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第六章

合集下载

医学史6

医学史6

殷朝时候对疾病的认识,不仅已经不是笼统的
概念,而且是按照生理的部位来定名了。 到了周朝 (公元前1122~770年)对疾病的认识分析得更加 细致,其中最主要的是把—年四个季节中多发性的 流行病提出来了。如有部古书《周礼》记载着:— 年四季都有流行性的疾病发生,春季里流行着感冒 头痛病,夏季里流行着疥癣一类的皮肤病,秋季里 流行着疟疾,冬季里流行着咳嗽气喘的病。这和现 在疾病流行的情况基本是一致的,这就说明周代对 疾病发生的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
五天后,扁鹊见到桓公午又说:“你的病 已经发展了,影响到血脉了,要是还不医治, 更会越加严重。”桓公午听了很不高兴,不理 睬他。 又隔了五天,再看到桓公午时,扁鹊又郑 重地说:“你的病已经蔓延到肠胃,再拖延下 去,恐怕今后就来不及医治了。”这回桓公午 更不愉快,仍然不理睬扁鹊的话。 又过去了五 天,扁鹊看见桓公午,望望他的脸色,便大吃 一惊溜跑了,桓公午派人去问他为啥要溜跑?
尽管这时的医学,带着很浓厚的宗教色彩, 但对疾病的认识方面是有很大成就的。 殷朝的文字主要是用刀刻在铜器(青铜)、龟 甲和兽骨上面的。据考古学家目前已经获得的甲 骨文字材料,便有头病、眼病、鼻病、耳病、口 病、牙病、舌病、喉病、心病、胃病、手病、臂 病、关节病、足病、趾病、骨病、瘤病、跌伤病、 产妇病、小儿病、流行病等21中疾病的记载。
Great Forerunners of Western and Chinese Medicine
中西方医学之先驱
--- 医学史 6---
中国医学 名医扁鹊
主编: 制作:陈薇丽 (教授)
中国医学简介 名医扁鹊
劳动人民创造了医药
——最早的医药演变情况
远古的时候,人类过着野蛮的生活。肚子 饿了,生吃些植物的果实、根、茎和兽类的肉; 天气冷了,就把树叶、兽皮、羽毛这一类的东 西披在身上,当做衣服穿;人们住在山洞里或 大树上……。

中外医学史

中外医学史

第一章人类早期的医药文明1.火的使用,特别是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人类第一次掌握支配一种自然力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

(燧人氏“钻木取火”)2.舞蹈最早是一种宣泄情感的方式,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3.古代导引疗法是在原始舞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4.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的知识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和积累起来的。

由于历代重要著作中记载的植物药数量最多,因此后世绝大多数的中药典籍都以“本草”名之。

5.由于最早的针砭工具是石头加工制作的,称做砭石,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砭石是最古老的医疗器具。

6.西周的手工业生产因种类多、分工细而有“百工”之称。

夏代“天干”纪日法,商代“干支”纪日法。

周代发明用圭表测日影,以确定冬至和夏至。

7.殷商时期对疾病认识的最早记载见于甲骨卜辞。

8.“疾年”指多疾之年,“雨疾”“降疾”表示和降雨一样,一次就有许多人染病。

9.春秋时期秦国明医医和最早提出六气病因学说。

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

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第二章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战国、秦汉、三国)1.《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论述经络学说的文献。

普遍认为这两部灸经是《灵枢·经脉》的祖本。

《五十二病方》全书1.5万字,目录列有52种病名并有“凡五十二”字样而由整理者命名。

2.《导引图》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3.《阴阳脉死候》主要论述了由表知里诊断致死性疾病的方法,是最早的诊断专书。

4.《黄帝内经》最早著于《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医经七家,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经。

《内经》非一人一时之手。

5.五行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洪范》。

说明各脏腑之间的功能要协调平衡,将五行学说引入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来认识和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人体脏腑及各器官相互联系的整体关系。

医学史——精选推荐

医学史——精选推荐

第一章医学的起源一、医药与疾病从逻辑上说,有疾病也就有人类与疾病的抗争,因此,医药的起源几乎与人类一样的古老。

二、医学起源的机制1.本能说人源于动物,具有动物的本能:饥饿、性欲、恐惧感等。

趋利避害的本能是医学萌芽之所在。

2.巫源说(1)万物有灵的原始自然观:自然崇拜与图腾(2)巫术与巫术仪式:天地万物能够超越时空发生相互作用,巫术借助超自然力量控制事物进程.基本原理:相似律:同类相生、果必同因。

接触律:曾经接触的事物永远具有相互(3)巫术与医的联系:巫术治疗疾病的过程:案例分析。

——纹身与咒符——江浙地区的“缚煞”风俗——古印度的黄疸病治疗。

——原始舞蹈与治病——钻颅术(4)巫医同源的词源学佐证:1)甲骨文中的“巫”:中国古代利用巫术治疗的仪式称为“祝”2)酒与疾病治疗第二章古代东方国家的医学一、古巴比伦与亚述的医学1. 两河流域文明概述地中海东方盆地和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中间的平原地带,史称“美索不达米亚”(河间之地)大约BC3500前后,苏美尔人在此定居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BC3000有12个国家,其中最著名者为巴比伦,BC700亚述王朝征服巴比伦。

BC2000前后,“美索不达米亚”是整个地中海文明的中心。

苏美尔人最初使用表意文字,后采用楔形文字,天文学与算术极发达,发明了六十进位制系统、车轮等。

2. 主要医学成就(1)星相与疾病的关系古代巴比伦的星相学极为发达,它重点研究星辰运动与季节的关系,以及星辰、季节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因此,顺应自然被视为根本的健康之道。

(2)泥板书上的相关记载18世纪,下半叶出土了大量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与陶片,其中大量涉及到医学内容,是目前关于巴比伦医学知识的主要来源。

1)病魔与健康之神(蛇被尊为医神):每种主要疾病都由一种对应的病魔导致,治疗是健康之神与病魔的战争。

2)咒符治疗3)相关疾病记述:在有关疾病记述中,提到各种发热病、中风、肺痨、肿瘤、心脏病、风湿、皮肤病等,并依身体部位与器官对疾病进行简单分类。

中国医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医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医学的起源1、医学源于长期的生活实践第二章??医药卫生经验积累与医学理论萌芽1、甲骨文中对人体部位的认识,心是甲骨文中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内脏器官2、甲骨文中是世界医学史上有关龋齿的最早记载3、《左传》记载“六气致病说“(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病因学说)4、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诗经》5、《尚书》中《甘誓》、《洪范》两篇,是最早出现“五行”字样的文献。

6、酒在医疗上的应用及其意义7、汤液的发明:商代以前,人们习用单味药,且用重剂。

汤液的出现人们由用生药转变为熟药,由重剂量使用单味药改变为适量混用复味药。

8、周代宫廷医生出现我国最早的医学分科,食医主管帝王饮食卫生,疾医相当于内科医生职责是施治万民之疾病。

疡医相当于外科医生。

兽医主要治疗家畜之疾病或疮疡9、周代开始重视对病历的记录和死亡原因的报告,并形成制度。

?周代还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医政组织和对医生的考核制度。

第三章??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1、《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目前发现的最早论述经脉的文献。

2、《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方书。

3、《导引图》是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4、《却谷食气》现存最早的气功导引专着。

5、《胎产书》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妇产科专着。

6、《脉书》是现存最早的疾病症候专论。

7、《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笔。

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原书各9卷,每卷9篇,各为81篇,合计18卷162篇。

8、《黄帝内经》的基本精神: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注重整体观念,注重脏腑经络。

9、《黄帝内经》价值及其影响:标志着中医学由经验积累阶段上升至理论总结阶段,完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10、《难经》首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首次提出奇经八脉的说法,指出了无形三焦的部位,提出肾与命门的关系。

11、《神农本草经》(《本经》《本草经》)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着,是我国药物学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标志着我国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医学史(第六部分)

医学史(第六部分)
在经济大潮下,一切向“钱”看,归根结底,中医阻碍了整个 西医和西药体系的发财之路.举例子说,对于感冒发烧初起,中 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姜汤发汗,西医是感冒药.
德国慕尼黑大学波克特教授早在1980 年就一针见血地
指出:“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 没有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 学探讨,所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这样做的 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务人员。他们不承认在中国本土 上的宝藏,为了追求时髦,用西方的术语胡乱消灭和模糊 中医的信息,是中国的医生自己消灭了中医。
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第六部分 西方现代医学的特点、困境和发展趋势
医学模式转变意义之二——突破僵局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 和整体医学的建立和发展。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也打破了各种传统医学封闭的格 局,架起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桥梁。例如中国的传统 医学根本没有受到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学习这种传统的 中国医学对于医学模式进一步全面改变是一条捷径,可惜 目前尚未得到全体医务人员的重视。 目前医学模式转变还是理论形态的,医学模式的转变 在实践上是滞后的,在实践中医学模式并没有根本转变, 甚至根本没有转变。例如医学教育模式仍延续着生物医学 模式指导下的人才培养体系,只重视专业知识和能力,忽 视综合能力、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结果是医学模式的转 变在医学生中只是抽象的概念,还未形成具体的、生动的 医学知识和技能。所以大力改变医学教育的模式是当务之 急。
墨西哥体重550公斤的曼努埃 尔·乌里韦, 世界上体重最重的人, 希望前往意大利进行手术治疗。
第六部分 西方现代医学的特点、困境和发展趋势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颈腰痛 酗酒 网络依恋综 合症 第三状态

中国医学史4-7章

中国医学史4-7章

兰茂《滇南本草》
--地方性本草专著
传染病的研究与成就
一、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一)明以前有关温病论述
温病——外感急性热病 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 与伤寒不同
吴有性戾气学说对温病病因的伟大创见

《温疫论》创戾气说,对温病病因的创见:
(1)疫病是由戾气引起。
(2)戾气是物质性的,可采用药物制服。 (3)戾气是通过口鼻侵犯体内,而是否致病则决定 于戾气的量、毒力与人体的抵抗力。 (4)戾气种类不同,引起的疾病也不同,侵犯的脏 器部位也不同。 (5)人类的疫病和禽兽的瘟疫由不同戾气引起。 (6)痘疹与疔疮等外科化脓感染也是戾气所引起。
四、李杲——脾胃论

字明之,号东垣,金代人,易水学派


代表著作:《脾胃论》
主要学术思想: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元气:先天之精与后天的水谷精气构成
内伤原因:饮食不节,劳役过度,精神刺激
治疗:调理脾胃,善用温补脾胃的方子,故称 “补土派”
六、朱震亨——相火论
代表著作:《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作用:
(一)推广局方,流行成药 (二)若干制度:轮班制 水患痢疾施药
三、发展医学教育
宋 太医局
医学分科、学习的科目 三舍法:外舍—内舍—上舍 考核:理论与实际结合
第二节 古医籍的整理与研究
一、医籍的整理 1057年 宋 校正医书局
北宋设立的搜集整理校勘古医 籍的机构,为当时医学的发展和后 世医籍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恽 铁 憔 处 方
恽 铁 樵
西医重视生理解剖
中医重“形能”,主气化,顺乎自然,
重视四时五行等外界影响
西医学有先进之处

医学史

医学史



追问系列问题: 谁能控制医学? 医学的供给和需求能否被金钱和市场力量 所左右? 医学应当如何适当的满足病人的需求? 人类对于医学的发展和希望是什么? 政府在资助和控制医疗保健方面应当发挥 什么样的作用?

第一章古代医药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的经验医学的主要内容 古希腊古罗马医学 东西方医药文化交流与比较



第二章:医学的演变、传播与交融

欧洲中世纪医学的特征 阿拉伯医学 西方医学建制化的开端 欧洲卫生检疫制度的建立
约伯的最后 审判通过瘟 疫来到人间 疾病是上帝对有罪之人的惩罚
中 世 纪 修 道 院 医 院



阿拉伯帝国吸收了西方的科学和医学传统, 在医学上,吸收了西方医学,并同部分东 方医学杂糅在一起。 阿拉伯的医学家很重视翻译古希腊的医学 文献,到10世纪,几乎所有的希腊医学经 典都被翻译成阿拉伯文。 他们还翻译了许多印度和中国的医学经典。 阿拉伯就是在翻译的基础上,汇集了东西 方医学知识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

医学是什么?
科学
• 实验室研 究 • 现代医疗 技术 技艺 • 医生个人的 经验 • 动手能力
社会建制
• 医学教育
• 卫生行政
• 医院 • CDC

医学史是一门研究医学演化过程的学科。 它将医学置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 文化环境中考察,强调医学的发展不能脱 离它所处的时代,医学思想和实践来自于 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环境。
gni) 在帕多瓦大学解剖教 研室任教56年之久, 做过无数次尸体解剖。 他又是临床医生,看 过很多病人,许多病 人死后都是经他解剖 的。由此他积累了丰 富的解剖、临床和病 理学的经验。

医学史考试复习资料

医学史考试复习资料

医学史考试复习资料一、古代医药文明医药卫生从史前文化中与人类共同出现。

萌芽(P5)旧石器遗址:用火:火疗、热熨的可能栏杆式建筑、土木合筑屋坑灶:卫生物质条件兽皮衣:御寒、保健食疗发现陶器制作:医药载体生殖崇拜(P5-6)岩画石刻、婚姻制度、形象文物。

文明古国经验医学(1)古埃及(P7-8)(前3100年始)纸草医学文献铜质手术刀(前2600年)——简单手术荷马史诗记录干尸制作——人体结构、外科切割、缝合包扎技术的提高。

认知——类比联想:气象、河水与人体脉管、呼吸名人伊姆贺特普——健康之神(前2800年)希波克拉底(前6世纪,来此游学)(2)巴比伦(p9-10)(前2000年)汉谟拉比(前1792-1750年)——《汉谟拉比法典》泥板文献按身体部位分类疾病认知——人——小宇宙(3)古印度(P10-11)(前3000年)婆罗门教——《吠陀》(前10世纪)(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达婆吠陀)认知三体液学说——四体液学说(气胆痰血)瑜伽术——统一和谐名人:苏斯拉他(前5世纪)——《妙趣集》、鼻成形手术Chrana中医学建立萌芽:阴阳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六气病因学说:阴、阳、风、雨、晦、明针刺、按摩等方法的应用、酒的使用甲骨文中“疒”的出现、对病因观念的体现药物知识、卫生保健与医事制度的建立奠基:战国秦汉时期——系统化、理论化现存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医学专着的问世:张仲景(150-219年)伤寒杂病论华佗(2~3世纪)麻沸散、腹部手术,外科学鼻祖;五禽戏;中藏经(宋人伪托)针灸家——程高、郭玉扁鹊——切脉诊断淳于意——一师多徒西南亚:犹太:用水清洁、割礼《塔木德》伊朗:《阿维斯塔》、《列王记》古希腊:荷马史诗(前11~前9世纪);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四体液);恩培多克勒(原子论);德谟克利特(原子论);阿尔克迈翁(健康——和谐状态)医学流派:1.健康——完全和谐2.灵气学说3.希波克拉底亚历山大里亚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解剖与生理学炼丹术传播(前200年)古罗马奴隶主卡图;公共医疗设施——医院(家奴、士兵);精密医疗器械塞尔萨斯:运动、饮食和卫生;拉丁文写书方法学派灵气学派折衷学派医圣——盖伦:动物解剖、目的论。

医学史第六章1-2

医学史第六章1-2
《红炉点雪》,龚居中撰 《慎柔五书》,胡慎柔撰 《理虚元鉴》,汪绮石撰
(二)外伤科学
明清时期,外科、伤科均有明显的新进展,主要特
点有三:
①对外伤科病证的理论知识提高,形成了不同流派:
陈实功——“正宗派”,
王维德——“全生派”, 高秉钧——“心得派”。
②发明了一些外科手术与伤科医疗用具。 ③外伤科著述增多,出现麻风病、梅毒病最早专著.
二 临证各科的充分发展
(一)内科学
(二)外伤科学
(三)妇产科学
(四)儿科学
(五)眼科学
(六)喉科学
(七)针灸与推拿 (八)气功与养生
(一)内科学
内科发展的特点:
明清时形成不同学派,并展开了争论。
其中主要是温补派和反温补派。
温补派代表人物:
薛己、张介宾、李中梓、赵献可等; 反温补派代表人物: 徐大椿、陈念祖等。
如:药性赋、汤头歌诀等。
(一)医学著述
《普济方》明朱橚主持编纂
收方61739首,集15世纪以前方书之大成,是古 代最大方书。明初刊行后,原刻散佚,幸得四库全 书收载保存。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清政府诏修

520卷,是迄今类书中,收录医书最多者。
《医宗金鉴》清〃吴谦奉旨御纂
90卷,突出是《正骨心法要旨》。较系统 反映中医学术体系,又注重临床,便于初学, 是具有教材性质的普及性医学丛书。
温攻补无所偏主” 。
(一)医学著述
《景岳全书》明〃张景岳编著,共64卷。
涉及中医基础理论、诊断治法、临床各科和本草 方剂等。矫正金元以来寒凉攻伐之弊,以温补为特 色。
全书:楼英《医学纲目》,李梴《医学入门》
丛书:薛已《薛氏医案》,汪机《汪石山医书》

中国医学史整理

中国医学史整理

中国医学史整理绪论1、中国医学史是关于中国医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中医学的发展过程包括:原始医药经验积累,中医学术体系形成,实用经验扩张发展,学术理论总结探索,中医学鼎盛与创新,中西医学交汇撞击。

3、中医学的学术特点:中医学的观念系统: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临床实用的实践观念,直觉感悟的思维观念,人与物互通的人伦观念,重视传统的法古观念。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理论范畴的非实证性,物质功能超越实证结构,生理与病理合一不分,病因必须依证候确定,对现象的整体性说明,说明问题的哲学方式。

中医学的技术系统:中医学的技术形态表现为经验性突出,中医学的技术具有个性化特点,中医各项技术之间具有游离性,中医技术操作具有非标准性,中医技术具有通用性特点。

第一章医药的起源1、原始社会是中医学的起源时期。

2、热熨法、灸法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原始人类对于火的使用。

3、《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4、从巢居发展而来的“干栏”式建筑,下层养家畜,上层居住人,能防潮防水,防兽防敌。

5、《淮南子》载,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

6、动物药知识的积累是通过人类的狩猎、渔业活动而逐渐认识的。

7、随着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人们首先从食物中发现了具有治疗作用的植物药和动物药。

8、矿物药的发现,大约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9、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表明,针灸术起源于石器时代。

10、专家推测认为,某些疾病是因为某种鬼神或灵魂进入了人类的头部或身体,从而产生的治疗行为是原始钻颅术。

11、居处:野居→巢居→穴居→屋居。

衣着:裸身生活→以皮盖体→简单编制→原始纺织缝纫。

婚配:原始群婚→血缘内婚→族外群婚→对偶婚姻。

第二章早期医药经验与中医学术方向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知识的书籍之一。

2、酒能够增加药物的治疗效果,《汉书·食货志》称其为百药之长。

医学史第6讲

医学史第6讲

希波克拉底按人来分病——生理学的疾病观 把疾病本身看成一种实体——本体论的疾病观 植物学家林奈将所有疾病分为——热病和非热病。对于 非热性性疾病,可分为神经紊乱、体液紊乱、固体紊乱。
医 学 史
三、临床医学的诞生
临床医学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是病理解剖学的 建立。
医 学 史
摩干尼将疾病的原因与位置联系起来,为疾病的本 体论找到了解剖学基础。 他撰写的《由解剖观察诸病位置与原因》中,提出 疾病有一个“病灶”的观点。 维也纳医生奥恩布鲁革发明了叩诊方法,主要针 对胸部疾病。
三、临床医学的诞生
19世纪外科技术中的三大难关被相继突破,外科学有 了突飞猛进。18世纪前,外科手术中疼痛、失血和感染时 三大难关。
感染问题是奥地利产科医生塞麦尔魏斯最先发现的。 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认为外科伤口与创伤感染都是微 生物侵入所致。
医 学 史
三、临床医学的诞生
19世纪外科技术中的三大难关被相继突破,外科学有 了突飞猛进。18世纪前,外科手术中疼痛、失血和感染时 三大难关。
二、新理论与新方法
文艺复兴时期,医学中心或科学中心在意大利。到17 世纪以后,新商路开通,荷兰与英国崛起。
培根强调“获得真正的知识一是需要不带成见,二 是需要正确的方法论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从不带偏见的 观察开始。” 笛卡尔的机械论的解释模型——二元论或精神与躯 体分离的思想可以说是近代西方医学的基石。
医 学 史
一、现代医学的开端: ——从人体解剖学到传染病的新解释
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很多医学改革家。
著名法国外科医生巴累。他改革了外科治疗方法、创 伤处理方法,还发明了很多外科器械,提高了外科医生的 低位。 他是一个军医,还设计了一些外科器械,有辅助的 机械手、开颅器、全身固定的装置、牵引器床医学的诞生

中国医学史总结(后半篇)

中国医学史总结(后半篇)

第六章、宋金元1 《发展医学教育》:太医局(宋);专司医学教育-太医院(元)2 《校正医书局》:北宋朝廷专门设立的一种整理古医籍的机构,集中了一批当时著名的学者和医家,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专门进行搜集、考证、校勘和整理。

出版历代重要医籍。

3 《太平圣惠方》:最早记载了“内消”和“托里”的治法。

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裴宗元、陈师文等编写,载方297首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成药专书和配方手册,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

5 《圣济总录》:又名《政和圣剂总录》,北宋末年政府主持医家编纂,以宋徽宗名义颁行。

本书较全面地反映了北宋时期医学发展的水平、学术思想倾向和成就。

6 《三因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无择)著进一步阐述“三因致病说”。

(三因:内、外、不内外因)7 《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宋·唐慎微著,为宋代药物学最高成就。

8 《本草图经》:宋·苏颂主编,是我国药学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绘而成的刻板药物图谱。

9 《饮膳正要》:元·忽思慧撰,是一部论述食物营养、饮食卫生和食物疗法的专书。

10 《察病指南》:宋·施发,绘制33种脉象图,以图示脉,为人体脉搏描述上的一个创举,是现存较早的诊断学专著。

11 《敖氏伤寒金镜录》:元·杜本,我国现存第一部图文并茂的验舌专书。

将各种舌象绘成36 种图谱,图下有文字说明。

12 《洗冤集录》:宋慈(福建建阳人)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国外最早的系统法医学著作早350年。

13 王惟一:铸造两具针灸铜人;撰写《新铸铜人腧穴针灸经图》(载有腧穴657个,除去双穴重复则有354个);开创了世界医学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先河。

14 《针灸资生经》:宋·王执中,明确提出“同身寸”法,公认取穴标准,沿用至今;论述辨证取穴,因证配穴;提出“针灸需药”。

医学的故事第六章:医学的理性之光——古希腊医学

医学的故事第六章:医学的理性之光——古希腊医学

荷马史诗笔下的神医图: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以致宙斯怀恨在心,乃藉潘多拉的盒子以报复人类。

图中显示盒子打开的一刻,烟雾弥漫、邪灵四散,从此人间有了不绝的疾病与罪恶。

生病与老死至今仍是人类不可逃避的宿命。

多少年来引领医学前进的,是留在盒子里的希望。

图:古希腊神话马人基戎的形象,传说他是医神阿斯克勒庇奥斯的老师。

图:纪元前第五世纪的瓶绘,阿基琉斯从基戎那里学会了紧急救护。

他正在为帕特维克拉斯包扎伤口。

图:希腊随军的军医正在为战士包扎伤口。

图:特洛伊之战时,在浴血作战中,英雄常被迫撤退,做紧急包扎、贴敷镇痛剂和止血药等工作。

图:古希腊人已经认识到了血液的重要性,尽管没认清其真正的功能。

放血疗法在其后几百年都用来治疗很多疾病。

其方法可以是割静脉,也可以采取杯吸法。

自从潘多拉找一节她那不幸的盒子开始,希腊人类便开始了与病魔斗争的历史。

荷马史诗《伊里亚特》中描写了公元前十二世纪初,迈锡尼联合希腊各城邦组成多达十万的联军,渡海远征特洛伊,战争延续十年之久,至为惨烈。

有人曾统计,他们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七点六。

在这么高的死亡率面前,医师的作用再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随军的希腊医师都被视为英雄中的英雄。

他们熟知医技,成为“军中无价的公共福利”。

荷马在这方面毫不吝啬溢美之词:“他一个人值数条命,因为他可以无可匹敌地从伤口处拔除箭,用药草药膏治好伤。

”在浴血作战中,英雄常被迫撤退,做紧急包扎、贴敷镇痛剂和止血药等工作。

人头马身的骑士基戎曾将医术教给特洛伊战争中最勇敢的英雄阿基琉斯。

基戎是马人群领袖,友善而明智,公正又乐于助人。

阿基琉斯又将这些知识传给同僚、他的病人帕特罗克洛斯。

有一次帕特罗克洛斯的一个战友被箭射伤,生命危在旦夕,请求他帮助,帕特罗克洛斯搂住战友的胸下方,用刀子把箭从腰中挖出来,然后敷上洋葱止血。

因此,基戎可以说是希腊军医疗的第一指导人。

在流传下来的古希腊花瓶画,我们可以看到技术高超的基戎是如何为被特洛伊国王的儿子赫克托耳击成重伤的帕特罗克洛斯包扎伤口。

医学史复习提纲

医学史复习提纲

第一章医药的起源 (远古——前21世纪)医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与疾病斗争的实践。

医药起源包括卫生保健起源和医药知识两部分。

第一节卫生保健1、居处:构木为巢—穴居山洞—挖掘土窑、地窑—建造土屋、木屋。

2、衣着:赤身裸体—衣兽皮、树皮、植物叶—原始纺织缝纫衣服。

3、用火:对人类卫生保健和最终脱离动物界有重大意义。

火能御寒、驱潮、防兽、转生食为熟食。

4、导引:由舞蹈动作中化裁出来、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

它与后世按摩、推拿及体育疗法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5、婚姻:血缘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制(望门居住—居妇家制)—一夫一妻。

第二节医药知识1、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认识了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所以有“医食同源”的说法。

2、针灸:包括针、灸两部分。

针: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年)古以石为针(全元起注《素问》“古来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

”石,砭石(一种锐利的楔形石块)。

砭,以石刺病(破开脓肿和排脓放血—针刺治疗工具),砭石来自东方(山东)灸:从“火”,与火有关。

从北方来。

灸,灼也。

即以“火”(温热)治病。

3、外治法:古人通过外用一些植物、泥土或液体外敷或用手按压,逐渐发现一些于骨伤外科及内科疾病防治的方法和药物。

第四节传说中的医学人物1、神农:名炎帝,上古三皇之一。

传说他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发现草药,以治民病,为药学之始祖。

2、黄帝:名轩辕,为华族祖先。

传说其其与臣子岐伯等讨论医学,始有医药。

《黄帝内经》乃托名之作,书中以黄帝与岐伯问答形式论述写成,故后世以“岐黄”或“岐黄之术”称谓中医学。

复习思考题:1、简述中医药的起源包括哪些方面?2、名词解释:(1)神农(2)黄帝第二章经验积累 (前21世纪-前476年)第一节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1、对疾病的认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疾病的国家⑴、甲骨文对疾病的记载,据人体不同部位划分如:疾首、疾目、疾腹、疾齿。

中国医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医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医学的起源1、医学源于长期的生活实践第二章医药卫生经验积累与医学理论萌芽1、甲骨文中对人体部位的认识,心是甲骨文中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脏•器官2、甲骨文中是世界医学史上有关舗齿的最早记载3、《左传》记载“六气致病说“(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病因学说)4、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诗经》5、《尚书》中《甘誓》、《洪》两篇,是最早岀现“五行”字样的文献。

6、酒在医疗上的应用及其意义7、汤液的发明:商代以前,人们习用单味药,且用重剂。

汤液的岀现人们由用生药转变为熟药,由重剂量使用单味药改变为适量混用复味药。

8、周代宫廷医生岀现我国最早的医学分科,食医主管帝王饮食卫生,疾医相当于科医生职责是施治万民之疾病。

疡医相当于外科医生。

兽医主要治疗家畜之疾病或疮疡9、周代开始重视对病历的记录和死亡原因的报告,并形成制度。

周代还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医政组织和对医生的考核制度。

第三章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1、《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目前发现的最早论述经脉的文献。

2、《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方书。

3、《导引图》是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4、《却谷食气》现存最早的气功导引专著。

5、《胎产书》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妇产科专著。

6、《脉书》是现存最早的疾病症候专论。

7、《黄帝经》成书于战国至汉,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笔。

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原书各9卷,每卷9篇,各为81篇,合计18卷162篇o8、《黄帝经》的基本精神: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注重整体观念,注重脏腑经络。

9、《黄帝经》价值及其影响:标志着中医学由经验积累阶段上升至理论总结阶段,完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10、《难经》首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首次提出奇经八脉的说法,指出了无形三焦的部位,提出肾与命门的关系。

11、《神农本草经》(《本经》《本草经》)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我国药物学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标志着我国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12、《神农本草经》主要容:载药365种,首创药物的三品分类法,提出七情和合的理论,论述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论述了药物的性味及釆集加工方法,阐述了药物的功效和主治,论述了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

中国医学史重点(常存库版)

中国医学史重点(常存库版)

中国医学史1401100022第一章医药的起源医药起源论:医源于圣人、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医食同源第二章早期医药经验与中医学术方向(夏~春秋)《诗经》是西周及春秋时期的文学作品,其中记载了植物药50余种,多为后世常用药物。

《山海经》以记载我国早期名山大川及地理物产为主的文化典籍,也是最早记载药物功能的书籍。

酒为百药之长,汤液创制于商代(传说为伊尹)阴阳的记载始于《周易》,五行的最早记载是《尚书.洪范》第三章中医学术体系的建立(战国~三国)(一)马王堆汉墓医书1、《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少了手厥阴心包经。

2、外科尤为突出的《五十二病方》3、《导引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却谷食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导引专著。

(二)四大经典的内容与价值1、《黄帝内经》,书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非一人一时之作,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原书各9卷,每卷9篇,各为81篇,共162篇。

主要成就:1、强调整体观念(人与天地自然是统一的、人体自身是统一的、人的身心是统一的、人与社会是统一的);2、重视脏腑经络;3、运用阴阳五行学说;4、对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等内容也都有丰富的阐述。

2、《黄帝八十一难经》,书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自序,作者有人认为是秦越人,成书于西汉末期至东汉之间。

主要内容和成就:以问答形式阐释《内经》精义,在脉诊部分首创“独取寸口”的脉诊法,经络部分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功能、病证,脏腑部分首开后世命门学说之先河,在疾病部分把伤寒分为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湿病,针灸治疗部分提出了“虚者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

3、《神农本草经》,首载于梁代阮孝绪的《七录》,非一人一时之作,东汉。

内容与成就:1、创药物的三品分类法,收载药物365种,将药物按性能、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2、论述了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3、阐述了药物的性味及采集加工炮制的方法。

医学史第六章答案

医学史第六章答案

反馈: 问题评分之前反馈不可用。
问题 27 需要评分
人痘接种术的科学价值有哪些? (本题为重点)
所选答案: [未给定]
正确答案: 人痘接种法是预防天花的一种重要的免疫疗法。张璐和吴谦叙述的人痘接种法较为流行,主要有四种形式: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后两种接种法,由于所采用的痘苗是天花患者痊愈期的痘痂,其天花病毒的毒力已减弱,接种后多能产生天花反应,达到获得免疫力的预期目的。因此,后两种人痘接种法在我国城乡逐渐流传开来,成为预防天花的有效措施。它不但在民间应用, 也被清朝统治者采用并诏令推广。人痘接种法不仅在我国广泛应用,还先后传往亚、欧各国。
反馈: 问题评分之前反馈不可用。
问题 6 需要评分
明清时期温补派和寒凉派代表医家分别有哪几位?
所选答案: [未给定]
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温补派代表医家有:薛己、张介宾、赵献可等。寒凉派代表医家是徐大椿、陈修园。
反馈: 问题评分之前反馈不可用。
问题 5 需要评分
《植物名实图考》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所选答案: [未给定]
正确答案: 《植物名实图考》的作者为吴其浚,该书记述植物1714种,分12类,每种植物均详记形态、产地、名称、品种、性味、药用价值等,并附有插图。参考文献800多种,纠正了一些前人的错误,并补充了一些新的植物药。
问题 1 需要评分
名词解释:痘浆法
所选答案: [未给定]
正确答案: 痘浆法:用棉花蘸染天花患者所出痘疮里的浆液,然后将棉花塞入未出天花者的鼻腔内,想让其获得免疫力。
反馈: 问题评分之前反馈不可用。
问题 2 需要评分
名词解释:温病
明代医学共分[1]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清·吴谦《医宗金鉴》
▪ 特点:
取材适当 条理清楚 文字通俗 图文并茂
13
《医宗金鉴》
14
《 医 宗 金 鉴 》
15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 包罗临证各科,以 证治为主;
▪ 每一病证先综述历 代医家治验,然后 阐明作者见解;
▪ 论述精辟、治法详 备,切于实用。
16

证 治 准 绳
王 肯 堂
第六章.医药学的新发展
公元1368~1840年 (明-清·鸦片战争前)
1
[社会背景]
▪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国家长期统一稳定, 经济高度发展,文化科学取得多方面成 就;
▪ 明清时期大兴文字狱,清代“考据学” 盛行;
2
[社会背景]
▪ 郑和下西洋; ▪ 明代中期,西方传教士来到我国,带来
西方科技文化。 ▪ 《天工开物》(技术工艺专著) 《徐
120余种医学文献,包括医学理论、各科 病证、方剂药物、医史传记等,迄今类书 中收录医书最多者;
10
▪ 清《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11
▪ 《医宗金鉴》清·吴谦等
90卷,分为伤寒、金匮、临床各科等15 种,其中伤寒和临床各科“心法要诀”为全 书精华所在。
全书较系统地反映了中医学术体系,又注 重临床,便于初学,是具有教材性质的普及 性医学丛书。

17
三、医案、诊断、医学入门及医史著作
▪ 明清时期,医案类著作增多:
▪ 《名医类案》 :明·江瓘,开创了选编古人 医案于一书的先河 。 辑明以前名医治验案例,按病证分205门, 内科为主,以证、因、治为重点,案后间加 按语,阐发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 清代医案著作以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最 为知名 。
24
(二)主要温病学家与著述
▪ 明·吴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人) ▪ 著作:《温疫论》 ▪ 成书背景:明代晚期温疫大流行 ▪ 成就:提出了温病不同于伤寒的系统见解 ;
创“戾气学说”,对温病病因学有所创新。
▪ 影响:在传染病发展史上写下重要篇章,标
志着温病学说的形成。
25
《温疫论》
▪ 温疫的病因:“戾气”——特异的致病
因素
▪ 流行特点——强烈的传染性 ▪ 感染途径——口鼻 ▪ 戾气致病特点 ▪ 治疗——祛邪,“客邪贵乎早逐”
26
吴 有 性 《 温 疫 论 》
27


-性
- 凝 得
故 居

28
清代温病学派医家与著述
▪ 清·叶桂——《温热论》 ▪ 清·薛雪——《湿热条辨》 ▪ 清·吴瑭——《温病条辨》 ▪ 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
一、医籍整理研究
(一)《内经》
1、全文注释 ➢明 ·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 《灵枢注证发微》(现存最早全注本)
➢明·吴崑《素问吴注》 ➢清·张志聪《素问集注》《灵枢集注》
6
2、分类节要
▪ 明 · 张景岳《类经》“以类相从”,分为12 大类,为现存分类注释《素问》《灵枢》最完 整者。 另有《类经图翼》《类经附翼》
▪ 成就:完善了温病学说,鉴别伤寒与温病,
提出温病分九种
创立三焦辨证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 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36
《 温 病 条 辨 》
37
温病学派--王士雄
▪ 王士雄,字孟英,浙江海宁人 ▪ 著作:《温热经纬》——温病学论述汇编,
温病诊治参考书。以《内经》、《伤寒论》 温病记载为经;其它有关温病论述为纬。
32
温病学派--薛雪
▪ 薛雪,字生白,号一瓢,江苏吴县人 ▪ 著作:《湿热条辨》
阐述了湿热病的病因、证候、发展变化 特点及诊治法则
▪ 成就:对湿热病专篇进行论说第一人
33
薛生白 扫叶庄原址
34
《 一《 瓢扫 先叶 生庄 医医 案案 序》 》
35
温病学派--吴瑭
▪ 吴瑭,字鞠通,江苏淮阴人
▪ 著作:《温病条辨》
18
▪ 明 ·江瓘 《名医类案》
19
(二)诊断
▪ 脉诊:李时珍《濒湖脉学》 ▪ 望诊:清代·汪宏《望诊遵经》 ▪ 问诊:明代·李梴《医学入门》、《景岳全书》
设“十问篇”,编成“十问歌” ; ▪ 四诊合参:清代·林之瀚《四诊抉微》;
20
四、医学团体与医学刊物
“一体堂宅仁医会” ▪ 最早的民间医学团体; ▪ 明代隆庆年间 维护旧论
▪ 代表医家: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
▪ 辨证论治
▪ 清 ·柯琴(柯韵伯)《伤寒来苏集》 “以六经为百病立法”
▪ 清 ·尤怡(尤在泾)《伤寒贯珠集》 《金匮要略心典》
9
二、全书、类书、丛书
▪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现存
规模最大、体例较为完善的古代类书。 ➢《医学全部》分类辑录自《内经》至清初
霞客游记》 ▪ 思想家:王阳明、顾炎武、黄宗羲、王
夫之
3
[医药学发展特点]
▪ 医学知识进一步普及,编撰了大量的医籍; ▪ 基础理论、中药、方剂和临床各科进入全面、
系统的总结阶段; ▪ 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本草学、
温病学以及解剖学的革新趋向。 ▪ 中外医药交流空前频繁。
4
第一节 医学文献研究 与医学书刊出版
《霍乱论》——时疫霍乱与饮水“臭毒”
有关
38
《 温 热 经 纬 》
39
人 痘 接 种 术
40
三、解剖学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 清·王清任,字勋臣,河北玉田人
▪ 明 · 李中梓《内经知要》,节选《内经》原 文分为8类,内容全面简要,实为上乘之作。
7
(三)《伤寒论》
▪ 错简重订说
▪ 明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
太阳病为“风伤卫”,“寒伤营”,“营卫 俱伤”
▪ 清初喻昌(字嘉言),著《尚论篇》,提出 “三纲鼎立”说;
▪ 其他医家:张璐、吴谦、吴仪洛、周扬俊
8
国民间最早的学术团体; ▪ 宗旨:探讨医药学术。
21

四、医学团体与医学刊物
清 《 吴 医 汇 讲 》
22
第二节 医学理论和实践的 突破性的成就
23
一、温病学
(一)温病学发展概述 〈明以前温病〉
▪ 温病——因感受温热之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
症,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 类急性外感热病。
▪ 温病学起源于《内经》,发展于伤寒, 成长于宋元,成熟于明清。
29
温病学派--叶天士
▪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
▪ 著作:《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
▪ 成就:
温病发生、发展规律——温邪上受,首先 犯肺,逆传心包
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施治方法
发展了温病诊断方法——舌诊、验齿、辨 斑疹等
30
《 温叶 热天 论士 》
31
《 临 证叶 指天 南士 医 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