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蝴蝶夫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治·比才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 1875),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世界上 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九岁起 即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后到罗马进 修三年。1863年写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 者》。1870年新婚不久参加国民自卫军, 后终生在塞纳河畔的布基伐尔从事写作。 在他的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都德编 剧。后配乐被改编为两套管弦乐组曲)和 《卡门》等九部歌剧作品中,体现了浓厚 的现实主义色彩,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 成为作品的主角。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 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 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 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 最高成就。
第3课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
背景
欧洲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有所不同
19世纪的 音乐流派 与杰作
音乐流派 与杰作
浪漫主义音乐
地区:俄国和东欧 民族音乐
代表: 柴可夫斯基
美国音乐
含义 一战后二战前:爵士乐
流行 发展 音乐 历程
二战后:摇滚乐
流行原因 主要特点
代表人物
20世纪 世界的 音乐发展
《茶威花尔女》第剧照
三幕歌剧《茶花女》于1853年在威尼斯 进行首演,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遭 到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 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 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 迎的作品之一。《茶花女》的意大利名 称为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女 人”(或“失足者”),一般均译作" 茶花女"。歌剧描写了十九世纪上半叶 巴黎社交场上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 --薇奥列塔。她名噪一时,才华出众, 过着骄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有追 求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害的妇 女形象。虽然她赢得了阿尔弗雷德·阿 芒的爱情,但她为了挽回一个所谓“体 面家庭”的“荣誉”,决然放弃了自己 的爱情,使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牺牲品。
70年代后:风格更多 评价
当代 音乐
发展趋势:大众化、多元化
发展状况:民族音乐推动世界 音乐繁荣
兴起:19世纪 中心:奥地利和德意志
兴起和发展 发展: 19世纪中叶
浪漫主义 特点 音乐
德意志:贝多芬
奥地利
舒伯特 小约翰·施特劳斯
代表
罗西尼 意大利 威尔第
普契尼 法国:比才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对流行音乐的评价:
流行音乐反映了现代社会青少年一代的情绪追求,在 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流行音乐是突破传统、缓解竞争压 力、宣泄喜怒哀乐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日益繁荣的流行 音乐活动也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罗西尼
卓阿基诺·罗西尼〔1792-1868)十九世纪上半 叶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生于意大利贝萨洛。他十 岁师从蒂塞学和声,后在波伦亚音乐学院跟马太学 对位。罗西尼受作为歌剧演员的母亲的影响,十四 岁起习作歌剧。十年后他所作的《塞维利亚的理发 师》,集意大利喜剧的精华,它语言生动,形式自 由、充满幻想的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
歌剧《蝴蝶夫人》简介
普契尼的两幕歌剧《蝴蝶夫人》在1904年2月17日初演于米兰,剧情取 材于美国作家的同名小说,并由美国剧作家贝拉斯科(1854-1931)改编成 剧本。歌剧描写的巧巧桑(蝴蝶姑娘)是一位天真、纯洁、活泼的日本姑娘, 她为了爱情而背弃了宗教信仰,嫁给了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婚后不久, 平克尔顿返回美国,三年杳无音信。巧巧桑深信他会回来。平克尔顿回国后 另有新娶。当他偕美国夫人回日本时,悲剧终于发生了。巧巧桑交出了孩子, 吻剑自尽了。这是一部抒情性的悲剧,通过一个纯真、美丽的姑娘的悲惨命 运,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进行了批判。普契尼在音乐创 作中直接采用了《江户日本桥》、《越后狮子》、《樱花》等日本民歌来刻 画蝴蝶夫人的艺妓身份和天真的心理。这部作品是普契尼的 代表作之一,也 是世界歌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名作。
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是西方世界有 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集古典 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 贝多芬出生于德意志波恩市一个音乐世家, 他的祖父是当地宫廷合唱团和管弦乐团的 团长,父亲则是合唱团的歌手。 1802年 以后,他的耳疾日益严重,以致1809年 以后最终失聪,从此,他的大部分时间和 精力都用来作曲。失聪之初,他非常痛苦, 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 耳聋带来的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 音乐作品,如《第3(英雄)交响曲》 《第5(命运)交响曲》《第9(合唱) 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都是脍炙人口 的不朽之作。贝多芬崇尚法国大革命带来 的民主和自由思想,热情关注个人的自由 和尊严,这在他的音乐中有充分的体现。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 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 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 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 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 交响曲。
舒伯特
舒伯特(1797—1828),出生在 维也纳近郊一个教师家庭。舒伯 特有很强的鉴赏力,能发现优秀 的诗作。席勒、海涅的诗常被他 选作歌词。他还十分重视诗作的 音乐性,他的歌几乎每一首都极 为优美别致。他创作的两部声乐 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和《冬日 旅程》,被公认为是艺术歌曲创 作的最高峰。《小夜曲》,这是 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 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 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此曲采用 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篇谱写 而成。他是艺术歌曲新风格的开 拓者,因而被誉为“歌曲之王”。
贝多芬的故居
贝多芬的助听器 贝多芬的钢琴
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
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 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 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 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 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 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
传统,音乐充满了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 他并吸收了同时代作曲家贝多芬的手法,使用管弦 乐来取代和丰富原来仅作音高提示的古钢琴伴奏。 1829年罗西尼写了搁笔之作《威廉·退尔》,这部作 品反映了民族自主的愿望,并对大歌剧体裁的形成 起到了推进作用。
在罗西尼所创作的近四十部歌剧中影响较大的 除《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威廉·退尔》外,还有 《灰姑娘》以及正歌剧《奥赛罗》、《摩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