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研读,语文教师的基本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研读,语文教师的基本功

在语文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实施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决定了语文课的滋味与情趣,因而,阅读教学要做的最基础最细腻的工作,就是科学而艺术地进行课文研读。

一、课文研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古人云:“故书不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在新的理念倡导下,一篇篇课文承载了太多的价值取向,如果没有教学前老师对课文的深入品析、欣赏,就不可能有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灵动的互动交流,师生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课堂自然缺乏语文课堂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在今年的济南市小学语文课堂评优中,江洪春老师让每一位参评教师在课后提供一份详细的教材解读,其用意也是看执教者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对课文是否有足够的研读过程。这是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拿过一篇课文,自己还没读明白,就忙着看教参,找资料,上网搜寻各种教学设计。于是,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师手拿课本侃侃而谈,学生却无所适从,情感游离于文本之外,这是因为教师课前未从学生的角度研读课文;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了一个个繁琐的,学生无从分析的问题,一堂课忙忙碌碌,教学目标没有着落,课后题没有解决,尽在课本之外找教学素材了,学生得到的也寥寥无几,这是因为教师自己没有深度课文,未从作者与编者的意图去研读课文,没有准确把握本课的教学价值;学生谈到的一些精妙理解,或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不能给予学生更高层次的引导,更有价值的帮助,只能麻木地应付了事,这是因为教师没有细读课文,教学目标空洞,不具体,自己对课文理解不深刻,甚至有些偏颇,没有能力去因课堂生成而创造精彩教学。……

可见,虽然上课时人人有教案在手中,在课堂教学时,好的教学设计是否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就不一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高效的课堂来自教师课前对文本的解读程度。教学前,如果一位语文教师没有经历对一篇课文的阅读与分析,如何能做到课堂上有底气的情感渲染,适时点拨?如何能在课堂教学的高潮处推波助澜呢?应该说,教师语文的素养和钻研教材的功底,所下的功夫等,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深入细致的课文研读,是阅读教学设计的开端与基础,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

二、由浅入深,奏好课文研读三部曲

古人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这句话,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读“厚”,把每一篇课文读“薄”,这一厚一薄的过程放在课前,正是教师对一篇课文一步步进行研读的过程。我们应如何完成一篇课文的研读呢,我认为,至少应经历把课文读懂、读深、读细这几个层次。

(一)静心读书,把课文读“懂”

这让我又想到江洪春老师的一番激情讲说:“一个语文教师,你要是让我给你指导一堂课,你先给我把课文读明白、读出感情,达不到这个要求,别来找我。”这是江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独到见解,这也是一位从事三十多年语文教学研究专家指导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经验之谈。试想,如果连课文的字词都读不通顺,怎么可能谈得上理解?更如何作为师者去教学生呢?你是语文教师,就要去读课文,这是课文研读的第一功夫。这种功夫的练就,要求教师要静下心来,把文章作为一份文学作品去读、去品,能够把课文读懂。

拿过一篇课文,我们姑且不谈教师身份,仅作为一名读者,一个学生,不断地大声朗读,就像我们让学生读书一样,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一丝不苟,反复吟咏,甚至达到背诵的程度,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此基础上,初步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进而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再试想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的?读文思意,这是读者与作者倾心交谈的第一步。在反复阅读中,我们也像学生一样,对文中的泡泡语,对文后的思考题逐一进行分析,明白教材的内容、知识点,找准课文的文学价值及作为教材的编排价值取向,把握这一课要学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这也就达到了把课文读懂的目标。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我备课没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想读懂教材,我们首先要作为读者,作为学生,走进文本,再作为教师领学生走进文本,这是课文研读价值所在。

(二)潜心研读,把课文读“深”

教师毕竟是教师,我们不能仅停留在把课文读懂的程度。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我们要自觉发现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谋篇布局的方法,以及文中隐藏的要点和关键;我们还要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进行更深入的课文研读,去

考虑如何通过自己的研读去挖掘课文作为教材所蕴涵的教育价值,所能给予学生的有益的东西。

1、深入研读课文,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作者

文源于生活,作者在创作时他想要表达什么,课文中为什么这样说,往往有相关的背景;文如其人,作者的性情、爱好常常会影响着他的文学特色。如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是正确解读文本的法宝之一。有时,我们就需要细致全面了解文本作者或写作背景资料,这对我们准确把握课文的语言之义、情感之义很重要。

《生命生命》一课对生命作了理性的思考。生命是什么?课文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这三个小故事中,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如果仅从文本的角度理解,会感觉课文中所说的生命离我们的自身感受较远,无法深刻体会到生命多么神奇、生命多么美好!教学前,研读课文时了解到,作者杏林子12岁时染上类风湿性关节炎,致使全身瘫痪,腿不能行、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写作时要弯着背、弓着腰,比常人辛苦百倍。残酷的命运没有打倒她,而是用她所遭受的肉体苦难来体验生命的礼赞,用手中的笔来讴歌生命的美好。了解了她的经历再读课文,从文中的字里行间好像感受到了她那强有力的心跳,跳动的飞蛾带给她的感动。有了自己的研读经历,教学前布置学生去读杏林子的故事,阅读她的作品,使学生在阅读时也能站在杏林子的角度来体验、感悟生命的价值,更深刻、准确的理解思想内容。又如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看起来似乎是写景,如果你对作者以及作者写这首诗时的背景、心情有所了解后,就会感受到诗句中所隐含的充满诗意的依依惜别之情。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此时的孟浩然也已是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李白也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研读文本时认真地了解一下作品的时代背景,深刻地认识一下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的人文情怀、写作目的等等,会使我们对教材的解读真实、丰满、深刻。

2、深入研读课文,就要把握好课文的结构特点

叶圣陶先生说:“能把一篇文章的作者思路脉络讲的清楚的老师,就是最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