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友谊)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从了解到理解的最有效途径,教育需要真沟通,才能实现师生的心心相通和心心相印。这是教育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我们老师完全可以为此努力并且实现。这将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我们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持和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最近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发生了许多小故事,这使我想起了“心心相印”这个词。接着又记起了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说过的一句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仔细一查看“心心相应”的含义才知道,它是佛教语,心即心意,思想感情,印即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这个好似只有知己、知音才能达到的境界啊!如果教育真正要达到“心心相印”的境界,我认为,先要学会和孩子进行沟通,而且是真沟通。而真沟通是建立在对话双方平等、互重、理解、认可的基础上。心心相通才能心心相印。

一、真沟通的含义

什么是沟通呢?沟通其实是一个中性词,他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从沟通使用的工具可以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从沟通的形式可以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作为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我们一般是采用的是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和双向沟通。

那么什么是真沟通呢?沟通具有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能达到沟通的目的,沟通双方能互相了解和理解,从中取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教育实践中真沟通的重要性

(一)具体实例证明教育不能缺少真沟通:

我先不说其他什么,就把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两个小故事和一个调查研究情况与大家分享,多少能反应现在教育实践中正在发生的比较普遍但很少为人所知晓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状况:

故事一:他是现在我们学校五二班的一个男孩子. 黑黑的脸蛋总是一副脏兮兮的样子.在我的印象当中, 他反应看起来比较慢,也不怎么说话,即使说话了,声音也会十分小,小得要用自己的耳朵贴到他的嘴巴跟前才能听得到;在其他老师们的印象当中,他是一个不怎么聪明的学生,考试总是不及格,头脑有点呆。甚至他的语文老师还曾十分认真地告诉我,说他有点不清白。自从一次音乐磁带被盗案之后,我清楚地认识了这个学生:原来他读一年级的时候是一个打双百分的优生,二年级的成绩变成80多分,三年级继续下降成了60多分,到四年级开始就是不及格了;他酷爱音乐和美术,因太爱听课堂上的歌曲而想到偷老师的教学磁;现在能用自己的小小,的单放机录制电视里直播的歌曲并让自己免费享用;他虽然没有电脑,却能自信地告诉我,他可以在电脑上画画。之所以被老师误会为那种所谓的笨孩子,原因是:因为他的胆小,导致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进而导致老师与这个学生的沟通成了盲区,于是我们长期没有正确解读他的一举一动,误以为他是个头脑不灵泛的孩子。

故事二:一天早上,一个老师,站在教室前门门口,挡住一个学生的去路,又是掐又是打又是骂,老师一路进,孩子一路退。孩子哭

成了泪人儿,脸涨得通红,被口水泪水包围的嘴巴在哭诉的什么,左脸颊可能是老师下手太重,血液来不及回流,短时间留下了一块黄白色的印记。孩子的脸,湿湿的、火辣辣的。只听见老师狠狠地说:“你总是不做作业,一次又一次地不做作业,没有补完就出去玩!叫你不出去玩,你还要溜出去,太不听话了,真是讨嫌!快把作业去补完!”只见语文老师说完愤怒地走开了。后来我才知道,孩子的作业本是新买的,字写得虽有点歪,但是是一笔一画写的;作业是抄写生字并且把生字默写一遍,而他是第一次忘记默写。令人吃惊的是,我还发现,这个语文老师根本就没有看这个孩子的作业,只是听信检查作业的组长的一面之词,就像上面讲的那样狠狠地训斥了这个学生。

《学生学习态度问卷调查》结果:这是一个不记名调查,我在自己的学校的低、中、高三个年级中任意各选择了一个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100%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学生学习进步,0%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喜欢学习更加喜欢玩耍;另一方面,爱学习并且认真努力学习的孩子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减少,学习带来的快乐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递减。

由以上的实例可以知道:老师与学生之间不够了解,缺少的就是真沟通。长期的缺少真沟通,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在减弱,被动学习的状况在日益严重,教师容易做出伤害学生的举动。这些都成为老师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拦路虎。所以,老师与学生急待需要真沟通。

(二)理论上证明教育需要真沟通

成功的教育是建立在真正的心灵沟通基础上的。教育就是在这种

心灵的沟通之中实现的。正如帕尔默所说:“当我们愿意放弃自我保护的专业自主,让我们像学生依靠我们那样去依靠我们的学生,我们就会更加走近那个真正共同体所需的相互依存关系。当我们因需要我们的学生而说‘请’,因我们真诚地感谢他们而说‘谢谢’时,通往共同体的障碍就消失,教师与学生就会展开更有共识和意义的深层对话,而学习会奇迹般地、生气勃勃地发生在所有人身上。”所以,教育中的真沟通,能获得与孩子更佳更多的合作;能减少与孩子之间的误解;真沟通产生的真感情,能成为师生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的润滑剂;能让孩子永久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这样进行真沟通

(一)进行真沟通的前提条件

1、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正确解读学生一举一动的金钥匙。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幼稚、纯真、贪玩、活泼好动、热情、好奇、乐观、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易受暗示自我表现欲望强和喜欢被肯定被表扬、自觉性和自制力差以及可塑性强情感的实践性和坚持性较差,依赖成人监督。对教师极为信任和依赖。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叛逆心理强、自尊心强、开始有自己的主见、模仿能力增强、自觉性和自制力有所增强,容易盲目自信也容易悲观失望、情绪变化容易动荡不定、需要友谊、认识能力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比较弱。

了解了孩子的心理特点,就已经迈上了走向心心相通的路。反之,就算是你在进行沟通,也难以成功。

2、要掌握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1)倾听。要学会倾听,因为这是走进孩子心田的钥匙,了解并且理解学生心声的重要途径,能听就能懂,能懂就能心心相通。

(2)说出、接纳并认可他们的感受。这样,孩子就愿意和我们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愿意听我们讲的话。

(3)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过失和孩子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用这些代替惩罚。

(4)尊重孩子的努力,不毁掉孩子的希望

(5)用描述自己看到的来赞美孩子的努力和改变

(6)引导学生自己认识错误,并让其主动思考并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方法不对,真沟通也是难以实现的。有了这些准备,就可以胸有成竹与学生进行真沟通了。

(二)由真沟通实现心心相通

1、因了解而能理解,因理解而能有效地交流

我们大多时候是在不够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的。就像我们经常对不完成作业的孩子说:“你怎么又没有完成作业啊,你真是太不爱学习了!太不听话了!”如果是这样的交流,孩子会变得及时完成作业吗?真的会变得及时完成作业的话,就不需要我们老师各三差五地批评教训学生了。原因何在?他们真的像我们说的那样不爱学习不思进取吗?

然而,我之前的《学生学习态度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