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中心主义与全球生态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中心主义与全球生态危机

【摘要】: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以往人们都是以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为指导的,在这种传统价值观的指导下,人类凭借自己的理性战胜自然,创造了当今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就如世上所有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这种传统价值观在带领人类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带来当今威胁人类基本生存的全球性生态危机。面对危机,走出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已经成为当代人的唯一选择,由此便产生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关键词】:全球生态危机;生态伦理;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顾名思义,是指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以人为中心来思考自然的价值,一切以人的需求,利益为优先考虑,这个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基本价值观在现代却被全球生态危机的现实给打破了。面对危机,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最为根本的问题,并由此产生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学,它涉及到对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哲学思考,是研究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道德问题的伦理学说,其目的是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一个恰当的道德依据。在传统伦理学中,人们把对自然的道德责任问题排除在伦理学之外,很少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直到现代生态危机的出现,生态伦理学才作为一门全新的哲学学科应运而生,而在这门全新的学科中占主流就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理论。

其实,人类中心主义只是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内在地指导人们的行动,其概念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内涵,也不是一种独立,完整并以一贯之的理论体系,这点可以从历史上从没有过什么统一的人类中心主义学派可以看出。所以总的说来,人类中心主义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历史形态:第一阶段,古代宇宙人类中心主义,它寄生于托勒密为代表的”地球中心论”之上,其核心观点是主张人类在空间万物的意义上即在地缘意义上是宇宙的中心,也就是认为人类居于宇宙的中心位置。第二阶段,中世纪神学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基督教上帝创世说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它除了包括经过神学目的注释过的宇宙人类中心主义的内容之外,还特意强调人类在”目的”的意义上处于宇宙的中心地位,亦即断言上帝是为了人类才创造其他非人类事物的,因而人类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目的。第三阶段,即现代生态伦理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

前两阶段均属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认为人是世界中心,是万物价值的决定者(在基督教那神是最终决定者),自然界的万物的存在都是为着人类需要的满足而作为条件和手段而存在,他们对于人类来说只有工具价值而无内在价值,其价值完全是人赋予的,能否满足人的需要是衡量一切自然物有无价值的标准。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是以机械论,二元论的自然观为理论基础的,以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的机械二元对立为特征。它强调人独立于自然界,而忽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自然界也独立于人,它的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因而它否认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根本性质。在这样的价值观支配下,必然会发生人与自然的尖锐对抗。在整个工业文

明时代,一直到20世纪中叶,自然界与人类相互关联的整体性,特别是自然对人类活动的限制性未能得到全面认识,自然界对于人类的真实意义也没有得到正确的估价。其实,早在19世纪,恩格斯就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

当代生态危机的事实证实了恩格斯的话。这种威胁人类生存根基的全球性危机迫使人们转变以往的价值观,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于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便应运而生。

现代生态伦理学人类中心主义,它试图在改造过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框架内来处理人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寻求人和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它承认人并非一切事物的衡量尺度,不是一切价值的源泉,也并非地球进化的重点。人类的延续与良好生存有赖于整个生态支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并将以人类为中心的伦理学向外延伸,不仅按照人的”利益平等”的原则,将道德关怀延伸到子孙后代,而且还依据为人类利益的原则,将人类道德关心延伸到非人类的动物和所有有感觉的生命,甚至对整个自然给予道德承认和保护,并表示对非人类道德的肯定。

由此可见,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已有所不同,它一直在为适应现代生态保护运动而不断改变自己的理论形态,并赢得了功利主义环保人士和资源经济学家的欢迎,成为现代西方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伦理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促进发达国家系统地实施环保措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国际层面上,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它是西方中心主义的,它以西方国家的利益为中心,而不是以全人类的利益为中心。西方国家一方面指责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对资源的破坏威胁着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破坏生态,追求过度消费的生活作辩护。他们在获得高消费需求的满足,包括环境改善的利益时,是以牺牲第三国家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并且向第三国家转嫁环境污染危机为代价的,他们对自己继续恶化全球环境质量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因此,现代西方人类中心主义被第三世界国家视为生态帝国主义和生态殖民主义而遭到拒斥。

但无论各个国家怎么看待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国际政治或生态保护方面所起的作用,全球的生态危机依然存在。现在的事实是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物种灭绝已经不单单是哪一个国家的问题了,它们的影响也超出了国家的范围,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不会因国家,民族,地区的不同而不同,这种危机是全球性的,它威胁的是作为整体的人类生存的基本根基。面对这样的危机急需要人们转变视野,不再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要同时顾及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要形成一种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观点,而这正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要点之一。

具体说来,首先要在国际上建立公正国际生态保护新秩序,也就是要在国际上区分基本生存需要和非生存需要的满足,实行基本生存需要优先原则,也就

是说要对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采取不同的生态保护,资源消耗标准。对发达国家来说,要减少其为满足奢侈需要和欲望需要所带来的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同时也要鼓励其开发新技术,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并努力开发新资源,争取以现代人类科技的力量来弥补早期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恶果,缓解生态危机。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和其他国家来说,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时,也要转变传统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由于处在前工业阶段,对资源的大量消耗的确是不可避免的,但在科技普遍发展的现代,寻求一种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模式也应该不是不可能的,同时在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今天,如果建立了公平正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各国的工业化模式也可以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对那些环境生态资源尚未严重破坏的国家和地区实行国际保护和援助,可以使其不必建立重污染工业来破坏自己的环境。总之,生态环境保护要超出国家的范围在世界范围类实行,资源要在国家间根据需要的不同类型公平分配并明确责任制--发达国家应该首当其冲,以技术进步来弥补和挽救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只有通过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西方人类中心主义才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