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个案工作基本过程的案例分析评估、目标与方案
残疾人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残疾人社会工作个案分析一、案例背景介绍(一)基本资料:1、案主信息:郎某、男、39岁,情感性精神分裂症,无业2、家庭成员姓名关系年龄职业备注郎xx 父子60 在家务农黎xx 母子60 在家务农袁xx 夫妻35 未知离家出走,无音讯郎xx 女儿9 小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与家人很少交流3、居住情况跟附近的邻居相比,案主家所居住的楼房显得非常破旧,建筑面积约80平方米,是比较老的两层楼房,家里堆满了很多废旧的物品和衣物,家具较为简陋,家电比较破旧,居住条件很差。
(二)个案来源:案主2005年4月因为精神健康出现问题被家人送往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检查,被诊断为情感性精神分裂症,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回到家中。
曾经患有精神疾病使案主失去了工作,和朋友也失去了联系。
妻子在他查出患有精神病时,离家出走,家中只剩下他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儿,居住环境较差,家庭经济困难。
并且家人怕他出意外,出于关心常把他一个人关在家里,不允许他外出。
案主情绪不太稳定,病情反复发作,不肯吃药,甚至从2011年10月开始有了轻生的念头。
案主的父母到村委寻求帮助,希望社工能开导案主,使他能放弃轻生的念头,并且按时吃药,接受治疗,后经社工家访及在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后经评估后确定介入。
二、问题分析(一)案主经权威部门鉴定为精神残疾二级,发病前曾在部队当过年兵,是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后在工作,后因一次交通事故,将一人撞成植物人,需支付大笔医疗费,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精神分裂;(二)案主发病前比较聪明,表达能力比较强,但发病后变得孤僻,觉得大家都很害怕他,他怕拖累了家里而产生轻生念头;(三)案主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家里,交际群体非常小,偶尔案主病情好点的时候,父母才会带案主外出,去村子周围逛一下之类的;(四)由于家庭困难加上案主的病情,村民、周围邻居对案主及其家庭基本不理睬,案主父母亲比较自卑,没有自信心。
三、服务目标及服务计划(一)个案目标:缓解案主病情,引导案主及其家庭正视目前的困难,增强生活的信心。
优秀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标准及内容

优秀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标准及内容案例要求具有真实性,案例来源于社工的实务过程,内容能真实和完整的呈现助人过程,包括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互动过程以及场景描述等。
那么,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提供优秀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标准及内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优秀个案案例的标准服务有成效——客观真实案例要求具有真实性,案例来源于社工的实务过程,内容能真实和完整的呈现助人过程,包括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互动过程以及场景描述等。
另外,也要求服务是有成效的,能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和问题的解决。
凸显专业性——方法技巧运用适当能根据对服务对象问题和需求的分析,恰当的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技巧,体现个案工作的流程,秉持社会工作价值的伦理取向展现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专业魅力。
在书写方面——保持中立、有条理和逻辑、具有保密性在案例的书写方面,社工需要做到文字简洁,语句通顺、有条理,有逻辑。
客观的记录事实,保持记录的中立性,避免社工的主观判断和评价。
案例须尊重案主或其监护人的隐私权,不使用案主的真实姓名,不涉及案主及其家人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个人真实信息。
具有典型性——现实意义、可操作、代表性社工的案例需要具有典型性,是服务中比较常见的和具有代表性的。
应重点选取社会较为关注的个人、家庭或特定群体所遇到的社会矛盾与问题,通过社会工作介入取得积极显著效果的案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操作性和代表性。
可宣传推广——示范和启发作用社工在案例使用的方案技巧,总结的介入经验模式,能够宣传推广。
总结的一般操作程序,可以对同类服务发挥积极的启发和示范作用。
个案案例包括的元素及写作指导一篇社工的个案案例一般可以包括六个部分,即:个案背景资料、案例分析、服务计划(包括所用理论、个案目标、服务程序)、服务过程、案例评估(包括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社工反思与总结。
以下将结合社工开展个案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撰写一篇个案案例。
个案背景资料在这一部分,社工需要介绍个案的基本资料,案主的化名或代名,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等等。
社工个案工作的基本过程

(2)资料准备和了解服务对象来源和 类型的基础上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详细的面谈提纲可以帮助工作者理清工作思路,从 而在面谈时有备无患,且能够有序和有效地与服务对象 进行沟通。提纲的内容一般包括: 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 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内容,双方的角色和责任 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和工作过程
17
举例 2
服务对象:我妻子死了,我的人生也完了,孤零零一 个人,我真不知道怎么活下去? 社工A:千万别这么想,看开些,一切都会好 的(朋友之间) 社工 B:的确,这对你是个沉重打击(情感 方向正确) 社工C:你妻子去世就像你生活中的一个支柱 倒塌了,在这个打击面前,你感到承
受不了,孤立无助。
18
社会工作的 六阶段或 六步骤说
结 案
接 案
预 估
计 划
介 入
评 估
6
主动求助 他人转介 外展社会工作 强迫接受协助
接案
初步接触与建立关系
不符合
未开案 或者转介
预估 计划
收集资料和问题诊断
制订计划和选择介入策略 协助案主发挥潜力、整合资源 、执行计划和采取行动 评估介入效果、总结经验、 修正服务计划、改进工作方 法
个案工作概念分析
Social Case Work——(社会)个案工作
Social—社会。个案工作是以机构为依托的组织行 为;是一项社会职业;体社会对个人的关怀
Case—事例、事件、案例。针对单个案例进行的工
作 Work—劳动、工作。工作员体力和脑力的付出; 工作员将价值、知识和技术整合的社会实践活动
案主拒绝接受结案并且在行为方而表现得好象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出现暴躁不安的行为特别是当工作者认为案主能独自解决问题时案主会当而指出工作者是错误的案主突然决定断绝与工作者的关系似乎想表明在工作者离开案主前要主动离开工作者在结案前与服务对象回顾一下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以确定结案时机是否成熟在结案阶段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服务对象要学会自立给服务对象以心理支持告诉他们有需要时社会工作者将继续提供协助估计结案时一些可能会破坏工作成果的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问题的产生待服务对象情况稳定后再最后结束专业助人关系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分享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面向未来
社会工作者助流浪少女个案分析

社会⼯作者助流浪少⼥个案分析 社会⼯作者在介⼊过程中采⽤危机⼲预、物质⽀持、⼼理辅导、制定习得机制、资源整合等多种⼿段帮助服务对象正确认识和分析⾃⼰的处境,矫正服务对象的偏差⾏为,促进服务对象与其家⼈之间的良性沟通,缓解家庭关系,建⽴家庭⽀持系统。
那么,下⾯是由店铺为⼤家整理的助流浪少⼥个案分析,欢迎⼤家阅读浏览。
⼀、案例背景 (⼀)基本资料 ⼩慧(化名),⼥,12岁;四川⼈ ⼩琳(化名),⼥,14岁,四川⼈ (⼆)个案背景资料 服务对象⼩慧、⼩琳是亲姐妹,在街头流浪,经葵冲派出所发现后护送⾄我站求助,经救助站接待⼈员进⾏⾝份甄别后,接纳⼊站。
⼊站后,救助站社⼯及时介⼊,对其进⾏个案辅导。
引发/重要事件:在前期接触过程中,案主⾃述,上过⼩学⼀、⼆年级。
出⽣之⽇起就跟随⽗母在⼤亚湾⽣活,全家以乞讨、捡拾为⽣,案主的⽗母偏爱其弟弟,对她们的管教⽅式则是⾮打即骂,因为受不了⽗母的打骂,两姐妹便离家出⾛,沿街乞讨维⽣。
⼆、问题及原因分析 (⼀)理论分析 “⽣态系统”理论强调把⼈与⽣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即系统内部的各个⼦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
因此应该从分析服务对象的个⼈、家庭、学校等⽅⾯进⾏介⼊,进⽽提升服务对象对⽣活的信⼼,构建社会⽀持⽹络,完善其⽣态系统。
(⼆)服务对象的优势 1、服务对象有年龄相仿的姐/妹陪伴左右,相互给予情感⽀持。
2、服务对象性格外向,愿意与他⼈沟通交流。
(三)服务对象的劣势 1、服务对象⾏为偏激,常在救助仓内⼤声吵闹,故意挑衅站内其它救助⼈员。
2、服务对象防备⼼理极强,对于他⼈对其的家庭情况的询问,常避⽽不谈或答⾮所问。
(四)服务对象的问题及原因 社⼯在服务对象⼊站后及时介⼊,通过与服务对象⾯谈,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最新个案工作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最新个案工作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个案工作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任务和目标,如学习、工作、生活等。
社会个案工作实施方案

社会个案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社会个案工作是指针对个体或家庭的社会问题进行干预和辅导的一种专业工作。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个体或家庭可能面临着各种社会问题,如家庭暴力、婚姻矛盾、青少年犯罪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社会个案工作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
1. 目标,通过社会个案工作,帮助个体或家庭解决他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 原则,尊重个体或家庭的意愿,保护他们的隐私,以客观、公正、专业的态度进行工作。
三、实施步骤。
1. 问题诊断,首先需要对个体或家庭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全面的诊断和分析,了解问题的性质、原因和影响,为后续的干预和辅导工作提供依据。
2. 制定干预方案,根据问题诊断的结果,制定具体的干预方案,包括目标设定、干预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3. 实施干预,根据制定的干预方案,进行具体的干预工作,包括个案辅导、家庭访谈、社区资源整合等。
4. 监督和评估,在干预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干预方案,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5. 结案和跟进,在干预工作完成后,需要对工作进行总结和结案,同时进行跟进工作,以确保问题的彻底解决。
四、工作要点。
1. 专业性,社会个案工作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支撑,工作者需要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2. 保密性,在工作中需要严格保护个体或家庭的隐私,不得随意泄露相关信息。
3. 尊重性,在工作中需要尊重个体或家庭的意愿,不得强加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
4. 综合性,社会个案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干预方法和技巧,包括心理辅导、社会支持、法律援助等。
五、工作效果评估。
1. 评估指标,工作效果的评估需要考虑个体或家庭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生活质量是否有所改善等。
2. 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估,包括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等。
六、总结与展望。
社会个案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的工作,需要工作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个案工作案例分析(过程模式)

个案工作案例分析(一):案例1:小亮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父母一年前因为感情破裂而离婚,小亮被判给母亲抚养。
母亲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亮身上,所以对小亮的管教非常严厉,小亮稍微做错一点事情,张女士就对其严加斥责,渐渐地,对小亮的打骂成为家常便饭。
最近,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张女士面临下岗的威胁,而小亮的父亲则因为经商失败,开始拖延支付抚养费用。
学校班主任老师发现小亮在学校里也开始对同班同学使用暴力对待同班小朋友,并且经常撒谎、不交作业。
作为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班主任要求你为小亮提供服务。
问题:1、结合案例说明小亮的需要有哪些?2、在上述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3、针对小亮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参考:1、儿童作为人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有着多唯的需要,具体阐述如下:(1)获得基本生活照顾和健康照顾的需要。
家庭和社会应当满足小亮在成长过程中基本生活和养育方面的需要。
(2)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
家庭应该对小亮提供良好的亲子关系和适当的管教环境。
(3)满足学习的需要。
小亮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应当得到维护。
(4)满足娱乐与休闲的需要。
小亮文化娱乐的基本需要应当被加以考虑。
(5)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
家庭和学校应当培育小亮具有人际交往、生活技能、适应能力和学习正确的价值观等多种能力。
(6)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
家庭和学校应当协助小亮建立自我认同,增进自我成长,促进社会性发展。
(7)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
小亮的人身安全、个人权益应当受到保护。
点评:除了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关于不同阶段的需要及任务方面的知识外,还可以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儿童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即可回答此问题。
2、本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困境可以从其个体与环境(家庭、学校)方面加以分析:(1)如何改善小亮的自卑、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2)如何改善离异家庭中小亮与母亲的关系,即改善母亲对他的严格管教与打骂的情况;(3)如何改善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4)如何修正小亮在校的不良学习行为,以及使用暴力对待同学的行为。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和计划书

个案案例1:马大爷今年78岁,老伴在两年前已经去世了,他孤身住在一个单元房里。
唯一的女儿离他住的地方坐车要一个多小时。
女儿有两个孩子,都已经结婚了,单独居住.马大爷最近在外面溜达时被自行车撞倒,造成右腿骨折,看医生之后还被诊断患有糖尿病。
女儿自己身体也不太好,不能照顾他,很担心父亲不能再独立生活,找来社工咨询该怎么安排马大爷的照顾问题。
1.马大爷和女儿要处理哪些问题?居住安排所需服务2.关于机构照顾的最佳选择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①照顾的性质:如照顾的程度,开支等②照顾的类型:医疗、护理、康复等③环境方面的需要:舒服、和家人接触等个案案例2:某小区有一位80岁的王大妈,老伴已去世多年,生育了4个孩子,平时她和还没成家的小儿子一起居住,其他3个孩子在外地工作.去年冬天,王大妈的小儿子不幸发生车祸死亡,王大妈一下子变成了依靠低保生活的孤独老人,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王大妈的小儿子去世后,其他三个子女对母亲的赡养问题相互推诿,不愿照顾赡养老人。
现在体弱多病的王大妈一个人生活,行动不便使她很少出门,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
1.在这个案例中,王大妈面临哪些困难?①生活不能自理,无人照顾;②年老多病;③身边无人陪伴,比较孤独,缺乏精神慰藉。
2.针对王大妈的困难,社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1.与三个子女联系,邀请他们协商确定照顾老人的方案2.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联系,请医生定期上门为王大妈检查开展医疗服务;3.组织社区志愿者上门看望王大妈,关心她。
小组活动计划书一、活动名称二、基本理念三、主要理论四、目的和目标五、服务对象和招募方法六、活动安排七、预计困难和解决方法八、评估方法九、经费预算十、其他事项1、小组名称:老年生活趣多多2、理念:凯文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中断所引起的情绪低落,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社会个案工作基本过程的案例分析评估目标与方案

社会个案工作基本过程的案例分析评估目标与方案案例名称:失业青年家庭经济困难案例分析评估:1.收集信息:与青年及其家人面对面交谈,并了解他们的背景信息、家庭情况以及目前的困难。
收集到的信息可能包括他们的教育背景、就业经历、收入状况、家庭关系以及他们在社区中的支持网络等。
3.识别个案问题: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他们可能需要紧急解决经济问题来维持生活,或者需要提升就业技能来增加就业机会。
制定目标:1.确定可行目标:根据识别出的个案问题,制定能够实现的可行目标。
目标应该是明确、可度量和可实现的。
例如,目标可以是帮助青年找到就业机会,增加家庭的收入。
2.设定时间限制:为实现目标设定具体的时间限制,以提供清晰的指引和激励。
例如,目标可以是在3个月内帮助青年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制定方案:1.制定行动计划:根据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和行动计划。
例如,行动计划可以包括帮助青年更新简历、提供职业培训课程、寻找就业机会等。
3.监测和评估:制定一个监测和评估的机制,以跟踪干预的进展并进行调整。
例如,可以定期与青年及其家人面对面交流,来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和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情况。
总结:社会个案工作的基本过程包括案例分析评估、目标制定和方案制定。
通过案例分析评估,社工可以了解个案的具体问题和需求;制定目标可以使干预变得可行和可度量;制定方案可以提供具体的行动计划和资源支持。
这种基本过程可以帮助社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个案问题,帮助个人、家庭或群体实现改变和发展。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一、基本资料:丫丫,女,17岁,1米56,高二学生就读于某高级中学,爱好英语,沉溺于网络游戏。
二、背景资料:丫丫父亲为国企工作人员,母亲是名主管,家境良好。
目前丫丫跟爸爸和妈妈一起生活。
家里有房有车,住在算是一个高档社区,家里比较奢侈。
三、主要问题:1)自身问题: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老想着玩游戏,而且经常通宵达旦得玩游戏。
丫丫家庭优越,父母宠溺,自我要求低,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游戏上。
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懒散。
比较专注于自我感受,会谈些自己感兴趣以及自己擅长的东西,其余时间总是不说话。
2)家庭问题:望女成凤,期待和现实产生的差距让父母有所失望,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导致对丫丫的态度阴晴不定。
父亲平时忙于工作,回家后看到案主玩电脑,经常对丫丫冷暴力,严重则打骂。
母亲比较宠溺丫丫,只是希望丫丫要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对丫丫期待很高。
3)社会问题:与外界社会接触少,人际交往面不大,有基本的待人接物的礼仪,但相对人情世故和换位思考缺乏,经常独来独往,表现出高傲的样子。
四、问题分析1)家庭层面家境优越,没有生活压力。
,父母给予丫丫的总是最好的,有求必应。
家里比较奢侈,没有节约意识。
经济条件好,没有意愿通过各种渠道去改变现状过得更好。
2)社区层面丫丫所住的小区居民之间沟通很少,邻里之间很少往来丫丫就读的学校离家比较远,同学也都是放学后各自回家,因此回家后没有同学可以沟通。
3)社会层面该家庭跟主流社会一样,存在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有无前途的唯一标准,同时以子女的成就来断定自己的成败;4)优势视角下案主的能力/优势:1、心态平和。
重新认识和看待学习的问题,学习并不是光光成绩,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和兴趣。
2、他其实也是一个守规矩的孩子,一般不做违反纪律的事情。
3、有意愿与家人保持一种很亲密的关系,比如丫丫看到妈妈做家务,会和妈妈聊天。
4、很聪明,会求助他人,英语成绩不错。
社 会工作个案案例报告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报告《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报告》一、案例背景_____(案主姓名),性别,年龄岁,目前居住在居住地址。
案主因具体问题或事件而寻求社会工作的帮助。
二、案主问题及需求评估(一)问题描述案主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经济上,案主家庭收入微薄,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
其次,在心理方面,案主由于长期的生活压力,表现出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助。
此外,案主在社交方面也存在障碍,与周围人的关系较为疏离,缺乏支持网络。
(二)需求评估经过深入的沟通和了解,案主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援助:案主需要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以缓解生活的压力。
2、心理辅导:帮助案主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重建对生活的信心。
3、职业培训:提升案主的就业能力,增加收入来源。
4、社交支持:协助案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融入社会。
三、服务目标(一)短期目标1、为案主提供紧急的经济援助,解决燃眉之急。
2、安排案主接受专业的心理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计划。
(二)中期目标1、帮助案主参加适合的职业培训课程,提升职业技能。
2、组织案主参与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
(三)长期目标1、案主能够实现稳定就业,获得可持续的经济收入。
2、案主能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具备应对生活困难的能力。
3、案主能够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四、服务计划(一)经济援助与当地的社会救助机构合作,为案主申请临时救助金和生活物资。
同时,协助案主寻找合适的兼职工作机会,增加收入。
(二)心理辅导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案主提供定期的心理咨询服务。
鼓励案主参加心理支持小组,分享经验,互相支持。
(三)职业培训根据案主的兴趣和能力,为其推荐相关的职业培训课程。
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帮助案主制定求职计划。
(四)社交支持组织社区活动,邀请案主参与,促进其与邻里的交流。
建立志愿者帮扶小组,定期陪伴案主,帮助其融入社会。
五、服务实施过程(一)经济援助阶段在申请社会救助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手续繁琐的问题,但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多次沟通和协调,最终成功为案主申请到了临时救助金和生活物资。
个案工作_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前言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解决个体的社会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个案工作能力,本实践教学报告将结合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个案工作的实践过程,包括问题诊断、干预策略、评估与反思等环节。
二、案例背景小王,男,25岁,未婚,来自农村,目前在某城市一家企业工作。
小王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工作中遇到问题常常独自承受,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心情压抑。
此外,小王还面临着家庭经济压力,担心无法承担未来的婚姻和家庭责任。
三、问题诊断1. 小王存在心理问题,表现为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其工作和生活。
2. 小王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弱,难以适应职场环境。
3. 小王面临家庭经济压力,对未来生活担忧。
四、干预策略1. 心理咨询:针对小王的心理问题,为其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2. 沟通技巧培训:开展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小王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
3. 家庭经济支持:与小王的家人沟通,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寻求社会资源,帮助其缓解经济压力。
五、实践过程1. 建立信任关系:在第一次咨询中,与小王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他感受到被关注和尊重。
2. 了解问题:通过与小王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问题、人际交往能力和家庭经济状况。
3. 制定干预计划:根据小王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包括心理咨询、沟通技巧培训和家庭经济支持。
4. 实施干预措施:按照干预计划,开展心理咨询、沟通技巧培训和家庭经济支持工作。
5. 评估效果:定期评估小王的干预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干预措施。
六、评估与反思1. 心理咨询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小王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所缓解,自信心有所提高。
2. 沟通技巧培训效果:通过沟通技巧培训,小王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工作环境逐渐适应。
3. 家庭经济支持效果:在家庭经济支持方面,小王的家庭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4. 反思:在个案工作中,发现以下问题:(1)咨询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部分干预措施未能及时开展。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A

个案分析报告一.案例背景案主李某,女,今年18岁,武汉人,初中文化程度,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喜欢独处。
初一下半学期开始就经常称头晕,不去上课,可经医生检查一切正常。
初三勉强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跨入校门。
平时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比较喜欢卡通片,也照着漫画书上画漫画玩,可画得不怎么样,也从不敢把自己的画给别人看。
父亲平时工作忙,无暇顾及她,母亲经常要去照顾外婆,与案主交谈的机会也比较少。
因案主读书成绩比较差,父母也就对她没什么期望,认为女孩子书读不好就让她呆在家里,将来嫁人算了。
母亲平时常常用“你不行的”、“你不会的”等言语对案主做家务事予以评价。
案主初中毕业后不再上学,父母怕她到外面学坏,也不让她出去结交同伴,使她更加孤独。
居委会人员也反映案主特别敏感,只要她看见别人聚在一起讲话,就会认为是在讲她,为此还和邻居发生过矛盾。
对于邻居的同龄人,她总是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拒绝与其交往,也从不肯参加社区活动。
最近母亲发觉案主越来越不愿意与人交往,就托熟人帮她介绍了一份简单的工作,想让她去社会上历练历练,可她做了两天就不肯去了,母亲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就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希望得到帮助。
二.问题诊断基于上述情况,在我看来,案主李某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性格问题由于家庭的原因,案主从小就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和身心呵护,与父母沟通的机会较少,心理的各种情感无处分享或发泄;在加上父母的干涉其行动自由,使得其长期与外界缺乏有效地沟通,这些都加剧了案主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长期的心理负担积压使她形成了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的性格。
⑵人际沟通问题在家庭生活中,案主从小就缺乏与父母、家人有效沟通的机会,与父母的亲子关系较为淡漠;自初中以后,案主的父母出于过度的保护及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将其辍学在家,断绝其与外界正常交往的渠道,这令案主的内心长久的受到压抑,各种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宣泄;而长久的“与世隔绝”又加剧她内心的不安与焦虑,特别是她对外界的疑虑感和不信任感,从而使她害怕与人交往,以逃避现实的态度来摆脱心理的困扰和阴影,这些因素造成了案主人际沟通的障碍。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报告结构概述 (4)二、案例选择与描述 (5)2.1 案例来源 (6)2.2 案例背景 (7)2.3 案例问题概述 (7)三、个案介入过程 (9)3.1 初步接触与评估 (10)3.2 个案计划制定 (11)3.3 介入行动的实施 (12)3.4 评估与反馈 (13)四、个案工作成效分析 (14)4.1 个案目标达成情况 (15)4.2 客户满意度分析 (17)4.3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表现 (18)五、个案工作的反思与总结 (19)5.1 个案工作的成功经验 (20)5.2 个案工作中的不足 (21)5.3 对未来工作的启示 (21)六、结论与建议 (23)6.1 研究结论 (24)6.2 对社会工作实践的建议 (25)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6)一、内容概括个案背景介绍:简要描述了涉案个体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职业、家庭状况等,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心理健康问题、人际关系困扰、生活困境等。
社会工作介入过程:描述了社会工作者如何与涉案个体建立联系,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介入策略和方法,如提供心理疏导、建立支持网络、开展危机干预等。
具体实施方法:详细阐述了社会工作者在个案处理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包括心理咨询、家庭沟通指导、资源链接、教育培训等。
成效评估: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后取得的成效,包括个案问题解决的程度、个体能力提升的情况以及社会支持的改善等。
反思与建议:总结了整个个案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以及对未来类似个案处理的启示。
本报告旨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社会工作的实践过程和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个体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挑战也日益增多。
个案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专业的助人活动,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个案工作评估方案

个案工作评估方案一、引言个案工作评估是社会工作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社工了解个案的情况,确定个案的需求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完整的个案工作评估方案,该方案旨在全面了解个案的情况,评估其需求和问题,并为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服务。
二、背景个案工作评估是在个案工作中进行的一种系统性、科学性的评估,旨在了解个案的情况、需求、资源和问题。
通过评估,社工能够全面了解个案的背景信息、家庭状况、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的情况,为个案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服务。
三、目标和目的1.目标通过个案工作评估,帮助个案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问题和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有效的支持和服务。
2.目的(1)了解个案的基本情况:包括个案的背景信息、教育背景、就业状况、社会关系等。
(2)评估个案的需求和问题:包括个案的心理健康、家庭关系、经济困难、教育需求等。
(3)评估个案的资源和支持网络:了解个案所拥有的经济、社会资源以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的情况。
(4)制定个案服务计划:根据个案的评估结果,为其制定个性化、有效的服务计划。
四、评估内容和方法1.评估内容(1)个案背景信息:包括个案的姓名、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就业状况等。
(2)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等。
(3)心理健康状况:包括个案的自我评价、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健康问题等。
(4)社会支持网络:包括个案的社会关系、社区资源、社会支持等。
(5)其他问题和需求:根据个案的实际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加其他评估内容。
2.评估方法(1)面谈法:社工通过与个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个案的情况。
(2)观察法:通过观察个案的言行举止、身体语言等,了解个案的心理状态和社交能力。
(3)问卷调查法:使用科学、标准化的问卷对个案进行评估,如症状自评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等。
(4)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个案的个案记录、案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个案的背景信息和问题。
五、评估结果与服务计划1.评估结果评估结果应该客观、准确地反映个案的情况、需求和问题。
空巢老人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一、背景介绍(一)个人情况:1、年龄方面:案主62岁,刚进入老年阶段。
这一阶段,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往往固步自封,还按照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去生活。
别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口口声声“老人家”、“老前辈”,使案主极易产生迟暮之感,从而生活态度越来越消极。
2、身体方面:案主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
近来食量减少,身体素质下降,很少进行身体锻炼。
3、精神方面:案主退休后生活变得很清闲,无所事事,感觉比较空虚。
时间长了便会意志衰退,情绪消沉,从而加速生理上的衰退和心理功能的降低。
(二)家庭情况:案主与老伴住一起,家中唯一的女儿在国外居住和工作,近四年才回来探望一次,很少回家,和女儿的情感交流少了,隔阂加深,由于缺少女儿的照顾和关怀,老人感到被儿女冷落,两位老人经常会产生寂寞感。
尤其是案主觉得自己退休后,没了权力,在家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孩子还经常打电话回来,遇到什么事情了,还向他征询意见,可是现在不会这么做了。
(三)社会情况:1、社会环境对案主造成一定影响: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老年人在社会化的过程落后于他人,而且社会没有充分提供老年人社会化的机会和服务,社会政策通常注重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身体物质保障,并没有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
社会更注重青年一代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往往不够。
2、案主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绕膝,含饴弄孙,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
可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变迁,大家庭解体,社会结构变成以核心家庭为基础,人们的家庭观念淡薄,还有工作调动,人口流动,年轻人追求自己的自由与生活方式等问题,都造成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原因。
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顾影自怜,再加上体弱多病,更加加重了老年人生理、心理上的状况的恶化。
3、社区资源及服务相对缺乏:就目前中国社区的情况而言,一般社区没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服务,没有关注到空巢老人,没能很好地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彩的老年生活,因而案主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的活动。
个案分析报告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报告——走出自卑的少女一.基本资料小张,女,1982年12月22日生,职校文化程度,未婚,无业。
从职校毕业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目前与父母同住。
二.背景资料案主2003年从某职业技术学校毕业,专业是形象设计,在考试时,由于心里太紧张,考试没有通过。
后来学校推荐案主去某超市做收银员,三个月后被辞退,之后又做过一个月服装专卖店营业员,就一直失业在家了。
案主一向比较听从母亲的话,由于母亲经常催促案主出门找工作,造成她对母亲渐渐反感,与父母的交谈也逐渐减少,家庭气氛紧张。
案主本身性格内向,且在工作方面屡屡受挫,造成其内心失调,不自信,自卑感很强。
案主目前整天在家无所事事,而且几乎不出门,自己也感到很苦恼。
三.主要问题。
思想观念:案主在就业过程中屡屡受挫,使她非常灰心,再加上自己刚参加的营业员上岗证考试没有通过,使她更感自卑。
性格问题:案主性格内向,不善交往。
社工在与案主多次交流过程中,许多事情都是母亲代其陈述,案主本人只是低头默认,很少交流,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眼神中流露出迷茫。
就业技能:案主学历较低,又无一技之长,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的确很难找到工作。
家庭关系:案主长期闲散在家,无所事事,父母对其有埋怨情绪,家庭气氛紧张。
四.问题分析1、就业观念:针对案主由于就业屡屡受挫,产生自卑情绪,社工从改善就业观念入手,为她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使她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增强其就业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性格问题:针对案主性格内向,缺少与同辈群体的接触,生活迷茫,社工认为可以让其参加社区活动,增强她社会交往的能力,并及时地给予鼓励,使其性格开朗起来,更快地融入社会。
3、就业技能:针对案主学历较低,无一技之长,社工认为如能解决就业问题,其许多问题可得到缓解。
提高案主的劳动技能,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是社工的目标。
4、家庭关系:针对案主长期闲散在家,家庭气氛较紧张,社工认为应与案主及其父母共同交流和分析案主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母亲认识到自己事事替女儿包办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改善与女儿的交流方式。
2024年社会工作个案服务计划书模版(3篇)

2024年社会工作个案服务计划书模版小佚个案资料整理及干预计划一、案主基本资料姓名:小佚性别:女年龄:待填写性格特征:案主性格内向,情感细腻,不善于表达,喜欢单独行动。
家庭背景方面,父亲为某公司员工,母亲已下岗。
家庭生活:案主自幼与外祖父母共同生活,感情深厚。
上学后与父母同住,由于父亲管教严格,曾因争执导致父女间产生隔阂。
案主与母亲关系较为融洽。
学校生活:案主在小学阶段成绩优异,有两个亲密朋友,但常因小争执而疏远。
升入初中后,成绩一度保持领先,但初三后成绩下滑,人际关系疏离,独来独往。
二、案例概述小佚,作为独生女,由于父母工作繁忙,被托付给在农村的外祖父母抚养,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童年时期,小佚活泼好动,与同龄儿童玩耍快乐。
进入小学后,随父母迁至县城,开始与父母共同生活。
父亲管教严厉,小佚因作业问题与父亲发生争执,导致父女关系紧张。
在母亲的调解下,小佚逐渐理解了父亲的关爱,但与父亲间仍存在难以逾越的隔阂。
在学校,小佚因朋友间的小矛盾感到烦恼,最终选择孤立自己,导致人际关系日益疏远,学习成绩下滑。
三、分析与理论模式根据自我心理学理论,小佚面临的问题主要源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内部冲突。
案主的自我功能未能有效应对这些冲突,导致心理压力和性格转变。
Ellis的ABC人格理论指出,小佚对父亲和朋友的关系产生了非理性信念,这些信念影响了她的情感和行为。
因此,干预目标应着重于帮助小佚建立新的自我优势,改善与父亲的关系,并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案主需求小佚当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包括:与父亲之间关系的修复,以及在校园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提升其社交能力。
五、服务过程与计划服务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 建立关系:通过初次会谈,全面了解案主的情况,制定治疗计划目标,并建立信任关系。
2. 心理及行为研究:收集案主的直接和间接资料,包括家庭情况、个人成长经历等。
3. 诊断:分析案主的内心冲突、行为模式等问题,评估问题的性质和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伤害体验引发的心理问题
姓名:晓岚
性别:女
年龄:20岁
转介来源:个案是由某大学学生工作部负责人转介来的
一、个案背景
晓岚,女,20岁,系武汉某大学外语系三年级学生。
晓岚8岁丧父,其母守寡至今,是一个十分守旧的传统中国女性。
十多年来,母亲在汉口一家街道企业做临时工。
依靠其微薄的薪水,她艰难的养育着唯一的精神支柱——宝贝女儿晓岚。
虽然家中经济十分拮据,但母女俩相处得十分和谐。
然而,三个多月前飞来的一场“横祸”打破了母女俩宁静的生活,致使她们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那是三个月前的某个晚上,晓岚赴约去英语老师家丁某家里借书。
丁某,男,35岁,未婚,信奉独身主义,住在学校的单身宿舍里。
晓岚原打算借几本英语书就会汉口的家。
然而,丁某借辅导英语为诱饵把晓岚留了下来,趁机强奸了她,并威胁说:“不能把这件事情说出去,否则,我会诬告你引诱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当晚,晓岚在长江大桥上徘徊了几个小时,差点投江自杀。
第二天,晓岚把被强奸的事情告诉了母亲。
不幸的是,母亲却说:“你已变成了失去贞操的苦命孩子,我不想指责你什么了。
但我是一个守旧的女人,我能给你唯一的出路是求丁老师娶你为妻。
因为你已经是他的人了!”在母亲的逼迫下,晓岚卑贱的乞求丁某娶她,但是,无耻的丁某毫不留情地拒绝了晓岚,并嘲笑她“老土”。
为保全“面子”与女儿的学籍,母亲再一次劝女儿“认命”。
从此,晓岚不敢将真相告诉任何人,试图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一直忍气吞声,独来独往,并陷入了痛苦与深深地罪恶感之中,并把悲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但是,生活又给她发出了另一个挑战。
最近,她又被班上一个个子最高、长相英俊的小王所追求。
晓岚对小王很有好感,但因为自己是一个失身女孩儿而处处躲避他。
但她越躲,他越是执着的爱慕她。
为此,晓岚陷入极度的矛盾之中。
为了摆脱困境,经人指点前来寻求帮助。
二、分析与初期评估(以下仅为本案例的分析评估要点,请大家依据这个框架进行有效扩展):
1.所呈现的问题(案主目前所经验的、使他寻求协助的问题)
恋爱
2.有关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资料的摘要
按照以下框架中的各个要点从前面的文字资料中摘要、总结重要的、有价值的资料。
✧生理功能:基本资料、疾病史以及生理状况
✧心理功能:对问题的感受、应对和心理防御机制、自我概念、价值观和学
习能力
✧社会功能:人际关系能力、社会角色的扮演
✧环境体系:社会文化因素
3.评估结果(以明确的有关资料,对案主问题的说明)
从收集与观察的资料来分析,晓岚被性侵之前,虽家境贫寒,但与其母相依为命,在精神上她是快乐的、健康的。
但遭遇到性侵后,她在心理上遗留了严重的性伤害体验,并且对她的生活直至心理健康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在人际交往中的消极和自我封闭。
经历强奸后,晓岚最明显的变化是性格日益孤僻,人际交往极度狭小。
因为受到性伤害后,她觉得自己已不是一个完整、纯洁的女孩,时时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嘲弄自己。
特别是找丁某协商的失败,强化了她“破鞋子”、“没人要”的观念。
这种严重的自我否定使她在人际交往中采取一种“自我封闭”的方法来防范别人的伤害,以保护其自尊心。
(2)在恋爱上既渴求幸福又恐惧逃避。
性伤害经历不仅损害了晓岚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心,更摧毁了她在恋爱中的自信心。
因为晓岚自幼就受到母亲传统的教育与熏陶,尤其是女子的贞操在她心目中根深蒂固,再加上对性知识的朦胧无知,使晓岚在遭到强奸后又深深自责心理。
这种自责加重了她在恋爱中的犹豫逃避和恐惧。
此外,除了案主晓岚之外,还有并行者母亲、追求者小王以及丁某与晓
岚的问题有关联,也要进入社工的视野中。
4.暂时性建议
看社工在晓岚的案例中,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是需要转介还是链接相关资源,比如心理、法律等。
三、目标的订立:
1.重述已呈现的问题
恋爱
2.协助案主列出出现在评估阶段中,与问题有连带关系的其他方面的困难
1)晓岚的心理问题
2)晓岚的恋爱问题
3)晓岚的人际交往问题
4)母亲的态度问题
5)小王的恋爱问题
6)丁某的法律问题
3.协助案主发展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遵循案主自决,依据从症结到表现
的原则,进行排序)
本案例中,因为性伤害而带来的心理问题是症结所在,需要干预,而恋爱、人际交往问题都是心理症结进一步的表现。
另外,各个并行者的不同问题也要做出解决的选择与排序。
但是,整个过程,案主应在社工的专业引导下,进行理性的、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的排序与选择。
而本案例中,晓岚最终决定与社工共同处理自己的心理、人际交往以及转变母亲的态度和观念。
而恋爱与法律问题,留待未来,需要她有更大勇气去面对和解决。
4.协助案主明确化他所想要的结果:即为目标的制定
针对上一步骤的分析,社工与案主一起制定出案主理性抉择的改变目标:
(1)在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下,帮助案主宣泄性伤害带来的负面情绪。
同时,引导她进行自我探索,使其能够正确对待人生挫折。
(2)帮助案主调整认识结构,改变错误的贞操观念,矫治其不良心理,并使其能够鼓起生活勇气,开展积极的人际交往。
这是一个心灵美容与重塑的精
神工作。
(请大家注意,要参照第一个目标,对这个目标进行调整,以正向成长的方式来叙述)
(3)力争使案主的母亲接纳“失去贞操”的女儿。
四、服务方案的选择(请大家注意,服务方案要与前面的目标有所对应,方案是针对目标而设计的,是为了完成目标而做出的努力,不要出现有目标没有方案或者有方案没有目标的情况。
此外,在服务方案制定中,需要大家调动自己的日常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理论的储备,同时,具有资源链接、运用的意识,来设计有效、合理的方法、措施来帮助案主达成改变的问题,解决问题,服务方案的呈现可以按照像本案例这样的阶段式来说明,也可以针对各个目标进行一一说明):在本案例中,服务方案如下:
1.在服务前期的1、2周内,主要采用人本主义疗法,帮助案主宣泄因性伤
害积累起来的心理压力与愤怒,并给予其心理上的支持。
因案主自幼就在一个十分保守的家庭中长大,对发生婚前性行为看得很严重。
所以一旦遭到强奸,她便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恐惧与绝望,甚至差点投江自杀。
以后在母亲的逼迫、求婚失败及丁某的嘲笑声下,她不仅未宣泄性伤害积累起来的心理压力、愤怒,而且还给自己套上了更沉重的精神枷锁。
这样在治疗前期,社工采取了人本主义治疗法,给予她无条件关怀、真挚、同感与接纳等,并协助她宣泄了受伤害、受排斥的情绪。
因此,在前两周,虽然社工未能给予她实质性帮助,但定期给予她宣泄、反映与支持,对稳定情绪、防止破坏性事件的产生及鼓励她进入中期服务都是非常有用的。
2.在服务中期的3-6周,主要采取理性情绪疏导法,帮助案主澄清几个非
理性信念,以改变其自我评价。
具体来说,主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A、认识性伤害的社会特性,面对现实,肯定自我。
社会工作者告诉晓岚,遭受性伤害尽管是人生的一大不幸,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一生都失去了希望。
关键在于要对性伤害经历做客观的分析。
要看到对社会来说,存性侵害,这是如自然灾害一般侵袭弱者的必然现象,往往不是凭个人力量所能抵御的。
既然如此,以往的不幸经历,只能当作一场灾难,一场噩梦。
因此,社会工作者引导晓岚要有勇气正视那黑暗的一页,并化不幸经历为经验教训与精神财富。
B、澄清非理性理念,意识
到受过性伤害的人不等于不纯洁。
身体上的性伤害会留下心理上的伤害性体验,但并不说明晓岚不纯洁。
所以,晓岚不应嫌弃自己,更不应该否定自己,这样才能振奋起来,改变其不幸命运,从而成为一个强者。
C、澄清从一而终的贞操观念,树立崭新的生活目标。
对于被消极情绪控制的晓岚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饱受陈旧的贞操观念带来的精神枷锁,才使她感到罪恶深重,难以自拔。
因此,社会工作者要鼓励晓岚改变观念,抓住大学学校机遇,树立新的生活目标,重新开辟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广阔道路。
D、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重塑自我形象。
以服务为契机,鼓励晓岚从寝室室友开始,逐渐扩展人际交往的圈子。
同时鼓励她参加比较感兴趣的社会活动。
另外,如果有相关的小组活动,可以介绍晓岚积极参与。
总之,帮助晓岚努力塑造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强者形象,对自己的正面评价也在不断提高。
3.在服务后期的7——10周内,采取角色扮演技术,帮助案主重建良好的
母女关系。
社会工作者首先采用角色扮演技术,帮助案主进入母亲建构的精神世界,感受在女儿被强奸后母亲的心路历程变化,认识到母亲也是封建贞操观压迫下的“替罪羔羊”。
这样案主能接纳母亲的感受、情绪及行为表现。
其次,帮助母亲感受在女儿被强奸后的心路历程变化,认识到女儿的不易,进而接纳女儿。
最后,让案主扮演“社会工作者”,努力学会与母沟通的策略。
案主是一个天资聪颖,且自律性很高的女孩。
以后每一个周末回家,她就要把辅导中学到的成功经验尝试用来解决母女关系问题,并逐渐挑战母亲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帮助其母领悟到,过去发生的性伤害事件是无法改变的,但若能改变对性伤害事件的陈旧看法,善用现在的机会与能力,那么女儿的将来仍然是充满希望的。
这样,母女俩会在彼此理解、接纳的基础上,重建了良好的母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