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生理心理学提纲
《生理心理学》复习提纲一、《生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细胞学与超显微结构神经组织由两类细胞组成,即神经元(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两者的数目大体相等。
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系统框架,并对神经元发挥组织营养的功能,不直接参与神经信息的传递。
神经元由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
神经元之间发生关系的微细结构,称为突触。
突触由突触前神经末梢-终扣、突触后膜和两者之间大约20-50纳米的突触间隙所组成。
神经解剖将神经系统分为两大部分:即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颅腔里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组成。
颅腔里的脑又可分为大脑、小脑、间脑、中脑、桥脑和延脑六个脑区。
椎管内的脊髓分31节。
外周神经系统是中枢发出的纤维,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它们分别传递躯干、头、面部的感觉与运动信息。
植物神经系统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上彼此拮抗,共同调节和支配内脏活动。
神经组织学根据脑与脊髓内的细胞聚集和纤维排列将其分为灰质、白质、神经核和纤维束。
灰质和神经核是由神经细胞体和神经细胞树突组成。
白质和纤维束是由神经细胞的轴突(神经纤维)组成。
在大脑中,灰质分布在表层,称为大脑皮层;白质在深部,称为髓质。
在脊髓中正好相反,灰质在内,白质在外。
根据大脑皮层细胞层次不同,可将皮层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和新皮层。
根据解剖部位从前向后,又可将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
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的运动功能为主。
边缘叶: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及其海马回深部的海马结构。
边缘系统:边缘叶及皮层下一些脑结构,如丘脑、乳头体、中脑被盖等,共同构成边缘系统,具有内脏脑之称,是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也是情绪、情感的调节中枢。
在大脑髓质(白质)深部有一些神经核团,称基底神经节。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神经细胞: 是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2.突触: 神经系统由大量的神经元构成, 这些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连, 仅相互接触, 其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
3.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 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4.动作电位:神经细胞兴奋时产生去极化, 细胞兴奋产生的电位变化成为动作电位。
5.运动单位: α运动神经元与它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
6.运动神经元池: 支配一块肌肉的所有α运动神经元。
7.陈述性记忆: 是显晰性的, 是有关自传性的或与个人有联系的事件的记忆, 依赖于评价、比较和推理等认知过程。
它不需重复测试, 往往只经过一个测试或一次经验即能建立, 并且能够用语言简明的表达出来。
某些陈述性记忆也可以经过不断的重复测试转变为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知识学习和记忆的位置是海马区。
8.程序性记忆: 又称反射性记忆,它是隐性的,是对感知觉和运动技巧等的记忆,比如学习走路、游泳、骑车等。
这种记忆需要经过多次重复测试才能逐步形成,它的形成和读出不依赖于意识或认知的过程,而一旦形成,即使常年不练习也不会被遗忘。
程序性知识学习和记忆的位置是杏仁核。
9.逆行性遗忘: 记忆再现, 对损伤以前发生的事情的记忆丧失。
10. 顺行性遗忘:记忆巩固, 在脑损伤之后不能形成新的记忆。
11.细胞集合: 脑内反映某外界客观物体的,是由被该外界刺激激活的所有皮层细胞组成的。
Hebb把这群同时激活的神经元称为一个细胞集合。
12.非联合型学习: 指对单一刺激做出的行为反应的改变, 分为两种: 习惯化和敏感化。
13. 联合性学习: 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 两种不同类型的刺激按照正确的顺序成对出现, 使前一种刺激成为预示后一种刺激即将发生的信号。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属于这种类型。
14.习惯化:指当一个不产生伤害性效应的刺激重复出现时, 对该刺激的反射性行为反应逐渐减弱的过程。
生理心理学13生理心理总相关复习
情绪状态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和身 体肌肉的紧张程度反映出来,同 时这些反馈也会影响情绪体验。
动机的生理机制
需求驱动
多巴胺奖励系统
动机源于内在需求,如饥饿、口渴、性欲 等,这些需求会驱动个体采取行动以满足 。
多巴胺奖励系统是与动机相关的神经递质 系统,当个体获得满足需求的目标时,多 巴胺会释放以产生愉悦感。
02 生理心理学的神经基础
神经元与突触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具有接收、整合、传导和发放信 息的功能。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部 位,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 触后膜组成。
神经递质与受体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 学物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区域。
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行为与结果之 间的关联学习,主要依赖于大脑皮 层和基底神经节的活动。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 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涉及大脑 皮层的社会认知网络和镜像神经元。
记忆与学习的相互作用
学习增强记忆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巩固记忆,提高记忆的持久性和 准确性。
动机满足或受阻也会引发相应的情绪反应,例如目标实现产生 快乐,挫败产生失望或愤怒。
情绪和动机在决策过程中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的判断和选 择。
情绪和动机的生理机制在大脑中存在重叠和相互联系,例如杏 仁核在情绪和动机反应中都起到重要作用。
05 生理心理学的记忆与学习
记忆的生理机制
短期记忆
记忆巩固
短期记忆主要依赖于大脑皮层的神经 元活动,尤其是与注意力相关的神经 网络。
02 03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1、静息膜电位:在静息状态下,由于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同,存在着电位差,这种电位差就称为……或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较高,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较高,这类带电离子因膜内外的浓度差造成了膜内外大约负70-90毫伏的电位差,称之为静息电位(极化现象)。
2、神经冲动的传导:全或无定律、级量反应All-or-none law: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即“无”反应;而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高度(幅值)的神经脉冲发放,即“全”反应。
(该定律只适用于单根神经纤维中,只说明兴奋的传导过程,而不是产生过程)级量反应:在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中,首先引起一个局部反应,而局部反应的大小与刺激的大小有关,只有当总和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累加超过了阈值,就会产生一个脉冲。
3、突触类型:轴-轴、轴-胞体、轴-树4、突触传递的特点:(1)单项传递:前膜——〉后膜(2)突触延搁:从感应器接收到刺激到效应器开始出现反射活动所经历的时间。
(3)易化作用:部分去极化后对下一次冲动更容易引起反应。
(4)抑制:前膜释放的递质并不能使后膜产生兴奋,反而是抑制。
(5)总和:微弱刺激反复作用,使后一神经元阈下兴奋产生叠加,足以使其产生神经冲动。
(6)疲劳:当递质的消耗比释放更快的时候,突出产生疲劳。
(7)药物的作用:特异性的阻断或促进突触传递。
5、EPSP:若突触前神经元所释放的神经传递物质与突触后神经元的接受器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去极化的反应,使更容易达到阈值而产生动作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IPSP:若突触前神经元所释放的神经传递物质与突触后神经元的接受器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过极化的反应,使更难达到阈值而产生动作电位,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6、神经递质:凡是神经细胞间神经信息传递中介的化学物质,统称神经递质。
7、受体: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地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受体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
生理心理学考点整理
生理心理学复习第一章、绪论1.学科性质:政:传统观点认为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生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近年来认为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2.生理心理学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1)与生理学、神经生理学:都是以动物为实验对象;都是以生理活动的控制为自变量,以心理和行为反响为因变量;(2)与普通心理学:都涉及到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问题。
(3)与神经心理学:都要了解心理活动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根底。
(4)与认知生理心理学:认知生理心理学是在生理心理学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重视对高等灵长类动物的复杂认知活动的研究。
3.相关概念:〔1〕生理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几乎可以等同。
心理生理学更加注重生理变化。
〔2〕精神病学与神经病学:精神病是一些心理活动障碍或疾病的总称;神经病指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
都与脑或神经系统障碍的问题有关,可以丰富、补充生理心理学的知识。
4.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根本观点:一切心理过程都是脑细胞的有组织的整体活动;不无视整个神经系统的组织等级〔或水平〕关系。
5.传统生理心理学的研究途径〔研究途径的融合〕:(1)临床病理的研究:Phineas.Gage〔铁棍、额叶损伤--性情大变〕;前额白质切除术〔治疗精神病〕;(2)动物实验的研究:对动物的脑或整体施加干预;控制动物的行为〔PPT1-29〕6.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传统的干预与测量技术,现代认知成像技术〕〔PPT1-30~42〕:〔1〕传统的干预与测量技术有脑实体定位技术、神经解剖技术、脑损伤技术、电刺激法、生物化学技术、电记录技术、脑成像技术〔传统的三大脑造影技〕、行为测量技术;〔2〕现代认知成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构像技术〔CT〕、核磁共振扫描技术〔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技术〔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构像技术〔PET〕。
7.脑损伤技术:通过破坏脑皮层或其他构造〔尤其高等动物脑深部构造〕来研究其机能。
〔PPT1-32〕(1)横断损伤:在中脑水平上〔上丘与下丘之间〕横断脑,横断以下局部称孤立大脑动物。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一、大脑的基本结构大脑是生理心理学的核心,了解其基本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至关重要。
大脑可以分为两个半球,每个半球负责不同的功能。
大脑皮层是大脑最外层的部分,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如语言、记忆和决策。
脑干和下丘脑是大脑的其他重要部分,负责基本生命功能,如呼吸、心跳和体温调节。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原理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通过突触相互连接,传递信息。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
了解这些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行为。
三、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是生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感觉是指我们通过感官接收到的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知觉是指我们如何解释和处理这些感觉信息。
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我们如何感知和理解世界。
四、记忆记忆是生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关键主题。
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是指我们暂时存储信息的能力,而长期记忆是指我们长期存储信息的能力。
了解记忆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我们如何学习和记忆信息。
五、情绪和动机情绪和动机是生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情绪是指我们对特定事件的反应,如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
动机是指我们追求特定目标的原因。
了解情绪和动机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我们如何感受和行动。
六、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生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心理障碍是指影响我们心理健康的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
了解心理障碍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我们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七、药物和心理治疗药物和心理治疗是生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药物可以影响我们的神经系统,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心理治疗是一种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了解药物和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我们如何治疗心理障碍。
八、跨学科研究生理心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与其他学科如神经科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等密切相关。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这个学科中,我们探讨了影响心理功能的生理机制,以及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生理心理学的复习题,帮助您复习和巩固相关的知识。
1. 什么是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心理过程如何受生理机制调节以及生理机制如何影响心理过程。
2. 什么是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它们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从而形成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基础。
3. 描述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是一种电化学信号,通过神经元的细胞膜传递。
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元的终端,它会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这些化学物质将信号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4. 什么是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冲动的连接点。
突触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前者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后者则通过电流传递信息。
5. 生理心理学中的“脑电图”是指什么?脑电图是一种记录大脑电活动的方法。
它通过电极放置在头皮上,通过测量大脑中神经元的电流活动来获取数据。
脑电图可以用于研究睡眠、意识状态和脑损伤等。
6. 描述下丘脑-垂体系统在调节内分泌活动中的作用。
丘脑-垂体系统是控制和调节内分泌反应的关键。
它通过神经内分泌的方式,控制垂体腺体的分泌功能,并调节下游的内分泌系统。
7. 什么是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控制内脏器官和平衡体内环境的神经系统。
它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在相互协作中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8. 什么是“斯宾格勒效应”?斯宾格勒效应是指人体对于压力刺激产生的生理反应。
在斯宾格勒效应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学习和记忆功能受到影响。
9. 描述下大脑皮层的功能。
大脑皮层是大脑最外层的灰质组织。
它负责处理感觉信息、控制运动、进行高级认知功能,并且参与情绪和决策等过程。
10. 什么是“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指神经系统对于环境刺激产生的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改变。
生理心理学主要考点
生理心理学的主要考点第一张:导论1、生理心理学定义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的区别3、近代生理机制的研究4、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5、脑电记录技术的比较6、脑电的划分第二章:神经系统1、神经系统结构2、神经元的定义3、神经元的结构4、神经元内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5、动作电位在轴突中传递6、7、突触以及突触的组成8、脑结构9、神经系统的功能10、去极化11、超极化12、4个脑叶第三章:感知觉1、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2、视差3、视觉联合皮层两条视觉加工通道4、5、开反应和闭反应6、视觉文状皮层各种神经元细胞功能7、负责面孔识别的脑区8、大脑对声源空间定位依靠的两个生理机制9、音高编码形式10、声音的三种直觉特征11、不同味道的识别部位12、颞叶和顶叶在视觉中的作用13、阻断猴子的ON细胞传导,猴子能够看到:A:浅色背景上的深点B:深色背景上的浅点第四章:睡眠1、两种睡眠的区别2、控制觉醒神经回路的神经递质3、控制生物钟的脑区第五章:情绪1、情绪的主要理论2、假怒3、控制愤怒和攻击行为的脑区4、恐惧的脑机制5、低级通路的意义第六章:语言和思维1、大脑中对语言很重要的两个脑区2、布洛卡失语、威尔尼克失语3、常见的集中失语症状4、什么叫纯耳聋第七章:学习与记忆1、经典条件反射2、赫布法则3、与记忆有关的脑区4、脑的学习记忆特征5、海马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第八章:摄食行为饥饿和饱足的两个脑区第九章:生殖行为1、对雌性行为棋主要作用的脑区2、亲子行为受哪三种激素的影响。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生理过程与心理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
它探讨了许多与人类行为和认知有关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对生理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知识点一:感知与知觉感知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对其进行处理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则是根据感知结果构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感知与知觉的过程包括感觉器官的接收、传递神经信息、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和解释等。
知识点二:认知与注意认知是指人类对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和使用的过程,包括知觉、思维、记忆等。
注意是指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信息上的过程,它对认知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知识点三:情绪与情感情绪是人们对特定事件或刺激的体验,它包括不同的情感维度,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情感则是对情绪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是情绪的内在表现。
知识点四:学习与记忆学习是指通过经验或训练获取新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记忆则是学习后信息的存储和再现过程。
学习和记忆过程包括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等环节。
知识点五:生物钟与睡眠生物钟是人体一种内在的生物机制,调节着身体各项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节奏。
睡眠则是人们周期性的休息状态,对身体和大脑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生物钟和睡眠与人的精神状态、行为表现等密切相关。
知识点六:脑的结构与功能人脑是复杂的神经系统器官,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
大脑是心理活动的中枢,控制着认知、情绪、运动等重要功能。
不同脑区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产生着巨大影响。
知识点七:压力与应对压力是指人在面临挑战、威胁或不利条件时,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
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但过度的压力可能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人们通过积极应对和适应来调节和缓解压力。
知识点八:人格与个体差异人格是指个体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每个人的人格特征各不相同,个体差异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产生着重要影响。
人格的形成受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生理心理学必备考点
生理心理学必备考点生理心理学期末复习1. “全或无”定律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幅值的神经脉冲发放。
2. 统觉性失认症患者对一个复杂事物只能认知其个别属性,但不能同时认知事物的全部属性,故又称同时性视觉失认症。
这种失认症可能是V2区皮层以及与支配眼动的皮层结构间联系受损,如与中脑的四叠体上丘或顶盖前区眼动中枢的联系遭到破坏,不能通过眼动机制连续获得外界复杂物体的多种信息3. 感受野在神经系统中,每一个神经元在它的感受器都有其代表区(范围),只要这个代表区受到刺激,这个神经元就产生反应,这个代表区就被称为神经元的感受野。
4. 功能柱具有相同感受野并具有相同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呈柱状分布,只对某一视觉特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了该种视觉特征的基本功能单位。
5. 朝向反射由新异性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通过眼耳的感知过程探究新异刺激的性质及其对机体的意义。
6. 多模式感知细胞颞下回的一些神级元,不仅对复杂视觉刺激物单位发放率增加和发生最大的反应,而且对多种其他感觉刺激均可引起其单位发放率的变化。
因此,这类神级元称为多模式感知细胞。
7. ADHD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8.失认证是感觉到的物象与记忆的材料失去联络而变得不认识。
9.辐辏运动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称为辐合;相反,物体由眼前近处移向远处时,双眼视轴均向两颞侧分开,称为分散。
辐合与分散的共同特点是两眼视轴总是反方向运动,称为辐辏运动。
10.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分为脊髓和脑,脑又分为大脑小脑间脑脑干,脑干又包括延脑桥脑中脑。
11. 级量反应其电位的幅值随阈上刺激强度增大而变高,反应频率并不发生变化。
简答题1.简述感觉系统的基本功能①区别不同形式的能量②反应刺激的不同强度和质量③反应的信度④反应的速度⑤抑制无关信息2.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什么?当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它给予我们的感觉刺激,由于某些别的条件的变化而在一定限度内有变化时,我们的知觉不变。
生理心理学知识总结(一)2024
生理心理学知识总结(一)引言概述: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生理过程对心理活动产生的影响的科学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生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神经系统对于行为的影响、感觉与知觉、意识、学习和记忆以及动机与情绪等五个主要领域。
正文:一、神经系统对行为的影响1. 神经元和神经传递的基本原理2.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区域的作用3. 神经系统对行为的调控机制4.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衰老对行为的影响5. 神经科学技术在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二、感觉与知觉1. 感觉系统的组成和感知过程2. 感官器官对于不同感觉的作用3. 感官适应和感知细节的能力4. 感觉错误、注意力和意识对知觉的影响5. 感觉与知觉研究的应用领域三、意识1. 意识的定义和作用2. 意识和觉醒的关系3. 意识内容的组成和表达方式4. 潜意识和非意识过程的研究5. 意识障碍和意识状态的调控机制四、学习和记忆1. 学习的定义和类型2. 焦虑和动机对学习的影响3. 记忆过程的分类和特点4. 记忆存储和提取的机制5. 记忆障碍和增强方法的研究五、动机与情绪1. 动机的概念和类型2. 情绪的定义和产生机制3. 情绪表达和识别的方式4. 情绪对行为和认知的影响5. 动机与情绪相关疾病的研究与治疗总结:本文总结了生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神经系统对行为的影响、感觉与知觉、意识、学习和记忆以及动机与情绪等五个主要领域。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是如何与生理过程相互作用的。
这些知识对于心理学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裂脑手术:为治疗一种癫痫偶尔进行的脑手术,医生切开大脑两半球的胼胝体。
P32.实验性切除:一种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动物在脑的一部分损伤以后不再出现的行为推断那部分脑的功能。
P73.演化(进化):植物和动物物种结构和生理的逐渐变化——通常产生更复杂的有机体——作为自然选择的结果。
P114.精神药理学:研究药物对神经系统和行为的效应的科学。
P715.药物作用点:药物分子与体内细胞膜或细胞分子的交互作用点,药物通过这些作用点影响细胞的生化过程。
P716.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并排除的过程。
P717.实验毁损法:实验动物脑组织的部分移除或毁损;可以推测,动物丧失的功能即是被毁损脑区的功能。
P938.免疫细胞化学法:使用放射性抗体或染剂分子耦联抗体来定位特定蛋白质或抗原的组织学方法。
P999.微透析:通过植入脑内的半透膜制成的细管,分析细胞间液的化学成分的过程。
P10510.大细胞层:外膝体背核内侧的两层,传递与形状、运动、深度以及亮度微小差异有关的信息至初级视皮层。
P12111.小细胞层:外膝体背核外侧的四层,传递与色觉和细节有关的信息至初级视皮层。
P12112.尘细胞亚层:存在于外膝体背核每个大细胞层和每个小细胞层腹侧的亚层,将来自短波(“蓝”)视锥的信息传递至初级视皮层。
P12113.橄榄耳蜗束:一束传出性轴突,从延髓中的橄榄复合体到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
P14514.上橄榄核群:延脑中的一组核团,具有一定的听觉功能,包括对声源的定位。
P14515.孤束核:延脑的一个核团,接受由脏器和味觉系统传递来的信息。
P16116.下丘泌素:一种肽,也叫食欲素,由位于下丘脑内的神经细胞分泌;它的缺乏会引起嗜睡症。
P17317.中缝核:位于延髓、脑桥、中脑的网状结构内的一组核团,沿着一条中间线分布,包含5-羟色胺能神经元。
P18118.桥膝枕波(PGO):突发的阶段性的电活动,位于脑桥内,伴随着外侧膝状核和视皮层活动,是快速眼动睡眠的一个特征。
生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生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精神活动与生理机制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到神经系统、生物化学、荷尔蒙、认知、情绪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对生理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神经系统与大脑结构人类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而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大脑的结构主要包括脑干、小脑、边缘系统和皮质系统。
脑干负责基本的生理功能,小脑参与协调和控制运动,边缘系统与情绪、动机等有关,而皮质系统则是思维和意识的中枢。
二、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我们对外界刺激的感知,知觉则是对感觉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个方面。
感觉信息经过神经传递到大脑,并在大脑中进行加工和解读,最终形成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三、学习和记忆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训练获取新的行为和知识,记忆则是对学习过程中所获取信息的储存和保持。
学习和记忆是通过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来实现的,尤其是突触的改变。
学习和记忆可以分为情境记忆、声明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等不同类型。
四、情感和情绪情感是指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主观感受,而情绪则是一种更持久和综合的情感状态。
情感和情绪在大脑的边缘系统中得到表征和调节。
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对行为和思维产生影响,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五、意识和睡眠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和外界的感知和认识,睡眠则是意识状态的一种特殊形式。
意识是由大脑中的不同区域联动来实现的,包括皮质和脑干等结构的相互作用。
睡眠对于人的健康和认知功能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恢复体力和巩固记忆。
六、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是指人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异常的情况,可能涉及到生理和环境等多个因素。
常见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等。
生理心理学对于揭示和理解这些障碍和疾病的发生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结: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行为和精神活动与生理机制之间的关系。
它涉及神经系统、感觉和知觉、学习和记忆、情感和情绪、意识和睡眠以及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等多个方面。
生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
生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生理心理学(Psychophysiology)是一个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与生理反应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探索了生物机制如何影响认知、情绪和行为,深入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本文将重点介绍生理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并提供相关实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一、神经传递和神经元活动生理心理学研究神经系统是如何传递信息的,以及神经元如何相互作用以产生复杂的心理过程。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
神经脉冲通过轴突传递,而树突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
荷兰神经生理学家Herman von Helmholtz证明了神经脉冲传递速度的重要性,他的实验为神经元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提供了关键证据。
二、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是生理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感觉是指我们接收外部刺激的过程,而知觉是我们根据这些感觉信息构建的主观体验。
例如,视觉感觉涉及我们的眼睛接收到的光线,并将其转化为我们所看到的物体和色彩。
知觉过程则包括我们对物体形状、大小和运动的认知。
草莓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即使在看不见其真实颜色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形状和其他视觉特征来识别它。
三、注意力和意识注意力是我们集中精力和意识的能力,它是我们处理感觉信息和规划行为的关键。
生理心理学研究注意力是如何在大脑中被调节和分配的。
例如,双任务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同时进行两个任务,结果发现任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会影响注意力的分配。
此外,意识是我们对外部和内部刺激的主观体验。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意识障碍的病人,如昏迷患者或意识丧失的人,来深入了解意识的生理基础。
四、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中的重要元素。
生理心理学研究情绪如何与生理过程相互作用,并如何通过生理指标来衡量情感状态。
例如,心率、皮肤电活动和脑电图是常用的生理指标。
当我们经历情绪激动时,这些指标会发生变化。
通过研究这些生理变化,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情绪状态的特征。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申洪)一、生理心理概述1、生理心理学的定义生理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生理活动的生理机制(脑机制)的一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的区别生理心理学以心-身关系问题作为研究的基本命题,借助于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试图阐明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脑在整体形态,细胞和分子等各个水平上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心理生理学:以人类被试为实验对象,在无损伤的条件下测定一些生理功能参数,主要研究脑在整体水平上人心理活动的脑机制。
二、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1、脑损伤法:不可逆性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可逆性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法、神经化学损伤)2、脑刺激法:电刺激法、经颅磁刺激、化学刺激法3、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定义:外加一种特定的刺激,作用于感觉系统的某一部位,在给予刺激或撤消刺激时,(通过平均叠加技术)从头颅表面记录的大脑的电位变化。
ERP的特性:两个恒定:潜伏期、波形。
4、(平均)诱发电位(AEP)的定义:平均诱发电位(AEP)多次进行重复刺激,对相同刺激下记录到的电位数据进行叠加平均以虑去噪声,得到的与刺激相关的电位事件相关电位受到心理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的AEP5、(平均)诱发电位(AEP)的成分(三种成分及发生的时间)AEP的成分刺激10毫秒之内出现的5个波为早成分;10-50毫秒之间的5个波称为中成分;50-500毫秒之间的一组波为晚成分3、无创性脑成像技术的分类(分为结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技术)和功能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正电子放射层扫描技术PET),(每种成像技术有两个具体的技术,要掌握他们具体的内容。
)三、感觉过程(一)、视觉过程1、眼的主要结构●眼球壁:纤维膜(角膜、巩膜)、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内容物:晶状体、玻璃体、房水●视神经2、视网膜的信息传递3、眼内折光装置及其反射活动●瞳孔反射:强光---瞳孔缩小暗光---瞳孔变大●瞳孔皮肤发射:身体任一部位的皮肤---疼痛感,引起瞳孔扩大。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理⼼理学复习资料⽣理⼼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朝向反射: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机体现⾏活动突然中⽌,将感受器(眼、⽿)朝向新异刺激的⽅向,以便更好地感知这⼀刺激,探究其性质对机体的意义的⼀种反射活动。
2.感受野:指视⽹膜上的⼀定区域或范围,当该区域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中与该区域有联系的各级神经元的活动。
3.突触: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连接的特化结构4.受体:细胞膜上能与神经递质特异结合并诱发⽣物效应的特殊⽣物分⼦5.失认症:是⼀类神经⼼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觉功能正常⽆恙,但却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对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
6.神经胶质细胞:遍布于神经元胞体与突起之间,构成神经元⽣长、分化、修复和功能活动的微环境。
具⽀持、营养、保护和绝缘等功能。
⼴泛地分布于胞体和神经纤维之间。
神经胶质细胞终⽣保持分裂能。
7.顺⾏性遗忘:凡不能在储存新近获得的信息8.逆⾏性遗忘症:正常脑功能发⽣障碍之前⼀段时间内记忆内容丧失9.全或⽆定律:“全或⽆”定律:每个神经元都有⼀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度(幅值)的神经脉冲发放。
10.神经递质:在化学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简称递质11.长时程增强:指对神经元的短暂⾼频刺激所引起的某些突触反应增强现象。
12.长时程抑制:指当轴突兴奋的速度较慢时,他们的突触反应强度下降的现象。
13.动作电位: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变化。
它使Na+⽐K+和Cl-更容易通过。
Na+进⼊细胞内部,使膜内正电荷迅速上升,并⾼于膜外电位。
这⼀电位变化过程叫动作电位。
14.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外正内负)第⼀章绪论第⼀节⼀、研究对象:⽣理⼼理学是研究和揭⽰⼈类⼼理和⾏为的⽣理机制,特别是神经机制的学科。
⼆、学科性质:是⼼理学和⽣物学的交叉学科三、⽣理⼼理学与⼼理⽣理学的异同同:⼆者同是探讨⼼脑关系。
《生理心理学》复习提纲-zjg汇总版v1.0
《⽣理⼼理学》复习提纲-zjg汇总版v1.0简述、论述题⽬很多分析不⽤展开、点到为⽌《⽣理⼼理学》复习提纲第⼀章:绪论第⼀节:⽣理⼼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性质⼀、研究对象与任务1、定义邵郊:⼼理现象的⽣理和⽣物学基础沈政:各种⼼理现象的⽣理机制李新旺:研究⼼理现象的⽣理机制,即研究外界⾷物作⽤于脑⽽产⽣的⼼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e.g. 感知觉、注意、学习与记忆、情绪、⾔语和思维2、主要任务:研究并揭⽰⼼理现象产⽣过程中有机体的⽣理活动过程,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脑活动⽅式。
⼼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1、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各个学科的融合)与⽣理学、神经⽣理学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相同点:以动物为实验对象;以⽣理活动的控制为⾃变量,以⼼理和⾏为反应为因变量不同点:研究范围;学科性质:⾃然科学vs边缘科学与普通⼼理学相同点:都涉及⼼理活动的⽣理机制问题不同点:主⼲课程vs分⽀;重社会因素vs局限于⼼理活动和⾏为的⽣理基础与神经⼼理学神经⼼理学:神经⼼理测验、脑损伤病⼈、脑损伤位置及性质;介于⼼理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之间相同点:了解⼼理活动的解剖学和⽣理学基础不同点:采⽤神经⼼理测验⽅法,以脑损伤为⼿段认知神经⼼理学:采⽤认知科学⽅法,以正常⼈为研究对象与认知⽣理⼼理学认知⽣理⼼理学:在⽣理⼼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理⼼理学:⼀般采⽤损伤性⽅法,以动物为研究对象重视对⾼等灵长类的复杂认知活动的研究○细胞微电技术○微机控制的各种认知实验模式○现代神经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提供的精细⼿段2、⼏个与⽣理⼼理学有关的概念⽣理⼼理学与⼼理⽣理学⽣理⼼理学:⽣理对⼼理的影响,以⽣理为⾃变量,以⼼理和⾏为反应为因变量,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研究⽅法较多,研究范围更⼴,发展历史:很早⼼理⽣理学:⼼理活动对⽣理的影响,以⼼理为⾃变量,以⽣理为应变量,以⼈为被试,⼀般采⽤多道⽣理记录仪,发展历史:上世纪50年代※6种主要反应:⼼率、⾎压、⾎容量、脑电、肌电、⽪肤电精神病学:⼀些⼼理活动发⽣障碍或疾病的总称神经病学: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相同点:都与脑或神经系统障碍的问题有关;可以丰富、补充⽣理⼼理学的知识不同点:属于临床医学的两个并列分⽀;退⾏性痴呆病⼈,如帕⾦森第⼆节:⽣理⼼理学的研究历史(⼀般了解)主要是指研究⼼理活动与脑功能关系的历史。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及复习材料
第一章行为神经科学的起裂脑1.胼胝体是连接大脑两边相应部分的大束神经纤维。
2.癫痫病人一边脑的过度活动,会通过胼胝体传递到大脑的另一半,于是大脑的两边都进行着强烈的活动并彼此刺激,导致泛化的癫痫发作。
3.切断胼胝体的神经外科手术(裂脑手术)可以极大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
4.大脑半球会从对侧身体接受感觉信息,也控制对侧身体的运动。
5.感觉信息交叉表征的一个例外是嗅觉系统。
当一个人用左鼻孔嗅一朵花时,只有左半球接收到了这种嗅觉信息。
6.裂脑人人格方面也存在分裂。
研究目标:解释所研究的现象。
采用还原的解释,用简单的术语解释复杂的现象。
如及肌肉细胞膜的变化,特定化学物质的进入、细胞内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运动解释特定的肌肉运动。
行为神经学的生物学渊源1.笛卡尔被称为现代哲学之父,主张世界是一个纯粹的机械实体。
要理解世界,只有理解它是怎么运作的。
这类反应不需要心理的参与,自动的发生,称这些反应为“反射”。
他是二元论者,每个人都有心灵,不受宇宙规律支配的独特的人类属性。
他第一个提出人类心灵和其纯粹的物理居所——脑的联系。
心灵控制身体的运动,身体通过感官提供环境中的信息给心灵。
2.缪勒:提倡实验技术应用于生理学,而不仅仅是观察。
只有实验的方法移走或隔离动物的器官,检验他们对不同化学物质的反应,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尽管所有的神经承载着相同的电冲动,但是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知觉不同的信息。
开始了直接对脑进行实验的阶段。
实验性切除:切掉一块脑,观察动物不能够在做什么。
布洛卡将实验性切除原则应用于人脑,观察中风导致的脑损伤病人的语言功能,发现布洛卡区。
(前额叶制定运动的计划)。
4.赫尔姆霍茨:能量守恒定律,颜色视觉和色盲理论,发明了检眼镜,研究了听觉,音乐。
第一个直接试图测量神经传导速度的科学家,大约每秒27米,神经传导的不只是简单的电信息。
5.达尔文强调有机体的特征,结构、色彩、行为都有功能意义。
有机体的特征都是有功能的,要理解行为的生理基础,必须理解这些行为完成了什么。
生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生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身体和心理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了许多复杂的过程和机制,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神经系统、感觉与知觉、意识与注意、学习与记忆、情绪与应激以及睡眠与梦境等方面,归纳和讨论生理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
一、神经系统1. 神经元结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2. 神经传递: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通过电化学过程实现,包括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的释放。
3.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负责整合和处理感觉信息、调节行为和情绪等。
4.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和神经丛,负责传递信息到和出自中枢神经系统。
二、感觉与知觉1. 感觉器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是人类主要的感觉方式,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
2. 知觉过程:感觉信息通过传递到大脑后,经过加工与整合,产生我们对外界刺激的主观认知。
3. 感知意义:不同感觉器官的刺激以及感知过程对认知、情绪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三、意识与注意1. 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主观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2. 意识内容:包括注意、思维、记忆、情绪等多个方面的心理活动。
3. 注意机制:决定了我们能否专注于某个刺激或任务,并对其进行加工和理解。
4. 意识障碍:如昏迷、睡眠、药物或人为因素引起的意识丧失。
四、学习与记忆1. 学习定义:通过经验和训练,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2. 古典条件作用:当两个刺激反复出现时,它们之间的联系会被建立起来,产生条件反射。
3. 操作性条件作用:行为的后果会影响该行为的发生频率,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学习效果。
4. 记忆过程:编码、存储和检索是记忆形成和回忆的主要过程。
5. 遗忘与遗忘曲线:记忆的遗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遗忘曲线描述了遗忘速度的特点。
五、情绪与应激1. 情绪:是一种主观体验,涉及情感、生理和认知方面的反应。
2. 情绪表达:通过面部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等方式来传达内心的情感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申洪)一、生理心理概述1、生理心理学的定义生理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生理活动的生理机制(脑机制)的一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的区别生理心理学以心-身关系问题作为研究的基本命题,借助于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试图阐明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脑在整体形态,细胞和分子等各个水平上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心理生理学:以人类被试为实验对象,在无损伤的条件下测定一些生理功能参数,主要研究脑在整体水平上人心理活动的脑机制。
二、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1、脑损伤法:不可逆性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可逆性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法、神经化学损伤)2、脑刺激法:电刺激法、经颅磁刺激、化学刺激法3、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定义:外加一种特定的刺激,作用于感觉系统的某一部位,在给予刺激或撤消刺激时,(通过平均叠加技术)从头颅表面记录的大脑的电位变化。
ERP的特性:两个恒定:潜伏期、波形。
4、(平均)诱发电位(AEP)的定义:平均诱发电位(AEP)多次进行重复刺激,对相同刺激下记录到的电位数据进行叠加平均以虑去噪声,得到的与刺激相关的电位事件相关电位受到心理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的AEP5、(平均)诱发电位(AEP)的成分(三种成分及发生的时间)AEP的成分刺激10毫秒之内出现的5个波为早成分;10-50毫秒之间的5个波称为中成分;50-500毫秒之间的一组波为晚成分3、无创性脑成像技术的分类(分为结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技术)和功能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正电子放射层扫描技术PET),(每种成像技术有两个具体的技术,要掌握他们具体的内容。
)三、感觉过程(一)、视觉过程1、眼的主要结构●眼球壁:纤维膜(角膜、巩膜)、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内容物:晶状体、玻璃体、房水●视神经2、视网膜的信息传递3、眼内折光装置及其反射活动●瞳孔反射:强光---瞳孔缩小暗光---瞳孔变大●瞳孔皮肤发射:身体任一部位的皮肤---疼痛感,引起瞳孔扩大。
以上两种,对于个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眼的调节:晶状体调节(主要)、瞳孔调节和眼球会聚。
4、视网膜的光感受机制(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视网膜内有感光细胞层,人类和大多数脊椎动物的感光细胞有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两种。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首先引起光化学反应,这些感光物质在暗处呈紫红色,受到光照时则迅速退色而转变为白色。
视杆细胞的感光物质称为视紫红质,它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结合而成。
视黄醛由维生素A转变而来。
视紫红质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与此同时,可看到视杆细胞出现感受器电位,再引起其他视网膜细胞的活动。
视紫红质在亮处分解,在暗处又可重新合成。
人在暗处视物时,实际上既有视紫红质的分解,又有它的合成。
光线愈暗,合成过程愈超过分解过程,这是人在暗处能不断看到物质的基础。
相反,在强光作用下,视紫红质分解增强,合成减少,视网膜中视紫红质大为减少,因而对弱光的敏感度降低。
故视杆细胞对弱光敏感,与黄昏暗视觉有关。
视紫红质在分解和再合成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将被消耗,主要靠血液中的维生素A补充。
如维生素A缺乏,则将影响人在暗处的视力称为夜盲症。
视锥细胞也含有特殊的感光色素。
称为视紫蓝质。
根据多种动物视锥细胞感光色素的研究,认为它们也是视黄醛和视蛋白的结合物。
视网膜中存在着分别对红、绿和蓝的光线特别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或相应的感光色素,称为视觉的三原色学说。
由于红、绿、蓝三种色光作适当混合可以引起光谱上任何颜色的感觉,因此认为视锥细胞与色觉有关。
色盲可能由于缺乏相应的视锥细胞所致。
三种视锥细胞感光的三种感光色素都由视黄醛与视蛋白组成。
其中视黄醛基本相同,而三者的视蛋白则存在着微小差异,这一差异可能是它们感光特性不同的原因。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视紫红质=视蛋白+视黄醛●光生物物理学反应(视杆细胞感光换能机制):视紫红质接受光量子后,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漂白),视紫红质的分解使视杆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称为感受器电位。
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是超级化型电位。
●光生物物理学反应(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的产生):A.静息电位:-30mV外段膜有一定数量的化学(cGMP)门控Na+通道开放:一定Na+内流(暗电流)去极化状态B.光作用时,视紫红质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化学(cGMP)门控Na+通道关闭, Na+内流→超极化感受器电位→终足释放递质→神经节细胞动作电位5、视觉感受野:指视网膜(视野)上的一个区域,照明该区域时则影响某一视觉神经元的电活动,这一视网膜区域就是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6、视网膜对视觉信息的编码(编码明暗(关于开闭反应的全部内容)、编码颜色(三原色、对立色、理论的内容))神经节细胞(ganglion cell, GC):同心圆式感受野一般是由中心区和周边区所组成的同心圆结构,在功能上是相互拮抗的。
开反应:给光时,神经节细胞发放频率升高;闭反应:给光时,神经节细胞发放频率降低。
撤去光刺激引起发放频率增加的现象敏感刺激:光点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同心圆式开中心细胞(on-中心细胞):在神经节细胞同心圆式的感受野中,其中心区光刺激引起开反应,周边区引起闭反应的神经节细胞。
闭中心细胞(off-中心细胞):在神经节细胞同心圆式的感受野中,其中心区光刺激引起闭反应,周边区引起开反应的神经节细胞。
7、颜色视觉理论●三原色学说:19世纪初,Young和Holmholtz依据物理学上三原色混合理论提出了视觉三原色学说:假设视网膜中存在着分别对红、绿、蓝光特别敏感的3种视锥细胞或3种感光色素;•当这3种视锥细胞受到不同色光刺激时,各自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兴奋,这样的信息传入视中枢,经整合后便产生各种色觉。
三原色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色盲和色弱的发病机制。
●对立色理论:Ewald Hering假设存在着六种独立的原色(红、黄、绿、蓝、白、黑),耦合为三对拮抗机制,即红-绿、黄-蓝以及黑-白视素。
人们对颜色的感知是一对相反的过程:白对黑,红对绿,黄对蓝。
颜色信息并不是以红、绿或蓝等专门通路向中枢传递,而是以成对拮抗的编码形式传递的。
除了视网膜感光细胞外,视神经节细胞或视中枢能形成“红或绿”、“蓝或黄”和“白和黑”等拮抗性编码。
人的视网膜上共有两种颜色敏感性节细胞:红—绿细胞与黄—蓝细胞。
红—绿节细胞能被红光激活而被绿光抑制,或者相反。
黄—蓝节细胞则被黄光兴奋而被蓝光抑制,或者相反。
即在不同光照下产生性质相反的反应。
因此,在视网膜节细胞水平,三色编码系统被对立色系统取代。
8、外侧膝状体对视觉信息的调节和分流处理:(一共有六层细胞.。
第2、3、5层:接受来自同侧眼颞侧视网膜的纤维投射,第1、4、6层:接受来自对侧眼鼻侧视网膜的纤维投射)9、视网膜神经元的分类:(简单、复杂、超复杂细胞的特点及功能)(1)简单细胞(simple cell)感受野呈长条形,分为给光区(开区)和撤光区(闭区)。
它的最佳刺激是线条,具有最佳朝向的线条(与给光区朝向相同)能诱发最强的反应。
线条的位置和方向稍有改变,反应即被抑制,简单细胞的功能是检测线条在感受野中的位置和方向。
(2)复杂细胞(complex cell)感受野比较大呈长方形,但无明显的给光(开区)和撤光区域(闭区),一般用运动的线条刺激来研究,是线条运动方向的检测器,它只对线条在感受野内的朝向敏感,而对位置不敏感。
复杂细胞所编码的是关于刺激朝向而非刺激位置的信息,即只有方向信息,没有位置信息。
(3)有端点的复杂细胞(超复杂细胞)这类细胞的感受野由兴奋区和一端(或两端)的抑制区构成。
因此,这类细胞的一端或两端具有明显的终端抑制。
即光带的长度超过一定限度则有抑制效应。
因此要求刺激有特定长度。
通常这些细胞探测的是线条的终点位置或边缘。
总之,简单细胞的感受野呈长条形,主要检测线条在视野中的方向和位置;复杂形和超复杂型细胞的感受野呈长方形,主要与线条的方位、运动和边角有关。
10、视皮层功能柱:(功能柱的定义、可分为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定义:具有相同感受野并具有相同视觉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呈柱状分布,只对某一种视觉特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了该种视觉特征的基本功能单位。
●眼优势柱:左眼优势柱与右眼优势柱各自为0.5mm宽,左右相间规则排列。
每个柱内的细胞只对一侧眼的视觉刺激发生最佳反应。
●方位柱:存在于初级及次级视皮层中,他们对视觉刺激在感受野中出现的方位的特征进行提取。
●颜色柱:小,只有0.1-0.15mm宽,同一柱内所有的细胞具有相同的光谱特性(颜色选择性),颜色柱由于其体积小,可插在方位柱与眼优势柱之间。
但是颜色特异性的变化与方位变化是互不相关的,说明颜色柱与方位柱是两套独立的柱系统。
空间频率柱理论:视觉神经元类似于傅里叶分析器,每个神经元敏感的空间频率不同,皮层神经元按其发生最大反应的空间频率的不同,分成许多功能柱,称为空间频率柱。
6、超柱的定义、特性(视皮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种类(与功能柱相同)由感受野相同的各种特征功能柱组合而成,能独立完成包括形状、颜色、运动、方位等的初步感知功能。
在超柱范围内,包括有整套分析图形方位,空间频率和颜色等基本视觉特征的分类神经元,它们对一个共同的视网膜区域内的图像的各个基本视觉特征进行平行的分析处理,它是视皮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听觉过程1、耳的主要结构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内耳(耳蜗、前庭、半规管)2、声音刺激的物理参数和心理物理学参数:声波:物理参数:频率(Hz, 次/秒)、波幅(牛顿/米2)/声压(dB)复合声的频谱心理声学参数:响度(音强):不同声压水平所产生的主观感觉差异音高:人耳所能分辨的不同频率波音色:某一复合声的频谱3、音高的神经编码:内耳音高编码问题的两种方式为细胞分工编码和频率编码。
对低频声刺激以频率编码为主,而高频声刺激以细胞分工编码为主。
在听觉通路和听觉中枢中,音高的编码方式为细胞分工编码。
各个神经元有自己最敏感的反应频率,在此频率上给出单位发放所需的音强最低。
4、听觉理论:(听觉共振学说、行波学说、频率理论这三大学说的具体内容)①黑尔姆霍兹的听觉共振学说某一频率的声波传来,只引起谐振频率与声波频率一致的基底膜振动,因此,基底膜振动为局部的分离振动。
高频声波——蜗底低频声波——蜗顶②行波学说:贝克西声音传到内耳淋巴液后,引起基底膜振动,并以行波的形式沿基底膜向前传播。
基底膜最大振幅部位决定音调高低:高频声波位于蜗底,低频声波位于蜗顶。
行波的特点:振动从底部向顶部传布时振幅逐渐增加而速度逐渐变慢,当达到基底膜某一部位时即其谐振频率与声波频率一致的地方振幅最大,离开该处后迅速变小,再稍远完全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