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保护--佛光寺大殿
佛光寺东大殿介绍
![佛光寺东大殿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9d9f9d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d.png)
佛光寺东大殿介绍
佛光寺东大殿,又称释迦牟尼大殿。
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北郊
十公里处的佛光山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光山原名紫金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早在北魏时
期就有“普天之下,惟寺是尊”的记载。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
645年),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前往印度取经,途径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在洛阳龙门山云门寺时,见此处“山高地险”、“诸山
皆隐”,便在此建寺,取佛经中的“法藏”、“般若”二字命名为“法光”。
此后历代均有修葺。
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改为大雄殿,以供奉释迦牟尼佛。
佛光寺东大殿依山而建,平面
呈长方形,南北长20米,东西宽17米,总高28.8米。
全殿以
木制结构为主,建筑面积1220平方米。
佛光寺东大殿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单檐歇
山顶),高28.8米。
殿内的主尊释迦牟尼佛为弥勒菩萨与韦驮菩
萨的化身。
佛身后是西方三圣像。
—— 1 —1 —。
五台山佛光寺建筑特点与保护研究
![五台山佛光寺建筑特点与保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e0fc7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4.png)
谢谢观看
保护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佛光寺,我们建议: 1、加强法律保护: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保护范围和责任主体,加 大对破坏文化遗产行为的惩处力度。
保护问题
2、提高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展览等活动,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 认识和意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
保护问题
3、落实修缮工作:对佛光寺内的建筑进行定期检查和修缮,确保文物的安全 与完整。同时,加强文物档案建设,对寺内文物进行全面登记和数字化管理。
三、文物价值
3、建筑科学价值:佛光寺东大殿的木结构建筑技术和施工工艺体现了中国古 代建筑的杰出成就,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科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四、结论
四、结论
佛光寺东大殿作为中国唐代建筑的瑰宝,无论是从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还是 文物价值来看,都展现出其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和艺术魅力。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 个辉煌灿烂的时期,而佛光寺东大殿则是这一时期文化和艺术的缩影,为我们深 入研究中国唐代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保护问题
4、推动可持续发展:在保护佛光寺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有机结合。通过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措施,控 制游客流量,减少对寺内环境的影响。
保护问题
5、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引进先进的保护 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佛光寺保护工作的专业水平。
五台山佛光寺建筑特点与保 护研究
目录
01 佛光寺的建筑特点
03 参考内容
02 保护问题
内容摘要
五台山佛光寺位于中国山西省五台县,是中国佛教古建筑群中的一颗璀璨明 珠。本次演示将探讨佛光寺的建筑特点及其在保护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以期加强 对这一文化遗产的认知与重视。
佛光寺东大殿历史沿革进展研究_张荣
![佛光寺东大殿历史沿革进展研究_张荣](https://img.taocdn.com/s3/m/125bd7b6b0717fd5360cdcb8.png)
中国文物报/2016年/6月/24日/第006版研究佛光寺东大殿历史沿革进展研究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执笔人张荣五台山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公元471—499年)时期。
相传燕之宕昌王巡游至此,来到山门前,忽见佛陀光明遍照山林,因赐额“佛光寺”,寺院名称由此而立。
后逢北周武帝宇文邕“灭法”,五台山寺院大部分荒废。
隋灭北周,五台山佛教寺院又逐渐复兴。
唐元和、长庆年间在高僧法兴的主持下,兴建了著名的佛光寺弥勒大阁。
唐会昌五年(845),唐武宗下令灭法,佛光寺僧人被遣散,寺内建筑被毁。
唐大中年间,佛光寺复兴,唐大中十一年(857)在东侧高台上兴建了东大殿。
佛光寺东大殿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殿堂式唐代建筑。
由于东大殿内保存有唐代木构、唐代墨书题记、唐代塑像、唐代壁画,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四绝”,誉为我国古建筑第一国宝。
受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委托,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15年起为佛光寺东大殿进行数字化勘察。
该项目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2005年起为佛光寺东大殿第一期勘察研究工作(《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的延续。
在第一期针对东大殿建筑大木勘察研究的基础上,第二期勘察研究工作重点针对东大殿塑像、壁画、题记、附属文物等。
勘察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以三维激光扫描、倾斜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为主的数字化记录;基于碳14年代测定手段,结合文献、题记、特征分析的建筑考古研究;人工调查配合多种微损检测、取样分析判断以及文物残损量化。
本文主要通过对大木与塑像、壁画等文物的建置时代分析,推演东大殿历史沿革。
东大殿大部分木构件和部分塑像、壁画通常被认为是唐代原构,本次勘察碳14测定年代基本证实这一观点。
明确指向东大殿始建(857年)的构件包括:东大殿绝大部分木构件(包括板门、地栿),主佛坛塑像内部木骨泥胎,前内柱列弥陀说法图、卷草3幅壁画,主佛座束腰壁画等。
佛光寺东大殿介绍
![佛光寺东大殿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de924fb4afe04a1b071deb8.png)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整个佛光寺“是一个古 代艺术的‘新大陆’”,唐、金、明、清建 筑齐备,梁思成激动之地称其为“中国第一 国宝”。回到北京后,他撰写了《记五台山 佛光寺的建筑》,轰动了中外建筑学界,佛 光寺从此真容得现,被誉为“亚洲佛光”
Page
5
佛光寺位于五台县东北三十里处的佛光山腰,依山而建, 高低层叠,爱护你意思而得名,四坐东面西,东南北三面 群峰环抱,西面低平开朗。1961佛光寺被名为第一批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区周围松柏苍翠,环境清幽。 寺内建筑高低错落,布局疏朗,主从有致。全寺可分三个 院落,一院低,三院高,二院花香喷溢,争芳吐艳。佛光 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唐代达到鼎盛,名播长安、 敦煌等地,远及日本等国。 Page 6
Page 3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寻找 佛光寺之名远扬千里之外,在于它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的主殿 东大殿。它的发现,它的声名,它的命运,与梁启超的长子、我国著名建 筑学家梁思成及其夫人林徽因密切相关。 梁思成最早是从一张图片上认识佛光寺的,那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拍 摄的敦煌石窟第61窟壁画。壁画是一幅唐朝人绘制的完整清晰的五台山寺 院图,其中有“大佛光之寺”。壁画是唐朝时画的,寺必然就是唐或唐之 前修建,而在当时,日本人以嘲讽的口气给中国古代建筑下了一条定论: 在中国已经没有唐代时期的木构建筑,要看中国唐代木构建筑,就去日本 的奈良、京都吧。
Page 2
据记载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 唐朝时发兴禅师在寺内兴建了高达三年十二米的弥勒大阁, 僧徒众多,声名大振,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 大举灭佛佛光寺因此被毁,今一座祖师塔幸存。公元847 年,唐宣宗李忱即位,佛教再兴,佛光寺得以重建。1937 年6月梁思成等人对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绘。
佛光寺大殿介绍
![佛光寺大殿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8b9c9b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9.png)
佛光寺大殿介绍嘿,大伙儿,今儿咱们来聊聊那让人心生敬畏又倍感亲切的佛光寺大殿。
这地儿,简直就是古代建筑里的一朵奇葩,美得让人心醉,又庄重得让人不敢大声喘气。
一踏进佛光寺的门槛,你就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古色古香的年代。
那大殿啊,就像是位历经沧桑却依旧风华正茂的老者,静静地矗立在那儿,用它的每一砖每一瓦,讲述着千年的故事。
你瞅瞅那屋顶,简直就是一片金色的海洋,阳光一照,金光闪闪,耀眼得让人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那琉璃瓦,一块块排列得整整齐齐,就像是给大殿穿上了一件华丽的龙袍,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地儿。
再瞅瞅那柱子,嘿,粗得跟大象腿似的,一根根直插云霄,稳稳当当地撑起了整个大殿。
这些柱子啊,就像是佛光寺的守护神,历经风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倒,守护着这片净土。
走进大殿,一股子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连说话的声音都小了几分。
大殿里头,供奉着佛祖的塑像,那佛像啊,面带微笑,慈眉善目,就像是能洞察人心似的。
你站在佛像前,心里头那些个烦心事儿,好像都烟消云散了,整个人都变得轻松起来。
大殿的墙壁上,还画着各种精美的壁画,那些画啊,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就像是真的一样。
你仔细瞧瞧,还能看出画里的人儿在动呢。
这些壁画啊,不仅美化了大殿,还让人们了解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信仰。
说到佛光寺大殿啊,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的建筑艺术了。
这大殿啊,采用的是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方式,不用一颗钉子,全靠榫卯结构连接在一起。
这种建筑方式啊,不仅坚固耐用,还体现了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
最让人称奇的是啊,这大殿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的考验,竟然还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
这简直就是个奇迹啊!每次想到这里啊,我都忍不住要对那些古代工匠们竖起大拇指,说一声:“你们真是太牛了!”总的来说啊,佛光寺大殿就是一处让人心生敬畏又倍感亲切的圣地。
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那么简单啊,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信仰的象征。
每次来到这里啊,我都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力量在激励着我前行。
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
![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d5acc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e.png)
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佛光寺东大殿是位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市的一座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繁复的雕刻工艺而闻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我们进行了一次详细的建筑勘察研究,以便为后续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建筑模型及基本信息佛光寺东大殿位于佛光寺的核心位置,是该寺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整个建筑群采用传统的东亚廊桥式风格,由大殿及两侧的过厅组成。
大殿为木结构,七间进深,屋顶覆盖以琉璃瓦,外部装饰以雕刻为主。
大殿长30米,宽27米,高28米,建造于唐代,历经多次修复后至今保存较完整。
建筑风格及特点佛光寺东大殿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南方传统建筑与东亚传统佛教建筑的特点。
大殿的屋顶造型独特,采用单檐歇山式,歇山屋顶上有丰富的雕刻,包括福寿双全的祥云图案、佛教经文和各种传统纹饰等。
大殿两侧的过厅则采用了单檐歇山式建筑,从大殿两侧延伸出来,形成了寺庙的主要门厅。
建筑勘测结果分析通过对佛光寺东大殿进行勘测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建筑材料:大殿的主要结构材料为木材,屋顶覆盖使用琉璃瓦,外部装饰使用青石和砖石等材料。
材料的选择体现了当时的建筑工艺和技术水平。
2. 建筑结构:大殿的整体结构稳固,采用古代木结构工艺,如榫卯结合和斗拱结构等。
大殿通过多根横梁和立柱承载整个屋顶的重量,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
3. 装饰工艺:大殿的外部装饰工艺非常精湛,包括浮雕和雕塑等。
这些装饰都以佛教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主题,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大殿的门窗等部分也进行了精细的彩绘装饰。
4. 砖雕技术:建筑内部的柱子和梁上的砖雕是该建筑的亮点之一。
这些砖雕造型各异,精细度高,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雕刻艺术水平。
保护建议佛光寺东大殿作为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保护和修复。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保护建议:1. 加强建筑结构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进行必要的修复工作,包括对屋顶瓦片的更换、木构件的修复和表面装饰的修复等。
佛光寺
![佛光寺](https://img.taocdn.com/s3/m/8c5ec335b4daa58da0114a92.png)
材料
用的最多是石头和木料,还有一些涂料
作用
佛光寺现常住比丘十五单,在方丈明临法师 的带领下,晨钟暮鼓、朝晚课诵、梵呗梵音, 传播人间。这里既是佛门讲经说法,净化心 灵,感化众生的道场。
剖 面 图
立 面 分 析 图
Loading
大殿结构
大殿立面竖向分为台基、屋身、屋 顶 3段。台基素平无华。屋身立柱有 侧脚和生起,使得体型稳定而富有韵 味。柱上斗拱雄大,高度占到柱高一 半。出檐深远,挑出达4米,约当檐口 到柱底高度的一半。补间斗拱只有一 朵,布局疏朗,呈现出刚健朴质的结 构美和本色美。屋顶坡度平缓,屋檐 从立面中心起即向两端以柔韧曲线微 微上翘,整座屋顶舒展从容。整条正 脊也是中低边高的弧线,两端以尺度 颇大而轮廓简洁的内卷鸱吻收束,其 位置恰与立柱相应,加强了整体造型 的有机性。
名称: 佛光寺大殿 分类: 佛寺 年代: 唐(857) 位置: 山西五台山 特点: 木结构 面积:600.44平方米 建筑尺寸:长34米,宽17.66米
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 殿堂之一。位于山西五台山,建 于唐大中十一年(857),是唐代建 筑的典型代表。1937年为建筑学 家梁思成所发现。传佛光寺创建 于北魏,9世纪初建有3层7间弥 勒大阁,唐武宗会昌五年(845) 灭佛时被毁,后在此阁旧址建此 殿,现保存完好。寺依地形布局, 地势东高西低,大殿在寺址东端 山岩下高12米多的台地上,面西, 是全寺主殿。寺院不大,台地下 院落北侧有金代建筑的文殊殿, 其他建筑都是清代以后所建。
大殿简介
大殿面阔7间,中间5间设板门,两端各1 间设直棂窗,通长34米余;进深4间,17.66 米;上覆单檐四阿屋顶。殿内有一圈内柱( 金柱),将内部空间分为内槽和外槽两部 分,沿内槽后部3面设墙,围着佛坛,坛上 有30多尊晚唐彩塑像,沿大殿后墙和左右 墙在阶状台座上有清代以后所塑500罗汉。 内槽空间较高,佛坛围墙又加强了它的地位 ,上面以木条组成方格状的平 和四周斜置 的峻脚椽组成长覆斗形的天花,天花下显露 的4条大梁及其上下的斗拱把空间划分为 5 个较小的部分。外槽空间较窄较低,是内 槽的衬托,它的天花和所显露的梁架、斗 拱则和内槽处理一致,全体有很强的秩序 感和整体感。
[佛光寺大殿]佛光寺
![[佛光寺大殿]佛光寺](https://img.taocdn.com/s3/m/4cb2771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d.png)
[佛光寺大殿]佛光寺第一篇佛光寺:山西佛光寺的导游词山西佛光寺的导游词一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大佛光之寺,我是山西商务国旅的导游员张红。
很多现代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够梦回唐朝,但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国土上,大致有两个地方可以帮您实现心中这个遥远的梦。
一处是敦煌莫高窟,另一处就是大家现在身处的这座千年古刹——大佛光之寺。
佛光寺位于佛教圣地的五台山。
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亚洲第一古建筑”“亚洲佛光”之称。
他的发现者、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将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彩塑、壁画、题字誉为于“四绝于一身”。
称赞佛光寺是国内古建的第一瑰宝。
但在梁思成先生发现佛光寺之前,曾有日本学者扬言到,“中国人要想看唐以前建筑,唯有到我们日本的奈良来”。
作为一名有着强烈爱国心的建筑师,梁思成和林徽因女士毅然放弃了美国的优越条件,回到了动乱不安的祖国,从1932年起,开始了艰苦的古建考察工作。
整整六年的时间里,他们踏遍祖国的千山万水,调查古建2738处,一座座伟大的木结构建筑先后被发现,唯独没有唐代的建筑。
一次偶然的机会梁思成先生在北京图书馆看到了法国探险家伯希和绘制的《敦煌石窟》第六十一窟中的《五台山全图》,其中的大佛光之寺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1937年的6月的一个傍晚,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女士骑着毛驴来到了五台山。
这天笼罩在灿烂余晖中的大唐建筑迎来了它历史上最虔诚的造访者。
当他们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时,梁思成的眼泪夺眶而出,他终于可以向世界宣布,中国有属于自己的唐代木构建筑。
在后来的回忆中,梁思成说,这一天是他十几年古建考察生活中最幸福的一天。
在他们考察完佛光寺,走到山西代县附近时,得知“卢沟桥事变”爆发了,在这一年的最后几个月里,这位伟大的建筑学家开始了漫长的逃亡之路。
今天我们看到佛光寺坐东向西,整座寺院松柏苍翠,环境幽古,占地34000平方米,但据说历史的佛光寺比现在要大得多,乡间有“上马关山门”的说法。
山西五台佛光寺.2——林徽因梁思成盛赞的“中华第一国宝”
![山西五台佛光寺.2——林徽因梁思成盛赞的“中华第一国宝”](https://img.taocdn.com/s3/m/8c1b9be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5.png)
山西五台佛光寺.2——林徽因梁思成盛赞的“中华第一国宝”东大殿是佛光寺的主殿,单檐庑殿顶,面阔七间、34米,进深四间、17.66米。
大殿构架由屋深柱网、铺作层和屋顶梁架三部分叠加而成,七铺作斗拱纵横恣肆,威压四方,是现存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挑出层数最多、距离最远的一个实例,也是我国集唐代建筑、彩塑、壁画、题记、经幢于一殿的孤例。
佛光寺东大殿虽然比南禅寺大殿晚75年建造,但规模远胜于南禅寺,且在后世修葺中改动极少,所以国内一般都将佛光寺东大殿作为仿唐建筑的范例。
来佛光寺拜见国宝,循着林徽因、梁思成等大师们的足迹,感受他们对国宝的那份情缘,体会他们对中华文化的那份担当。
东大殿前的经幢,高3.24米,八角形,下设束腰六边形基座,刻有狮兽及仰覆莲瓣,幢身刻陀罗尼经,末尾刻有年号“大中十一年”。
经幢上刻着“佛殿主宁公遇”,与殿内梁下的唐人题字(列举的建殿施主名字)互为佐证,成为当年对大殿断代的依据。
下图来自网络:在大殿佛坛最右边,高大威猛的金刚身后,一尊不起眼的唐代妇人塑像,隐于佛坛一角,盘腿打坐,即专心向佛,又接受众人的膜拜,据考证她就是大殿施主宁公遇的等身像。
当年结束考察离开佛光寺时,林徽因对梁思成说:“我真想也为自己塑一座像,让自己永远陪伴这位虔诚的唐代大德仕女,在这儿盘腿再坐一千年”。
东大殿建在石台基座上,平面由内外两圈柱,就是建筑上说的“金厢斗底槽”。
内外柱等高,柱身都是圆形,上端略有卷杀。
檐柱有侧脚和升起。
阑额尚无普拍枋。
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区分明显。
柱头铺作出四跳,双杪双下昂,一、二跳偷心造,二四跳计心造。
补间铺作简洁,每间施一组斗拱。
未见坐斗。
在柱头枋上立柱,柱上把跳。
内柱上的内檐斗拱一端与外檐柱头铺作的内出形式相同,内出四跳华拱以承月梁。
佛光寺肴檩下用大叉手,是现存木建筑孤例。
所有参观者都被东大殿那繁复华丽而又宏大雄伟的斗拱所震撼,层层叠叠比人还高,檐角出挑近四米,比古代最大的建筑物故宫太和殿的檐角还要长出近一米,巨大斗拱以稳健牢固的姿态,支撑着佛光寺千年的骨骼和历史。
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
![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2b593f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b.png)
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
佛光寺是中国山西省晋中市的一座佛教寺庙,位于五台山的南麓。
1.山门:佛光寺的山门是寺庙的大门,通常建有门楼和门额,上面刻有佛教的经文和象征佛教的图案。
2.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佛教寺庙中最为重要的建筑,是供奉佛陀尊容的主要场所,佛光寺的大雄宝殿是寺庙的核心建筑。
3.藏经楼:藏经楼是佛教寺庙中用来存放佛教经典的地方,佛光寺的藏经楼内收藏着大量的佛教经典,供僧侣和信徒阅读学习。
4.飞观音塔:佛光寺的飞观音塔是一座多层的塔,顶部有观音菩萨的塑像,是供奉观音菩萨的重要场所。
5.禅房:佛光寺的禅房是供修行者进行禅修的场所,内部通常有独立的小房间供僧侣和修行者独自修行。
佛光寺国宝的保护范围
![佛光寺国宝的保护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cf77717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e.png)
佛光寺国宝的保护范围
佛光寺国宝的保护范围主要包括佛光寺建筑群及其周边环境。
作为一座汉传佛教寺庙,佛光寺被视为文化遗产,得到相应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范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佛光寺建筑群:包括大雄宝殿、天王殿、影壁、山门、钟楼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是佛光寺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也是国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文化景观:佛光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湖泊等,以及与佛光寺相关的文化景观如佛光寺园林、宝塔等,都是保护范围的一部分。
3. 文化遗存:佛光寺的文物和文献资料也是国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佛像、佛教经典、书画等。
为了保护佛光寺国宝,相关部门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安全防范、修缮保养、文物修复等。
此外,还会制定相关规划,如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定,以确保佛光寺国宝得到合理的保护和管理。
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佛光寺
![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佛光寺](https://img.taocdn.com/s3/m/98512508b7360b4c2e3f64b9.png)
佛光寺在唐代重修以后,即随着佛 教的衰败而一同沉沦,以后除了宋代有 一点壁画,跟后来建的文殊殿以外就没 有任何记载,佛光寺大殿因此基本被外 界遗忘。
佛光寺之名远扬千里之外,在于它重建于唐大中 十一年的主殿东大殿。它的发现,它的名声,它的命运, 与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 及其夫人 林徽因密切相关。 梁思成撰写的《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轰动了中外 建筑学界,佛光寺从此真容得现,被誉为“亚洲佛光”。
唐幢(chuang)
佛光寺唐代石幢2座,一在东大殿前,大中十一年 (857)镌, 轮廓秀美,雕工精致。幢总高 3.2米,下设束腰六边形基座, 刻有狮兽壶门及仰覆莲瓣,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末尾刻 有“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之名,与东大殿内墨书题记可相印 证,是该殿建造年代之依据。另一幢在山门内庭院当心,唐乾 符四年(877)造,总高 4.9米。束腰基座刻宝装莲瓣和壶门 乐伎。幢身亦刻陀罗尼经,上雕宝盖、矮柱、屋檐和宝珠。两 幢相较,前者造型工艺尤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国古代寺庙建筑
——佛光寺
佛光寺大殿
建筑名称:佛光寺大殿(又称:佛光寺东大殿)
建筑时期:晚唐时期,公元877年
建筑级别: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国家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建筑位置:山西五台县东北三十二公里,佛光寺中轴 线东高台上
大殿溯源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隋唐之际,已 是五台山名刹,“佛光寺”这个寺名屡见于各种史 书记载。公元845年,也就是唐武宗会昌五年,发动 灭法运动,佛教界称为会昌法难,寺内除几座墓塔 外,其余全部被毁,偌大的佛光寺土崩瓦解,变成 一片废墟,僧人也作鸟兽散。 公元857年,也就是唐代大中十一年,京都女弟 子宁公遇和高僧愿诚主持重建佛光寺。现存东大殿 及殿内彩塑、壁画等,即是这次重建后的遗物。
建筑遗产保护--佛光寺大殿21页PPT
![建筑遗产保护--佛光寺大殿2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24d44cba0d4a7303763a83.png)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46、我们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https://img.taocdn.com/s3/m/834d836031b765ce05081470.png)
指导老师:
张静
ppt制作者:
张百霖
---被誉为“中国建筑第一瑰宝”
目录
历史追溯
真容展现
建筑单体结构分析
建筑单体内部与剖面分析
斗拱剖析
总结
历史追溯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 文帝时期(471一499 直至隋唐香火兴盛。 隋唐之际,已是五台 山名刹,寺名屡见于 传记。见于敦煌壁画 上的唐中叶绘制的五 台山图,佛光寺就居 显要地位。
东大殿虽是唐代较早的用 昂结构,但仍采用了梁栿 伸出檐外做二跳华栱的结 构方式。
斗拱剖析
五台佛光寺东大殿 无华头子
华头子是早期木结构建筑斗 栱组合中常见的一种构件。
此构件用于昂下,与昂斜切, 与斗口处略出头后做成卷瓣, 身后做华栱,故名华头子。
它的使用起于北宋 。
东大寺建于唐代,华头子尚 未出现,故下昂斜切在斗上。
东大殿栱眼壁画 诸菩萨众
衣带飘动,拂袖潇洒,体现了唐画的风韵。
诸菩萨众 局部
诸菩萨众 局部
建筑单体内部分析
扇面墙与檐墙三面外槽 依山墙及后檐墙砌台三 级,供500 罗汉塑像。
斗拱剖析
东大殿斗拱之分析:
佛殿斗拱分施于内外两周柱之上,共计七种,施 于梁栿上之十字斗拱不在内。 外檐斗拱三种: 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 槽内斗拱四种: 柱头铺作;两山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
就去日本的奈良、京都吧
真容展现
1937年6月,梁思成与夫人林徽因雇了马车和毛驴, 一行四人风尘仆仆来到五台山。
辗转访问一些寺庙后,他们终于来到佛光寺。
在这里,他们惊喜地发现,东大殿南侧有一座砖塔 与敦煌壁画上所绘的砖塔一模一样,特别是东大殿, 梁思成凭经验断定属唐代建筑。
山西佛光寺
![山西佛光寺](https://img.taocdn.com/s3/m/8b2317cf50e2524de5187e56.png)
山西佛光寺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台县的佛光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
因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
寺内正殿即东大殿,即公元 857年。
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
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历史沿革据记载,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
唐朝时,法兴禅师在寺内兴建了高达三十二米的弥勒大阁,僧徒众多,声名大振。
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大举灭佛,佛光寺因此被毁,仅一座祖师塔幸存。
公元 847年,唐宣宗李忱继位,佛教再兴,佛光寺得以重建。
之后,宋、金、明、清,均对佛光寺进行了修葺。
1937年 6月,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亲赴山西五台县对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绘。
1949年后,政府和人民对佛光寺着意加以保护。
如今,佛光寺外青山环抱,寺内古木参天,殿堂巍峨。
这里既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也是旅游者们观光的胜地。
佛光寺建在半山坡上。
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地势低下开阔。
寺因势而建,坐东朝西。
全寺有院落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
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
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概况中国唐代佛殿及北魏至清代佛教建筑。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城东北30公里佛光山中。
寺东南北三面环山。
寺宇因地势建造,高低层叠,坐东向西。
寺内唐代木构大殿、彩塑、壁画、墨书题记、金建文殊殿、魏唐墓塔、唐石经幢等,都是具有高度历史、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
隋唐之际,已是五台山名刹,寺名屡见于传记。
见于敦煌壁画上的唐中叶绘制的五台山图,佛光寺就居显要地位。
建筑遗产保护--佛光寺大殿共21页文档
![建筑遗产保护--佛光寺大殿共21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3cf3f46daef5ef7bb0d3c14.png)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பைடு நூலகம்
建筑遗产保护--佛光寺大殿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性
外部空间与环境完整度、非物质遗产保护 2.评估结论 (1)保护区规划过小 (2)新建建筑、原建筑的占用 (3)局部绿化的现代园林倾向(修旧如旧) 3.规划对策
(1)调整和完善保护区划
(2)整治空间 (3)绿环设计的整合 (4)可移动不可移动文物的保存、保护与利用措施 (5)非物质的文物建筑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研究与传承,建设文物建筑传统工艺和 传统材料传承基地(金堂 鸱尾)
佛光寺东大殿的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木结构的勘查只是这一保护工作的一个 基础步骤,还需要进一步保护设计,也有助于对唐代建筑的研究。建筑的保护应与周围 环境完整一体,单独存在的建筑是不合理的。
延续性
1.现状评估 主要针对文物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保存环境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破坏因素分析,包 括建筑的保存状态的稳定性、利用强度、游客容量控制等方面 2.评估结论 (1)结构基本稳定
• 谢谢
延续性Continuity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在中国特有的资源、环境、人口压力下,这 一概念应予特别关注和重视,包括它的内涵和相应的保护措施
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理念(Concept)和程序(Procedure)
建筑主体的保护方法和措施
(一) 基础及其加固。基础的破坏对木构建筑最为危险。由于地下水位变 化而使木桩腐朽,局部地下下沉和开裂,整体地基变动等造成基础破坏,加 固基础的方法有,打树根桩法、化学灌浆法、局部顶升法、外围加固法和 上部卸重法等。 (二) 墙柱、墙体。最常见的破坏是裂缝和倾斜,原因:A.基础下沉变化。B. 上部构件变化推拉。C. 地震,风力作用。D. 雷电的破坏。E. 施工误差。 F. 表面龟裂和人为,植物等破坏等。维修保护办法通常有:压浆补裂、加 固扶正,顶升搬移,整体加固,支撑法等。 (三) 大木构架。榫卯 (四) 斗拱 (五) 彩画 (六) 装修装饰。传统木构建筑中,通常把门、窗、格扇、天花、藻井等通 称装修,可分为内檐装修和外檐装修,装修属小木构件的制作,主要以榫卯 结构。
佛光寺大殿
-----建筑遗产保护汇报PPT
建筑名称:佛光寺大殿(又称“佛光寺东大殿”) 建筑时期:晚唐时期,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 建筑位置:山西五台县东北三十二公里,佛光寺中轴线东高台上。 建筑评价:佛光寺大殿现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暨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 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因此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中国第一国宝”。
上海罗店镇宝山寺大雄殿,仿造最接 近佛光寺大殿的木结构建筑:
发现历程
佛光寺之名远扬千里之外, 在于它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 (公元857年)的主殿东大殿。 它的发现我国著名建筑学家 梁思成及其夫人林徽因密切 相关。梁思成最早是从一张 图片上认识佛光寺的,那是 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拍摄的敦 煌莫高窟第61窟壁画。 壁画是一幅唐朝人绘制的完 整清晰的五台山寺院图,其 中有“大佛光之寺”。壁画 是唐朝时画的,寺必然就是 唐或唐之前修建,而在当时, 日本人以嘲讽的口气给中国 古代建筑下了一条定论:在 中国已经没有唐代时期的木 构建筑,要看中国唐代木构 建筑,就去日本的奈良、京 都吧。
(4)定期检测
申报世界遗产之前,山西省文物局曾讨论佛光寺的修缮问题,并制定了保 护维修方案。经过反复论证,考虑到佛光寺东大殿的突出的、不可替代的 价值,需要对佛光寺东大殿做进一步的勘察,对东大殿的残损进行量化的 分析作为维修方案的依据。 受山西省委托,2008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对 佛光寺东大殿进行了勘察研究。确定了佛光寺东大殿目前的结构状态的安 全性,为可能的修缮工作做准备。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得了东大殿精确的测绘数据之后,可以获得在东大殿 建造中使用的营造尺的准确数据,使得重建或复原东大殿消除结构变形影 响的标准形态成为可能。
结构剖析图
整体保护 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构建筑 整体保护遗产的文化价值是遗产保护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针对中 国古代木构建筑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如何实现其“整体 保护”是一项真正的挑战。
真实性
完整性
延续性
真实性
1.现状评估
重点对以往文物建筑修缮工作中所受到的人工干预状况进行评估。内容包括:位置、 形制、结构、工艺、材料5个方面 2.评估结论
佛光寺大殿的保护历程
佛光寺东大殿背靠陡崖,1950年代曾经由于崖体倒塌而使大殿后墙局部遭到破 坏,同时也存在着局部基础不均匀下沉和木构建的糟朽、断裂等问题。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由山西省古建筑研 究所直接管理,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2006年,申报世界遗产
2009年,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 委员会通过五台山作为文化遗 产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并建议 参照文化景观的保护方法进行 保护
(2)文物建筑利用功能不当是遗产保护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3)安全措施和基础设施系统需要更新改造完善 (4)游客容量缺乏控制与调整,游客量起伏波动过大,对遗产保护欲展陈效果造成 明显破坏。(破坏的主要来源) 3.规划对策 (1)根据历史格局和文物建筑保存现状,确定重点保护区与一般保护区,据此划分 开放区和非开放区 (2)划分文物建筑价值等级,据此全面调整利用功能;规划利用强度 (3)合理加大开放面积、促进文物建筑的日常维护 (4)以轮展的方式降低文物建筑利用强度等等
平面布局
立面
佛光寺大殿外观
佛光寺大殿细节
相关建筑
佛光寺大殿表现了结构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具有我国唐代木构建筑的明显特点,它 虽然比南禅寺大殿晚七十五年,但规模远胜于彼,且在后世修葺中改动极少,所以 国内一般都将东大殿作为仿唐建筑的范例。 比较著名的模仿佛光寺大殿的木结构建筑有:
香港志莲净苑大雄殿,正面比佛光 寺大殿少两个开间,为五开间
林徽因在佛光寺大殿内
林徽因和宁公遇雕像合影
梁思成在佛光寺大殿内
1937年6月,梁思成与夫人林徽因雇了马车和毛驴,一行四人来到五台山。辗 转访问一些寺庙后,他们终于来到佛光寺。在这里,他们惊喜地发 现,东大殿 南侧有一座砖塔与敦煌壁画上所绘的砖塔一模一样,特别是东大殿,梁思成凭 经验断定属唐代建筑。最后,终于确凿无疑地证实:中国有唐代木构建筑,日 本人的定论可以休矣!梁思成激动之地称 其为“中国第一国宝”。
建筑简介:佛光寺大殿坐 东朝西,最东的高地高出 前部地面约十二三米。面 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 庑殿顶,总面积677平方 米(金厢斗底槽 )。大殿外 表朴素,柱、额、斗拱、 门窗、墙壁,全用土红涂 刷,未施彩绘。
殿顶用板瓦铺设,脊瓦条 垒砌,正脊两端,饰以琉 璃鸱吻。二吻虽为元代补 配,但高大雄健,仍沿用唐 代形制。柱高与开间的比 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 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 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 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 有力的感觉。
(1)部分展室改造工程“改变文物原状”的现象突出,不符合遗产保护真实性要求
(2)自然力造成的损伤普遍存在,不开放地段尤为严重 3.规划对策 (1)确定文物保护必须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2)强调文物保护工程必须严格执行《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文物保护工作程 序 (3)规定新材料、新技术在修缮工作中的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