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中国政治思想史 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治思想史
江荣海
一、教学内容和范围:
中国历代思想学或政治家关于如何治国理民的思想和主张是本课教学的基本内容。讲授范围自先秦直到晚清,重点是先秦诸子百家和近代思想家的思想观点,涉及的重点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商鞅)、韩非、老子墨子、(吕不韦)、(陆贾)、(贾谊)、董仲舒、朱熹、(黄宗羲)、(唐甄)、龚自珍、林则徐、魏源、洪秀全、洪仁玕、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章太炎)、孙中山等。
二、教学目的:
1.基本上掌握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脉络主线,了解中国政治思想是怎样伴随着中国历史的演进而发生、发展和变化。
2.学会联系具体的历史背景,对各种政治思想观点进行分析和评判,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进历史知识,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拓宽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底蕴,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和水平。4.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政治文化,增强历史责任感,强化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我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治学理论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是课堂讲授为主,间或进行一两次课堂讨论或参观活动,期中做一次作业(小论文:3000字左右),期末闭卷考试。
四、成绩计算方法:
期中作业成绩总分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的60%;平时出勤率占总分的10%。无故旷课达5次者,以零分计算,不参加期末考试,待以后重修。
五、教材与参考书:
1.教材:江荣海等:《从孔子到毛泽东》,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
2.主要参考书:
古代部分:
(1)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徐国、陈哲夫、谢庆奎、朱一涛:《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3)萨孟武:《中国政治思想史》,台湾一民书局,1979年版。
(4)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台北联经,1981年版。
(5)朱日耀:《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近代部分:
(6)桑咸之、林翘翘:《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7)黎仁凯:《近代中国社会思潮》,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朱日耀:《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9)刘健清,李振亚:《中国近与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第一讲:散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代绪)
一、传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传统的界定:传统的特征;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文化的潜意识作用;不能把现实中各种不良现象归罪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等于封建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曾受西方的尊崇;传统文化对现代化道路的选择重要影响。
二、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传统政治文化能否现代化;哲学释义学的含义;对传统政治文化原有命题作新解释的可能性;正面宣扬与反面批判的方法问题。
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里的积极因素举略
民主因素;平等因素;自由因系;监督制度;重视功利;参与意识。
四、为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提高教育水平;强化民族精神;吸收其它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何看待肯定传统文化的人;如何看待民族感情;防止现代化进程中激进主义和急躁情绪。
五、关于传统文化的一些争论观点介绍
1.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A.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文化;
B.以“礼”为中心的文化模式;
C.复杂的统一体;
D.“一”与“多”的统一。
2.传统文化的特征:
A. 伦理、政治为轴心非宗教体系;
B.重现实的入世精
C.同化外来文化的能力;
D.重“义”、“德”而轻“利”、“力”。
3.对传统文化的估价:
A.既是精神财富,又是文化包袱;
B.具有伦理道德价值,而缺乏政治上平等自由价值;
C.劣性文化。
4.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A.恨之入骨,一切否定;
B.同情偏爱,希冀发展;
C.吸取精华,批判糟粕。
5.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景
A.进一步反省改造,
B.走“西体中用”之路:
C.是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要一元。
六、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现代化?
2.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化化的关系
七、参考书:
1.吉林大学出版社:《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2.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
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4.李秀林:《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
5.方克立:《现代新儒学论集》
6.杜维明:《儒学第三发展的前景问题》见《文化·中国与世界》第二辑
7.朱日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思考》
8、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
第二讲:夏、商、周神权政治思想及其演变
一、夏、商、周的社会概况
五种社会形态的不同观点;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与起止时间;夏朝的断代问题;商朝奴隶制国家机构及商朝的灭亡;周礼与周代官僚制度
二、神权政治思想及其演变
原始社会对神崇拜的平等性;夏代的天命思想;殷商的上帝观及帝祖合一现象;周人的敬天和以德辅天思想;夏、商、周政治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影响。
三、复习思考题
1.解释名词《尚书》;以德辅天。
2.周礼与《周礼》的联系与区别。
3.西周分封制的内涵。
4.中西封建社会的异同。
5.简述夏、商、周神权政治思想及其演变。
四、参考书:
1.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社会》
2.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
3.赵光贤:《周代社会辩析》
4.田昌五:《古代社会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