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集释

合集下载

春秋笔法 名词解释

春秋笔法 名词解释

春秋笔法名词解释
春秋笔法是古代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体,主要出现在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春秋笔法是对于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及其记载方式的命名,称为“笔法”,主要是指对于事件的叙述方式和记录方法。

春秋笔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简练明确:春秋笔法注重简洁明了的叙述风格,以精炼的文字表达来传递信息。

不像史记等后来的历史著作那样流长累赘,而是通过简单的文字叙述来传达事件的主要内容,以使读者易于理解。

2. 精练精确:春秋笔法追求精练精确的叙述方式,用简洁的文字表达事实,避免冗长的描写和庞杂的感情表达,以确保叙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 简练生动:春秋笔法追求以简练的文字呈现生动的形象,通过独特的描写方式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展示人物形象、事件场景等,使人物形象鲜明,场景生动,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4. 讲究节奏:春秋笔法强调文笔的韵律节奏,讲究句意的抑扬顿挫,从而使文章更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以增加文章的魅力和吸引力。

5. 强调道义:春秋笔法在叙述历史事件时,注重表达一种道义观念和价值判断,通过对人物行为的评价和道德准则的引用,
来对历史事件进行评判和评价。

总的来说,春秋笔法是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强调简练明确、精练精确、节奏韵律、生动形象和道义评价等特点。

春秋笔法在古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的形式和风格。

什么是“春秋笔法”和“龙门笔法”?

什么是“春秋笔法”和“龙门笔法”?

什么是“春秋笔法”和“龙门笔法”?孔子为何要修《春秋》?孔子修《春秋》是无奈之感,是末路之悲。

当其时,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上无明主,下不得任用。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

此外,另有孔子获麟一说。

《公羊春秋·哀公十四年》记载,"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当时,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穷途末路之时获麟,认为其是不祥之兆而长叹"吾道穷矣"。

后经董仲舒等汉儒进一步渲染,"麟者,仁兽也。

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便成了孔子承受天命著述《春秋》的起因。

由此,春秋笔法便不难理解了。

最早对"春秋笔法"加以概括的是《左传》,《左传·成公十四年》曰:"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

非圣人,谁能修之?""微"、"婉"二字可以说很鲜明的体现出《春秋》笔法之"微言大义",《春秋》之辞,一字寓褒贬。

春秋笔法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在编录方面,常事不书;二则对一些不得不载录的事实被部分或全部隐藏即"讳书";三是在表达用辞上采用特殊的语法和句式,委婉隐晦的表达,可以说是其"笔则笔,削则削"原则之尽显。

春秋笔法饱含着为后王立法的文化精神,其"文约而法明",为史学、文学等著述大开其源。

"龙门笔法"便是对"春秋笔法"经典化的继承与超越。

龙门笔法,指史传笔法,龙门为司马迁别号。

提及司马迁必谈《史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明确表明了对《春秋》的推崇:"《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孔子用春秋笔法来写史书主要目的在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孔夫子写书的目的,本是要把那些他看不惯的人的行为,记入青史的;但是人总是有缺点的,连孔夫子所尊敬的人和他的亲人、贤者也不例外,竟也有使人看不惯的行为出现,如果孔夫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这些看不惯的行为,一古脑儿写进去了,那么人家一看到,对“所尊敬的人”、对“亲人”和“贤者”的敬意,也就大打了折扣。

【也称】春秋笔削。

“春秋书法”、“微言大义。

【释义】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人相同处,就不独自决断。

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字一句。

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

”子夏,孔子弟子。

以才思敏捷,文学著称。

所以,孔子经常跟子夏探讨文学创作。

孔子身后,大多儒家经典是由子夏传下的。

但就写《春秋》而言,孔子是不肯让子夏发表意见的。

【背景】所以,孔夫子呀,宁愿隐晦行文,比如通过对材料选择,对贤者不利的材料不用,或者隐晦的叙述,或者在文字上讲究来委婉表达事实和作者的想法等等,这种做法相对于有什么说什么,在历史上有一个相对专名词,叫做“曲笔”。

“曲笔”就是该直着说的话,要把它委婉曲折了来说。

相反的,有什么,就说什么;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做法,也有一个专名词,叫做“直笔”,就是直抒的笔。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为,并不是说谎,最多只是影射和隐瞒,而影射是靠词语的选择来表达的. 不是靠了解一套成文方法或者经过非常仔细的对比琢磨的话是根本无法辨认出的。

论《聊斋志异》中的春秋笔法

论《聊斋志异》中的春秋笔法

论《聊斋志异》中的春秋笔法“春秋笔法”也被称为“曲笔”,因这种叙事手法始于孔子作《春秋》,故而得名,晋代杜预在总结这种笔法的精要时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也即刘勰所谓之“夫隐之为体,义主文外”。

大略言之,“春秋笔法”的要点有二,一是作者在叙述事件、描写人物时,表面上不表达爱憎好恶,而是将其真实感情和评价寄托于行文之中,让读者自己去感受;二是作者一般用一两个重要的字,让读者结合背景知识,来理解作者的深意和价值评判,此即“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一字之贬,辱甚斧钺之诛”。

在古代文学中,这种笔法一般用于涉及帝王将相等显贵人物,或者与作者关系密切的师长亲友等有关的叙事中,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不过,这种“讳”并不是改变或歪曲事实,而是如同上文所述,作者表面上不直书好恶臧否,而是将真情实感隐藏于文字之中,让读者自己理解。

在《聊斋志异》中,春秋笔法得到了应用,这种笔法主要应用于和明末清初真实人物事件有关的篇目中,其目的主要分为褒扬和贬斥两种,以后者为主,以贬斥为目的的篇目也可细分为半晦半显和完全隐晦两类。

该笔法也用于非与真实历史相关的篇目中,以表达作者对权贵和社会丑恶现象的抨击、对人物的褒贬。

春秋笔法的采用很大程度上是蒲松龄在清初文字狱高压下的无奈之举,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文字功底的精湛和行文技巧的高超,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传播性。

一、与真实历史有关篇目之春秋笔法(一)褒扬此类篇目涉及真实存在且在蒲松龄生活时代的语境中颇为敏感的人物,作者内心对其持褒扬态度,但碍于许多原因不便或不能公开表达,于是采用平实且表面看来不着态度的叙事方式,将其情感寓于行文之中。

比如《黄将军》篇,文字甚短,记录了“黄将军”黄得功微贱时的事迹,作者叙述平实,从行文表面很难看出其尊贬情感,但作者的真实态度隐藏于两个字之中——靖南。

黄得功,字虎山,祖籍合肥,后在辽阳投军,因其作战勇敢,积功逐步由亲军、游击、参将升为总兵官,崇祯末年率兵抵御农民军,并讨伐叛将,被明廷封为“靖南伯”,甲申之变后南明政权建立,黄得功位列拱卫南京的“江北四镇”之一,被封为“靖南候”,驻扎于滁州、和州地区。

春秋笔法之——“义法”法

春秋笔法之——“义法”法

春秋笔法之——“义法”法“义法” 法“义法”,是我国古代文论对文章写作的一种要求。

“义法”一词,首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孔子)兴于鲁而次《春秋》,……约其文辞,去其繁重,以制义法。

”这虽说指的是《春秋》的写作特点,但也为古人写文章指出了一种具有规则性的方法。

这种规则原先单指孔子门人记叙《春秋》时,所采取的褒贬原则,后来人们遵循为一种写作准则,也称之为一种春秋笔法。

到梁·刘勰时,又有发展,使“义”成为写作中的主要内容、法则。

《文心雕龙·杂文》:“或文丽而义睽,或理粹而辞驳。

”在这里,义不仅指写作准则,也指要旨、主题。

宋"欧阳修在《代人上五枢密求贤集序》中,就这种规则作了进一步的引伸和充实。

他主张史传文学要“事信言文”。

“事信”就是写事要有信义,写史实要客观,不参情感,即:“不虚美,不隐恶。

”这一点,为后来的“义法”中的“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可以说是“义”的前身。

“言文”为文字方面的要求,意思是要把语言写的合乎规范,文章结构要有条理,有次序。

即:言之成文、有文采。

并强调“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正因为如此,“言义”也就成了后来清代桐城派所谓“义法”中“法”的前身。

“义法”真正成为一种写作的方法,是桐城派所大力倡导的。

在当时,桐城派把“义法”当作写古文的准则。

桐城派始祖方苞在《又书货殖传后》中,以《周易》中的“言有物”,“言有序”为基石,来解释“义法”。

说:“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

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义”。

这里,他用经、纬来比喻义和法在文章中的关系和作用,首次使“义法”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并且有了明确而具体的内涵。

此后,方苞又在《古文约选凡例》中说:“《易》、《诗》、《书》、《春秋》及《四书》、一字不可增减,文之极则也”。

他认为儒家经典著作是体现和运用“义法”的最完美的作品,是后世应当效法学习的极品。

因而,桐城派主张文必师古、法必依古、言必有源、事必有典。

写作技巧“春秋笔法”集释

写作技巧“春秋笔法”集释

写作技巧“春秋笔法”集释
“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特殊的写作技巧,源自春秋时期的历史记载。

这种写作方式以短小精悍、简洁明快为特点,常被用来描述人物事迹、政治斗争、战争纷争等。

下面就来详细解释“春秋笔法”的特点和运用技巧。

首先,春秋笔法追求言简意赅,精准表达。

在叙事时,不做过多的描写和铺垫,而是直接点明主题,简明扼要地交代故事情节。

例如《春秋》中的“鲁庄公元年”一句,直接将时间和地点定位,为后续的故事展开奠定基础。

其次,春秋笔法善于以寥寥几个字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简短的言语和行为,勾勒出人物的形象。

比如《左传》中的“武公为至公”、“召庆父忠党”。

这些简洁的描写,将人物形象一针见血地展现出来。

再次,春秋笔法善于使用对称和反复,营造出一种韵律和美感。

这种手法能够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记忆力。

例如《春秋》中的“宣公二年夏,曹伯克弑其君献公”、“衡阳君居天下三年”等,通过对句子结构和内容的对称排列,给人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

最后,春秋笔法强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有所取舍,抓住主要矛盾和核心问题,避免篇幅冗长和内容散乱。

通过深入思考和提炼,将文章的主线条理清晰地呈现出来。

总的来说,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写作技巧,具有短小精悍、简洁明快、言简意赅、善于揭示人物形象、重视对称和反复、注重事实真相以及去糟粕取精华等特点。

运用这种写作技巧,可以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春秋笔法”集释

“春秋笔法”集释

“春秋笔法”集释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背景】孔子用春秋笔法来写史书主要目的在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孔夫子写书的目的,本是要把那些他看不惯的人的行为,记入青史的;但是人总是有缺点的,连孔夫子所尊敬的人和他的亲人、贤者也不例外,竟也有使人看不惯的行为出现,如果孔夫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这些看不惯的行为,一古脑儿写进去了,那么人家一看到,对“所尊敬的人”、对“亲人”和“贤者”的敬意,也就大打了折扣。

所以,孔夫子呀,宁愿说谎。

这种在历史上说谎,有一个专名词,叫做“曲笔”。

“曲笔”就是该直着说的话,要把它歪曲了来说。

相反的,有什么,就说什么;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做法,也有一个专名词,叫做“直笔”,就是正直的笔。

孔夫子写《春秋》,本来是要用“直笔”来使“乱臣贼子”害怕的,但是写来写去,他竟写出那么多的“曲笔”,可见写“直笔”是多么不容易!春秋笔法其实是一种妥协,是一种无奈!这种办法写出的史书开创了写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春秋》本是鲁国的史书,全书文字简略,叙事注重结果,一般不铺叙过程,写法很象今天的标题新闻。

使这本书卓立千古,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首先是因为它具有高超的表现技巧,即“春秋笔法”。

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

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见《左传•成十四》。

)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的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

这是一大进步。

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

春秋笔法的名词解释

春秋笔法的名词解释

春秋笔法的名词解释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史书《春秋》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叙事方式,也被称为"春秋风"。

春秋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的一部历史书,它以先秦时期春秋时代鲁国的国家年号为书名,并采用了独特的叙述方式,被后世所称道。

春秋笔法的主要特点是简练、浅显、精炼,注重节省文字,加以修饰和工整的句字结构。

它以年代为序,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各国的重要事件和传记,对人物的事迹简洁明了地交代,并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政治、军事、经济等不同方面的事情。

它不以长篇大论的方式描述历史,而是用简短的文句概括性地叙述,并通过一些象征性的字句和暗示,让读者自行推测其中的含义。

因此,春秋笔法被誉为中国古代历史书中的"金镜",具有极高的思维启发作用。

春秋笔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遗闻记述。

左丘明在《春秋》中通过记述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和琐事,间接地透露出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政治局势等方面的信息,使得读者可以深度理解春秋时期社会和人物。

这种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使《春秋》不仅仅是历史记录的载体,而更是一个独特的思想宝库。

同时,春秋笔法还能展现出故意保持中立的态度,不偏不倚地叙述事实,让读者自主评判,增加了读者的思考空间。

春秋笔法在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它不仅对后世的史书和文学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还对后世的史学研究方法和文化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春秋笔法的简练、精练特点被认为是后世文人笔法的典范,许多古代文人在写作中都试图模仿春秋的风格。

此外,春秋笔法注重留白和深层次思考的方式,也对后世的历史写作和研究产生了借鉴作用。

综上所述,春秋笔法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董仲舒“《春秋》笔法”论纲

董仲舒“《春秋》笔法”论纲

董仲舒“《春秋》笔法”论纲
张金梅
【期刊名称】《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11)002
【摘要】“《春秋》无达辞”是董仲舒对“《春秋》笔法”的精炼概括和总结,
具有三种含义:其一,有“常辞”无“通辞”,针对《春秋》记事用语不统一而设,是董氏完整的《春秋》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其二,“微言”、“微辞”,即圣人没有明确说出来的话,指《春秋》记事不记言,却能以事明理,在事实的陈述中含褒善贬恶之义;其三,“微旨”、“大义”,指经圣人笔削而事别关恶之细,行防纤芥之萌,寓意精妙,使人深思反道,比贯连类,以得其意,从而防微杜渐。

【总页数】4页(P76-79)
【作者】张金梅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25.04
【相关文献】
1.春秋笔法: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技巧——春秋笔法与小说叙事(下) [J], 李洲良
2.阐释的权利:董仲舒释经方法论要--春秋笔法与今文经学(下) [J], 李洲良
3."春秋笔法"与"太史公笔法"之比较 [J], 王长顺
4."《春秋》五例"、《春秋》笔法作为诗评话语——论《春秋》笔法与中国诗学话
语的会通 [J], 张金梅
5.《儒林外史》与春秋笔法——《史记》笔法影响 [J], 李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

免之——使赵盾免于难。上古汉语“免” 单用,都指“免难、免祸、免罪、免刑、免死” 等。 对曰——有省略。意为报恩。 名——名字。 居——住处。 退——离开。 自亡——自己逃亡。此句主语省略,一说, 指灵辄逃亡;一说,指赵盾逃亡。案后说较长, 与下文他“未出山”相呼应。
本段写赵盾依靠灵辄得以死里逃生。表明 赵盾不但识人,而且随时爱人,终于得好报。
本段写晋灵公行为不符合君道被杀,赵盾 听说后返国。表现了赵盾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 心。
第六段
良史——好史官。 书法——书写历史的法则。 不隐——不为任何人隐讳。 受恶——指蒙受弑君的恶名。 免——指免于受恶。杜预注:“越竟则君 臣之义绝,可以不讨贼”,当然也就可以不受 弑君的恶名了。 竟——通“境”,国境。
诸——“之于”的合音。 畚——蒲、草之类编成的器物。 “杀之,寘诸畚”的主语不是“宰夫”。 载——等于说“持”。 朝(音chao阳平)——等于说“持”。
赵盾——人名,晋正卿,赵衰之字。下文 “宣子”是他的谥号。 士季——人名,即随会、晋大夫。 患——忧虑。 将谏——将要进谏。 入——纳,这里指接受谏言。
不食三日——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食(音 si去声)之 ——给他东西吃。食: 使动用法。 舍——同“捨”,这里指留下来。 宦——学习做事、谋生。“宦”和“学” 的区别:宦者学仕宦,学者寻经义。
近焉——指离母亲近了。焉:代词,相当 于“于是”。 请——请允许我。 以——介词,宾语“之”(指留下来的东 西)省略。 遗(音wei去声)——给。 尽——全都,这里用如动词,指全部吃掉。
饮(音 yin 去声) —— 让赵盾喝酒。饮: 使动用法,让 …… 饮,这是一个双宾语句。 “赵盾”是饮的近宾语,“酒”是远宾语。 伏甲——埋伏甲士。甲:铠甲,这里指武 士。 攻——杀。

孔子“春秋笔法”述论

孔子“春秋笔法”述论

孔子“春秋笔法”述论《春秋》是鲁国的国史,也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所编修。

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记载了春秋时期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其中包括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重要的政治、军事活动,及一些奇异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实际上是一部简明的春秋史。

前人对《春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春秋是否经由孔子笔削而成。

二、《春秋》中是否蕴涵了圣人精妙的微言大义。

这是研究《春秋》所避不开的两个问题,也是近现代学者争论的焦点。

可由于史料有限,也许永远难以得出令所有人信服的公论,观点的不同也只代表了对相同的史料的不同理解而已。

对此,本文认同大多数学者较为一般的看法,即,认为《春秋》确是孔子依据鲁国国史并参考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史编修而成的,虽然并非如绝大多数经学家所标榜的那样,《春秋》字字都包含了圣人的“微言大义”,但无疑孔子在修撰《春秋》时采取了一定的体例,巧妙地运用了一些笔法,其中灌输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理想。

关于“春秋笔法”,前人多有研究,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揭示孔子“春秋笔法”的实质,以及在我国史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一:由于《春秋》记事简短,往往用一两句话或几个字记述一件史实并同时通过谴词造句以示褒贬,所以后世治《春秋》的学者都不遗余力地寻求其体例。

关于“书法”、“书例”之说,是东汉何休在其《春秋公羊注疏序》中首先提出来的。

何休的公羊学传自西汉武帝时代的胡毋子都,他认为春秋的条例在胡毋子都时早已被确定。

所谓“往者略依胡毋生条例,多得其正,故遂隐括使就绳墨焉。

”但何休并未对春秋书法作出归纳总结,真正对此作出系统的研究和概括的是西晋的杜预。

杜氏和何休分属不同的学派,可对此的态度却并无原则上的分别。

杜预坚信《左传》深得《春秋》大义,并从《左传》解经的文字中归纳出五十“凡”,谓之通例;通例之外,还有变例,如杜氏在《春秋序》中所说:“(《春秋》)诸称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书曰之类,皆所以起新旧,发大义,谓之变例。

春秋笔法的写作手法

春秋笔法的写作手法

春秋笔法的写作手法
于叙事状物中,寓褒贬,别善恶,不作外露的评判,而让读者去潜心意会,以不得罪于当时而传示于后代。

这是古已有之的一种写作技巧。

此法因源于孔子所著《春秋》的行文而得名。

春秋笔法在史书中尤为多见,运用、发挥得最精妙的,当首推《史记》作者司马迁。

如《李将军列传》,为当代人写当代史,司马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当朝统治者意志,为李广鸣不平。

全篇虽无一处公开指责、感慨处,只如实记下李广如何苦战,如何功高,如何人正,如何爱士卒,如何受委屈,如何抱屈自刎,军士、百姓们如何哭他等,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与谴责尽在不言之中,蕴藉含蓄又直言不讳。

运用春秋笔法,特别要注意真实、客观,如果不尊重历史事实,唯我所用,随意杜撰,那就很难得到后人的认可。

文化常识——春秋笔法

文化常识——春秋笔法

古同“牾”,逆。
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
讨厌
想要
屡次 状语后置句
公弗许。
武公时期:姜氏喜欢共叔段,请求立共叔段为继承人,武公没
有答应
《左传》释文 《左传隐公元年》: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
等到

险峻 城邑
其他的
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
春 秋
春秋笔法 微言大义


《春秋》即 用《于春记秋事经的语》言,极又为称简《练麟,经然》而或几《乎麟每史个》句等子,都是暗中含国褒古 代贬儒之家意典 ,籍 被“ 后六 人经称”为之“一春,秋是笔我法国”、第“一部微编言年大体义史”书。后,来也出是现周了朝很时多期 鲁对国《的春国 秋史》,所记载了的从历鲁史隐进公行元补年充(、前解7释2、2年阐)发到的鲁书哀,公被十称四为年“(传前”。 4代8表1年作)品2是41称年为的“历春史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春秋笔法
关于“春秋笔法”的价值批判 否定: 春秋笔法下的直笔要服从“礼”的原则,在二者
有冲突时,就需要讳饰,尊君尊亲,维护“礼”,维 护原有的秩序,就是所谓正名。这个原则,成为传统时 代史家们在思想上难以逾越的一道藩篱。
春秋笔法
虽为春尊秋者笔讳法,只表是示帮道助德表立达场伦,理但意没识有,抹发杀挥真伦相理,道后德人教仍化知功天 能子,被晋并侯无所意召歪以曲及或桓者公完弑全君隐的藏事实,可比谓如讳王而霸不之隐辨。,所尊以王儒抑 霸家,褒并 贬未与欲善掩善盖 恶王 恶霸 ,之 虽事 然迹 与。 完若 全以忠崩实讳记君录王之之间死有,些并距未离真、正矛 掩盾盖 ,君但王并死不去是的要事使实历。史有成的为讳道比德较的隐教秘条,如而书是天仍子然狩要于尽河量阳书, 以写为真天 实子的巡历狩史,而 作讳 为言 道为 德晋 与侯 治所 乱召的教;又训如。鲁就桓此公而杀言了,他春的秋同笔 父法可异母说哥是哥,隐在公保,存历《史春真秋相》的书前“提元下年,春维正护月儒,家公伦即理位的”折以衷 示办桓法公。参与弑君固不顾亲情,仍然即位。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

一字定褒贬(春秋笔法)
征、伐、侵、锡、讨、攻的不同:
1、征:征是褒义词,常用于上攻下、有道伐无道。

《尚书.胤征》:“奉辞伐罪曰征。

”孔颖达疏:“奉责让之辞,伐不恭之罪,名之曰征。

”《孟子.尽心下》:“征者,上伐下也。


2、“伐”是中性词,多用于诸侯或平级之间的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进军坏死要有钟鼓。

《孟子.告天下》:“是故天子讨而不伐。

”焦循正义:“讨者,上伐下也,伐者,敌国相征伐也。


《诗经.商颂.荫武》:“奋发荆楚。

”郑玄笺:“有钟鼓曰伐。

”《左传.庄公十年》中有“齐师伐我”之句,并有“公将鼓之”“一鼓作气”“齐人三鼓”的叙述。

后来,因“征”“伐”二字经常连用,“伐”也逐渐有了褒义,如《左公二年》:“征伐以讨其不然。


3、“侵”含有贬义,是不宣而战,不需要任何理由,且不用钟鼓,是直接侵犯别国。

4、“袭”是乘人不备而突然发起进攻。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孔颖达疏:“袭者,重衣之名。

倍道轻行,掩其不备,忽然而至,若披衣然。


5、“讨”是宣布罪行后加以攻击,着重于舆论方面,故从“言”。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哀众,遂发讨师。


6、“攻”是军事进攻的泛称。

《说文》:“攻,击也。

”《广韵》:“攻,攻击。

”。

春秋笔法(0805)

春秋笔法(0805)

Hale Waihona Puke 【人物】春秋的时候,中国诞生了一位非常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就 是孔子。孔子以前当官审理案件的时候,如果给案子写的结案判决能和别 人商量,他就肯定不会独自一个人写结案判词,而是一定会拿着判词跟别 人探讨。可是等到他写人生中最重要的著作《春秋》的时候,却是我行我 素,该写的写,该删的就删,完全不跟别人商量。即使是他最好的徒弟, 子夏,也不能建议一字一句。后来授讲《春秋》时,孔子说:“我所有的 观念,都已经融入到我讲的这些事情中了。后人如果要了解我,就要根据 我的这部《春秋》;如果要怪罪我,也是靠这部《春秋》。”由于这本书 用了非常隐晦且极富特色的语言对时事进行评判,后人便把这种写法称之 为“春秋笔法”。
[chūn qiū bǐ fǎ] 春秋笔法
【出处】宋·俞文豹《吹剑录》:“朱文公《通鉴纲目》以正名为 先„„盖纯用春秋笔法也。”
【释义】春秋: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相传由孔子根据鲁史修订整 理而成。笔法:写作时遣词用字之法。古人认为孔子修订《春秋》, 其增一字、减一字都含褒贬。后用“春秋笔法”指文字简炼、文笔 隐晦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

从《春秋》一书探究“春秋笔法”

从《春秋》一书探究“春秋笔法”

从《春秋》一书探究“春秋笔法”《吕氏春秋·先识》载:“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之法,执而泣。

夏桀迷惑,暴乱愈甚。

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

”夏太史终古手执竹简乘车远去的背影,应是中国史官的最早印象,只是当时所成典籍只能叫记载之法,而不能称为史学。

公元前5世纪,孔子“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以成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春秋》一书,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其中共计大小战争230次,灾异122,亡国52,弑君36,却仅用一万六千余字便囊括其中,可谓语词简练,文约事丰。

不过“春秋笔法”这个概念并不是随着《春秋》的诞生而立即出现的,是在《春秋》广泛流传和后人对《春秋》的不断解读和研究中逐渐被提炼出来的。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七十子之徒口授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

”末句可谓是关于“春秋笔法”的最佳解释,即不直接在文中以议论性的文字表明态度,而是将褒贬蕴于文章的记叙之中,相当于给文章糊上了一层“窗户纸”,能不能看透其中深意就要看诸家眼力。

言语之间看似平淡,实则字字珠玑,用意深刻,后来人多用“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来形容“春秋笔法”的苛刻与严厉。

通常认为“春秋笔法”的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点:1.常事不书“常事不书”一词出于《公羊传》,多被认为是“春秋笔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体例,就是说《春秋》不记录平常之事,书里看似平常的文字其实都有其特殊含义。

而这样的书例据《公羊传》统计达54条之多,从一些自然界的灾役、奇怪之事到人事社会中的一些不同寻常或是不合理的礼仪祭祀活动,皆有所记。

如《春秋·桓公十四年》载:“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

无冰。

”《公羊传》曰:“何以书?记异也。

”史官对在酷寒的正月河流竟没有结冰一事感觉奇怪,便将此事记录了下来。

什么是春秋笔法?春秋笔法通俗解释

什么是春秋笔法?春秋笔法通俗解释

“春秋笔法”指源自春秋经的寓褒贬评判于曲折文笔之中的写作手法,现泛指寓褒贬评判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其意义大概是指微言大义,具体地说是表达委婉而规矩,而背后的立场、褒贬却十分鲜明。

也可以说是话不好好说、话不直接说、正话反着说、反话正着说,等等。

例如:(1)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春秋笔法。

(鲁迅《反对“含泪”的批评家》)(2)这些陈述完全回避了被告方关于作案情节的质疑,处处都让人感受到了“春秋笔法”。

虽然算不上“失实”,但是与非的界限却变得模糊起来。

(千龙新闻网《“枪下留人”案判决书是否用了“春秋笔法”》)(3)方鸿渐羞愧得无地自容……便痛骂《沪报》一顿,把干丈人和假博士的来由用春秋笔法叙述一下,买假文凭是自己的滑稽玩世,认干亲戚是自己的和同随俗。

(钱钟书《围城》)(4)朱锋:这一动作看起来不大,但是一种“春秋笔法”,在国民心理上,为未来日本可能的“拥核”选择打“预防针”。

(《南方周末》郭力《中国,如何不陷入“东亚核竞赛”泥沼》)例(1)的“春秋笔法”就是指微言大义。

例(2)在陕西高院因被质疑重新审理某个案件后维持原判而没有给出清晰明确的说法之后,作者使用了加引号的“春秋笔法”,此处,“春秋笔法”已经仅仅被概括抽象为“不明言”、“模糊”和“隐讳”。

同样,例(3)中的“春秋笔法”意为将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语焉不详”,“一带而过”。

例(4)访谈对象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将日本政府把“即便是核武器,我们认识到,只要限制在这一程度内,拥有它们并不必然违反宪法”写入以内阁名义公布的正式文件中的这一“做法”称为“春秋笔法”,更是剥离掉“春秋笔法”原义中指某种写作手法的含义,直接运用为指称别有用意的某种行为。

语言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历史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因此,无论是对语言历史的研究或语言现状的理解,都必须紧密结合说这种语言的人民的文化历史背景加以论析。

“春秋笔法”与儒家经典著作《春秋》有着密切关系。

读史书要懂“春秋笔法”,否则读来费解甚至犯糊涂

读史书要懂“春秋笔法”,否则读来费解甚至犯糊涂

读史书要懂“春秋笔法”,否则读来费解甚至犯糊涂经常有喜欢读史的朋友讲,本想系统详实地了解一些历史人物或事件,但往往同一部史书中对同一人物或同一事件的评议和描述竟是前后有别,不相一致,往往是越读越费解,甚至犯糊涂。

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对史书撰写中的“春秋笔法”不甚了解所致。

那么,何谓“春秋笔法”呢?这须从东周时鲁国史官编写的史书《春秋》说起。

鲁国史官将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间鲁国及其时东周各主要诸侯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按一年四季,且具体到年、季、月、日作了记录。

因古代社会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于是春种、秋收便成了四季中最重要的两个季节,这就使指称春秋二季的“春秋”一词,慢慢成了“一年”的代称,加之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因之鲁国这部记录史事的编年史便被命名为《春秋》。

由于《春秋》一书记录史事的起止时间与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到战国前夕的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这段客观形成的社会历史分期大体相当,因之史学界便以这部史书的书名“春秋”,作为了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此即东周时“春秋”、“战国”二个历史时段中“春秋”之期名称的由来。

鲁国史官所编《春秋》一书,作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既具很高的史料价值,但也有不完备之处,鉴于此,春秋后期的鲁国人、曾修定《诗》、《书》、《礼》、《乐》、《易》的孔子,便对《春秋》一书作了修编(亦有观点认为孔子即为《春秋》一书的始编者)。

孔子在修编《春秋》一书时,碰到了修史中二个相互矛盾的问题,即:不隐晦历史真象而据实秉笔直书的修史原则,与尊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等封建“礼法”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不可回避的矛盾,孔子在修编《春秋》一书时运用了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1、尊崇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隐晦,不以议论文辞直接表述主观认知,而是以最客观、最简要的文字直白地描述事实,并讲究每用一字必寓发微探幽之效,亦即“微言大义”。

春秋笔法是什么意思

春秋笔法是什么意思

春秋笔法是什么意思春秋笔法的意思:是孔子首创的描述写法,称“微言大义”,在叙事时暗含褒贬,委婉的表达作者的倾向。

左丘明概括为“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

英文解释techniques of chun qiu writing【解释】: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示例】: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

◎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曲折的文字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译文: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人共同商量的地方,就不独自决定判词。

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建议一字一句。

弟子们听孔子授讲《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凭的是这部《春秋》,而怪罪我也凭的是这部《春秋》。

”(史家讲求秉笔直书,但孔子却利用不太明显的字眼等隐讳的写法,暗暗将自己的主观看法加入其中,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后世对此有褒有贬。

) 子夏,孔子弟子。

以才思敏捷,文学著称。

所以,孔子经常跟子夏探讨文学创作。

孔子身后,大多儒家经典是由子夏传下的。

但就写《春秋》而言,孔子是不肯让子夏发表意见的。

文学解释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

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来源于据传《春秋》。

《春秋笔法》(课件)

《春秋笔法》(课件)

春秋笔法
晋代杜预解释: 一曰微而显。(微言大义,暗含褒贬) 二曰志而晦。(隐晦) 三曰婉而成章。(避讳) 四曰尽而不污,直书其事。(实录)
春秋笔法
晋代杜预解释: 一曰微而显。(微言大义,暗含褒贬) 二曰志而晦。(隐晦) 三曰婉而成章。(避讳) 四曰尽而不污,直书其事。(实录)
孔子所谓的直书有两重涵义: 其一是史实的标准; 其二是史义(符合纲常伦理道德)的标准
(4)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 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结构梳理
结构梳理
首段写晋灵公“不君”的劣迹及大臣的 进谏。
结构梳理
首段写晋灵公“不君”的劣迹及大臣的 进谏。
二、三、四段,写赵盾多次劝谏,晋灵 公视之为仇敌,多次设计杀害赵盾,两个场 景引出三个战士,使赵盾幸免于难。
结构梳理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 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 述史事。 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 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 编纂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 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 述史事。 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 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 编纂体例。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纪 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 材料,按时闲先後加以集中叙述,兼有编年体 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它创 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首段写晋灵公“不君”的劣迹及大臣的 进谏。
二、三、四段,写赵盾多次劝谏,晋灵 公视之为仇敌,多次设计杀害赵盾,两个场 景引出三个战士,使赵盾幸免于难。
五段(尾声),认定“赵盾弑其君”的 原因有二:“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孔子 对此作出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笔法”集释教学参考1118 0822“春秋笔法”集释《春秋》本是鲁国的史书,全书文字简略,叙事注重结果,一般不铺叙过程,写法很象今天的标题新闻。

使这本书卓立千古,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首先是因为它具有高超的表现技巧,即“春秋笔法”。

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

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见《左传•成十四》。

)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的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

这是一大进步。

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

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因而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最终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

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十三世祖,武功卓著,学识渊博,很受杜甫的景仰。

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集解》,此书的学术价值极高,直到今天也属于有关学者的主要参考文献。

他在序言中,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逐条加以解说,把这种表现技巧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让他成为民众表达思想,沟通感情的利器,从此我们汉语的表现手法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据说,有些外国学者感叹,区别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汉语的读音并不难;但不懂“春秋笔法”,理解汉语就难于上青天了。

的确,我们汉语那些弦外之音,那种王顾左右而言他,那种沉郁委婉,真苦了那些母语不是汉语的外国人。

杜预是这样解说“春秋笔法”的。

“一曰微而显。

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

称族尊君命,舍族尊夫人。

梁亡。

城缘陵是也。

”(为了减少阅读障碍,我把杜预列举的《春秋》实例,全部调换成文字通俗的事例。

下同。

)第一种不直说含意,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意思自明。

在中学教材《廉蔺列传》的“完璧归赵”一节中,全部是以“相如”相呼,但独只一句“引赵使者蔺相如”出现了姓氏。

别小瞧了这一“蔺”字,这就是“春秋笔法”。

在中国,如何称呼人,加不加姓氏,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太史公在叙事时不忘刻画人物,这一“蔺”字写尽了秦王前倨后恭,急切想获得玉璧的心态,胜过了千言万语。

又如中学教材《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第一部分,毛泽东写到:“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

”从文章脉络看,这里通过这一百多年来优秀人物的失败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伟大胜利进行对比,用来说明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他巧妙地使用了“微而显”的笔法,明明想指出他们的“过”,却着力在他们的“功”上做文章,“可歌可泣”一语,高度赞扬了他们的精神可嘉,未竟之语,读者自可补充完整:至于他们革命的结果,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这样一方面客观地评价了历史人物,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由衷的尊敬。

试比较,把“可歌可泣”换成“卓有成效”“收效甚微”就可看出这种笔法的妙处。

调换前者是溢美之辞,调换后者,伤人感情。

再如中学教材《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写烈士冯铿的那句有名的话:“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

表面看来这是对冯铿的否定。

可是稍一琢磨,你就会产生疑问:鲁迅先生不会对死难烈士如此刻薄吧。

这时你再细玩文意,才发现原来鲁迅使用了“春秋笔法”,不着一字,尽其褒贬。

他否定的是烈士外在的东西,高度肯定的是烈士内在的精神。

“体质是弱的”,目的是来反衬意志是强的;容貌“并不美丽”,目的是来反衬思想品格的美丽。

这样,鲁迅同时讴歌“左联五烈士”,在写法上却避免了重复单调。

这个例子可以作为“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最好的注脚。

“二曰志而晦。

约言示志,推以知例。

参会不地,与谋日及之类是也。

”文字并不复杂,但表达的意思却很隐晦,人们通过用词的不同,努力去获取更多的附加信息。

例如“张三视察了某地”,我们从中可以推知,张三是位有一定级别的领导,某地是他的辖区,从某地的性质可以推知他主管的范围,他来到某地是工作的需要,也许预示某种敏感的事件将要发生等等。

又如“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坦率的交谈”。

“坦率”意味着双方存在明显的分歧,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并且可以推知,双方有妥协的可能性,但离预定的目标有很长的距离,不排斥事态会进一步恶化等等。

又如中学教材《内蒙访古》中,谈到赵长城时,写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在这里,用了一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扩大了句子的容量,增加了许多附加信息,鲜明表明自己的观点。

作为历史学家,坦言自己不知孟姜女何许人也,可见此人纯属子虚乌有。

从逻辑上讲,她的控状自然不能成立。

作为攻击秦始皇的主要“炮弹”都不能成立,那么对秦始皇就有个重新评价、重新认识的问题。

这样后面讴歌赵武灵王就来得自然流畅了。

许多年轻教师讲到这儿只觉得好,但就是无法从理论上进行解说。

现在引入“春秋笔法”这个概念后,这个问题好象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三曰婉而成章。

曲从义训,以示大顺。

诸所讳避,璧借许田之类是也。

”这是指避讳。

从《春秋》始,避讳在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问,个中玄妙,绝非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明白。

举个有趣的小例子。

“原来”在唐宋前一直写成“元来”,明朝建国后,巩固政权是头等大事,统治者最担心的就是“元来(元兵卷土重来)”,普通民众对元朝歧视汉人的政策深恶痛绝,自然也不愿意“元来”。

这样上下一心,“元来”自然地成为“原来”。

恭维别人,其实也是避讳的一种曲折表现,避开你最不愿听的话,说些你最爱听的话,自然关系就显得融洽了。

再举个有趣的例子。

古代御医,官至五品,正好够“大夫”这一级别。

后代称呼医生为“大夫”,最初就含有恭维的意味:您的医术太高明,够格给皇上看病。

久而久之,就成为天下医生的通称。

至于这种现象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其它行业,只能说明语言的演变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以上三点,是“春秋笔法”的部分内容。

这些当初的高超表现技巧,今天已为人们所熟知。

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中国人都是运用“春秋笔法”的大师,区别只是在于自觉与不自觉,好与不好的程度上。

这同时也可说明,一种高超的表现技巧,一旦为大多数人所掌握,它就只能算是一种基本技能了。

“四曰尽而不汙,直书其事,具文见意。

丹楹刻桷,天王求车,齐侯献捷之类是也。

”这是指照事实录,不加掩饰。

给读者提供足够多的客观事实,引导读者作出预期的结论。

由于没有鲜明地表明观点,又由于事实是客观的,再加上结论是读者自己作出的,因而攻击力极强,使受攻击者处境极为尴尬,想辩解都不知从何下手。

这里提供一个巧妙使用“春秋笔法”来狠狠打击敌人的实例。

现代史上的“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刘和珍等人惨遭杀害,鲁迅非常悲愤,他迫切希望全国人民能迅速觉醒,认清刽子手的真面目,于是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

他谈到烈士们遇害时,写到“其一是手枪”,又写到“从背部入,斜穿心肺”。

这里罗列的事实是客观的,反动派无法否认的。

读者根据这些事实边阅读,就边开始作出自己的判断:“其一是手枪”,那么其二、其三是什么?长枪。

官配手枪,兵带长枪,有官有兵,说明是有预谋的。

“从背部入”而不是从正面射击,属于偷袭,自然是场大屠杀。

于是读者对“三•一八惨案”就作出了自己的结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属于偷袭性质的大屠杀。

一个政府到了连杀人都只敢偷偷摸摸的时候,就离灭亡不远了。

读者得出的这个结论正是鲁迅想说的话。

只是鲁迅当时身处那种险恶的环境,他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能象读者那样去直接控告执政府。

为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打击敌人,他就巧妙地使用了这种技巧,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里我们还原历史的真实:执政府的卫队是个手枪团,所有的卫士全部佩带手枪;卫队与游行队伍垂直相遇,发生了冲突,子弹射击的方向自然会有违常理。

可以比较一下,如果鲁迅按照一般的写法,详细完整记叙事件的全过程,文章的效果又将如何?“五曰惩恶而劝善。

求名而仁,欲盖而彰,书齐豹盗,三叛人名之类是也。

”好人就应该让他名垂青史,恶人就一定要把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从《春秋》始,中国文人就有一种极强的责任感和是非观,即使因此受尽磨难,虽九死而犹未悔,留下了好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在中学教材《五人墓碑记》中,张溥就非常娴熟地运用了这种笔法。

魏忠贤生前修造生祠,显然希望名垂千古,于是偏偏不称他的名字,而只以“魏阉”“大阉”呼之;而被杀的五人,虽然“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由于他们能够“激昂大义,蹈死不顾”,认为他们应该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所以不厌其烦地记录了五人的名字:“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

这样就非常轻松地达到了惩恶而劝善的目的。

又如中学教材《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写这些诗文的目的,他说的清楚明白:“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说白一点,就是准备流芳百世。

在这篇序言中他介绍了自己不得为而为之的惨烈遭遇,同时也把卖国贼拉上了历史的审判台,梳理全文,你发现只出现了两个人名:吕师孟、贾元庆。

文天祥认为正是由于这两个人,“国事遂不可收拾”,他们是乱臣贼子,千秋万代后也不能让他们逃脱惩罚。

所以他在自己的诗文里记下了他们的名字,让他们背上千古骂名。

文天祥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今天在我们缅怀那些志士仁人的时候,我们脑海中不时也会浮现出一些代表着罪恶的名字。

这就是“春秋笔法”的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