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顺序,写法,人称(教学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顺序,写法,人称

一、课堂讲解:

1、叙述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时间或事情发展先后的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使叙事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倒叙(后发生的事提前写,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形成波澜,吸引读者;突出重点内容、人物和主题。

插叙(在叙事过程中插入与中心思想有关的事件。)

作用:补充交代或说明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对主要情节和人物描写起补充、铺垫、衬托、对比的作用,丰富形象,情节完整富有波澜,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中心。

2、叙述的人称以及作用:

第一人称:“我”。便于直接叙写见闻感受,使人感到亲切、真实。

第二人称:“你”。拉近距离,便于直接进行感情交流,使人感到亲切。

第三人称:“他”。不受时空限制,可多角度、多方面自由叙述,使叙述更客观更全面。3、写作手法的分类及作用:

分类:

(1)表达方式:记叙(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引用等。

(3)结构手法:过渡、照应、详略、衔接、悬念、铺垫、伏笔、线索等。

(4)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渲染、类比、烘托、衬托、对比、扬抑(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讽刺、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开篇点题、卒章显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等。

表现手法的作用

(1)象征:使思想感情表现的含蓄、耐人寻味;鲜明地突出事物的特点,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使文章内涵丰富,给人以启迪。

(2)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讽刺: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4)对比: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5)联想: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使文章更有内涵,增强文学性。

(6)想象: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7)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特点和本质特征,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集中地揭示主旨。(8)托物言志:含蓄、富有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9)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表达思想和情感,使读者受到感染。

(10)借景抒情:使抒情方式更为含蓄,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11)动静结合: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12)欲抑(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使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13)以小见大: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14)烘托:它起到强调渲染气氛的效果。

(15)卒章显志:总结全文,升华感情,点明或深化主题;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点

明主旨,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

结构手法作用

(1)照应(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使文章结构紧凑,气势贯通,总结全文,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题,深化主题。

(2)过渡:承上启下,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前后呼应;转移话题、连接事件,转换场景;思路清晰、转换自然;衔接紧密,上下连贯。

(3)衔接:使诗文上下文之间取得连接与过渡的一种写作技法。主要作用是保持意义上的连贯、文句的流畅和行文的变化。

(4)悬念:使文章张弛有度,情节曲折,吸引读者。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自己主题的目的。

(5)铺垫:主要内容起烘托作用,比如推动情节,为下文做铺垫,突出人物等等。它可以限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6)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使文章结构紧凑,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体现文章主题思想。

(7)伏笔: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谨严、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8)详略:详写不为人熟知的,让读者了解,有利于更生动、更深刻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是令人熟知的,有利于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对主题起补充衬托作用。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引起读者兴趣;内容充实,突出人物形象特征;笔法富于变化,重点突出,

体现主题思想。

二、课堂练习:

叙述顺序

例:《好好活着就是爱》

①20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的火车碾压过一个中国田园诗人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的生日。

②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这个一生都在用饱含汁液和水分的声音,呼唤生长粮食和蔬菜的诗人,用这种残酷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短短的一生。

1、从全文看,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记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运用了倒叙的记叙顺序,先讲述了事情的结局,以造成悬念,吸引着读者对这篇文章阅读、了解的欲望。

叙述人称:

例:大东二模《沉在水底的豆子》

21、选文采用的是第几人称叙述事件,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第三人称,客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叙述的内容。和平一模《秋风有情》

15、请结合第(3)段表达的情感分析,本段对“张铭”的称呼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有什么作用?

答案:第二人称便于直接抒情,更直接而强烈地表达了“张铭”的离开,让我担心和不解的情感,使人读来更有亲切感。

写法:

例:家徽

①国有国徽,校又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