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湿部化学(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及造纸湿部化学
制浆造纸助剂:指在制浆造纸过程中为了提高纸浆或纸张的某些特性、降低物料消耗和改善操作条件等,向物料中加入的少量化学物质的总称。
造纸湿部化学:论述了造纸浆料中的各种组分如纤维、水、填料、化学助剂等在造纸机网部滤水、留着、成形以及白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相互作用与作用的规律,研究上述因素对纸机运行和纸产品质量的影响机理。
湿部化学助剂的应用主要目的:一是为了获得纸张的各种特殊性能,二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纸机的运行性能。
湿部化学对纸张性能和纸机运行性的影响:
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结构性能(定量、厚度、匀度、两面性等);机械性能(抗张强度、撕裂度、耐破度等);表面性能(色泽、亮度、光泽度、平滑度等);防护和阻力性能(施胶度、适印性);耐久性能(耐久性)
湿部化学对纸机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纸料的滤水性;(2)沉淀和结垢。(3)泡沫的形成。
造纸湿部化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造纸湿部化学的基本理论、造纸湿部化学品、湿部化学测量与控制及其应用三大部分。
造纸助剂的分类:(包括按造纸助剂的用途分类及按湿部助剂来分类)。
造纸湿部-造纸生产中从纸浆流送到形成湿纸幅的部分,主要包括上浆系统、纸机网部和压榨部。
胶体及胶体体系的特征:处于分散状态的特殊物质,或指该物质的分散状态。粒径1~100nm(也有1~1000nm)范围属胶体颗粒(至少有一维尺寸)。胶体粒子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电荷,其分散状态是处于粗大分散状态(悬浮液)和分子分散状态(真溶液)之间的一种分散状态。
类胶体:超过1um当粒子分散度时,也具有胶体性质。
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不是一种特殊物质。
表面电位与Zeta电位:表面电位是系统静电电荷和粒子表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是理论上定性描述湿部化学现象的参数之一,没有实际意义。Zeta电位双电层理论中滑动面上的电位,其大小利用界面动电现象测定,是湿部化学系统控制的重要控制参数。(粒子表面带电后,必然吸附等电量的反号粒子在其周围,在紧靠带电固体表面处形成了特殊的一层表面层-双电层)。
阳电荷需求量:纸料中的植物纤维和填料等均显示负电荷,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显正电荷的粒子才能将其中和。将这个量值称为阳电荷需求量。对一种纸料或一个造纸湿部系统,阳电荷需求量是指其通过电荷中和而达到等电点是所需的阳电荷量。测量一般用滴定方法,以所消耗的标准阳电荷电解液的毫升数表示。
细小纤维:配料中能通过200目筛的部分为细小纤维。
纤维和细小纤维的湿部化学特性:纤维和细小纤维的许多造纸现象直接与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相关。其特性主要表现为吸附性能、润胀性能、离子交换性能。这些性能都与纤维和细小纤维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和表面化学组成有关。细小纤维颗粒的体积小,单位质量有很大的表面积,细小纤维的表面积是纤维的5~8倍。表面积对表面吸附影响很大,而化学添加剂主要是通过吸附而产生作用,所以细小纤维对造纸湿部化学起着主要的作用。细小纤维吸附水通常是纤维的2~3倍。细小纤维影响纸机的滤水、纸的强度等,其留着重要!
阴离子干扰物质对造纸的影响:可能引起多种问题:沉积物的形成、降低产品质量、降低添加剂的功效、降低纸机的运行效率,导致系统水化学环境恶化、水处理负荷和化学品用量增加,同时可能引起腐蚀、起泡、气味等问题。
阴离子干扰物质的控制:抑制、限制初始有害有机物的析出;采用化学技术清除阴离子物质。
造纸配料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1)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两种;(2)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
造纸湿部胶体体系的特性
➢疏水胶体体系的特性
①粒子的悬浮—非溶液体系;②水和粒子间的吸引力或亲合力较小;③体
系不稳定导致聚集;④界面存在有强烈地影响体系行为的粒子和悬浮介质。
➢亲水胶体体系的特性
①高分子的真溶液或者小分子的聚集;②溶剂和粒子间的强烈吸引;
③粒子与介质间无真正的分界面。
疏水胶体聚集机理:
凝聚—胶体悬浮液在盐和低分子量、高电荷密度聚电介质的失稳。
絮聚—胶体悬浮液通过粒子与长链高聚物的结合而失稳。
胶体悬浮体系的一般聚集机理:
(1)电荷中和引起凝聚:离子间强烈的吸附层和相反离子的扩散构成颗粒悬浮在水中的双电层,在给定条件下该层有一定的厚度,加入电解质后,由于增加了相反离子的数量和效力,致使双电层厚度减薄。增加相反离子的浓度会降低Zeta电位和总势能中的排斥作用,进而颗粒易接近,并产生聚集。
(2)补丁模型:低相对分子量(10万~100万)阳离子型聚电解质带有高的电荷密度(如大于4mmol/g),当与阴离子颗粒混合时聚合物分子会完全吸附在颗粒表面上而形成带正电荷的“补丁”,颗粒的正电荷“补丁”吸引另外颗粒表面的阴离子区域,在静电引力的作用下将其拉在一起引起聚集。
(3)高聚物架桥引起的絮聚:吸附在固体颗粒表面的高聚物(阳离子型聚电解质,高相对分子量>100万)会形成一系列的环尾并伸向液相中,这些环尾吸附在双电层范围内,胶体颗粒通过环尾吸附在另一颗粒的带电表面而发生絮聚。造纸湿部化学涉及各种表面现象,如吸附、润湿、乳化、泡沫的形成及消泡等。两种消泡的方法:
机械法:如利用高压喷水在敞开式留浆箱内进行消泡。
化学法:使用消泡剂防止泡沫的形成并消除已形成的泡沫。
乳化:一种液体以微小液珠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液体中的现象。
O/W型乳液:有机物分散在水中。W/O型乳液:水分散在有机物中。
纸张增强剂
纸页的强度通常分别用干强度和湿强度来表示。
纸张强度受抄纸配料因素和过程因素的双重影响
配料因素和过程因素对纸张强度的影响:(1)单根纤维强度;(2) 纤维间结合强度;
(3) 纤维间结合的数目(结合的面积);(4)纤维分布状况(成形过程)。
纤维之间的结合(作用)是纸强度产生的原因,纤维间的作用:共价键、离子键、配位键、氢键、范得华力、物理缠绕。
化学助剂增加纸张度的方法有:浆内添加增强剂,抄纸时添加表面增强剂。
造纸工业上主要用抗张强度、裂断长、撕裂度和耐破度表示纸张的干强度性能。纸张干强剂的增强机理:
(1) 纤维间氢键结合和静电吸附是纸张具有干强度的原因,特别是氢键结合点多,结合力强,是干强度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入干强剂后,这些高分子含有各种氢键形成基团与纤维表面的羟基形成氢键,产生了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2) 一些含有阴离子基的干强剂可以通过Al3+等和纤维形成配位结合。如果纤维经特殊处理后含有羧基等,也不排除存在离子键键合的可能性。长链高分子可同时贯穿若干个纤维和颗粒,物理缠结和吸附也能够起到某种补强作用。
(3) 干强剂往往也是纤维的高效分散剂,能使浆中纤维分布更均匀,导致纤维间及纤维与高分子间结合点增加,从而提高干强度。
(4) 干强剂增加了细小纤维留着和纸页脱水,改善了纸幅的挺度。
常用的增干强剂,重点了解阳离子淀粉、两性淀粉及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特点及优点。
纸张湿强度分初始湿强度和再湿强度
再湿强度是指干纸经水浸湿后保留的强度。
一般来说,湿强度大于15%的纸就称为湿强纸。湿强纸的衡量指标一般采用湿强对干强的比例,通常用抗张强度指标比较。
增加纸的湿强度的途径:
(1)增加和保护原有的纤维结合;(2)形成对水不敏感的结合键;
(3)添加物与纤维混合形成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