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三曹诗歌悲忧之情的比较
论三曹诗歌的艺术差异
辽东学院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论“三曹”诗歌的艺术差异摘要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特别是诗歌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文坛上涌现出大批作家,打破了东汉末年诗坛上的沉闷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
而“三曹”父子作为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诗歌在艺术风格上具有共同的“建安风骨”特色,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各领风骚。
他们总起来,构成了建安诗歌一代繁荣的格局;分开来,又各以其独特成就傲视文坛。
把握了“三曹”,就把握了建安诗歌的核心,把握了中国诗歌史上文人诗的第一个高潮,把握了五言古诗“彬彬之盛”的一个时代。
本文以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三曹”的文学作品,从时代背景、社会生活对个人人格、文学情趣、创作道路的影响揭示“三曹”诗歌在创作形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诗歌风格这些方面的差异,充分肯定他们各自不同的艺术价值。
在通过诗歌参证历史或通过历史印证诗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文学素养,还能拓展认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一定了解,初窥学术门径。
关键词:“三曹”诗歌;艺术特色;差别;原因建安时期的文学巨匠——“三曹”父子,作为这一时期文坛的领军人物,对建安文学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中国文学史做出的重大贡献更是不容忽视。
“三曹”诗歌的艺术风格在共同的“建安风骨”特色之上又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各以其独树一帜的创作,为自己立下了不朽的丰碑。
本文试图对其中的差别进行深入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建安文学总体上说境界比较开阔,自由通脱。
建安诗歌更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三曹”作为建安诗坛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诗歌主要是学习乐府民歌,在艺术上受到汉乐府叙事性的影响,又加强了抒情性,并向着文人化的诗歌转变。
同时也受到《古诗十九首》的影响。
曹操的诗歌和散文有尚质崇实的特点,其后诗文的总体取向是渐趋工致华美。
论“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论“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中文摘要:建安时期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惊艳绝伦的诗人,而曹操、曹丕、曹植三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三曹”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苦短的感慨,再加上他们共同经历了建安时期这个极为动荡的历史时期。
相同的生活年代,为他们的文学作品都旗帜鲜明地或多或少打上了共同的时代主旋律。
但个体人的人生经历和脉络不可复制和模仿,这又使得“三曹”的文学作品处处彰显出独属于他们个人的风格和特点。
为了深入研究“三曹”诗歌的特点,本文将从诗歌题材、思想感情、语言特点以及艺术手法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三曹”诗风的差异。
关键字:曹操;曹丕;曹植;诗歌风格Abstract:As a very important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Jian'an period has seen many amazing poets, and Caocao, Caopi and Caozhi are among the best. "San Cao" i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Jian'an Literature", the high political ideals, the shortness of life, and the fact that they have experienced the extremely turbulent historical period of Jian'an period, which makes them have a common era in poetry creation. Characteristics, its poetry also has a common style of the same line. However, the strangeness of life encounters makes their poetry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style. Next, thispaper will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oems of poetry, thoughts, feelings, language features and artistic techniques.Keywords:Caocao;Caopi;Caozhi;poetic style.引言:在我国灿烂的文学发展历史的长河中,高潮与低谷总是此起彼伏,以曹操及他的两个儿子为代表的汉末建安文人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书写了彪炳史册的华丽篇章。
浅谈“三曹”诗歌艺术风格的差异及其原因
因进 行 了讨论
关键 词 : 歌 ; 诗 差异 ; 因 原
谈到 中 国诗 歌 , 得 不谈 到 晋瑰 时期 的 “ 就不 建安风 骨 ” 。它 以 其作 品 内 创新 , 在这 方 面 的突 H成 就极 为 明 显。 他 ; 在 的慷 慨 悲 凉 的感 染 力和 强烈 抒 发 诗人 自我情 感 的热 情 ,在 诗 歌 的舞 台 1 在文 学 成就 上 . 4 曹操 把 作 为 民间 文 学形 式 的 乐府 改 选 为文 人 文学 的重 要 形 式 ,对 乐 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谈到“ 建安风骨”就不得不提到曹氏父子 。他 ,
民 营 的差异及其原 因 诗
黄 阿元
( 化 学 院 文 学与 传媒 学 院 , 绥 黑龙 江 绥 化 120 ) 5 0 0
三曹中诗风古直悲凉的诗
三曹中诗风古直悲凉的诗一级标题:三曹中诗风古直悲凉的诗二级标题:诗人曹操三级标题:曹操的背景与诗风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三国时期魏国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是三曹中的一位。
曹操出身于官僚家庭,他的祖父曹腾曾任河东太守,父亲曹嵩官至北海郡太守。
曹操的文学造诣极高,他精通辞章,擅长作诗和书法,被誉为具有千古冠军之才。
他的诗歌风格古朴直接,情感激越,常表现出凄凉悲壮的场景和内心的忧伤。
三级标题:曹操的古风直悲凉的诗曹操的诗歌作品中,不少展现了古朴直悲凉的风格。
以下是几首代表作:1. 登楼赋得龙门山登楼望远,万馀楼船犹如织,企望岱岳,青青绝尘绥。
曾将木石网,覆载挂丹青;大江不见头,深渊焉可臆;皇玺葳蕤集,黄屋听金壶。
辽东千帆动,中原箭雁驰;偷闲还学养,倾耳尽伊洗;沉思满离忧,絮语惊心绪。
2. 归舟戏思贺兰山千里席卷尽,寒鸦一片秋。
贺兰山驶过,心如刀割头。
凉风未解腻,故应鸣凄切;渐觉长途劳,思绪堪愁绝。
路任白云归,说难似也为谁理。
3. 破幽州歌兽尽天东哭,城边一声声。
座上黄髪怒,山头白骨生。
五纪贞松前,六州岁云暖。
最闻万马蹄,终已破颜草。
这些诗作中,曹操通过自然景色和身世纷乱的描绘,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凄凉悲壮情感。
他的诗歌往往直接打动人心,展现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掌握和对生命悲壮的理解。
二级标题:诗人曹丕三级标题:曹丕的背景与诗风曹丕(187年-226年)是东汉末年至三国魏初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三曹中的一位。
他是曹操的长子,自幼聪明好学,精通音律,六岁即能吟诵《诗经》,他酷爱文学,也培育了许多文人。
三级标题:曹丕的古风直悲凉的诗曹丕的诗作中,也有许多表现出古风直悲凉的作品。
以下是几首代表作:1.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 宋赋九首之四:赋得乌栖荒村深院萤初落,孤灯夜欲长。
闻君传《缺月》,能补东南旁。
(完整word)【精品】三曹在诗歌创作上的异同
浅析“三曹”人生及其诗歌创作摘要:汉末建安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作家,打破了东汉末年诗坛上的沉闷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
由于他们都共同经历了汉末离乱的痛苦生活,所以能自觉继承汉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在诗中通过叙述丧乱及感叹身世,吐露建功立业的抱负,具有慷慨悲凉、明朗刚健的独特风格。
人们把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建安文学”。
“三曹"即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
他们政治地位显赫,文学成就很高,成为当时文坛领袖,是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关键词:三曹建安风骨刚健婉约慷慨建安时期,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是一个转变时期,此时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它已经完全摆脱了汉代诗歌“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功利主义诗歌思想,完全归之于抒一己情怀,但写此心,而不虑及其余.曹氏父子是建安诗歌的集大成者,引领一代文坛。
“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 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邈英逸,故俊才云蒸”(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正是曹氏父子的诗歌创作为建安文学的兴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耀眼的明珠并光照后世。
曹氏父子虽出自一家,但由于人生境遇的不同使这三人的思想感情大不相同,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便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形成迥异的文学内涵和艺术风格.一建安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这为想建功立业之人提供了可能,激发了士人追求功业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了事事多变,人生无常的深沉感叹。
这种环境为士人创造了一种慷慨悲凉的情境,从而形成了诗歌慷慨悲凉的独特格调,“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刘勰《文心雕龙》)。
曹氏父子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他们的诗歌中更是充满了“高古之骨,苍凉之气"(钟惺《古诗归》),但由于性格、际遇的不同,这种慷慨悲凉之气亦各有不同。
第二讲-三曹诗歌悲忧之情的比较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六点 五十九分。
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昂?悲丽平 壮 观,白如积雪利秋霜。駮犀标首,玉琢中央。 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致福 祥。吴之辟闾,越之步光,楚之龙泉,韩有墨 阳,苗山之铤,羊头之钢,知名前代,咸自谓 丽且美,曾不知君剑良绮难忘。
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饰以翠翰, 既 美且轻。表容仪,俯仰垂光荣。宋之章甫,齐 之高冠,亦自谓美,盖何足观?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六点 五十九分。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 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其匿。归鸟 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 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 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 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 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 咄唶令心悲。
26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六点 五十九分。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 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 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 仁。仓促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 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 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 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陌上桑 曹丕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 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笮。虎豹嗥动, 鸡惊禽失,群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盘石, 树木丛生郁差错。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 沾枕席。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 相痛惜。
16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六点 五十九分。
寡妇 曹丕
友人阮元瑜早亡,伤其妻孤寡。为作此诗。
27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六点 五十九分。
古代诗歌鉴赏-简析“三曹”在诗歌创作上的各自特点
古代诗歌鉴赏-简析“三曹”在诗歌创作上的各自特点简析“三曹”在诗歌创作上的各自特点摘要:汉末建安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作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三曹”,即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在他们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这三人在各自创作上又各具特点。
关键词:三曹苍劲有力清丽婉转悲凉豪迈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
在他的诗歌中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有军事家的豪迈壮阔,“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有文学家的深邃思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的诗歌多半是反映社会的重大问题,诗歌的主要风格是慷慨悲凉、雄劲、质朴和古直。
以慷慨、雄劲为主,出以深沉,偏胜于阳刚,在诗中直陈其慨、直抒胸臆,有一种雄浑壮阔的悲壮美。
《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二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以简练形象的语言,大幅度的勾画出战乱时代百姓悲惨的生活画面,富有深意。
曾有人评价此诗:“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同时,全诗充满着强烈的爱憎感情,言简意赅,悲慨深刻。
曹操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富有雄才大略的军事家、政治家。
在《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则表现了他对人才的渴求,渴慕贤才,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
诗句深切的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实现统一大业的雄心。
《观沧海》中对波涛水阔、海岛耸立、草木繁盛、气象万千的描写有吞吐宇宙之势,豪迈纵横、气韵沉雄,苍劲雄浑,鲜明地体现了“建安风骨”的特色。
曹操的是个在形式上主要用四言为主的乐府古题,抒写全新的时代感受。
内容上主要有二:一是用乐府记时事,二是用乐府抒壮怀。
三曹诗歌艺术风格方面的差异
三曹诗歌艺术风格方面的差异
曹操、曹丕和曹植,三人皆活跃于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特殊的时期——汉末三国。
他们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更是杰出的文学家。
三人在诗歌创作上的艺术风格各有千秋,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曹操,字孟德,他的诗歌风格朴实无华,不尚藻饰。
曹操的诗歌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
他的诗歌情调以慷慨悲凉为特色,这种情感基调在建安文学中尤为突出。
曹操的乐府诗并不完全照搬汉乐府的成规,而是有所创新和发展。
例如,《薤露行》、《蒿里行》等诗,在曹操的笔下,这些原本是挽歌的旧题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
曹操的这种创作手法,不仅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丕,字子桓,他的诗歌风格则与曹操有所不同。
曹丕的诗歌委婉含蓄,秀美且细腻。
他的作品给人一种宁静、柔和的美感,这种美感被后人称为“便娟婉约”。
曹丕的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更为内敛,但却同样能触动人心。
曹植,字子建,是三人中文学成就最高的。
他的诗歌乐观开朗,昂扬豪迈,展现出一种清刚健美的特质。
曹植的词采华茂,情感丰富,既有雅怨之愁,又有文质
之体。
但值得注意的是,曹植的后期作品出现了隐曲深沉的特点,甚至流露出哀伤忧愤的情绪。
这可能与他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
曹操、曹丕和曹植三人的诗歌艺术风格各有千秋。
曹操的朴实无华与慷慨悲凉、曹丕的委婉含蓄与秀美细腻、以及曹植的乐观豪迈与深沉哀伤,都展现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才华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这些差异不仅使他们的作品各自具有鲜明的特色,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宝库。
(完整word)三曹诗风差异
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地位。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们的诗歌既具有建安文学“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曹操的诗风,兼具慷慨雄劲和“古直悲凉”;曹丕的诗,风格“便娟婉约”;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其诗风前期豪放刚健,后期深沉悲凉.本文从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对作品风格具有决定影响的角度出发,对“三曹”诗歌的风格和差异进行了论述.汉末建安时期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则是建安文人的杰出代表。
三曹对建安文学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由于都经历了汉末建安这个极其动乱的历史时期,“三曹"的创作烙上了建安的时代烙印。
他们以自己的“悲凉慷慨”之情铸造出不朽的建安风骨。
同时又由于三曹所处的社会环境,身份地位,个人特性的差异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等原因,其诗歌风格又存在明显的差异。
三曹诗风概述曹操现存的二十几首诗全部是乐府歌词,其中四言最优。
其主要诗风是慷慨雄劲兼古直悲凉。
如宋朝敖陶孙在其《诗评》中指出:“魏武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钟嵘《诗品》则云:“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短歌行》是最能代表曹操思想感情和体现其慷慨雄劲兼古直悲凉风格的诗作之一:全诗用语古朴直率,不事雕凿,鲜明的表现了诗人为建功立业而求贤若渴的愿望。
诗人先是悲歌慷慨,感叹人生短促,年华易逝,一转而为对贤才的思念,及完成统一大业的勃勃雄心,深具悲凉慷慨之气。
曹丕现存诗四十首。
以七言最为著名。
曹丕诗歌风格正如清代沈德潜也在其《古诗源》中说:“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事实也是如此,试看《燕歌行》其一:秋风萧瑟天气凉···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是最能代表曹丕诗歌风格的作品之一,作者以细腻委婉的手法,刻画秋夜思妇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细致入微,把少妇独居的孤寂,孤苦的期待,思念的情素,表现的惟妙惟肖,回环往复,缠绵悱恻,悲凉感人。
“三曹”诗歌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
“三曹”诗歌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曹操现存的二十几首诗全部是乐府歌辞,其诗歌的主要特点是悲凉慷慨,气势豪雄。
最能体现曹操悲凉慷慨特色的,是那些抒写抱负、表现雄心壮志的诗篇。
代表作是《短歌行》、《步出厦门行》等。
曹操的游仙诗均为晚年所写。
诗人幻想用游仙来延长寿命,但又清楚地知道,死亡乃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为此常处于矛盾之中。
《精列》中的“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就充分反映了这种矛盾思想。
曹操诗歌还具有质朴、古直的独特风格,这主要表现在他运用不假雕琢的语言写诗和写诗时采用的自描手法上。
曹丕的诗歌呈现出另外一种情。
倾向于一种景富于情的情况。
其诗歌的主要风格是委婉含蓄,秀美细腻,而不激情突兀、豪气逼人,具有宁静、柔和之美。
从“建安风骨”来说。
显得激昂不够而悲凉有余。
论其性质,他的缓弱之气,是偏胜于阴柔,而又兼含阳刚。
缓而偏柔者,主要指其清新雅洁、晶莹明彻的意象,但总的说来是细腻柔媚有余而阳刚之气不足。
曹植现存诗歌,一半以上是乐府诗,多数是抒情诗。
曹植前期的诗歌乐观开朗,昂扬豪迈,清刚健美,很有曹操的雄风,《白马篇》充分地体现了他前期诗歌风格。
曹植后期诗歌在强烈抒发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这一点上,同前期精神是一致的,但由于他的生活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诗歌风格也变得隐曲深沉甚至哀伤忧愤,情绪低回。
总观曹植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出,其诗既有刚烈之风,又有儒雅之调;既有曹操的阳刚之气,又有曹植的阴柔之美;既有慷慨昂扬,也有凄凉悲伤。
曹植后期也写过不少游仙诗,但风格却与其父不同。
曹植写游仙诗是因为他后期“欲从征而未能,求自试而未可”,诗歌体现出来的是隐曲忧愤的风格。
虽然三曹诗歌的风格各有千秋,但其中有一点是非常相似的,那就是他们的诗歌大都与他们的政治理想和人生遭遇紧密相联。
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
浅谈“三曹”诗歌比较
浅谈“三曹”诗歌比较内容摘要:“三曹”同为建安时期的诗人,具有共同的建安风骨特点,但由于三人的社会地位、经历不同,其风格表现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正因如此,“三曹”的文学形象才更加鲜明,更具魅力。
关键词:诗歌、文学、诗风、特点、贡献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曹操通过战争,统一了北方,社会有了比较安定的环境。
曹氏父子都有较高的文学修养,由于他们的提倡,一度衰微的文学有了新的生机。
在当时建都的邺城,聚集了一大批文人。
曹操、曹丕、曹植是建安时期最为优秀的诗人。
他们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名篇佳作。
本文通过对“三曹”作品相同点和“三曹”同题材作品对比的总结,分析“三曹”作品的异同,展现“三曹”诗歌的独特魅力及其对建安文学的贡献。
一、“三曹”诗风比较曹操诗慷慨悲壮,刚健雄放。
他笔下的题材常与军事活动相联系,这与他的经历有密切关系。
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临碣石山,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又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蒿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
这些构成了曹操诗慷慨悲壮,刚健雄放的总体风格。
萧涤非说曹操“盖其雄才大略,足以骄其气;其势位之隆高,足以吐其气;而其生活之变动,治军三十年,足迹所至,南临江,东极海,西上散关,北登白狼,又足以充其气也”[1] 曹丕“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2]曹丕诗多写游子思妇,男女风情,风格婉约阴柔,悱恻缠绵,细腻委婉,情感凄凉哀怨。
如《燕歌行》、《杂诗》等篇,表现的场面都不大,但笔势回环曲折,情景交融,思绪绵绵。
《燕歌行》是最能代表曹丕诗歌风格的作品之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能忘。
“三曹”诗歌比较
“三曹”诗歌比较
“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
本文将对他们的诗歌进行比较探讨。
首先,曹操的诗歌尤其以叙事和抒情为主。
他的诗歌风格简练、深沉,不滥用华丽的词藻,而是以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感情和情感。
曹操的诗歌包含了很多哲理性的思考,如《观沧海》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表现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世事深邃的洞察力。
其次,曹丕的诗歌注重于表现情感。
曹丕的诗歌风格流畅、清新,常常表现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他的诗歌情感深厚、感性而又唯美,如《燕歌行》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表现出对自然的浪漫化和爱情的美好祝福。
最后,曹植的诗歌则是以抒发情感为主。
曹植的诗歌充满了青春、激情和朝气,语言简单明了,情感真挚,如《洛神赋》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流露出对爱情的向往和不输的豪情。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曹”诗歌的不同风格有别于各自的生活和性格特点。
尽管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风格,但他们在诗歌中都注重表达情感和思想,反映出时代和人生的厚重。
这些诗歌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更是长久以来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让人们对于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
三曹风格异同论
三曹风格异同论摘要: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苦短的感慨,使三曹诗歌具有一脉相承的共同风格。
但人生际遇的迥异,又使三曹诗歌在风格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有一种雄浑壮阔的悲壮美;曹丕的诗婉约哀怨,具有柔和秀丽之美;曹植前期的诗乐观开朗,昂扬豪迈,而后期却哀伤忧愤,情绪低落。
本文从建安时代的社会环境,“三曹”的人生际遇等角度出发,对三曹诗歌风格的异同进行论述。
关键词:曹操;曹丕;曹植;诗歌;风格异同建安时代,“三曹”为中国诗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
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曹”由于都经历了汉末建安这个极其动乱的历史时期,在文学上所受的熏陶和接受的文化教育有着诸多共同之处,这使得他们的诗歌有共同的建安特色。
东汉末年的动乱,激起了“三曹”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
曹氏家族“内兴文学”,以“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奠定了建安风骨的基调,为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曹操被称为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御军三十余年……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这些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现实,推动了其他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
曹氏家族还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泛网罗文士,曹操的文学路线和创作态度对于当时文坛起着具体的领导和倡引作用;曹丕秉承曹操粗犷高昂的诗风,推陈出新,开创了文学批评的风气;曹植自幼长在这个具有特殊社会政治地位和充满文学气氛的家族里,家庭的熏陶,对于其建功立业思想和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影响深远。
他在自己的诗歌中抒发的“人居一世间,忽如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与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两者所反映出的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和慷慨多气的诗歌风格,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这种思想既感于社会的丧乱现实,同时又反映了新时代文人可贵的进取精神。
浅谈“三曹”诗歌比较
浅谈“三曹”诗歌比较唐朝诗人曹雪芹、曹丕、曹操被誉为“三曹”,对于中国文学史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他们的作品主要是以诗歌形式表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三曹”诗歌的比较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文学成就和风格特点。
首先是曹雪芹,他是清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他的代表作品《红楼梦》是中华文学的经典之作。
他的诗歌作品体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曹雪芹的诗歌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追求,他渴望寻找到最为真实的情感表现,并通过诗歌来描绘出自己心中所感受到的那份深情。
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上,曹雪芹善于采用典故来加以铺陈,同时他的诗歌中常常伴随着对于历史的考察和思考,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具有了独特的历史意义。
其次是曹丕,他是魏国的皇帝,被誉为三国时期文坛名士。
他的诗歌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曹丕的诗歌极富韵律感和节奏感,他在创作中常常采用音韵美的手法来加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并且,曹丕的诗歌作品还具有丰富的心灵表现,他深刻地反映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他认为人生如梦,唯有心中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传达人生的意义。
这种情感的表现方式使得曹丕十分受到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最后是曹操,被誉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作品中体现出了他深厚的思想情感和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能力。
曹操的诗歌作品有很强的战士风范,他常常将自己宏大的抱负、澎湃的情感与磅礴的气势结合在一起,通过诗歌的形式鲜明地表达出来。
同时,曹操的诗歌作品还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广泛的知识储备,他常常采用典故引用、古文经典等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理念和情感表达。
综上所述,“三曹”诗歌作品各有千秋,在思想与感情的表现、艺术风格、情感深度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
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中华文学的历史脉络和各个时代的文学风貌,也为我们今后的创作和欣赏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生智慧。
三曹诗歌风格差异
摘要建安文学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位诗人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但是由于三位诗人的社会地位以及经历的不同,导致了他们的诗歌既具有建安文学的“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这种明显的时代特征,同时也使得他们的诗歌中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
曹操的诗歌慷慨悲凉、雄劲、质朴和古直,透露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悲壮的“古直悲凉”的美感;曹丕的诗歌委婉含蓄,秀美且细腻,具有一种宁静、柔和的“便娟婉约”的美感;曹植的诗歌乐观开朗,昂扬豪迈,清刚健美,透露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美感,但是后期却出现隐曲深沉,甚至出现哀伤忧愤情绪低回的特点。
所以本文将从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对其作品具有决定影响的及角度出发,对“三曹”诗歌的各个风格上的差异以及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论述。
关键词:“三曹”,诗歌,差异,风格AbstractThe "three Cao" poets of the period they are kin, Jian ' an literature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 literary history. While Cao Cao, Cao Pi, Cao Zhi, parent-child, the three poets wer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of Jian ' an literature, but due to differences in social status and experience of three poets, resulted in their poems of Song Jian ' an literature "generous to any gas, upright so that" this appa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but also there are very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ir poetry. They vary in the style of the poems showing the same, has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Cao Cao of poetry generous dreary, and strong, and simple and ancient straight, revealed out a forceful Grand of tattoos of "ancient straight dreary" of beauty; Cao Pi of poetry euphemism implicit, beautiful and delicate, has a quiet, and soft of "will Juan graceful" of beauty; Cao Zhi's of poetry optimistic cheerful, high heroic, Qing just bodybuilding, revealed out "man odd high, Word mining China Mau, love and ya complaining, body is text quality" of beauty. But later hidden songs appear deep, even sadness worried and indignant feeling keyed feature. It is because the "three Cao" poems of different styles an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e "three Cao" literary images to later more visible, and more attractive. Due to "three Cao" by Department of social status, and identity status,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ces and itself of development, various causes, led to has three bit poet of poems of style exists with clear of differences, so this will from social environment, personal experience on its works has decided effect of and the angle starting, on "three Cao" poetry of all style Shang of differences and formed these differences of causes for addresses.Key words:The "three Cao",poetry,differences,style目录绪论 (1)一、“三曹”诗歌之同 (1)(一)感时伤世 (2)(二)忧生之嗟 (3)(三)雅好慷慨 (5)二、“三曹”诗歌之异 (6)(一)风格之异 (6)(二)情志之异 (8)(三)意境之异 (11)三、“三曹”诗歌的发展及其影响 (13)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绪论汉末建安时期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是建安时期文人中最杰出的代表。
三曹诗歌悲之情的比较
三曹诗歌悲之情的比较悲之情的比较慷慨悲凉是建安诗歌的共同特点由于三曹的地位气质的不同其悲忧之情在各自的诗歌中又有不同的表现曹操的悲忧之情多系于大处他的诗歌关注社会重大问题表现社会重大题材思想内容深厚深刻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梁钟嵘《诗品》魏武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宋敖器之《诗评》薤露行曹操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蒿里行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帝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苦寒行曹操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道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曹丕的悲忧之情一方面是在节序如流乐极哀来时对自我个体生命的a name=baidusnap0/a忧伤/B一方面把目光投向普通的民众通过普通人的不幸体悟人间普遍存在着的忧伤/B之情丹霞蔽日行曹丕丹霞蔽日彩虹垂天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孤禽失群悲鸣云间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有之嗟我何言大墙上蒿行曹丕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地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冬被貂@温暖夏当服绮罗轻凉行力自苦我将欲何为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上有仓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何不恣意遨游从君之喜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昂悲丽平壮观白如积雪利秋霜驳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吴之辟闾越之步光楚之龙泉韩有墨阳苗山之铤三曹诗歌悲之情的比较羊头之钢知名前代咸自谓丽且美曾不知君剑良绮难忘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饰以翠翰既美且轻表容仪俯仰垂光荣宋之章甫齐之高冠亦自谓美盖何足观排金铺坐玉堂风尘不起天气清凉奏桓瑟舞赵倡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酌桂酒脍鲤鲂与佳人期为乐康前奉玉卮为我行觞今日乐不可忘乐无央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燕歌行曹丕其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想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其二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飞]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清代王夫之《船山古诗评选》评曹丕《燕歌行》其一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明代胡应麟《诗薮》评曹丕《燕歌行》二首子恒《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杂诗曹丕其一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无河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其二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吾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清代沈德潜《古诗源》评曹丕《杂诗》二首《杂诗》二诗以自然为宗言外有无穷悲慨陌上桑曹丕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笮虎豹嗥动鸡惊禽失群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郁差错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席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惜寡妇曹丕友人阮元瑜早亡伤其妻孤寡为作此诗霜露纷兮交下木叶落兮凄凄候雁叫兮云中归燕翩兮徘徊妾心感兮怅惆白日急兮西颓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怅延伫兮仰视星月随兮天回徒引领兮入房窃自怜兮孤栖愿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三曹诗歌悲之情的比较怀清代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曹丕诗魏文帝诗如西子捧心俯首不答而回眸顾盼无非可怜之绪倾国倾城在绝世佳人本无意动人人自不能定情耳曹植诗歌的悲忧之情有些是发于国事的更多的则是个人的忧时忧生之嗟他后期的诗歌充满了人生的悲愤和不平泰山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野田黄雀行曹植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见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吁嗟篇曹植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沉下泉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当南而更北谓东反而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飘u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株D 连七哀曹植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赠白马王彪曹植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黑白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其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令心悲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M无乃儿女仁仓促骨肉情能不怀苦辛三曹诗歌悲之情的比较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曹植的抒情长诗《赠白马王彪》哀伤自己与其兄任城王曹彰死别与其弟白马王曹彪生离更哀伤自己汲汲可危的命运宋代刘克庄《后村诗话》评此诗忧伤/B慷慨有不可胜言之悲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感不仅仅是忧伤/B更多的则是恐惧和悲愤由于世情险恶饱受忧患曹植写了不少游仙诗从中寻求思想寄托抒写对现实和忧愤之情这类游仙诗继承了屈原所开创的悲时俗之迫i兮愿轻举而远游《楚辞远游》的愤世精神的远游篇曹植远游临四海俯仰观洪波大鱼若曲陵承浪相经过灵鳌载方丈神岳俨嵯峨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琼蕊可疗饥仰首吸朝霞昆仑本吾宅中州非我家将归谒东父一举超流沙鼓翼舞时风长啸激清歌金石固易弊日月同光华齐年与天地万乘何足多从以上对三曹作品悲忧之情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同是悲与忧曹操诗中更多的是悲凉曹丕诗中更多的是悲伤而曹植诗歌中更多的则是悲愤。
最新三曹诗风异同
三曹诗风异同三曹诗风异同建安时期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开创了彬彬大盛的建安文学新局面,形成了建安诗歌慷慨悲凉、明朗刚健的风貌。
三曹的创作体现了建安文学的时代特色及不同阶段的个体特征。
共同点:①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歌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诗歌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同的贡献。
曹操借乐府旧题写时事,开创一代诗风;曹丕诗歌以抒情性代地替写实性,运用乐府艺术形式时引赋入诗,开拓了诗歌艺术表现;曹植在乐府诗中注入强烈的感情与个性,使原来以叙事为主的乐府转向以抒情为主,丰富了五言诗的表现手法。
②曹氏父子的创作,体现了建安时期追求“慷慨悲凉之美”和非功利、主激情、重个性,求华美,注重个体生命体验的特点。
③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怨,强烈个性的表现及浓郁的悲剧色彩的表现贯穿其创作之中。
不同点:①风格差异;三曹创作体现了建安风骨初期、中期及后期不同的风格特征。
曹操的诗歌古直悲凉,曹丕的诗歌激扬壮丽;曹植的诗歌豪宕深沉,情兼雅怨。
曹操诗通脱,曹丕诗华丽,曹植诗沉著。
②诗歌内容侧重点、艺术表现不同:曹操的诗歌多从时事政治、军事民情方面反映现实;曹丕的诗多从离愁别怨、家庭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曹植的诗主要从自身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内心的悲愤忧思的角度反映社会现实;曹操的诗激烈深刻,勇于批判,顽强进取,多英雄本色,大将风度;曹丕的诗委婉平和,固步守成,多公子声气,儿女柔情;曹植的诗悲怆幽怨,多诗人气质,情感浓郁;曹操诗报国述志,蒿目时难,侧重时事、政治、民情的抒写;曹丕的诗工于言情,重在乱世余人心理的表达;曹植的诗重在个体遭受挫折的悲哀与怨恨的抒发;曹操诗质胜文;曹丕的诗文胜质,曹植的诗文质合一。
③题材表现、情调不同曹操的诗多抒发生灵涂炭,四海未定的悲情,其情深沉、苍茫、浩大,主要借乐府旧题反映现实,直陈其事,明情显志,忧国悯时,充满“悲情”;曹丕的诗多怀着迷惘的思绪,淡淡的情愁,关注游子思妇的叹息,思考生命本体存在的价值,其情细腻深婉,纤巧细密,充满“忧情”;曹植诗歌着重描述个体需要在遭受挫折后的悲哀与怨恨,展示失意者的内心世界,其情曲折腾挪,沉痛深挚,充满哀怨。
试论三曹诗歌“悲情美”的差异
寄, 多忧 何 为 ” 、 “ 载驰 载驱 , 聊 以 忘忧 ” 。 综 上而言 , 我们不难发现 , 曹 丕的诗 中既有漂泊 他乡 ,不能 回家的游子 “ 还望故 乡 ,郁何 垒
《 短 歌行 》 评价 道 “ 此是 曹孟 德 言
志之 作。 ”这 首诗之所 以撼动 人
心 ,不仅 仅是 他对生命 如露 的忧
思, 更 在 于他那 “ 山不厌 高 , 水 不 厌深 ” 的胸 怀 以及 “ 周公 吐 哺 , 天
下归心” 的抱 负 。正 是 因为 诗 人 有
方树评价 《 薤露 行》 是“ 浩气奋迈 , 古直 悲凉 , 音节词 旨, 雄姿真朴 。”
甚 有悲 凉之句 。” [ 2 ] 4 7 s 敖 涛孙 曾赞 论: “ 魏 武 如 幽 燕 老 将 ,气韵 沉 雄 。” [ 3 l 8 徐世溥也有 “ 苍茫浑雄 , 自 有开创之象 ” [ 3 l 加 的美誉 。 1 . 对战乱连绵 、 生灵涂炭 的感
伤
悲 怆的审美 体验模式 也构成 了建 安风骨 的核心精 神。
再如《 苦寒 行 》 , 诗 歌 开篇 就开 门 见 山的写 出了太行 山的山势 高耸 与道 路的艰 险。“ 车轮为之摧 ” 这
一
是他们 在诗歌 中所体 现的悲情 却
迥然不 同。
一
.
对 生命苦 短的悲情 体验 ,所 以他
曹操诗歌 中的“ 悲怆” 美
的诗才会在慷 慨激烈 的情怀 中流
《 名都篇 》 写了他早期 的享乐和奢 华生 活 。这一类诗 带给 人一 种贵 公子 不谙世事 ,但 也愿意 享乐期 间的欢愉 。诗人虽 写 出 自己沉浸 于斗鸡跑马 、 歌舞宴 乐 、 觥筹 交错
“三曹”诗文比较研究
“三曹”诗文比较研究
朱稚冉
【期刊名称】《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00)003
【摘要】“三曹”是我国建安时期的文学家,三人的诗歌创作各有不同.创作动力上,“志”和“情”主导着他们的创作.艺术表现方面,曹操多击穿现实,借景以表慷慨,曹丕多发个人情长,寓情于景;曹植前期多壮怀之作,后期多抒发愤懑之感,借形象袒露自己.艺术风格方面,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诗文风格既有豪情,也多沉闷.【总页数】1页(P111)
【作者】朱稚冉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个体与伦理视角下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论曹七巧的泪与三仙姑的羞 [J], 许俊莹
2.“三曹”诗文中的政治意识 [J], 张俊荣
3.论《礼记》对三曹诗文创作的积极影响 [J], 陶广学
4.三曹诗文里友谊、青春与生命的歌唱 [J], 高自双
5.“七子”与“三曹”邺下交游及其诗文创作 [J], 谢其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寒行
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 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谿谷少人民, 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 中路正徘徊。迷惑失道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 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16
寡妇
曹丕
友人阮元瑜早亡,伤其妻孤寡。为作此诗。
霜露纷兮交下,木叶落兮凄凄。候雁叫 兮云中,归燕翩兮徘徊。妾心感兮怅惆,白 日急兮西颓。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 怅延伫兮仰视,星月随兮天回。徒引领兮入 房,窃自怜兮孤栖。愿从君兮终没,愁何可 兮久怀。
17
清代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曹丕诗:
11
其二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郁 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 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展诗清歌聊自宽, 乐往哀来摧肺肝。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 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鸧晨鸣声可 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12
清代王夫之《船山古诗评选》评曹丕 《燕歌行》其一: 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
这类游仙诗继承了屈原所开创的“悲时 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楚辞· 远 游》)的愤世精神的。
29
远游篇
曹植
远游临四海,俯仰观洪波。大鱼若曲陵, 承浪相经过。灵鳌载方丈,神岳俨嵯峨。 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琼蕊可疗饥, 仰首吸朝霞。昆仑本吾宅,中州非我家。 将归谒东父,一举超流沙。鼓翼舞时风, 长啸激清歌。金石固易弊,日月同光华。 齐年与天地,万乘何足多。
2
薤露行
曹操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3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帝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三曹诗歌 悲之情的比较
慷慨悲凉是建安诗歌的共同特点, 由于三曹的地位、气质的不同,其悲忧
之情在各自的诗歌中又有不同的表现。
1
曹操的悲忧之情多系于大处。他的诗歌, 关注社会重大问题,表现社会重大题材,思想 内容深厚深刻。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梁· 钟嵘《诗品》 魏武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宋· 敖器之《诗评》
5
曹丕的悲忧之情,一方面是在节序如流、 乐极哀来时对自我个体生命的忧伤,一方面 把目光投向普通的民众,通过普通人的不幸, 体悟人间普遍存在着的忧伤之情。
6
丹霞蔽日行
曹丕
丹霞蔽日,彩虹垂天。谷水潺潺, 木落翩翩。孤禽失群,悲鸣云间。 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有之, 嗟我何言。
7
大墙上蒿行
曹丕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 零落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 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地间, 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 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 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绮罗轻凉。行力自 苦,我将欲何为?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 车策肥马良。上有仓浪之天,今我难得久 来视。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 何不恣意遨游,从君之喜? 8
魏文帝诗如西子捧心,俯首不答,而回 眸顾盼,无非可怜之绪。倾国倾城,在绝世 佳人,本无意动人,人自不能定情耳。
18
曹植诗歌的悲忧之情,有些是发于国事 的,更多的则是个人的忧时忧生之嗟。他后 期的诗歌,充满了人生的悲愤和不平。
19
泰山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9
排金铺,坐玉堂。风尘不起,天气清凉。 奏桓瑟,舞赵倡。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 心动耳,荡气回肠。酌桂酒,脍鲤鲂。与佳 人期为乐康。前奉玉卮,为我行觞。 今日乐。不可忘。乐无央。为乐常苦迟, 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
10
燕歌行
其一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 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 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 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 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想望,尔 独何辜限河梁。
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昂?悲丽平 壮观,白如积雪利秋霜。駮犀标首,玉琢中 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 致福祥。吴之辟闾,越之步光,楚之龙泉, 韩有墨阳,苗山之铤,羊头之钢,知名前代, 咸自谓丽且美,曾不知君剑良绮难忘。 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饰以翠翰, 既美且轻。表容仪,俯仰垂光荣。宋之章甫, 齐之高冠,亦自谓美,盖何足观?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 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 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 情内伤。
24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途, 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修 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 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 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黑白,谗巧 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26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 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 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 儿女仁。仓促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 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 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 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27
曹植的抒情长诗《赠白马王彪》,哀伤 自己与其兄任城王曹彰死别,与其弟白马王曹 彪生离,更哀伤自己汲汲可危的命运。 宋代刘克庄《后村诗话》评此诗:
忧伤慷慨,有不可胜言之悲。
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感,不仅仅是忧伤, 更多的,则是恐惧和悲愤。
28
由于世情险恶,饱受忧患,曹植写了不 少游仙诗,从中寻求思想寄托,抒写对现实 和忧愤之情。
14
其二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 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吾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 客子常畏人。 ﹡﹡﹡﹡﹡﹡﹡﹡﹡ 清代沈德潜《古诗源》评曹丕《杂诗》 二首: 《杂诗》二诗以自然为宗,言外有无穷 悲慨。
15
陌上桑
曹丕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 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笮。虎豹 嗥动,鸡惊禽失,群鸣相索。登南山,奈何 蹈盘石,树木丛生郁差错。寝蒿草,荫松柏, 涕泣雨面沾枕席。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 怅窃自怜,相痛惜。
25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 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其匿。归 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 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 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 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 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 金石,咄唶令心悲。
明代胡应麟《诗薮》评曹丕《燕歌行》 二首:
子恒《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
13
杂
诗
其一
曹丕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 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 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 欲济无河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22
七哀
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 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 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 贱妾当何依。
23
赠白马王彪
曹植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 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 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盖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30
从以上对三曹作品悲忧之情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同是悲与忧,曹操 诗中更多的是悲凉,曹丕诗中更多的是悲伤, 而曹植诗歌中,更多的则是悲愤。
3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
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见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21
吁嗟篇
曹植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 宿夜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 忽然沉下泉。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反而西。宕宕当何依, 忽亡而复存。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 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