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一些概念的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们是代言人
在辩论赛中所需要辩论的无外乎就是两种判断、两种选择、两种政策或两种价值观,而任何一个判断、选择、政策、价值观都会把人群划分为三部分——支持、反对、中立。当我们抽到正方立场的时候,我们就是支持那一群人的代言人,当我们抽到反方立场的时候,我们就是反对那一群人的代言人。双方在做的事情就是争取中立那一群人对本方立场的支持,当然最好能争取到对方立场人的支持。所以辩手是某个群体的代言人,他在场上是要为某个群体的人争取到利益,如何能获得更多的支持才是目的,其他的事情,都只是手段而已。
二、我口说他心
相信很多辩手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当你抽到的立场和自己原本的想法一致时,这个比赛打起来就会很顺手,而你的立场和你的想法相背时,比赛往往就打得比较别扭,比较极端的情况就会有辩手抱怨说“这个立场我完全不能接受”。于是问题就来了,是什么决定了你对一个辩题立场的认同程度呢?其实就是你的价值观念和立场所蕴含价值观念的契合程度,你的价值观念是拼搏进取的,你自然就更能接受“宁要大城市一张床”的立场,而如果你的价值观念是求安稳的,那你自然就更能接受“宁要小城市一间房”的立场。所以你只有50%的机会可以“我口说我心”,而如果运气比较差,那就必须要直面立场与自身观念的冲突、纠结和痛苦。但亲爱的同学,如上所说,我们是代言人,我们要有我们的职业操守,我们不认同某个选择,不表示这个选择就是错的,我们不是这样的观念,不表示世界上就没有人是这样的观念。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我口说他心”的本领,我们需要去了解真正认同我方立场的那群人,去体会和理解他们的价值观,去深入剖析他们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去感受他们所经历的,和我们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去走入他们的心灵世界。当你可以用你的口,说出他们心里的故事,而不是你心里关于他们的故事,那么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三、我不仅要你理解,我还要你接受
以前和女朋友吵架的时候,她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你说的我都可以理解,但我不能接受”。看似这好像是感性和理性的冲突,好歹她接受了一半,但事实上接受一半,就是不接受,她不能接受,你就是失败了。回到辩论赛上来,很多次当评委的经历都给我这样一种感觉——我能清晰记录下双方辩手的观点,其中很多也是很合理的,但双方辩手都没有能够打动我心,让我去认同某一方,这种发自内心的认同的感觉只有在倪杰学长那场元老赛的结辩以及执中学长的几场比赛中感受到过,用郭师兄的话说,那是一种击倒性的胜利,而我们更多的辩论赛只能是比较点数来评判胜负。问题就在于辩手只是让评委理解了自己的想法,但并没有能让评委接受和认同你的想法。什么情况下会接受和认同,很简单,有共鸣的时候。当我们刚刚失恋的时候,听一些苦情的情歌会有极大的共鸣的感觉,因为歌里唱的故事,歌里的情节刚刚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对这首歌产生极大的认同。辩论其实也是如此。如之前所说,在开始的时候,你之所以不认同某一方立场或保持中立,是因为你不了解或是没有经历过支持方那一群人的人生体验和成长历程,而要让你认同他们的想法,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你的生命体验和他们的生命体验中寻找到共鸣点。我们第一步做到的,是让观众和评委看到一个自己之前不了解的生命世界,而我们第二步要做到的是通过这个共鸣点,让这个陌生的生命世界在观众和评委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找到印证。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辩手再做任何的论证,这个原本的中立者就已经是你这个立场的人了。这个时候,你就已经赢了。
四、读书和辩论
每次说到这个话题我都会比较心虚,我相信在所有和我一个水平的辩手里面我读书是最少
的,在所有和我读书一样少的辩手里面,我的辩论是打得最好的,好像这样说,心里会好受一点。言归正传,读书对于辩论的正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辩论界最重要的一条金科玉律就是“辩论赛的胜利是读书的胜利”,但我们要从书中获得什么,如何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辩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稍稍扯远一些,前两天去看了一场奥瑞刚比赛,中国传媒对上海交大,辩题是我国是否应该对内全面开征碳排放税。就这个辩题的讨论双方最核心的打法就是诉诸权威,由于双方权威的结论不同,所以双方在两个基本的事实认定上存在巨大的分歧,这个时候,作为观众只能看谁的准备更多一些,就姑且更相信谁一些,但我们都知道,在没有给出理由的情况下,给出再多再权威的结论,都很难让人有一种认同的感觉。
为什么很多辩手读了很多书,他们说出来的观点也都非常牛,他们旁征博引全是世界级的大师的观点,但只能让我们佩服他们的博学,却很难打心底里认同他们的论点,原因就在于在我们的生命体验中找不到这些大师观点的印证。大多数的辩手只是把大师的结论当做武器扔向对方,却从来没有为观众和评委展开那个大师论点背后的生命世界,那些大师之所以能得出那些了不起的结论,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看到了一个普通人没有看到的生命世界,而我们读书的意义,就是在于借大师的眼睛,去观察那个全新和陌生的生命世界,这个时候其实你就是一个观众,真正读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你理解那些学术观点,而是找到那些学术观点背后的价值观念与你自己生命体验的共鸣,也就是你要认同那些观点,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能讲出那个观点背后的故事,你才有可能再去寻找这个故事和别人生命体验的共鸣,从而让其他人也能认同这样的观点。
总结:以上就是我这个暑假对于辩论赛的全新理解,辩手是一个群体的代言人,他的目的是要让其他群体的人也能认同你所代表群体的选择,要做到这一点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一、要能用你的口,说出他们心底的故事。二、要找到他们的故事和你要说服对象生命体验的共鸣。读书的目的在于通过作者的眼睛去观察和体验一个自己原本不了解的生命世界,从而让自己能理解、包容并认同更多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对世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