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在甘肃的发展与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腔在甘肃的发展与传播
秦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号称中国梆子戏家族的鼻祖,关于秦腔的起源,学术界有多种说法,譬如有周秦说、秦汉说、唐代说等,但影响较大的是明代说,在清代,秦腔就远涉京华,传至中原、江浙、四川及云贵一带孕育了包括京剧在内的诸多剧种,是三秦文化的活化石,秦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用焦文彬先生的话来说秦腔“从‘秦风’到‘秦声’,再到‘秦腔’的由表及里的渗透,也总是随着时代的风起云涌而混杂交融”。
秦腔的故乡无疑是陕西,正如清代戏曲理论家李调元在‘雨村剧话’中说:"俗传钱氏,缀白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子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称梆子腔,秦腔在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路秦腔,并向四方传播,甘肃秦腔无疑是在受到西府秦腔传播的影响而发展、繁盛起来的,正如陆晖先生所言":沿丝绸之路出西安直至陇东、陇西一线,流行于这一带的西府秦腔另有‘西路戏’、‘西秦腔’之称。
秦腔具有悠久历史,学术界过去一直认为它是梆子腔系统的鼻祖。奇怪的是,近年来秦腔的历史地位突然发生了危机。我们在很多研究文字中看到,秦腔与西秦腔被当作两个不同的概念,明清以来多次在典籍中出现的西秦腔,被描述成为一种与秦腔完全不同的东西。这样,不但秦腔的形成时间被大大拖后,它对板式变化体戏曲出现所做的巨大贡献,也无形中被大大削弱。为了澄清近代声腔剧种史研究中这一疑难问题,有必要对秦腔与西秦腔的关系做一番考辩。
也许有人要间,既然甘肃调本来不存在,可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说法呢?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古时甘肃属秦地,秦工陇西、·北地二郡,汉置凉州,晋因之,又分置秦州,唐陇右道,兼属关内、山南二道,宋初置陕西路,明属陕西布政使司,清置甘肃省,民国因之。从区划沿革可以看出,甘肃与陕西在历史上一直属于同一区划,直到清中叶以后,甘肃才划省独立,但仍隶川陕总督治下。由于古来甘陕不分,而秦腔最早又以西秦腔命名,京都人对西秦腔的产地本不了然,所以当乾隆时“蜀伶”(魏长生)把它带到北京时,偶尔也有人把西秦腔呼为甘肃调。
大凡地道的西北土著,差不多对秦腔都持有很难割舍的深厚情结,并视其如同阳光、空气和水,成了人人离它不得,处处无它不得的一种生活必需和精神食粮。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与其说得力于秦腔赏心悦目的娱乐功能,莫如说发自于其所蕴含的深沉民族思想哲理以及浓烈的地域文化气韵。这气韵既与当地民众的情感、心理极易发生共振,又构成一种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品格,更赋予其生生不息的艺术生命力和渗透力。
秦腔的形成正是由其遥远的乐曲因素和秦陇民情风俗的逐渐融合而走向成熟,秦风的同仇敌忾,秦声的慷慨悲壮,一直是秦腔的骨魂,以往谈论秦腔在西北各省的传播,只谈陕西秦腔对甘、宁、青、新等的影响,而忽视了秦腔在形成过程中就通过丝绸之路的传播吸收了西域音乐因素,同时,秦腔形成之后在西北各省的传播,又是顺着丝绸之路,经过清代和民国时期,秦腔传遍了大西北,成为西北人最喜欢的剧种。
甘肃的秦腔活动记载,最早出现在清代康熙时期‘甘肃通志’记载:康熙初期,"靖远哈思堡旅社林立,万商云集,城堡内外有大戏两台演出,解旅客之寂寞,活市场之交易,民间传有‘日进斗金’之说,甘肃中部秦腔以兰州为中心,西至河西一带,至少已有三个秦腔职业班社。康熙四十七年,高台乐善堡(大寨子)忠义班重建,乾隆二十五年敦煌驻军创建营武班,乾隆四十三年临泽沙和渠
主创建秦腔忠义班,到了道光、咸丰以后,甘肃各地陆续组建起秦腔班社,秦腔演出已经较为普遍$其中比较有影响的班社,如兰州的东盛班、福庆班,张掖的王家老班子,武威的富贵班等,演出了很多有影响的剧目,清光绪后期,陕西秦腔艺人进入甘肃,出现甘、陕艺人同台演出,展示不同的流派,又促使了交流,如陕西的名角润润子,李云亭等都到甘肃演出。
20世纪初期,随着像谢玉堂、田德年、李夺山、郗德育等一大批的陕西秦腔名家不断到甘肃演出,既对甘肃秦腔造成冲击,也促使陕、甘秦腔的融合特别是1912年陕西易俗伶学社的成立,对秦腔进行全面的革新,使陕西秦腔得到较大的发展,而易俗社的改良腔的春风也吹拂到甘肃大地。此时,甘肃各地也纷纷兴办学校、班社培养秦腔人才,如兰州的觉民学社,平凉的平乐学社,敦煌的塞光学社,酒泉的新光学社等,他们大都聘请陕西籍演员做教练,采用陕西改良唱腔作为教材,陕西的新秦腔席卷甘肃,先后到甘肃演出,甚至落户的陕西秦腔名家有李正敏、刘毓中刘易平、何振中、沈和中、耿善民、汤秉中等。其中对甘肃秦腔影响比较大的是刘毓中、沈和中和何振中。
“衰派老生一绝”,这是京剧大师马连良对秦腔表演艺术家刘毓中的评价,刘毓中,字秀山,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出生于陕西临潼县雨金镇粉刘村,自幼务农,14 岁曾在临潼雨金镇杂货铺当学徒,受其父亲刘立杰(艺名木匠红,著名秦腔须生)的艺术熏陶,酷爱戏剧,后考入陕西易俗伶学社学艺,为该社第二期学生,由于他勤学苦练,锲而不舍,很快成为秦腔须生中文武兼备,黑白不挡的著名演员。刘毓中被誉为秦腔须生“泰斗”。他曾演出本戏一百多出,为观众所称道的拿手戏不下二十多出,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艺术形象,老生戏《烙碗计》之刘子明,《卖画劈门》之白茂林,《走雪》之老曹福,《大报仇》之刘备,《八义图》之程婴,《三滴血》之周仁瑞;正生戏有《春秋笔》之吴承恩,《出汤邑》之伍子胥,《串龙珠》之徐达;还有小生戏《周仁回府》之周仁(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易平先生表示刘毓中《周仁回府》中的一出戏,令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历史剧《韩宝英》中扮演的石达开,在‘兵败大渡河’一场中他继承了秦腔传统靠甲戏的技巧,又吸收了京剧武打的套路,融为一体,为秦腔须生的武打技巧创出了新路。在《殷桃娘》中扮演楚霸王项羽时,他运用红生行当的特点,吸收花脸的唱念及工架,化妆,髯口,服装都作了较大的改革创新,誉满西安,曾有‘活霸王’,之称$由于他几十年来不断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但发展了秦腔表演艺术,而且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群众赞赏,我国的许多艺术大师对他的表演给予很高的评价,梅兰芳为他题词,欧阳予倩为他题诗,荀慧生为他两次作画,马连良称他为“衰派老生中一绝”,他的表演风格极大地影响了同行后辈。在秦腔艺术领域里,可以说是独领风骚七十年。
沈和中,秦腔演员,陕西咸阳人,易俗社第一期学生,师承刘立杰、李云亭、唐虎臣等,工文武小生。他天赋条件好,身材修长,扮相英俊,音域宽厚,吐字清晰,他与刘箴俗多次配合演出生旦戏,可谓珠联璧合,效果奇佳。1912年,随易俗社到武汉演出,在开幕式上,他与刘箴俗合演《女大王》,配合默契,深受武汉观众的喜爱,在《蝴蝶杯》扮演田玉川,《青梅传》里扮演张介受,《玉镜台》里扮演的温峤,《殷桃娘》里扮演韩信等主要角色都较为成功,广泛受到观众的赞赏。1922 年离开易俗社,赴兰州搭班演出。1928年在西安反日同盟举行游艺募捐活动中,他与刘毓中、王秉中等合演《黄鹤楼》,由于他表演传神,享有“活周瑜”之称之后,他又再次到兰州,并组建中兴社,汇集很多秦腔名家,对推动兰州的秦腔艺术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沈和中参加了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