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形象的五个维度》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高中现代文阅读】“文学展示国家形象”阅读答案
【高中现代文阅读】“文学展示国家形象”阅读答案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①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在不断变革,一步步走向复兴。
中国文学与时俱进,几代人直到今天都在适应和试验。
今天的中国文学生机勃勃,绚丽多彩,我们为它的成就感到高兴。
但是环顾四周,回首往事,我们的文学仍然有相当大的缺陷。
它不仅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地位不强,在中国,社会和广大读者仍不满意。
我们需要反思。
这种反映是具有一定力量后的意识。
这种反思只是在这个时候。
历史把这个任务留给了我们,这是我们当代作家的使命。
②我们的文学到了要求展示国家形象的时候。
③ 我们如何展示国家形象?我说不出更深层次的真相。
我只是觉得,面对永恒与非永恒的处境,中国文化在我们文学中的地位肯定有问题。
④我们一直在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这无疑是真理,但一直是像标语一样只是写在墙上没有刻在心上。
好像如我们的许多事情一样,说的不一定做,做的不一定说。
可以说,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的心中并没有以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去从事写作。
如果去问:我们“民族的”这三个字是什么内容?再问: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著作有多少人在研究甚至读过?我们常在抱怨外国对我们的文学了解不如我们对外国文学的了解,而我们自己又了解多少我们传统的东西?我们没有坚持我们民族文化的立场,我们的血液里没有了中国的哲学、美学,虽然使用的是汉语,但中国的味道不足,这是必然的。
⑤ 我们的文学不仅要面向中国人民,还要面向全人类去书写。
当面对全人类时,用什么面对面?我们之所以长期没有保持我们的文化地位,是因为我们的国家遭受了太多的苦难,经历了各种外部和内部的苦难。
我们不如其他人,我们尽力改变这种情况。
当我们醒来需要站起来时,我们必须说话。
因此,在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在谈论我们的丑陋。
这样,我们就习惯了这种谈话,并养成了在外界寻找我们时倾听我们的习惯。
我们需要谈论我们的苦难和丑陋来唤醒人们,但这就像是为了财富而出卖能量。
《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语文阅读答案
《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语文阅读答案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在中国迈向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将一种符合当代中国发展现实的文化形象,植入到我们的文化产品与文化表达方式中。
我们不能再以封建社会旧中国的文化特色、民国时代旧社会的文化符号作为我们当代国家的文化标志。
我们现在需要建构与传播的是能够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文化形象,而不仅是那些深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静卧在博物馆里的古董,沉睡在古籍中的文字。
有些古老文化可以作为文化遗产予以保存,但难以进入文化产业的流通市场进行推广。
而不能够进入流通市场的文化产品,无论过去怎样辉煌,都难以承担当代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时代使命。
进而言之,当代中国期望别人认同的并不只是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还是那些能够体现我们时代特征的、绚丽多姿的当代文化。
事实证明,不论是文化的形象建构还是文化的价值推广,一个不可忽略的有效路径是通过商业的路径,采用产业的方式。
文化价值的传播时常是通过文化产品的贸易、文化活动的交流来实现的。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是建构文化形象、体现文化精神、传播文化价值的最佳渠道。
如果将美国的好莱坞电影、BBC的电视、百老汇歌舞,包括美国的牛仔裤、麦当劳都排除在外,美国文化的传播载体还有什么?答案不言自明。
文化传播的规律与本质是相同的,我们不能够舍弃在文化产业的领域里对当代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不能够放弃在大众流行文化中对文化价值的植入,不能够忽视对新兴媒体巨大传播效应的利用。
我们的国产影片曾屡次超过好莱坞进口影片夺取年度单片票房冠军;我们有些品牌性的电视节目尽管创意取自欧美电视市场,但是现在反过来却在节目形态上影响到海外同类的电视节目的设计;我们流行音乐的组合还登上了欢迎外国政要的演出晚会……这些都是能够体现当代中国软实力的文化产品,在某种意义上它们都能作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代言者。
我们需要一系列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当代文化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能够满足中国文化市场的消费需求,而且还能够逐步适应海外文化市场的商业流通。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三单元能力测评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于长期以来受“欧洲中心论”与“以西释中”思想的影响,我国美学研究对中华民族的审美理论常常以“审美智慧”称之,没有足够勇气将其称为中国的美学理论。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有引以自傲的民族艺术。
因此,中国必然拥有本民族的美学,这种美学就是“生生美学”。
“生生美学”这一概念来自《周易》。
“生生”即“生命的创生”,是我国古代哲思与艺术的核心所在。
“生生美学”是一种相异于西方古典认识论美学的中华民族自己的美学形态,独具特色与魅力。
而且,体现这种“生生美学”的中国传统艺术如国画、书法、戏曲、琴艺与民间艺术至今仍具有无穷生命力,因此这种“生生美学”也是鲜活的。
“生生美学”是一种古典形态的“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
“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不仅仅是一般的生态智慧,而且是具有原生性并活在当代的生态理论。
所谓“天人相和”具有明显的“生命创生”的内涵,天地相交、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就是一种美的形态。
这种生态之美仍然存在于我国诸多民间艺术之中,例如年画之“瑞雪兆丰年”与“大丰收”等。
“生生美学”是一种“阴阳相生”的生命之美。
“生生美学”是一种东方的生命之美。
这种生命之美包含万物化生、宇宙变化等极为丰富的内涵,而且体现出“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存”的理念,是一种古典的生态整体论与生态平等论。
特别可贵的是,《周易》揭示了包括艺术创造在内的万事万物生长演化的规律,即“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之道概括了艺术创造特有的规律,即凭借阴阳虚实的对比产生一种艺术生命力。
例如,国画就是通过白与黑、浓与淡的对比形成一种艺术生命力。
像齐白石的虾图,仅寥寥几笔,以大片的空白将几只小虾在水中活泼的生命力表现无遗。
“生生美学”还是一种“日新其德”的含蓄之美。
“生生美学”作为一种含蓄的美,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无限风光,是一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
《中国文化形象的五个维度》阅读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从国家文化形象认知主体的角度而言,两类认知主体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一是“他者”,一是“自我”。
一个国家在“他者”心中的文化形象,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吸引力;一个国家在“自我”民众心中的文化形象,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文化认同、文化凝聚力。
两类认知主体的存在及其同等严重性要求我们在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内外一体、整体联动。
国家文化形象的客观依据是国家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全力推进是奠定国家文化形象的坚实基础。
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建成了国家、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98%;互联网已经可以将文化信息传送到村一级。
这些数字折射出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进程。
认清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当代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的文化建设,这是新鲜而富有生命力的根基。
文化形象的认知历程与文化体系的结构一致,以价值观为最深层的所在。
只有真正深入到一个国家的文化核心即价值观,我们才能够穿越种种文化现象,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国家的精准的文化现象。
中华文化有其深厚的价值追求,千百年来潜移默化地浸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追求发展进步的主旋律,也是当代中国追求的最基本的文化精神。
因此,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有着悠长璀璨的历史文化,但对待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中国人曾经陷入迷茫。
这里面既有一味埋头于历史的封闭自恋,也有对历史文化的轻视和不屑。
中国人的许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与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当代中国对孔子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正给以越来越多的尊崇。
优异传统文化是流注于当下中华民族肌体中的精神血液,也是中华民族显赫的精神标识。
不容否认,从中华文化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具有保守性的材料,但同时需要看到,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中有着更为剧烈的追求创新的传统。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阅读理解附答案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阅读理解附答案《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阅读理解附答案①中国文化中的超越因素比世界上任何文化都少。
中国人没有超越世界之上的上帝观念,也没有来世观念。
中国的知识阶层里纵有对世俗采取批判的态度,也只是用一个放在古代的被理想化了的人间关系,来批判眼前的世俗关系。
士大夫阶层可以将对一般人来说是外在的人间关系内省化,由格物致知出发,经正心诚意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是,士大夫阶层没有真正推翻按等级与层次做人的方式,只是透过内省的过程,给予它一个理论基础而已。
②因此,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显然地,这种由己而不是由人出发的为仁,仍然是为了成全仁这个二人关系的。
③这种情形,与站在自我的基地上超越外在的世俗关系的情形是不同的。
后者的范例莫如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借娜拉说的:在我是女儿和妻子之前,我首先是一个人。
易卜生是具有新教文化背景的,因此才会产生个人可以超越世俗及为世俗所负累的旧自我的思想。
④中国文化却反其道而行之。
个人只有进入世俗关系中,才能成其为人。
他如果要作自我提升,也必须通过同样的渠道去进行,亦即用由内而外的致良知的方式,将这种世俗关系重新肯定一遍,并使之臻于完善。
⑤当然,士大夫阶层的思潮中还有逃遁世俗的倾向,如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类,这种倾向到了道家的手里就变成了全面性的生活形态。
然而,后者亦不能使个体在世俗中全面盛开,它只提供了有限的个人天地,其表现方式主要是独善其身的超脱飘逸状态以及在艺术方面的灵感。
至于道家思想的其他功能,如退隐终南的仕宦之术,在不测的世道面前的明哲保身之术,在人情磁场中利吾身的阴谋术,则基本上是适应这个世界的态度。
(节选自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有删改)1.下列不能说明中国文化少有超越因素的一项是A.中国人没有超越世界之上的上帝观念,也没有来世观念。
B.中国知识阶层只是用古代被理想化的人间关系来批判眼前的世俗关系。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离骚》中,“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中的“羲和”指的是:A、太阳神B、月亮神C、风神D、雨神答案:A解析:《离骚》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
诗中的“羲和”是指太阳神,这里用来形容屈原希望时间能够放慢脚步,以便他能更好地思考人生哲理。
因此,正确答案为A。
2、以下哪位古代作家被誉为“诗仙”?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之涣答案:B解析: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豪放、奔放,充满想象力,被誉为“诗仙”。
杜甫被誉为“诗圣”,白居易被誉为“诗魔”,王之涣则以《登鹳雀楼》等诗作闻名。
因此,正确答案为B。
3、下列关于《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表述,错误的是:A、林黛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才华横溢,性情真率B、薛宝钗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与贾宝玉成婚的女子,端庄贤淑C、王熙凤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中的人物,精明强干,心狠手辣D、贾元春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身份尊贵,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答案:C解析:《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是书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集合,分为正册、副册、又副册。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等人均位列正册,而王熙凤实际上并非副册中的人物,而是正册中的第九位,以她的精明强干、心狠手辣而著称。
因此,选项C中的“王熙凤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中的人物”表述错误。
4、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A、重视道德教育B、提倡独立思考C、强调实践应用D、追求知识广博答案:C解析:孔子在《论语》中的这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这里的“习”字,不仅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还包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即强调知识的实践应用。
因此,这句话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强调实践应用,选项C正确。
选项A“重视道德教育”虽然也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之一,但与此句话无直接关联;选项B“提倡独立思考”在《论语》中也有所体现,但并非此句话的重点;选项D“追求知识广博”则与这句话无关。
2021-2022学年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 Word版含答案
其次单元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阅读题(共4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孝文化”。
作为一种文化,“孝”的社会价值与“教”的社会价值是统而为一的。
不仅如此,由于血亲意义上的朴实性和普泛性,“孝”正是“教”的伦理基础。
“百善孝为先”,“孝”是最起码的伦理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朴实感情。
这种朴实感情是其他一切伦理道德的精神基础。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始于事亲,中于事君,最终立身。
”“孝”是个体与社会间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因而“教”的伦理学基础就是“孝”。
“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教民友爱莫擅长孝,教民礼顺莫擅长悌”。
先民倾向于认为,一个能够“孝”与“悌”的人,是不会“恶于人”“慢于人”或犯上作乱的,而这正是“教”的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
再者,关于行“孝”与学“文”的关系。
古人认为人们只有在具有基本内在伦理预备的基础上,行有余力,才可以学“文”,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里,“孝”为本,学“文”为末,本立而道生。
反过来讲,学“文”的终极目标也在于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
换言之,对中国传统训练哲学而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学不学“文”,而在于学“文”的目的是什么,不在于学到了多少“文”,而是这些“文”具有多少伦理价值。
训练的根本价值就在于立足于血亲意义上的“孝”,达到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圆融和谐,这条道路,也就是由“德”而提升为“道”的道路。
在现代,很多论者认为提倡“孝”是一种悖于现代化的退步行为。
必需强调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孝”,不是《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愚忠、愚孝,而是在本真的意义上拓展而成的达到个体与群体和谐共处的伦理纽带。
本真的孝是公平性而非片面性的,是正常而非反常的,是生成拓展的而非家族本位的。
“孝”常相对于“慈”,所以并非“父欲子亡,子不得不亡”,而是体现了亲子的公平性;原始形态的“孝”是子代对亲代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所以并非只是出于哗众取宠或出仕进阶的功利需要的“愚孝”或“伪孝”,而是一种自然情感的真诚流露;孝虽原为奉养父母,却可以拓展为家国天下的一种精神依据,对个体而言,“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对国家而言,“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孝成为一切伦理规范的内在衡准,“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伴侣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
高一语文鲁人版必修3模块综合测评+Word版含答案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
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
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
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
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
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
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
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
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
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
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
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21-22版:单元综合检测(步步高)
材料二: 说到意境,我以为,意境是现实生活重压下可以让人们的心灵暂时 得到抚慰的一剂良药。人们旅游,或寄情于山水,或暂驻风雪,或赏花 问月,为的就是远离人际关系如葛藤一般纠缠在一起的现实生活。董其 昌的山水特别高远清澹,一笔一笔安详宁静。这种意境,是他心上笔下 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不安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 以董其昌那样的身份派生出的那样的心情,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追求这样 宁静的意境,是有意要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既是一种休息又是一种抚 慰!这就是艺术的妙谛所在。有唐一代,安史之乱那一段,草木厌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一: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 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 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 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 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 书所知的深刻,绝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 将来大有好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说意象比形象更虚灵,更生动。正因为如此, 意象专指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对象,它可以是虚构的、 想象的,总之,是非现实的。形象多指现实中的事物的形状。形象可以 是审美欣赏的对象,从而转化为意象。比如,在文学形象这种说法中, 形象就是审美对象,可以包含虚构和想象的成分。不过,形象也可以是 非审美活动的对象。比如,在测量活动中,形象就表现为客观的形状。
实用类文本《中国文化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成都2023学年高三12月)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世界文化本一体,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
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
人是社会性动物,个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
在原始时代,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氏族、部落;在阶级社会,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民族。
在原始社会,部落之外即法律之外,氏族内部自由平等友爱的关系在部落之间统统不存在;在阶级社会,民族是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的共同体。
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既然是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文化在此阶段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
文化的民族差异不仅是人类以民族为单位生活的自然结果,而且是这种生活的前提和条件。
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是把一定数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的东西,也是把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东西。
如果文化完全没有民族差异,那么民族这种人类社会存在的历史形式早已不存在了,民族的差别也早已不存在了。
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
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
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
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
其次,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
地理环境的差异不仅会对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对他们的科学、艺术、宗教等产生直接影响。
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
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定范围内的发挥。
(2024年高考真题)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 上海卷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上海卷历史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一、瓷器的全球流动(24分)中国瓷器在中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扮演着载体和象征的角色。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与欧洲的距离被极大地拉近,从前需要在东南亚、南亚、阿拉伯诸国进行转运的中国瓷器,如今与欧洲有了更直接的联系通道。
(一)瓷器行销世界1.随着制瓷技术的重大改进,瓷器远销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文化符号。
这发生于___________。
(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中外交通路线为瓷器行销世界提供了便利,将下列示意图中的交通路线填入空格中。
(填涂字母)(1)有研究表明,8-10世纪中国瓷器已经由中亚的撒马尔罕传入大食国境内,该路线是___________。
(2)郑和出使西洋,曾将一批景德镇官窑的瓷器作为外交礼物赠与外邦。
他出使的路线是___________。
(3)16世纪上半叶,葡萄牙向中国订购了一批带有王室徽章的瓷器,其葡萄牙的运输路线是___________。
3.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中国港口,其与中国的瓷器贸易由官方指定机构代理,该机构是___________。
( )A.宣政院B.市舶司C.中书省D.广州十三行4.结合地图及所学,分析中国的瓷器不断外传的原因有___________。
(双选)( )A.外部需求B.军事扩张C.技术传播D.工艺精湛(二)瓷器影响世界5.欧洲瓷器大量订货,直接促使欧洲众多城市成为专门的手工业市镇,开始进行了“流水线式生产”,生产效率不断增加,这得益于___________。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5单元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概念,它有多个思想或学术来源。
“差序格局”受到多种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其中受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和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的学说影响最为显著。
费氏在1948年9月1日写给雷氏的信中曾表示:“我读了你的《乡土社会》一文,而且事实上,在我的中文新书《乡土中国》中采纳并发挥了你的思想。
”费氏与雷氏都认为乡土社会基本上由亲属关系构成,亲属关系可向外扩展至全部的社会关系。
但费氏的“差序格局”与雷氏的“向外扩展”又有所分别,雷氏论及的是“个人处于多重家族关系聚结中的某一特定位置”,而费氏认为亲属关系“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事实上,费氏提到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亲属记认体系,同摩尔根的亲属制度探讨有关。
在摩尔根看来,每个人即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点,四周形成一个亲属圈亦即亲属群体。
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用于人类学实地调查,其基本途径是亲属称谓体系探讨。
费氏受过人类学训练,在“江村”调查中,运用这种探讨法绘制了当地的亲属称谓体系图表。
该图表所呈现出的“蜘蛛的网”,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现。
“差序格局”的形成与当时中国学术界的探讨也有确定的关系。
费氏的“差序格局”有多个内容,既有李树青的三个“主义”,尤其是其中的“自我主义”,也有潘光旦的“伦”“格局”“推或扩充”论。
李树青和费氏都对“自我主义”有所论述,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人“贫病愚私”中“私”的问题作出的回应。
潘氏深化探讨儒家社会思想,他对“伦”的分析和考据则成为费氏“同心圆水纹”的来源。
他还对“人伦差等”进行辨析,并提出人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各自有其“格局”。
有学者指出,费氏依据潘氏的探讨提出“差序格局”几乎是水到渠成的。
其实,“差序格局”概念形成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学术圈。
上海市大学市北附属中学新高考语文五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海市大学市北附属中学新高考语文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书法是点、线墨迹与白纸之间产生鲜明对比从而表达意象、抒发作者情感的视觉艺术。
书法艺术中的点、线墨迹与白纸之间构成了视觉艺术的黑白美,书法家借助这种黑白美来表现蕴藏在内心的精神色彩。
中国书法最大的特征是以墨为主,墨即玄,古代以玄色为正色。
在传统审美中,墨给人的一般印象是高雅深奥、超凡脱俗,墨色光华,其妙无穷。
我们在欣赏书法时,目光往往只随着黑色的墨迹运动,在大片纸上,书法作品的条条墨迹永远是知觉的主体。
几千年来,书法家们挥毫泼墨,运用黑白分明的单色和独具匠心的笔墨变化,构成一幅幅美妙绝伦的书法艺术精品,各具特色。
无论是汉魏“尚象”、晋人“尚韵”,还是唐人“尚法”、宋人“尚意”,都是对各个时代书法艺术审美风尚的总结。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艺术,关键在于墨和纸所产生的黑白美。
南朝齐著名的书法理论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一幅书法作品,字字各有其位置,墨为字,白也是字,有字之字固然重要,无字之字更为重要。
笔画和空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能安排好有笔画的地方,就可控制好没有笔画的空白之处。
这样有与无互相衬托,“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显得奇妙无穷。
人们在品评书法作品时,一般只重视有笔墨处的笔画,至多是“计白当黑”的二者并重。
其实笔墨处仅存迹象,那空白的无笔墨处才是高妙的神韵所在。
书法家留在纸上的超逸神韵,乃是形成黑白世界精神意趣的具体体现。
《中国形象与西方现代文化逻辑》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形象与西方现代文化逻辑当代西方艺术与视觉文化中的中国形象,具有一种强烈的互文关系,它们既创造了西方大众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又表现了西方大众期待并感受到的中国形象。
既反映了他们对中国的认识、观察和了解,也是他们自身欲望的投射。
比如埃洛作品的图像来源非常广泛,他把时尚杂志上的模特面孔和照相机镜头、轿车的零件结合在一起,或将美国喜剧和中国、俄罗斯、古巴的宣传画,还有欧洲经典绘画的大师作品、科学杂志、商业广告放在一起,造成了视觉上的冲突、时间与空间的兼并。
中国文化背景,此刻成为构建抽象艺术文脉中的文化他者,成为西方抽象艺术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想象和自我书写的镜像。
西方抽象艺术在东方文化背景中,确认了自身。
西方当代艺术中的中国形象,是西方文化的表述,它不一定是反映了中国的现实,也不是关于当代中国的客观知识,其自身就构成或创造着意义,这些意义可能与中国有关,是对现实的中国的某种认识,或是对中西关系的焦虑或期望;也可能与中国无关,基本上是西方艺术和视觉文化自我认同的隐喻。
以埃洛的拼贴为例,他所撷取的图像虽然来自于中国,其潜在动机及其拼贴的意象结构,却是西方的文化程式。
探讨西方当代艺术中的中国形象的要点,不在于这些形象的真实或失实的问题,而是要探究在西方当代艺术中中国形象的塑造者的文化认同及其所属的社会文化对中国的看法与态度。
他们在什么知识领域或世界观念秩序中塑造中国形象?他们与中国构成了哪种和什么样的想象的文化关系?他们如何在中国形象中确认自身的文化身份?中国形象的塑造,虽然包含着不同塑造者的想象和欲望投射,但又不是与社会现实无关的纯粹想象,社会基础内在地影响着形象塑造者的视角,左右着对待他者的态度和评介。
作为一种知识或想象体系,中国形象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生成和传播,首先与观看者和塑造者的身份和先见有关,比如埃洛对中国图像的运用。
其次,也与西方当代社会的基础相关,包括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和文化实力。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综合练习(含解析)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综合练习(含解析)综合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本为文学之双翼,是一种相互砥砺、并驾齐驱的关系。
但很长时间以来,文学评论似乎只会说“好话"了。
①_________,也并非文学评论必须吹毛求疵,这里所说的“好话”,实际上指的是那种“强将笑语供主人"式的言不由衷的“好话”,或是那种“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式的人云亦云的“好话”,( )。
假如文学作品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又何尝不可以拍手称赞、逢人说项呢这种毫无保留的“叫好",同样亦是“有力量”的评论,而且意义重大。
1958年3月,茹志鹃在《延河》发表短篇小说《百合花》,以灵妙之笔写残酷的战争题材,讲究铺垫与神韵,讲究留白与象征,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风格迥异,②_________。
茅盾慧眼识金,读后立即为之撰写精彩评论,③_________。
《百合花》得以转载于当年《人民文学》第6期,赢得如潮好评,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
设若当年没有茅盾的披沙拣金和着意推举,《百合花》销声匿迹于当时的文化语境之中,恐怕是极有可能的。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或是那种自欺欺人式的“皇帝的新衣"的“好话”B.那种自欺欺人式的“皇帝的新衣"的“好话”C.或是那种“皇帝的新衣"式的自欺欺人的“好话”D.那种“皇帝的新衣"式的自欺欺人的“好话”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为庆祝建党百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融媒体特别节目《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以下简称《追寻》)。
节目将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这些可以堪称绝妙的文章通过引人入胜的演绎奉献给观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
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迅速,音频已成为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前沿的媒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质刘梦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
无论哪一个民族,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就拥有一些共同的、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生活方式。
文化还有精神价值的层面,比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艺术和美学等。
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单一的,现代文化是多元的、杂陈的、共生的。
而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过去经常说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
但近二三十年来,考古新发现让大家逐渐认同,中华文化并非仅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重要一源。
二者在兴起的时间上是相同的,但有不同的特征。
如果说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那么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它的文化已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征。
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风格特征不同。
《诗经》作为写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产生于黄河流域;而浪漫文学的鼻祖《离骚》则产生于长江流域。
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和孟子,诞生在黄河之滨;而道家思想的代表老子和庄子,则诞生在长江之畔。
自古以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就相互交融而又各自存在。
,中华文化除了发生是多元的,学术思想也是多元的。
儒家在汉代地位隆起,其后一直占据主流;佛教、道家思想同样对中国文化有重要影响。
“三教合一”,唐以后就有了。
这是说儒释道三家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互补共生的关系。
如果不是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佛道两家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的空间。
儒释道历来是互补的。
儒家主张一个人通过读书,积累学问,然后做官,再来治国。
若此路不通,道教和佛教思想可以给人以安慰。
所以古代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经常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不致走上绝路。
要了解今天的中国,必须了解历史上的中国。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所谓“一体”,不是单指汉族,而是指整个中华民族一南北朝时期多民族竞争并立;唐朝之所以出现盛世局面,主要就在于它的开放与包容,胡人都可以到长安为官。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2024年语文考前模拟卷一(原卷版和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卷0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贫困作为一种古老的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性问题。
传统社会相对现代社会来说物质匮之、生产效率低下,但物质的匮乏造成的贫困现象与贫困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贫困文化是贫困群体所拥有的一种亚文化,当这种文化沁入到了这个民族成员的血液和灵魂之中,就具有很强的韧性。
当前,中国消除了延续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入了后小康时代虽说物质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一种嵌入到民族心理中的适应文化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巨大阻力,制约着整个后小康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大了相对贫困治理的难度。
西方传统文化中基督教文化是一种主流,基督教将“贫困”作为一种“恶”的文化,希望用“慈善”的方式来消除这种“恶”,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伦理文化,而儒家伦理奉行的是一种“善”文化,并且通过官方正统的教化渠道使“善”文化成为主流。
儒家思想家将“贫困”作为一种“善”,主张用“节欲”的方式来对付“贫困”,甚至将“贫穷”作为一种“美德”来进行歌颂。
被统治者用来作为治国指导思想的儒家文化,将“贫穷”作为正统的意识形态,并将其颂扬为一种美好境界。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浸淫在对贫困的这种认识和熏陶中。
“贫困”即“美德”,成为一种精神鸦片,“安贫乐道”的“贫困文化”和“贫困观念”根深蒂固地植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液中。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对待“贫困”的观念上,甚至比儒家的“贫困伦理”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
郝英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阅读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风俗者,天下之大事”。
构建社会新风正气、匡正世道人心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普通群众只有全面深入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蕴含的信念、智慧内化于血液之中,才能认同、尊重、践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然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地背诵几句名言警句,掌握一些历史典故,而是要深入地去了解它的价值体系、精神实质,否则就难以弄清它的意义所在。
毋庸讳言,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内容广泛,思想深邃,可谓博大精深,并且不同领域文化之间以及同一领域文化内部一直处于不断发展融合的过程中。
就中华文化整体而言,从大的方面讲是儒释道三家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但仔细考察,先秦时期墨家、法家等其他思想也融入其中。
就单一儒家文化而言,先秦时期的儒学在千年演变过程中,吸收佛老思想,不断被先哲圣贤结合时代特点阐发注释,先后经历了玄学、理学、心学、汉学等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众多学派,产生众多思想观点。
可见,真正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由于语言的障碍,普通群众阅读传统文化的载体——经典文献,已感到困难重重,以至于难以直面传统文化,难以直达古人心灵,难以领略经典的风采和思想的玄妙。
当代普通群众阅读经典文献,一是靠白话文翻译,然而一些古文所蕴含的词义和哲理很难用现代白话精准体现,在文白转换之间,经典中的一些精微之处往往被翻译得平淡无味;二是靠当代人的解读。
这种解读难免会融入个人的阅历、知识、思想和情趣,如果不能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严守原典这条“红线”,就容易过度阐释议论甚至戏谑影射,把“经”念歪了。
再次,传统经典文献本身的书写体例无疑也增加了理解难度。
无论是儒家的“四书五经”还是道家的《道德经》,抑或其他诸子百家著作,其体例多为语录体或散文体,很多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分散于全书的不同篇章,缺少清晰的思想体系和内在逻辑,阅读起来似有雾里看花之感。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题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选项中,对“学习文言文,要诵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学习文言文,只要诵读B. 学习文言文,除了诵读别无他法C.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重要方法D. 学习文言文,诵读时不必理解文意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学习文言文,要诵读”这一表述的理解。
选项A,“只要诵读”表述过于绝对,学习文言文并非仅有诵读一种方法,故A项错误。
选项B,“除了诵读别无他法”同样表述绝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多样,诵读只是其中之一,故B项错误。
选项C,“诵读是重要方法”准确理解了题干中的意思,诵读在学习文言文中确实占据重要地位,是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有效手段,故C项正确。
选项D,“诵读时不必理解文意”表述有误,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意,两者相辅相成,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2、下列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B.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C. 语文课程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D.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综合性与实践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理念的理解。
选项A,“语文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表述有误,语文课程的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故A项错误。
选项B,“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正确理解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故B项正确。
选项C,“语文课程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即语文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故C项正确。
选项D,“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综合性与实践性”准确概括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即综合性与实践性,故D项正确。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 辽宁、吉林、黑龙江卷(含答案)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A.骨制凿刀B.燧石石器C.碳化稻粒D.彩陶残片2.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该表反映了当时()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3.唐代宗大历初年,国子司业归崇敬上疏提出,明经科考试“不求其文义,及第先取于帖经”,士子为了应试,多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不从师不问道,遂使“专门业废”“传受义绝”。
其所强调的是()A.明经科考试改革的必要性B.复兴儒学的紧迫性C.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合理性D.官学教育的重要性4.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摹印颁行”。
由此赦书“勒楷书写本”,经勘读后雕版“印造发递”。
此举有助于()A.扩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围B.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C.强化地方民众法律意识D.完善朝廷文书传递体系5.元代官员对上都有如下描述:“在市者,则四方之商贾,与百工之事为多……奇货用物,本末纤巨,莫不毕至。
”下列描写上都的诗句中,可与该描述互证的是()A.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账房乱如云B.王畿千里近,御苑四时春C.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D.向来冰雪窟,今作帝王州6.1878年,左宗棠上《复陈新疆情形折》,建议在新疆广设义塾,教授汉文,使民众“略识字义”,“征收所用券票,其户民数目,汉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户民易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文化形象的五个维度
从国家文化形象认知主体的角度而言,两类认知主体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一是“他者”,一是“自我”。
一个国家在“他者”心中的文化形象,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吸引力;一个国家在“自我”民众心中的文化形象,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文化认同、文化凝聚力,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民众以怎样的自觉去对外展示、塑造自己国家的文化形象。
两类认知主体的存在及其同等重要性要求我们在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内外一体、整体联动。
不论从哪类认知主体角度讲,要形成清晰的关于当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有五个维度需要我们同时关注。
一是根基。
文化建设的全力推进是奠定国家文化形象的坚实基础。
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建成了国家、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98%;互联网已经可以将文化信息送到村一级。
这些数字折射着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进程。
认清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当代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着的文化建设,这是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根基。
二是灵魂。
文化形象的认知历程与文化体系的结构一致,以价值观为最深层的所在。
只有真正深入到一个国家的文化核心即价值观,我们才能够穿越种种文化现象,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国家的精确的文化形象。
中华文化有其深沉的价值追求,千百年来潜移默化地浸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追求发展进步的主旋律,也是当代中国追求的最基本的文化精神。
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一部分。
三是持守。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但对待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中国人曾经陷入迷茫。
这里面既有一味埋头于历史的封闭自恋,也有对历史文化的轻视和不屑。
中国人的许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与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当代中国对孔子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正给以越来越多的尊重。
优秀传统文化是流注于当下中华民族肌体中的精神血液,也是中华民族显著的精神标识。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是我们认识当代中国及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维度。
四是创新。
不容否认,从中华文化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具有保守性的材料,但同时需要看到,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中有着更为强烈的追求创新的传统。
“日新为道”的“日新”追求,“变则通,通则久”的通变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意识,“去故取新”的更化勇气等,都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中创新精神的鲜明体现。
正是这种传统的存在,使得中华文化能够突破保守性,不断超越,一路向前。
认识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我们不能不聚焦创新这个时代性的主题;传播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我们也应当学会讲好当代中国创新与进步的故事。
五是气度。
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有过许多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正是在和世界不同文化体系的交流互动中,中华文化不断地丰富着自我,也为人类文明的进程贡献着自己的智慧。
在国际舞台上,我们不断申明尊重文明多样性的主张,强调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这些主张,表达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心声,也正成为当下中国文化建设的积极实践。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0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国家文化形象认知主体的角度而言,“他者”与“自我”对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的意义、价值和重要性虽不相同,但都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
B.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建成并完善了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98%,互联网也能将文化信息传到村一级。
C.在对待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的态度上,国人的态度曾经是非常复杂的,沉浸其中陶醉不已者有之,对其表现出轻视与不屑者亦有之。
D.中华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保持创新的传统,不断地丰富自我,为人类文明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因而和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进行着良好的交流互动。
10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逐层分析了认知当代中国文化形象所需的五个维度——根基、灵魂、持守、创新、气度,引人关注与思考。
B.文章在论述中国文化形象的五个维度时,采用了并列结构,对每个维度又以总分的方式
进行了论证分析,条理清楚,便于读者理解。
C.文章以当代中国对孔子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给以尊重的事实,来证明持守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彰显当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性。
D.“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古代格言的引用,为阐释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历来都追求创新精神提供了实证。
10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文化形象的形成要建立在国家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上,关注国家文化建设,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
B.在当代中国,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的灵魂是要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当前人们追求的文化精神的根本。
C.塑造中国良好的文化形象需要创新精神,这既要表现为对自身的超越,也应表现为对外来文化的学习、融合与创新。
D.在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学会与其他文明和谐共处。
【答案】
107.C
108.A
109.B
【解析】
107.试题分析:A 项错,根据原文可知,“两类认知主体”具有“同等重要性”; B 项“已经建成并完善了”错,原文是“已经初步建成了国家、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D项错,强加因果。
108.试题分析:“总分总的结构”错,文章最后没有总结。
点睛:论述类文文章的结构较为简单,围绕一个概念展开,所以考核结构难度不会太大,这样为命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考核时把文章的思路和文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核,
有时是思路出现错误,有时是文章的内容出现错误,但以文章的思路出现错误为主,主要是各段之间的关系和一段内各句之间的关系。
答题时首先明确文章的基本结构。
一般情况论述类文章的结构都是总分总的结构,行文主要是并列式或层进式,这样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基本都要明确观点。
段内各句的关系一般为递进、转折、因果、释说、并列等,注意找到文章的关键的关联词语进行辨析。
109.试题分析:根据原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追求的最基本的文化精神”而非“文化精神的根本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