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是否继续辩论赛反方观点集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方:现阶段应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反方观点:承认计划生育政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的作用,但是传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存在诸多理念性、目标性、结构性缺陷,进而导致诸多体制性与社会性矛盾,直接或间接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严重的社会后果或新型的社会问题。因此,我方的观点是现阶段应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一、特殊时期计划生育政策的“迫不得已”

计划生育政策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其产生具有特殊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政治背景。以前,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中央政府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人多好办事和人口是经济发展负担等传统观念,单纯控制人口总数、规模和人口增长幅度等政策目标,人口问题内容与人口政策范围主要局限于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强制措施和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方式,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和运作机制,都不同程度上影响、制约、决定现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性质是“传统性”的,而不是“现代”的,这是政策分析的起点。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政治运动不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导致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失控,人口发展当然也不会幸免于难。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推算出建国初期的人口总量为5.42亿,之后经历了“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总人口在1964年达到7亿以上,净增加1亿人口用时10年。紧接着,1969年总人口超过8亿,1974年超过9亿,平均每5年净增加1亿人口,净增1亿人的时间比前一时期缩短了一半,呈现出人口增长失控的局面。接近崩溃的经济加上失控膨胀的人口,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于是,限制消费,进行消费管制,几乎所有商品,无论生活必需品(粮食、副食品、日用品等),亦或所谓的奢侈品(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均需票证限额。此时,人们的生育能力却发挥到了极致,妇女的平均总和生育率水平始终波动在6上下(即相当于平均每个妇女生育6个孩子),1963年最高值甚至达到7.5。人口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反差,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动荡与乱象。恢复生产与控制人口,即使在当时的背景下也被提起,由于不可能在短期内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于是,从1970年代初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很快达成控制人口数量的愿望,急速地改变了群众的生育行为(不是生育意愿),急快地实现家庭想要多生必须少生的转变;宏观效果上,急速地完成了人口转变,急速地跨入了低生育水平阶段,急速地控制住了人口的增量和增速。但是,计划生育政策也成为中国之“痛”,国家之痛在于迫不得已,国民之痛在于家庭的生育需求与国家要求相去甚远。

二、传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局限

1、人口问题与计划生育政策的价值理念基础存在诸多含糊不清或是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思想观念、认识态度是政府决策和社会行动的深层次价值理念基础,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然而,人们的思想认识永远是受当时特定社会环境、历史条件和发展水平的限制,问题是我们如何高瞻远瞩,从大处着眼,尊重客观发展规律,将时代局限性降低到最低水平。1949年以来.如何看待人口的问题,人口是越多越好,还是适合国情状况的人口规模最好?人口问题的性质是什么,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障碍物,还是宝贵财富与社会资源?这些价值理念问题实质反映了人们的认识,反映了人们现实的认识水平和价值理念的取向,反映了人们将采取行动和提供服务的基本逻辑。长期以来,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性质是“医疗卫生问题,”,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尤为如此同。从社会现代化角度看,人口问题的恰当理念基础是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人是最能动的因素。

(1)中国人口太多了?

一方面,从人口数量上谈,中国能养活多少人,还没有准确的标准。因为,地球能养活多少人,这问题没有人能准确回答。从自然资源来看,地球的资源足以支持整个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因为资源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源的范围会越来越广。而对于地球承载力的研究,也出现过不少于65种关于地球人口生态容量的说

法。不同学者的观点和结论存在极大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差异,得出的数字从不足10亿到超过1万亿。可以肯定,如果人类能建立一个合理的世界秩序,协调一致地去维护人类的家园,那么地球养活100多亿人口是完全可能的。另一方面,考虑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与人口密度等因素,中国人口就更不多了。从人口比例来看。自唐朝以来,中国人口一直居世界第一位;19世纪初,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到了20世纪初,只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现在是2004年,中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可见中国人口相对减少了。从人口密度来看。中国人口密度为134人/平方公里,韩国为470人/平方公里,日本为336人/平方公里,德国为235人/平方公里。可见,韩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口密度都比中国大。没人说韩国、日本、德国的人口太多。那么,当然更不能认为中国的人口太多。如果说,中国有青藏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不适合人居住。然而,日本也有很多火山和地震,而且平原极少。所以从人口密度来看,我国的人口也不多。

(2)认为人口增长快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这种观点也是不科学的。

从各国人均GDP排名可以看出:排在前面的既有地广人稀的国家,也有地狭人稠的国家。所以实际上,一个国家是否富裕,与这个国家的面积大小或人口多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日本,在二战刚结束时,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人口的激增并没有给日本带来沉重的就业负担和生态环境压力,相反却刺激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80年代以后,日本人口的增长率持续下降,经济也步入衰退阶段。又如西欧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同时又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相比之下,非洲的人口密度远低于西欧,自然资源又极为丰富,然而非洲却是世界上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中国唐朝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是世界第一位,而当时的经济发展也是第一位。可见人口增长快与经济的发展是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的。

2、传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孕育、萌芽、产生、发展的目标始终是单一、单纯的人口数规模控制,将错综复杂和动态发展的人口问题过分简单化、固定静止化。

1949年以来,人们尤其是国家决策者与管理者对人口问题的认识理解反复无常、摇摆不定,直到197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明确、系统地提出对人口问题和控制人口数量规模的基本看法。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的计划生育政策目标,将错综复杂、多种社会因素相互影响、不断动态发展的人口问题过分简单化、固定化、静止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是个过程目标,而不是任务目标,是个长远目标,而非短期目标。政策目标的简单化必然带来政策贯彻实施过程、政策措施、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的简单化。

3、传统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主要是单纯的计划生育、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提供免费避孕药与避孕工具、提供节育技术、人工流产、男女结扎手术、绝育手术、技术指导和各式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忽视或低估了人口问题的复杂性、社会性、系统性和练合性特征,将错练复杂的人口问题等同于单纯、简单的计划生育问题,忽视或低佑了两性关系、婚姻、家庭、生育行为的社会性特征。1950年代以来,人口问题始终集中在控制人口数量上,控制人口数量的主要焦点是计划生育,因此避孕、节育、人工流产、结扎、绝育手术和各式各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单纯,试图用简单、低级服务解决复杂高级的社会问题。综观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经验,控制人口增长的方式多种多样,一是提高人口死亡率抑制人口增长,二是通过降低人口出生率来控制人口增长,三是实行计划生育,人为地控制人口增长,四是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谋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善全体公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福利,发展全民教育、妇幼保健和公共服务.实现现代化,这是控制人口增长最好和最有效的方式网。更为重要的是,性关系、婚姻、家庭、生育行为是典型的社会行为,具有极强的社会性特征,选择配偶、生育行为,什么时间、为什么、如何生育、由谁生育,都是社会结构决定的。这意味着人口政策范围与服务内容应该显著扩大,要运用社会化服务来实现控制人口增长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