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_FAS_的管理与维护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_FAS_的管理与维护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_FAS_的管理与维护

运营管理

要:介绍了地铁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的管理与维护,对FAS系统的技术档案、人员培训、消防资质也作了简要介绍。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设施;系统维护;地铁

FAS系统属于先进的消防技术设施,它使消防系统对灾害的反应极灵敏,它的运作确保了整个消防系统正常运行。但在安装使用后,系统不可避免会出现设备及线路的老化或其它故障,如不及时对系统进行维护,一旦发生火灾,消防系统又不能正常运转,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对FAS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作简要阐述。

FAS系统维护

1.1计算机系统维护

FAS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计算机系统,它可以将整个系统可视化,通过网络将各个车站级FAS系统联起来,实现中央集中远程监视和控制功能。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非常重要,它是整个地铁FAS系统的最核心部分,其主要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如下。

(1)经常对系统进行查毒、杀毒。用干净的系统启动盘来重新启动计算机,再用正版的瑞星、金山或诺顿等最新版杀毒软件杀毒,每月至少查杀2次,确保计算机在没有病毒的干净环境下工作。特别是使用外来盘时,一定要先查毒一次,安装或使用后再查毒一遍,以免那些隐藏在压缩程序或文件里的病毒有机可乘。

(2) 定期打开“控制面板”,查

看“系统”的“设备管理器”中有没有带黄色“!”或红色“×”的设备选项。如果发现有此种情况,说明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有冲突或松动,久而久之很容易使系统出现故障,应该及时删除该设备,然后进行“新硬件检测”,重新安装该设备的驱动程序或进行驱动程序的升级工作,深挖细究,查出问题的原因,以解决系统的冲突问题。

(3)定期对磁盘进行清理、维护和碎片整理,彻底删除一些无效文件、垃圾文件和临时文件。这样使得磁盘空间及时释放,磁盘空间越大,系统操作性能越稳定,特别是C盘的空间尤为重要。

(4)定期做好FAS系统信息的备份,转移到其它计算机上面,作为故障和检修活动的原始资料,并对它们进行统计和分析。这将有利于我们对系统故障发生的频率、集中点、时间段和类型得以较好的掌握,使得我们更好地安排检修计划和制定预防措施。

1.2火灾报警器维护

火灾报警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它接受外围设备的信息,进而分析处理,并指挥受控设备按既定的程序运行,故对它的维护保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灰尘吸附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电路板上,灰尘过多会影响电路板散热,在潮湿的情况

罗红萍: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助理工程师,广州市 510280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FAS的管理与维护

运营管理

下还有可能导致短路,所以定期清洁报警控制器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还需要对控制器进行定期体检,测量它的输出/输入参数,并加以分析,及时掌握控制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火灾报警控制器软件的修改和维护很重要,需要特别重视。地铁与外部物业的接口很多,若有局部装修或改造,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用户软件需随之改动,但是这些改动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否则会导致系统的混乱。另外,有些厂家生产的控制器是靠锂电池保存用户软件,在锂电池失效且报警控制器断电的情况下(或其它原因,如误操作、主卡损坏等),就会造成软件丢失。恢复控制器用户软件的工作非常繁琐,所以定期备份用户软件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地铁项目中控制器特别多的情况,我们配备了专用的手提电脑,确保报警系统用户软件的数据库不受外界的影响,以备在系统恢复或局部变更时可以重新下载。

每个火灾报警控制器均配备备用电池,在主电源失灵时,备用电池能保证控制器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工作。备用电池一般采用免维护电池,其寿命为3~5年,应定期使用专用电池测试仪测试电池,并对电池进行充放电保养,及时更换失效电池,保证消防控制器供电安全。

1.3感烟探测器维护

(1)探测器加烟功能测试。在地铁等大型建筑物中探测器数量非常大,探测器的测试一般采用抽测方式,抽测应注意:①对测试过的探测器做地址记录,以避免在下期

测试中重复测试同一个点。在一年内

通过几期测试后将所有的探测器测试

一遍;②在加烟测试过程中,应对探

测器报警的迟缓程度做记录,通过最

后汇总,对整个车站内探测器的工作

状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探测器是

否需要清洗提供依据;③测试中应

核对探测器的地址是否准确。

(2)探测器定期清洗。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B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

范》的规定,探测器投入运行2年后

须全面清洗一遍,此后每隔3年须全

面清洗一遍。以光电感烟探测器为

例,空气中的灰尘粘在光敏器的表

面,使得对光线的接收存在误差,导

致探测器不会报警或误报警;或者

灰尘粘在烟室的周围的网上,影响

烟进入烟室,导致探测器报警迟缓

或不报警。

(3)探测器电参数调整。探测器

清洗后带来的电子元件的参数漂移

也不可忽视,所以对清洗后的探测

器须进行电气参数校验调整,确保

它达到新出厂时的指标。为了保证

探测器能长期正常的工作,将探测

器送到专业清洗厂家定期进行彻底

检修是十分必要的。

2FAS系统检测

2.1防、排烟系统检测

(1)阀体检查。阀体关闭不严将

影响排烟或送风效果。在做FAS系

统联动测试中,阀门应及时开启到

位,否则须及时修理,以避免火灾发

生时阀体打开角度不够或根本无法

打开,上述问题较普遍,其原因多是

阀的质量不太好,或是安装不当,在

维修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2) 反馈信号及其联动检查。

阀动作后,消防控制室应收到返回

信号,同时消防风机应联动。一台风

机往往由多个阀联动,故必须对每

个阀联动风机的情况进行检查,这

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某单位消防

系统已运行多年,在测试时仍发现

有排烟阀打开后风机不启动的现象,

经查是阀联动风机的程序未编入控

制模式中。在大型的消防系统中,因

用户软件量大,调试人员疏忽造成

上述现象确有可能,所以在维修保

养过程中应细心工作,达到完善系

统的目的。

另外,对消防风机的测试除自动

功能外,还应测试消防中心的远程直

接启动功能,以及风机电控柜的现场

启动功能,同时应检查返回信号。

2.2FAS系统接口设备检测

(1) 防火卷帘门和防火门功能

测试。防火卷帘门及防火门是防

止烟气及火势蔓延的防火分隔设

备,它们工作正常与否对火灾的

控制是有很大意义的。疏散通道

上的防火卷帘门应具有半降和全

降功能,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

帘在探测器报警后应一步到位,

测试时应能满足上述要求并核对

返回信号地址。防火卷帘门动作

后应注意其下降过程是否平稳,

有无阻塞现象,降落后是否严密。

对防火门的测试,应注意门的关

闭顺序是否正确。

(2) 消防警铃及火灾事故广播

功能测试。建筑物每层通常有多个

警铃或扬声器。在测试中,不应以能

听到声响为准,而应确保每个警铃

或扬声器都能正常工作。同时在地

铁一些机房内,应注意到环境噪声

对报警广播和警铃的影响,适当地

局部调整警铃的分贝(下转第49页)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的管理与维护罗红萍

论坛园地

厂联合体提供的调试报告及相关试验数据,在确定列车符合各项技术参数规定的前提下,本着一丝不苟、科学严谨的态度,根据调试报告、相关试验数据及后期整改情况,做一次全面的复查,逐个完成测试和验证,为列车验收签字提供技术保障。

3建议

(1) 车辆调试工作在整个地铁

地铁车辆调试工作探讨俞辉等

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宜尽早成立调试组,确保人员精干、固定。调试组由车辆部直接领导管理,相对独立,隶属明晰,避免多头管

理,以达到提高工效之目的。

(2) 邀请供货商及相关合作方定期召开调试质量分析联合会议,及时掌握车辆调试质量动态,修改并优化调试。

(3) 有计划地让车辆调试组和车辆监造组定期进行技术交流,

做到第一手信息的传递,制订出较为完整的调试项目,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将车辆监造组

纳入调试组工作范畴,确保调试工作的闭环,便于从源头控制车辆基本质量。

收稿日期 2005-09-13

(上接第41页)值,使得工作人员能清晰听到警铃声音。

(3) 消防水系统的功能测试。通过末端放水测试水流指示器,触发消火栓启泵按钮进行测试,检查FAS系统能否正常地接受到相应的信号。消防水泵有3种启动方式,即水泵控制柜现场启动、自动启动、消防控制室远程启动。对以上3种方式均需要进行测试,并核对返回信号的地址。消防水系统的功能测试,应以每年全部测试一遍为佳。

3FAS系统消防资质、技术档案

管理与人员培训

3.1消防资质

目前,许多单位均将火灾自动报警的维修保养工作承包给有资质的消防公司,既节省了管理和运行成本,也规避了消防风险,对规模比较小的消防系统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地铁FAS系统是一个非常大而复杂的系统,系统的设备种类多,数量多,安全性要求高,维护施工复杂,维修保养时间短。这些特点决定了地铁消防系统更适合由地铁内部的消防专业人

员完成管理与维护,以避免消防公司人员对地铁环境的不适应,缩短故障处理的响应时间,提高管理与维护的安全性。笔者认为,地铁公司应该申请和办理相关的消防资质,结合地铁管理的一体化经营思想,成立消防业务子公司。

3.2FAS系统技术档案资料管理

FAS系统相关技术资料档案的整理和保存关系到系统正常运行和维护。在FAS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后,用户应将设计、施工、安装单位移交的系统施工图纸、技术资料、安装记录、系统各部分的测试记录、调试开通报告和竣工验收报告等加以整理,建立技术档案,妥善保管,以备查询。同时,在系统开通运行前,还应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值班人员职责、值班记录、显示系统在所保护建筑物内位置的平面图或模拟图、系统运行登记表、设备维修记录和系统变更记录等,以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3.3人员培训

地铁项目跟一般大厦的FAS系统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系统的操作使用方面。因为地铁项目的

时空跨度非常之大,分布在整个城市的不同地段,工作人员种类多,数量大,管理难度很大。从消防系统管理经验看,人员误操作导致系统误动作的情况占了系统误动作的绝大部分比例,所以有必要加强维修人员,特别是一般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对车站的操作人员培训中必须注意几点:内容通俗化,操作步骤简单化,处理流程清晰合理化,受训人员全面化,培训工作定期化。使

得地铁工作人员基本上能操作所辖区消防设备,会启动报警器和查看报警信息。

4结束语

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工作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各个消防公司或单位的维修保养工作程序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各地地铁公司内的消防系统的维护保养模式和办法更是各有特点,笔者希望能与大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将地铁行业的消防系统维修保养工作做得更好。"

收稿日期2005-03-25

ABSTRACTS

Study of Changping-Humen Railway Line in Zhujiang Delta ——Role of Changping-Humen Line in Regional Railway Net-work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u Guoxing4 The line, operating as the urban railway in Dongguan region, the dedicated passenger line between Guangzhou, Shenzhen and Hong Kong, and the link between Beijing-Kowloon line and Guangzhou-Shenzhen line, shall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esources of the urban transit in Dongguan city and the national railways, and the rational pattern of the traffic network in Zhujiang delta, resulting in improved investing environ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ongguan city.

Analysis of Backward Sliding Possibility for the Trains Running on Guangzhou Metro Line 2Fan Xiaoyun, Cao Zhijun11 It is proved that the trains running on the Metro Line 2 can be prevented from backward sliding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test of the propulsion, braking and control systems of the trains.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Introduction of Multi-system in Radio Communication Tang Qing15 Shared leakage cable transmission is adopted in the multi-system introduction in th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d for Shenzhen metro, with POI platform fulfilling the affiliated and branch circuits for the radio frequency power of each system.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networks caused by inter-modulation and common frequency etc. is analyzed and solutions are provided accordingly.

Acceptance of Prototype for Combined Variable Flow Air-condi-tioner Designed for Shenzhen Metro

Luo Man, Bi Xiangyu21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cceptance of the prototype for the com-bined variable flow air-conditioner designed for the Shenzhen metro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pplicable 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property relation between the frequency of the power supply and the air flow, external residual pressure and the shaft out-put of the electric motor.

Static and Dynamic Loading Tests of 50m Simply Supported Steel-Concrete Beam Used in Construction of Tianjin-Binhai Light Rail Line Yang Fuheng, Ke Zaitian, Yang Yiqian24 This paper presents briefly the program, loading methods, and re-sults of the static and dynamic loading tests of the simply supported steel-concrete beam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ianjin-Binhai Light Rail Line, which shows the beams in good quality and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Construction Design of the Section Between Beigongmen Station and Longbeicun Station of Beijing Metro Line 4

Chen Rendong27 It is the transitional section from underground station to ground station and in complicated and restrictive ambient condition. Ratio-nal and feasible construction design was worked out through selec-tion of location for shield excavated well, and analysis of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of the local pipelines and bridge piles.

Study of Remot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Rail Traffic Construction Liu Tao, Liu Guobin30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figura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remot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model of management of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remot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Finished construction projects prove that the system helps the management of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and of other kind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s well.

Analysis of Line for Linear Motor System and Evaluation of Tran-sition Curve Length Wu Mong34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maximum cant and the length of transition curve of the line for linear motor system be evalu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metro syst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 evaluating the length of the transition curve including the line for the linear motor system and the analysis through compariso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maximum cant of curve upon speed limit of small radius curve and the travel speed of the system.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Mixed Operation at Two Speeds by EMUs in Metro System

Tan Yunjiang, Dong Shouqing, Y an Haifeng37 The increasing operation of 100km/h and 120km/h EMUs in metro system shall lead to occurrence of overtaking and shall have certain influence upon distributeon of stations, utilization of capacity, travel speed of EMUs designed for different speeds, proportion between the EMUs put into service. Therefore, the proportion range of the higher speed EMUs put into operation is determined through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nimum headway and the maxi-mum distance between the stations. Also discussed are the influence of the EMUs designed for the higher speed upon the traffic capacity and the variation of the travel speed of the EMUs designed for the lower speed.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Fire Alarm System (FAS) for Underground Railways Luo Hongping40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FAS in metro systems and also the technical files, training, and firing fight-ing qualification.

Analysis of Safe Evacuation in Case of Fire in Subway Station in Atrium Architecture

Li Jingxiong, Wang Yiqun, Huang Lijun42 Analysis of the safety against fire in metro stations in atrium ar-chitecture i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evacuation simulation program and fire simulation program in respects of the layout of the station, smoke control system and sprinkling system to verify if they can provide the passengers adequate protection in case of fire. Testing and Adjustment of Metro Cars Yu Hui, Li Yan47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tests and adjustment of the metro cars for Nanj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work.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讨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讨 发表时间:2016-11-11T16:34:36.75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作者:汪海天 [导读]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主要阐述了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相关问题,对系统的可靠性及系统的构成与设计做了深入的分析,仅供参考。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 210012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主要阐述了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相关问题,对系统的可靠性及系统的构成与设计做了深入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南京地铁;FAS系统;可靠性;探讨;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ire Alarm System,简称FAS),是地铁的一种自动消防技术,对火灾进行有效的监控并实时报警,同时对火灾现场进行有效的探测,以在火灾发生时知道乘客疏散,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1.1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应用现状 火灾报警系统是建筑物防火监控系统的关键,近年来,在城乡居民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能够及早地发现和通报火灾,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在现代化的工业民用建筑、宾馆、图书馆、科研和商业等部门中都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设施,而且也形成了独特的防火报警系统体系。例如在车站得到广泛应用的诺蒂菲尔系统警系统,具有自我系统故障诊断功能,不但能够智能报警,而且对人员疏散和火灾预警都有一定的智能性。目前,感温光纤测温系统模式的火灾报警系统和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在地铁通道中也得到了一些应用。新型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正在进一步向智能化、高效率化迈进。 1.2地铁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性 FAS按照地铁中央、车站两级调控管理,根据地铁、中央、车站三级监控的方式进行设置,对整个地铁全线及各个相关的建筑进行火灾探测、报警和控制。其独有的监控系统能够自动识别火灾现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给地铁和乘客发出信息,并且按照相关的控制程序,给予一定的人员疏散指示,最终实现整个地铁的安全运行。 地铁中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有效的、及时的发现火灾,并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人员疏散和灭火等,大大地降低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了地铁运行的安全性,提高了地铁整体的安全指数。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火灾探测器是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和感温式火灾探测器。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有离子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光电式感烟探测器两种。这两种火灾探测器在火灾初期都有良好表现。它们的灵敏度、稳定性都很高。离子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是利用电离室的离子流的变化基本正比于进入电离室烟雾浓度大小来探测烟雾浓度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是利用烟雾粒子对光线产生散射、吸收的作用,从而将光信号送达接收极并发出报警信号。探测器的可靠性取决于火灾探测器的反应速度,速度越快,其可靠性也就越高,安全性也就越好。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所造成的可靠性最大的不同就是反应时间上长短的不一样,从发生火灾到报出火警所需的时间,感烟探测器比感温探测器少和快。感烟探测器在火灾发生初期,燃烧还未形成大火时,就能探测到并报警。而感温探测器只有等到火势造成一定温度,或者是火势产生的温度上升速率达到一定值时才能报警。以上所述,感温探测器不及感烟探测器可靠。但是感烟探测器对潮湿、灰尘多、烟雾多、水蒸气高、化学气体浓密等场合容易引起“误报”。火灾探测器刚开始采用比较简单的多线制,这种多线制技术不仅给安装、使用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容易形成众多故障,而且不易查找,所以可靠性低。而可编址的二总线使自动报警系统、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这种可编址二总线制自动报警系统虽然可靠性提高了,但并不能解决开关量探测器对烟、雾、灰尘、气体与火灾烟尘的识别,并不能解决“误报”问题,而模拟量可寻址报警技术的采用,给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带来了一场改革,并开创了探测技术智能化的先驱,从而减少了“误报”,提高了可靠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除探测器外,还有总线(传输线)、手动按扭、控制器、警报装置、输出入模块等部件组成。系统的构成形式和质量也都影响到可靠性和安全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构成分为三种形式,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这三种形式不仅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复合使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比其他两者较好,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保护对象的危险等级、重要程度、经济可能,组成能够达到安全要求的报警系统。 3系统构成与设计 地铁全线FAS按照中央、车站两级管理,中央、车站、就地三级控制模式设计。由中央级设备和车站级设备组成。车辆段作为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车站级,对车辆段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进行监控。在车辆段共设有2个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盘(FACP),分别设在车辆段综合楼、运用库。车辆段在车辆段综合楼、列检库各设置一处消防控制室,用以实现对车辆段综合楼、综合检修楼、信号楼、混合变电所、消防泵房、列检库、联合检修库、内燃机车、特种车库、易燃品库、备品配件库、小车站、主变电站等建筑的火灾探测、报警和消防设备联动。其中车辆段综合楼、综合检修楼、信号楼、消防泵房、备品配件库、小车站、主变电站的火灾探测报警和消防设备联动由车辆段综合楼消防控制室负责;内燃机车、特种车库、蓄电池检修间、易燃品库、混合变电所、列检库、联合检修库、蓄电池检修间的火灾探测、报警由车辆段运转值班兼消防控制室负责;车辆段综合楼消防控制室负责车辆段的全部联动部分。在未设置的火灾控制盘的单体内设置火灾显示盘,便于对单体报警设备进行显示。综合办公楼消防控制室作为车辆段内的消防区域控制中心。车辆段内FAS各控制盘采用光纤环形连接,自成一个环网,设置在综合办公楼的FACP通过外线通道在信号楼通信设备室内通过光纤接入FAS全线冗余网络中,将车辆段内的火灾报警信息传至FAS中央级。车辆段设置两套独立的消防专用电话网络,两台消防电话主机分别设在车辆段综合楼、车辆段列检库内。在变配电室、控制室、风机房、消防水泵房、给水设备房等处和气体保护房间门设壁挂电话,气体保护房间门的壁挂电话设在门外。在各单体的建筑有值班室处至少设置一部消防壁挂电话,在各个建筑单体内设置电话插孔。FAS系统在车辆段不单独设置消防广播,与通信广播系统合用。火灾时自动将广播系统转入消防广播状态,引导人员疏散,未设置广播的建筑单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警铃。 系统设计特点:(1)全线设置骨干传输网和FAS维修网,车辆段自成FAS光纤环形网络。车辆段内FAS分两级控制,即车站级(车站和车辆段)和就地级。(2)二号线FAS独立设置。车辆段FAS通过车辆段区域控制中心上传至FAS系统的骨干网,将信息传至二号线全线控制中心。(3)车辆段的消防联动系统由FAS单独设置。各FACP除实现自动联动外,在紧急情况下可实现手动后备操作控制。(4)火灾

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规定,下列建筑或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制鞋、制衣、玩具、电子等类似用途的厂房; 2.每座占地面积大于1000㎡的棉、毛、丝、麻、化纤及其制品的仓库,占地面积大于5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卷烟仓库; 3.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商店、展览、财贸金融、客运和货运等类似用途的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5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4.图书或文物的珍藏库,每座藏书超过50万册的图书馆,重要的档案馆; 5.地市级及以上广播电视建筑、邮政建筑、电信建筑,城市或区域性电力、交通和防灾等指挥调度建筑; 6.特等、甲等剧场,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其他等级的剧场或电影院,座位数超过2000个的会堂或礼堂,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 7.大、中型幼儿园的儿童用房等场所,老年人建筑,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疗养院的病房楼、旅馆建筑和其他儿童活动场所,不少于200床位的医院门诊楼、病房楼和手术部等; 8.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9.净高大于2.6m且可燃物较多的技术夹层,净高大于0.8m且有可燃物的闷顶或吊顶内; 10.电子信息系统的主机房及其控制室、记录介质库,特殊贵重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机器、仪表、仪器设备室、贵重物品库房; 11.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50㎡的可燃物品库房和建筑面积大于500㎡的营业厅; 12.其他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13.设置机械排烟、防烟系统,雨淋或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固定消防水炮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需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锁动作的场所或部位。 14.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5.建筑高度大于54m但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公共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套内宜设置火灾探测器。建筑高度不大于54m的高层住宅建筑,其公共部位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设置需联动控制的消防设施时,公共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具有语音功能的火灾声警报装置或应急广播。建筑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海湾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操作说明

海湾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操作说明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操作说明(200型) 1.查看故障报警信息和操作方法: 当火灾报警系统某个报警出现故障时,火灾报警系统讯响器发出故障报警声,报警主机会显示当前故障信息、故障总数和地点。同时打印机也会打印当前故障信息。值班人员应先按下“消音”键,同时将该故障信息记录下来,同时联系我单位技术员进行维修或处理。 2.查看火灾报警信息和操作方法: 当某个报警点位发生火灾报警信号的时候,消防主机报火灾警。消防主机会显示当前报警点位的信息和地点,同时打印机会打印当前信息。值班人员应先查看消防主机显示的报警信息,随后携带通讯工具到现场查看,如发生火灾,应立即疏散人员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灭火,并拨打“119”。 若到现场未发生火灾,应返回消防值班室,对消防主机进行“复位”操作。若复位后仍报警,先将消防报警主机取消“自动”状态在进行复位。然后通知我公司技术员。 3.报警、故障点位临时屏蔽和取消屏蔽操作方法: 当某个报警点位因为故障或者误报火警影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正常工作的时候可采取将该报警点位暂时屏蔽。 屏蔽操作:例如001001探测器需要隔离,在键盘按“屏蔽”键,屏幕上显示“请输入屏蔽号码”。输入“00100103”,“03是代表探测器,如果是手动报警按钮则后两位输入11,声光报警器13,线型感温08,动力配电35;输入完成后按“确认”键,操作成功,火灾报警主机“屏蔽”灯亮。 取消屏蔽:取消屏蔽和设置屏蔽一样。在键盘上按“取消屏蔽”键,屏幕上显示“请输入取消屏蔽号码”例如001001号探测器取消屏蔽,在键盘上输入 00100103输入完成按确认键,操作成功屏幕显示操作成功。同时屏蔽灯熄灭。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专业资料 自动火灾报警系统施工方案 (一)配管及管内穿线工程 1、总则认真消化、熟悉图纸,所有配管工程必须以设计图纸为 依据,严格按图施工,不得随意改变管材质、设计走向主连 接位置。如必须改变位置和走向,除在图上标示清楚外,同 时办理有关变更手续。 2、暗配管需沿最近路线敷设,尽量减少弯头数。埋入墙和地面 混凝土中的管个壁离结构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30 mm,进 入落地式电柜的管线应排列整齐,高度一致,管口应高出基 础面不小于50mm。 3、所有穿线钢管均采用冷弯法,弯曲半径暗配管不得小于其外 径的10倍,明配管不得小于管外径的6倍。管材弯曲处严 禁有折皱、凹凸、裂缝等现象,管子弯扁度不得大于管径的 10%。 4、管路长度超过一定距离时,管路中间应加装过路接线盒或把 管径放大一级: 管子长度每超过45m,无弯曲时; 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有一个弯曲时; 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二个弯曲时; 管子长度每超过12m,有三个弯曲时。 5、加装接线盒的位置奕便于穿线与检修维护,不宜在潮湿有腐 蚀性介质场所加装接线盒。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

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6、管内或线槽的穿线,应在穿线前应将管、槽内的积水及杂物 清除干净。 7、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 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孔内。导线在管、槽内,不应有接头 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敷设 在地下室等潮湿或多尘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 作密封处理。 (二)线槽安装 1、在吊顶内敷设的各类管路和线槽需采用单独的卡具 吊装或支持物固定,不要依附在吊顶支架上。 2、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1.0~1.5m设置吊顶或支点。 在下列部位也设置支、吊点:线槽接头处;距接线盒 0.2m处;线槽走向改变或转弯处。 3、吊装线槽的吊杆直径不小于6mm。 4、管线径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伸缩缝、抗 震缝)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 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路导线用 500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小于 20兆欧。 (三)火灾自动触发装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形显示装置和火灾报警控制器设置要求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形显示装置和火灾报警控制器设置要求正式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形显示装置和火灾报警控制器设置要求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图形显示装置要求 1 、图形显示装置应能用同一界面显 示建(构)筑物周边消防车道、消防登高车 操作场地、消防水源位置,以及相邻建筑 的防火间距、建筑面积、建筑高度、使用 性质等情况; 2 、图形显示装置应能显示系统各类 消防、报警及其控制设备的名称、位置和 运行状态、故障信息和相关联动反馈等动 态信息; 3、当有各类报警、反馈、屏蔽、故 障等信号输入时,应能显示输人信号的位

置、类别和名称,并记录时间、信号类别和部位等信息。 4 、图形显示装置应在10s内显示输入的火灾报警信号和反馈信号的状态信息,在100s内显示其他输入信号的状态信息。 二、火灾报警控制器 1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或有人值班的房间和场所。 2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接收火灾探测器及其他火灾报警触发器件的火灾报警信号,在10s内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指示火灾发生部位,记录火灾报警时间,并予以保持,直至手动复位。 3 、火灾报警控制器在火灾报警状态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操作讲解教案.doc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操作讲解教案 一、介绍词:(1分钟) 尊敬的各位领导,欢迎来到第一鉴定室。第一鉴定室是按照消防控制室(中控室)进行布置的,主要鉴定考察的内容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部分内容。在第一鉴定室内,我们安徽鉴定站设置了柜式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动消防炮控制器等设施用于消防设施控制,设置了一台消防电梯模型用于展示消防电梯动作,还设置了两块演示板用于各种系统的联动关系说明。下面由我给各位领导介绍一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成、系统的检查验收方法、系统验收时常见问题等内容。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二、系统介绍(10分钟) 1、系统组成介绍(5分钟) 介绍位置:火灾报警控制器主机前 介绍方法:直接在面板上指出组件位置并逐一进行介绍 介绍内容: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器、报警信号输入器件(各类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信号输入模块等)、联动信号输出器 件(各类输出控制模块、警报装置、广播等) (介绍要点:多线制控制和总线制控制区别) 2、系统联动关系介绍(5分钟)

介绍位置:两块演示板前及消防电梯模型前 介绍方法:(1)通过展板直接说明各种系统联动关系, (2)通过消防电梯模型实际演示介绍消防电梯联动关系介绍内容:消防供水系统联动关系、雨淋系统联动关系、预作用系统联动关系、干式系统联动关系、湿式系统联动关系(介绍要点:系统联动的逻辑关系) 三、系统的检查验收(7分钟) 1、验收时的工艺检查:(3分钟) 介绍位置:火灾报警控制器面板前 介绍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介绍 主要内容:火灾报警系统管线敷设、火灾报警控制设备安装线路防护是否可靠关系系统关键时刻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是检查验收时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线路防护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系统大部分设备为总线制设备,每个回路内设备均并联在一根总线之上,如果总线出现线间、线地短路、断路、或绝缘阻值低于标准(20兆欧)均会造成总线上的设备故障。 (介绍要点:管线敷设要求) 2、验收时的工程检查:(4分钟) 介绍位置:消防联动控制器面板前 介绍方法:通过具体举例操作演示进行介绍 介绍内容:系统的联动功能测试方法 举例:(1)用手动控制盘进行防火门的联动控制演示

(整理)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及门禁系统

第十八章火灾自动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及门禁系统18.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 A S) 18.1.1概述 为了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给乘客创造安全的乘车环境,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全线进行火灾探测、报警及联动控制。本系统主要考虑防火灾的功能,对风灾、水灾、地震等灾害,详见第二十六章。 车站内的商铺报警纳入车站F A S系统,与地铁车站出入口或通道相连的物业不纳入本系统,但车站F A S系统预留与物业火灾报警系统通信的接口。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 i r e A l a r m S y s t e m---简称F A S)设中央级和车站级二级监控方式,对地铁全线进行火灾探测、报警和控制。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 A S)是二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二个系统在不同的工况下能正确地协调工作,并能对各自系统内的设备进行控制、检测和报警,从而确保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设计范围包括控制中心中央级(由综合监控系统设置)、车站、主变电所、车辆段及地下区间隧道。 18.1.2设计原则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2)2号线F A S系统按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考虑。 3)系统消防设备必须是经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单位检验合格的产品,并通报认定产品。 4)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及稳定性,技术先进,组网灵活,容易维护及具有扩展功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能实现全线时间同步。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控制中心中央级和车站级二级监控管理模式。第一级为中央级,作为F A S系统集中监控中心,设置于控制中心中央控制室(O C C);第二级为车站级,作为本地F A S系统消防控制室,设置于车站控制室、车辆段、主变电所消防控制室。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集中监控系统,全线消防系统所有的指挥调度权在中央级。控制中心作为消防指挥中心,实现对地铁全线的消防集中监控管理。各车站的车站控制室、车辆段和主变电所的消防控制室,均能够接受消防控制中心的消防救灾指令并对其所管辖范围独立地进行消防监控管理。 6)正常工况和火灾工况兼用的设备,如防排烟风机、自动扶梯等,正常工况由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监控管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之间设通信接口。F A S 系统监视车站消防设备运行状态,接收车站火灾报警信号,并显示报警部位,通过控制盘的数据接口向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 A S)发出模式指令,由B A S系统启动消防联动设备,火灾工况具有优先权。 7)火灾报警保护等级:地下车站和区间隧道、车辆段车辆停放和检修车库、燃油车库、可燃物品库房、其它重要用

哪些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哪些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规定,下列建筑或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制鞋、制衣、玩具、电子等类似用途的厂房; 2.每座占地面积大于1000㎡的棉、毛、丝、麻、化纤及其制品的仓库,占地面积大于5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卷烟仓库; 3.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商店、展览、财贸金融、客运和货运等类似用途的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5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4.图书或文物的珍藏库,每座藏书超过50万册的图书馆,重要的档案馆; 5.地市级及以上广播电视建筑、邮政建筑、电信建筑,城市或区域性电力、交通和防灾等指挥调度建筑; 6.特等、甲等剧场,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其他等级的剧场或电影院,座位数超过2000个的会堂或礼堂,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 7.大、中型幼儿园的儿童用房等场所,老年人建筑,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疗养院的病房楼、旅馆建筑和其他儿童活动场所,不少于200床位的医院门诊楼、病房楼和手术部等; 8.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9.净高大于2.6m且可燃物较多的技术夹层,净高大于0.8m且有可燃物的闷顶或吊顶内; 10.电子信息系统的主机房及其控制室、记录介质库,特殊贵重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机器、仪表、仪器设备室、贵重物品库房; 11.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50㎡的可燃物品库房和建筑面积大于500㎡的营业厅; 12.其他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13.设置机械排烟、防烟系统,雨淋或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固定消防水炮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需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锁动作的场所或部位。 14.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5.建筑高度大于54m但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公共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套内宜设置火灾探测器。建筑高度不大于54m的高层住宅建筑,其公共部位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设置需联动控制的消防设施时,公共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具有语音功能的火灾声警报装置或应急广播。 建筑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试述地铁火灾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

试述地铁火灾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8-25T10:52:20.8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作者:董哲 [导读] 摘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整个地铁火灾消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00250 摘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整个地铁火灾消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优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地铁行业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针对地铁火灾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地铁;火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 1地铁火灾的危害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交通也得到了较高的发展程度,其中,地铁是城市最为便捷和人口流动性最高的公共场所,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将会引起非常大的危害。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自开启地铁交通以后,所发生过的意外事故中火灾就占了百分之三十之多,很多时候火灾的产生是不可预测的,常常让人避之不及,若没有相应的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就会给广大群众带来无法预测的生命威胁,造成的财产损失也不可估量。例如:在某年,韩国东部的大邱市地铁发生火灾导致了137人死亡及100人失踪等;巴黎地铁发生火灾也造成了超过80个人遇难。地铁火灾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及毒气,会造成地铁内人员的呼吸困难等,最终造成较为严重的地铁拥堵现象。使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是依照地铁的火烟运行模式进行实时报警,能够给火灾现场的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并给予一定的抢救措施指导,以降低人员伤亡及提高地铁安全性能为目的。 2地铁火灾特点 2.1疏散难度大 地铁是地下交通运输工具,一旦火灾发生,只能从固定的通道往地面撤离。在地下,除了安全疏散通道,并没有建设相应的火灾避难场所。在地铁站的进出口的检票设施对人员的逃生造成了阻碍。在这样拥挤的场所里,人们很容易在你推我挤的过程中发生踩踏事件。这样一来,更加大了地下人员的逃生难度。 2.2灭火困难 地铁由于在密闭的空间内,和汽车、火车有很大不同,地铁一旦发生火灾,灭火的相关措施也很难进行。除此之外,火势一旦蔓延,其产生的烟雾也很难扩散,由此降低了物体的可见度,并且造成人们的呼吸困难。而且,火势的蔓延还会造成地下的温度上升较快,较高的温度会使墙体的温度升高,从而给人员逃生的通道带来较大的压力。此时,即便灭火措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也会因为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造成墙体破坏甚至塌方。这样一来。消防部门展开救援会更加困难。 2.3火灾蔓延比较快 地铁作为人员密集的场所之一,其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很大,并且地铁的线路很长,火灾一旦发生,一般都到了较难控制的地步.这是因为客流量的增多加大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而运行线路的过长则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地点的不确定性。所以,地铁火灾的突发性强并不是因为火灾发生的突然,而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延误了火灾的控制,从而给人们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3地铁火灾报警系统系统结构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ireAlarmSystem,简称FAS),是地铁的一种自动消防技术,它可以实现火灾情况的实时监控与报警,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威胁,从而让消防人员能够迅速地疏散地铁乘客及相关工作人员。由于地铁系统站点众多、区域分散管理相对集中等特点的影响,使其在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上也与民用建筑、工厂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主要表现在火灾联动报警系统的系统集成、组网结构、联动模式等方面。从当前国内地铁项目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FAS系统设计来看,主要有三种集成方式:①界面集成,在车站与ISCS综合监控系统进行界面集成,共用操作工作站,FAS中央级、车站级、现场级功能相对ISCS综合监控系统是独立的;②深度集成,在车站只设置FAS现场级设备,车站级与中央级完全集成在ISCS,也就是说车站级和中央级功能由ISCS综合监控系统来实现;③互联,FAS与ISCS作为两个完整的系统,FAS中央级、车站级、现场级自身实现其功能,它们与ISCS间只进行信息交换与传输。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地铁火灾中的应用 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有效性 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应用在站台、站厅、设备区等,然后将智能探测器设置在以上几处,通过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参数设定,实施感温测控,一旦测试到火灾现场的温度可以立即自动报警,最终实现火灾自动报警的功能。使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可以利用通信设备来进行控制,每个监控室要采用独立的通信设备,例如在消防泵房、气体自动灭火保护区的门外、环控电控室等设立电话对讲机,主要是方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在火灾现场以人工的方式来进行二次报警,以此来规避信息不流通而可能出现的火灾扩燃现象。对于一些较为紧急的场合如:车辆段运用库、检修库、物资库等使用手动报警按钮进行报警,一旦出现火灾,则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此进行有效的措施,以报警按钮来确定当前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最终实现火灾的报警目的。 4.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于人员疏散的智能性 公安部门通过有关专家的研究及评估最终建立了地铁火灾人员的疏散指示图,在综合疏散模型图里面主要包括了逃生前期人员行为系统动态模型、逃生中人员行为系统动态模型、疏散人流系统动态模型以及疏散人员能力系统动态模型这4个子系统。这4个子系统主要反映出人们在火灾发生时所表现出来的本能,科学家对于这种人类的本能意识基于细胞网格的自动机模型应用于地铁火灾人员疏散的方面上,从而建立起了根据人类本能反应而作出的疏散预测模型图。对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采用了网络的模型形式,它能够将地铁中的地下车站。站台与站台之间直至站厅上的疏散楼梯通道的入口处作为系统网络连接的一个节点,然而通过这样一种虚拟的网络空间图形,可以在不同监控的自动报警系统下进行合理的预测,有效预测到各个节点中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最终实现了火灾自动报警的目的,同时,还能够积极指导所有人群进行合理的疏散。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还有一个优点,它能够对地铁中不同的结构以及处在不同位置的人员特征,对水平通道上的人员移动速度进行准确性的测定,进而达到疏散人群的目标。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闭路监控装置以及智能广播等的传媒介质进行火灾现场的指挥,也是能够保证人员合理疏散的有效方式之一。有关权威专家对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了模拟测试,考虑到火灾发生现场的人群疏散速度在一定范围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探测区域和报警区域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火灾探测器的种类、设置部位和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火灾探测器种类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监控系统的选择和系统布线以及工程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消防联动控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火灾应急广播或火灾警报装置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4设计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操作规程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操作规程 一、消防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是经消防职能部门认可的专职人员。 二、消防中心必须全天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 三、工作人员在使用和操作消防主机之前,必须详细参阅主机《使用说明 书》,并接受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方可操作。严禁非专职人员操作消防主机! 四、消防主机在平时必须处于正常监视状态,确保发生火灾时能发出警报。 五、本系统消防连动设备可设置为自动和手动状态;在有人值班的消防中心 时可将连动状态转到手动位置。但在任何情况下不许关闭地区音响! 消防连动设备为手动或自动状态下,消防主机接收来自现场的报警信 号,消防主机均发出蜂鸣报警音并鸣动当前报警层和邻近层的地区音响;当需要鸣动其它层的地区音响时,可按地区音响全部鸣动按钮。同时,主机对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发出启动指令。 消防连动设备为连动手动状态时,主机发出火灾警报后,值班人员应根据主机屏幕上提供的报警位置,前往现场确认是否发生火灾。 如确认发生火灾,应立即按下附近的报警按钮。消防中心收到火灾确认信号后,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同时,按动消防主机“火灾断定“按钮直至相应指示灯亮为止。此时,系统处于连动自动状态时,消防主机接收来自现场的报警信号,自动发出启动相关的消防设备的控制指令,并接受消防水泵、防火卷帘、防火阀等消防设备的运行或动作的反馈信号。 同时,主机启动消防应急广播预警指令;按住地区音响停止按钮,停止地区音响的鸣响。打开应急消防广播“强制报警“开关,启动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引导并疏散人群。 值班人员应监视消防主机接收到的消防设备工作的反馈信号。如该启动的消防设备没有运行或反馈信号,及时到设备现场查看或手动启动。六、紧急时,在任何情况下,值班人员都可在消防中心或设备现场根据需要 手动启动消防水泵、喷淋水泵、防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 七、当使用消防栓设备实施灭火时,须按下消防栓旁的按钮;或通知消防中 心启动消防水泵;或前往水泵控制房直接启动消防水泵。 八、确认火情得到处理后,必须将主机恢复到正常监控状态,可按“复位 “按钮。并到现场将运行或动作的消防设备恢复到正常状态。 九、系统可能发生非火灾报警的情况,应查明原因。如属偶发误报的,可 按“复位“按钮使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 十、当消防主机检测有异常发生时,会发出异常报警音。值班人员做好记 录后,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器的设计方案

地铁火灾具有突发性强、人群逃生条件差且灭火困难的特点。火灾自 动报警系统作为防控火灾的重要手段,其在地铁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它能够对整个地铁的运行路线进行有效的探测和监控,能够在短时 间内快速识别出火灾信号,发出火警信息并启动联动应急设施,实现地铁 的安全运行目标。如何科学、规范地设计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将是其 充分发挥火灾防控作用的重要基础。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地铁火灾自动 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以下内容只供参考,不具有适用性,需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设计)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 1、 从设置位置来看,地铁中的车站、区间隧道、区间变电所及系统设 备用房、主 变电所、集中冷站、控制中心、车辆基地,都应设置火灾自动 报警系统。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分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 火灾危险性、 疏散和扑救难度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车站、区间隧道和控制中心,保护等级应为一级; (2) 设有集中空调系统或每层封闭的建筑面积超过 不超过3000 m 的地面车站、高架车站,保护等级应为二级, 面积2000 m 2,但面积

超过3000 m2的保护等级应为一级。 3、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有关规定。 二、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具备火灾的自动报警、手动报警、通信和网络信息报警,并应实现火灾救灾设备的控制及与相关系统的联动控制。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由设置在控制中心的中央级监控管理系统、车站和车辆基地的车站级监控管理系统、现场级监控设备及相关通信网络等组成。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中央级监控管理系统宜由操作员工作站、打印机、通信网络、不间断电源和显示屏等设备组成,并应具备下列功能: (1 )接收全线火灾灾情信息,对线路消防系统、设施监控管理; (2)发布火灾涉及有关车站消防设备的控制命令; (3)接收并储存全线消防报警设备主要的运行状态; (4 )与各车站及车辆基地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通信联络; (5 )火灾事件历史资料存档管理。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车站级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打印机、不间断电源和消防联动控制器手动控制盘等组成,并应具备下列功能: (1 )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央级管理系统及本车站现场级监控系统间进行通信联 络; (2)管辖范围内实时火灾的报警,监视车站管辖内火灾灾情; (3)采集、记录火灾信息,并报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央监控管理级; (4 )显示火灾报警点,防、救灾设施运行状态及所在位置画面; (5)控制地铁消防救灾设备的启、停,并显示运行状态;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工艺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工艺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工艺标准 5.2.1材料准备 根据图纸设计及相关合同文件要求,准备相应材料,如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红外光束探测器、复合探测器、缆式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输入模块、控制模块、切换模块、短路隔离器、搂层显示器、区域报警器、火灾报警控制器、报警专用电话、插孔、消防警铃、声光报警器、电线、电缆、桥架线槽、管材、接线端子箱等。 5.2.2技术准备 1.图纸设计应经当地消防部门审批,取得消防建审意见书。 2.施工前应进行由业主(甲方)组织的设计交底和由监理单位组织的图纸会审。 3.编制施工方案,并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前,应具备系统图、设备布置平面图、接线图、安装图、消防设备联动逻辑说明等必要的技术文件。 5.按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 5.2.3主要机具 1.操作工具:手电钻、冲击钻、梯子、对讲机、喷机、焊锡锅、电工专用工具等。 2.检测工具:万用表、卷尺、探测仪器实验器、水平尺、小线、先坠、兆欧表、接地电阻测试等。 5.2.4作业条件

1.线缆沟、槽、管、盒施工完毕,预埋管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 2.已完成机房、弱电竖井的建筑施工。 3.设备机房的环境、电源及接地安装已完成,具备安装条件。 4. 设备、管道安装满足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工程施工要求。 5.2.5施工组织及人员要求 专业技术人员应配置合理,劳动力已组织进场。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操作工人应进行岗前培训。 5.3材料和质量控制要点 5.3.1一般规定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设备应选用合格的产品,即有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产品检验报告、安装使用说明书、“CCC”认证标识等。 2.对所有进场的材料设备进行开箱全面检查,所有随机的原始资料,自制设备的设计计算资料、图纸、测试记录、验收鉴定结论等应全部清点,整理归档。 3.消防主机应具有汉化图形显示及中文屏幕菜单等功能,并进行操作试验。 4.进口设备还应提供原产地证明的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资料应为中文文体(或附中文译文),设备安装前,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全部检查,方可使用。

地铁综合监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调试办法

轨道交通1号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方案

目录 第一章FAS调试综述错误!未指定书签。 1.FAS调试目的错误!未指定书签。 2.调试依据错误!未指定书签。 3.调试前置条件错误!未指定书签。 4.调试计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4.1.调试计划安排错误!未指定书签。 4.2.各厂家配合错误!未指定书签。 4.3.调试人员安排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FAS系统调试方案错误!未指定书签。 1.系统组成错误!未指定书签。 2.前置条件错误!未指定书签。 3.调试工具及仪器仪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4.调试前的准备工作错误!未指定书签。 4.1.熟悉资料错误!未指定书签。 4.2.FAS系统的准备错误!未指定书签。 4.3.一般准备错误!未指定书签。 5.调试内容错误!未指定书签。 5.1.自动报警调试错误!未指定书签。 5.2.系统联合调试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章FAS调试综述 1.FAS调试目的 调试就是在正式投入及联调测试前进行一些基本性能试验,来确保各种部位设备、各个系统正常运行,达到设计要求及标准,以保证各个车站FAS系统的综合功能。 2.调试依据 2.1、参考现行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2.2、施工图设计参数及标准; 2.3、轨道交通1号线机电设备采购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要求; 3.调试前置条件 3.1、调试前,按规范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需要调整相关组件、设施的参数和检查系统线路,对于错线、开路、虚焊和短路进行处理。 3.2、整理好所有施工图纸,包括楼层平面、系统图、接线图、安装图等。 3.3、整理好设计变更文字记录,各种文件和与调试有关的技术资料。 3.4、整理好施工日志,施工记录,包括隐蔽工程验收检查记录、中间验收检查记录、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的测试记录; 3.5、准备好各种调试记录表格。 3.6、电系统:现场各终端联动设备动力、电源、信号等供应正常,子系统自调完毕,设备运行良好,无故障。具备联动条件。FAS自动投入功能正常。 4.调试计划 4.1.调试计划安排 4.1.1编制说明 ?根据工程总控计划的安排; ?本计划的关键点为业主提供的总控计划中的市政供电未正常; ?该工程的调试分为单机单系统调试及系统联合调试两个阶段,故在永久用电未正式送电前,采用临电进行各单机单系统调试; 4.1.2调试计划表 调试内容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形显示装置和火灾报警控制器设置要求

编号:SY-AQ-0101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形显示装置和火灾报警控制器设置要求Setting requirements for graphic display device and fire alarm controller of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形显示装置和火灾报警控制器设置要求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图形显示装置要求 1、图形显示装置应能用同一界面显示建(构)筑物周边消防车道、消防登高车操作场地、消防水源位置,以及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建筑面积、建筑高度、使用性质等情况; 2、图形显示装置应能显示系统各类消防、报警及其控制设备的名称、位置和运行状态、故障信息和相关联动反馈等动态信息; 3、当有各类报警、反馈、屏蔽、故障等信号输入时,应能显示输人信号的位置、类别和名称,并记录时间、信号类别和部位等信息。 4、图形显示装置应在10s内显示输入的火灾报警信号和反馈信号的状态信息,在100s内显示其他输入信号的状态信息。 二、火灾报警控制器

1、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或有人值班的房间和场所。 2、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接收火灾探测器及其他火灾报警触发器件的火灾报警信号,在10s内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指示火灾发生部位,记录火灾报警时间,并予以保持,直至手动复位。 3、火灾报警控制器在火灾报警状态下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并3s 内应启动相关的控制输出,并能控制火灾声光警报器的启动和停止。 4、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显示火灾探测器、火灾显示盘、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正常工作状态、火灾报警状态、屏蔽状态及故障状态等相关信息。 5、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灾报警、故障报警、自检、显示与计时功能应运行正常;触发自检键,应能够对面板上所有的指示灯、显示器和音响器件等进行功能自检。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方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方案包括七个方面:管路敷设,管内穿线,桥架敷线、安装,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安装,端子箱安装,模块的安装,系统接地装置安装。 一、管路敷设 1、按施工图放线。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均采用穿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B1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 3、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B1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保护,并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当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金属封闭线槽保护,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可直接明敷。 4、从接线盒处引到探测器底座盒、控制设备盒、扬声器箱的线路均加金属软管保护。 5、管路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时,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管路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时,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管路长度每超过10m,有两个弯曲时,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管路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时,

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6、金属管子入盒,盒外侧套锁母,内侧装保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套锁母。塑料管入盒应采取相应固定措施。 7、在敷设各类管路时,采用单独的卡具固定。 8、管路的直线段每隔1.0m-1.5m设置固定点。在管路接头处、距接线盒0.2m处、管路走向改变或转角处也需设置固定点。 9、消防控制设备的外接导线,采用金属软管作套管,其长度不大于2m,且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点间距不大于0.5m,金属软管与消防控制设备的接线盒(箱)采用锁母固定,并根据配管规定接地。工作接地线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 二、管内穿线 1、在管内或槽内穿线前,应将其内的杂物清除干净,管路清除干净后,向管内吹入少量滑石粉,以便穿线,并将管子端部装上护口,以防管口将导线绝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