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海洋灾害及其监测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圉洲伶
10 September 2019
形成完整的海洋遥感立体观测体系。 再以风暴潮监测为例。我国先后自主研发了
高分辨率台风风暴潮集合数值预报系统、温带风 暴潮数值预报系统等,精细化程度由数公里提升 至百米甚至数十米,预报准确率和预报时效也不 断提高,在风暴潮防灾减灾中发挥了关键的作 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灾害损失。海洋灾害的 预警报特别是海洋灾害数值预报取得了可喜的进 展和长足的进步,风暴潮、海啸、海冰、海浪等 数值预报精细化程度和准确度不断提高。
我国于1970年开始开展海洋灾害预警 报,海洋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大幅减少,这 其中海洋灾害预警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 前,我国海洋观测能力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已基本形成“观测一预警一服务”链条式海 洋灾害预警服务与保障体系,已经逐步建立 起沿岸观测、海底观测、海上平台、浮标、 潜标、船舶、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等多种手 段相结合的海洋灾害立体观测网。
海洋预报服务方式由单一要素预报警报向目 标型综合预报保障转变,服务范围由近海近岸向 全球、深远海及重要海洋通道拓展,服务领域由 物理海洋学向环境海洋学及生态海洋学拓展,着 力提升近海近岸海洋灾害精细化预报服务能力, 基本能满足我国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经济发展和 国防安全等重大需求。
我国位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沿岸,是全 球台风最为活跃的海域,同时又位于太平洋地震 带“火环”的西侧,大地震频发,是西太平洋沿 岸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当前我国正在加 强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等海洋灾害的发生 机理和发展规律研究,以及海上溢油、水上搜救 和危险化学品泄漏等海上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报技 术研究,以不断提升我国的海洋灾害应急预警能 力。
的扰动或状态骤变,溢油、海冰、赤潮等就 属于此类;三是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及其 伴生之海底滑坡、地裂缝等。因上述海洋灾 害还会引起许多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如: 风暴潮引起海岸侵蚀、土地盐碱化,海洋污 染引起生物毒素灾害等。
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建设海洋环境与灾害 监测系统,除常规的船舶和沿岸观测之外, 已应用卫星、浮标、飞机雷达、电子计算机 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了大范围的海况监 视系统。
海洋环境监测浮标是以锚定在海上的观测浮
.
标为主体组成的海洋环境自动观测站。沿海和海 岛观测站观测到的数据只能反映近海和临岛海域 的情况,对离岸较远的大洋却无能为力,而海洋 浮标此时就可以担负起重任,它能在任何恶劣的 环境下进行长期、连续、全天候的工作,每天定 时观测并且传输出多种水文水质气象要素。包括 水文要素(海水的深度、水温、盐度、海流、波 浪、水色、透明度、海冰、发光度等)、海水化 学要素(溶解氧、总碱度、活性硅酸盐、活性磷 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总磷、总氮、总碳 等)以及各种污染物(重金属、固体污染物等) 的监测。
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 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它给人类的 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是人类 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 一。在人类所面临的诸多自然灾害中,那些 源于海洋的灾害均称之为海洋灾害。
据资料显示,海洋灾害,是指海洋自然 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 岸发生的灾害。引发海洋灾害的原因主要有 三类:一是大气的强烈扰动,如热带气旋、 温带气旋等,“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 象”和台风就属于此类;二是海洋水体本身
先从海洋卫星开始说起。2002年海洋一 号A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第一颗用于 海洋水色探测的试验型业务卫星,主要用于 观测海水光学特征、叶绿素浓度、海表温
技术Technology
海洋立体观测系统(图片来源于网络)
度、悬浮泥沙含量、可溶有机物和海洋污染物质,并 兼顾观测海水、浅海地形、海流特征和海面上大气气 溶胶等要素,为海洋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沿岸海 洋工程、河口港湾治理、海洋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和 执法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海洋一号B卫星 是中国第一颗海洋卫星(HY_1A卫星)的后续星,星上 载有海洋水色扫描仪和海岸带成像仪,主要用于探测 叶绿素、悬浮泥沙、可溶有机物及海洋表面温度等要 素和进行海岸带动态变化监测。
技术Technology
中团百度文库伧
10 September 2019
我国的海洋灾害及其监测方法
文/奚民伟(浙江溪流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于8月 10日在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登陆,登陆时强 度为超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 已造成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福 建等6省(市)65l万人受灾,145.6万人紧急 转移安置,近3500间房屋倒塌,3.5万间房屋 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65.5千公 顷。据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官微公布,截至 8月10日,浙江省(不含宁波)各财险公司共 接到因台风“利奇马”造成损失的各类报案 30768件,报损10.65亿元。如此惨痛的经 历,令人们对海洋灾害有了深刻的认识。
2011年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A卫 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卫星集主、被动 微波遥感器于一体,具有高精度测轨、定轨能力与全 天候、全天时、全球探测能力;其主要使命是监测和 调查海洋环境,获得包括海面风场、浪高、海流、海 面温度等多种海洋动力环境参数,为海洋防灾减灾、
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环境保护以及国防建设等提供支 撑服务。
2016年我国成功将高分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该卫星获取的叶绿素浓度、悬浮泥沙、海冰、溢油、 赤潮等信息,已经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开发管理和 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8年,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二号B卫星,测高精度 提高N5厘米,获取的海风、海浪、海流、海温等海洋 动力环境信息,可满足海洋业务需求并兼顾气象、减 灾、水利等行业的应用需求。同年,中法海洋卫星成 功发射,它将与已发射的海洋一号、海洋二号等卫星 联合工作,通过遥感数据的系统集成,大大提升海洋 卫星的探测手段、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进一步 提升和完善我国海洋立体观测能力。根据规划,到 2020年我国将研制和发射三大系列海洋卫星十余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