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解剖概述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颈部

局部解剖学颈部
下颌下腺 submandibular gland 、舌下神经、舌神经 及下颌舌骨肌支、
面动脉、舌动脉。
(1)下颌下腺
位于颈筋膜浅层 所形成旳筋膜鞘内。 此腺呈“U”形,分 为浅、深两部,浅部 较大,位于下颌舌骨 肌浅面,绕该肌后缘 伸向前内,续于腺旳 深部。下颌下腺管由 腺深部旳前端发出, 经下颌舌骨肌与舌骨 舌肌之间前行,开口 于口底粘膜旳舌下阜 。
浅筋膜疏松,内 含皮肌、皮静脉、 皮神经、淋巴结。
1、皮肌:皮肌为颈阔肌 platysma,薄且覆盖 广泛。上至面部,下
至第二肋平面,越过
人体中最早骨化旳二
个骨即锁骨和下颌骨
浅面旳全长,颈正中
线和颈前三角下部未
被此肌覆盖。浅筋膜
内旳皮神经和皮静脉 均行于肌旳深面,该
肌因之成为浅筋膜这 一层次旳主要标志。
第二节 颈部旳层次构造
颈部由浅入深(由前向
后)层次构造十分明确, 分别为:皮肤、浅筋膜、 颈深筋膜、肌肉。深筋膜 又分为浅、中、深三层, 在浅、中层与深层间形成 旳筋膜鞘,容纳经过颈部 旳气管、食管及血管。各 层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并形 成颈部间隙。
一、皮肤: 皮肤薄,移动性大,皮纹横向。
二、浅筋膜:
(1)动脉 1)颈总动脉: 位于颈内静脉内侧,平
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 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 脉始部膨大处为颈动 脉窦,窦壁上有压力 感受器;颈总动脉分 叉处旳后方有颈动脉 小球,是化学感受器。 两者有调整血压和呼 吸旳作用。
2)颈外动脉:
平甲状软骨上缘 起自颈总动脉,位 于颈内动脉前内方 垂直上行。从甲状 软骨上缘至舌骨大 角间,依次向前发 出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及面动脉; 近二腹肌后腹下缘 处向后上发出枕动 脉;自颈外动脉起 端旳内侧发出咽升 动脉,行向上方。

颈部解剖、颈肿物PPT课件

颈部解剖、颈肿物PPT课件
颈部解剖、颈肿物 PPT课件
目录
• 颈部解剖 • 颈肿物概述 • 颈肿物病理类型 • 颈肿物治疗 • 颈肿物预防与康复 • 颈肿物病例分析
01
颈部解剖
颈部概述
颈部是连接头部和躯 干的部位,具有支撑 头部、保护脊髓和血 管的作用。
颈部的表面皮肤薄而 柔软,易于活动,并 有许多浅筋膜和肌肉 附着。
与免疫系统异常、感染、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颈部淋巴瘤的症状
02
颈部淋巴瘤早期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等症状,随着
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
颈部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03
颈部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方式包括化疗、
放疗、免疫治疗等。
病例三:颈部转移癌
颈部转移癌概述
颈部转移癌是指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颈部淋巴结或 颈部的组织器官中。常见的原发肿瘤包括肺癌、胃癌、食 管癌等。
脊神经分为颈神经和胸神经,主 要支配颈部和上肢的感觉和运动。
脑神经包括迷走神经、副神经等, 主要支配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02
颈肿物概述
颈肿物的定义与分类
颈肿物的定义
颈肿物是指发生在颈部区域的异 常肿块,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 是恶性的。
颈肿物的分类
根据来源和性质,颈肿物可以分 为甲状腺肿物、淋巴结肿物、软 组织肿物等。
神经鞘瘤
起源于神经鞘细胞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颈部和上肢。
恶性颈肿物
甲状腺癌
起源于甲状腺组织的恶性肿瘤 ,常见于中年女性。
颈部淋巴瘤
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多见于中老年人。
喉癌
起源于喉部的恶性肿瘤,常见 于中老年人。
颈部转移癌
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颈 部的病例。

肩颈部解剖知识点总结

肩颈部解剖知识点总结

肩颈部解剖知识点总结肩颈部是人体上半身的重要部位,它包括肩部和颈部两个部分。

肩部是连接上肢和躯干的重要部位,其主要是由肩胛骨、锁骨和上肢骨组成的。

而颈部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部位,它包括颈椎、颈部肌肉和颈部血管等结构。

下面将分别对肩部和颈部的解剖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肩部解剖知识点1. 肩胛骨肩胛骨是肩部的主要骨骼结构,它位于躯干的背侧。

肩胛骨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甲状骨、锁骨和肱骨,它与上肢骨形成了肩关节。

肩胛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肩部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2. 锁骨锁骨是连接肩胛骨和胸骨的骨骼结构,它是人体上唯一横向的长骨。

锁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固定肩部的位置,它还可以保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3. 肱骨肱骨是上肢骨的主要骨骼结构,它位于上肢的外侧。

肱骨主要通过肩胛骨与胸骨和锁骨相连,形成了肩部的结构。

4. 肌肉肩部的肌肉主要包括三角肌、菱形肌和肱三头肌等。

这些肌肉主要负责肩部的运动和稳定性。

5. 血管和神经肩部的血管和神经主要包括锁骨下动脉、肩胛上动脉和肩胛神经等。

这些血管和神经为肩部提供了充足的血液供应和神经信息传递。

二、颈部解剖知识点1. 颈椎颈椎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重要骨骼结构,它是由七块颈椎组成的。

颈椎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头部以及提供头部的活动度。

2. 颈部肌肉颈部的肌肉主要包括斜角肌、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等。

这些肌肉主要负责头部的旋转和活动。

3. 颈部血管颈部的主要血管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等。

这些血管为头部和颈部提供了充足的血液供应。

4. 颈部神经颈部的主要神经包括颈丛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副神经等。

这些神经为头部和颈部提供了丰富的神经信息传递。

总结: 肩颈部是人体上半身重要的部位,其结构复杂多样,包括肩部和颈部两个部分。

肩部主要由肩胛骨、锁骨和上肢骨组成,而颈部主要由颈椎、颈部肌肉和颈部血管等结构组成。

对肩颈部的解剖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有助于临床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与肩颈部相关的疾病。

希望上述对肩颈部解剖知识点的总结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颈部解剖知识

颈部解剖知识
7.胸骨上窝 为位于胸骨 颈静脉切迹上方的凹陷,在此部 可触及气管颈段。
2021/3/29
7
三 颈部主要血管、神经干和胸膜顶的体表投影
1.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 投影于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的 中点至右侧胸锁关节的连线, 或左侧胸锁乳突肌两脚间的连 线
2.锁骨下动脉 相当于 自胸锁关节至锁骨中点处凸向 上方的弧形线,该线的最高点 距锁骨上缘处约1cm。
2021/3/29
8
3.颈外静脉 为自下颌角至 锁骨中点的连线。
4.副神经 为自下颌角与乳 突尖连线的中点、经胸锁乳突肌 后缘中点稍上方至斜方肌前缘中、 下1/3交点的连线。
5.胸膜顶 相当于自胸锁关 节至锁骨内、中1/3交点处凸向上 的弧形线。
2021/3/29
9
第二节 颈 前 区
一、舌骨上区 (一)颏下三角 境界:
甲状腺侧叶
2021/3/29
28
第六节 颈部淋巴Lymph nodes of neck
收纳:头、颈、上肢 分部:
颈上部L
颈前区L
颈外侧区L
颈外侧浅L 颈外侧深L
2021/3/29
29
一、颈上部L
特点:沿头颈交界处 排列,位置表浅
下颌下L
枕L 乳突L
颏下L
腮腺L
枕L
乳突L
腮腺L
2021/3/29
颏下L 下颌下L
2021/3/29
19
(1)甲状腺Thyroid gland 1)形态与被膜
“H”形 峡部 侧叶 锥状叶
2021/3/29
20
2)位置与毗邻
位置: 甲状腺位于喉下 部和气管上部的 两侧。
侧叶上端平甲状 软骨中部,下端达 第6气管软骨环。

颈部应用解剖ppt课件

颈部应用解剖ppt课件
安全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应远离腺体。
若损伤喉返神经,则致声音嘶哑。
8.甲状腺手术后出血:
防止术后出血,关键在于手术中止血是否彻底。 (1)术后动脉出血:
比较少见,多因甲状腺上极暴露不良,甲状腺上动脉结扎不好而滑脱所致。 动脉出血时,症状发生迅速而剧烈。切口引流为鲜血、量多,颈部呈紧张甚 至突出,病人出现烦躁不安,缺氧,紧迫式呼吸困难。 预防:充分显露上极,血管双重结扎。 处理:迅速打开切口,清除积血,控制出血点(必要时作气管切开)。
2.咽后间隙:咽后颈深筋膜中
层与椎前筋膜之间,向下通食管后 间隙,外侧以颈鞘为界。感染可向
下扩散到后纵隔。
3.椎前间隙:位于脊柱与椎前筋 膜间,颈椎结核脓肿常积于此, 向两侧可至颈外侧区,并经腋鞘 扩散到腋窝;破溃后可经咽后间 隙向下达后纵隔。
(六)颈部的静脉
1.颈部浅静脉 (1)颈外静脉
由下颌后静脉的后支与耳 后静脉、枕静脉在下颌角汇 合,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下行, 注入锁骨下静脉 。
颈后区 项部
固有颈部:颈前区与颈侧区。
(二)颈部重要的结构:
▪ 骨骼:
1.舌骨 2.颈椎(1-7C) 3.喉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
骨、杓状软骨、会厌软骨; 4.气管软骨:C型软骨共14-
17个,分颈、胸部,其中 颈部6-8个;
肌肉
1.颈肌
颈浅肌-颈阔肌
颈外侧肌-胸锁乳突肌
颈前舌骨上肌群--二腹肌,下 颌舌骨肌,茎突舌骨肌,颏舌 骨肌;
(2)固定装置 甲状腺悬韧带:甲状腺的假被 囊在甲状腺侧叶和峡部后面与 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气管软 骨之间增厚所形成。将甲状腺 悬置于喉和气管壁上。 因此吞 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 临床上可籍此鉴别颈部肿块与 甲状腺的关系。

颈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颈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颈侧区淋巴管
收集颈部侧方和后方的淋巴液。
06
颈部淋巴系统
颈部淋巴结
位置
颈部淋巴结主要分布在颈部的各 个区域,包括颈前三角区、颈后
三角区和侧颈部。
功能
颈部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过滤淋 巴液,消灭侵入淋巴系统的细菌
和病毒,并参与免疫应答。
结构
颈部淋巴结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皮质包含B细胞和T细胞,髓质则
包含淋巴窦和毛细淋巴管。
血管。
颈内动脉
分为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眼 动脉,主要负责脑部和眼部供血。
颈外动脉
分支包括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 面动脉等,主要负责头面部供血。
颈静脉
颈内静脉
收集头面部、颈部和上肢的静脉血,注入无名静脉。
颈外静脉
收集头颈部的浅静脉血,注入锁骨下静脉。
颈淋巴管
颈前区淋巴管
收集甲状腺、喉部等区域的淋巴液。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是连接大脑和身体的桥梁,负责
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脑神经是12对从脑部发出的脊神 经,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的肌肉
和感觉器官。
脊髓和脑神经的解剖结构对于理 解头颈部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非常 重要,也是临床上进行颈部手术
时需要注意的重要结构。
05
颈部血管
颈动脉
颈总动脉
起始于主动脉弓,分为颈内动脉 和颈外动脉,是颈部主要的动脉
01
02
03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04
05
腹横肌
颈深肌
前群 颈长肌
舌下神经降支 中群
颈深肌
膈神经 头长肌
后群 颈长肌
03
颈部骨骼
颈椎
01
02
03

颈部解剖学颈部的骨骼肌肉和血管解剖

颈部解剖学颈部的骨骼肌肉和血管解剖

颈部解剖学颈部的骨骼肌肉和血管解剖颈部解剖学:颈部的骨骼、肌肉和血管解剖颈部是连接头部和身体的重要区域,其解剖结构包括骨骼、肌肉和血管系统。

了解颈部的解剖学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以及相关的疾病和临床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颈部骨骼、肌肉和血管的解剖特点。

一、颈部骨骼结构颈部骨骼由七个颈椎组成,从C1到C7,其中C1颈椎又称为寰椎或枢椎,C2颈椎又称为第二颈椎或轴椎。

寰椎与轴椎的结合形成了颈部的转动中轴,使头部能够进行左右旋转。

颈椎之间由椎间盘相连,起到缓冲和吸收冲击的作用。

此外,颈椎周围还有颈椎间小关节,连接着相邻颈椎的侧面,提供了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

二、颈部肌肉解剖1. 颈部表浅肌肉颈部表浅肌肉主要包括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和口角肌。

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前侧,它起源于胸骨和锁骨,经过颈侧和颈后后缘,止于颅骨。

斜角肌位于胸锁乳突肌的下方,起源于胸椎,止于颈椎。

口角肌从颈侧斜向上方延伸,起源于胸锁乳突肌下方,贯穿颈部并止于面部。

2. 颈部深层肌肉颈部深层肌肉主要包括脊柱旁肌、颈直肌群和颈斜肌群。

脊柱旁肌位于颈椎两侧,由多块肌肉组成,包括颈后肌、颈背肌和颈旋肌等。

颈直肌群由长颈直肌和短颈直肌组成,位于颈椎前方,起源于胸椎,止于头骨基底。

颈斜肌群由前斜角肌和后斜角肌组成,位于颈椎前外侧和后外侧。

三、颈部血管解剖颈部血管主要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颈总动脉是头部和颈部主要的供血动脉,它从锁骨下动脉分叉后形成,沿颈椎前方向上方行走,在颈椎穿过近枢中央形成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经过颈椎进入颅腔,供应脑部和颈部深部结构。

颈外动脉则在颈椎上方分支出来,供应颈部肌肉和皮肤。

总结:颈部的解剖学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和相关临床问题非常重要。

颈部骨骼提供了支撑、保护和运动的能力,颈部肌肉参与颈部的运动和保持姿势的稳定,颈部血管则负责为头部和颈部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

通过了解颈部的解剖学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生理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颈部断层解剖(共35张PPT)

颈部断层解剖(共35张PPT)
5.王振宇.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第3版
会厌前间隙 喉前庭
颈总动脉
颈外静脉 胸锁乳突肌 椎动脉 脊髓
4.经甲状软骨下缘横断层面
甲状软骨
杓状软骨 颈总动脉
喉咽 胸锁乳突肌
舌骨下肌
声门裂
环状软骨
颈内静脉 咽后间隙
脉 胸锁乳突肌
经甲状软骨下缘横断层面
声门裂 咽后间隙
颈外静脉 椎动脉 脊髓
5.经环状软骨横断层面
胸锁乳突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颈部应用解剖 第三节 颈部断面的解剖特点
第四节 颈部结构的断层影像学表现
第五节 颈部断面解剖及影像
一、颈部横断层面解剖及影像
二、颈部冠状断层解剖及影像
三、颈部矢状断层解剖及影像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舌骨上区
颈前区
颈动脉三角
固有颈部
舌骨下区 肌三角
胸锁乳突肌区
颈 部
颈侧区
颈后三角
咽缩肌—推送食物
咽提肌—封闭喉口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 咽隐窝 腭扁桃体 咽峡
三、喉larynx
上界:会厌上缘,借喉口通喉咽 下界:环状软骨下缘,下续气管
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
间接连接 环甲关节、环杓关节
直接连接 甲状舌骨膜、方形膜、 弹性圆锥、环气管韧带
弹性圆锥elastic cone 张于环状软
下颌下腺 喉咽
颈内动脉
颈内静脉
胸锁乳突肌
喉前庭 颈总动脉
颈外静脉 椎动脉 脊髓
3.经甲状软骨中份横断层面
会厌前间隙 甲状软骨 喉咽 颈内静脉
胸锁乳突肌
喉前庭
下颌下腺

颈部[人体解剖]

颈部[人体解剖]

②颈外动脉 终支为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 在颈部的分支有: 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 面动脉 枕动脉 耳后动脉 咽升动脉 ③颈内动脉 在颅外没有分支。
④颈内静脉及其属支 在颈部的主要属支有: 面静脉 舌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
⑤颈外侧深淋巴结 沿颈内静脉排列,包括颈外侧上深淋巴结,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⑥迷走神经 在颈部的分支: 1)喉上神经 2)颈心支 3)耳支 4)咽支 5)脑膜支 ⑦舌下神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⑧颈袢
⑨颈交感干 由颈上、颈中、颈下 交感神经节及节间支 组成。
4.肌三角 (1)甲状腺 ①位置 位于颈前正中,上 达甲状软骨中部, 下抵第6气管软骨环, 甲状腺峡位于第2-4 气管软骨环前方.
②形态 形如“H”,分 左、右两个侧 叶,中间以峡 部相连。有时 自峡部向上伸 出一个锥状叶。
颈部解剖(一)
境界
上界: 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 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 钱。 下界: 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 骨上缘、肩峰至第七颈椎棘 突的连线。
一、颈部层次结构与分区 1.皮肤 2.浅筋膜 (1)颈阔肌
(2)颈外静脉 (3)颈前静脉
(4)颈丛的皮支 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颈前区
两侧:甲状腺侧叶 后方:食管颈部(稍偏
左)、喉返神经
(食管、气管沟 内)
后外侧:颈动脉鞘、颈
交感干
(5)食管颈部 毗邻关系: 前面:气管 后方:颈长肌和脊 柱 两侧:甲状腺侧叶、 颈动脉鞘及其内容。
颈部解剖(二)
一、颈深肌 1.外侧群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斜角肌间隙: 由前、中斜 角肌与第一 肋围成,有 臂丛和锁骨 下动脉通过。
颈前区

《颈部人体解剖》课件

《颈部人体解剖》课件
淋巴回流是指淋巴液在淋巴系统 中的流动过程,从周围组织收集 淋巴液并将其输送到淋巴结和淋 巴管中。
功能
淋巴回流的主要功能是清除组织 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组 织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参与免疫 应答。
路径
颈部淋巴回流的路径主要包括浅 层和深层的淋巴管和淋巴结,最 终将淋巴液输送到胸导管和静脉 系统。
05
03
颈部主要神经
颈丛神经
颈丛神经由第1至第4 颈神经的前支构成, 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 的深面。
颈丛神经的主要分支 有深支和浅支,其中 浅支又可以分为皮支 和肌支。
它发出分支支配胸锁 乳突肌、舌骨下肌群 和肩胛提肌等。
臂丛神经
臂丛神经由第5至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的前支组成,经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于锁 骨下动脉后上方。
病理学检查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部分组织进 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肿瘤等疾病 。
颈部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轻症的颈部疾 病,如颈部淋巴结炎等 ,可以使用抗生素等药
物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
如电疗、热疗、按摩等 ,可以缓解疼痛、促进 血液循环,有助于颈部
疾病的康复。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颈椎病、颈 部血管瘤、甲状腺癌等 疾病,手术治疗是常见
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
对于某些肿瘤等疾病, 放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
发展,延长生存期。
THANKS
感谢观看
它发出分支支配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肩胛带肌肉,以及上肢带骨的关节。
臂丛神经主要分支有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肩胛上神经等。
颈部的内脏神经
颈部的内脏神经主要指迷走神 经和交感神经,它们在颈部形 成许多分支,支配颈部和胸腔 内脏器官。
迷走神经支配心脏、肺、食管 等器官,交感神经则主要调节 血管、气管等器官的功能。

人体断面解剖学颈部解剖

人体断面解剖学颈部解剖

人体断面解剖学:颈部解剖颈部是人体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部分,由七个颈椎构成。

颈部的解剖结构对于理解颈部疾病的发生以及手术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颈部的解剖结构以及颈部常见疾病。

颈部的骨骼结构颈部的骨骼结构由七块颈椎组成,呈圆锥形。

颈椎之上是头部,下面是胸部。

颈椎具有以下重要结构:椎体颈椎的椎体较小,呈圆柱形,前部稍微凸出。

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由韧带连接,并形成了椎间盘。

椎弓椎体后部分为椎弓,左右两侧相互连接形成椎管。

椎管内有脊髓等神经结构。

棘突椎弓后部的突起物称作棘突,可用于颈椎的编号。

第七颈椎的棘突比较长,可以摸到颈部。

横突横突是连接椎体和椎弓的骨小梁。

第三到第六颈椎的横突上有一个孔,可通过锁骨和颈椎横突连通形成颈椎前外侧三角区。

颈部的肌肉结构颈部有许多肌肉,这些肌肉可支持头部的运动,同时也可对头部进行固定。

颈部浅层肌肉颈部浅层肌肉包括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胸锁舌骨肌和舌骨下肌。

这些肌肉主要起到支撑和维持颈部姿势的作用。

颈部深层肌肉颈部深层肌肉包括颈前肌(由胸骨和锁骨前端上起,和下颌、舌骨等下降的肌肉融合)、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长颈肌、头后肌和舌骨下肌等。

这些肌肉主要起到头部的运动作用,如转头、俯首、仰首等。

颈部的血管和神经结构颈动脉颈动脉是人体四个主要动脉之一,左右两侧各一条。

颈动脉位于颈椎横突和喉软骨之间,向上走到枕骨下缘后分为脑动脉和眶上动脉等分支供应头部及眼眶等部位。

颈静脉颈静脉是颈部最重要的静脉之一,左右两侧各一条。

颈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两条主干,最终汇合形成总颈静脉汇入上腔静脉。

颈部神经颈部神经主要包括颈丛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

其中最重要的是颈丛神经,它由上四颈神经和下两颈神经及其分支组成,支配颈部各部分肌肉及皮肤等。

颈部常见疾病颈部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骨骼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疾病。

颈椎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肩部僵硬、头晕目眩等,严重时还会影响上肢的运动功能。

颈部解剖(局解)

颈部解剖(局解)

第三部分颈部【颈部境界】上界---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

下界---前面为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全长。

后面为肩峰至第七颈椎棘突的连线。

【体表标志】1、舌骨:口腔底皮肤与颈前部皮肤相移行处。

舌骨体两侧可扪及舌骨大角(寻找舌动脉标志)。

2、甲状软骨:前上部向前突出形成喉结,喉结上缘可触及甲状软骨上切迹。

甲状软骨上缘约平对第四颈椎,颈总动脉在该平面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

3、环状软骨:环状软骨弓平对第六颈椎横突,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

可作为计数气管软骨环和甲状腺触诊的标志。

环状软骨弓与甲状软骨下缘之间为弹性圆锥(环甲膜),喉阻塞病人可再此做环甲膜切开。

4、颈动脉结节:即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颈总动脉行经其前方。

在环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可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向后压迫可止血。

5、胸骨上窝:位于颈静脉切迹的上方,触诊气管的标志。

【颈部层次】一、皮肤:颈部皮肤较薄,移动性大,皮纹横行。

手术宜做横切口,以利于愈合。

二、浅筋膜:含有颈阔肌、浅静脉、皮神经和浅淋巴结等。

1、颈阔肌:颈正中线附近无肌束。

受面神经颈支支配。

颈部手术时常作为切口深度标志,切断的颈阔肌应缝合,以免形成较宽的瘢痕。

2、浅静脉:(1)颈前静脉:较细,无伴行动脉,沿正中线两侧下行,汇入颈外静脉。

左右颈前静脉之间有静脉弓相连,此弓位于胸骨上间隙内,低位气管切开术时注意不要损伤。

(2)颈外静脉:由下颌后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汇合而成。

约2/3的人颈外静脉汇入锁骨下静脉,1/3的人汇入颈内静脉。

颈外静脉虽有一对静脉瓣,但不能有效阻止血液逆流,故上腔静脉回流受阻时(如右心衰),颈外静脉可明显扩张。

颈外静脉管壁与颈深筋膜紧密结合,颈外静脉破裂时,管腔不易闭合,可致空气栓塞。

3、皮神经:(1)颈丛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浅出,共四条--枕小、耳大、颈横、锁骨上神经。

颈横神经--横越胸锁乳突肌表面,分为上支和下支分布于颈前区皮肤。

《颈部解剖》课件

《颈部解剖》课件
《颈部解剖》PPT课件
本课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颈部解剖的基本知识,旨在帮助大家更好 地理解颈部结构及相关疾病。
颈部骨骼
颈椎
颈部共有7块颈椎,它们支持头 颅并允许头部的运动和转动。
舌骨
舌骨位于颈部上方,是唯一悬浮 在颈部的骨骼。
锁骨
锁骨是颈部与肩部连接的重要骨 骼。
颈部肌肉
1
斜角肌
帮助头部旋转和屈曲,使我们能够转动
颈部疾病
1
颈椎病
常见的颈部疾病,主要引起颈部疼痛和不适。
2
淋巴结炎
颈部淋巴结感染导致的炎症,常见于感冒等疾病。
3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发生的肿块,可能对颈部造成压迫。
颈部解剖相关技术
超声检查
一种无创、非放射性的检查方法,可用于检测颈部结构和疾病。
颈椎X光片
通过拍摄颈椎的X光片,可帮助检测颈椎相关问题。
胸锁乳突肌
2
头部。
连接锁骨和胸骨,支撑和稳定颈部。
3
肩胛提肌
帮助抬起肩膀,向上转动和下推肩胛骨。
颈部血管
颈总动脉
供应大脑、脸部和颈部血液。
颈内动脉
向上供应大脑一部分的血液。
颈外动脉
向外供应头部、面部和颈部 的血液。
颈部神经
喉返神经
控制喉部的运动,与声音的产生 和发音相关。
膈神经
臂丛神经
控制呼吸的肌肉——主要是膈肌颈部血管的血流情况。
颈部解剖保健小贴士
保持良好的坐姿,每隔一段时间做一些颈部伸展运动,帮助缓解颈部紧绷和疲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部狭窄称环状软骨弓 后部宽阔称环状软骨板 上借环杓关节与杓状软骨相连 外籍环甲关节与甲状软骨内缘相连
咽喉部
会厌软骨:
位于喉的前上部,呈上宽下窄的叶状,下端附着 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后方;
平时耸立开放,吞咽时向后下反转关闭喉; 在舌根与会厌之间有舌会厌谿,会厌后方为喉前 庭。
会 厌 软 骨
环 杓 关 节 的 内 外 侧 旋 转 运 动
颈部淋巴结分区
颈部淋巴结分为七区:
–I区:颏下及颌下淋巴结 –II区:颈内静脉链上组 –III区:颈内静脉链中组 –IV区:颈内静脉链下组 –V区:颈后三角区淋巴结,即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及 锁骨构成的三角区内的淋巴结 –VI区:中央区淋巴结,包括喉前、气管前和气管旁淋巴结 –VII区:上纵隔淋巴结
(二)喉软骨
1.甲状软骨 2.环状软骨 3.会厌软骨 4.杓状软骨
1 2
前面观
3 14
2
后面观
环 甲 正 中 韧 带
前面观
气管切口:多采用直切口,自甲状软骨下缘,沿颈前正中 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甲状软骨:构成喉的前外侧壁甲状软骨板。
前缘:前角(喉结)
后缘游离:上角和下角
环状软骨:甲状软骨下,环形,构成喉底壁
迷走神经
颈动脉鞘 颈总动脉 颈内静脉
咽后间隙
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 膜之间;
上起自颅底,向下终止于 气管杈平面,外侧为颈动脉 鞘; 翼状筋膜在后正中线 附着于颊咽筋膜,将咽后间 隙分为左右互不相通的两个 间隙。
椎前间隙:
• 位于脊柱颈部与椎前筋膜 之间;
• 颈椎结核脓肿多积于此间 隙,向两侧可穿破椎前筋 膜蔓延至颈外侧区的椎前 筋膜中间隙或咽后间隙, 并经腋鞘扩散至腋窝,溃 破后,经咽后间隙向下至 后纵隔。
对碘有很强的聚集作用,全身含 碘量的90%都集中在甲状腺。
正常
甲状腺腺瘤
乳头状癌
正常甲状腺
甲状腺?
甲 状 腺 移 位
纵行结构:
①颈内静脉 ②颈总动脉 ③膈神经 ④迷走神经 ⑤颈交感干 ⑥胸导管及右淋巴导管
横行结构
①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 ②锁骨下静脉及其属支 ③ 臂丛
臂丛 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
(五)喉腔 喉前庭 喉中间腔 声门下腔
喉腔被声襞和前庭襞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
会厌前间隙 声门旁间隙
“H”形 有二个侧叶和一个 峡部;一半以上(约70%)的人 有锥状叶。
甲状腺位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 两侧。侧叶上端平甲状软骨中部, 下端达第6气管软骨环;峡部位于 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面。
颈部淋巴结呈软组织密 度,类圆或卵圆形,正常 时短径小于10mm。
淋巴结肿大
鼻咽:颅底—软腭水平(上咽) 口咽:软腭—会厌上缘(中咽) 喉咽:会厌--环状软骨(下咽)
鼻咽·正常影像解剖
咽喉部
鼻咽
前:经后鼻孔与鼻腔相通 后:与斜坡下部、第1、2颈椎前肌肉相邻 顶:附着于蝶骨底及枕骨斜坡
下:接口咽于软腭平面
当发声或屏气时软腭上提关闭鼻咽峡成为鼻 咽下壁; 顶后壁呈穹隆状,粘膜下有丰富的 淋巴组织称咽扁桃体(腺样体或增殖体)。
颈部影像解剖概述
漯河医专·影像教研室 孙英杰
目要求
1.掌握喉、甲状腺的断层图像 2.熟悉颈部器官的配布规律和咽、喉解剖
颈前区
固有颈部
胸锁乳突肌区
颈 (颈前外侧区) 颈外侧区

项部(颈后部)
二腹肌 (平C3/4椎间盘)
(平C4椎体) (平C6椎体)
胸锁乳突肌
咽部
咽部上起颅底,下达第6颈椎平面,包含有:
颈部侧位相、CT扫描矢状面重建
腺样体肥大
鼻咽·正常影像解剖
咽鼓管咽口 下颌支
咽隐窝 咽旁间隙
腮腺
翼外肌
翼内肌 咽鼓管圆枕
茎突
正常鼻咽腔形态
方形
长方形
梯形
双梯形
口咽部·正常影像解剖
口咽部 前上方经咽峡部与口腔相通; 前下方为舌根,舌会厌正中
襞 ,会厌谷; 后方是咽后壁; 两侧是腭舌弓和腭咽弓,其间形成扁桃体
1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
颈部筋膜
➢颈筋膜浅层(封套筋膜) ➢颈筋膜中层(内脏筋膜) ➢颈筋膜深层(翼筋膜、椎前筋膜)
颈部筋膜间隙
➢胸骨上间隙 ➢咽后间隙 ➢椎前间隙 ➢内脏间隙(如:气管前隙) ➢危险间隙(第四间隙)
颈动脉鞘
翼筋膜位于椎前筋膜 前方,在颈部大血管和迷 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鞘。
鞘内有颈总动脉、颈内 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 经等。


后面观
➢喉的位置
• 喉位于颈前中正部, 喉咽部前方,第3~6颈 椎之间;向上借喉口通 咽的喉部,向下与气管 相通。女性略高于男性, 小儿比成人高。
1.境界
上界:会厌上缘,借喉口通口咽 下界:环状软骨下缘,下续气管
2.喉软骨
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 杓状软骨
3、声带
声韧带+声带肌+喉粘膜
窝,内有腭扁桃体。
腭舌弓 腭咽弓
扁桃体在生后6~12个月开始发 育,至4~10岁最为发达,14~15岁 以后其形体又逐渐缩小。
腭垂
喉咽部·正常影像解剖
喉咽部: • 前方通喉腔 • 下端在环状软骨下缘平面连接食道 • 前壁附着于甲状软骨和甲状舌骨膜 • 后壁与口咽部后壁相连续
正常喉咽腔常处于塌陷状态,吞咽时食物由 双侧梨状窝经咽后间隙进入食道内。
颈 筋 膜 及 筋 膜 间 隙
颈 部 淋 巴 结 ·影 像 学 分 区
1999年,Som 等回顾分 析了大量相关文献,在总 结颈部淋巴结分布规律的 基础上,将患者头部固定 于中立体位,进行平行于 耳眦线层厚3mmCT扫描, 然后根据所得的图像提出 一种新的颈部淋巴结分区 法,这一分区将以往的外 科学分区采用影像学标志 加以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