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的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中国古典园林
第一节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脉络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中国的造园活动是从商殷开始的。最初的形式是囿。所谓囿,即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让草木鸟兽在其中自然滋生繁育,并筑台掘池,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说文》云:“囿,养禽兽也,”《周礼·地官》曰:“囿人…掌囿游之兽禁,牧百兽”。据《诗经》和《史记》载,周文王营造了灵台、灵沼、灵囿。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于宫室苑囿的经营,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平。著名的有如吴王夫差所修建的曲折漫延数里之长的姑苏台、春霄宫、天池以及梧桐园、鹿园等。据《述异记》上载:“吴王夫差筑姑苏台,三年乃成,周旋诘曲,横亘五里,崇饧土木,殚耗人力,宫妓千人,上立春霄宫作长夜之饮”。“夫差作天池,于池中泛青龙舟,舟中盛陈妓乐,日与西施为水嬉。”又说:“吴王于宫中作海灵馆及馆娃阁,铜沟玉槛,宫之楹槛珠玉饰之”。由此不难想见这些宫室苑囿建筑之华丽。
秦汉时期,囿演变为苑,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造园高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综合六国的造园经验,使秦以前形成的在自然风景区堆土筑室、修建离宫苑囿的做法得到进一步发展。秦始皇幻想长生不老,永享荣华富贵,方士们便搬出了神仙之说迎合其心理。方士们告诉他:只要使自己的行踪不定,神出鬼没于各个宫苑之间,来无影,去无踪,使凡人摸不清你的活动规律,就可以象神仙一样地长生不老了。求仙心切的秦始皇受方士之感,在秦都咸阳大兴土木,修建了占地广袤的上林苑和阿房宫。尽管这座规模宏大的建筑宫苑未及完全竣工秦朝就灭亡了,但它那追求生活起居于高低冥迷的神山仙境之中的造园思想,对后世的皇家园林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汉武帝在秦上林苑的故址上继其规模,更加增广。汉上林苑地跨五县,范围达400余里,周围用墙为围绕,苑内有离宫别馆七十余所。据《汉书》记载,营建上林苑始意为狩猎:“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射猎苑中,取兽无数”,保持着商周以来射猎游乐的传统。然而,建成后的上林苑已不限于射猎之乐,还有多种多样的宫室建筑和声色狗马等游乐活动。《关中记》载:“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宫十二,观三十五”,各具特色。例如,苑中有供游憩的宜春苑;供御人止宿的御宿苑;为太子设置招宾客的思贤苑、博望苑等;有演奏音乐和唱曲的宣曲宫;
观看赛狗、赛马和观鱼鸟的犬台宫、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饲养和观赏大象、白鹿的观象观、白鹿观;引种西域葡萄的葡萄宫和培养南方奇花异木(菖蒲、山姜、桂、龙眼、荔枝、槟榔、橄榄、柑桔等)的扶荔宫等。苑中还穿凿有许多池沼,池名见于载籍的有昆明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镐池、祀池、东陂池、西陂池、当路池、大一池、郎池等。上林苑中最重要的宫城为建章宫,建于公元前104年。《三辅黄图》中记载:“周围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建章宫北部为太液池,池中置三个岛屿,称蓬莱、方丈、瀛洲,象征海中神山。上林苑中不仅天然植被丰美,初修时群臣还从远方各献名果异树2000余种,花木茂盛葱茏。在建筑造型上,汉代木结构的屋顶已有庑殿、悬山、囤顶、攒尖和歇山五种基本形式。
魏晋南北朝历时369年的社会动乱,使国民经济遭到很大的破坏。但是,各朝帝王仍不顾人民死活,照样大兴土水,营造各式宫苑。此期以山水为题的自然山水园形式得以发展,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阶段,由单纯的摹仿自然山水形象发展到概括、提炼及抽象化,突出园林的游赏功能,初步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园林艺术体系。据史籍载,北朝著名的园林有后魏华林苑、南朝乐游苑等。在这些园林中,造园家构石筑山,表现重岩复岭、深溪洞壑的山景,达到了有如自然的境界,说明当时的园林营造和土木石作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魏晋以后,进入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在中国自然山水园中,自然景观是主要观赏对象,它以山、水、地貌为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将建筑美与自然美相融合,体现出诗情画意,使人在建筑中更好的体会自然之美。西晋以来,盛行选天然风景名胜区稍加整理布置就成自然园林。
隋代开国之初,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筑新城称大兴城。由于杨坚勤俭行事,考虑民众生活,因而苑囿营建较少。见于史籍记载的仅有两处,一为宫城之北的大兴苑,为唐代禁苑的前身;另一为京城东南隅的芙蓉园,即古时的曲江。隋文帝不喜欢曲江这个名称,改名为芙蓉园。《陕西通志》记载它“青林重复,缘城弥漫,盖帝城之胜境”。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迁都洛阳。他为了自身享乐,穷奢极欲地大造宫室苑囿,并掘运河通到杭州,用以游幸江南。据《隋书》载:“帝即位,首营洛阳显仁宫,发江岭奇材异石,又求海内嘉木异草,珍禽奇兽,以实苑囿”。在众多的宫苑中,要以西苑最为宏伟并具有新的特色而著称于园林史上。隋炀帝还在各地建造了许多离宫别苑。例如,在今江苏常熟一带,曾置宫苑,周围十二里,其中有离宫十六所,其流觞曲分别有凉殿四所,环以清流。在今扬州曾建江都宫,宫中有一座迷楼,千门万牖,工巧之极,自古未有。
唐朝(公元618—907年)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灿烂辉煌的历史篇章,唐代初期的贞观、永徽之年,励精图治,使国力日渐富强,宫苑建筑也日有兴建。唐代宫苑的壮丽比之汉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唐骆宾王的《帝王篇》写道:“山河千里国,城阙几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唐代是中国园林营造突破传统技艺而大发展的时期,主要宫苑有: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
宫、南内兴庆宫和大内三苑(西内苑、东内苑和禁苑)。太极宫的规模最为宏伟,占地3.4平方公里。大明宫内不仅有崇台上雄伟的含元殿,还有居于宫北的太液池(又名蓬莱池),池中有蓬莱山(岛)独踞。池周建廻廊四百多间,别有一番景色。
长安城东南隅,秦汉称宜春苑、乐游苑、隋时有池名芙蓉池,苑名芙蓉园。唐时大行疏凿,辟为“曲江池”,占地二坊,环池建有观榭宫室,如紫云楼、采霞亭等建筑。芙蓉园里青林重叠,池水澄清,两岸宫殿延绵,楼阁起伏,景色十分优美。芙蓉(即荷花)盛开时为都中第一胜景。诗人杜甫曾经写了不少描写曲江芙蓉园景致的诗句,至今读来仍脍炙人口。其内苑部分为皇帝专用小苑,外苑部分是皇帝赐宴大臣与及第进士曲江宴之处,也是文人学士流觞作乐宴集之处。每当中和(二月初一)、上乙(三月初三)、重阳(九月初九)等节日,长安的公候贵戚、庶民百姓,倾城而至园中游玩,玄宗皇帝有时也亲往游赏,使之逐渐成为公共行乐的胜地。此外,唐朝大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位于长安东南郊山区中(今陕西蓝田县)。这座庄园式别墅利用自然风景形胜组织景点20余处,较少人工构筑物,在园林历史上以自然园林而著称。
从宋代到清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北宋的宫苑已是“前种松、竹、后列太湖之石,引沧浪之水,陂池连绵,若起若伏”,“楼阁相望,引金水天源河,筑土山其间,奇花怪石,岩壑幽胜,宛若生成”。北宋时期在东京(开封)建有各式宫苑,政和七年(1117年)始筑“寿山艮岳”,役民夫百千万,掇山置石,引水凿池,植奇花异草,筑亭台楼阁,费时十余年。寿山艮岳是一座表现山水胜景为主题的大型皇家园林,供皇帝“放怀适情、游心赏玩”。园中有双岭分赴的山景区,有池、瀑、溪、洞相连构成的水系;池中有洲,洲上建亭,均随形而设,括天下之奇,藏古今之美。
在宋代园林中,叠石构洞已有相当的技巧。《南史》中最早记载了独立特置峰石,如:“(梁武)到溉居近淮水,斋前山池,有奇礓石,长丈六尺”。艮岳中的特置峰石更是多不胜数,在祖秀《华阳宫记事》中,记有列出赐名的湖石就有数十余块。为了搜罗这些花石,宋徽宗特命朱勔“取浙中珍异花木竹石以进,号曰花石纲”。此外,宋代观赏树木及花卉的栽培技术已出现引种驯化、嫁接等方式,并有园林专著出现,如《洛阳花木记》和《扬州芍药谱》等。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发展到顶峰的时代,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水平很高。中国园
私家园林、
、寺庙园林和风景名胜),此期内都已发展到相当完善
、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
林的四大基本类型(皇家园林
的程度,在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建筑风格上各有特色。其中,北京是皇家园林的集中地;江浙是私家园林的集中地,而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又形成了岭南园林;寺庙园林与风景名胜则遍布祖国大地。
明清两代的皇家宫苑主要在北京。除都城内的宫苑外,离宫别苑多在西北郊一带,规模宏大。北京西北郊山峦绵延,争奇拥翠,云从星拱于皇都之左,且地下泉源丰富,是自然山水景观绝胜之地。由于地近都城,山水佳丽,历代王朝都在这里建有宫苑,同时是公卿显贵们的私园荟萃之处,寺庙建筑也很兴盛。据明代蒋一葵《长安客话》的记述,当时北京西山一带的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