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

合集下载

2023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23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23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2023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亟待解决,这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要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必须进行一系列新的探索和研究。

一、创新教育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创新现有教育模式。

新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教育,注重一线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资源整合。

当前,能够发挥效用的不是单一的教育方式,应多样化发展。

在传统的基础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通过践行实现价值观的推广和延展。

同时,高校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等,也是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途径之一。

二、加强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大学制度下,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例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这些矛盾和困难给予了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会使学生的思想情况出现微妙变化。

那么,心理压力减轻将是最有效的途径。

在思想教育中,经常持续性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使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中健康成长,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稳定力量。

同时,大学心理咨询也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学生提供贴心服务。

三、开展多样化活动多样化的学生活动如学生会、社团和文体活动等,可以起到引导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作用。

应注重学生毕业设计和创新创业活动,并从实践层面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各方面努力碰撞,完成有价值的作品的同时成长,促进实践与实际社会的有机结合。

同时,也应多着眼于科学理论培训,如举办学术大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将学生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与束缚中解放出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阅读材料和健康学术环境,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思想教育与学生素质教育同步推进,不断扩大应用范围,与时俱进,离不开跨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对策的制定。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无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对于高校教育发展,教师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18第八章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拨乱反正与改革探索

18第八章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拨乱反正与改革探索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思想政治教 育的伟大转折
1978 年12月18日至22日,党中央召开了具有伟大 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结束了两 年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 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 误,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 了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的 组织路线,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 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 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指导方针。果 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 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会议要求 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 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于1981年6月即发出 《关于加强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研究的指示》, 并指出“只有搞好政治工作研究,才能进一步 加强和改善政治工作,把我军政治工作提高到 一个新的水平。” 由于加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组织领导,使 研究活动迅速活跃起来,拓宽了研究领域,深 化了研究内容,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研究人才。 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 论和宏观研究开始受到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0年,已出版了论著、 教材约350种,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方面的 69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18种,思想政治教 育史6种,青年学19种,德育学30种,文献论文 集36种、辞典工具书16种,其他80余种等。 尽管近三十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 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经在学科建设领域找 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但是仍然存在一些 不足。到目前为止,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 科归属的认识上还存在分歧;思想政治教育学 的学科元理论研究仍然是本学科的研究重点和 难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体系还需要随着 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丰富、拓展和深化。 这些都需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加 紧研究,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规范化、学 科化、科学化、现代化而继续努力。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摘要: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队伍,承担着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责任。

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学生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加之“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这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必须转化思维方式,改变工作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上进行大胆改革,为高校培育新时代人才奠定基础。

关坚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高校学风校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处理等职责,辅导员更是高校开展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引导学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新时代“四有”大学生的使命。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高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缓冲区”,在高校学习生活期间,没有父母的约束,没有高中繁重学业的压力,学生可以根据喜好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学生的天性可以尽情释放,但在此期间,学生还未完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自身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清晰的规划,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上极易受到外界干扰。

因此,高校辅导员通过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学生人生的指引者和思想的引领者,帮助当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提升自我修养、加强自身思想建设、找准自身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出政治信仰坚定、符合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问题分析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当前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加之当前学生以“00”后为主,具有敢于创新、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之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造成学生“口服心不服”的局面,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的全新探索

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的全新探索

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的全新探索摘要:高校大学生作为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关乎国家社会的未来发展。

良好的思政教育工作,能使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大学生独立的人格素养,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实现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实践的价值。

因此,新时代下,高校应以思政教育为导向,构建思政育人体系,促进思政教育的创新,推动思政进入新的教育格局,从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学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彰显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建构与实践的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探索引言强化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的探索,基于课程思政建设发展需要不断攻破难关,强化顶层设计能提升素质教育的完整性与育人性,又能基于高校特色构建中国化教育模式。

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更能借此契机加强专业课程改革,以此打破限制中国化教育发展的阻碍能,实现思政教育的新生,助力中国化教育迈向新的历史舞台。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的实践必要性(一)立德树人实践需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实践的根本与本质,强调高校教育实践的“立德”与“树人”的思想与概念。

思政教育是高校重要的教育内容,关注师生政治信仰、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的教育学科,能够使他们从中获取思政信息及教育内涵,以此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而课程思政思想的提出,进一步凸显思政教育实践的价值,这为思政育人体系的建构提供支撑。

新时代下,思政育人体系的建构,也促进了立德树人在高校教育中良好的实践与落实,更能够发挥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目的,强调教育育人的思想,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彰显高校思政育人实践的价值。

(二)拓展思想政治课程育人效果教育效果与教育质量提升是高校永恒的追求,课程思政建设能拓展传统思政课程辐射面更能提升育人效果,确保均衡理论和实践教育比例,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首先,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会借助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以青海省高校为例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以青海省高校为例

27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以青海省高校为例文/徐国光(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16)摘要: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文以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青海省 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 问题研究一、调研说明1.调研背景如何进一步加强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以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宁市城市学院、青海省警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五所高校在籍注册的全日制大学生进行了专门调查,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2.调研目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如何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是我省各高校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寻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的管理方法,我们特此展开 调研。

3.调研方法此次调研我们采用的是现场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我们的问卷共设置了60道题,其中包括59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一式350份,将所有参与学生分成7个组,一组50份,利用调研时间带着问卷对5所高校在籍注册的全日制大学生进行了专门调查,回收整理后将所有问题进行了分析、统计,得出结论和对策。

二、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的调查分析调查表明,目前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好的。

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探索研究

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探索研究

2022年5月第20期May 2022No.20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探索研究李 莎1a,管仪庆1a,2,郭 璇1b,海 英1a,张凌凯1a (1.新疆农业大学 a.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b.研究生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河海大学 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摘 要] 研究生教育担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增长,高校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将面临更多挑战。

为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对策和建议,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对推进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研究课题“新时代新疆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探索研究”(2021-NLZX-YB29);2020年度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项目“土木水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xjaujygg-yjs-2020003);2021年度新疆农业大学党建研究项目“研究生党建与‘三全育人’思政体系建设协同模式研究”(XJND DJ2021-09)[作者简介] 李 莎(1985—),女,陕西渭南人,工学硕士,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办副主任,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管仪庆(1964—),男,山东郯城人,工学博士,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河海大学援疆干部,教授(通信作者),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0-0096-04 [收稿日期] 2022-01-14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点及对策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点及对策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点及对策班级: 姓名: 学号:摘要: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潜心治学、甘于奉献,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如何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适应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如何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成为我们需要探索的首要问题。

关键字:新形势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特点对策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潜心治学、甘于奉献,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指导的结果,是高校理论工作者的辛勤努力的结果。

在取得这些成绩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高校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必须统筹推进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协调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五是必须加强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合力。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论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论

内容简介
该书阐释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理论遵循、基本意蕴、价值要义、实践展开和载体运用,探讨了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课程协同、队伍建设、质量评价、风险防控和环境优化。
创作背景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 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不仅为国家治理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包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方面的现代化。其中,思想 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指要建立系统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政 策体系,并不断提高政策执行的效力和质量。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治理体系,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论》对这一主题展开了研究。
作者简介
冯刚,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原司长,兼任中 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感谢观看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 论
冯刚等创作教育学著作
01 内容简介04 作者简介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论》是冯刚等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2021年7月。
该书主要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相关问题进行探索。该书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治理要在育人理念和实践行动、在政策体系和执行能力上跟上中共中央的新要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跟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作品思想

2024年学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得体会(4篇)

2024年学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得体会(4篇)

2024年学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得体会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性质、任务与特点中得到了明确体现。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国家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摇篮,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所培育的学子,乃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需兼具建设物质文明所需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构建精神文明所需的优秀思想道德及文化素质。

而这一切的基石,均植根于高等院校所实施的精神文明教育、熏陶及锻炼之中。

因此,高等院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更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关于如何有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致力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它深刻体现了学科的本质要求。

在此过程中,我们应紧密结合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整体建设,包括学科、课程、教材及教师队伍的完善。

紧密关联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将知识的传授与思想教育相融合,特别是在授课中,要注重将正确的三观教育与学生的职业观、道德观相结合,为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需以高度的责任感,通过言传身教,以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人格,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进而促进其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与活动期间,采取主题、专题教育等形式,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为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理论知识素养,我们应积极探索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具体而言,可借助建党周年、重要会议等契机,将党的重要思想理论融入专题教育之中,加强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培育其爱国、爱党、爱校的情感。

邀请思政教学专家举办讲座,分析国际形势与复杂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与敏锐的政治意识。

浅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摘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政治观的重要途径。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其制度建设、内容体系、方法与手段、对策与措施以及发展方向。

总结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其发展的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为推动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现状、制度建设、内容体系、方法与手段、对策与措施、发展方向、必要性、未来发展展望。

1. 引言1.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其作为高校教育的基础性工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为人处世态度,从而使他们具备辨别是非、正义感和责任心。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意识,增强其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和民族观,增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自觉性,以及社会责任感。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1.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可以说是多方面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信仰,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了德育、智育、体育等多个方面,使学生全面发展。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高校还会组织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讲座、讨论、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了“应试化”倾向。

教育内容单一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现有的教育内容大多集中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缺乏实践性、针对性和个性化。

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脱节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指导学生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需要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着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

1.2 问题意义在当今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的提升产生了消极影响。

问题的存在与问题意义联系紧密,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和解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问题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过于传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消化和吸收不足,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

教育内容单一也是一个问题,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枯燥,缺乏足够的新意和吸引力,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脱节,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及社会环境脱节,导致教育效果缺乏实际影响力。

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影响,找出对策及解决对策,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正文2.1 存在问题分析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学生参与度不高是一个明显的问题。

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只是应付考核或者草草了事。

他们往往对这项工作持消极态度,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教育内容单一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多只是简单地灌输理论知识,缺乏新颖性和实用性。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融合路径探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融合路径探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融合路径探究摘要: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结合新时代高校育人使命和大学生思想特点,挖掘出更多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科学可行的思政课与国家安全教育课融合路径成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国家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近几年,中国乃至世界受百年未遇的疫情影响,国际局势动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国家面临的内外风险形势更加严峻。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新安全理念成为维护国家安全行动的纲领和科学指南。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是少数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主体,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课堂教学优势和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将国家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采用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模式培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托思政课程平台,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不仅是国家安全教育的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

一、融合可行性分析1.育人体系可行性。

2018年4月,按照党中央“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法定要求,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构建完善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体系,该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应接受国家安全系统化学习训练,以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能力。

习近平2016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是国家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二者都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具有高度融合性。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王丽丽新中国成立60年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的推进和持续发展,在建国60年的发展演变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本文以此为线,认真回顾和总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经验,对于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1、探索起步阶段 (1949—1956年)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56年初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开启了一段不寻常的探索之路。

建国初期,由于长时间革命战争的破坏,全国各行各业百废待新,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急需改造旧有的教育、创造新的教育。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是,在传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优良传统和学习苏联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确立了新教育的方针、任务及内容。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了教育建设总方针,是改造旧教育、建设人民新教育必须遵循的总指导思想,是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证。

1951年9月教育部关于华北各高等学校1951年度上学期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论”等课教学工作的指示,新增设“政治经济学”、“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等三门马克思列宁主义公共必修课。

由此,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三)曲折发展阶段(1956—1976年)1956年,党和国家在积极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同时也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问题。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了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的工作思路,调整了知识分子政策,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

1961年9月,在试行“高教六十条”的过程中,各地高校正确执行了党的政策、方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地进行。

1963到1965年,党和国家要求全国范围内高校学生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全国约有395所高校22万师生参加这次运动。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摘要:新时期,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价值观念和道德素养的培养,要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这无论是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模式。

文章就此展开讨论,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言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而思想政治教育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举措,这就要求高校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创新思政教育的路径和模式,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并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出发探索有效的教育路径。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非常庄严的任务使命,其是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够团结友善、爱国守法等,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同时构建和谐的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并引领学生形成主流的价值观念。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他们的接受能力非常强,但是意识形态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和思潮的影响,一些消极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会影响学生,腐蚀学生的心灵。

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抵御各种不良的思潮、价值取向[1]。

此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学习《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的总结3篇

学习《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的总结3篇

台的一项重要政策文件,旨在推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

以下是对这一意见的总结:1.强调思想政治课的核心地位: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

它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维方式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2.强化党性教育:意见要求思政课程更加突出党性教育,强调党的领导地位、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历史等内容。

这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党的认同感和信仰。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意见鼓励思政课程将理论教育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中。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拓宽教学方法和形式:意见鼓励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课堂等,以提高教学的活跃性和吸引力。

5.关注师资队伍建设:意见提出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这对于保障思政课程质量至关重要。

6.充分发挥教材教辅作用:意见要求编写和使用教材教辅材料,以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传递理论知识。

同时,要确保教材教辅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7.推动课程改革实践:意见鼓励各学校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实践,不断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以提高思政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这份政策文件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和改革方向,旨在推动这门课程的创新发展。

通过强化党性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宽教学方法和形式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高度政治觉悟的新时代优秀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和政治保障。

同时,也需要各级学校和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切实推动思政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件,旨在推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创新。

以下是对这一文件的总结:1.坚定政治教育方向:该文件强调了坚持党的政治路线,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它明确要求教育机构将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坚定政治信仰和忠诚党的使命感。

探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I社会治理I»探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宋頓(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级教育部门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着重提高高等院校大学生综合教育素质水平能力的同时,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紧跟新形势发展落实到位。

本文将重点围绕我国乃至全球发展形势不断变化背景下,高等院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中图分类号D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近年来,我国在教育事业方面的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是教育薄弱环节。

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制定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发展方向。

因此,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析现存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新形势下我国高等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存在的具体问题(一)高等院校对大学生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不够充实我国一直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针主要是侧重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党的路线与基本方针1001-0475(2020)011-89-03政策,但在教授这些思想理论的同时,却忽略了将思想理论付诸实践行动的工作,丧失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实用性,从而导致高等院校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逐渐与如今新形势下的发展变化呈现脱节的不良现象,并且根据对高等院校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际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思想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向高等院校大学生进行该方面的教学工作时,未能将如今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新形势下的发展变化很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学课程中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程的不够充实⑷。

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

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

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張"内容摘要%本文将问题意识导向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问题意识启发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一.研究背景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提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及“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岀结论”。

这与教育界推崇的“问题意识”教育方法完全契合广问题意识”源于19世纪末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岀的“问题解决”教学方法,其后又有诸多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提岀了自己的理论,例如布鲁贝克倡导的“问题课程”教学思想、奥斯本的“问题发现”教学模式、托马斯“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帕内斯的“问题多元化创造模式”教学思想等等,而如何问题意识导的教学方法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1]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现状1998中、教育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F学校学生开设“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成为对学生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和在统的思想政治论教学实践中,更多的采用传递一接教学F统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向学生提思论的思想政治教育F引导和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H专递一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后传入我国,应用面甚广。

然而在面对大学生群体时FH专递一接受”教学模式往往将他们视为了被动接受、改造的客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另外,教学内容上以课本为中心的理论传授,往往相对于简单化、教条化,不够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学生达不到内心情感的认同,影响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的有效途径。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一、深刻认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已迫在眉睫。

1.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观点、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内化为自我的需要,从而实现国家需要、社会需要与自身需要的统一和结合。

2.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可实现教学双方的互动,推动大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同时可培养大学生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严谨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口头交流以及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必然要求。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高伟民徐庆生于建云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探究

-4-
作者简介:赵吉信、崔枫,滨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滨州 256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0 年度滨州市社会科学规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滨
州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20-SZZX-25);2020 年滨州学院教学
研 究 重 点 项 目 “ 滨 州 市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育 教 学 资 源 整 合 与 利 用 研 究 ”(项 目 编 号 :
从实践逻辑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资源整合 与应用有助于高校服务地方职责的进一步凸显。服 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 的重要标志。在全社会新旧动能转换大背景下,思 政课更应该充当引导者和先行者角色。但从目前思 政课教学情况来看,高校思政课的教材内容基本以 教育部指定的教材为主,缺少地方特色。大学生对 学习生活的学校驻地普遍存在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 这与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没有有效融入当地元素有
BYJYZD2019011) 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21) 18-0003-02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共建共享思政课优质资源 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在实 际教学中,资源共享的顶层设计以及地域资源的挖 掘和共享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值得深入探讨。 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尝试将滨州历史人文和红
色资源以及当下为改革开放而提出的战略目标、科 学规划、发展实例以及历史和现实英模人物等进行 细致分类规划,根据性质和思政课有关章节设计, 有机融入课堂教授、问题讨论以及实践教学,大大 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活跃度。事实证明,运用 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案例进行案例式教学,使高校 思政课更加有人气、接“地气”,并使思政课“实起 来”“活起来”,效果远远好于普通案例,并能够吸 引大学生主动增强对第二故乡的亲近感,为当地经 济和社会发展增添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发表时间:2019-01-04T10:27:43.8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裴珊珊[导读] 摘要:我国的教育工作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主体化、立体化、差异化和隐性化的“四化”发展趋势。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重庆 401524摘要:我国的教育工作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主体化、立体化、差异化和隐性化的“四化”发展趋势。

它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言高校作为给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进行传授的重要场地,是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水平与认知能力的重要方法手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为基础,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新时期进行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本文从现实角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与时俱进的路线,以改革创新为主体,对新时期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念、内容、机制、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进行分析,旨在能够有效的开拓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朝信息化、学习化和知识化的方向发展。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不断丰富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

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实效性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生态学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而且为人们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使我们拓展研究视野,思维更加科学。

从生态学视角切入,以系统的构成要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为主线,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提高实效性可提供实际指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反映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及他们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环境之间的关系,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构成要素与周围环境之间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动态平衡、寻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整体,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

系统中任何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其他要素产生影响,打破了系统内部原有的平衡,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问题,从而影响系统效能的发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核心问题是从微观层面探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要素、结构,通过对系统各个构成要素进行优化,改善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他们良性互动与有效整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从宏观层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努力形成家庭、社会关心、支持髙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作用的发挥。

为此,本文从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入手,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

2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和受众群体的特殊性两方面。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这对我国思想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造成了较为特殊的社会环境。

新时期发展下社会思想日益活跃,人们思想具有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不同思想观念相互碰撞,意识形态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群体的大学生,这部分大学生大多数是90后,独生子女居多,性格、行为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大学生心智、价值观还不过成熟,接收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注重享乐、求知欲强、自我意识强烈、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等成为他们的特点,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精神人文素养有所缺失。

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改变,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和范围都需进一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对大学生道德冲突进行深入研究。

2.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化就是要弘扬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达到个体的全面发展。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特性,它集中表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弘扬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立足于人的发展,把人类历史进程概括为三大社会形态: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为社会财富的自由个性是第三形态。

人类历史进程的三大形态对应着人的三个发展阶段,经历由弱到强、由局部人的主体性到多数人的主体性的过程。

可见,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不断确立和弘扬,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囿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普遍存在着忽视人的主体性的现象,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导致实效性不足;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而对学生的个体价值及人格独立问题却关注不够;教育手段过于单一,灌输过程强制性明显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化转向,既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超越,又契合时代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2.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具有战略性意义。

能够帮助大学生贯彻党的思想路线不动摇,正确的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的深刻内涵,树立正确的观念。

通过高校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正确思想观念的引领下能够与时俱进,完善自身,解决实际的问题,遇事能够正确的对待。

高校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3.1新时期高校思想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西方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企图对我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日益明显,争夺我国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地尖锐和激烈,这场没有確烟的政治斗争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我国,知识青年更是成为了他们主要”攻击”的目标。

资本主义通过各种途径,极力美化自身的形象,宣传他们健全、发达的社会制度与福利保障,打着所谓”自由、民主、博爱”的口号等等,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对我国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准则产生了冲击,弱化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繁荣,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与分配方式、校园中信息渠道、文化生活、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更加明显,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难度,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虽然党和国家一贯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付出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普遍存在重智轻德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二是面对社会的发展、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等操作层面暴露出诸多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不适应,教育效果弱化。

三是受社会发展变化及多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这充分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还不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不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面对新的环境,不断解决新的问题,但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速度却过于缓慢。

3.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化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导员工作以及队伍建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

但同时也应当关注并发挥隐性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隐性资源来丰富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与空间,扩大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与吸引力。

近年来,许多高校积极开发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资源,发挥隐性教育资源在育人过程中的潜移默化作用,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化。

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高尚的师德和人格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

杜威曾说过,教师就是通过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学生的人格的,而且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会一直延续到学生的成人生活中。

因此,教师的素质以及师生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新时期的挑战,高校十分重视师德建设,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评选等。

要不断加强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鼓励教师继续学习,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3.3思想观念的创新理论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对思想观念进行创新,相关的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与时俱进、优秀的品质,邓小平思想开创了思维先河。

在进行观念的创新时,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观点,从中吸取精华,以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内容,对各个科学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把握,进而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创新;第二:进行观念的创新时,要对国际、国内社会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研究,勇敢面对新时期下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课题与新挑战;第三:创新观念要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最新优秀成果进行吸收、借鉴,并对能够影响人们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生存方式的国际互联网、社会大众传媒等媒体平台进行关注与研究;最后,创新观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中心,切实的以大学生为主体,充分的将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出来,进而有效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为了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观念创新,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培养人才、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观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以授业解惑、排忧解难为目的,运用以情感人、以德服人的方法,进而实现以理服人的最终目标。

此外,新时期下,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运用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精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进行开辟。

4结语在新时期影响下,高校思想健康发展成为当前重要课题,多元化价值观、网络新媒体信息、社会环境等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生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观念出现下滑是正常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