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一语文讲义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讲义完整版
第一单元复习讲义一、词语积累嗡wēng朗润rùn 酝yùn酿niàng 卖弄喉咙应和h è 嘹liáo亮烘hōng托静默风筝抖dǒu擞sǒu健壮窠kē巢cháo 宛转黄晕yùn 呼朋引伴花枝招展一年之计在于春镶xiāng单单安适着zhuó落慈善肌肤秀气宽敞贮zhù蓄xù 澄chéng清空灵地毯响晴髻jì蝉chán 池畦qí花苞bāo 娇媚棱léng镜粗犷guǎng 睫毛衣裳shɑng(轻声)铃铛端庄静谧mì屋檐yán 凄冷化妆莅lì临造访吝lìn啬sè淅xī沥lì干涩sè草垛duò高邈miǎo 绿茵yīn茵咄duō咄逼人二、文学常识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2.老舍(1899~1966),原名_舒庆春_,字舍予_。
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
是语言大师,被誉为“__人民艺术家__”。
著名作品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和戏剧《茶馆》、《龙须沟》,其中话剧《_茶馆__》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5 ①《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曹操《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庙号太祖。
著作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有诗歌代表作《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
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诗仙”。
代表作《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初一语文讲义
力志学校暑假初一语文讲义8.6一、古代诗歌鉴赏A古诗词内容分类及赏析要点1咏史怀古诗:弄清史诗,典故。
其次体会意图,感情。
再次品味技巧手法2咏物诗:抓住物人相通点。
把握所写植物,有何特征,寄托什么情感3山水田园诗:内容上:写景诗,山水田园诗。
写法上: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分析重点:景物特征4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生平思想,诗歌创作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哪一种情感,关注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5行旅诗闺怨诗:整体感知基础上确定感情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6送别诗:基本主题:恋恋不舍,情深意长劝勉,祝愿。
B笔记区C古代词曲鉴赏思路(1)明确作品内容(从题目,关键词句上分析)如:《明月夜留别》《天净沙秋思》(2)明确重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重点词:动词,色彩词,包含修辞成分在其中的词的含义,作用去赏析)(3)深层理解关注作者行文态度。
诗句的意境:就是思想情感和生活图景的结合。
分析作品中所叙的事,所写的景,然后头脑中浮现画面,依据画面想象作者身处其中的感受。
二、相关练习(一)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4.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二)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3诗中的“周郎”是谁?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千古名句是什么意思?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三)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
(完整版)初一语文讲义
启明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姓名:邢嗣宇年级:初一课时数:2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授课类型T C 文言文基础字词一T 文言文基础字词二授课日期及时段2015年1月24日14:00——15:30教学内容一、重难点知识回顾首先回顾一下课本上的一篇文言文陈大丘与友期①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②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导读:陈元方虽年小,对“无信”“无礼”的人正色批评,令人敬畏。
有其子必有其父,从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陈太丘的为人和修养。
注释:①期:约定时间。
②元方:陈太丘的儿子,字元方,名纪。
1、解释加点的词太丘舍.去( ) .尊君在不.( )下车引.之( ) 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过中不至:______去后乃至:________4、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答案1、放弃同“否”拉不回头2、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3、那朋友太丘那朋友4、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
翻译: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时间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过了中午,那个朋友没有到,太丘不等他就走了。
太丘走了以后那朋友才来。
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戏耍。
那朋友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回答说:“等你很长时间,你不来,已离开了。
”那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元方说:“您和我爸爸约定的是日中,日中您不到,则是没有信用;当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愧,走下车来拉他,以示亲近,元方走进家门头也不回。
一、专题精讲文言文阅读在一套语文试卷中占据重要部分。
语文试卷总体想要拿比较高的分数,这一部分的分数一定要拿到手。
初一语文讲义1
初一语文讲义1一文言文(一)古诗词鉴赏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①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②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③疏狂④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⑤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重点字词解释伫()危楼()黯黯()拟()疏狂()强乐()衣带渐宽终不悔()2品味语言,鉴赏形象(1.)“草色烟光残照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3.)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二)文言文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1.解释加点词语:托其妻子..于其友()王顾.左右而言他()2.翻译句子: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3.面对孟子第三次发问,齐宣王为何“顾左右而言他”?4.用自己的话说说“顾左右而言他”的含义:(三)拓展提高日攘一鸡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
请轻之。
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②什一:指税率而言,即十抽一。
③去关市之征:取消关卡和市场的赋税。
④今兹:今年。
⑤请损之:那就减少一些吧,这句话是偷鸡者说的。
5.在文中找出与“请损之”中“损”一词含义相近的词语。
6.翻译句子:是非君子之道:。
7.孟子列举偷鸡者的故事用意在于:。
8.结合课文和本文的学习,谈谈孟子是个怎样的人?。
二现代文(一)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
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七年级语文辅导讲义第01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解析版)
第01讲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解析版)班级姓名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校园艺术节开始了,舞台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男少女们尽展青春风采。
B.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C.昆明电视台的编导精心策划,把几个旅游类的节目办得绘声绘色....,深受好评。
D.在中美经济贸易谈判中,美方代表总是没有明确的态度,他们的真实意图难以捉摸....。
【答案】D【解析】A.“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句中“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男少女们”说法不正确;B.“别具匠心”指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不能形容自然景物;C.“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不能用来形容“旅游类节目”。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B.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C.合理的城市规划,给市民以舒适和便利,让人们的内心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惬意。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答案】A【解析】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C.语意重复;D.表意不明。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民间基础。
②它不仅是书本里的知识。
③更重要的是诗词里有天地、有历史、有社会、有故事、有人生、有情怀。
④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情感共鸣、流行歌词的灵感来源。
⑤而书信亦如是,它们让我们领略到了爱到深处的言之切切、情到浓处的低沉婉转、悲到痛处的肝肠寸断。
A.⑤②③④①B.⑤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⑤③D.①②④③⑤【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可先通读语句,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①句提出观点,是句中的第一句;结合“不仅是、也是、更重要的是”等词句可分析②④③句的排列顺序,同时这三句也衔接了第①句的语意;“而书信亦如是”,承上面表述,因此⑤句可作为尾句。
七年级语文讲义1.doc
科目:语文年级:七年级教师:课题文言阅读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阅读的基本技巧重点、难点难点:掌握文言阅读的基本技巧重点:文言阅读和翻译技巧考点及考试要求文言句子翻译文言重点实词及的掌握教学内容知识框架教学过程:.复习《学奕》、《两小儿辩日》文章大意的掌握及重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文章所传达的寓意。
二、新课“文言文”的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的意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与之相对的是白话文,意思是用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成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一)文言文朗读及背诵1、大声朗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朗读在学习文言文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不能死读,分不清句读或朗读节奏,终究会直接影响对文言句子、文章内容的理解,考试中经常出现考查学生划分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的题目,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1、给文言文句段加标点。
2、文言文句中朗读节奏的划分。
在读文言文时,要结合注释和课文已有的标点基本弄清句意和文意,仔细体会哪个词应该与哪个词连在一起读,把握住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
例: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文言句式的停顿,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语境,反复研读,在正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才能顺当找到正确的停顿位置,断句的原则:不能读破,即不能停顿的地方不停顿。
练习:(1)下列语句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C)A、自/吾氏三世/居是乡B、而/乡邻/之生日蹙C、今其/室十无一焉D、非死/则徙尔A自是一个介词,不能独立,后面必须跟上宾语吾氏三世,才是一个意义单位。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讲义Word版
《世说新语》两则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一词多义元方时.年七岁(当时)学而时.习之(时常)3.古今异义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统称;今义:儿子和女儿)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古义:玩耍;今义:戏剧,杂技)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或顾客)4.词类活用友人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5.文言句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判断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宾语前置)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省略句,省略主语)6.字音字形谢太傅.(fù)谢道韫.(yùn)陈寔.(shí)尊君在不.(fǒu)7.重难词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公欣然..曰(愉快的样子)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未若柳絮因.风起(凭借)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太丘舍去.(离开)去后乃至..(乃,才;至,到)相委.而去(丢下,舍弃)下车引.之(拉)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8.文章主旨《咏雪》写了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安家里的一个生活故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生活的画面。
《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小小年纪即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品质,同时也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
9.咏雪诗积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世说新语》阅读训练题1、本文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著的《世说新语》一书。
2、解释文中的字词。
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讲论文义(谈论诗文)即.公大兄无奕女(就是)俄而..(高兴的样子)..(不久,一会儿)雪骤.(急速、大)欣然何.(什么)所似.(像)差.(大致、差不多)可拟.(相比)未若..(不如,比不上)柳絮因.(凭借)风起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讲义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讲义初一语文阅读理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本讲义旨在帮助初一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和理解深度。
阅读理解的第一步是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在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因为这两个部分往往包含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同时,要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转折词,它们往往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在理解文章内容时,要学会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和支持论据。
中心论点是作者想要传达的主要观点,而支持论据则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事实、数据或例证。
通过分析这些论点和论据,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此外,还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包括段落的划分和内容的安排。
逻辑则是指文章中观点和论据之间的联系。
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的脉络。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不要急于查字典或问别人,而应该尝试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其含义。
这种推断能力是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同时,阅读时要做笔记,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这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最后,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以此来锻炼自己的阅读技巧。
同时,也可以通过做阅读理解题来检验自己的阅读效果。
总之,初一语文阅读理解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思考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希望本讲义能够帮助初一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取得进步。
初中语文讲义.doc
初中语文讲义第一讲现代文的基本文体知识现代文在我们中学生中通常是指记叙文、说明了文和议论文。
它们主要是按其主要使用的表达方式来分类的。
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记叙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说明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议论文。
一、记叙文的文体知识1、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杲。
但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具备这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中一些也可以省略。
但人物、事件的经过是必不可少的。
2、线索大凡记叙文都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这些线索可以是人、物、事、思想感情等。
3、记叙文的描写方法记叙文的的描写方法主要指的是刻画人物的方法,它们是外貌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
4、记叙的人称记叙的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用第一人称来写文章显得真实亲切,而用第二人称写则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5、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二、说明文的文体知识阅读说明文主要把握三个方面的知识,其一是找准和抓住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特点,是一个事物所特有的东西,具有独特性。
其二,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说明、解释说明、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下定义、分类别等。
其三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另外,说明文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两种。
一般地事理性说明文往往运用逻辑顺序。
三、议论文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看法、见解。
它是议论文的灵魂。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可以有几个分论点。
例如《苏州园林》。
论据就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所有材料(事实和道理)它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议论议文的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2、议论文的分类,议论文按论证方式分为两类:立论文和驳论文。
初一语文讲义
初一讲义记叙文知识点和答题技巧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二、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三、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1、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四、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1、叙述方式:概括叙述、具体描写2、描写类型: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3、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6、人物描写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7、景物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8、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9、抒情的两种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五、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六、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七、小说常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小说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①社会环境描写:交待故事时代背景,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特定氛围。
②自然环境描写:A交代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B烘托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性格;C渲染气氛;D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八、散文常识1、散文类型: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2、散文线索:①以物为线索;②以事为线索;③以人物为线索;④以感情变化为线索;⑤以时间为线索;⑥以空间为线索。
初一语文期中模拟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菜畦.(qí)收敛.(liǎn)嗥.鸣(áo)义愤填膺.(yīng)B.拗.断(ǎo)骊.歌(lí)亘.古(gèn)迥.乎不同(jiǒng)C.花圃.(pǔ)讪.笑(shàn)污秽.(huì)鲜.为人知(xiān)D.踌躇.(chú)炽.痛(z hì)彷.徨(pá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谰语色彩斑斓筹划一愁莫展B.磐石罄竹难书比喻家谕户晓C.默契锲而不舍概括慷慨淋漓D.毕竟锋芒必露赫然潜心贯注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由于内蒙古的风沙侵入,北京也受到袭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1课春(学生版+解析)
第1课春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了解识记作者常识,准确识记重要词语,学会重音和停连的朗读技巧。
2.理解朱自清多层次、多角度描写春天蓬勃之美的方法;学习抓住特点运用恰当技巧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3.品味本文富有童趣和有诗味的语言,深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
4.调动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画面美和优美的情境,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知识点01 把握重音与停连的朗读技巧【即学即练1】(一)、注意下面句子加点字的重音,有感情地朗读下面两句话,说说你的理解及作者的感情。
(1)(我)盼望着...,(我)盼望着...,(你看)东风来了,(你听)春天的脚步近了....。
(2)(快来看呀)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温馨提示:(1)首先,两个“盼望着”的语气应该是递进的,表达了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春天”本无脚步,这“脚步”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其次,不说“来了”,只说“近了”,是从春天刚起步说起。
这是课文的开头,一上来就传达了一种欢快而热烈的心情和气氛。
(2)“偷偷地”和“钻”,表现了小草的情态和动作,仿佛有灵性、有个性。
“嫩嫩的,绿绿的”是后置定语,本来应该放在“小草”前面,后置之后,造成了抑扬顿挫的效果,同时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突出了小草的勃勃生机。
解析:重音,是对一句话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加以重读,以引起听者的注意。
目标导航(二)、根据提示诵读,感受停连的朗读要领。
(标注的朗读符号仅供参考。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v斜织着,人家屋顶上v全笼着一层薄烟。
(2)野花v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3)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v抚摸着你。
初一 新人教版语文 讲义
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一、字词积累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宣泄喧腾一瞬间大事渲染寒暄水泄不通一泻千里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啜茗笔耕不辍点缀纳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故弄玄虚小心翼翼零落断续收敛宽恕卑微一丝不苟聒聒嚷穗舱绽沉淀凑酿发端终极迸溅挑逗繁密伫立凝望笼罩伶仃稀零澎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浮想联翩甘拜下风羁绊挑衅二、会译会用(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3) 纳罕:惊奇,诧异。
(4)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5) 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心烦(6) 宽恕:宽容饶恕(7)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8)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9) 明察秋毫:明,视力。
察,看清。
本来形容目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
后形容人洞察事(10)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称快]形容内心十分快意。
(12)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13)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形容蚊子很多。
三、好句采撷课内积累1.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3、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4、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5、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课外拓展吟咏花木的诗句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E.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F.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G.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陆游)H.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I.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初一语文讲义
作文写作技巧:3步5条1:审题(明确题意)2:选材,确定中心3:列好提纲,确定详略在以上基础上注意以下五条:1:题目(新颖,命题作文例外)2: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
(龙头凤尾)3:用词妥当,修辞正确。
(力求语言的准确生动)4: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让人读着顺畅,有一气呵成之势)5:巧设布局,详略得当。
如果能文情并茂那更好。
文:指文采,文笔情:指感情一.开头技巧⑴欲扬先抑,开发胃口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
——《同桌》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
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同桌》⑶描形绘神,印象逼真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
——《同桌》⑷自然交代,平引下文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
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
——《同桌》⑸歌词开头,响彻云际“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⑹排比反复,创造旋律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
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
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
——《朋友》⑺设问开篇,无沿无边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朋友》⑻名言指路,开宗明义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
”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
初一语文讲义【学】包含文言文、阅读
2019年初一语文第一讲知识典例1.记叙文的修辞与描写2.记叙文的概括最后的母爱①很长时间了,我一直无法忘记她。
②她曾经是我的病人,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
她的一双儿女将她送来时,她虽然已经非常憔悴,但依然保持着一个女人并未随时光老去的优雅——头发没有白,梳理的非常整齐;黑色开衫毛衣套在一件墨绿色的衬衣上,黑色短裙,方口皮鞋;她人略瘦。
习惯性地先微笑再开口,笑容苍白但很真诚。
③她的女儿说她刚退下来,之前是大学教授,曾经在国外呆过几年。
但检查的结果很无情,脑瘤,已经晚期。
职业本能告诉我,她的时间不多了,甚至已经没有手术价值——即使手术,也无法延长她的生命,只能让她白白承受手术的痛苦。
④看得出来,她的儿女很孝顺,目光里满是焦灼和忧虑,但在她面前,还是努力保持着一份轻松。
她的儿子偷偷告诉我,若检查结果不太好,不要告诉她实情;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母亲。
⑤在我想如何婉转地告诉她的儿女这样的情况时,她却敲开了我的门。
⑥“我不是来询问检查结果的,我的身体状况我很清楚。
”她微笑着说。
我愣了一下,决定不再隐瞒,便点点头说:“是的,情况不太好。
”她依然微笑着说:“我想请求您帮我安排手术。
”我再次愣住,这样的要求并不理智,停顿了一下,我说:“也许保守治疗会更好一些。
”“不!”她果断地说:“我要手术,可以做手术的是吗?况且,保守治疗的费用并不比手术少。
”⑦她忽然握住我的手说:“能够手术我还可以给他们一份希望,让他们相信我还有康复的可能;若连手术都无法做了,他们一定会很绝望,我不想他们现在就绝望。
”⑧这是我做医生的第十三个年头,在此之前,我不记得自己遇见过多少病人,给多少病人做过手术,又给过多少病人无药可救的绝望答案,也不记得邂逅过多少相互疼爱和不舍的亲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因为经历太多,我已经不再随同他们悲伤和感动,可眼前这个平静而憔悴的老人,还是让我难以抑制地有流泪的冲动——一切都在走向结束,那是她生命中最后的日子,她心知肚明,但她还要用枯树上的最后一片绿叶给孩子们最后一线希望。
1018初一语文讲义(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初一语文辅导讲义五(10-18)一、写景诗歌导入下面三首诗均写四季,比较内容有什么不同。
(1)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春夏秋冬》: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2)北宋汪洙的《神童诗》: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3)宋代“无门和尚”写的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有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二、课内学法导引《春》1.主旨:《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2.《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
文章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颇具匠心。
至于语言的秀雅清新、朴实隽永,则更能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
3.本文结尾处的三个比喻句有什么深刻含义?本文结尾处的三个比喻句,从不同的角度形象地反映了春天的特征,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它把春天比作“娃娃”,因为春到人间,给人带来希望,具有“新”的特征;把春天比作“小姑娘”,因为春天美化了人间,使人感到活泼可爱,具有“美”的特征;把春天比作“青年”,因为春天有不可遏止的生命力,使人充满活力,具有“力”的特征。
这三个比喻句既是对春天的赞美,又形象地揭示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执著追求。
[典题例析]1.文章结尾连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春天,它们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有什么深刻含义?2.三个比喻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3、如果把三个比喻合成一段,表达效果有什么样的影响?三、重点字词、段落演练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
()A、唱着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你这样做是无济于事的。
初一语文秋季班课教师讲义
第十二讲动物世界(写作课)※基础夯实※【同类审题】1.借助动物发挥想象写一篇寓言2.马,人类无言的朋友3.藏羚羊,我为你哭泣4.由乌鸦反哺想到的5.介绍一种动物【真题回放】【真题回放】【写作范文一】宿命我靠在昏暗、潮湿的小矮墙上,我正在思考我的人生——我是一只猪。
我们祖辈都一样,有着极其悲惨的宿命。
宿命,宿命。
我一生不愁吃,不愁穿,我只需要吃好睡好,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日复一日……看着同伴们渐渐膘肥的身材,我却始终壮不起来,我有着自己的思想。
我不愿臣服于我的宿命,因为我深知,我的自由之日便是我受死之时。
夜幕降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我被屠夫送进了屠宰场。
那儿陈列着一行一行的猪头,一列一列的猪肉,我明白,我们身上的猪头、猪肉、猪肠通通不是我们的,除了我们自己的灵魂。
我一个激灵醒了过来。
夜色朦胧,我站在猪圈门口,挥洒冷汗。
同伴一个一个都睡着了,我沐浴着从断崖处吹来的山风,我的灵魂在内心躁动不安。
我似乎看见了狼在断崖上嗥叫。
我也情不自禁,摆正了姿态,嗥叫了一声,同伴们瑟瑟发抖,痴迷的眼神望着我,显得很害怕。
他们一定以为我患上了猪瘟,或者以为我是一只披着猪皮的狼。
我没有解释什么,因为我只是顺从我内心的灵魂罢了。
我决定要逃跑。
“什么?”同伴们瞪着眼睛惊恐地看着我,此刻的我站在猪圈门口,继续沐浴我的清风。
我知道他们不会理解我,就像人们不理解韩寒一样,我和他一样,都是叛逆的少年。
就像汪国真说的:“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我的内心似乎更坚定了。
明天,明天。
红艳的晚霞如期而至,浓浓的雾气没忘记给大地披上一层灰色的荧幕。
我趁着夜色,拱开了猪圈门,玩命似的往断崖飞奔,迎面来的是凉爽的清风。
逃跑时我回头望了一眼,看到了我的母亲,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的肯定的目光,似乎是我做了她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情。
断崖的清风不像猪圈,猪圈里的风夹杂着湿气和污臭。
我摆正了狼的英姿,不断嗥叫,因为我战胜了我的宿命,我顺从了我内心的灵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明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姓名:邢嗣宇年级:初一课时数:2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授课类型T C 文言文基础字词一T 文言文基础字词二授课日期及时段2015年1月24日14:00——15:30教学内容一、重难点知识回顾首先回顾一下课本上的一篇文言文陈大丘与友期①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②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导读:陈元方虽年小,对“无信”“无礼”的人正色批评,令人敬畏。
有其子必有其父,从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陈太丘的为人和修养。
注释:①期:约定时间。
②元方:陈太丘的儿子,字元方,名纪。
1、解释加点的词太丘舍.去( ) .尊君在不.( )下车引.之( ) 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过中不至:______去后乃至:________4、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答案1、放弃同“否”拉不回头2、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3、那朋友太丘那朋友4、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
翻译: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时间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过了中午,那个朋友没有到,太丘不等他就走了。
太丘走了以后那朋友才来。
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戏耍。
那朋友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回答说:“等你很长时间,你不来,已离开了。
”那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元方说:“您和我爸爸约定的是日中,日中您不到,则是没有信用;当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愧,走下车来拉他,以示亲近,元方走进家门头也不回。
一、专题精讲文言文阅读在一套语文试卷中占据重要部分。
语文试卷总体想要拿比较高的分数,这一部分的分数一定要拿到手。
不难,寓学于乐,重在积累。
针对一些语文试题中必考的文言文理解阅读的题型,同学们不要害怕。
这类题目考的是新意,难度却是一般般。
同时,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好好审题很重要!其实,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还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发现他、掌握他!文言文阅读的几种常见考法一、一词多义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
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
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而展开的引申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
如:间(1)中间。
《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参与。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隔开,隔绝。
《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情况,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
2、顺畅朗读,断句停顿。
3、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4、理解文意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古今词义从古至今,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
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成为河流的统称。
(2)词义缩小。
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妻子”。
(3)词义转移。
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天转移为“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
三、通假字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两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
通假字的复习没有捷径可走,主要靠平时的积累。
四、词类活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词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壮语;(3)动词作名词;(4)使动用法;(5)意动用法;(6)形容词作名词;(7)形容词作动词。
活用类的词本身意思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判断在句中是什么词性。
因此,了解常用的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连词等。
木兰诗作品简介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咬文嚼字解字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虫叫声。
一说一声叹息声。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杼:织布梭子唯:只。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何所思:想的是什么。
忆:思念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
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情形相同。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爷: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为:为此(指替父出征)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鞯:马鞍下的垫子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早晨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溅溅:水流声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黑山:和下文的燕山都是当时北方的山名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胡骑:胡人的战马啾啾:马叫的声音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戎机:军机军事,这里指战争度:过的意思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铜质器具。
铁衣: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策勋:记功。
转:次的意思强:有余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问所欲:问(木兰)要求什么不用:不愿作尚书郎:尚书省的官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千里足:千里马。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扶将:扶持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红妆:古代称女子的装饰为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霍霍:磨刀的声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著:穿的意思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云鬓:形容好看的头发帖:同“贴”。
花黄:当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装饰。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火:同“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爬搔迷离:眯着眼睛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傍地走:贴着地面跑测试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机杼()声军帖()可汗()鞍鞯()辔()头溅溅()胡骑()鸣啾啾()戎()机朔()气金柝()策勋()云鬓()2.解释下列通假字帖:通“”火:通“”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市: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4.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含义郭:古:今:走:古:今:5.解释下列词语含义郭:霍霍:扑朔:迷离:考点总结•通假字帖:通“贴”火:通“伙”•一词多义市:东市买骏马(集市)愿为市鞍马(买)•古今异义郭:古:外城今:只用于姓氏走:古:跑今:行走文中的修辞:互文:就是上文里含有下文里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上下文意思互相交错、补充。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二、学法再提炼文言翻译五字法:留:留下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最后会详细总结)文言文答题技巧第一、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翻译类。
此类题解答思路是:(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留、删、补、换、调、变。
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
二是启示类。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第二、文言文课内、课外语段的对比阅读分析近几年中考文言文部分多以这种题型为主,课内语段比较简单,课外语段基本遵循“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规律。
相信新课程下的文言文考察会越来越灵活,有两点设想:一、重对语段的整体把握,题型如“用语段中的原话回答问题”等;重文言知识的拓展延伸,如2002年中考《出师表》语段问题:“先帝”、“后主”分别指的是谁?这是典型的文史题,以此相类似的题目有很多,如“事件归结”、“人物故事”、“后人评述”等,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文言阅读量和基本的理解能力。
第三、要识记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专题过关文言文阅读训练孙权劝学作者介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文中主要人物: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
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吴历》吕蒙(178-219),东吴国大将。
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
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
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
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
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
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
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
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
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咬文嚼字解字词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
掌事:掌管政事辞:推辞邪:通“耶”语气词。
涉猎:比喻浏览群书,不做深入研究。
耳:罢了孰:哪里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乃:于是及:到了……的时候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更:重新刮目:擦眼睛见事:领悟事理,认清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