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
古代官员退休制度
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耗,例行致仕。
”而古时候人们的平均寿命不长,的称谓——“致仕”。
从字面上“人生七十古来稀”。
所以70岁退休,对于大多数人中看,是去当官,走仕途。
其实本义来说基本上是等于终身制了。
到了明清两代,才逐是“把官职还给君王”,也就是不当官、退休了。
步改为60岁退休。
汉语中有不少词汇是不能从字面上去揣测的,特别是到了清朝,低级武官的退休年龄皆根据“致仕”可算是一个例证。
此外,还有“致事”职务大大提前了:“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致政”等雅称,但毕竟没有“致仕”一词用得普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
”也就是官越遍。
小退得越早。
这与两宋时期文官年满70退休,武官到了唐代,开始出现“退休”一词,如唐代散则可延长10年到80岁退休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充分文家韩愈在《复志赋序》中说:“退休于居,作说明了在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还是一派太平盛世《复志赋》。
”也就是说他的《复志赋》是退休回家的模样。
后写的。
《宋史韩贽传》也说宋仁宗时的御史大夫虽然对退休年龄有具体规定,但也有很多例韩贽“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
外,因为皇上就是苍天,圣旨就是制度。
比如元朝不过,“致仕”的说法还是一直沿用下去了。
天文家郭守敬,年逾七十后屡次申请退休,但皇上就是不准,结果86岁时,卒于知太史院事任上。
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还有清朝名臣纪晓岚,雍正二年出生,官运亨退休制度的核心是退休年龄的界定,各朝代对通,当到正部长级的礼部尚书;嘉庆元年,已是此有不同的规定。
据《礼记》记载,周朝是“大夫72岁的老人了,还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嘉庆十年,七十而致事”。
其后历代都基本上是沿袭了这一退已经多岁了,仍任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加太休年限,如唐朝规定:“诸职官年及七十,精力衰子少保。
古代官员退休制度文谢宪退休年龄有规定42803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耗,例行致仕。
”而古时候人们的平均寿命不长,的称谓——“致仕”。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拔制度: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主要通过科举制度实现。
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通过考试选拔官
员。
此外,还有举荐、保举、门荫、捐纳等多种方式。
2.考绩制度:官员的考绩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绩制度以“德、能、勤、绩”为主要考核内
容,分为“岁考、季考、岁终考”三个层次,根据官员的表现和业绩进行评定和奖惩。
3.监察制度: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中设有监察制度,负责监督官员的行为和履行职责的情况。
监察官员的职责是纠劾
违法、监督风纪、监督司法等,以确保官员履行职责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4.俸禄制度:中国古代官吏的俸禄制度是根据官员的品级和职务给予相应的俸禄。
俸禄包括土地、实物、货币等形式的
收入,同时也有一些福利和津贴。
俸禄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官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维护官僚队伍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5.退休制度: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中还规定了官员的退休制度。
官员退休称为“致仕”,一般按照品级和职务给予相
应的待遇。
退休官员可以享受原俸禄的一定比例,同时也有一些福利和津贴。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官吏年老退休,我国古代称为“致事”或“致仕”,意思是交还官职。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就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代之以新的致仕制度。
到了汉代,致仕逐渐形成一整套人事行政制度。
据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义》记载:官吏年七十,耳目不聪,腿脚不便,就得致仕;告老退休后,朝廷给其原官职俸禄的三分之一,以示尊贤。
唐宋时期,退休官吏的经济待遇有了很大提高。
唐制规定,凡职事官年七十以上均应退休,或者“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
元朝规定:“集贤、翰林老臣”不致仕,即使三品以下,也可例外。
明清两代,封建社会进入末期,致仕制度亦有新的变化。
退休年龄由七十岁提前到六十岁。
我国最早的图书馆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是希腊神庙的藏书之所和附属于希腊哲学书院的藏书之所。
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叫作“图书馆”,而是被赋予“府”、“阁”、“观”、“台”等种种称呼。
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等。
“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入我国。
据《在辞典中出现的“图书馆”》说,“图书馆”一词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拟设简便图书馆说》,时为1894年。
地方志起源于唐朝地方志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文化现象。
它主要记载各地的山川形势、建制沿革、农田水利、物产田赋、灾异情况、军备疆域、风土人情、名人轶事和名胜古迹。
地方志的起源可追溯至晚唐,至南宋盛行,到元明两代逐渐趋向完备;清代是编纂地方志的极盛时期。
从唐朝开始,政府规定各州郡每3年编造一次以舆图为主的地方志。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通令全国各郡县每隔60年必须重修地方志一次。
金球生活最贵城市新排名美国美世咨询公司6月18日公布2022年度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
俄罗斯莫斯科市今年的生活成本指数为134.4,继去年以来第二次成为全球“最贵城市”。
唐代退休制度
唐代退休制度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富饶的时期,也是一个积极推进社会制度改革的时期。
在唐朝,退休制度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定,为了解决官员晚年养老问题,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唐朝实行了一系列退休制度。
首先,唐代实行的退休制度是基于农官制度的。
按照唐朝的政治制度,官职可以继承。
而且唐朝的官员大多来自于地方官吏,他们在官职升迁之后,往往会返回本地继续从事农业或经商。
因此,唐代的退休制度着重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其次,唐代还设立了退休离职金供官员退休后的生活开支。
唐代官员在退休后可以获得一笔丰厚的退休金,用于维持其日常生活的需要。
这笔退休金的数额根据官员的职位等级和工作年限来确定,较高职位和工作年限的官员可以获得较多的退休金。
这种退休金的设立,对于维持官员的尊严和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唐代的退休制度还包括了医疗保障。
授职之前,官员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确保他们身体健康。
对于身体受损或出现疾病的官员,唐代政府会派遣医生进行治疗,并提供相应的药品和医疗费用。
这种医疗保障的政策,有效地改善了官员的健康状况,也增强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生活品质。
另外,在唐代,官员退休后还可以享受一些特权和荣誉。
他们被授予了一定的尊号和称谓,以示对他们在官职任内的贡献的认可。
同时,他们也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在地方上有着较高的威信和影响力。
这种特权和荣誉的授予,既是对官员退休后的肯定,也是对他们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的体现。
总结起来,唐代的退休制度是一个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
它不仅解决了官员晚年养老的问题,也保障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尊严。
这种制度体系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提高官员工作积极性和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唐代的退休制度为后来的历代所借鉴,成为中国古代官员养老制度的重要参考。
唐代退休制度的建立,反映了唐朝政府关注官员福利和社会稳定的努力。
然而,随着唐朝的衰落和政治腐败,退休制度逐渐出现了问题。
官员的腐败和贪污使得退休金的发放不再公正,医疗保障体系也开始崩溃。
古人退休简史
古人退休简史中国传统文化中,退休人士长久以来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尊重与照顾。
从古到今,虽然退休制度有所不同,但是退休的理念一直是一贯的。
早在商周时期,即大约公元前1700多年,已经有规定退休的记录。
在《礼记礼运袭礼》中有记载:“凡六十岁,居士袭礼,不得太费”。
这说明80岁时具有退休承认的权利,并有义务在六十岁时退休,但又被允许继续服务,以让当时的老年人有机会获得抚恤金。
明清时期,退休制度也有所发展。
明代实行施古法,即根据入官时间设定年龄,从而规定退休年龄。
男性官员满五十岁就可以退休,女性官员则满四十五岁就可以退休。
明代政府还规定,退休者可以获得抚恤金,可以减免官员的劳役责任,并视贤而拔。
清朝时期,乾隆皇帝继续实行施古法,但也建立了官方退休制度。
官员可以按照乾隆皇帝规定的职位集,退休到官署抚恤,可以获得官方的抚恤金,而且退休的官员还可以被赋予官衔。
民国时期,国家政策围绕福利,军队改革,退休制度也得到巩固。
根据民国宪法,政府将实行全民基本养老制度,规定全民在国家有责任负担养老金,老年人也有权利享受养老金,但退休人士也有获得抚恤金的权利。
今天,我国实行的退休制度也有所发展。
根据劳动安全保障法,用人单位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为有固定工作时间的劳动者提供退休和退休补贴,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险费缴纳退休金,来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
从早期的六十岁退休到现在的劳动安全保障法,中国历史上退休制度一直都演变着,不断地改善和更新。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礼仪文明,把敬老作为道德礼仪,承认古老文明中退休的重要性。
未来,我们期待退休体系得到更大的发展,以保障退休人士的基本权益。
古代退休的几种说法
古代退休的几种说法一古代退休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仅仅限于是官吏,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于周,形成于汉朝时期,发展于唐朝时期,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退休制度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官吏退休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条件。
《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事。
”后来的汉、唐、宋、元等朝代基本实行七十而致仕的规定。
但到了明清两朝则规定“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
但到达退休年龄之前也可以提前退休。
二古代也有退休制度。
古代的退休又叫“致仕”或“致政”。
《尚书》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
”《礼记》有云:“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
”古代官员的法定退休年龄是七十岁,到年龄便可辞官归乡,颐养晚年。
到退休年龄便请辞退休一词,最早见于唐宋,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复志赋序》中有“退休于居,作《复志赋》”一句,《宋史·韩贽传》上也说:“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
”官员退休后,国家为了使其老有所安,还会发放一定的退休金,金额的多少与其官职、功绩和皇上的恩宠程度有关。
历朝官员一到退休年龄大都自觉请辞,有的甚至年龄还不到,也主动让贤。
在古代,提前告老还乡的情形并不罕见,只要官员提出申请,皇上一般都会恩准。
明弘治年间,明孝宗就曾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
”古代官员们提前退休的原因主要是身体情况欠佳,如唐代开国名将李靖,因伤病缠身的缘故,提前在六十四岁时就“告病还乡”,被皇上恩准。
提前退休避政治风险当然,也有一些官员提前隐退是为了规避政治风险,比如范蠡,他辅佐越王勾践成功剿灭吴国,一雪前耻,但他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是该急流勇退的时候了。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他携带金银细软,率领家属和仆从,驾一叶扁舟泛于江湖,成功跳出了那片是非之地,实为明智之举。
明朝的开国功臣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但他并不居功自傲,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中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
中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中国古代的官吏退休制度可以追溯到秦朝。
在秦朝建立统一制度后,皇帝秦始皇便开始了不少。
他创造了一个由六位卿、三十六位柱国和七十二位州牧组成的制度,这些官员都是世袭的,并且对这些官员进行了较严格的要求。
这个制度在大部分史书中都能找到记载,其中包括《史记》和《汉书》等。
在秦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并不是十分明确。
大致上,官吏在达到一定的年纪后就可以退休。
但是具体的年纪和退休条件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通常根据官员的等级和贡献程度来确定。
一旦官员达到退休年龄,他们就会被免除职务,享受退休待遇。
在免职后,他们可以回到家乡居住,并且照顾儿孙。
此时,他们依然能够享受一些特权和礼遇,但是不能继续参与政治活动。
在随后的汉朝,随着治国理政的不断完善,官吏退休制度也日趋完善。
汉代开始明确规定了退休年龄和退休条件。
根据记载,一般而言,在担任卿、令和尚书等高级官员职位的官员达到60岁就可以退休。
对于其他低级官员来说,退休年龄则相对较低一些。
而要取得退休资格,除了年纪要求,他们还需要满足一些其他条件,例如担任官职的时间等。
在退休后,官吏可以享受一定的养老金,也可以得到一些荣誉称号和奖赏。
这些待遇的多少取决于他们在政务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贡献。
同时,还有一些退休官员被任命为特殊职位,以便他们在政府中继续发挥他们的才能和经验。
另外,古代中国对于退休官员的待遇也注重体现在社会地位和尊重上。
退休官员在退休后依然保留有一些特权,例如优先占用座位、优先享受医疗保健服务等。
并且,他们经常被邀请出席一些重要场合,享受一定的礼遇。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官吏的退休制度在秦汉两代逐渐完善。
虽然具体的细节和规定有所不同,退休年龄、条件和待遇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改善。
这一制度为官员们提供了有尊严、优秀的退休待遇,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官方的尊重和重视。
古代人事变动关于退休的古代文化常识有什么
古代人事变动关于退休的古代文化常识有什么随着新高考的改革的不断进行,越来越注重文化常识的考查,随着考查知识点难度的增加,更需要一本系统的古代文化常识的书籍,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
《蝶变高中必背古代文化常识》不仅对书本上的古代文化常识做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还有相关的课外延展。
接下来和一起走进蝶变教辅书中看一看古代人事变动关于退休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哪些吧!关于退休的古代文化常识【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退休。
,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致仕】旧指交还官职,即辞官。
致仕制度,即官员的退休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典籍中常见的“致事”“下车”“告归”乞骸骨”等,也都指的是“还禄位于君”。
【致政】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
古代宫员一般在70岁时退休,有疾患则可提前退休。
【乞身】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所以请求退职为乞身。
【移疾】古代辞去官职的委婉说法,也称“移病”。
【解官】辞去官职。
【告老(请老)】官吏年老辞去官职,即退休。
《蝶变语文高中必背古代文化常识》内容介绍《蝶变语文高中必背古代文化常识》,分别从天文历法、山川地理、人文思想、文学艺术宗庙礼法、姓名称谓、教育科举、官爵仕途和衣食住行几个类别。
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
每一个类别,都分为“脑图记个模块脑图记忆模块,帮助考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框架从而对知识体系进行“鸟瞰“式把握知识详解模块,对古代传统文化知识分门别类做出翔实讲解,其中配有插图、表格,更利于考生理解和记忆。
例题模块,针对知识点给出相应的练习题,并配有答案和解析,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帮助考生更好地消化和运用知识中的重点、难点。
文言文中关于退休的
文言文中关于退休的1. 退休用古文怎么表达致仕。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一般做官的年龄是70岁,有疾病的提前。
什么样的官叫当官,当官后的俸禄,是否朝见,都与他原来的官品、政绩和皇帝的宠信程度有关。
扩展资料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1)男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劳动者,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者工作年限满10年的。
(三)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者工作年限满10年,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4)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的职工,停止发放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致仕2. 文言文表示“退休”的词语有哪些1. 告老还乡[gào lǎo huán xiāng][释义] 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姓刘名弘敬,字元普,曾任过青州刺史,六十岁上告老还乡。
”2. 功成身退[gōng chéng shēn tuì][释义] 身:自身,自己。
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出处] 《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
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作者:谢宪来源:《北方人》2009年第12期退休制度在中国是自古有之,而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官本位”之国,所以古代退休制度主要也就是官员的退休制度。
退休年龄的界定中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致仕”、从字面上看,是去当官,走仕途。
其实本义是“把官职还给君王”,也就是不当官,退休了一到了唐代,开始出现“退休”一词,如唐代散文家韩愈在《复志赋序》中说:“退休于居,作《复志赋》。
”《宋史·韩贽传》也说宋仁宗时的御史大夫韩贽“退休15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
”不过,“致仕”的说法还是一直沿用下去了。
退休制度的核心是退休年龄的界定,各朝代对此有不同的规定。
据《礼记》记载,周朝是“大夫70而致仕”。
其后历代都基本上是沿袭了这一退休年限,如唐朝规定:“诸职官年及70,精力衰耗,例行致仕。
”而古时候人们的平均寿命不长,“人生70古来稀”,所以70岁退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上是等于终身制了。
到了明清两代,才逐步改为60岁退休。
特别是到了清朝,低级武官的退休年龄皆根据职务大大提前了:“参将54、游击51、都司守备48,千总、把总45。
”也就是官越小退得越早。
这与两宋时期文官年满70退休,武官则可延长10年到80岁退休形成了鲜明对比。
也充分说明了在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还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模样。
虽然对退休年龄有具体规定,但也有很多例外,因为皇上就是苍天,圣旨就是制度。
比如元朝的大天文家郭守敬,年逾70后屡次申请退休,但皇上就是不准,结果86岁时,卒于知太史院事任上。
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还有清朝名臣纪晓岚,雍正二年(1724年)出生,在乾隆朝官运亨通,当到正部长级的礼部尚书。
嘉庆元年(1796年),他已是72岁的老人了,还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嘉庆十年(1805年),已经82岁了,仍任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退休后的待遇退休制度的另一个要件就是退休后的待遇,这关系到退休官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尊的大问题,历朝历代对此都比较重视。
中国退休政策历史
中国退休政策历史中国退休政策的历史与前瞻退休政策是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对中国退休政策的起源、发展历程、养老保障制度的变革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进行深入探讨。
一、中国退休政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的退休政策始于古代官僚制度中的致仕(辞职)制度。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关于官员退休的记载。
然而,真正的退休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了“干部退休制度”,主要针对国家干部和职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的退休政策逐渐完善。
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标志着新中国退休制度的正式建立。
二、古代退休政策:官僚制度与义务贡献在古代中国,官僚制度是退休制度的主要形式。
官员在年老或因疾病无法继续工作时,可以申请致仕。
致仕不仅是一种荣誉,也是对国家的一种贡献。
此外,古代还实行了义务贡献制度,即鼓励人们为地方或社会做出贡献,以补充国家养老的不足。
三、现代退休政策:新中国的探索与实践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的是职工退休制度,主要是针对职工的养老问题。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国家对退休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革。
其中,1978年的两个暂行办法奠定了中国退休制度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逐渐提高了退休年龄。
目前,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干部为55岁,女性工人为50岁。
此外,国家还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为退休人员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
四、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与挑战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
目前,国家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养老问题,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负担日益沉重。
此外,养老金的缴纳和发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缴纳不均、发放不足等。
五、国际比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中国的退休政策有其独特之处。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制度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管理制度:古代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州县两级为主,州一级以刺史为首,县一级以县令为首。
在初唐时期,曾短暂将州改为郡,但县一级基本不变。
道一级一般不设行政部门,直到唐末藩镇割据时期,节度使专权,才出现了地方三级行政。
2.职官管理制度:职官管理制度包括对官吏的任用、考绩奖惩、品秩俸禄及休假退休等制度。
任用制度为保证各级官员的政治标准,历代都重视官员选拔后的任用。
秦代采用举荐制度,汉代则实行辟召制度和科目选举制度。
3.考绩制度:考绩制度是古代中国职官管理的重要环节,用于评估官员的政绩和能力。
考绩主要依据《尚书》和《周礼》等经典文献,采取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等方式进行。
汉朝时期,考绩制度逐渐完善,实行岁终考课,依据政绩、德行、学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4.奖惩制度:古代中国政府对官员的奖惩分明,依据考绩结果进行升迁、降职、罢免等处理。
对于有功之臣,政府会给予丰厚的奖励,如封侯、赐爵、赐姓等;对于过失之官,会受到降级、罚款、杖责等处罚。
5.休假退休制度:古代中国官员享有休假和退休待遇。
休假制度分为旬假、节假和旬休等,官员可以根据职务和地位享受不同时间的休假。
退休制度则规定官员在一定年龄或年限后可申请退休,退休后享受一定的生活待遇。
6.品秩俸禄制度:古代中国官员的品秩俸禄与其职务、地位密切相关。
品秩主要分为九品,俸禄则包括粮食、货币、衣物等。
官员的俸禄与其职务、地位成正比,体现了地位越高,待遇越丰厚的原则。
总之,古代中国官员的管理制度涵盖了行政、职官、考绩、奖惩、休假退休和品秩俸禄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官员管理体系。
这套体系在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宋代致仕制度的变化
##宋代致仕制度的变化宋代的致仕制度是指免官后的退休制度,它在宋代的漫长历史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致仕制度的变化主要包括在退休年龄、退休待遇和退休后的权益等方面的调整。
###一、退休年龄的变化宋代初期,致仕的退休年龄相对较高,在60岁或以上。
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结构相对稳定,官员也具有相对较长的任职期限。
然而,随着宋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官员的职务轮岗,退休年龄有所下降。
到了北宋时期,致仕的退休年龄普遍定为50岁,这是为了给年轻官员更多机会升迁,提高官员队伍的流动性和活力。
###二、退休待遇的变化在宋代初期,致仕者基本上可以获得相对丰厚的退休待遇。
退休官员可以获得一笔钱财作为退休金,同时还享有土地、宅院等封地。
这些封地通常由国家提供,其面积和数量取决于官员历任职位的高低。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宋代政府财政开支的增加和官员数量的增加,退休待遇逐渐减少。
到了北宋时期,退休官员只能获得一定的退休金,而封地的分配则相对有限。
这导致一些退休官员退休后的生活较为拮据。
###三、退休后的权益退休后,官员们在宋代享有一定的权益。
他们可以保留一定的政治地位,比如继续担任一些咨询职务,参与重要决策的讨论。
此外,退休官员还可以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授课讲学,为后人培养人才。
这些权益使得退休官员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宋代政治的变革和制度的演进,退休官员的权益逐渐减弱。
南宋时期,政府对退休官员的参政权有所限制,他们的影响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退休官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逐渐下降,权益也趋于减弱。
###四、改革与变革宋代致仕制度的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其中的变化既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需求和政治力量的变化。
可以说,宋代的致仕制度在不断改进中呈现出由相对宽松到相对严格的趋势。
退休年龄下降,退休待遇减少,权益逐渐减弱,这些变化体现了当时政府积极探索改进制度的努力,也反映了社会需求的变化。
我国古代官员什么时候退休 周代到明代都是70岁
我国古代官员什么时候退休周代到明代都是70岁>我国古代的退休年龄,从周代开始直到明代,都是70岁。
到了清代,才改为60岁。
《礼记·曲礼上》曰:“大夫七十而致仕。
”这里的“致仕”,就是如今退休的意思。
唐初名儒孔颖达疏曰:“七十曰老,在家则传家事于子孙,在官致所掌职事于君,退还田里也。
”意思是说,人到70岁就老了,在家应把家事传给子孙,在朝应把职位还给皇帝,以让贤者。
秦汉沿袭周例,《西汉会要》中的丞相韦贤,七十多岁时,“以老乞骸骨”。
皇帝赏赐给他百斤黄金和一处住宅,准许他退休。
韦贤成了历史上第一位退休的丞相,开了丞相退休之先河。
不过,如果官员身体不好,即使不到70岁,也可以提前退休,有点类似于如今的“内退”。
《东汉会要》中就记载了几位因病离职的高级官员——“尚书郑均以病乞骸骨,拜议郎,告归”;“太尉邓彪以疾乞骸骨”这个时期的退休制度已基本规范,对退休年龄和退休待遇,也都有了明确的规定。
唐代《大唐令》明文规定:“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
”但是,唐开元二十五年玄宗又下诏:“老病不堪厘务者,与(同意)致仕。
”也就是说,这时的退休制度,除了“诸职官及七十,精力衰耗,例行致仕”外,对那些虽然不到退休年龄但患有疾病或者受伤的官员,也准许退休。
杜甫的《旅夜抒怀》中有句曰“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其中的“老”和“病”,正是唐朝官员退休的两个主要原因。
宋元明各朝依然实行的是“七十而致仕”,只是对个别人、个别部门稍有例外。
例如大学问家朱熹多次因老因病请求退休,都没有得到应允。
宋宁宗庆元元年“夏乞致仕不允”;过了四年“乞致仕”,仍未获准。
直到“庆元六年春二月辛酉改《大学诚意》章,甲子以疾终于正寝……享年七十有一。
”看样子,只要国家需要你,无论是病是老,都是不能退休的,哪怕是你已经到了退休年龄。
元代就明确规定,“集贤”“翰林老臣”不致仕,特殊部门、即使三品以下,也不能致仕。
天文、历法专家郭守敬,逾七十申请退休,朝廷不准,直到八十六岁卒于知太史院任上。
中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
中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在秦汉时期,官吏退休制度是比较简单和基本的。
根据当时的制度规定,官吏一般需要够到一定年龄,才能够退休。
而退休之后,他们会享受一定的待遇,并被授予一些荣誉头衔。
这种退休制度对于官吏来说是一种荣耀,他们可以在退休之后光荣地享受一段属于自己的安静时光。
到了唐朝,官吏退休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根据唐朝的制度规定,高级官员任满之后,可以选择退休或继续任职。
如果选择退休,他们可以得到一笔丰厚的退职费,以及每月一定数量的粮食和衣被。
这种退休制度在当时是非常慷慨和优厚的,可以说是为官吏们提供了一个丰裕的退休生活。
宋朝时期,官吏退休制度继续得到改进和完善。
据记载,宋朝的高级官员的退职费是很高的,可以达到三年的俸禄,并且还会根据官员在任职期间的表现给予一定的奖励。
退休之后,高级官员还可以选择退居乡里或者继续在官府里担任一些类似退休顾问的职务,依然享受一定的待遇。
明清时期,官吏退休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
根据清代的制度规定,退休之后的官员可以得到丰厚的退职费、官帽、冠绶等礼品。
并且,退休官员还可以享受一些特权待遇,如在个人住宅上不再缴纳赋税,免除犯罪责任等。
此外,退休官员还可以选择担任一些国家机关的顾问,为国家出谋划策。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在历朝历代中逐渐完善和发展,从最初的简单荣誉头衔到后来的退职费、待遇和特权。
这一制度的完善不仅保障了官员们享受晚年的生活,更体现了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和尊重。
这种退休制度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古代官吏们提供了一个清静安宁的晚年生活,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向国家作出贡献的机会,使他们能够继续为国家尽一份力量。
我国古代官员的退休称作“致仕”,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规定
我国古代官员的退休称作“致仕”,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规定展开全文在我国的古代社会中,官员的退休称作“致仕”,历朝历代的退休制度都有不同的规定,而且退休后的待遇也不尽相同,下面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古代的退休制度。
在夏商与西周时期,官员的任命制度实行的是世卿世禄制,即终身制,一位官员一旦担任某职务后,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故,便会一直担任至命终才由其子孙继续担任该职务。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出现了官员退休制度,但是这个时期的退休制度还不健全和完善。
汉代时期,已经建立其了完善的退休制度。
据东汉班固编写的《白虎通义》记载,官员只要年满七十,如果耳目不聪、身体不再灵活,便必须退休,退休后的待遇是发放原来俸禄的三分之一。
唐代时期,朝廷规定官员只要年满七十,不管身体如何,必须退休。
而且还规定如果年龄还没到七十岁,但身体容颜已经很衰老了,也必须得退休。
唐代的退休待遇还不错,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退休后,可以领取原来一半的俸禄,京官六品以下、地方官五品以下的则发给土地,官员退休回乡还可以做地主。
我们常说的“告老还乡”说的也即是此意。
宋代的退休制度基本沿用唐代,只是由于宋代官员的俸禄比较丰厚,所以许多年满七十的官员总是赖着不退。
朝廷对此也没什么办法,只好安排御史大夫故意去找他们的茬,或者是找其亲属规劝其退休。
元代规定三品以下官员只要年满七十必须退休,而三品以上的官员则比较宽松,具体退与不退,视不同情况来决定。
明清两朝,退休制度基本保持一致,只是由于两朝的官员数目比较大,规定官员的退休年龄由七十变为六十,并且鼓励官员提前退休。
退休的官员一般都可以拿到原来的一半俸禄。
总体来说,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主要是针对中下级的地方官员,而对于朝廷重臣则比较宽松。
事实上,古代的许多位高权重的宰相都是由岁数大的老人担任,即使过了七十,也会继续担任直至终身。
古代的官员退休制度
古代的官员退休制度作者:倪方六来源:《公务员文萃》2014年第10期近来,有关“推迟退休年龄”的话题引发出很多不同争议。
在中国古代,退休年龄同样是一个敏感话题,有的朝代宽松,有的要求严格。
古人管退休叫“致仕”,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多种说法,意思都是把手中的权力交还出来,退休回家;还有的朝代管退休叫“悬车”,也是年老不再使用的意思。
朱元璋颁令“六十以上”皆“致仕”中国是规定退休年龄较早的国家。
《礼记》中有这样的文字:“大夫七十而致事”,这说明早在周代便规定了退休年龄。
70岁退休,其实是约定俗成。
朱元璋(明太祖)当了皇帝后,规定了新的退休年龄:“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退休年龄提前至60岁,五年后朱元璋又出人事新政,将相当于今部队、警察系统的中下级官员退休年龄提前至50岁。
但朱元璋规定的退休年龄在明代并没有一直贯彻下去,朱棣(明成祖)登基后即恢复“70岁退休”古制。
此后不断反复,明代朱祐樘(明孝宗)当皇帝时,还出现了类似今天“内退”的规定,凡主动提出退休的官员,没有年龄限制,即使40岁提出退休也会被批准。
北魏要臣罗结干到110岁在古代中国,提前退休与推迟退休,很多时候都是根据政务需要和具体人、具体岗位来决定的,并没有现代的养老金不足因素,有的时候甚至不允许退休,特别是高级官员,很多都是死在任内。
有的即便退了,也会被“返聘”,或改当“顾问”。
西晋时有位名叫刘寔的大臣,历任司空、太保、太傅等要职,在司马衷(晋惠帝)当皇帝时“以老病逊位”,退休回家。
但在司马炽(晋怀帝)当皇帝后重新起用,授予刘寔相当于今中央军委主席的“太尉”一职。
时刘寔已87岁,坚决请辞,但皇帝坚持要他当,刘寔只得出山。
南北朝时期,拓跋焘(北魏太武帝)当皇帝后,委任已107岁的罗结为“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罗结一直干到110岁时才退休。
他在退休后仍未能闲着,还得为朝廷出谋划策,活到了120岁。
古代官员的退休生活
公民与法治2013·5中国古代,官员退休称为“致仕”,把官职还给君王。
如果官员年老体弱,也可主动申请退休,称为“乞骸骨”,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从周朝起,“大夫七十而致仕”为后来各朝沿用。
但明朝破了古制,文武官员六十致仕;至清,参将以下的武官退休年龄,调整到五十四岁至四十五,“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
1.政治待遇古代官员退休后,依然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
《礼记》记载,卿大夫退休称“国老”,一般官吏退休称“庶老”。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43年,汉元帝朝的丞相于定国、大司马史高、御史大夫薛广德三位高官请求退休,皇帝批准后,分别赏赐他们“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
魏晋时期的退休官员会有个“顾问”之类的闲职。
而唐朝对于退休官员都举行欢送仪式,敲锣打鼓送归老家。
三品以上的官员退休后,恩准在朝廷行走、参与议政。
宋朝叶梦得《石林燕语》载:“神宗初,李少保东之自侍读致仕,上特召对延和殿,命坐赐茶,退偕讲读官燕饯于资善堂。
”皇帝同退休大臣亲切交谈,并请喝茶、吃饭,这是莫大的政治荣誉。
但李东之是前朝皇帝的近臣,宋神宗待见他,“故礼之特厚,非常例也”。
宋神宗以后,允许带职退休,官员退休时都晋升一级;而且退休后,仍可加衔晋级。
辽代对退休官员很照顾,在968年规定:“老耄者,增俸以休于家。
”不仅增加薪俸,保证衣食无忧,还授予荣誉性的官衔与爵位,以示尊崇,身体有病的,另派医官随时诊治。
明初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退休。
至明中期,业绩突出者可升两级退休。
而且,退休后参加宴会、祭祀等活动,仍享受原级别待遇。
清朝赵慎畛《榆巢杂识》载,嘉庆帝“优礼旧臣”。
乾隆帝则喜欢同退休老臣诗词唱和,“凡御制诗章,时附驿寄,命之赓和”。
2.经济待遇汉代规定,俸禄两千石以上的高官,退休可领取原俸禄三分之一的养老金。
也有特例,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贤官第五伦申请退休时,被汉章帝赐“以两千石俸终其身”,并加赐钱五十万,公宅一所。
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
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研究:演变、特点与影响一、引言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调整和完善,不仅对古代官吏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治理理念。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探讨其演变过程、特点以及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二、官吏退休制度的演变1. 先秦时期:官吏退休制度的萌芽在先秦时期,由于国家规模较小,官僚体制相对简单,官吏退休制度尚未形成。
但是,一些诸侯国已经开始实行年龄限制,规定官吏在一定年龄后必须退位让贤。
2. 秦汉时期:官吏退休制度的初步建立秦朝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官吏退休制度也开始形成。
秦朝规定,官吏年满七十岁必须退休。
汉朝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制定了详细的退休规定,如退休年龄、退休金等。
3. 隋唐时期:官吏退休制度的成熟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官吏选拔更加公正,退休制度也更加完善。
唐朝规定,官吏年满六十五岁必须退休,同时给予一定的退休金。
这一制度在隋朝和唐朝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
4. 宋元明清时期:官吏退休制度的调整与完善在宋元明清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官吏退休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如宋朝实行了“致仕”制度,允许官吏在达到一定年龄或条件后主动申请退休。
元朝则对退休年龄进行了调整,规定官吏年满七十岁退休。
明清时期,退休制度更加灵活,既考虑了年龄因素,也考虑了官吏的身体状况和政绩等因素。
三、官吏退休制度的特点1. 年龄限制: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以年龄为主要标准,规定了官吏必须达到一定年龄才能退休。
这一标准具有普遍性和公平性,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
2. 退休金制度:古代官吏在退休后,通常可以获得一定的退休金或养老田产,以保障其晚年生活。
这一制度体现了国家对官吏的关怀和责任。
3. 荣誉待遇:退休官吏在古代社会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声望,往往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尊重。
这种荣誉待遇不仅是对官吏个人贡献的认可,也有助于激励在任官吏积极履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内容提要】中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养老称为致仕、致事或者致政,意思是交还官职,“还禄位于君”。
西周时已有致仕养老的制度,“大夫七十致仕,老于乡里”。
卿大夫致仕称“国老”,士致仕称“庶老”······【关键字】退休条件年龄待遇作用我国古代也有退休制度,但仅限于官吏,它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
《春秋公羊传》载“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意即交换权利于君王。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发轫雨何时难以考察,但到周代,随着奴隶制官僚制度的完善,与之配套的各级官吏的退休年龄和善后问题已纳入行政管理的范围,退休制度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朝时期,发展与唐朝时期,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
退休制度的内容一、“退休”一词的来源“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集,唐代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中说到“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宋史·韩贽传》中有“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词句。
何谓“退休”?依古代而言,即是辞官于朝,退闲于家。
二、“退休”条件首先,古代官吏退休要达到一定的年龄条件。
《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事。
”《尚书大传》也说:“大夫七十而致事,老于乡里。
”也就是说退休的年龄为七十岁。
为何规定退休年龄为七十?《白虎通义·致仕》作了解释:“臣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所以长廉耻远也。
”一句话,人至七十,老而衰,不便在官场趋走办事了。
后来的汉、唐、宋、元等朝代基本实行七十而致仕的规定,但是到了明清两朝,则规定“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
其次,有一些官吏未到退休年龄,却可以提前退休,这是因为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任职效能。
如唐朝规定“老病不堪厘务者,与致仕”,意即若身染疾病或受伤者,虽未到退休年龄也可以退休请俸;明朝亦有规定,老疾不能任事者,或软弱无效能的官吏,可随时勒令退休。
由此可见,提前退休是容许的。
三、“退休”后的待遇退休制度的另一个要件就是退休后的待遇,这关系到退休官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尊的大问题,历朝历代对此都比较重视。
首先是政治上的待遇,据《礼记》记载:卿大夫致仕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称“庶老”,从称谓上就可以看出对老臣的尊重。
到了唐朝,对致仕官吏要举行欢送仪式,敲锣打鼓,送归老家。
与现在发一个“光荣退休”的证书,虽然形式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三品以上官员致仕后,仍恩准在朝廷行走,参与国家大事。
明朝的致仕官员在礼仪上依然受到尊重,在参加宴会、祭祀等活动中,仍享有原有职级的礼遇。
其次是经济上的待遇,退休后官吏会被优厚对待。
汉代规定,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魏、晋时期的退休官吏,则干脆委任一个“顾问”之类的闲职,供养起来;唐代,五品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退休后可保留全薪(可见唐朝的国富民强)。
如名相房玄龄、宰相宋璟致仕时,皇上特批均赐全禄。
六品以下的官员退休则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两宋时期对退休官员的安置和优待,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
尤其是宋神宗以后,允许带职退休。
官员致仕时,皆晋升一级。
致仕后,仍可加衔晋级,参与朝政。
与在职官员致仕少了一点实权。
明朝初期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致仕。
明中叶改为业绩突出者可升两级致仕。
退休金方面,明初曾规定致仕官食原俸,但很快就予以取消。
后来有规定退休官员一般清情况下不发放退休金,但不会让你喝西北风的,若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
清朝基本上也按照明朝的退休制度执行。
(看来明清两朝品级较低的官员退休后生活比较惨,这也不难理解,贪官会那么多了和他们在职加紧搜刮民脂民膏了)四、“退休”的原因一是回避政治权力斗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和《史记·货殖列传》中均有记载的春秋战国时越国的大夫范蠡。
范蠡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
在越国被吴国灭亡后,范蠡殚精竭虑辅佐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在经过二十余年卧薪尝胆之后,勾践击败吴王夫差,兴邦复国。
作为大功臣的范蠡被勾践封为上将军,此时范蠡达到了为人臣者的最高境界。
但此时的范蠡深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于是告老辞官,携西施遁入“五湖”,可谓极具聪明之举。
二是无心于官场。
官员无心于官场,向往能够回到家乡,于是“告老还乡”。
此种情形下的任何小事都有可能引起“告老还乡”提前退休的想法,如人们熟知的晋朝彭泽县令陶渊明就是向往田园生活,主动请辞“告老还乡”。
又据《世说新语·识鉴》记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张翰晋朝是大司马,字季鹰,由于一日,秋风乍起,触景生情思念起家乡吴地(浙江)的特产菰菜、莼羹、鲈鱼脍来了,突然领悟: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图个快快乐乐,又何必要为了个官名而别乡数千里,还要备受羁绊呢?于是“告老还乡”。
三是客观条件,体弱多病,难当重任。
如在唐太宗时,官吏退休年龄是七十岁,对朝廷有大贡献者还可延缓退休年龄。
但开国元勋李靖,因自感伤病碍身,遂在六十四岁时“告病还乡”。
四是年限已到。
也就是任职官员的年龄到了七十岁后,自动退休。
五、“退休制度”的作用退休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官吏终身制,保持了统治阶级的生气。
官吏退休后,国家为保证其特权,令其按级领取俸禄,使退职者老有所养,老有所安,又使在职者无后顾之忧,它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不同时期的“退休制度”一、先秦时期的退休制度西周已形成了官吏退休养老制度。
《礼记·王制》说,卿大夫“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
注谓“致政,还君事”。
官吏七十岁岁致仕退休后,“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痒。
虞痒在国之西郊”。
例如,周公致政后,周成王使居洛邑,享受最高待遇。
春秋时期各国还对官吏建立了退休制度。
官吏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自动请求退休,称为“请老”、“告老”或“老”。
退休后的官吏被称为“国老”,受到国人尊重,有专门的活动场所。
退休的年龄为70岁,即所谓“七十致仕”。
二、秦汉时期的退休制度。
秦汉时期,尤其是两汉时期的致仕与优恤制度已经比较完备。
致仕即退休,条件是年老或有病(告老告病皆卑称“乞骸骨”)。
退休后,根据不同的官阶享受优恤待遇。
两汉公卿大臣老病退休后的待遇,一般由皇帝下诏书决定,情况差别很大。
有的享受全俸,有的三公享受二千石俸,大多数人享受原俸的三分之一(《汉书》卷12《平帝纪》,元始元年正月,“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参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以此可供参考)。
还有的享受一次性赏赐的钱、谷、黄金、房舍、和车马等。
政治上地方官按时派人“存问”,有些德高望重的老臣还可依时朝见皇帝。
官员死后,朝典还有一种抚恤制度。
主要内容是根据官员们身份地位的不同给予不同等级的赠赙(财物)、赠印绶、赠谥、赠冢地、赠各种葬具和明器等。
如官吏系因公死亡,则厚加赏赐,并荫其后代。
实行这些制度,目的显然是使官吏免除后顾之忧,更加兢兢业业地位封建王朝服务。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退休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规定有退休制度。
一般沿袭先秦古制,以七十岁为退休年龄,“七十悬车”似乎已经成为惯例。
即使朝廷没有命令退休,在职官员也多自以年老请求辞职,因为当时认为年老致仕是光荣的事情。
退休养老的官号,多加特进、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等官号,以示优崇。
这些官员并无职事,是作为领取俸禄、享受礼遇的依据。
此外,赐钱帛谷物,赐衣茶,赐床帷被褥、几杖、安车驷马等,也是优崇退休功勋重臣的礼制。
一般官位越高,致仕后的待遇越优崇。
四、唐代的退休制度唐朝的退休制度,随着阶级基础的扩大,退休制度作为官僚制度的一部分,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特点如下:第一,致仕年龄教灵活。
“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
······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
”若精力旺盛,胜任职守,亦可缓退。
“年七十以上,应致仕,若齿力未衰,亦听厘务。
”第二、致仕手续简便,只要造册上报即可。
“五品以上上表,六品以下由省奏闻。
”第三,对致仕官员举行欢送仪式,敲锣打鼓,送归老家,很有人情味。
“开元五年十月敕,致仕应请物令所有送至宅。
”第四,致仕官享受优厚待遇。
首先在政治上,三品以上官致仕后,仍恩准在朝廷行走,参与国事决策。
其次在经济上,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功臣元勋受皇帝特恩,可给全薪退休。
六品以下,则赐口分田养老。
另外,高官致仕,允留一子领薪侍养。
“致仕官子弟无京官者,其在外者,听一人停官侍养。
”总之,唐王朝在退休制度上,其政策规定较汉要完备得多。
五、两宋时期的退休制度两宋时期,退休制度又有新的规定。
宋制,文官年满七十为致仕之期,武臣可延长十岁。
若自愿亦可提前致仕。
但少数元老大臣,不在此限。
两宋对退休官员的安置和待遇,优厚备至,无以复加。
其特点:第一,宋神宗前,官员致仕皆解除原任官职,神宗以后允许带职致仕。
官员致仕后,仍可加衔晋级,参与朝政,实处“半退”状态。
第二,宋官致仕时,皆升转一官。
第三,依据退休官的品级,其子孙可“荫补”一定的官职。
但中级官员如荫补子弟,即不能转官,称“守本官致仕”。
宋朝开创了老子退休、儿子顶职的先河。
第四,从宋真宗起,职事官致仕后,食半俸,立有战功者,部分食全俸。
第五,有些官吏名义上退休,实际上又安排了其它名誉职务,令领职务俸禄(全俸)。
此种“退居第二线”的官,称“祠禄官”。
有些官吏告退后,安置于台阁,令写碑修书,撰国史,“卒老于文字之间”。
有些官吏致仕后,因工作需要,朝廷又特命复出任职,时称“落致仕”赵宋王朝政府机构庞杂,冗员遍布,其症结何在?我们从其退休制度上即可窥见一斑。
六、元朝的退休制度元朝实行官员致仕始于至元二十二年(1291年),规定致仕的年龄是70岁。
大德七年(1303年)规定,三品以下致仕官员加散官一等。
九年(1305年)规定,致仕官员子幼家贫者给半俸终其身。
后来,在“加散官一等”外,“职事”也升一等,也就是说授予与加授散官等级相当的职事,当然是虚的,所以称为“遥授职事”(《元史》卷84《选举志四》:《元典章》卷11《吏都五·致仕》)。
但是,翰林、太史司天官“虽年过七十,不致仕”。
这是从郭守敬开始的。
郭守敬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大德七年(1303年),元朝政府全面推行七十致仕制度,“独守敬不许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