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一对一讲义
初中语文一对一教案
初中语文一对一教案教案标题:初中语文一对一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其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思路的拓展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温习相关知识点。
2. 阅读理解训练(15分钟)- 选择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问题。
-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并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文学鉴赏(20分钟)- 选择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向学生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 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4. 写作训练(20分钟)- 设计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
- 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引导学生拓展写作思路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写作风格。
5.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学习收获和进步。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思,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资源:1. 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和文学作品。
2. 阅读理解问题和写作指导。
3. 课堂展示和讨论的素材。
4. 学生的作业本和笔记。
教学评估:1. 阅读理解问题的答案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写作作业。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4.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反思。
教学扩展:1. 给学生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和写作。
初一语文一对一教3
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一对一)第十讲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彷徨..()鲜.为人知()马gé裹尸()鞠躬尽cuì( )2.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鞠躬爆炸宰割苦闷B.崇高坦诚仰慕残案C.大厦蓬草萦绕长亭D.颤抖焦虑筹划奠基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鲜.为人知(新鲜,奇异)B.鞠躬..尽瘁(一种礼节)C.家喻.户晓(比喻)D.阔别..(长时间地分别)4.学习《邓稼先》一文后,完成:(1)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_____、________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邓稼先被追授“__________”功勋奖章。
(2)本文作者____________,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____________奖。
(3)结合全文,说一说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并说说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
5.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赫.然()迭.起()锲.而不舍()校.补()贯.注()迥.乎不同()6.下面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望闻问切....:中医诊病术语。
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的排列着。
B.锲.而不舍:刻。
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C.兀兀穷.年:贫困的年头。
潜.心贯注:静下心来。
D.沥.尽心血:滴。
弥.高:更加。
7.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8.联系全文说说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二.现代文阅读乡土情结柯灵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
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
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②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
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
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
初一语文一对一教
初一语文一对一教(学)案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①尚:还。
②纳其自托:纳,接受;托:托付;纳其自托:接受了他把自己托付(给我们)的请求,即同意给他搭船。
③拯:求助。
(1)下面句中与“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歆辄难之 B. 默而识之 C. 不能称前时之闻 D. 友人惭,下车引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俱.乘船避难()②幸.尚宽()③纳.其自托()④遂.携拯如初()⑤歆辄.难之()⑥本所以疑.()⑦宁.可以急相弃邪()(3)翻译句子①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本所以疑,正为此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乘船避难.歆辄难.之B.何为.不可正为.此耳C.本所以.疑宁可以.急相弃邪D.歆辄难之.华、王之.优劣(5)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①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那人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你从学过的知识中,写一句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书忌“二物”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
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饮酒滑稽者游。
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初一语文一对一教案
初一语文一对一教案教案标题:初一语文一对一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复杂关系。
2. 学生能够分析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内心活动,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
2. 分析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内心活动。
教学准备:1. 《红楼梦》相关章节的复印件。
2. 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3. 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所学内容,引导他们回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解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发《红楼梦》相关章节的复印件,让学生阅读并理解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
2. 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关系的复杂性,引导他们分析人物内心活动。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 分发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解答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总结归纳(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内心活动进行分析,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分享自己对贾宝玉与林黛玉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后续章节,并准备相关问题。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准备好下一节课的讨论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培养了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课堂练习和拓展延伸环节的设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名师一对一辅导授课材料六(初一初二语文)
一、语文常识---句子成分【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1、主语: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苹果树生了一个虫子(2)优雅是一种风度(3)他吃了一碗米饭(4)人人都能上大学是我们的理想2、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他喜欢清晨读书(2)楼房漂亮极了(3)明天教师节3、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小明看书(2)最美的人是她(3)我们期待辉煌4、定语:在名词前的附加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
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小河5、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的附加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
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例如:(1)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我们在教室里学习。
6、补语:在动词性谓语后、形容词性谓语之中,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例如:(1)小明跳得高(2)他累坏了(3)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举例】(定语)主语+〔状〕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勤劳的蜜蜂在花丛里采到了甜甜的蜜。
2、句子主干:主语 +谓语+ 宾语蜜蜂采蜜【练习】一、在横线上划出下面句子的主语。
①她会唱歌。
②考上中山大学是我的目标。
③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⑤读书和写字需要用心。
⑥中国体操健儿获得本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团体冠军。
初一语文一一讲义
⑧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
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自转。
东方不亮西方亮,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1985年4月26日清晨5.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提到四十年代读到过“很使我惊心的句子”。
第五自然段中写到自己几十年后的体会“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1)使作者心惊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20字)(2)作者体会里的“云彩”实质上是指什么?(不超过12字)6. 第五自然段中作者用拟人手法写“霞”。
第七自然段中又用许多比喻写对云霞的感悟,不同的手法各有好处,对表现作者的性格心理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请用概括的语言,表述两种手法的好处和作用。
(1)采用拟人的手法的好处是,利于表现作者幼年时□□□□□□□□□□□□□□□□□□□□□□□□□□□□□□。
(不超过30字)(2)采用比喻手法的好处是;利于表现作者老年时□□□□□□□□□□□□□□□□□□□□□□□□□□□□□□□□□□□□□□□□。
(不超过40字)7. 作者最后一句说:“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走去……”,这句话是要表明什么的?(不超过12字)□□□□□□□□□□□□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三项是()A.作者认为生命中的云翳既有快乐,也有痛苦。
B.留恋、惆怅“近黄昏”的时节,就是欣赏生命的晚霞的时候。
C.作者认为生命中自然存有痛苦,但不是只有痛苦。
D.文语言朴素、淡雅,但表现力却深沉有力,富有哲理。
E.本文体物是把云彩写得璀璨多彩,述怀时写得深沉有力,意味隽永。
(二)阅读下文,回答9—12题。
我的家在哪里?①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
梦,就会告诉你,你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和人。
②昨天夜里,我忽然梦见自己在大街旁边喊“洋车”。
有一辆洋车跑过来了,车夫是一个膀大腰圆、脸面很黑的中年人,他放下车把,问我:“你要上哪儿呀?”我感觉到他称“你”而不称“您”,我一定还很小,我说:“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
七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字词2
教学内容七年级字词疏通2教学目标掌握七年级上册10--20课重点字词,识记字形,理解词义。
重点字词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11 春1、字音字形酝酿(yùn niàng)卖弄(nong)黄晕(yùn)鸟巢(cháo)2、词语解释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12 济南的冬天一字音字形济南(jǐ)伦敦(dūn)镶边(xiāng)宽敞(chǎng)水藻(zǎo)贮蓄(zhù ) 澄清(chéng) 着落(zhuó) 二解释词语贮蓄——存放,储蓄。
设若——假若。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13 *山中访友1.字音字形栀子花(zhī)唱和(hè)树冠( guān ) 树籽(zǐ)荡漾( yàng ) 津津乐道(jīn )2.解释词语唱和——指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玄奥——玄秘深奥。
禅心——佛教指清静、无杂念的心境。
14 *秋天1.字音字形镰刀(lián)背篓(lǒu)肥硕(shuò)栖息(qī)鳊鱼(biān)乌桕(jiù)蟋蟀(xīshuài)寥阔(liáo)枯涸(hé)清冽(liè)梦寐( mèi )2.解释词语栖息——停留,休息。
寥阔——高远空旷。
也作“寥廓”。
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清冽——水清。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15 古代诗歌五首1、字音字形碣石(jié)澹澹(dàn)竦峙(sǒngzhì)2、诗词解译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
竦,高。
峙,挺立。
星汉——银河。
客路——旅途。
暖树——向阳的树。
16 化石吟1、字音字形2、词语解释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
名师一对一辅导授课材料七(初一初二语文)
一、成语知识1、不能自已: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已:停止。
经常作谓语、状语。
2、不速之客:指意想不到的客人或者不请自来的人。
不速:指徐徐而来。
作主语、宾语。
二、故事俗语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注释】1.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
2.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
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术法,如看相、占卜等。
3.亡:逃跑;跑。
4.而:连词,表顺承。
5.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称呼。
6.吊: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安慰。
7.其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或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为父(前两个念fǔ,第三声)。
即为上文中的“善遽,就。
9.福:好事。
10.居:这里指经过的意思11.数月:几个月。
12.将[jiāng]:带领。
13.胡马: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马。
14.贺:表示祝贺。
15.富:形容词用作动词,有许多,多。
16.良马:好马。
弓箭去打仗。
引弦,拉开弓弦。
22.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23.跛:瘸腿。
24.引:拉,拿起,举起。
25.折:折断。
26.保:保全。
【想一想】本故事有一个被概括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写出你对本故事的思考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释义】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
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
3.破釜沉舟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
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释义】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近义词】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孤注一掷三、片段写作1.炎热的夏2.妈妈笑了解读: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七年级语文一对一辅导
七年级语文一对一辅导七年级语文一对一辅导,哎呀,这可是个绝佳的机会,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吧!想象一下,一个可爱的小朋友,刚刚升入七年级,心中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眼神中流露着好奇,像是一只刚从蛋壳里钻出来的小鸟。
可是,面对那一堆的课本、习题,哎,真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
你知道的,语文可不只是背课文、写作文那么简单。
它就像一座宝藏,藏着无数的故事和智慧。
咱们得明白,语文课不光是学语言、写字,更多的是在学习如何表达自己。
想想看,生活中我们总有那么多话要说,难道不是吗?所以,一对一辅导,就像是量身定做的衣服,适合得刚刚好。
老师能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来制定学习计划,真是太贴心了!比如说,有的孩子特别喜欢看漫画,老师就可以通过漫画里的对话,引导他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样一来,学习语文就变得轻松多了,孩子们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再说说作文,哎,这可是一项技术活!有些小朋友一看到作文就头大,仿佛在写一篇世界级的论文。
写作文就像讲故事,得抓住读者的心。
比如,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个有趣的话题,像是“我最喜欢的动物”,然后引导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慢慢展开。
你知道,有些孩子口才特别好,讲起来滔滔不绝,可一到写字就像“失语”了一样。
这个时候,老师可以教他们用简单的句子结构,慢慢拼凑出一篇完整的文章,像是搭积木一样,简单又有趣。
语文里还有那么多有趣的成语和俗语,像“百闻不如一见”,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意思?这些成语就像是语文的调味料,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
想象一下,小朋友在课堂上学会了“画龙点睛”,然后在作文中用得恰到好处,老师一定会惊叹不已!所以,语文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生活中的智慧。
然后,咱们再说说阅读,哎,阅读可是开阔眼界的好方法。
一个孩子如果能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未来的路可就宽广了。
可是,很多孩子可能会觉得读书枯燥,哎,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来“出马”了。
老师可以推荐一些精彩的课外读物,像是有趣的小说、传奇故事,激发孩子的兴趣。
(完整版)初一语文讲义
启明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姓名:邢嗣宇年级:初一课时数:2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授课类型T C 文言文基础字词一T 文言文基础字词二授课日期及时段2015年1月24日14:00——15:30教学内容一、重难点知识回顾首先回顾一下课本上的一篇文言文陈大丘与友期①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②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导读:陈元方虽年小,对“无信”“无礼”的人正色批评,令人敬畏。
有其子必有其父,从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陈太丘的为人和修养。
注释:①期:约定时间。
②元方:陈太丘的儿子,字元方,名纪。
1、解释加点的词太丘舍.去( ) .尊君在不.( )下车引.之( ) 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过中不至:______去后乃至:________4、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答案1、放弃同“否”拉不回头2、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3、那朋友太丘那朋友4、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
翻译: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时间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过了中午,那个朋友没有到,太丘不等他就走了。
太丘走了以后那朋友才来。
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戏耍。
那朋友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回答说:“等你很长时间,你不来,已离开了。
”那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元方说:“您和我爸爸约定的是日中,日中您不到,则是没有信用;当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愧,走下车来拉他,以示亲近,元方走进家门头也不回。
一、专题精讲文言文阅读在一套语文试卷中占据重要部分。
语文试卷总体想要拿比较高的分数,这一部分的分数一定要拿到手。
七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字词1
教学内容七年级字词疏通1教学目标掌握七年级上册1--10课重点字词,识记字形,理解词义。
重点字词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01 *在山的那边一、字音字形chīxiǎng yǐnmìtiěqīng níngchéng yòuhuòxuānténg yīshùnjiān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二、解释词语1、喧腾- 喧闹沸腾。
2、想望- 希望。
3、隐秘- 隐蔽,不外露。
4、诱惑- 吸引;招引。
5、一瞬间- 转眼之间,形容时间极短。
02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字音字形xùnjièsǒnglìyūhuíníngshìchuòqìnàhǎn shòugǔlínxún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瘦骨嶙峋xīnjīngròutiào tóuyūnmùxuàn xiǎoxīn yìyì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二、词语解释训诫- 告戒,教导。
耸立- 高高地直立。
啜泣- 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纳罕- 惊奇,诧异。
嶙峋- 形容人消瘦。
心惊肉跳- 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小心翼翼- 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03 *生命生命1、字音字形sāorǎo xiǎoqìzhuózhuàng zāotàyōnglùgūfùángrántǐnglì骚扰小憩茁壮糟蹋庸碌辜负昂然挺立qíngtiānhàndìsùránqǐjìng擎天撼地肃然起敬2、字词解释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擎,举起。
撼,摇动。
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初中一对一语文教案
初中一对一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背影》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深厚感情。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背影》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准备:1. 课文《背影》的相关资料。
2. 写作纸张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课文《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及其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背影”,提问:“背影”在文中代表了什么?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背影》,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内容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
2. 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写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写一篇关于“背影”的作文。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文讲评(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背影》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的应用。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他们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背影》的主要内容。
在写作练习环节,学生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写出有感情、有细节的作文。
但是,部分学生对于课文中的深层含义还需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名师一对一辅导授课材料四(初一初二语文)
一、成语知识1、因噎废食(yē):释义:原意是说,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太荒谬了。
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2、口若悬河释义: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
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
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二、积累与思辨。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释义:蓬:蓬草。
麻:麻丛。
涅:黑色染料。
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会变得和土一样黑。
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似。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写下的看法。
三、修辞知识排比【定义】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作用和举例】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这句话也是排比句)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具体的运用如下:(一)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二)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如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再看郭风《松坊溪的冬天》一文中“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 这两句都很好地表现出了景物的细微特征。
(三)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比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为人民服务》)“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匆匆》)“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七年级下语文一对一教案
2014.06.28(10:00-12:00)一、触摸文言文的余温《口技》(林嗣同,清朝的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点明口技表演的准备,设好铺垫)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入睡的情形。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的情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⑸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
A.少顷B.既而C.是时D.一时E.未几F.忽G.俄而H.忽然①表示突然发生:②表示同时发生:③表示相继发生:④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⑤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1.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正面:侧面:2、文中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极其简单的道具,其用意是什么?3、全文是如何以“善”字统领全文的?4、课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请简析其作用。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选择《山海经·海外北经》,神话)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名师一对一辅导授课材料三(初一初二语文)
一、知主题:识回顾1、雷风行:意思是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
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迅疾。
亦指果断、干净利索。
造句:2、金兰之交:出自《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
所以金兰之交比喻朋友间的同心合意、生死与共。
造句:二、国学名句12三、知识补充修辞手法之一:拟人定义: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得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
作用:①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说话作文,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死板的事物活跃起来,有助于更好地抒发思想感情。
②增强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例句:例1:蜡炬成灰泪始干。
例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题格式:答题格式:把()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的()感情(喜、爱、怜)运用:写一个片段,里面要有三组拟人句,题目:《花园里》四、诗歌鉴赏樵夫词【清】朱景素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
(2分)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3分)花开的方向①母亲喜欢养花,阳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盘,四季的轮换里,总有花儿绽放着。
另外有几盆花是放在母亲卧室里的,同一品种,母亲也叫不出名字。
虽多次搬家,那几盆花母亲始终没有丢弃。
②那几盆花只在每年的夏季里开放,花期半个多月。
花朵并不出奇.比指甲略大些,形状上像极了缩小的葵花,通常是三五聚拢成簇。
它们有一种极浅极淡的香,只在寂静的夜里才能感受得到。
这种花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固定地朝着西方开放,无论怎样挪动位置或转动花盆,都不受影响。
母亲就这样宝贝似的把它们放在卧室里,不离不弃。
③母亲爱花,是受姥姥影响。
姥姥家在一个很远的乡村,房前屋后,花木葱茏,其中开得最多最旺的就是母亲卧室里的邢种花。
那花想必是姥姥送的了,当时我记得是五盆。
后来我大学毕业,就成了六盘。
而搬琮这座城市后,又成了七盆。
名师一对一辅导授课材料一(初一初二语文)
一、成语知识1、同仇敌忾kài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
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造句:。
2、病入膏肓 gāo huāng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
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造句:。
二、课本知识回顾。
观沧海【作者】曹操【朝代】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朝代】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诗歌鉴赏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释】①席:竹席。
②流莺:即莺。
流: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树阴满地、、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的心情。
(3 分)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3 分)四、经典积累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郑板桥《对联》3、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五、写作:记叙文片段写作记叙文属于写作中最基本的文体创作,它重在写人与记事你只需要做到在符合作文题目的前提下,把事写清楚,写的生动,写出感情来,把人写活,写出特点就可以了。
怎么才能做到这些呢?1、选材要典型。
你要么在选择事的时候注重新奇,这可以吸引人的眼球,比如“喝白酒”,“半仙算命”这样的趣事,这些趣事估计你会很少遇到或者经历过,那就在选材上选择日常发生的普通事,如妈妈看着你写作业,厨房里帮妈妈打下手,班级里的趣事等等,这就需要你有把看似简单的普通的事写出不普通的能力来,你必须注意观察,写出深度,写出真情,写出细节...................。
初中语文一对一辅导
初中语文一对一辅导一、重视基础,把握语文训练的原理1.在初中语文的一对一辅导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根据学习内容使用语文规则,灵活运用语文结构最重要。
在思想观念、学习习惯和语文知识训练方面,要加强学生的语文训练意识,注重基础,使学生养成深入解答问题的分析思维,从而掌握了现代汉语的基本规则和语言特点。
2.一对一辅导在语文学科训练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弱项进行更有效的有效训练,老师要重视把握训练的原理,通过设定训练目标及时跟踪进度,准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强调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有效提高训练效果。
二、灵活运用语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1.在辅导中,老师还要重视教会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提高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要认真学习语法、词汇及其正确的应用,让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简洁,突出要点,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可读性更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要先从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入手,让学生学会善于利用各类优秀课外阅读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用一定的方法训练学生有效阅读,可以按照先行思考、再阅读的原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章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从而增强语文学习的成效。
三、积极参加课外练习,提高自身水平1.对于初中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不仅仅是语文书面技能的训练,还要注重学生通过完成多模块的习题,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完善解题技能。
课外练习,可以在促进用笔写作能力的同时,注重口语练习的重要性。
2.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以期达到实践操作的目的,提高自身水平。
参加课外活动,可以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阅历,完善语言表达能力。
参加竞赛,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了解当今流行语文话题,加深学生对语文素养的理解。
名师一对一辅导授课材料五(初一初二语文)
一、成语知识1、按图索骥(jì):出处:伯乐《相马经》有“隆颡(1)蛈日(2)蹄如累麴(3)”之语,其子执《相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4)其父曰:“得(5)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6)御(7)也。
”【注释】1.隆颡(sǎng):高高的额头。
2.蛈(tiě)日:眼睛鼓起,也有人认为是"跌目"。
3.累麴(qū):叠起来的酒药饼子。
4.谓:告诉,对....说。
5.得:找到,得到。
6.堪:能够,可以。
7.御:驾驭,控制。
8.好:喜欢【思考】通过这个成语的解读,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写下来。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释义: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造句】二、小检测。
1. ,地势坤,君子以自强不息。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3.海日生残夜,。
此句包含了什么样的哲理?三、语文常识---描写1.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记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必要交代和说明。
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的、细致的描绘与刻画。
议论:是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的态度及对问题的看法等。
主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间接抒情。
其作用是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描写包括环境描写(事物描写)、人物描写3.描写的分类描写角度:正(直接)、侧面(间接)描写人物描写分为: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等景物描写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描写景物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练习:描写“夏天的雨”四、小阅读阅读《洗脚》一文,完成练习题(19分)洗脚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
二十多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成教育一对一讲义教师:学生:日期:星期:时段:课题基础知识与阅读理解学习目标与分析一、复习学过的字、词、句子。
二、积累文学常识。
三、提高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重难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学习方法讲练结合法学习内容与过程教师分析与批改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按要求填空。
1、冰心原名_________,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她一步人文坛,便以宣扬“________”著称。
冰心的主要作品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 __》。
2、冰心的小诗创作源于印度诗人_______的《____________》。
其诗歌作品,在当时吸引了很多青年的模仿。
《繁星》、《春水》中的诗篇表现出诗人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见解。
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________”、“__________”3、冰心的诗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并恰当地运用对比,如:“言论的花开得愈大,_____________”。
4、冰心的《繁星》诗中发人深省的格言式小诗触目皆是,如“成功的花,_________!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 __________,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二、看拼音写词语。
huái yí yǐn bì hén jì suí yùér ān()()()()zhù zhái xuǎn zé jūn yún sōu suǒ( ) ( ) ( ) ( )三、组词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引()注()毫()可()随()而()不()思()()()大振枉费()()浩如()()()卧()安五、选字填空。
长常()短、()规、()识察查观()、检()、考()扁偏()僻、()担、()离误娱耽()、()乐、错()六、默写:1、请写出《咏雪》中父、兄、妹咏雪的三句诗句:①②③2、古诗中四季:春:几处早莺争暖树,。
夏:接天莲叶无穷碧,。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
冬:梅须逊雪三分白,。
3、《论语》中表明(1)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2)表现实事求是精神:(3)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一、现代文阅读鉴赏。
(一)阅读冰心散文《霞》,完成5~8题。
①40年代初期,我在重庆郊外歌乐山闲居的时候,曾在英文《读者文摘》上,看到一个很使我惊心的句子,是:②May there be enough clouds in your life to make a beautiful sunset.③我在一篇短文里曾把它译成:“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④其实,这个sunset应当译成“落照”或“落霞”。
⑤霞,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童年在海边、在山上,她是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
她每早每晚都在光明中和我说“早上好”或“明天见”。
但我直到几十年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从云翳中外露的⑦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⑧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
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自转。
东方不亮西方亮,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1985年4月26日清晨5.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提到四十年代读到过“很使我惊心的句子”。
第五自然段中写到自己几十年后的体会“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1)使作者心惊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20字)(2)作者体会里的“云彩”实质上是指什么?(不超过12字)6. 第五自然段中作者用拟人手法写“霞”。
第七自然段中又用许多比喻写对云霞的感悟,不同的手法各有好处,对表现作者的性格心理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请用概括的语言,表述两种手法的好处和作用。
(1)采用拟人的手法的好处是,利于表现作者幼年时□□□□□□□□□□□□□□□□□□□□□□□□□□□□□□。
(不超过30字)(2)采用比喻手法的好处是;利于表现作者老年时□□□□□□□□□□□□□□□□□□□□□□□□□□□□□□□□□□□□□□□□。
(不超过40字)7. 作者最后一句说:“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走去……”,这句话是要表明什么的?(不超过12字)□□□□□□□□□□□□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三项是()A.作者认为生命中的云翳既有快乐,也有痛苦。
B.留恋、惆怅“近黄昏”的时节,就是欣赏生命的晚霞的时候。
C.作者认为生命中自然存有痛苦,但不是只有痛苦。
D.文语言朴素、淡雅,但表现力却深沉有力,富有哲理。
E.本文体物是把云彩写得璀璨多彩,述怀时写得深沉有力,意味隽永。
(二)阅读下文,回答9—12题。
我的家在哪里?①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
梦,就会告诉你,你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和人。
②昨天夜里,我忽然梦见自己在大街旁边喊“洋车”。
有一辆洋车跑过来了,车夫是一个膀大腰圆、脸面很黑的中年人,他放下车把,问我:“你要上哪儿呀?”我感觉到他称“你”而不称“您”,我一定还很小,我说:“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
”他就把我举上车去,拉起我走。
走过许多黄土铺地的大街小巷,街上许多行人,男女老幼,都是“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一站就站老半天。
③这辆洋车没有跑,车夫只是慢腾腾地走呵走呵,似乎走遍了北京城,我看他褂子背后都让汗水湿透了,也还没有走到中剪子巷!④这时我忽然醒了,睁开眼,看到墙上挂着的文藻的相片。
我迷惑地问我自己:“这是谁呀?中剪子巷里没有他!”连文藻都不认识了,更不用说睡在我对床的陈玙和以后进屋里来的女儿和外孙了!⑤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连北京的前圆恩寺,在梦中我也没有去找过,更不用说美国的娜安辟迦楼、北京的燕南园、云南的默庐、四川的潜庐、日本东京麻市区,以及伦敦、巴黎、柏林、开罗、莫斯科一切我住过的地方,偶然也会在我梦中出现,但都不是我的“家”!⑥这时,我在枕上不禁回溯起这九十年来所走过的甜、酸、苦、辣的生命道路,真是“万千恩怨集今朝”,我的眼泪涌了出来……⑦前天下午我才对一位朋友戏说:“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从我身上是无‘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无‘旧’可‘毁’;地道的无顾无虑,无牵无挂,抽身便走的人。
”万万没想到我还有一个我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10.作者写梦境时,写道:车夫“把我举上车去”,中剪子巷里的人“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这样的梦境反映了什么?11.第④中写梦醒之后,为什么却连眼前的亲人都不认识了?12.第⑤段采用的是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燕子(台)席慕容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
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长亭外,古道边……”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
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的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
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在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
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
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春天,因为一个部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一个公园里去写生,在一本报道恳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叫“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
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是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将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这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
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明白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2)“我”将“乌秋”误认作“燕子”,前面有一句话已作了铺垫,它是哪句?(2)这不就是我从来没见过的燕子吗?14.在了解了的真相之后,为什么“父亲”觉得很“懊丧”,“我”则“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试分析其共同的原因。
15.文中说“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
既然是“错误”,为什么又是美丽的?16.对下面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三项是A.文中的父亲除了误听歌词还无意中犯了一个“错误”:伤害了一个小孩要表现一下自己的热情。
B.“‘燕子!’我心中像触了电一样地呆住了”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我初见“燕子”时又惊又喜的心情。
C.乡间的田野风光、外婆爱唱的歌、孩子的咿呀学语,都起到了烘托“燕子”在我心中的美丽形象的作用。
D.文中写“我”忽然体会出那次“父亲失望的心情了”,这就把前后两部分内容融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