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交坠江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8重庆公交坠江事故
2018年10月28日10时08分,重庆市万州区一公交车在万州长江二桥面与小轿车发生碰撞,系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
10月29日14时20分,经公安机关走访调查并综合报警情况,初步核实失联人员15人(含公交车驾驶员1人);31日0时50分,黑匣子打捞出水并交给当地公安部门;10月31日23时28分,重庆万州长江二桥坠江公交车被打捞出水;11月1日15时,已找到13名遇难者遗体,身份已全确认,仍有2人失联。
11月2日,公交车坠江原因公布,据车内黑匣子监控视频显示,系乘客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这样的代价沉重到令人窒息。
救援情况
重庆市消防总队50名指战员、5辆消防车、2艘冲锋舟已在现场开展救援。
水上支队及周边支队已做好增援准备。
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前线指挥部的要求,搭乘海事船只前往事发江面开展3D全地形立体测绘扫描工作,经过4小时的疑似点全覆盖探测,终于锁定两处车辆疑似点,而且与之前有媒体报道称已经发现的坠江点位置完全不同,在上游20米、下游200米水下75米处。
事故通报
10月28日上午10时8分,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与一辆小轿车在万州区长江二桥相撞后,公交车坠入江中。
事故发生后,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派员赴渝现场指导调查处置。
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组织公安、应急、海事、消防、长航、卫生等部门组建现场指挥部,全力开展搜救打捞、现场勘查、事故调查、善后处置等工作。
现场指挥部组织70余艘专业打捞船只,蛙人救援队、水下机器人、吊船等专业力量围绕公交车坠江水域全面开展搜救打捞工作。
事发后,通过细致调查摸排,明确15名驾乘人员身份。
同时克服水域情况复杂、水深70余米等实际困难,先后打捞出13名遇难者遗体并确认身份。
精确定位坠江车辆位置,于10月31日23时28分将坠江公交车打捞上岸。
公安机关先后调取监控录像2300余小时、行车记录仪录像220余个片断,排查事发前后过往车辆160余车次,调查走访现场目击证人、现场周边车辆驾乘人员、涉事车辆先期下车乘客、公交公司相关人员及涉事人员关系人132人。
10月31日凌晨0时50分,潜水人员将车载行车记录仪及SD卡打捞出水后,公安机关多次模拟试验,对SD卡数据成功恢复,提取到事发前车辆内部监控视频。
公安机关对22路公交车行进路线的36个站点进行全面排查,通过走访事发前两站(南山岔路口站、回澜塔站)下车的4名乘客,均证实当时车内有一名中等身材、着浅蓝色牛仔衣的女乘客,因错过下车地点与驾驶员发生争吵。
经进一步调查,该女乘客系刘某(48岁,万州区人)。
综合前期调查走访情况,与提取到的车辆内部视频监控相互印证,还原事发当时情况。
10月28日凌晨5时1分,公交公司早班车驾驶员冉某(男,42岁,万州区人)离家上班,5时50分驾驶22路公交车在起始站万达广场发车,沿22路公交车路线正常行驶。
事发时系冉某第3趟发车。
9时35分,乘客刘某在龙都广场四季花城站上车,其目的地为壹号家居馆站。
由于道路维修改道,22路公交车不再行经壹号家居馆站。
当车行至南滨公园站时,驾驶员冉某提醒到壹号家居馆的乘客在此站下车,刘某未下车。
当车继续行驶途中,刘某发现车辆已过自己的目的地站,要求下车,但该处无公交车站,驾驶员冉某未停车。
10时3分32秒,刘某从座位起身走到正在驾驶的冉某右后侧,靠在冉某旁边的扶手立柱上指责冉某,冉某多次转头与刘某解释、争吵,双方争执逐步升级,并相互有攻击性语言。
10时8分49秒,当车行驶至万州长江二桥距南桥头348米处时,刘某右手持手机击向冉某头部右侧,10时8分50秒,冉某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侧身挥拳击中刘某颈部。
随后,刘某再次用手机击打冉某肩部,冉某用右手挡并抓住刘某右上臂。
10时8分51秒,冉某收回右手并用右手往左侧急打方向(时速为51公里),导致车辆失控向左偏离越过中心实线,与对向正常行驶的红色小轿车(时速为58公里)相撞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对驾驶员冉某事发前几日生活轨迹调查,其行为无异常。
事发前一晚,驾驶员冉某与父母一起用晚餐,未饮酒,21时许回到自己房间,精神情况正常。
事发时天气晴朗,事发路段平整,无坑洼及障碍物,行车视线良好。
车辆打捞上岸后,经重庆市鑫道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鉴定,事发前车辆灯光信号、转向及制动有效,传动及行驶系统技术状况正常,排除因故障导致车辆失控的因素。
根据调查事实,乘客刘某在乘坐公交车过程中,与正在驾车行驶中的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发生争吵,两次持手机攻击正在驾驶的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实施危害车辆行驶安全的行为,严重危害车辆行驶安全。
冉某作为公交车驾驶人员,在驾驶公交车行进中,与乘客刘某发生争吵,遭遇刘某攻击后,应当认识到还击及抓扯行为会严重危害车辆行驶安全,但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行车安全,将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刘某,后又用右手挡刘某的攻击,并与刘某抓扯,其行为严重违反公交车驾驶人职业规定。
乘客刘某和驾驶员冉某之间的互殴行为,造成车辆失控,致使车辆与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撞击后坠江,造成重大人员伤
亡。
因此,乘客刘某和驾驶员冉某的互殴行为与危害后果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两人的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已触犯《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之规定,涉嫌犯罪。
民警点赞:这一刹、这一抱,堪称教科书般的操作!
长江日报道了两起发生在武汉的类似事件,均因为司机和乘客的沉静应对化险为夷。
2018年9月19日,武汉555路公交车行驶途中,一男子忽然上前抢夺方向盘,35岁的女司机刘玲莉临危不乱,当机立断踩刹车并让乘客报警。
随后车上热心乘客也冲上前制止,一车20多位乘客安全得以确保。
2016年5月27日,司机戚婷婷驾驶610路公交车行驶在武汉长江二桥上,一女子要求中途下车被其拒绝后,上前抢夺方向盘。
车的左边是密集的车流,右边桥下就是长江。
戚婷婷临危不乱,紧急将车刹停。
后座的乘客吴烨猛地冲上前,死死抱住该女子并将其拖离驾驶室。
随后在其他乘客的协助下,吴烨等乘客一起将该女子围在座位上。
司机处置得当以及乘客的挺身而出,保护了全车人的安全。
乘客吴烨从后排座猛冲上前的惊险一幕被媒体重新报道出来,让一名企业家坐不住了!据长江日报报道,11月3日上午11时30分,武汉餐饮业协会会长刘国梁,当面给报道中英勇冲上前的男乘客——吴烨,颁发了10万元重奖。
刘国梁解释原因——两条新闻放在一起对比,太震撼。
公交车司机被袭击,目前有两个对策:一个是装防护栏,另一个是派保安跟车。
其实最重要的对策是,发动每一个人成为“公共人”“文明人”,敢于见义勇为。
即使没有奖励,相信小吴也会继续见义勇为。
但如果全社会对此事没有态度,只会让小吴、“小吴们”感到冷漠。
知名的企业和人士应该参与到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建设中来,从舆论和物质上给予奖励,引导更多的人成为“公共人”“文明人”。
万一再出现不文明行为,就会有更多的人挺身而出,完成“勇敢抱”。
近日,有一条募捐的信息在不少人的朋友圈刷了屏。
而这名募捐的对象就是深圳的一名公交车司机。
10月1日上午10 点 40 分许,深圳东部公交 E33 路公交司机魏峰驾车由坑梓开往福永方向,途经龙岗区双龙地铁站时突发脑梗。
在倒下前,拼命停好了车辆,保住了30多名乘客的生命安全。
同事萧先生将乘客安全疏散后再次回到车上,一边留意着魏峰的情况,一边给公交车队打电话告急。
这时,魏峰已经出现了口吐白沫的情况,萧先生又忙着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与后来赶到的公交车队领导及医护人员一起将魏峰送到了龙岗区中心医院。
魏师傅如今躺在病床上,高昂的医药费,让他的家人一筹莫展。
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市慈善会德义基金在通过轻松筹为魏峰进行筹款。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筹款发起于10月19日,截至10月30日共有21753人次参与了筹款,共筹得善款504251元。
几起公交车事件的案例
2017年4月25日晚,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居民汲传明在沈阳市乘坐133路公交车时,因下车问题与司机张某发生争执。
汲传明对张某进行拉拽,令其偏离驾驶室。
最终公交车失控并撞向路边护栏。
同年8月11日下午,沈阳居民吴玉香乘坐105路公交车,当车驶出浑南区文澜苑车站时,其因未能及时下车与司机刘某发生口角,并猛拽、击打刘某手臂,造成该公交车失控,与路边停放的车辆相撞。
2017年10月19日14时许,沈阳市皇姑区居民李文在乘坐163路公交车时,因下车问题与司机关某发生口角,并拉拽对方。
致使公交车急刹车后,车内一乘客摔倒,头部受伤。
近期,宣判结果已出:三名公交车上的肇事者公交车行驶过程中拉拽驾车司机,导致车辆在公共道路上失控,司乘人员受伤,危及公共安全,其行为均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为此,对汲传明、李文各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判处吴玉香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重庆公交坠江原因公布,公德是最高贵的素质
十五个鲜活的生命,就因为一个人不守规矩,永远到不了下一站了,教训惨痛,发人深省!近年来,关于不守规矩,不讲公德的新闻屡上头条:
2017年1月29日下午2点半左右,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咬人事件。
一名游客在近距离逗老虎时被老虎咬入园内。
下午5点时,该名游客抢救无效死亡。
园区的视频录像证明该男子没有买票,是翻越动物园外面的围墙,直接跳进虎园的。
2017年7月8日,临沂一出租车司机因操作不当,开车冲进暴走队伍,造成一死两伤。
驾驶员董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事拘留。
事件发生后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视频画面显示“暴走团”在机动车道上行走,应承担部分责任。
2018年1月5日,在由合肥站开往广州南的G1747次高铁列车上,永红路小学教师罗海丽为等候爱人,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并要求列车员通知检票员放行其爱人,列车员和乘客多次劝解无果。
2018年5月24日,一段多人参加完音乐节后在成都地铁集体逃票的视频引发了热议。
视频显示,跳闸机逃票的多为年轻男女,一些男生的动作很是“潇洒”,甚至还有人跳过去后回头抱女伴过闸机。
成都地铁微博转发了该视频,指责这种行为“太过分了!”。
2018年7月16,由北京飞往上海的上海吉祥航空HO1252次航班,原计划6点55分起飞的飞机延误至11点59分起飞。
从首都机场了解到,当天有一名儿童在未购票的情况下,
由同行成年人掩护通过安检前的验票闸口,并正常进行安检后登机。
登机后,经乘务员核对,在发现有儿童在未购票的情况下进行登机。
为了飞行安全,机场相关工作人员组织全机旅客下机重新安检,并对该飞机进行了清仓检查。
2018年8月21日上午,在济南开往北京南站G334列车上,一位男乘客坐在别人的座位上不肯离开,让该座位乘客要么站着,要么坐他的位置,要么去餐车。
当列车长到达调解时,他声称自己身体不适,不方便起身,最后该座位的乘客无奈离去。
有评论员评论“高铁坐霸”以自己为圆心,以自私为半径,画了个圆,所有人都被圈在了圆外”。
事实上,不遵守规则,不讲公德,结果都是损人不利己!此次公交坠江事故中,乘客与司机发生冲突,断送了15条鲜活的生命!在为无辜的乘客感到惋惜的同时,也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们常挂在口边的一句没素质,大多都是在指责他人没公德的言行,正是这些公德和规则意识缺失者,不断地在破坏社会环境,危害了别人,也毁掉自己。
公德是最高贵的素质,遵守社会规则是最基本的公德体现之一。
讲公德从遵守社会规则开始。
名家观点
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
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
-----培根
美好的环境培养着人们的公德,比如清洁的新加坡,有随地吐痰恶习的人也不会张口把一口痰唾在光洁如洗的地面上。
相反,混乱肮脏的环境败坏人们的公德,比如纽约地铁,墙壁和车厢内外到处胡涂乱抹,污秽不堪,人们的烟头乱纸也就随手抛了。
好的招致好的,坏的传染坏的。
善的感染善的,恶的刺激恶的,世上万事皆同此理。
——冯骥才《公德》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卡夫卡
凡是不给别人自由的人,他们自己就不应该得到自由。
而且在公正的上帝的统治下,他们也是不能长远地保持住自由的。
——林肯
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确实不少。
——克雷洛夫
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作自由,但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对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赖。
——黑格尔我们必须保持纪律,否则一切都会陷入淤泥之中。
——马克思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清•杜文澜《古谣谚》
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
——帕拉图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
——乌申斯基
高雅的品味,崇高的道德标准,向社会大众负责及不施压力威胁的态度——这些事让你终有所获。
——李奥贝纳
经典时评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规则。
比如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进入建筑工地要戴安全帽,比如考试不能作弊、看病要排队、竞争要公平透明等。
信守和遵循规则,让个体在社会系统运行中极大地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不可预料的风险,从而得到保护,同时也让社会秩序得以保障。
但总有一些人觉得守规则是“迂腐”“刻板”“不懂变通”,甚至将超越规则视为“走捷径”“头脑灵活”,并以此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可是,结果呢?
或许无视规则确实能在某些场合提高个人“效率”,但伤害的却是公共秩序。
过马路绿灯行红灯也行,可以让你行进得更快,但造成的结果就是路口经常堵成一团,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作为规则系统中的一分子,一个人对规则的无视甚至践踏常常意味着对旁人的冒犯和对别人权益的侵犯,你没觉察到并不代表它就不存在。
尤其是对一些技术规则来说,背后多是一些客观规律的支撑,违背规则就不免将自己置于对抗规律的危险之中。
有的人总是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就算不遵守规则也不会有什么恶果,或者觉得惩罚不一定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但当灾难真的将临,也许一次就足以摧毁你的一切。
规则被无视必将导致社会失序,失序之下“安有完卵”?在规则被漠视和践踏的系统里,个人可能是加害者,但总有一天也会成为受害者。
对规则的遵守就是最好的自我保护,也是最大的规则。
生命的代价太过沉重,在喧嚣的舆论中,应该激起关于树立规则意识的波澜。
——王丹《遵守规则是最好的自我保护》康德说,一个人的自由必须以其他人的自由能以共存为条件。
试想,如果人人都我行我素,按照自己的想法,罔顾他人利益,逾越规则底线,任性地生活,那社会岂不乱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遵守各类公共场合的规则和秩序,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德,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我们在尽义务的同时,实际上享受了制度对我们的保护。
不遵守规则和秩序,悲剧迟早会发生。
只有遵守规则,把自己的行为限于无害于他人的正当范围内,才会与他人无涉。
遵守规则,才有自由;尊重规则,就是尊重生命。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许多规则。
如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道理大家都懂,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于是便出现类似“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
究其原因,还是规则意识不够强,没有意识到违规的危害性、严重性。
事实上,一旦养成忽视规则、破坏规则的惯性思维,关键时刻规则就保护不了自己。
因为,在规则被漠视和践踏的系统里,个人可能是加害者,但总有一天也会成为受害者。
有人会说,现在吃亏的总是遵守规则、按规矩办事的老实人,守规则反而会被说傻。
其实不然。
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生命的代价过于沉重,漠视规则的人有时可能侥幸得到成功,不过其侥幸一时,不可能侥幸一世。
尊重规则、遵守规则才是这个世界上最踏实的路。
——《尊重规则,就是尊重生命》张玲玲一个与现代文明接轨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
个体的文明素养之所以不可或缺,就在于它是秩序的重要源泉。
正如哲人所言,“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
”只不过,文明秩序不仅来源于“法”,也来源于“礼”;文明素养,不仅意味着对法律规则的遵守,更意味着对道德规范的恪守。
今天,随着法治意识日渐在人们内心生根抽芽,对法治的认同不再是稀缺品,然而如何让道德规范成为自觉,却始终萦绕在我们心头。
公共场所随意吸烟,丝毫不理会他人的感受;出入地铁,撞了人却一句“对不起”都不愿多说;给共享单车上私锁,准备自用,还振振有词“大家都一样”……违反公德的行为,并不能完全交给法律追责——有的是因为法律管不着,有的是因为法律发挥作用有滞后性——公序良俗却须臾容不得破坏。
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说偷黑天鹅的行为,是非对错一目了然,是一堂公开的法治课,那么“上海阿姨”的举动则是用“坐而言”传递了文明追求,又以“起而行”捍卫了文明尊严。
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和努力,人们对于文明的认识已有巨大的进步。
但有一个思想误区始终存在,即认为文明仅仅是个人之事,自己文明就行;他人文不文明,与己无关。
毫无疑问,文明需要从自己做起,但并不意味着“一念唯己,了无他人”。
某种意义上,文明的沉默,就是对不文明的纵容。
面对不文明行为,倘若不挺身而出、予以制止,而是选择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只会让这些行为不断风蚀文明的土壤,侵害价值的肌体。
文明面前,没有“看客”。
有学者曾总结,不文明现象之所以屡屡出现,根源于耻感的缺失。
事实上,如果人们
对不文明行为一味隐忍,不拿出较真劲儿与其“宣战”,耻感文化如何才能得以形成?有朋友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在超市冷柜选购冷冻食品,挑选完后,转身就走,把关闭冷柜推拉门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一位眼尖的老大爷看到,远远就喊道,“冷柜门咋不关啊?”超市里的消费者纷纷把目光聚焦到朋友那儿。
一时间,朋友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挂不住”。
自此,随手关冷柜门成了他每次去超市都十分在意之事。
“礼者,理也。
”人人争当那位“上海阿姨”,社会实现共同治理,才能激发文明的耻感,让文明素养在人心里拔节生长,也才能让道德感如空气一样充盈社会。
“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在于其国库的富足,不在于其城池的坚固,也不在于其公共建筑的华丽气派,而在于其公民的教养,在于人的文明、教化和品格,这才是它实际利害之所在、主要实力之所在、真正威力之所在。
”文明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要人人葆有“相善其群”的意识,以共治来治理不文明,用行动擦亮精神名片,文明观念的水位自然会随时间的推移,慢慢升高。
——《涵养文明,我们不能当看客》陈凌追问重庆公交坠江悲剧:我们是否需要一场文明革命?
人民日报
重庆公交坠江的视频昨日公布了,看到的人无不在叹息中悲愤:就为坐过了站,女乘客便要丧失理智死缠烂打,这不是害人害己是什么?就因与女乘客交手,司机居然也忘记了方向盘下还有十几条生命,这样的分心也不应该啊!更值得可怜的是那一车无辜乘客,因一场口角葬身于长江之中,这是不可承受之痛!
由此,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探讨:撒泼的女乘客与失手的男司机,到底谁的责任更大?其实,面对如此惨痛的教训,反思的重点并非事故责任如何分配,而是文明的责任如何承担?谁来承担?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人在车窗外。
其实,除了如此极端恶性的坠江案件,许多类似的摩擦往往并不少见。
就在本周一的北京,一名女乘客因坐过站后要求停车被拒,抄起整箱牛奶砸向司机,导致公交车与小轿车剐蹭,酿成险情。
而在早两年,还是在重庆万州,同样因为坐过站,有乘客对公交司机大打出手,导致客车失控撞倒行道树……公交车过站了还有下一站,生命过站了哪有下一站?退一步海阔天空,何至赴江蹈海?
悲情,都是从险情中来的,而很多险情,都是从情绪失控开始。
从犯罪心理学上看,许多杀人案都属于“出离愤怒”的激情杀人,导火索极微小,是一个微笑、一句道歉都能浇灭的“火星”。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起因情绪失控导致汽车失控的悲剧之所以如此广泛地拨动心弦,也是因为最近在公共场合,类似“闹事”已非一起两起:
频频出现的高铁霸座现象,因航班延误而大闹机场,因诊疗分歧痛殴甚至砍杀医生……剧情之夸张,烈度之大,总会让人惊诧:不怕大困难的中国人,为什么总克服不了这样小情绪?为什么权利意识已如高铁一样“提速”,但规则意识却迟迟跟不上?为什么物质生活日益丰裕了,文明素养与公德之心却落在后面?
这是一种文明的反思,一种文明的心痛。
人们叹着气,也憋着一口气。
许多制度与伦理看似约束着你我的手脚,从不是空穴来风。
它们为秩序而演化,为生存而发展。
社会倡导“理智”,因为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合作的基础,不然人类何以生生不息;我们需要建设“法治”、强调规则意识,因为这是通行陌生人社会最简单的“红绿灯”,是全社会收获稳定预期的基本保证;为什么“公德”总是必需品,因为没有人生活在一个单次博弈的世界里,我们都要反复打交道,你对他人的善意与和气,兜兜转转,终究会回报到你自己身上。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明,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根保证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安全带。
四十年,我们国家的物质文明有了极大进步,但精神文明提升却依然有很大空间。
有网友说,反腐败让干部作风为之一变,今天,我们社会也需要一场“文明革命”。
所言极是。
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诸如诚信黑名单等制度规范倒逼规则意识与法治思维的提升,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另一方面,我们依然需要不断唤醒我们古已有之的善意与良知,用德治荡涤社会风气、推进社会文明,让身边多一些美德的“继承者”与“发扬者”。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日千里。
“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的国家,其人格层面的养成、精神层面的蜕变,要想浓缩在短时间内完成,恐怕比GDP的增长更为困难。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英格尔斯的一本书在中国很流行,书名就是《人的现代化》。
今天,在“仓廪实”之后,我们或许尤其需要思考“人的现代化”这一课题,以一场文明的革命,构建起与我们不断提升的物质文明相适应、与我们大国身份相匹配的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