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手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法题之

1.(2011徐汇期末质量抽查)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1).结合诗意,对“南邻”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南邻”锦里先生是个头戴“乌角巾”的乡里人

B.“南邻”一家人辛勤劳作,家庭不富却和乐知足

C.鸟雀台阶啄食不怕人,表明“南邻”家少有访客

D.江村、野渡、翠竹,“南邻”家周边环境如世外桃源

(2).请从“虚实相生的意境结构”角度赏析本诗画线句。(4分)

(注)虚实相生:逼真描写的“景、形、境”为“实境”,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为“虚境”。——出自《文学意境的特征》

2、2006年天津高考题

凉州词(其一)张籍(唐)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唐德宗贞元六年(790)以后至九世纪中叶,安西和凉州边地尽入吐蕃手中,“丝绸之路”向西一段也为吐蕃所占。

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江城子苏轼(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问题:分析词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江西高考)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4.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4.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注释】(1)开元;天宝,说天宝只是为了音律上的考虑。(2)驿使;送荔枝的驿站官差。

请从虚实角度分析下片最后三句。

手法题答案

1(1).(2分)C(“惯看宾客”句表明南邻家常有访客。)

(2).(4分)画线句描绘了一幅江村月下送别图:月色、村落、白沙、翠竹、渡口,营造了如梦幻般恬静的意境(2分),此景此境不由让人联想:“南邻”热诚好客,主客相谈甚欢,客人竟日淹留,人之情之神韵“见于言外”(2分)。

2.答案:前两句实写目见的近景,后两句虚写耳闻的远景,从铃声的“遥过”写到应驮安西的“遥思”,由实而虚,虚中有实。表达了诗人因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丝绸之路”早已闭塞阻隔,骆驼商队再不能到达安西的辛酸沉痛的感情

3.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国家南北分离,

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人民不能自由来往,

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分离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国家统一强烈渴望。

4.答案: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后两句虚写,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与愁苦的情景,虚实相生,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

5. 实写眼前所见的游人过往车马扬起的红尘,满眼佳木葱茏的骊山。虚写当年杨贵妃缢死马嵬的悲剧,交待驿使传送荔枝这一劳民之举。虚实结合,含蓄点出统治者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希望当今统治者能从中吸取教训。

手法题答案

1(1).(2分)C(“惯看宾客”句表明南邻家常有访客。)

(2).(4分)画线句描绘了一幅江村月下送别图:月色、村落、白沙、翠竹、渡口,营造了如梦幻般恬静的意境(2分),此景此境不由让人联想:“南邻”热诚好客,主客相谈甚欢,客人竟日淹留,人之情之神韵“见于言外”(2分)。

2.答案:前两句实写目见的近景,后两句虚写耳闻的远景,从铃声的“遥过”写到应驮安西的“遥思”,由实而虚,虚中有实。表达了诗人因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丝绸之路”早已闭塞阻隔,骆驼商队再不能到达安西的辛酸沉痛的感情

3.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国家南北分离,

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人民不能自由来往,

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分离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国家统一强烈渴望。

4.答案: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后两句虚写,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与愁苦的情景,虚实相生,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

5. 实写眼前所见的游人过往车马扬起的红尘,满眼佳木葱茏的骊山。虚写当年杨贵妃缢死马嵬的悲剧,交待驿使传送荔枝这一劳民之举。虚实结合,含蓄点出统治者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希望当今统治者能从中吸取教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