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微纪录片的工匠精神传播研究——以《了不起的匠人》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叙事分析:《了不起的匠人》系列纪录片中的匠人精神 传播
视听研究
《了不起的匠人》 号称“亚洲首部治愈系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微纪录 片”,由知了青年(中国)文化有限公司拍摄、长安马自达汽 车独家赞助、在优酷视频平台独家播放。赴大陆各地及香 港、台湾、日本等亚洲地区拍摄,节目先后荣获“第 22 届中 国电视纪录片最佳网络人气作品” “2016‘金熊猫’国际纪 录片节新媒体非虚构类最佳新媒体纪录片”等多项大奖。 至今已播出三季,每一季都有其创新之处。
关键词院网络微纪录片;工匠精神;《了不起的匠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日益增长的经济水平与高品质 生活质量要求之间的正相关性在不断提高。连续三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都指出:要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 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掀起一场中国 制造的品质革命。在此大环境下,诸如央视播出的《大国工 匠》《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弘扬工匠精神的 纪录片相继涌现;网络平台也开始涉足纪录片领域,例如 由 知 了 青 年(中 国)文 化 有 限 公 司 拍 摄 、优 酷 独 家 播 出 的 《了不起的匠人》刷新了网络纪录片的新纪录。
纪录片以真实记录为核心,展现真人真事并引发观众 思考,因此笔者将从该片的叙事结构与诗意结构两方面进 行论述。
渊一冤叙事结构 1.叙事视角:以器物讲述匠人故事 器物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古至今匠 人智慧创造的结晶。青铜器、陶器、瓷器、丝绸等都是中华 传统文化的传承品,器物在现代不仅是“使用”上的意义, 更深的是一种“文化”上的意义。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经 由 河 西 走 廊 ,到 两 河 流 域 ,再 到 罗 马 等 地 ,将 中 国 的 丝 绸、瓷器、茶叶等带到了其他地区,连接了中国与西亚和欧 洲等地的通商之路,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些丝绸、 瓷器和茶叶在器物的表面含义上又多了一层文化含义,它 们成为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缩影,展示了中国的文化之 美,至此便有了“器物文化”一说。 在《了不起的匠人》中,从题目来看记录的主体是手工 艺人,但在叙事视角上却是以“器物”为切入口,摒弃了传 统的宏大叙事手法,改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展现器物、匠人 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因为器物是一种带有审美共通性的符 号,从其外形、色彩、图案等都可以发现器物之美,此审美 能力众人皆有之,即使是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的外国人, 也可通过观看器物外观、色彩等体会中国传统工艺的美妙 之处,可减少传播中的隔阂,增大传受双方的意义共通空 间。“器”不仅可以“藏礼”,是中华文明的美学彰显与文化 表征, “器”也可以通“道”,负载着在一定的文化圈内可以 被共同理解和鉴赏的意义。器物乃匠人创造,赋予器物意 义。在《一根牛毛的时尚之旅》一集中,美国女孩益西德成 在高原中带领藏民用古法编织牦牛绒围巾,把村民手作的 围巾带到了巴黎,让牦牛绒围巾成为奢侈品。赋予古法牦 牛绒围巾“时尚”的意义。在《唐卡世家新势力》一集中,唐 卡家族传人旦增平措将现代绘画技法融入传统唐卡绘画 中去,实现现代和传统的交叠与融合,赋予了唐卡绘画“现 代”的意义。这些器物符号既表现出了民族的集体智慧与 文化记忆,也蕴含了人类共同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器物的 视角,将叙事主体建立在人类的审美共通空间之上。 2.叙事方法:以故事连接同一主题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 性,以期通过故事的讲述引发听者的思考与共鸣。讲故事 的叙事方法无疑是在建构一种仪式感,向人们传达信息 时,以故事开始,这样能更好地让人们在更轻松、更愉悦的 情况下接受、理解。“置身于一种面对面的直接联系,并沉 浸于集体的兴奋状态,这些时刻激发鼓动了群体成员,而 对这些时刻的记忆则促进了社会的凝聚力。” 《了不起的匠人》以一个个的故事连接“工匠精神”这 同一个主题,匠人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并辅以旁白,于字 里行间中品味匠人人生与精神。在小城静�
渊二冤工匠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工业社会与手工业社会不同,精细分工让一个工人只 需要负责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道工序即可,以便于提高生 产效率;而在手工生产中,一个工匠就要负责整个产品的 生产过程,生产效率相比工业生产低。在工业社会发展之 初 ,这 些 价 格 低 廉 、生 产 速 度 快 的 产 品 成 为 市 场 的“ 香 饽 饽”;到现代社会,人类自我意识觉醒,消费者对“纯手工制 品”越来越感兴趣。互联网的发展、电商的崛起,让满足消 费者个性需求的私人定制服务成为可能,那些本淡出视野 的传统手工艺品再次受到重视,例如传统造纸术、手工陶 制品、手工牛皮包等。2016 年,第一次将“弘扬工匠精神”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 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 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 质革命。”弘扬工匠精神对“中国智造”与对外传播中华传
24 | RADIO&TV JOURNAL 2019.04
统文化、美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网络微纪录片的定义及其特点
渊一冤纪录片 世界纪录片诞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弗拉哈迪拍 摄的《北方的纳努克》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完整意义的纪 录片。中国纪录片诞生于 20 世纪 90 年代前后,第一部纪 录片是吴文光拍摄的《流浪北京》。而后纪录片市场欣欣向 荣,出现了一部部优秀的纪录片。通过专业媒体平台播放、 单集时间长、播放题材宏大是传统纪录片的主要特点。纪 录片播放平台以 CCTV 纪录片频道为代表,播放过《探索· 发现》《人物》《地理中国》《自然传奇》《走近科学》等众多纪 录片;单集时间为 1-1.5 小时;题材涵盖历史类、科学类、 地理类等多个领域。 根据各学者对纪录片的研究所得,纪录片是以真实为 核心,内容包含政论、历史、人文地理、专题等多种,展现真 实生活与人物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的、用以引发观众思考 的作品。 渊二冤网络微纪录片 2009 年,微博的出现开启了“微时代”的序幕,催生了 纪录片的一种新形态— — —微纪录片。微纪录片并无统一界 定,有学者从形态分析认为, “微纪录片是依托网络新媒体 而产生并适应于新媒体即时性、全民生产和碎片化的产 物。”从内容分析认为, “微纪录作品篇幅较短,单集长度通 常控制在 25 分钟以内,尤以 10 分钟以内的作品为主体。 同时,伴随新媒介的发展而成长起来。” “微”在汉语词典中 的 意 思 有 :微 小 、少 、精 深 等 , “ 微 纪 录 片 ”中 的 含 义 取“ 微 小”之意。综合上述学者的表述,本文研究的网络微纪录片 是适应新媒体而诞生的、时间控制在 10-25 分钟之间的、 表述主体单一明确的纪录片作品。它属于纪录片类型中的 一种。 微纪录片依托新媒体而生,在优酷、腾讯、爱奇艺等网 络平台上播出。单集时间短、主题明确、内容通俗易懂适应 大众文化。具有简短性、单义性与大众性等三种特点。本文 主要以由知了青年(中国)文化有限公司拍摄、优酷独家播 出的《了不起的匠人》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网络微纪录片 对工匠精神的传播及其表达的文化内涵。
一、工匠精神的传播
渊一冤工匠精神的缘起 “工匠精神”伴随着农耕时代的诞生而来,自古有之。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乃至宋元明清,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 匠人。鲁班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发明 了鲁班尺、墨斗、刨子、凿子、铲子、锯子等工具;綦毋怀文 是南北朝时著名的冶金家,他创造了一种名为“灌钢法”的 炼钢方法,它是我国冶金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和创造;李 春是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为 我国桥梁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梁九是清代的建筑 匠师,他主持重建的太和殿保存至今……到现在,工业时 代的到来,一些老手艺渐渐淡出人们视野,但仍然有一群 工匠在各自的领域中“执事敬” “事思敬” “修己以敬”。工匠 精神从古至今,绵延不绝,这是一份历史文化的传承;同 时,工匠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手工艺人,保持初心。
视听研究
网络微纪录片的工匠精神传播研究
———以《了不起的匠人》为例
阴 张畅
摘要院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场“中国智造”的技术革命,我国于 201 6、201 7、201 8 连续三年将“弘扬工匠精神”写入《政府 工作报告》,倡导生产高品质商品,向全球先进水平靠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网络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异军突起,收视 率一路飙升,创造了纪录片的新样态。本文以该片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网络微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探讨新传播渠道下工匠 精神传播的文化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