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课 第1框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课 第1框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案 人教版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秦朝一统以及汉朝建立的史实。

在此基础上,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了汉武帝为巩固汉朝统治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形成了自秦朝以来新的大一统的局面,并简略介绍了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汉朝经历的确切时间。

(2)掌握汉武帝为巩固新的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3)知道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比较秦朝的各项制度和汉朝的各项制度的异同来理解汉武帝时期的所采取的措施的过程中,掌握通过比较来理解史实的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郡县制和分封制对巩固中央集权带来的影响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自主探究历史现象及其意义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形成对汉武帝的正确评价。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统一的多民族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汉武帝新的大一统的措施。

【教学难点】汉朝的一统于秦朝一统的区别。

【教学方法】比较法与自主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导入】猜古代皇帝的名字:打得赢就是上帝(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康熙)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姜鹏曾用十六个字形容一个皇帝的一生——内强皇权,外服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辙。

请问这个皇帝是谁?(汉武帝)(教师总结:姜鹏博士的这十六字总结,前八个字概括了汉武帝一生的功绩,简单来说,就是缔造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的格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回到汉朝体会汉武帝的雄才伟略。

)环节一:画年代尺教师在黑板上画汉朝历的年代,让学生在相应的年代填上相应的事件。

(此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汉朝的大致时间和经历的重大事件,有利于对史实的梳理)阅读卡内容探究请学生自行阅读书本阅读卡上的《西汉的分封与七国之乱》,小组讨论:如果你是汉武帝,如何避免类似七国之乱事件的发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第3单元 第3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第3单元 第3课

第3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知识与能力】了解汉武帝实施大一统措施的背景;列举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认识到汉武帝是我国古代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学会评价汉武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一直延续两千多年。

【重点】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措施及其影响。

【难点】对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评价。

【自主学习】1.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在统一思想上,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3.你如何评价汉武帝?【新课导入】(情境式导入)汉族、汉语、汉人、汉文化、汉学。

“汉”从何而来,为什么它能成为我们的代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我国历史上的西汉王朝,分析其原因。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汉武帝的大一统1.阅读教材P55阅读卡,思考:(1)为了让汉室江山永不倒,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什么行动?他的这一行为给后来的统治者埋下了什么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景帝是如何做的?引发了什么后果?答案提示:分封诸侯王,尤其是分封刘姓子弟为诸侯王。

刘姓子弟在他死后的岁月里骄奢淫逸,势力过大,不易控制,渐成隐患。

景帝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削减诸侯王的封地。

这一行动激起了诸侯的反叛,景帝被迫处死晁错,但诸侯并没有罢兵,景帝只得派兵平定叛乱。

(2)汉武帝即位时,国家处于怎么的状态?答案提示:经济繁荣,国力雄厚,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2.阅读教材P56第1段,思考:(1)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诸侯问题的?答案提示:实行“推恩令”,规定除了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子弟,建立侯国。

(2)与汉景帝削藩相比,推恩令高明在哪里?答案提示:汉武帝不费财力、兵力,以和平的手段,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使之无力对抗中央,而且大多数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不仅不会反抗中央,还会对此心存感激。

3.阅读教材P56第2段,思考:汉武帝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呢?答案提示:中央设司隶校尉,地方设刺史。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1)》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1)》 (共15张ppt)
江山如此多娇, 沁园春· 雪(节选)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 惜秦皇汉武, 一九三六年二月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政治一统
经济一统
思想文化一统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 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 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 于京师。 这则材料,说明了西汉时期政治 上存在什么问题?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汉武帝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币制大乱 经济停滞 中央收入减少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 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 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此材料说明了西汉初年,思想上存 在什么问题?
思想的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
儒家
用儒家思想来教化 百姓,百姓就会安 分守己,天下可以 太平。儒家思想治 国,既体现皇上的 仁慈,又教化了百 姓。
监察 制度
地 方
刺 史
刺 史
皇帝
(中央) 司隶校尉
监督 和检举京 师百官和 皇族的不 法行为
地 方
刺 史
全国分为“十三”州部(监察 区)
刺 刺 史 史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监督地方官员和诸侯行为, 向中央反映情况
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 盐。 ——《汉书》 由中央统一铸 造货币 五铢钱 极大地增加了 中央收入
道家
治理国家要顺 其自然,无为 而治。百姓无 拘无束,可以 对皇帝说三道 四。
法家
制定严厉刑 法,对乱说者 治罪,看今后 谁还敢诽谤皇 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 舒)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3《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3《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教案
2.教学手段:
2.1多媒体课件:教师将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措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
2.2历史资料:教师将提供一些历史资料,如文献、图片等,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2.3网络资源:教师将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历史数据库、学术文章等,进行自主学习,拓宽知识视野。
3.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历史资料
核心素养目标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批判性思维等。使学生能够运用史料实证分析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的措施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能力。
2.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使学生能够从社会的角度,理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国家统一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8.学习兴趣与动机:通过本节课的生动讲解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激发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学习。
9.问题解决能力:在讨论和实验环节,学生将能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0.批判性思维:在分析历史事件和讨论过程中,学生将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答案: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背后,是西汉初期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和中央集权的需求。这一举措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对后世中国的统一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3-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3-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汉武帝时代的边疆开发和对外关系促进了与西域地区的交流,开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与西方的联系。
-汉武帝时代的边疆开发和对外关系对于中国的地理扩展和民族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统一王朝奠定了基础。
答案:
1.判断题:对对对错
2.简答题: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在政治方面采取了设立郡县制、推行均田制、实行推恩令等措施;经济方面实行了盐铁官营,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加强了中央的经济控制;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了太学,推广了儒学教育;文化方面提倡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设立了乐府,推广了汉字书写。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知识点梳理
1.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政治方面:汉武帝设立郡县制,推行均田制,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经济方面: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加强中央的经济控制。
3.历史解释:通过分析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大一统措施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及其具体措施。2.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019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三单元汉武帝的大一统第三课汉武的的大一统格局教案语文

2019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三单元汉武帝的大一统第三课汉武的的大一统格局教案语文

第三课汉武帝的大一统格局课时:一课时所属单元:第三单元教材来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学对象:XX学校八年级学生一、课程标准:2-2-2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汉武帝的大一统”承接上一课“秦末农民起义和汉朝的建立”中由文景之治带来影响。

本课主要讲述了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格局以及汉武帝为巩固汉朝统治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并简略介绍了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三、学情分析由于近年来关于汉朝历史的电视剧较多,学生对汉朝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另外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另外大一统的措施和人物评价在第三单元第一课已经有所涉及,对于各项措施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

本课的主要内容即汉朝大一统的措施,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因此要在过程中突出重点,增加课外拓展知识、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目标:1.结合史实,了解汉武帝采取大一统措施的背景。

2.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列举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3.运用相关史料,对汉武帝进行评价。

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3min>(ppt展示人物画像)教师:自刘邦建立了汉朝,经过文景之治几十年的积累,西汉国力逐渐强盛起来,到汉武帝时期,汉朝逐渐进入鼎盛时期,这离不开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我们在七年级时期就学习了与汉武帝相关的内容,他首创了一种纪年法大家还记得吗?学生:(沉默)B少数人回答年号纪年法教师:看来不少人已经忘记了,年号纪年的确是汉武帝首创。

在没有年号纪年以前,古人往往采用的是干支纪年,但干支纪年60年就会有一个轮回,那么若干年以后很可能就会导致时间混乱的局面,所以在干支纪年的同时加上了皇帝自己取的年号就不容易混乱了,通过这一点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汉武帝聪明才智,但是在治理国家巩固通知方面,汉武帝更是具备了过人才智。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教学设计——以材料、故事和问题为思路一、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主要措施: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是;政治上设立司隶校尉和刺史;在王国问题上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史料来解决问题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会读史料、读懂史料。

教学过程:导入师: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带领九百壮士“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序幕。

随后天下英雄雄纷纷响应,最终在前207年推翻秦朝的统治。

秦朝灭亡以后,刘邦在群雄争斗中脱颖而出,历经四年的楚汉战争打败了强敌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在长安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幻灯片展示材料材料1:有为汉一朝之皇帝者,高祖是也。

有为中国二十四朝皇帝者,秦皇、汉武是也。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师:对于刘邦,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评价较高,称他为“汉朝的有为皇帝”。

但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封建帝王中,夏先生评价更高的是秦始皇与汉武帝。

问题1: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析夏曾佑为什么说秦始皇是中国二十四朝历史中有为之皇帝。

等待学生回答后师:夏曾佑先生之所以说秦始皇是中国二十四朝有为之皇帝,原因在于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并采取措施建立中央集权,开创了大一统格局。

夏曾佑先生把“秦皇”、“汉武”并称为“中国二十四朝有为之皇帝”,那么汉武帝又有什么历史贡献?(短暂停顿)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板书课题)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意图:点明本课主题)新课讲授师:在学习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之前,先让我们来走近汉武帝,看看是他怎样的一个人。

图片1身材“长大”的汉武帝材料2:今陛下(汉武帝)好陵阻险,射猛兽——《汉书〃司马相如传》材料3:(汉武帝)入山下弛鹿豕(音shi,猪)狐兔,手格熊、罴(pi,棕熊)——《汉书〃东方朔传》材料4: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初名刘彘,彘(zhi)是猪的意思。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八上 第三单元汉武帝的大一统第三课汉武的的大一统格局教案-教学文档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八上 第三单元汉武帝的大一统第三课汉武的的大一统格局教案-教学文档

第三课汉武帝的大一统格局课时:一课时所属单元:第三单元教材来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学对象:XX学校八年级学生一、课程标准:2-2-2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汉武帝的大一统”承接上一课“秦末农民起义和汉朝的建立”中由文景之治带来影响。

本课主要讲述了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格局以及汉武帝为巩固汉朝统治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并简略介绍了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三、学情分析由于近年来关于汉朝历史的电视剧较多,学生对汉朝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另外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另外大一统的措施和人物评价在第三单元第一课已经有所涉及,对于各项措施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

本课的主要内容即汉朝大一统的措施,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因此要在过程中突出重点,增加课外拓展知识、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目标:1.结合史实,了解汉武帝采取大一统措施的背景。

2.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列举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3.运用相关史料,对汉武帝进行评价。

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3min>(ppt展示人物画像)教师:自刘邦建立了汉朝,经过文景之治几十年的积累,西汉国力逐渐强盛起来,到汉武帝时期,汉朝逐渐进入鼎盛时期,这离不开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我们在七年级时期就学习了与汉武帝相关的内容,他首创了一种纪年法大家还记得吗?学生:(沉默)B少数人回答年号纪年法教师:看来不少人已经忘记了,年号纪年的确是汉武帝首创。

在没有年号纪年以前,古人往往采用的是干支纪年,但干支纪年60年就会有一个轮回,那么若干年以后很可能就会导致时间混乱的局面,所以在干支纪年的同时加上了皇帝自己取的年号就不容易混乱了,通过这一点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汉武帝聪明才智,但是在治理国家巩固通知方面,汉武帝更是具备了过人才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3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3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 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影响
2.难点:
- 理解汉武帝时代大一统格局的形成背景和历史意义
- 分析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背后的历史逻辑
3.解决办法:
- 运用多媒体资料,如历史地图、文物图片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大一统格局的地理和政治意义。
- 通过案例分析,如对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统一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性。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3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3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2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掌握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识记和分析能力。
5. 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在汉武帝的努力下,我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真正的统一。在这个时期,我国的疆域得到了空前的扩大,民族融合也得到了加强。
6. 大一统的影响:汉武帝的大一统政策,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皇帝的权威,这一点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我国的统一和民族融合,为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梳理
1. 汉武帝时代背景:汉武帝是西汉时期的皇帝,他登基时,我国正处于一个分裂和混乱的时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并致力于实现全国的统一。
2. 大一统政策的提出:汉武帝提出大一统的思想,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加强中央集权,提高皇帝的权威;二是改变当时的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的统一;三是以此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2018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三课汉武帝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2018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三课汉武帝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学生能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学生能够思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板书设计
1.目的明确:板书设计应紧扣汉武帝的大一统格局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结构清晰:板书内容应按照汉武帝的统一措施、边疆开发、民族关系、改革成效和影响等主题进行分段呈现,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2.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教师可以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角色扮演的表现以及参与互动探究的积极性等。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3.测试评价:教师可以通过随堂测试或课后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汉武帝的大一统格局的掌握情况。通过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5.历史地图学习:教师指导学生查阅历史地图,分析汉武帝时期的疆域变化、边疆开发和民族关系。通过观察地图,让学生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格局,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念。
6.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师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例如,播放关于汉武帝时期的纪录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和重大事件。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汉武帝的统一措施、边疆开发和民族关系等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结合PPT和历史文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汉武帝时期的重大事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案例研究法: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如汉武帝推恩令的实施过程,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新)同步教案:第3单元第3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新)同步教案:第3单元第3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4.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得到了提升,能够将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放置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认识其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得到了锻炼,能够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史料,运用史料实证来理解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得到了培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进行合理解释,认识其对后世的影响。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知识点和分析能力。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板书设计
①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政治、经济、文化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推恩令的实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经济:盐铁官营,统一货币,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
-文化: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家文化。
②汉武帝时代大一统格局的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国家的凝聚力。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家的实力。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新)同步教案:第3单元第3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上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一框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案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上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一框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案
3.学生自我评价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自我反思: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设定目标:鼓励学生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计划,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持续改进:鼓励学生持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书籍:《汉武帝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经济史》等,这些书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论文: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汉武帝时代的研究论文,如《汉武帝时代的政治制度研究》、《汉武帝时代的经济发展》等,以扩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视频资料:播放与汉武帝时代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和情景。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知识测试和互动讨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大一统格局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的奥秘。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上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一框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上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一框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上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一框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三课汉武帝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三课汉武帝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长安——太学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地方——官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评价一、导入(3 分钟)课件展示:猜古代皇帝的名字(1)打得赢就是上帝(武则天)(2)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康熙)(3)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姜鹏曾用十六个字形容一个皇帝的一生——内强皇权,外服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辙。

请问这个皇帝是谁?(汉武帝)姜鹏博士的这十六字总结,前八个字概括了汉武帝一生的功绩,简单来说,就是缔造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的格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回到汉朝体会汉武帝的雄才伟略,看看他在治国安邦过程是如何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的?教师提问,用多媒体展示皇帝的图片予以提示,并总结姜鹏博士的十六字的内容,引出主角汉武帝。

回答问题,听教师讲述。

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吸引他们注意力,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方式来进入课程,能够让教学在一个较为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同时能增加学生历史知识和锻炼学生发散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情境——《汉武帝的难题》(35分钟)一、政治难题(一)削弱封国势力——推恩令1、小故事: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汉高祖刘邦大量分封功臣和刘姓子弟为诸侯王。

刘邦自己后来也认识到,这些诸侯王的存在对他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在他去世之前,就已经着手剪除异姓诸侯王,以确保刘姓江山的稳定。

可他哪里料到,被他寄予厚望的刘姓子弟在他死后的岁月里骄奢淫逸,渐成隐患。

汉景帝时期的晁错曾经试图用武力和法令直接削藩,结果是吴、楚七国联合叛乱,叛乱各国打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使得晁错被诛,但叛乱的诸侯国并没有因此收兵,汉景帝这才明白诸侯叛乱并不是因为晁错削藩,而是要夺取汉朝的政权。

最后,汉景帝倾尽全国之力,才勉强把叛乱镇压下去。

汉武帝继位以后,因为祖父的“文景之治”,使得天下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

但这只是表面的祥和,时局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

汉武帝深知自己是1、用自编小故事的形式讲述推行推恩令的背景。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案人教版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汉武帝采取大一统措施的背景,知道汉武帝为巩固新的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史料文献记载,在历史场景的构建过程中了解汉武帝为巩固新的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评析这些措施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形成对汉武帝的正确评价,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树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2.难点:评析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活动。

2.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政治上:推行“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上:铸币权。

初中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案:3.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初中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案:3.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汉朝经历确实切时间。

掌握汉武帝为稳固新的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知道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比拟秦朝的各项制度和汉朝的各项制度的异同来理解汉武帝时期的所采取的措施的过程中,掌握通过比拟来理解史实的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郡县制和分封制对稳固中央集权带来的影响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自主探究历史现象及其意义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形成对汉武帝的正确评价。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统一是历史开展的趋势,统一的多民族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汉武帝新的大一统的措施。

【教学难点】汉朝的一统于秦朝一统的区别。

【教学方法】比拟法与自主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流程】导入:汉族、汉语、汉人、汉文化、汉字。

“汉〞从何而来,为什么它能成为我们的代表呢?让我们走进中国历史上的西汉王朝,分析其原因。

环节一:西汉初年的统治师:学生阅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1.西汉的开国皇帝是?2.他得到天下后,考虑最多的问题应该是什么?3.西汉初年社会状况如何?后来经历了怎么样的开展过程?4.汉景帝的继任者是谁?学生阅读课本,一一答复。

教师讲解后,展开幻灯片4,介绍汉武帝,问与汉武帝相关的知识,大家学过的纪年方法。

展示幻灯片5,提示大家,公元前140年为“建元元年〞。

〔过渡〕汉武帝即位后,祖宗留下来的基业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学生简要说明。

师:经济上,文景之治,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开展;政治上,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但是政局依然非常不稳定,诸侯王问题悬而未决。

展示幻灯片6,教师介绍“七国之乱〞出示资料: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问:这说明了什么?有怎么样的影响?生略问: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环节二:汉武帝稳固统治的措施〔一〕政治上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稳固中央集权〕2、推恩令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除了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允许诸侯王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的子弟建立新的候国〕3、推恩令发挥了什么作用?〔实力强大的诸侯国逐渐被分成许多小侯国,再也没有力量与中央对抗〕4、与汉景帝削藩的措施相比,你认为推恩令高明在哪里?〔汉武帝不费财力、兵力,以和平的手段,削弱了诸侯国势力,使之无力对抗中央,而且大多数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不仅不会对抗中央而且对此心存感谢。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教学课件《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PPT实用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教学课件《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PPT实用课件


4.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楷书由 隶书逐 渐演变 而来, 更趋简 化,字 形由扁 改方, 平正而 不呆, 齐整而 不拘。

5.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 ,介于 楷书、 草书之 间的一 种字体 ,是为 了弥补 楷书的 书写速 度太慢 和草书 的难于 辨认而 产生的 。

6.会赏析其语言,如从遣词、用句、 修辞等 方面揣 摩、推 敲、理 解作者 炼字达 意的技 巧;
假如这个正方形为一个诸侯王的封地
他有五个儿子,根据汉朝的推恩令,他的 封地就变成了如下图:
监察 制度
皇帝 (中央) 司隶校尉
监督 和检举京 师百官和 皇族的不 法行为
全国分为“十三”
刺 刺 刺刺 刺刺刺刺刺刺刺刺 刺
史 史 史史 史史史史史史史史 史
监督地方官员和诸侯行为, 向中央反映情况
江山如此多娇,
沁园春·雪(节选)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
惜秦皇汉武,
一九三六年二月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政治一统 经济一统 思想文化一统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 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 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 于京师。
这则材料,说明了西汉时期政治 上存在什么问题?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汉武帝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推恩令” 皇帝


统 辖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统 辖


侯 侯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初中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3.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2

初中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3.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2

第3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一、教学要求:1、结合史实,了解汉武帝采取的大一统措施的背景。

2、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列举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3、运用相关史料,对汉武帝进展评价。

二、教学目标:1、掌握汉武帝稳固大一统格局的措施及影响。

2、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攻,学会评价汉武帝。

3、了解东汉的兴衰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哪段历史呢,请先看一段视频,注意视频中的人物和文字。

展示:汉武大帝视频师:你认为这段视频所展示的人物和事件发生在哪一个皇帝统治时期?生:汉武帝展示:汉武帝介绍〔过渡〕师:汉武帝的雄才大概、文治武功使西汉王朝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汉武帝大统一格局的措施和影响。

难点:对汉武帝一身成就的评价。

四、讲授新课:师:那么,在汉武帝之前汉朝又有哪些皇帝为汉朝的统一和开展做出了努力呢?生:汉高祖刘邦〔休养生息〕,汉文帝,汉景帝〔继续轻傜薄赋,出现了文景之治〕展示:汉朝皇帝更替图师:汉朝的经济得到了开展,政治趋向稳定,那么汉武帝是如何推动汉朝走向全盛,实现大一统的呢?请同学们一起来大声朗读前言。

生:齐读师:很好,那么,汉武帝具体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呢?请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本55—57页正文,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在书本中找出答案。

〔教师循环走动指导学生阅读。

〕师:好,时间差不多了。

哪位同学来说说汉武帝在政治领域采取的措施?生:略“推恩令〞展示:政治领域监察制度师:同学们,历史事件都是有来龙去脉,前后有因果关系的。

现在我们就要思考:汉武帝为什么要公布推恩令呢?我们来听这样一个故事:展示:资料汉武帝面对诸侯国势力膨胀的故事。

生:一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认真听。

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生:在西汉,诸侯王的势力很大,威胁中央集权。

师:那么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来看西汉初年刘邦为稳固汉朝统治对地方的行政管理。

展示:西周的分封制和秦的郡县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权力集中,思想文化趋于一统,疆域空前辽阔。
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举?
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重要君主,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
这些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且对中国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王莽篡权
西汉最后一任皇帝刘婴5岁时西汉实际掌权者外戚宰相王莽发动宫廷政变,命其下诏禅位,西汉王朝灭亡。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但由于采取的各项改革措施脱离实际,最后失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汉武帝时期的措施所巩固的大一统格局使汉朝走向全盛,感受国家一统对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价值观,树立创新改革的观念。
重点
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的措施和影响。
难点
运用相关史料,评价汉武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汉景帝时出现了“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这个时期集中表现为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东汉建立
西汉皇族后裔刘秀在绿林军配合下,一举摧垮新莽大军,攻破长安,新朝灭亡。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
《三国演义》开篇道: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东汉(25年— 220年)
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句子,通过同伴合作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汉武帝为进一步实现大一统,采取措施
从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出现了大一统格局?这一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温故知新,不断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习惯,掌握更多学习历史的方法。
讲授新课
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定公元前140年为“建元”,这一年就是“建元元年”。此后中国古代文献就采用以皇帝年号纪年的方法。
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巩固统治,刘邦大量分封王侯。他们在王国内各自为政,用自己的年号,颁布法律,任免官吏,权力很大。
作用:极大地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材料: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思想的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
思想上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凡是与儒家思想不符的各家思想都被禁绝。
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1)在长安设立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太学,优秀的学生经考核后可以直接做官。
(2)在地方设立官学,以培养后备官员。
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一方面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这种只发展一家学术,限制其他各家学术思想的做法,对学术发展非常不利。
课堂小结
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格局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论述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出现的权力集中、经济发展、思想文化趋于一统的局面(国家大一统)
结合PPT,总结这课主要内容,列个提纲。
结合教师的提点,回顾重要知识点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查漏补缺
板书
资料: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根据材料分析西汉初年实行分封制带来消极影响?
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
景帝在位时,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
汉景帝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出现七国之乱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但王国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汉王室仍面临着王国的威胁。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思想上措施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思想上措施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举?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东汉建立
培养学生的获取、解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三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课题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八年级上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汉武帝采取的大一统措施的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列举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比较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局势和“推恩令”颁布后的结果,说说看,哪一种策略更能削平封国的势力?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加强监察制度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两次起义的失败又给我们什么教训呢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加强监察制度
目的:加强对各地官员的监督。
措施:①建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监察区),每部委派刺史一人,定期巡视。
②设立司隶校尉,以监督朝廷、都城和周边地区的官员与皇族的举止。
影响:提高了官员的行政效率,加强了皇帝的权威。
经济上
措施: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那么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汉武帝接受大臣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候,新封的候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
比较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局势和“推恩令”颁布后的结果,说说看,哪一种策略更能削平封国的势力?
汉武帝不费财力、兵力,以和平的手段,削弱了诸侯国势力,使之无力对抗中央,而且大多数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不仅不会反抗中央而且对此心存感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