文件类型按钮,打开“导出” 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完成相关设置后,单击 “确定”按钮。
2.关闭Access 2010 方法主要有六种: (1)单击“文件”|“退出”命令; (2)单击标题栏上的“关闭”按钮; (3)单击标题栏上的“控制图标”,再单 击“关闭”命令; (4)双击“控制图标”; (5)右击标题栏,再单击“关闭”命令; (6)快捷键Alt+F4。
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教程
ACCESS2010基础教程

ACCESS2010基础教程ACCESS2010基础教程1. 了解Access和数据库的基本概念Access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它可以实现大规模数据的管理和处理。
Access数据库是由表、查询、表单和报表组成的,用户可以通过Access工具轻松地设计和处理数据库。
2. 创建数据库启动Access2010,单击"新建"按钮,选择“空白数据库”选项,命名数据库,选择保存路径,点击“创建”按钮即可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
3. 创建表格Access数据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表格。
创建表格需要定义字段和数据类型,可以在“创建”菜单中选择“表格设计视图”,在表格字段栏中添加字段,选择数据类型,设置字段属性。
4. 数据输入和编辑在创建表格后,可以通过“表格视图”来添加或编辑数据,也可以通过“表单视图”来添加或编辑数据,表格视图特点是快速输入和编辑数据,表单视图特点是界面美观,易于查看和修改数据。
5. 数据查询Access支持多种查询方式,包括简单查询、复杂查询、交叉查询、合并查询等。
查询是通过关键词构成的语句,具有非常灵活的查询能力。
可以通过“查询”菜单中的“查询向导”或“查询设计视图”来创建查询。
6. 数据报表数据报表是用于数据的视觉展示和分析的工具。
创建报表需要选择Report Wizard,将表格和查询与报表形式配对,设置报表布局、样式等属性。
7. 数据备份和恢复Access数据库的意外数据丢失是很常见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经常对数据库进行备份。
备份和恢复可以通过Access自带的“备份和恢复”功能进行操作。
8. 数据关系管理Access可以建立表格之间的关系,创建主表格和子表格,利用关系建立数据依存关系,以便控制和管理数据。
关系管理可以通过“设计视图”中的“关系”来实现。
9. 数据导入和导出Access可以支持各种数据格式的导入和导出,如Excel、文本文件等。
可以通过“导入”和“导出”来实现。
Access2010数据库应用教程第2章_Access数据库及其创建

Access2010 数据库应用教程
5
2.1.3 Access的工作界面
启动Access系统后,在打开Access但未打开数据库时,默认显 示Backstage视图
Access2010 数据库应用教程
6
打开一个数据库或者新建一个数据库,可以进入Access工作界面。
快速访问工具栏栏 选项卡
功能区
Access2010 数据库应用教程 4
2.1.2 Access的启动与退出
1. Access的启动 • 单击 “开始”菜单→执行“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10”命令 • 双击具体的Access数据库文件启动系统。 2. Access的退出 • 单击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 单击“文件”选项卡中的“退出”命令 说明: 无论何时退出,Access都将自动保存对数据的更改,如果上 一次保存之后,又更改了数据库对象的设计,Access将在关闭之 前询问是否保存这些设置。
Access2010 数据库应用教程
9
2.2 创建Access数据库
2.2.1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 1.确定创建数据库的目பைடு நூலகம் ◦ 2. 确定该数据库中需要的表 ◦ 3. 确定字段
◦ 4. 确定主键
◦ 5. 确定表之间的关系 ◦ 6. 输入数据
Access2010 数据库应用教程
10
2.2.2 Access数据库的创建
Access2010 数据库应用教程
11
1. 创建空数据库 例2.1 创建一个空的“学生管理系统”的数据库 操作步骤: (1)启动Access,打开Access 2010的启动界面。 (2)选择“新建”命令,再选择“空数据库”类别。 (3)在Backstage视图窗格的右侧,单击文件名文本框边上的浏览 按钮 ,打开“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选择数据库文件的存储 路径,并输入文件名。文件的保存类型默认为“Microsoft Access 2007数据库”,扩展名默认为.accdb。
Access 2010 数据库应用教程第2章 数据库操作

2.2 数据表的创建
• (3) 自定义“日期/时间”型字段的格式
2.2 数据表的创建
• (3) 自定义“日期/时间”型字段的格式
2.2 数据表的创建
• • • • (4) (5) (6) (7) “货币”型字段常用格式 “日期/时间”型字段系统常用格式 “是/否”型字段系统常用格式 自定义“自动编号”型字段格式
2.2 数据表的创建
表不仅是Access数据库中最重要的操作对象,也是 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来源。一个数据库最基本的 需求是至少要有一个表。 2.2.1 表的构成 • (1) 字段名称 • (2) 数据类型 • (3) 字段大小 • (4) 字段的其他属性
2.2 数据表的创建
1. 表结构的定义及字段类型 Access中的字段类型有:数字型、文本型、日期/ 时间型、备注型、货币型、是/否型、自动编号型、 OLE对象型、超级链接型、查阅向导型等。 2. 表的属性设置: 包括:格式、输入掩码、默认值、有效性规则等属 性
(2)“样本模板”
例:利用Access 2010数据库模板创建 Access数据库。
2.1数据库的创建及使用
2.1.2数据库的使用 1 打开数据库:四种方式,分别为 “打开” “以只读方式打开” “以独占方式打开” “以独占只读方式打开” 2 设置数据库的属性 启动Access 2010,单击“文件”选项卡的“信息 ”项,单击窗口右侧的超链接“查看和编辑数据库 属性”
2.2 数据表的创建
2.2.4 表的属性设置 1. 字段的输入/显示格式设置 Access中,字段的输入/显示格式决定了该字段数 据的输入和显示格式。除了OLE字段类型外其他类 型的字段,系统内部已对其定义了许多格式
2.2 数据表的创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n
• E-R模型的表示方法
– 实体——用矩形表示 – 属性—— 用椭圆形表示 – 联系—— 用菱形表示
班主任 1 负责 1 班级 院系 1 组成 n 班级
课程号 课程名 学分
课程
学生 m 选课 n 课程 成绩 成绩类型
1 :1
1 :n
m :n
举例:网上成绩查询管理系统的 E-R图
• 系统功能:学生登陆后,可以查询成绩、给 老师留言、下载资源;教师登陆后可以管理 任课班级的学生成绩、上传资源、查看学生 m 1 m 1 留言。 构成 组成 学生 班级 院系
• 1.元组
– 在二维表中,从第二行起的每一行称为一个元组, 在文件中对应一条具体记录。
• 2.属性
– 二维表中,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在文件中对应 一个字段。
– 利用DBMS开发的应用软件。
• 数据库管理员(DBA)
– 负责管理数据库资源;确定用户需求,设计、实 现数据库;并负责维护和管理数据库。
• 数据库系统(DBS)
– 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由硬件、数据库、数据库管理 系统、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等部 分组成。
数据库概述
数据库系统(DBS)
硬件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
– 将程序设计语言中对象的概念引用到数据库中: – 1)数据和操作方法作为对象统一管理; – 2)可以处理更为复杂的对象;
6.1 数据库概述
什么是数据库技术?
我的成绩 WWW 服务器
我们身边的数据库?
数据库服务器 SQL 命令 查询结果 数据库
什么是数据库? Internet 是持久数据的 集合,是存储在 计算机中的数据 的集合
数据库概述
数据库阶段
– (1) 数据和程序之间彼此独立,实现共享 – (2) 数据以数据库形式保存,最大限度减少冗余。 – (3) 专门的数据库管理软件-------DBMS。
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2
DBMS 数据库
……
应用程序n
数据库概述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产生: – 1)物理上独立,数据分布在网络的不同计算机 – 2)逻辑上属于一个整体。
保障图书安全
图书不能借了不还、阅览室 的书不能外借(或只能短期 借阅)、重要文献借阅有严 格的规章制度、只允许合法 用户借阅、限定借阅册数和 期限……
高效地查找和 管理图书
图书馆
根据索引表按照名称、作者、关键字、出版 最大限度地 社等查找存放位置; 实现图书的共享 需要不断地对图书进行购进、丢失处理、借 阅、归还等管理工作; 不允许长期滞留在个人手中、不 数据库与图书馆的不同点: 对图书使用状况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统计,作 能被某些院系独占、避免重复购 数据更具普遍性,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数据的组织和管理更具挑战性, 为修改购书计划的依据; 进造成浪费……
需要一套科学的技术和方法。简而言之,数据库技术就是数据管理的技术。
数据库概述
二.数据库中的常见概念
• 数据库(DB)
– 指按特定的组织形式将数据保存在存储介质上 – 特点: (1)在数据库中,不仅包含数据本身,也包含数 据之间的联系; (2)数据通过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保证有 最小的冗余度,有层次、网状和关系模型; (3)各个应用程序共享数据; (4)对数据的各种操作,如定义、操纵等都由 DBMS统一进行。
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3)多对多联系
如果实体集 E1 中的每个实体与实体集 E2 中 的任意个实体有联系,反之,实体集 E2 中的每 个实体与实体集 E1 中的任意个实体有联系,则 称E1和E2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表示为m:n。 例如,实体集学生和实 体集课程之间是多对多 的关系
E-R图
• E-R图: 用图形方式表示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概述
二级映射
– 用于三级模式之间的转换。 (1)外模式/模式映射 – 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之间的对应性,这一映射 使得概念模式的改变不影响外模式和应用程序, 从而达到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2)模式/内模式映射 – 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对应性,当存储结 构改变即修改内模式时,只要相应改变模式/内 模式映象,而模式尽量保存不变,从而达到了数 据的物理独立性。
任意两行内容不能完全相同 不能有名称相同的列 每一列都是不可分的,即不允许表中还有表 同一列的值取自同一个定义
元组
关系模式:学生( 学号,姓名,性别,状态,入学时间,最后登陆时间,登陆次数)
关键字(包括候选键和主键)
关系数据库
• 关系模型的组成----二维表格
关系模型中的常用术语
• 组成:
– 1)矩形:表示实体集,实体名称写在框内; – 2)椭圆:表示实体集或联系的属性,框内标明属性 的名称; – 3)菱形:表示实体间的关系,框内注明联系名称; – 4)连线:连接实体和各个属性、实体和联系,并注 明联系种类,即1:1、1:n或n:m。
学校
学校1 学校2 学校3 …… 学校n
物理数据模型
• 物理数据模型反映了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存 储结构 • 物理数据模型不仅与具体的 DBMS 有关,也 和操作系统及硬件有关。
物理数据模型
• 在计算机系统的底层对数据进行抽象,它 描述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 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 • 在设计一个数据库时,首先需要将现实世 界抽象得到概念数据模型,然后将概念数 据模型转换为逻辑数据模型,最后将逻辑 数据模型转换为物理数据模型。 • 最后一步一般由选定的DBMS自动实现。
• 2)一对多联系
– 如果实体集 E1 中的每个实体与实体集 E2 中的任 意个实体有联系,而实体集 E2 中的每一个实体 至多和实体集 E1 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则称 E1 和E2之间是一对多的联系,表示为1:n,E1称为 一方,E2为多方。 – 例如,实体集学校和实 – 体集学生之间是一对多 – 的联系,一方是实体集 – 学校,多方是实体集学生
逻辑数据模型
概念:逻辑数据模型是指在数据库系统中表示实 体之间关系的模型。 – 结点:各个实体在数据模型中被称为结点 – 1) 用树形表示数据之间的多级层次结构。 – 2) 结构特点: (1) 只有一个最高结点即根结点 (2) 其余结点有而且仅有一个父结点 (3) 上下层结点之间表示一对多的联系 – 3) 应用: 行政组织机构、家族辈份关系等。
校长
校长1 校长2 校长3 …… 校长n
多对多 联系
课程
课程1 课程2 课程3 课程4 课程5 …… 课程n
学生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 学生n
1
:
1
一对一 联系
班级
班级1 班级2 班级3 …… 班级n
实体集 之间 的联系
学生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 学生n
一对多 联系
m
: n
•
概念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
从计算机(DBMS) 的角度 • 用于在数据库系统实 现。 • 概念数据模型要转化 为逻辑数据模型,才 能在DBMS中实现
•
物理数据模型
从计算机(存储介质 )的角度 • 每种逻辑数据模型在实现时,都有其对 应的物理数据模型的支持
•
数据库概述
数据模型 • 概念数据模型
– 概念数据模型用来建立信息世界的数据模型,强调语义 表达,描述信息结构,是对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 – 1) 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如一个学生,一本书 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一次考试 – 2) 实体的属性:用于描述实体的特性。 如学生用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等属性描述 – 3) 一个实体是若干个属性值的集合。 如一个特定的学生用学号、姓名、性别等属性值描述 – 4) 实体集: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的集合。 如若干个学生实体的集合构成学生实体集
关系数据库
• 采用的DBMS是支持关系数据模型的,据此 构建的数据库称为关系数据库 • 相应的DBMS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RDBMS)
关系数据模型 根据概念数据模型设计逻辑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库
数据结构
数据 结构
规范化的二维表格:
m 选课 n 课程 p 任课 n 学期 q 教师 1 上传 m 资源 m
学生实体集和课程实体集之间的关系
学号 姓名 学生
m
性别
年龄
选课
n
成绩
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逻辑数据模型
• 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称为逻辑数据模型,便于 在数据库系统实现。 • 用概念数据模型表示的数据必须转化为逻辑数据模 型表示的数据,才能在DBMS中实现。 • 根据数据及数据之间联系的表示形式的不同,主要 有以下几种逻辑数据模型: – 层次数据模型 用树状结构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 – 网状数据模型 以网状结构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 用二维表格来描述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 – 关系数据模型 – 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用面向对象的观点来描述现实世界的实体。
1.层次模型
பைடு நூலகம் 逻辑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
• 2.网状模型
– – – – 1) 2) 3) 4) 用图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允许结点有多于一个的父结点 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父结点。 特点: 表示结点之间多对多的联系。
• 3.关系模型
– 1) 用二维表格来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 – 2) 实际应用中,每一个二维表代表了一个关系。 – 3) 特点: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操作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开发工具软件 应用程序
数据库 管理员
用户
数据库概述
三.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三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