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语言的变异 PPT
合集下载
第二语言习得第6章 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系统的变异研究

14/60
❖ 3. “双重能力模式” ❖ 这种研究范式是用心理语言学的方法来解释
产生变异的原因。
❖ 采用这种研究范式的学者认为,某些因素影 响了学习者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对第二语言 知识的掌握能力。
❖ 例如,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中是否存在系 统性差异,取决于它是有计划还是无计划的。
15/60
❖ 由此产生了两个研究模式:
❖ 一、语言变异的含义 ❖ 二、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变异的分类 ❖ 三、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变异的研究范式
2/60
一、语言变异的含义
❖ “语言变异”是指说话者的语言表达系统由于 社会因素,如社会等级、职业等,社会心理 因素、心理语言因素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变化。
❖ 也就是说,说话者语言表达系统出现的语言 变异可能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由社 会心理因素和心理语言因素造成的。
7/60
3.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
❖ 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语言变异大致可分为 两类,即所谓“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 异”。
❖ (1)“系统变异”
❖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随着情境的变化 而变化。
❖ (1a)He plays basketball. (formal, careful style)
16/60
思考和讨论
❖ 1.什么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 ❖ 2.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有哪些特点? ❖ 3.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变异研究的范式有哪
些?
17/60
第二节 L2学习者语言变异的相关研究
❖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研究的两个领域: ❖ 系统变异研究 ❖ 主要介绍与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以及心理
27/60
“中介语风格连续体”
28/60
❖ Torane认为,语体变换是由心理语言机制即学习者 对语言形式的注意造成的。
❖ 3. “双重能力模式” ❖ 这种研究范式是用心理语言学的方法来解释
产生变异的原因。
❖ 采用这种研究范式的学者认为,某些因素影 响了学习者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对第二语言 知识的掌握能力。
❖ 例如,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中是否存在系 统性差异,取决于它是有计划还是无计划的。
15/60
❖ 由此产生了两个研究模式:
❖ 一、语言变异的含义 ❖ 二、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变异的分类 ❖ 三、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变异的研究范式
2/60
一、语言变异的含义
❖ “语言变异”是指说话者的语言表达系统由于 社会因素,如社会等级、职业等,社会心理 因素、心理语言因素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变化。
❖ 也就是说,说话者语言表达系统出现的语言 变异可能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由社 会心理因素和心理语言因素造成的。
7/60
3.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
❖ 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语言变异大致可分为 两类,即所谓“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 异”。
❖ (1)“系统变异”
❖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随着情境的变化 而变化。
❖ (1a)He plays basketball. (formal, careful style)
16/60
思考和讨论
❖ 1.什么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 ❖ 2.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有哪些特点? ❖ 3.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变异研究的范式有哪
些?
17/60
第二节 L2学习者语言变异的相关研究
❖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研究的两个领域: ❖ 系统变异研究 ❖ 主要介绍与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以及心理
27/60
“中介语风格连续体”
28/60
❖ Torane认为,语体变换是由心理语言机制即学习者 对语言形式的注意造成的。
语音变异、语相变异

精选可编辑ppt
16
2.1 Phonological Deviation (语音变异)
精选可编辑ppt
17
2.1.1 Omission省音
1) Aphesis --- the omission of an initial part of a word 词首省音
e.g.
(1) Thou on whose stream, 'mid the steep sky's commotion, Loose clouds like earth's decaying leaves are shed, (P. B. Shelley, Ode to the West Wind)
选择的:
When Keats wrote ‘The Eve of St Agnes’, he produces a line like this, 在济慈的原稿上, 有这样的诗句:
Blinded alike from sunshine and from should close and be a bud again
精选可编辑ppt
21
2.1.2 Mispronunciation and Sub-standard Pronunciation 故意读错和非标准发音
精选可编辑ppt
22
E.g.(1) “Goodness gracious, is dat you,
Huck? En you ain’ dead—you ain’
Graphology refers to the writing system of a language.
Graphological deviation is the violation of the normal writing system of a language. It can occur in any sub-area of graphology, such as the shape of the text, the type of print, punctuation etc.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语言的变异.

团居民在地域上的向外扩展,这样,原来内部 交际密度均匀的单一社会就分化为若干个社团, 社团内成员的交际比较密切,不同社团的成员 交际较稀疏。这样,在某一个社团内出现的语
言变化往往能在本社团内很快推开而不能同样
快地扩展到其他社团,从而形成不同社会方言 或地域方言的差异。
方言差异是语言演变不平衡性的重要体现, 这种不平衡是指在不同语言社团中进展速度快 慢的不同,是在语言演变在语言外进展的不平 衡。 社会方言是指在同一地区居住的居民因年 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阶级、原居住地 等的社会因素的不同而决定的小社团语言差异。 社会方言最常见的显著差异在词汇方面, 有时也有发音色彩(如北京的 " 女国音 " )或音 位分合上的差异。一般来说,社会方言的差别 较小 , 自由 通 话不 成 问题 ( " 黑话 " 除 外)。
语言的性别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社会 语言学家更感兴趣的是其成因。迄今为止, 已提出了种种假说。代表性的有入侵说、禁 忌说、教育逆反说、保守说、社会声望说、 气质说等。
入侵说:是一种古老的说法。据 17 世纪西方文 献记载,当欧洲人来到西印度群岛的小安地列 斯群岛,跟当地的加勒比印第安接触时,发现 男人和女人说不同的语言。男人有他们所独有 的很多说法,女人能听懂但自己永远不说。女 人也有男人永远不用的词和短语,如果男人用 了就要受到嘲笑。这种语言差异据多米尼加土 著的野蛮人说是由于加勒比人占据了阿拉瓦克 人的岛屿后,将男子斩尽杀绝,女子纳为妻室。 这些女子生男育女并以本族语教养后代。孩子 长大后,女孩继续讲母辈的阿拉瓦克语男孩却 操父辈的加勒比语。
(二)地域方言的特点
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地域方言在汉语中俗称“话”,“江浙 话”、“福建话”、“广东话”通常指的 就是吴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汉语不同 方言的词语,用汉字写下来差别不大,但 念出来,相互之间就难以听懂了。如:
言变化往往能在本社团内很快推开而不能同样
快地扩展到其他社团,从而形成不同社会方言 或地域方言的差异。
方言差异是语言演变不平衡性的重要体现, 这种不平衡是指在不同语言社团中进展速度快 慢的不同,是在语言演变在语言外进展的不平 衡。 社会方言是指在同一地区居住的居民因年 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阶级、原居住地 等的社会因素的不同而决定的小社团语言差异。 社会方言最常见的显著差异在词汇方面, 有时也有发音色彩(如北京的 " 女国音 " )或音 位分合上的差异。一般来说,社会方言的差别 较小 , 自由 通 话不 成 问题 ( " 黑话 " 除 外)。
语言的性别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社会 语言学家更感兴趣的是其成因。迄今为止, 已提出了种种假说。代表性的有入侵说、禁 忌说、教育逆反说、保守说、社会声望说、 气质说等。
入侵说:是一种古老的说法。据 17 世纪西方文 献记载,当欧洲人来到西印度群岛的小安地列 斯群岛,跟当地的加勒比印第安接触时,发现 男人和女人说不同的语言。男人有他们所独有 的很多说法,女人能听懂但自己永远不说。女 人也有男人永远不用的词和短语,如果男人用 了就要受到嘲笑。这种语言差异据多米尼加土 著的野蛮人说是由于加勒比人占据了阿拉瓦克 人的岛屿后,将男子斩尽杀绝,女子纳为妻室。 这些女子生男育女并以本族语教养后代。孩子 长大后,女孩继续讲母辈的阿拉瓦克语男孩却 操父辈的加勒比语。
(二)地域方言的特点
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地域方言在汉语中俗称“话”,“江浙 话”、“福建话”、“广东话”通常指的 就是吴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汉语不同 方言的词语,用汉字写下来差别不大,但 念出来,相互之间就难以听懂了。如:
语言的演变 ppt课件完美版共51页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1
语言的演变 ppt课件完美版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
6第6章语言的变异

6.2.1.4方言发展的前途 1)差别扩大,形成独立的语言。 2)维持现状。 3)被共同语同化,或被相邻的强势方言同 化。
6.2.2次方言 6.2.2.1次方言
地域方言内部也会再变异,产生低一层次的 地域方言,一般称为次方言。 6.2.2.2土语
次方言内部也有一定的差异,也会形成一些 差别的次方言,这就是土语。 原因: 移民、宗教信仰、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影响
第六章语言的变异
第一节 变异概说
6.1.1在说同一语言的社会中,个体的说话习 惯并不完全相同. 6.1.2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选择、 句子构造、声调、语气等方面。 6.1.3语言总是处于一种缓慢的变化之中。
6.1.5语言变异的变异的类型
1)地域变异 2)社会变异 3)功能变异
6.2.1.1汉语方言的划分 1)北方方言 2)粤方言 3)吴方言 4)赣方言 5)闽方言 6)客家方言 7)湘方言
6.2.1.2英语的方言
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加拿大英语、澳大利 亚英语、新西兰英语、南非英语、印度英 语
6.2.1.3方言变异的主要表现
1)语音 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孟 子》)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4.2功能变异的影响因素 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者的关系 6.4.3语境的分类 1、文化语境指整个语言系统所处的环境。 2、情景语境指人们实际运用语言时的情况。 情景语境主要变项:场景、方式、交际者
语域(register) 即情景语境的变体。
儿童语言的发展PPT课件

34
7.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分 物量词事物单位和动量词动作单位. 物量词的使用必须遵从数词+量词+ 名词的公式. 3、4岁仅能使用少量高频量词只、 个并表现出对它们的过度概括.
22
词的扩张和缩小在2-6岁儿童中普遍
词的扩张:在儿童早期理解词的意义时,儿童不 仅称狗为狗,而且会把牛、马、羊、猪等能走的 四足动物都称为狗.再如,有的儿童看月亮是圆 的,会把窗户上或墙上的圆形图案、圆的饼等圆 东西也都叫月亮. 词的缩小:但此时的儿童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如桌子一词单指自己家里的方桌,爸爸则仅指自 己的爸爸;再如,把狗和猫称为动物而不承认蝴 蝶也属于动物等现象.
8
1.反射性发声阶段0-3个月
哭也是新生儿最初的发声.哭是新生儿的 一种生理需要,即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 出生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的哭声还没有分 化,虽然引起哭的刺激有多种,但所引起 的哭声基本上没有区别.
9
出生1个月以后的婴儿,哭声逐渐带 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出现了分化的哭 声.不同刺激引起的哭声也明显不 同.2个月大的婴儿在舒服的时候,能 发 出 ai、a、e、ei、ou、nei、ai-i 等音.
13
二、语言理解的准备 ——交流发展
14
1.语音知觉
婴儿对言语刺激敏感,1个月的婴儿具 有语音范畴知觉,具有在两个范畴之间 的辨别力,而不是在一个范畴之内的辨 别力. 只有忽略大量的语音范畴内的变异才 能使语言的理解成为可能.
15
2.语词理解
8、9个月,已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话,并作 出相应的反应.以动作来回答的反映最初 并非是对语词本身确切的反应,而包括语 词在内的整个情境的反应.不能把词从复 合情境中分离.11月左右开始逐渐分离, 才真正理解词的含义.此时儿童能理解, 但不能说,称被动性语言.只有出现主动 性语言1岁左右才标志符号交际的开始.
7.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分 物量词事物单位和动量词动作单位. 物量词的使用必须遵从数词+量词+ 名词的公式. 3、4岁仅能使用少量高频量词只、 个并表现出对它们的过度概括.
22
词的扩张和缩小在2-6岁儿童中普遍
词的扩张:在儿童早期理解词的意义时,儿童不 仅称狗为狗,而且会把牛、马、羊、猪等能走的 四足动物都称为狗.再如,有的儿童看月亮是圆 的,会把窗户上或墙上的圆形图案、圆的饼等圆 东西也都叫月亮. 词的缩小:但此时的儿童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如桌子一词单指自己家里的方桌,爸爸则仅指自 己的爸爸;再如,把狗和猫称为动物而不承认蝴 蝶也属于动物等现象.
8
1.反射性发声阶段0-3个月
哭也是新生儿最初的发声.哭是新生儿的 一种生理需要,即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 出生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的哭声还没有分 化,虽然引起哭的刺激有多种,但所引起 的哭声基本上没有区别.
9
出生1个月以后的婴儿,哭声逐渐带 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出现了分化的哭 声.不同刺激引起的哭声也明显不 同.2个月大的婴儿在舒服的时候,能 发 出 ai、a、e、ei、ou、nei、ai-i 等音.
13
二、语言理解的准备 ——交流发展
14
1.语音知觉
婴儿对言语刺激敏感,1个月的婴儿具 有语音范畴知觉,具有在两个范畴之间 的辨别力,而不是在一个范畴之内的辨 别力. 只有忽略大量的语音范畴内的变异才 能使语言的理解成为可能.
15
2.语词理解
8、9个月,已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话,并作 出相应的反应.以动作来回答的反映最初 并非是对语词本身确切的反应,而包括语 词在内的整个情境的反应.不能把词从复 合情境中分离.11月左右开始逐渐分离, 才真正理解词的含义.此时儿童能理解, 但不能说,称被动性语言.只有出现主动 性语言1岁左右才标志符号交际的开始.
《语言的演变》(经典版)PPT课件

⑵ 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
问题1:“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 面”,为什么课文先从语汇说起?
这是因为,比较起来,语汇的变化比语音、 语法更快。这说明文章选择重点也体现着语言演 变的特点。
问题2: 说明语汇的消失,课文为什么以《诗 经·鲁颂》中“马”为例? 作用何在?
原因:在农业社会中,马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耕作和交通的重要工具,人们为了便于交流信 息,给各种各样的马起了专名。
思考问题
熟读课文,并概括全文三个部分的主 要内容。
第一部分:阐释语言变化的概貌。 第二部分:阐释语汇的变化
第三部分:阐释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分析第一部分
从文章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本文主要论 述的问题是什么?
本文主要论述“语言的演变”。
第一节的哪一句话提出了文章的基本观点?
开头第一句话:“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 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
②“明哲保身”这个成语,源自《诗经·大 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赞扬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 是褒义,现在通常用来批评那种不坚持原 则、只顾保住自己的处世态度,变成贬义
附:
a.古褒今贬
①“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 褒义,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 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②“浑浑噩噩”古时用来形容人浑厚严正, 为褒义。“浑浑”是“浑厚”的意思, “噩噩”是“严肃”的意思。现代汉语中 则用来形容人浑浊无知,愚昧糊涂,为贬 义。
b.古贬今褒
①“乖”古时指偏执,不驯顺,为贬义, 如《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 张。”而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听话, 安顺
②“锻炼”其本义为“冶炼”,古时多用来 指玩弄法律,罗织罪名,对人进行诬陷, 属于贬义。而现代汉语中则指通过体育运 动是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智的品德,或 通过生产劳动和工作实践来提高素质和能 力,变成褒义词了。
问题1:“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 面”,为什么课文先从语汇说起?
这是因为,比较起来,语汇的变化比语音、 语法更快。这说明文章选择重点也体现着语言演 变的特点。
问题2: 说明语汇的消失,课文为什么以《诗 经·鲁颂》中“马”为例? 作用何在?
原因:在农业社会中,马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耕作和交通的重要工具,人们为了便于交流信 息,给各种各样的马起了专名。
思考问题
熟读课文,并概括全文三个部分的主 要内容。
第一部分:阐释语言变化的概貌。 第二部分:阐释语汇的变化
第三部分:阐释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分析第一部分
从文章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本文主要论 述的问题是什么?
本文主要论述“语言的演变”。
第一节的哪一句话提出了文章的基本观点?
开头第一句话:“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 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
②“明哲保身”这个成语,源自《诗经·大 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赞扬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 是褒义,现在通常用来批评那种不坚持原 则、只顾保住自己的处世态度,变成贬义
附:
a.古褒今贬
①“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 褒义,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 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②“浑浑噩噩”古时用来形容人浑厚严正, 为褒义。“浑浑”是“浑厚”的意思, “噩噩”是“严肃”的意思。现代汉语中 则用来形容人浑浊无知,愚昧糊涂,为贬 义。
b.古贬今褒
①“乖”古时指偏执,不驯顺,为贬义, 如《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 张。”而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听话, 安顺
②“锻炼”其本义为“冶炼”,古时多用来 指玩弄法律,罗织罪名,对人进行诬陷, 属于贬义。而现代汉语中则指通过体育运 动是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智的品德,或 通过生产劳动和工作实践来提高素质和能 力,变成褒义词了。
高三语文《第六课 语言的演变》课件

四个
字
不能单用
使用受限
已经不用
4.“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
为什么课文先从语汇说起?为什么重点写语汇的变
化?
【提示】 比较起来,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变化 也最快,最显著,它体现着语言演变的特点。而 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词汇的变化那么大;语音, 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
5. 语汇的消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1)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 失;(2)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 出现;(3)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 咖啡 骓
(3)简要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2.第一段中谈到朱熹听不懂孔子和弟子们讲课用的 是什么说明方法?作者为什么选中朱熹来听孔子讲 话作为例子? 【提示】
运用了假设说明和举例说明。
古今言殊,但谁也没有听到过古人的讲话,吕叔
湘举了这个例子,人们一下子就明白了。
选中了朱熹去听孔子讲话,因为朱熹是南宋的
儒家大师,为《论语》做过注解,是孔子思想权威
桌
6. 古今词义的变化有哪些类型? 【提示】
⑴词义的扩大,如“江”“河”
⑵词义的缩小,如 “肉”“谷”
⑶词义的转移,如 “涕”“信” ⑷词义的弱化,如“很”“普遍”
7.第三部分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语音变化? 【提示】 (1)语言的押韵变化举白居易的诗句。 (2)语言的平仄变化举李白的诗句。 (3)形声字变化举生活中常见的字的读音。
的解释者。连他都听不懂,说明不是对儒学的理解
水平问题,而是语音、语法、词汇问题了,这样很
有典型性。
3.第一部分,“意义有所不同”“用法有些两样”共 有哪三种情形?请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再用四个字 来概括。 【提示】
第六章 语言的发展演变第一节 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语言学概论PPT 教学课件

• 北方方言 不超过五个,以四个居多
• 湘、赣、客 五六个
• 吴、闽
七八个
•粤
八九个,最多十个
古调类 阴入
例字 八[-t]
广州 pat33
南昌 pat5
福州 苏州
pai?/ k23
po? 4
阳入 阴入
十[-p] 百[-k]
S¦p2 pak33
sÈt21 pak5 sei?/k4 pai?/
k23 z ɤ?23 pÌ? 4
不平衡性
语汇与社会的联系最直接,因此新陈代谢 最快,但是基本语汇是不易变化的。
语汇迅速发展,也不会立即引起语音系统 的演变。语音系统演变的速度要缓慢些。
语法的发展演变更加缓慢。 不仅各个子系统的发展速度不平衡,同样
的语言现象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其发展 也是不平衡的。
汉语方言调类分合的总趋势是北方方言 的调类少,南方方言的调类多。
第六章
语言的演变和发展
一、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
系统外部原因:社会的发展演变(语言演 变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
系统内部原因:语言系统的结构不平衡性
系统外部原因——社会的发展演变
社会的进步 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社会的接触和交往
系统内部原因——语言系统的结构不平衡性
各子系统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平衡 语言系统内部要素的结构不平衡
二、语言演变的特点
渐变性:语言是逐步发展变化的,不允许 一下子发生巨大的变化。
不平衡性:在语言内部的不同组成成分之 间,以及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语言发展演 变的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的。
渐变性
语言的稳固和发展都是由社会的交际工具 这一语言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这两个互 相对立的要求决定了语言一方面不能不变, 一方面又不能变得过于急剧。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六章语言的变异

结构语言学: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兴起
于本世纪30年代的欧洲,基本理论源出于索 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反对对语言现 象进行孤立的分析,主张系统的研究。
社会语言学( sociolinguistics )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性 学科。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 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 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
(2)孔乙已的悲剧意义
出人头地、飞黄腾达是一种精神鸦片; (3)啃老族是不是当代的孔乙已? 不能面残酷的对现实——糟糕的工作环境、 微薄的工作薪酬,不能面失败的自己——幻 想体面的工作和丰厚的收入。
(4)杨丽娟的故事
1995年迷恋刘德华已理智尽失,不上学、不工作、
(二)行业语言的学习
(1)提高业务能力和理论修养
(2)从工作、生活、思想上融入集体 (3)适应常规的消遣方式
(4)新人的心理调试:
健康的爱好,距离的客观存在
二 性别变异和年龄变异
(一)性别变异
1、男性语言 (1)工人阶级语言 70年代的消遣方式 赌吃 喝酒 体育
1、我来说说:以前有个同事,是河南人。她
巨能说,广东话,英语,那是张嘴就来啊! 但是发音很烂,用词也不地道。但是你会觉 得她不停的给你提供信息,用她能用到的词 语铺天盖地的表达着。你会被她吸引。自信, 绝对的自信。这样一来沟通绝对没问题!
2、和中国人在一起说英语,对方会直接说:
你这样错了,应该怎么说。两三次后谁还敢 开口说英语?丢人啊!英美人士呢,我遇见 的恰好相反:会委婉的用正确的发音或者句 式问你,你刚才是不是这么说的,这么发的 音吗?
《语言的演变》 ppt课件

个漂亮?
(2)、我与徐公孰美?
(2)、我跟徐公比哪个漂 亮?
(3)、君美甚。 (4)、忌不自信。 (5)、客从外来。
(3)、你漂亮得很。 (4)、邹忌不相信自己
(比徐公漂亮)。 (5)、客人从外边来。
(6)、与坐谈。
(6)、(邹忌)跟(他)一起 坐下来交谈。
(7)、不若君之美。
“修”: 古时可作“修建”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
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学习”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 修。”《原毁》
“修订” “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 法度而修之于朝庭。”《答司马谏议书》
请把第三自然段里文言句子划 出来,并译成现代汉语。
原句:
译文: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我跟城北徐公比哪
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
比较下面句子里加点的字的古今意义的不同:
(1)、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 古: 逃跑 今: 步行 (2)、以头抢地耳 《唐雎不辱使命》古: 撞 今: 非法夺取 (3)、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赤壁之战》古: 不敬之词 今:
偷东西的人
(4)、欲亡赵而走燕 《廉蔺列传》古: 逃 今: 灭亡、死亡 (5)、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 劝告 今:
讽刺
(6)、劝学 《劝学》 古: 勉励 今: 说服 (7)、使人给其食用 《冯谖客孟尝君》 古: 供应 今: 给予
学习文言文或现代书面语某些复合词 和成语时,要注意古今词义的演变。
(1)、词义变化的一种形式是词义扩大或者缩小。
例: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赤壁之战》
(2)、词义的转移也是一种变化形式。
便出现了很多差异。
阅读2--7节,划出《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段文言里与现代汉语“意义有所不 同”,“用法有些两样”的字。
语言的变化优秀课件

语言的变化
1. Unlike the young men today, we had to take on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and helped out at home (help our parents with housework) when we were teenagers.
loyalty, belief
The company’s success would not be possible without the commitment and dedication of the staff.
committed
a committed nurse / Christian /teacher She is very committed to her job.
access n The only means of access to the building is along a
muddy track. Students ble (inaccessible)
The island is accessible only by boat. A manager should be accessible to his staff.(easy and
4. They were referred to as the Lost Generation because they were disillusioned and did not know what to do with their new liberties.
5. These young people of diverse cultural backgrounds (from diverse cultures) all have in common a love for the same clothing styles, music and entertainment.
1. Unlike the young men today, we had to take on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and helped out at home (help our parents with housework) when we were teenagers.
loyalty, belief
The company’s success would not be possible without the commitment and dedication of the staff.
committed
a committed nurse / Christian /teacher She is very committed to her job.
access n The only means of access to the building is along a
muddy track. Students ble (inaccessible)
The island is accessible only by boat. A manager should be accessible to his staff.(easy and
4. They were referred to as the Lost Generation because they were disillusioned and did not know what to do with their new liberties.
5. These young people of diverse cultural backgrounds (from diverse cultures) all have in common a love for the same clothing styles, music and entertain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方言的系统性并不是非常稳固的,尤其在不 同的地域就会有不同的形式。如医药界,我国南 方和北方医药界的社会方言在语音上就有巨大的 差别,甚至在一些词语的运用上也有不一致的情 况。此外还会由于受到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不同 的影响,在语言的运用上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因 此,一般我们提到方言时,是不包含社会方言的。
有时候,一部分居民的大规模的集体迁徙, 也会促使方言的产生。有人认为,我国东晋 到明朝初年间,原来居住在中原一带的居民 三次向我国南方大迁徙,就是汉语客家方言 形成的社会原因。
方言形成以后,如果社会仍然处于不充分统一(或 分化)的状态中,方言就一方面保持自己的特点, 一方面有服从自己所从属的语言的发展趋势,继续 作为该语言的方言。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的汉语方言 就是这种情况。如果社会完全分裂成几个各自独立 的社会,那么各方言就可能失去约束,不断扩大自 己的特点,并进一步发展成独立的语言。例如拉丁 语随着古罗马帝国的解体,它的各个方言就发展成 今天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 马尼亚语等独立的语言。这些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 来的各个语言,叫做亲属语言。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二)地域方言的特点
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地域方言在汉语中俗称“话”,“江浙话”、 “福建话”、“广东话”通常指的就是吴方 言、闽方言和粤方言。汉语不同方言的词语, 用汉字写下来差别不大,但念出来,相互之 间就难以听懂了。如:
苏 州 话
北京话
俚走出弄堂门口,叫啥道天浪向落起雨来哉。 他走出胡同口儿,谁知道天上下起雨来了。咳,
啊呀,格爿天末实头讨厌,吃中饭格辰光, 这个天实在讨厌,吃中饭的时候,还是很好很
还是蛮蛮好格口宛,那口老会得落雨格介? 好的嘛,怎么会下雨的呢?又不是梅雨天,现在
又 弗 是 黄 梅 天 , 现 在 是 年 夜 快 呀 ! 是快年三十啦!
地域方言是指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 地域方言由通话。
地域方言最显著的区别一般在语音方面, 但语法和词汇也可有不少区别。地域方言是方 言中最重要的类型,因此泛称"方言"就指地域 方言。
语言的分化也是社会使然,即语言随着社 会的分化而分化。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 得到论证:
第六章 语言的变异
第一节 变异概说
在历史的长河中,语言的演变有两种趋向:分 化和统一,这两种趋向都与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联 系。
一种语言为什么会分化为不同的社会方言或地 域方言?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有什么主要的不同特 点?
语言分化为不同方言是社会分化的伴随现象。 社会的发展造成社会内进一步的分工或社团居民在 地域上的向外扩展,这样,原来内部交际密度均匀 的单一社会就分化为若干个社团,社团内成员的交 际比较密切,不同社团的成员交际较稀疏。这样, 在某一个社团内出现的语言变化往往能在本社团内 很快推开而不能同样快地扩展到其他社团,从而形 成不同社会方言或地域方言的差异。
方言差异是语言演变不平衡性的重要体现,这 种不平衡是指在不同语言社团中进展速度快慢的不 同,是在语言演变在语言外进展的不平衡。
社会方言是指在同一地区居住的居民因年龄、 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阶级、原居住地等的社会 因素的不同而决定的小社团语言差异。 社会方言最常见的显著差异在词汇方面,有时 也有发音色彩(如北京的"女国音")或音位分合上 的差异。一般来说,社会方言的差别较小,自由通 话不成问题("黑话"除外)。
(词句分析,略)词汇的差别虽然比语法大,但还 可以看懂。而让北京人去听苏州人说这一段话,恐 怕只能听懂两三成。所以,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 表现在语音上,划分方言的主要依据也是语音;词 汇上也有不少差别,语法的差别较小。
方言与方言之间尽管变异很大,但由于有共 同的语源,在语言的基本结构上仍是共同的 方面占主导地位。例如汉语方言都有声调, 都以词序和虚词作为语法手段等。
第二节 地域变异
一、地域方言
(一)地域方言的成因
一个生产不发达的统一的社会,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疆域 日益扩大,经济和政治上都不能保持统一的局面,就会在 地域上形成社会的不完全的分化:在一个地区中出现的语 言新成分一般不大容易传播到其他地区去;本地区内语言 的某些固有成分的改变或消失也不容易波及其他地区。这 样,各地区所使用的本来相同的语言,共同点不断减少, 不同点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各地区语言的相对独立发展 的道路。于是共同语就在各个地区形成了变体,即地域方 言。
现存的方言是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变异的结果, 今后也还会发生变化。方言的分化和产生变异的程 度,通常取决于共同语对方言的约束力。约束力强, 方言分化减弱,变异较小;反之,则增强加大。例 如,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之间的变异增多,是由于 美国英语在两百年的独立发展中,在语音、词汇、 和语法方面都有了自己的特点。汉语中湘方言呈现 一种相反的趋势,主要特点是湘方言浊声母渐趋消 失,向普通话靠拢,在长沙等大中城市中比较明显。 这是我国推广普通话,加强了共同语约束力的结果。
方言发展的前途大概有三种:1、在社会封闭,甚至分 裂的情况下,共同语约束力减弱,语言分化的结果导 致差别扩大,有可能形成独立的语言;2、继续保持已 有的地域变异状况,在地域范围内,有时扩大或者缩 小自己的覆盖范围;3、由于共同语的强大影响、社会 的统一和发展,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或者方言 本身逐渐向共同语靠拢。
第三节 社会变异
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
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
社会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有自己的 特点。如北京一些年轻女性在发声母j、q、x,带有明显 的齿间特征,被称为“女国音”。但社会方言最明显的 特点是一部分用词的不同。如不同的行业由于工作的需 要而有各自的一些特殊用语,如医药界的“处方”、 “急诊”等;不同的学科也有自己的术语,如语言学的 “音质”、“语法意义”等;不同的阶级有自己的特殊 用语和对一些词语的特殊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