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在甘肃的发展与传播

合集下载

天水西秦腔传承研究

天水西秦腔传承研究

天水西秦腔传承研究天水西秦腔传承研究一、引言天水市位于中国甘肃省东南部,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

天水西秦腔作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西秦腔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本文将探讨天水西秦腔的传承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西秦腔的起源与特点西秦腔是指流行于甘肃陇南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起源于东汉时期。

它融合了秦腔和陇腔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西秦腔以剧情严谨、动作流畅、音乐悠扬为特点,被誉为“甘肃第一大腔”。

三、传承现状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了西秦腔这一传统文化形式。

许多老艺人辞世,年轻一代对西秦腔了解不多,导致其传承面临困境。

四、传承问题分析1. 意识问题:对西秦腔的认识和了解不足,缺乏对其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视。

2. 师承问题:缺乏具有丰富经验的老艺人,年轻一代无人可传。

3. 经济问题:西秦腔的传承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学习,但演出收入微薄,很多年轻人无法靠此谋生。

五、传承对策1. 增强意识:加强对西秦腔的宣传,提高社会对其价值的认识。

可以通过举办演出、展览、讲座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西秦腔,增加对其的兴趣。

2. 建立培训机构: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聘请有经验的老艺人担任教师,为年轻人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同时,鼓励学校开设西秦腔相关课程,使得更多的年轻人可以接触和学习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3. 政策支持:相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西秦腔的传承和发展。

可以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西秦腔的演出、培训和研究活动。

4. 创新发展:传承要与时俱进,可以尝试将西秦腔融入到现代戏曲演出中,创作新的剧目和表演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六、结论要想保护和传承好天水西秦腔这一传统文化遗产,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加强宣传与意识培养是首要任务,同时建立培训机构、政府支持和创新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让天水西秦腔得以传承,继续传扬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追忆兰州的“秦腔三杰” Microsoft Word 文档

追忆兰州的“秦腔三杰” Microsoft Word 文档

追忆兰州的“秦腔三杰”秦腔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农业文化的产物,受周秦汉唐盛世雄风的影响和文化精神的滋养,它兴于明而盛于清,数百年来,在许多艺人的艰辛创造和积累下,形成了博大精深,涵盖古今,四功五法,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的完整表演体系和剧种风格。

是中国戏曲的四大声腔之一,被誉为中国梆子腔的鼻祖。

也对中原一带的地方戏曲孕育、兴起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被称为“百戏之母”。

随看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秦腔经历了兴盛衰荣的不同历史时期。

面对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和科技的日新月异遽变,秦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已成为摆在各级党政领导、思想文化主管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秦腔在甘肃有久远的历史。

作为发祥地之一,根据有关志书记载早在清康乾年间,甘肃已有秦腔专业演出班社了,如《庄浪县志·职官志》记载:康熙七年(1668年)庄浪县志事林鸣钟出资重修关帝庙乐楼并置戏箱一副称“皇爷戏班”;乾隆年间编纂的《甘肃志》记载:“古凉州(今武威)民习秦声已久,甘州亦然。

”在甘肃靖远西关老君庙中有清嘉庆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钟上铸刻有秦腔剧目240出,这说明当时甘肃秦腔班社演出的剧目已经很丰富了。

清中叶以后,秦腔以其对甘肃人民特有魅力和巨大声势在甘肃大地上迅速发展起来。

兰州是名副其实的“戏窝子”,从滨河路上经过,秦声秦韵顺着水声、风声传来,让人有些恍若走进了戏园子。

连陕西的名家都举大拇指称赞:兰州的戏迷爱戏、懂戏,因此兰州市也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

2006年,秦腔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给陕西授了牌,此举为西北振兴秦腔带来新的契机,广大人民群众也都在时刻关注着秦腔的一举一动。

其实甘肃作为秦腔的发源地之一,乾隆时期,兰州就有秦腔班社活动。

秦腔在兰州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从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兰州成立的著名班社“万顺班”开始,历经沧桑,到1959年,由兰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接办兰州市秦剧团,成为一个国营戏曲团体。

秦腔简介介绍

秦腔简介介绍
表演形式的探索
秦腔在表演形式上也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引入了现代化的舞美、灯光、音效等手段,提 升了秦腔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价值。
与其他戏曲形式的交流与融合
秦腔积极与其他戏曲形式进行交流和融合,吸取其他剧种的优点,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
秦腔在国际化舞台上的推广
01
参加国际艺术节
秦腔多次参加国际艺术节,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老戏曲艺术的魅力。
《窦娥冤》
剧情简介
该剧讲述了窦娥蒙冤后,为证明自己 的清白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推荐理由
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深刻 的哲理性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赵氏孤儿》
剧情简介
该剧讲述了赵盾一家被奸臣屠岸贾所害,赵盾义子程婴与屠岸贾斗智斗勇,最终 成功复仇的故事。
推荐理由
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悲剧色彩。
秦腔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 ,在中国戏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
秦腔的历史起源
秦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它是从中国古代的巫觋祭祀歌舞中演变而来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秦腔不断地吸收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秦腔的兴盛和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密不可分。
秦腔在中国戏曲中的地位
观察舞台布置、道具、服装和灯光等元素 ,了解它们如何与演员表演相互融合,营 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如何学习秦腔
学习基本唱腔和身段
寻找专业的秦腔培训机构或老 师,学习基本的唱腔和身段,
打好基础。
练习发声和口型
秦腔的唱腔需要正确的发声和 口型,可以通过模仿、练习和 实践来逐渐掌握。
学习剧本和角色
学习秦腔的剧本和角色,理解 每个角色的性格、情感和心理 变化,以便更好地表演。

秦腔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以陕西西安甘肃庆阳为例定稿

秦腔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以陕西西安甘肃庆阳为例定稿

秦腔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以陕西西安甘肃庆阳为例定稿近年来,秦腔文化在中国逐渐受到重视和发展。

作为中国传统的曲艺形式之一,秦腔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本文将以陕西西安和甘肃庆阳两地为例,探讨秦腔文化在当地的发展现状。

首先,秦腔在陕西西安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和推广。

西安作为陕西省会,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成为秦腔文化的重要发展地区。

西安秦腔艺术团等专业表演团体积极参与演出和培训,提高了秦腔的演出水平和艺术质量。

此外,西安设立了多个秦腔艺术教育培训机构,为文化爱好者提供了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在西安的传统剧院和文化活动中,秦腔常常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市民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其次,甘肃庆阳作为秦腔的发源地,也在积极推动秦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庆阳秦腔艺术团等专业团队常年开展巡回演出和培训,将秦腔艺术带到全国各地,并为当地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演员和传统艺术人才。

庆阳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秦腔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例如,举办庆阳国际秦腔艺术节、设立秦腔艺术馆等,提升了秦腔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甘肃省还将秦腔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加强相关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努力将秦腔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然而,秦腔文化在西安和庆阳等地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导致秦腔艺术的传承和推广困难。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大众娱乐的多样化,使得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流行音乐和电影等现代文化形式,而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

其次,秦腔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相对较低。

现代娱乐行业商业化程度高,各种流行文化形式层出不穷,而传统文化艺术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推广。

为了进一步促进秦腔文化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秦腔艺术教育和培训,提高专业艺术团队的实力和素质,培养更多的优秀演员和传统艺术人才。

其次,加大对年轻一代的宣传和教育力度,通过校园演出、社区交流等形式,增强年轻人对秦腔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关于秦腔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以陕西西安甘肃庆阳为例定稿

关于秦腔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以陕西西安甘肃庆阳为例定稿
尚缺少的条件:
(1)对秦腔的专业知识了解不足。
(2)项目涉及文化、民俗、社会等多个方面,贯穿的学科思维太多,难度大。
(3)涉及范围较广,调查时间较长,而学校所提供的资金有限。
(4)距离实践的时间较为紧迫,对秦腔的相关资料准备不充足。
解决方法:
(1)合理分工,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对相关秦腔资料进行查阅,为后期实践活动降低难度。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
项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名称关于秦腔发展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调查
——以陕西西安、甘肃庆阳为例
项目负责人任文肖联系电话18
所在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学 号222专业班级秘书B142班
指导教师黄月
E-mail
申请日期2016年3月19日
(3)社会大众对秦腔的认知情况;这点主要是从受众者的角度展开调查,受众者是受秦腔影响的主要人群,通过调查他们对秦腔的认知,可以如实反映秦腔对社会大众的影响。
(4)当地民间剧团和当地保护组织为保护和传承秦腔而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调查,得出秦腔目前的发展现状,找出影响秦腔传承的症结,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我们以当地的秦腔博物馆和民间剧团为依托,了解政府和民间艺人为保护和传承秦腔文化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能够真实反映秦腔目前的状况。
2.分析秦腔发展现状的原因;通过对秦腔的现状调查,了解目前秦腔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得出其中的原因。
3.对秦腔的传承和保护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在对秦腔现状的分析和得出形成秦腔现状的原因以后,针对发展过程中的典型问题,提出实际可行的建议,推动秦腔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4 总结: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三方面的综合,将此次调研内容整理成专业论文,如实地反映秦腔现状,为当地政府制定保护传统戏曲的政策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秦腔简介资料

秦腔简介资料
形式
秦腔在现代社
会得到了政府
和民间的关注
和支持,通过
保护和传承措
施,使秦腔得
到了较好的发
展和传承
01
02
03
05
秦腔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政府对秦腔的保护政策
01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秦腔的政策和措施,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等
02
政府对秦腔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如设立专项资金等
03
政府对秦腔的保护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和执行,为秦腔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秦腔的创新和发展注重
吸收其他戏曲剧种的优
秀元素,形成了独特的
艺术风格
秦腔的创新和发展在现
代社会得到了较好的发
展,为秦腔的传承和发
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
近现代
• 秦腔在近现代经历了衰落,但依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 秦腔在现代社会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涌现出一批新的经典剧目和表演
形式
• 秦腔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
秦腔的地域分布与传播
• 陕西地区
• 秦腔在陕西地区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陕西地方戏曲的代表
• 陕西地区的秦腔表演团体众多,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等
起源于唐代
• 唐朝是中国戏曲的萌芽时期,秦腔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
• 秦腔起源于民间,受到民间音乐、舞蹈、说唱等艺术形式的影响
• 秦腔的形成与陕西地区的地理环境、民间风俗密切相关
与陕西方言的关系
• 秦腔的唱腔基于陕西方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 陕西方言的音韵、词汇等特点对秦腔的唱腔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浅谈戏曲秦腔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戏曲秦腔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毕业论文浅谈戏曲秦腔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院:专业:年级: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摘要秦腔艺术是陕西甘肃等地区重要的文化传统,它的历史非常悠久,是我国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当今西方音乐入侵的时代,传统的秦腔文化艺术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比如如何让秦腔艺术文化与我国现代社会相接轨,如何让民族艺术文化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本篇文章笔者通过检索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以及深入调查研究了戏曲秦腔艺术文化的传承,着重研究戏曲秦腔艺术文化的传承现状,对专家学者的学术性论文与期刊的归纳总结,并通过实地考察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探寻了秦腔艺术文化传承的现状及所遇到的困境,总结并提出传承民族文化的可行性措施与建议,以期提出了较好地传承民族文化的措施建议,进一步保障秦腔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秦腔,艺术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AbstractQin opera art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tradition in Shanxi, Gansu and other regions. I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on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of Chinese opera. In today's era of western music invasion, the traditional Qin opera culture and art are facing great pressure in the process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such as how to make Qin opera art and culture in line with our modern society, how to make national art and culture loved by young people.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tudies the inheritance of Qin opera art and culture by searching relevant references and in-depth investigation, focusing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inheritance of Qin opera art and culture, summarizing the academic papers and journals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and exploring the status quo and difficulties of Qin opera art and culture inheritance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puts forward the feasibl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nherit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better inherit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further guarante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Qin opera art and culture.Key Words: Qin Opera, Art and Culture, Na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目录前言 (1)(一)研究的背景 (1)(二)相关文献综述 (1)(三)研究意义 (2)1、理论意义 (2)2、实践意义 (2)一、秦腔概述 (3)(一)秦腔艺术简介 (3)(二)秦腔艺术传统文化的起源 (3)(三)秦腔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二、研究现状调查 (4)(一)研究问题 (4)(二)研究对象 (4)(三)研究过程的方法及过程 (5)三、研究的发展态势 (6)(一)秦腔的发展环境恶劣 (7)(二)秦腔文化与现阶段艺术氛围的矛盾 (7)(三)秦腔文化的重视度不高,传承困难重重 (8)四、传承与发展新思路 (9)(一)增加秦腔的文艺演出 (9)(二)秦腔艺术进课堂 (9)(三)多媒体网络推广宣传 (10)结语 (11)参考文献 (12)附录 (13)谢辞 (15)前言(一)研究的背景秦腔又称为“梆子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戏剧表演方式,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海外华侨们寄托乡愁的娓娓乡音。

甘肃秦腔脸谱流派

甘肃秦腔脸谱流派

中国戏曲脸谱萌芽于唐代(公元618至907年),当时有一出乐舞叫《兰陵王破阵曲》,表演的武将兰陵王(因面貌清秀恐难压敌)就戴上威武的面具来战胜敌人。

经过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不断演变,渐形成了使用十多种颜色和富有性格特征的中国戏曲脸谱。

中国戏曲脸谱,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之一,是中国古典戏剧特有的化妆艺术。

耿家脸普是兰州著名秦腔花脸耿忠义先生继承前辈艺人脸谱的基础上的,创造出来的一套别具风格、独树一帜的秦腔脸谱。

通称“耿家脸普’。

它的美、俊、奇、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已成为兰州的一种街巷文化,是兰州的一枝民间艺术奇葩。

耿家脸普与众不同,非常独特。

他与陕西的秦腔脸谱不同。

与甘肃陇东、陇南的秦腔脸谱也不同。

耿先生的脸普,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美观。

他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瘦而长,形象很神气。

这是耿先生依据自己的瘦脸形,上额高、平、宽,两腮瘦,颧骨高、下巴长这些有利条件定格布局的;第二个特点是:勾画的花纹图案象征性很强,着力刻划人物性格,给人以个性显明,威严古朴之感。

因此.耿家脸普倍受I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及行家们的尊崇、叫绝。

他的脸漪不仅成为甘市秦腔演员的范本。

而且也流传在兰州民间的美术品中,过去乃至现在有些店铺、摊位前描画耿家脸普,以供人欣赏,招睐顾客。

耿家脸普的基本色调,大体可分为五色:即白、黑、红、黄、粉。

白色表示奸险阴狠;黑色表示勇猛憨直。

红色表示庄严神武;粉色表示廉明爽朗。

白脸角色:如曹操、贾似道、秦桧等.黑脸角色:如包拯、张飞等。

在这里说明一下,耿家的黑脸.不象京剧的包拯,而是在黑脸的基础上勾画粉红腮,点染了鲜明的对比色彩,进一步展示了人物性格。

额上不仅画有白色的月牙,而且还画有红色的太阳,象征‘明并日月’。

‘张飞的额头左右眉间画了两朵惹人喜爱的梅花,表示其粗中有细,两腮染成粉色,给人以爽朗、洒脱的感觉。

由此可见,耿家脸普很讲究艺术夸张和审美情趣,不拘泥于原始形态,敢于标断立异。

红脸角色:如关羽,黄飞虎、赵匡胤等.还有高旺,檀道济都加画泰山眉;黄脸角色:如闻仲、杨戬、文天祥、王翦、黄遵道、方腊等;粉脸角色:如徐延昭、尉迟恭等。

秦腔

秦腔

秦腔,西北地方剧种。

发源于甘肃,盛行于西北五省。

秦声初现于西周,由秦人故里甘肃陇南礼县一带的民间歌舞发展而成。

最初的秦声只是击缶而歌,据传秦人非子在甘肃天水牧马时唱陇南礼县的一种民歌,后来在天水传唱开来。

因此有“秦俗好讴,由来已久。

秦人善唱秦声始于秦始皇故里甘肃礼县,周代以来在秦州天水盛行开来” 的记载。

天水有个古迹叫牧马滩,是当年秦朝放牧的地方,也是为宫廷选择良马的御所,也是当年秦始皇的先祖的古籍,秦朝的先民东移时,也把自己当时的自娱的唱腔也带到了陕西,由于秦朝的强大,以及生活的富足,人们当时的娱乐也只是击缶而歌,没有形成定势的唱腔和招势,随着一匹匹良马和天水送马人的不断的来往于天水与关中,西部的歌谣和故事被当时的聪明人编成了故事并且带进了当时的秦国.具当地的传说,当时秦穆公很喜欢听歌谣和传说,就广为搜集当时的好听的歌曲,但他都不满意,后来,有个天水的送马人叫禺餮的就把流传在天水的民间小调和说唱故事情节的说唱人,带到了当时的国都咸阳.秦穆公听了很高兴,并且经常让他们为他说唱,禺餮看见国王喜欢,就组织了一个更大的说唱团队来到了秦国,还组织聪明的说书人继续为他编唱.由于宫廷的畅行.这种不成熟的艺术也就流到了民间.公元357年,氐人苻坚于姑臧(今甘肃武威)建立前秦后,曾移氐族15万户于河西(详参吕思勉《先秦史》),从此,使其嬴氏祖籍所传“秦声”也带入该地,并与聚居河西一线之月氏、鲜卑、吐谷浑、羌等各民族音乐舞蹈逐渐融汇,这便是后来《隋书·音乐志》所载“魏太武帝平河西,得沮渠蒙逊之伎,宾嘉大礼,皆杂用焉。

此声所兴,因而改变,杂以秦声也”之因由。

公元386年,苻坚部将吕光(略阳人,即今甘肃张川、清水一带)平西还师途中,得知其主于淝水战败身亡,便在武威自立为王,这便是历史上所称的“后凉”。

吕光既成国君,不可没有伎乐。

于是,即采凉州(今武威)一脉传存的“秦声”,与西域所获“奇伎异戏”与之互鉴,制成宫廷乐舞,因该乐舞多有“秦声”、“秦姿”,故取名《秦汉乐》、《秦汉伎》,后又名《西凉乐》。

介绍甘肃秦腔的八年级作文

介绍甘肃秦腔的八年级作文

介绍甘肃秦腔的八年级作文
哎呀,说起甘肃的秦腔,那可真是让人怀念啊!小时候,每到过年过节,家里总会请来一些秦腔表演者,那可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最期待的时刻了。

那时候,我总是坐在爷爷奶奶的身边,手里拿着一把小扇子,一边扇风一边听他们唱戏。

现在想起来,那些秦腔表演者可真是不容易啊,他们不仅要学会各种曲调,还要掌握好气息和音量,真的是太厉害了!
甘肃的秦腔可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它还是一种文化传承。

据说,秦腔起源于陕西西安一带,后来逐渐传播到了甘肃。

在甘肃,秦腔的发展历史已经有几百年了。

所以说,甘肃的秦腔可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呢!
说到甘肃的秦腔,我还得说说它的唱腔。

甘肃的秦腔唱腔独特,有高亢激昂的时候,也有柔情似水的时候。

而且,甘肃的秦腔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比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

这些曲目不仅旋律优美动听,而且故事情节也非常感人。

每当我听到这些曲目时,总会被它们深深地打动。

当然啦,甘肃的秦腔也有很多搞笑的小段子。

比如说,有一次我去听了一场秦腔表演,其中有一个小段子是讲一个老头子在路边卖烤红薯的故事。

那个老头子一边烤红薯一边唱歌,唱得那个欢快啊!当时我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个小段子虽然简单,但是却让我们这些观众感受到了秦腔的魅力所在。

总之呢,甘肃的秦腔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幽默感和娱乐性。

所以说,我们应该多多关注和支持甘肃的秦腔事业哦!。

关于秦腔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以陕西西安甘肃庆阳为例定稿

关于秦腔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以陕西西安甘肃庆阳为例定稿

关于秦腔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以陕西西安甘肃庆阳为例定稿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项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名称关于秦腔发展现状调查
——以陕西西安、甘肃庆阳为例
项目负责人任文肖联系电话 18
所在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学号 222 专业班级秘书B142班
指导教师黄月
E-mail
申请日期 2016年3月19日
起止年月 2016年6月—2017年6月
华北科技学院
一、基本情况
二、立项依据
三、经费预算
四、指导教师意见
五、院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组意见
六、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组意见
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浅谈秦腔发展与传承

浅谈秦腔发展与传承

26田艺超:浅谈秦腔发展与传承在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地传承、创新。

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创新中不断地发展,在发展中不断的传承。

秦腔亦是如此,每一个不同时期的秦腔艺术都有着他不同的时代特征性,都符合了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人们的审美观念。

每一代秦腔艺术都在上一代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改变,但其本身的独特文化魅力,却从未发生过改变,是传承多年的历史文化结晶,对每一个时代都有着自身对这个社会的美和艺术的把握。

一、秦腔的历史发展过程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

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

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

”“乱弹”一词在我国戏曲声腔中的含义很多,过去曾把昆曲、高腔之外的剧种都叫“乱弹”,也有曾把京剧称为“乱弹”,也有的剧种以乱弹命名,如温州乱弹、河北乱弹,便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为先、为主的梆子腔系统的总称上。

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明代万历间(公元1573-1620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一段注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词,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体,说明秦腔在当时已经不单单只是局限一某一地区的表演,而是转战大江南北。

唱响在中华大地之上。

其声音,滔滔不绝,绵绵不断。

为中华民族戏曲的融合、发展、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直到近代,辛亥革命以后要许多仁人志士发生了一些思想变化,在他们的统筹谋划下,一个个新的社团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建立。

其中最有名的是西安城内的的易俗社。

杨西堂任第一任的社长,其当初建立的宗旨便是“移风易俗,辅助社会教育,改良戏曲,救济贫寒兄弟”因此规定不再上演那些传统剧目。

秦腔发展史

秦腔发展史

秦腔剧目概述

秦腔所演的剧目,据现 在统计约三千个,多是 取才于“列国”、“三 国”、“杨家将”、 “说岳”等说部中的英 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 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 种公案戏。它的传统剧 目丰富,已抄存的共 2748本。
代表演员

秦腔的优秀演员,除清代的名冠南 北的大艺术家魏长生外,还有被誉 为花部四美的王湘云、陈媄碧(良 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 栾小惠,周至派的桃琐儿,长安派 的岳色子等。光绪中后期有润润子、 玉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 李云亭(麻子红)、刘立杰(木匠 红)、王文鹏等。辛亥革命以来, 有名丑马平民,名小生苏哲民、苏 育民,名旦刘箴俗(有与欧阳予倩 “并驾齐驱”之誉)、王天民(人 称“西北梅兰芳”)、李正敏(人 称“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 花等。名净田德年和名须生何家颜、 耿善民、张锁中、刘毓中、刘易平 等。特别是秦腔表演艺术家陈雨农、 王文鹏、党甘亭、李正敏、王天民、 刘毓中,以及原“三意社”的编修 李逸笙、苏哲民等人,在唱腔、表 演、化妆造型等方面都有创新。

新一代的甘肃演员素来就有 ‘陇上三俊’的说法,他们 是窦风琴,张兰秦和谭建勋。 除了窦风琴还些许保留了一 点甘肃秦腔的传统外,基本 上都是道地的西安秦腔了。 窦风琴的唱腔艺术很高,无 愧‘梅花奖’的荣誉,只是 这几年耐不住寂寞,有些跟 风的唱腔,直接破坏了她的 唱腔的完整,值得警惕。张 兰秦是秦腔艺术20多年来 最有成就的花脸演员,特别 是他的大花脸声腔很好的继 承了田德年,张建民的主要 特点,还吸收了一点米新洪 的风格,很大气,前途无量; 谭建勋天分很好,基本走了 任秉汉的路子,演唱很有激
新中国成立后的秦腔

新中国成立后,甘肃所 唱秦腔在基本遵循陕 西路子的同时,又以新 的思想观念十分注意 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创 新。尤其在搬演优秀 传统剧目的同时,又创 作出大量的新编历史 剧和现代戏,促使古老 的秦腔》、 《守江阴》、《商鞅变法》、 《说书阵地》、《西域情》、 《鲍三娘》、《山乡花红》、 《警钟》、《爱情从这里开 始》、《三满意》、《思补 情》等数十部佳作,都成为建 国以来甘肃秦腔舞台上的闪 光亮点。演员队伍也是甘、 陕两籍合处,新陈代谢有致。 相继出现王彩霞、刘芳玲、 张秋惠、张玉莲、路玉玲、 赵桂玲、薛志秀、李民育、 王新奎、段永华、邹莲蕊等 一批中坚力量。

甘肃秦腔演员发展现状

甘肃秦腔演员发展现状

甘肃秦腔演员发展现状
甘肃是中国传统戏曲秦腔的发源地之一,秦腔在当地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观众基础。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变迁,甘肃秦腔演员的发展面临一些现状。

首先,甘肃秦腔演员的数量逐渐减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年轻人对职业选择的多元化,越来越少的年轻人选择从事秦腔表演这一传统行业。

这导致了现有演员队伍的老龄化和人才匮乏的问题。

其次,老中青三代演员的交流与传承存在困难。

随着老一辈演员的逐渐离世和年轻演员的稀缺,秦腔这门艺术形式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由于缺乏交流与指导,年轻演员无法得到足够的培养,造成了传统技艺流失的问题。

第三,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给甘肃秦腔演员带来了经济压力。

由于现代观众对文化艺术形式的需求多样化,秦腔这种传统表演形式的市场空间相对狭窄。

这使得甘肃秦腔演员在经济收入方面面临困难,很多人不得不寻找其他收入来源。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甘肃秦腔演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该加大对年轻演员的培养和引导力度,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秦腔行业,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其次,老一辈演员应该与年轻一代建立起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传授他们秦腔的技艺和经验。

最后,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甘肃秦腔的扶持力度,推出相关的政策和项目,提升秦腔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演员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保障。

总之,甘肃秦腔演员的发展现状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人才匮乏、传承困难以及经济压力。

但通过合理的培养机制、跨代交流和社会支持,甘肃秦腔演员的发展仍然有希望。

秦腔现状及发展

秦腔现状及发展

突围之路——定西市秦腔剧团生存现状调查作者:巩富强 ? 出自:戏里戏外唱人生浏览/评论:646/1 ? 日期:2009年3月22日 17:51 被称为大秦之声的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是我国最古老的优秀剧种之一,和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剧种一样,是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淘洗和磨砺之后形成的经典剧种,堪称国粹。

秦腔自明朝中叶成熟以来,在近五百年时间里,便以它豪迈、粗犷、刚健的艺术风格风靡大西北,它把悲壮苍凉的韵味沉淀在西北人的血液里,成为西北人在黄土地上艰难生存挣扎的精神寄托,成长为这广袤、干旱、苦焦的厚土上一朵芳华勃郁的艺术奇葩。

几百年来,它的一些经典剧目如《铡美案》、《金沙滩》、《五典坡》、《游西湖》等甚至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在许多边远山区的小山村,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头老太张嘴也能吼两声秦腔。

然而物换星移、春秋代序,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信息爆炸、娱乐多元化的时代已悄然来临,特别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视机、网络的普及,使人们的文化生活多样化,秦腔和全国其他剧种一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剧目萎缩、表演团体生存艰难、演员流失、观众锐减,往日的辉煌已成昨日黄花。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好秦腔的人们忧心忡忡,有人甚至发出“救救秦腔”的呐喊。

那么秦腔会不会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甚至消亡?在定西这样的贫困地区,秦腔的生存境遇如何?秦腔在人们的生活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振兴秦腔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定西市秦剧团、陇西县秦剧团、通渭县秦剧团、漳县秦剧团的负责人、演员,也随机采访了个别县文化局负责人及部分戏迷。

在六七天的采访过程中,我对秦腔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惊讶于它恒久的艺术魅力留在老百姓心中的深刻印记,我感动于秦腔艺术家对艺术的执著献身精神和他们在困境中心怀振兴秦腔艺术的希望默默坚守的勇气,我心酸于从事秦腔演出的临时工们不得温饱的艰难生活状况,我忧伤于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想看秦腔而不得的写满渴望的眼神……在这里,我忠实地记录下我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以期抛砖引玉,让更多有识之士都来关注秦腔,为振兴秦腔而出谋划策。

关于秦腔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以陕西西安甘肃庆阳为例定稿

关于秦腔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以陕西西安甘肃庆阳为例定稿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项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名称关于秦腔发展现状调查______________――以陕西西安、甘肃庆阳为例项目负责人任文肖联系电话18所在学院________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________________ 学号222专业班级秘书B142班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 黄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a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日期2016 年3月19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止年月2016 年6月一2017年6月_________________华北科技学院一、基本情况、立项依据1.国内外研究现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秦腔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于2006年5月20 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8日,陕西省西安秦腔剧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发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众多的专家从保护和传承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实际可行的建议,因此秦腔的传承和保护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例如,注重青年学生对秦腔的传承、注重秦腔与世代相结合、建立秦腔博物馆等。

总之,这一时期,有关秦腔研究的文章和论著的数量大幅提高,秦腔的历史渊源、流派划分、秦腔剧目、表演艺术和现状发展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探讨,填补了不少领域的学术空白。

纵观20世纪中叶以来秦腔研究情况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在秦腔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同时也存在着在秦腔的系统化研究不足,研究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科学体系,在一些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对秦腔传统曲目研究较少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解决。

但从整体上看秦腔文化仍呈现出向前发展的趋势。

2.发展动态近代以来,国内关于秦腔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中期才有学者开始研究。

秦腔是在甘肃河西走廊形成的地方剧种

秦腔是在甘肃河西走廊形成的地方剧种

张掖特色文化鉴赏系列之秦腔是在甘肃河西走廊形成的地方剧种任积泉王国华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序性的特征,张掖的戏曲剧种主要有秦腔、眉户、小曲戏、木偶戏、皮影戏等。

影响最大、普及最广的是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秦腔受周秦汉唐盛世雄风的影响,兴于明而盛于清,形成了博大精深,涵盖古今,慷慨激昂,粗犷豪放的剧种特征和风格,深受西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被称为“中国戏剧之母”。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秦腔的剧目、服饰、脸谱、唱腔、音乐和舞蹈中积淀了极为古老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具有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

保护它就是保护华夏五千年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它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基因。

过去,人们总以为秦腔起源于陕西,因为陕西是秦帝国的起源地,又称“三秦大地”,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甘肃”这一名称始于元代,因甘州(今张掖,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设)与肃州(今酒泉,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设)二地的首字而得名。

历史上甘州所辖地域为河西走廊中部(包括张掖、民乐、山丹、临泽、高台和肃南等县),肃州所辖地域为河西走廊西部(包括酒泉、敦煌、玉门、金塔、肃北等县,有时辖区与甘州的肃南、高台交互)。

因此,史书中关于秦腔起源于甘肃的记载说明,秦腔与古时的甘州、肃州有关。

下面不同历史时期文献中有关秦腔形成于甘肃河西走廊的文字记载,为我们理解秦腔的形成过程提供了比较清晰的脉络,也为我们研究秦腔的发展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依据:——汉代,《辽史·卷五十四·志二十三·乐志》(元,脱脱著, 中华书局,2008年)记载:“汉武帝以李延年典乐府,称用西凉之声。

今之散乐,俳优、歌舞杂进,往往汉乐府之遗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腔在甘肃的发展与传播
秦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号称中国梆子戏家族的鼻祖,关于秦腔的起源,学术界有多种说法,譬如有周秦说、秦汉说、唐代说等,但影响较大的是明代说,在清代,秦腔就远涉京华,传至中原、江浙、四川及云贵一带孕育了包括京剧在内的诸多剧种,是三秦文化的活化石,秦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用焦文彬先生的话来说秦腔“从‘秦风’到‘秦声’,再到‘秦腔’的由表及里的渗透,也总是随着时代的风起云涌而混杂交融”。

秦腔的故乡无疑是陕西,正如清代戏曲理论家李调元在‘雨村剧话’中说:"俗传钱氏,缀白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子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称梆子腔,秦腔在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路秦腔,并向四方传播,甘肃秦腔无疑是在受到西府秦腔传播的影响而发展、繁盛起来的,正如陆晖先生所言":沿丝绸之路出西安直至陇东、陇西一线,流行于这一带的西府秦腔另有‘西路戏’、‘西秦腔’之称。

秦腔具有悠久历史,学术界过去一直认为它是梆子腔系统的鼻祖。

奇怪的是,近年来秦腔的历史地位突然发生了危机。

我们在很多研究文字中看到,秦腔与西秦腔被当作两个不同的概念,明清以来多次在典籍中出现的西秦腔,被描述成为一种与秦腔完全不同的东西。

这样,不但秦腔的形成时间被大大拖后,它对板式变化体戏曲出现所做的巨大贡献,也无形中被大大削弱。

为了澄清近代声腔剧种史研究中这一疑难问题,有必要对秦腔与西秦腔的关系做一番考辩。

也许有人要间,既然甘肃调本来不存在,可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说法呢?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

古时甘肃属秦地,秦工陇西、·北地二郡,汉置凉州,晋因之,又分置秦州,唐陇右道,兼属关内、山南二道,宋初置陕西路,明属陕西布政使司,清置甘肃省,民国因之。

从区划沿革可以看出,甘肃与陕西在历史上一直属于同一区划,直到清中叶以后,甘肃才划省独立,但仍隶川陕总督治下。

由于古来甘陕不分,而秦腔最早又以西秦腔命名,京都人对西秦腔的产地本不了然,所以当乾隆时“蜀伶”(魏长生)把它带到北京时,偶尔也有人把西秦腔呼为甘肃调。

大凡地道的西北土著,差不多对秦腔都持有很难割舍的深厚情结,并视其如同阳光、空气和水,成了人人离它不得,处处无它不得的一种生活必需和精神食粮。

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与其说得力于秦腔赏心悦目的娱乐功能,莫如说发自于其所蕴含的深沉民族思想哲理以及浓烈的地域文化气韵。

这气韵既与当地民众的情感、心理极易发生共振,又构成一种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品格,更赋予其生生不息的艺术生命力和渗透力。

秦腔的形成正是由其遥远的乐曲因素和秦陇民情风俗的逐渐融合而走向成熟,秦风的同仇敌忾,秦声的慷慨悲壮,一直是秦腔的骨魂,以往谈论秦腔在西北各省的传播,只谈陕西秦腔对甘、宁、青、新等的影响,而忽视了秦腔在形成过程中就通过丝绸之路的传播吸收了西域音乐因素,同时,秦腔形成之后在西北各省的传播,又是顺着丝绸之路,经过清代和民国时期,秦腔传遍了大西北,成为西北人最喜欢的剧种。

甘肃的秦腔活动记载,最早出现在清代康熙时期‘甘肃通志’记载:康熙初期,"靖远哈思堡旅社林立,万商云集,城堡内外有大戏两台演出,解旅客之寂寞,活市场之交易,民间传有‘日进斗金’之说,甘肃中部秦腔以兰州为中心,西至河西一带,至少已有三个秦腔职业班社。

康熙四十七年,高台乐善堡(大寨子)忠义班重建,乾隆二十五年敦煌驻军创建营武班,乾隆四十三年临泽沙和渠
主创建秦腔忠义班,到了道光、咸丰以后,甘肃各地陆续组建起秦腔班社,秦腔演出已经较为普遍$其中比较有影响的班社,如兰州的东盛班、福庆班,张掖的王家老班子,武威的富贵班等,演出了很多有影响的剧目,清光绪后期,陕西秦腔艺人进入甘肃,出现甘、陕艺人同台演出,展示不同的流派,又促使了交流,如陕西的名角润润子,李云亭等都到甘肃演出。

20世纪初期,随着像谢玉堂、田德年、李夺山、郗德育等一大批的陕西秦腔名家不断到甘肃演出,既对甘肃秦腔造成冲击,也促使陕、甘秦腔的融合特别是1912年陕西易俗伶学社的成立,对秦腔进行全面的革新,使陕西秦腔得到较大的发展,而易俗社的改良腔的春风也吹拂到甘肃大地。

此时,甘肃各地也纷纷兴办学校、班社培养秦腔人才,如兰州的觉民学社,平凉的平乐学社,敦煌的塞光学社,酒泉的新光学社等,他们大都聘请陕西籍演员做教练,采用陕西改良唱腔作为教材,陕西的新秦腔席卷甘肃,先后到甘肃演出,甚至落户的陕西秦腔名家有李正敏、刘毓中刘易平、何振中、沈和中、耿善民、汤秉中等。

其中对甘肃秦腔影响比较大的是刘毓中、沈和中和何振中。

“衰派老生一绝”,这是京剧大师马连良对秦腔表演艺术家刘毓中的评价,刘毓中,字秀山,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出生于陕西临潼县雨金镇粉刘村,自幼务农,14 岁曾在临潼雨金镇杂货铺当学徒,受其父亲刘立杰(艺名木匠红,著名秦腔须生)的艺术熏陶,酷爱戏剧,后考入陕西易俗伶学社学艺,为该社第二期学生,由于他勤学苦练,锲而不舍,很快成为秦腔须生中文武兼备,黑白不挡的著名演员。

刘毓中被誉为秦腔须生“泰斗”。

他曾演出本戏一百多出,为观众所称道的拿手戏不下二十多出,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艺术形象,老生戏《烙碗计》之刘子明,《卖画劈门》之白茂林,《走雪》之老曹福,《大报仇》之刘备,《八义图》之程婴,《三滴血》之周仁瑞;正生戏有《春秋笔》之吴承恩,《出汤邑》之伍子胥,《串龙珠》之徐达;还有小生戏《周仁回府》之周仁(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易平先生表示刘毓中《周仁回府》中的一出戏,令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历史剧《韩宝英》中扮演的石达开,在‘兵败大渡河’一场中他继承了秦腔传统靠甲戏的技巧,又吸收了京剧武打的套路,融为一体,为秦腔须生的武打技巧创出了新路。

在《殷桃娘》中扮演楚霸王项羽时,他运用红生行当的特点,吸收花脸的唱念及工架,化妆,髯口,服装都作了较大的改革创新,誉满西安,曾有‘活霸王’,之称$由于他几十年来不断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但发展了秦腔表演艺术,而且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群众赞赏,我国的许多艺术大师对他的表演给予很高的评价,梅兰芳为他题词,欧阳予倩为他题诗,荀慧生为他两次作画,马连良称他为“衰派老生中一绝”,他的表演风格极大地影响了同行后辈。

在秦腔艺术领域里,可以说是独领风骚七十年。

沈和中,秦腔演员,陕西咸阳人,易俗社第一期学生,师承刘立杰、李云亭、唐虎臣等,工文武小生。

他天赋条件好,身材修长,扮相英俊,音域宽厚,吐字清晰,他与刘箴俗多次配合演出生旦戏,可谓珠联璧合,效果奇佳。

1912年,随易俗社到武汉演出,在开幕式上,他与刘箴俗合演《女大王》,配合默契,深受武汉观众的喜爱,在《蝴蝶杯》扮演田玉川,《青梅传》里扮演张介受,《玉镜台》里扮演的温峤,《殷桃娘》里扮演韩信等主要角色都较为成功,广泛受到观众的赞赏。

1922 年离开易俗社,赴兰州搭班演出。

1928年在西安反日同盟举行游艺募捐活动中,他与刘毓中、王秉中等合演《黄鹤楼》,由于他表演传神,享有“活周瑜”之称之后,他又再次到兰州,并组建中兴社,汇集很多秦腔名家,对推动兰州的秦腔艺术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沈和中参加了甘肃
省文工团,1955年获得甘肃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奖,1962年回西安参加易俗社成立50周年的纪念活动,再次和刘毓中,王秉中合演《黄鹤楼》,与李可易,孙省国合演《辕门射戟》激友等名剧,深受观众喜爱,认为他尽管年逾六旬,但功夫不减当年,1966年他在兰州病逝,享年66岁。

正是有像刘毓中、沈和中、何振中等秦腔艺术表演家到甘肃演出!落户甘肃,带动了甘肃秦腔艺术的不断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甘肃秦腔在基本遵循陕西戏路的基础上也有新的突破,甘陕交流,融合,共同探索着秦腔艺术的发展新路,正如慧钵在‘兰州秦剧二十年的概述’一文中所总结的:“1918年我在兰州中学就读的时期,兰州有秦腔三班,分为三派,一是甘肃派,一是陕西派,一是陕甘合组,,到1921 年以后,有西安易俗、三意、正俗等社的演员和学生,先后到甘肃来演出于各剧社,才带来了许多经过改良的剧本,由此甘肃的秦剧,焕然一新,所有过去的一切腔调音效动作剧情,都改正了不少,这时纯粹的甘肃派已不存在,只有陕西和陕甘合派这两派了,一直到现在十几年来兰州的秦剧进步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这段话非常公允,基本概括出经过丝绸之路,秦腔在甘肃的传播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