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一、社会互动的含义一般来说,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发生社会互动。

•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具有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大多数互动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流信息,而且还交流思想和情感。

•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

•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一)符号互动论1.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

符号沟通是将人从动物界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志。

2.基本观点•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要理解某个行动,就要对行动者赋予其活动的意义做出解释;•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修正、发展和变化的•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人们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3.两个主要派别・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以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

4.批评:•它将社会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际关系,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忽视了互动的内容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互动形式的重要影响•它所使用的一些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二)角色理论角色与互动的关系1.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

2.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三)参照群体理论1.〃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

社会学期末复习题

社会学期末复习题

社会学期末复习题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与社会关系的学科,涉及到社会结构、社会行为、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内容。

在社会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及应用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些社会学期末复习的题目,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1. 请解释社会结构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什么是社会化?简要说明社会化的过程以及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3. 请简述社会交往的概念,并列举不同类型的社会交往。

4. 什么是社会角色?请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人们如何通过社会角色来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5. 请解释社会化与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社会控制的作用和方法。

6. 解释社会变迁的概念,并提供至少两个导致社会变迁的因素。

7. 简述社会团体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一种社会团体的特征和功能。

8. 请解释社会分层的概念,并提供至少两个导致社会分层的因素。

9. 简述社会问题的概念,并列举一个当前社会问题。

分析该问题的成因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10. 解释社会机构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社会机构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影响。

11. 请解释社会行动的概念,并列举至少三个社会行动的类型。

12. 简要说明社会观察的概念及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3. 什么是社会文化?解释社会文化的维度以及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14. 简述社会认同的概念,并说明社会认同的形成过程和对个体的影响。

15. 请解释社会控制论的概念,并分析社会控制论对社会学研究的贡献和局限性。

以上是一些社会学期末复习的题目,涵盖了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希望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大家可以回顾和巩固社会学的知识,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参考教材、课堂笔记以及相关的学术资源,帮助深化理解。

祝大家考试顺利!。

社会学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学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学范围(论述题、简答题、概念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一、论述题1、请谈谈婚姻是什么?怎样正确地对待婚恋?(构成婚姻有三个要件::一是异性的结合,虽然世界上也有少数国家和地区认可同性恋合法,但一般认为同性之间不能构成婚姻;二是按社会认可的方式结合,并得到社会的承认;三是结合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家庭,因而需要承担与家庭有关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综上可以给婚姻做如下定义:婚姻是男女之间按社会认可的方式结合,并建立家庭的一种社会制度。

)( 一、树立正确人生观。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键的时期,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将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面。

恋爱是为了寻找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 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

所以大学生一定要正确对待恋爱,端正恋爱动机。

二、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有人调侃,大学生“郁闷”无非三种情况:失恋、找工作、评奖学金。

可以看出, 失恋确实是大学生遭受的最严重的挫折之一。

对大学生而言,需要拥有一个乐观的生活态度,正确认识自我,培养与异性交往的能力。

这样,才能使恋爱变得和谐,并减轻恋爱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三、正确对待恋爱挫折。

爱情是以双方的爱为基础的,失去任何一方,爱情就失去了平衡,恋爱即告终止。

大学生应该正确对待恋爱挫折,不要过分地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也可以通过做其他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还可以暂时离开熟悉的环境,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欢乐的新环境中去,多交新朋友、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娱乐活动,这些都有助于走出失恋的阴影。

四、用责任心做爱情的保护伞。

大学生情侣之间要有愿意为对方负责的态度,并用责任心做爱情的保护伞。

自觉抵制各种黄色书刊、色情网络的侵袭,主动承担爱情的权利和义务,掌握好与恋人交往的礼仪方式和道德规范。

在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基础上发展双方的感情,用理智控制情感,防止出现行为偏差。

)2、以你的理解论述社会流动的意义(一个社会中社会流动的状况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首先,对个人来说,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去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只有在具有较多社会流动机会的社会中,人们的这种愿望才可能正常实现,同时,只有存在正常流动的可能性时,个人的积极性才可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个人的才能才会得以很好的发挥。

社会学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学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学期末复习资料72个概念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以深刻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2.社会:在社会学看来,社会是人类的生活共同体。

一个特定的社会都是处于特定时空领域内的、享有共同文化、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本前提并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的社会关系,就构成所谓社会。

3.文化:文化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文化是一种人为的事实。

文化是后天生的,可习得的,而不是通过遗传天生具有的。

文化通过象征系统才得以呈现,其中最重要的是符号、文字、语言。

4.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

社会结构可以分为宏观社会结构和微观社会结构,宏观社会结构指社会的整体结构,微观社会结构主要是指社会的各种要素或基本单位之间的结构现象。

5.传统社会:社会学家把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归结为传统社会,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受自然经济形态的束缚,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以血缘、地缘关系作为维系社会关系的主要纽带,社会流动缺乏,具有“熟人社会”的特征。

6.现代社会:将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发展阶段归结为现代社会,以工业化生产为主导,生产力巨大发展,具有“陌生人社会”的特点,还结合了法律和其他制度来维护社会。

7.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着重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侧重于对个人、群体、组织在行动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现象、方式、规则、秩序等方向的研究。

8.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个人形成个性和自我、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

9.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社会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联系的总称。

社会交往与互动是社会关系的生成和实现机制。

10.社会网络:社会关系的纵横交错构成了社会网络,这种网络对于置身其中的社会行动者的意识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具有多样性。

《社会学》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学》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学》期末复习资料单、多选1.西方社会学的社会观:社会唯名论(卢梭和达尔德)、社会唯实论(斯宾塞和涂尔干)、功能主义(斯宾塞和帕森斯)、冲突理论(刘易斯和科塞)2.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广泛性、现实性3.社会学的功能:促进个人的社会性发展、进行社会管理与社会控制、参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决策与规划工作、帮助发展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4.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中心论(孔德)、平列论(涂尔干)、特殊论(郑杭生)5.社会学的创立、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及观点: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斯宾塞被西方认为是继孔德之后对建立社会学贡献最大者、法国迪尔克姆是现代社会学的真正创始人之一、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公认的西方现代社会学奠基人6.美国现代社会学的主要流派:1.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野顿)、社会冲突理论(达伦多夫)、符号互动理论(布鲁默、戈夫曼)、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布劳)7. 6.1896年谭嗣同在他所著的《仁学》一书中,最先采用了日文的“社会学”一词8.7.1913年,上海沪江大学创立社会学系,这是我国最早的一个社会学系9.社会化实现的方式或途径:社会教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工作单位)、个人内化(模仿、评价、角色扮演、自居、自我欣赏)。

社会教化是内因、个人内化是内因10.角色扮演:角色确定、角色学习、角色实践11.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紧张、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12.社会互动方式:暗示与模仿、竞争与合作、冲突与调适、强制与服从13.家庭形式: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14.家庭的结构与类型:家庭结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其他的家庭关系);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15.社会组织的要素:组织目标、行为规范、人员组成、权力结构16.梅奥的科学管理理论:社会人理论、非正式组织理论、满足理论17.巴纳德的管理理论:权威接受理论、组织平衡理论、非正式的组织理论18.麦格雷戈的“X理论”(对下属严格要求、控制,甚至以惩罚相威胁,以提高工作效率);“Y理论”(关心下属,建立和发展信赖亲密的人际关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19.社会分层的标准和模式:社会分层理论由德国韦伯最早提出(三重标准:财富、声望、权力)20.在社会学研究中最先使用社区一词是德国社会学家F.腾尼斯21.社区的构成要素:一定数量规模的、参加共同社会生活的人群;一定界限的地域;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社会生活服务设施;一套相互配合的、适合社区生活的制度与相应的管理机构;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2.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概念系统、规范系统、组织系统、设备系统23.社会制度的特点:普遍性、变异性、相对稳定性、阶级性24.文化的横向结构:观念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25.文化的横向结构:文化特质、文化集丛、文化模式26.社会控制,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1901年提出的27.社会控制的方式:习俗、道德和宗教的控制;政权、法律和纪律的控制;社会舆论和群体意识的控制28.社会问题的特征:普遍性、复杂性、时代性、多样性、破坏性29.社会问题的类型:综合性社会问题、具体性社会问题30.1601年英国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开端31.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全球范围的社会保障活动的兴起32.社会保障的内容:社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和抚恤制度3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维护了社会公正;保持了社会稳定;推动了社会发展34.社会变迁的内容:社会基本制度的变迁;社会基本结构的变迁;社会基本面貌的变迁;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与生活方式的变迁35.社会变迁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36.社会变迁的形式:社会进化;社会改革;社会革命;社会倒退37.信息社会论:美国托夫勒出版的《第三次浪潮》和1982年奈斯比特出版的《大趋势》,是系统论述信息社会化的代表作38.“后工业社会”的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1959年提出简答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①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②劳动是全部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一,劳动是使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决定力量;第二,劳动是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第三,劳动不断地改造和完善社会,推动着人类发展);③人类社会发展史一个自然历史过程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①塑造独特人格,获得完美自我;②接受价值规范,实现文化转移;③培养社会角色,完成世代交替3.社会互动的动因:①社会需要时社会互动的内因——根本原因;②社会刺激是社会互动的外因;③文化认同是社会互动的关键4.初级社会群体的含义和特征:①初级群体的规模比较小;②成员间直接的面对面互动;③群体的整合度高;群体控制的非规范性5.家庭的社会功能:①性和生育功能;②生产与经济合作的功能;③精神生活的功能;④教育的功能;⑤赡养老人的功能6.官僚制管理方式(科层制):①明确分工;②明确的职权等级划分;③具有明确稳定的规范;④公司关系的分离;⑤任人唯贤;⑥固定的薪金和按照资历政绩晋升制度7.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①生理的需求;②安全的需求;③爱的需求;④尊重的需求;⑤自我实现的需求8.农村社区的特征:①人口密度稀疏,社区成员异质性低;②家庭功能健全,血缘关系浓厚;③社区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生活节奏较慢;④社区生活水平较低;⑤社区文化有地方特色和传统特色,人际关系密切9.城市社区的特征:①城市是政治中心和社会管理中心;②城市是人口和社会活动高度聚集的场所;③社会组织复杂;④基层社会组织是城市社区的基本构成单位;⑤城市社区成员异质化程度高,生活方式多样化;⑥城市中人际关系以业缘为主,人际交往以“感情片面投入”为主10.社会制度的功能:①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②提供社会化的行为模式;③社会整合作用;④传递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11.社会控制的类型:①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②硬控制与软控制;③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④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12.社会控制的功能:①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②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③促进社会的正常发展;④社会控制的反功能13.我国的人口问题:①人口问题是我国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②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和特征【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⑵人口素质虽然大幅度提高,但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⑶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东部稠密西部稀疏;⑷城镇人口比重偏低,人口城市化进程缓慢;⑸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③我国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⑴人口的不断膨胀,给我国人民的就业造成很大的压力;⑵人口的不断膨胀,限制了资金的积累和经济的发展;⑶人口的不断膨胀,影响了消费基金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⑷人口的不断膨胀,导致人口对自然资源乃至整个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⑸人口老龄化影响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和解决养老问题】14.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①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②必须继续坚持喝完善计划生育政策;③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不断提高人口素质;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小集镇,加快推进人口城市化的进程15.城市化的原因:①产业革命是城市化的前提;②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③现代工业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④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必要条件16.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针:①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③积极发展小城镇17.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①科学技术的现代化;②经济发展的工业化;③政治制度、政治生活的民主化;④社会生活空间的城市化;⑤社会生活方式的现代化;⑥社会成员与教育的现代化18.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①坚持从实际出发——基本出发点;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本立足点;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基本内容;④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基本国策;⑤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基本目标19.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①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能源交通基础工业发展;③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⑤加快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从系统的社会整体出发综合地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动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社会学考试复习题

社会学考试复习题

社会学考试复习题
导论:
社会学考试是测试学生对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了解和应用
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些复习题涵盖了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原理,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学领域的理解,并为考试做好准备。

第一部分:理论概念
1. 什么是社会学?以及它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是什么?
2. 解释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概念。

3. 什么是社会规范?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
4. 解释社会化的过程以及它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5. 解释社会行动和社会交互的概念,并分析它们在社会中的重
要性。

第二部分:研究方法
1. 什么是社会学研究方法?列举并解释常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2. 解释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区别,并给出例子。

3. 解释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并讨论它们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

4. 什么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它们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和优缺点是什么?
5. 讨论调查研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社会学的分支
1. 解释家庭和婚姻的社会学理论,并讨论家庭和婚姻对社会的重要性。

2. 解释犯罪和社会控制的社会学理论,并探讨犯罪率和惩罚制度的影响因素。

3. 分析社会不平等的概念,并解释种族、阶级和性别不平等的原因和后果。

4. 解释教育和社会变革的关系,并讨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 解释社会变革的概念,并讨论技术发展、全球化和文化变革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目及答案

概念1、社会学研究的价值社会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生活。

首先,社会学可以使我们从其他的而不是自己的主观观点来了解社会世界;其次,社会学能够为我们提供自我启蒙,即增加对自我的理解;第三,社会学研究为评估政策的成效提供了有用的工具和实际的帮助。

2、社会学想象力社会学想象力——社会联系、社会背景、社会结构。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够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

因此,具有社会学想像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从而看清自己。

社会学的想象力或者说社会学视角,有助于我们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更广阔社会的问题。

社会学想象力——社会联系、社会背景、社会结构3、“安乐椅〞哲学孔德认为答复下列问题的正确方法是把科学方法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正如科学的观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他认为科学的观察也可以解释社会的根本定律——安乐椅哲学。

孔德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要改造整个社会,使之成为一个更加适合人们生活的地方4、社会学的经典理论三种主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库利、米德考察小规模社会互动模式,研究人们如何使用符号以形成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并互相沟通。

功能主义---孔德、斯宾塞考察大规模社会互动模式社会是由相互联系、协同发挥作用的各个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冲突理论----马克思考察大规模社会互动模式认为社会是由剧烈争夺稀缺资源的竞争性群体构成的,本质是对权力的争夺5、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

社会学创始人法国人把科学方法应用到社会世界的想法,也就是所谓实证主义,是由孔德首先提出斯宾塞英国人社会学第二创始人反对孔德关于社会学应指导社会改革的主张认为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适者生存——社会达尔文主义6、新教伦理韦伯不同意马克思关于经济是社会变迁核心力量的主张。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学校用)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学校用)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学校用)一、单选题1.当代社会分层的首要标准是()A、职业B、收入C、教育D、权力参考答案:A2.社会化的落脚点和结果是()。

A、培养社会角色B、传递社会文化C、完善自我D、教导生活技能参考答案:A3.当收入不足以支持人的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营养时,即是()A、绝对贫困B、相对贫困C、物质贫困D、精神贫困参考答案:A4.1891年()在广州自办的长兴学舍开设“群学”课程。

A、康有为B、谭嗣同C、章太炎D、吴建常参考答案:A5.在所有的符号中,()是最重要、最系统的符号。

A、语言B、文字C、声音D、图画参考答案:A6.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哪一书中()。

A、《实证哲学教程》B、《社会学原理》C、《社会学方法论》D、《经济与社会》参考答案:A7.霍桑实验提出了()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动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参考答案:B8.为社区这一概念加上地域含义的学者是()A、滕尼斯B、帕克C、费孝通D、韦伯参考答案:B9.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A、社会角色的确定B、社会角色的表现C、社会角色的扮演D、社会角色的失调参考答案:C10.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A、6月5日B、8月15日C、9月11日D、12月9日参考答案:A11.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个人内在的过程引起的学者是()A、罗伯特·默顿B、西塞·朗姆布罗索C、弗洛伊德D、汉斯·艾森克参考答案:C12.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的是()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参考答案:D13.同辈群体的影响在()达到最高峰A、儿童期B、青春期C、中年期D、老年期参考答案:B14.下列行为属于中性越轨的是()。

A、男青年留长发B、犯罪行为C、吸毒D、侵吞公款参考答案:A15.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A、组织成员B、组织目标C、组织结构D、组织章程参考答案:A16.中年期的社会化偏重于()。

社会学期末复习题

社会学期末复习题
化,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 10
色的文化
家庭结构的类型(必考)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关系的整合状态 和程度。家庭结构的类型包括:
主干家庭
核心家庭 联合家庭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01 组织目标 02 正式规范 03 权威的领导体系 04 物质设施与技术条件 05 组织环境
农村社区的特点
01
人际关系以血 缘关系为基础 ;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
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笔试:总分70分
1
课堂加分奖励:不定
4
(这一项可能会让一些
优秀的同学最后总成绩
超过100,那么均按100
分计算)
案例发言:总分20分
2
3
考勤:总分10分,缺一 次扣掉一定分数
A
名词解释:5分*6 个=30分
C
简答题:10分*4 个=40分
论述题:15分*2 个=30分
简答题
社会的特征(必考)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 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文化的特征
文化具有可习得性:符号性学习、 0 1 意义性学习
文化具有象征性:人类在创造文化 03
B
一、考试重点
社会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方式为基础 的、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 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名词解释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 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 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46.华师《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

46.华师《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

《社会学》期末复习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科层制优点的是()A.严密性2、当组织首次建立时,组织目标弹性比较大,成员选择行动的空间自由比较大。

随着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明确和互动关系的模式化,非正式事务的处理方式发展为正式规则。

这个过程就是组织的()A.制度化3、主张将功能论和冲突论的观点结合起来能够更好解释社会分层现象的学者是()D.伦斯基4、孔德的代表作是()C.《实证哲学教程》5、社会控制理论家赫希在《少年犯罪原因》中提出制约人们犯罪的重要因素是()A.社会纽带6、正因为存在随意踩踏草坪、在草坪上饮食等损毁草地的行为,才会确立“请勿践踏草坪”的规范。

这说明社会越轨()A.有助于澄清并定义社会规范7、以下属于先赋角色的是()A.贵族8、正式控制最严厉的手段是()D.法律9、下列属于进行定量研究的研究方法是A.问卷调查10、将群体划分为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的依据是()D.成员互动的正式化程度11、某些行为客观上确实偏离规范,但没有人发现,或者知情人没有提出异议。

这种越轨行为属于()B.秘密越轨12、谢里夫的自动移动光效果研究发现,个体因受到群体影响和压力,会在知觉、判断及行为上倾向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

这种行为属于()C.从众13、采取功能论视角分析文化的代表认为是布朗和()B.马林洛夫斯基14、在社会学家眼里,下列关于越轨的说法正确是()B.我们的行为是否属于越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环境与文化15、适合雪球抽样的情况是A.调查城市中的乞讨人员16、城市中的居委会的辖区,属于()D.法定社区17、正规教育阶段的社会化属于()A.预期社会化18、根据角色的规范化程度,可以将社会角色分为()B.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19、商人这类角色属于()D.功利性角色20、从社会互动的角度来看,个人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维系的基本前提,社会互动最恒常、最普遍的形式是()B.合作21、涂尔干的实证社会学研究的典范是()B.《自杀论》22、关于自致角色与先赋角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主要是自致角色23、一般认为,最早使用“社会互动”的社会学家是()A.齐美尔24、某个关于社会越轨的理论,指出个体正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学习犯罪行为,并发现有些企图纠正越轨的地方实际上也在传授越轨。

《社会学》考试复习资料

《社会学》考试复习资料

《社会学》考试复习资料社会学第一章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国外①社会及社会现象②个人及其神会行为③其它国内①社会及社会现象②个人及其社会行为④其它正确把握社会学对象:社会学研究对象具有广泛性;社会学研究视角具有多维性;社会学这门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①应该肯定社会学有它独特的研究对象②众说纷纭是社会学走向成熟的表现③对社会学研究方向不应该强求一致第二章1.什么是社会,其基本特征有哪些?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以一定质量和数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相互交往和运动发展的社会关系体系。

特征:①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人是社会关系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②社会是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的联系形成整个社会系统③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④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⑤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⑤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2.社会结构是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也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3.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固定化的较为持久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社会制度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系。

4.社会系统有哪些功能?①整合功能: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组成一种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局面。

社会的整合包括文化的整合、规范的整合、观念的整合和功能的整合。

②交流功能;③导向功能:包括法律的导向、舆论导向、和习惯导向;④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5.简述关于社会构成要素和社会类型的理论社会构成要素:①自然资源②人口资源③文化资源社会类型的理论:⑴伦斯基的社会类型划分(根据人类赖以生存的方式):①狩猎社会与采集社会;②畜牧社会;③初民社会;④农业社会;⑤工业社会;⑥后工业社会。

社会学期末复习试题

社会学期末复习试题

社会的功能与失调
功能
指系统在其所处环境中对某一或某些外界输入所做出的反应性表现,以及所发挥的作用或效能。
正功能与反功能
正功能是指某一社会结构或过程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反功能则是指某一社会结构或过程对社会发展所产生 的消极作用。
失调与整合
失调是指某一社会结构或过程的功能发挥出现障碍,导致社会的正常运行受阻;整合是指通过各种方式 将不同的社会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
06
城市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总结词
城市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城市社会生活、城市 发展与城市治理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城 市居民、城市社区、城市经济、城市政治等 方面。
详细描述
城市社会学主要关注城市中的社会现象和社 会问题,如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流动、城 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城市经济结 构、城市政治体制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 究,城市社会学旨在揭示城市社会发展的规 律和特点,为城市治理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城市社会问题与治理
总结词
城市社会问题主要包括贫困、失业、犯罪等,这些问题 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有效的城市治理是解 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详细描述
贫困是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在一些老旧 城区和棚户区。解决贫困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 同努力,如提供社会保障、发展经济等。失业问题也较 为突出,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时期,政府应采取措施促进 就业,提供职业培训和创业支持。犯罪问题一直是城市 治理的重点,需要加强法治建设、社区警务等措施来降 低犯罪率。
包括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市 场交易等的变化,推动社会经 济形态的演进。
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动力
科技进步与创新

社会学期末考复习资料1

社会学期末考复习资料1

社会学第一章:认识社会学第一节社会学是什么一、社会学社会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具体社会科学。

研究对象:社会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双向运动的机制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功能作用:1.认识和改造社会学2.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第二节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一、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1.形成背景:①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变迁的产物;②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③社会统计的发展;④各种社会理论思想的丰富发展。

2.思想理论基础:古希腊关于社会的思想;法国启蒙思想;社会契约论;苏格兰启蒙思想;实证主义和圣西门的工业社会观。

3.西方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①孔德提出:把社会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类社会的学科;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方法;试图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

②斯宾塞:社会有机论;社会进化论。

③迪尔凯姆:社会事实论;社会团结论;宗教论;给予了社会学具体的研究范围和特定的方法。

④马克思韦伯:理解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思想:传统权威;魅力权威;法理权威;二、当代社会学的发展1.主要流派:①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第一,社会行动论第二,一般系统理论默顿:第一,中层理论;第二,均衡功能论。

②社会冲突理论③社会交换理论④符号互动论⑤社会批判理论⑥后工业社会理论⑦后现代理论2.发展特点:①实用化②定量化③多元化④本土化三、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1.在旧中国的产生:①资产阶级社会学的传入和发展;②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和发展。

2.新中国的产生:第三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①概念:就是人们了解、认识社会的活动。

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直接的搜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真是情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过整理。

分析、科学地阐明社会的状况及其变动的规律的认识活动。

②特点:直接从现实社会中收集资料并对之进行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以认识社会现象为目的。

2.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方法和技术3.理论构建4.“科学环”“研究圈”第二章文化、宗教与社会第一节文化与社会一、文化概念: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开发的过程取得的成果。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人口、环境、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文化)第一节人口(定义: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一、人口规模(数量)与人口结构1、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2、人口性别结构性别比:表示人口中的男性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是女性人口中男性人口数的百分比(人口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人口性别比根据统计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婴儿性别比、结婚年龄性别比男女两性的平衡发展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二、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世界人口分布受到三条气候线的决定性影响,即寒冷线、干燥线和湿热线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2、人口迁移(动态的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理论主要研究:迁移者、迁移动机、迁移过程和迁移结果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环境容量;人口经济容量“迁移利益差异比较选择原理”:从迁移中获得的利益是否会大于将损失的利益三、人口转变与老龄化1、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论/人口转变)是关于人口发展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之过程的一种理论2、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1)、老年抚养系数提高,影响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2)、由此影想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3)、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4)、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由此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倡导健康老龄化,挖掘人力资本潜力四、人口健康1、人口预期寿命:是综合反应人口健康水平的平均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2、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联合国在1990年提出了健康老龄化:(1)、老年人个体健康,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2)、老年人口群体的整体健康,健康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与社会整体相协调(3)、人文环境健康,营造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积极老龄化: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是指老年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第二节环境一、环境及其社会功能1、环境的定义: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2、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曾经试图用模型呈现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运行何发展的功能,他认为:环境服务于人类的功能包括:供应站、居住地、废物库ps: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二、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1、关于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理论:邓肯POET(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模型(生态复合体)该模型中:(1)、每个要素都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2)、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人口(P)的增加可以创造技术(T)变迁的压力以及扩大城市化(O)的需要,由此导致更多污染(E)的产生从人口、技术、文化、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及相互作用角度来分析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开启了环境社会学中的人类生态学派2、关于人类社会对环境系统的影响的理论:IPAT(环境影响-人口-富裕程度-技术)模型I=PAT该模型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增长或资源消费增加,制造污染的技术使用增加,都将导致环境影响和破坏的扩大同时表明,富裕的生活方式比不富裕的生活方式消费了更多的资源,制造了更多的污染。

2023年社会学最全面的复习资料

2023年社会学最全面的复习资料

2023年社会学最全面的复习资料
本文档旨在为2023年社会学考试提供全面的复资料。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主题和内容,供您参考和复:
1. 社会学的定义和基础概念
-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和目标
- 社会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 社会学的重要学派和思想家
2. 社会结构和组织
- 社会组织的类型和特征
- 社会角色和社会身份
- 社会层级和社会阶层
- 社会团体和社会关系
3. 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
- 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 社会变迁的模式和趋势
- 社会发展的理论和观点
- 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挑战
4. 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
- 社会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 主要社会问题的原因和后果- 社会政策的目标和手段
- 社会政策的实施和评估
5. 文化和社会认同
- 文化的定义和要素
- 文化的传播和变化
- 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 社会认同和多元文化主义
6. 社会控制和社会变革
- 社会控制的方式和机制
- 社会正常和社会异常行为- 社会变革的原因和过程
- 社会变革的影响和后果
请根据个人需求和重点进行阅读和复习,加强对每个主题的理解和掌握。

祝您2023年社会学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社会学教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教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教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以下哪位学者?A. 卡尔·马克思B. 埃米尔·涂尔干C. 马克斯·韦伯D.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2. 社会结构的构成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人口B. 规范C. 宗教D. 经济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化的基本功能?A. 文化传承B. 个性发展C. 社会控制D. 经济发展4. 社会分层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维持社会秩序B. 分配社会资源C. 促进社会公平D. 激励个人努力5. 社会问题的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普遍性B. 社会性C. 争议性D. 个体性6. 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合作B. 竞争C. 冲突D. 独立7. 在社会群体中,哪种类型的群体是最小的基本单位?A. 初级群体B. 次级群体C. 参照群体D. 社会阶层8. 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技术革新B. 文化传播C. 人口增长D. 自然灾害9.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控制的手段?A. 法律B. 道德C. 信仰D. 暴力10. 社会角色的失调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角色冲突B. 角色不清C. 角色中断D. 角色增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化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2. 描述社会互动中的“镜中我”理论。

3. 解释社会不平等的成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社会网络的作用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 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社会学教程期末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D4. C5. D6. D7. A8. D9. D10. D二、简答题1.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文化、规范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它对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形成社会角色和维持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2. “镜中我”理论是乔治·赫伯特·米德提出的,它认为个体的社会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来认识自己。

社会学 期末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 期末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社会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B. 研究人际关系的科学C. 研究社会问题的科学D. 研究心理学的科学答案:A2.社会学的核心理论是什么?A. 功利主义B. 人类互动C. 结构功能主义D. 社会边界答案:C3.什么是社会化?A. 个体在社会中通过学习和适应获得特定的社会角色和行为B. 社会中的个体互相影响和塑造彼此行为和思维方式C. 个体通过社会关系和互动形成社会身份和认同D. 个体在社会中追求个人利益和满足答案:A4.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社会结构B. 社会变迁C. 社会问题D. 以上都是答案:D5.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实地调查B. 实验研究C. 文献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1.请简述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分支学科。

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而逐渐兴起。

最早的社会学思想家包括康德和孟德斯鸠。

随后,社会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的研究领域也扩展到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等方面。

现代社会学可分为结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冲突理论等分支学科。

2.请简要解释社会化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中通过学习和适应获得特定的社会角色和行为的过程。

这个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媒体、同伴、文化等。

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到的社会化机构,家庭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对个体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教育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教育可以帮助个体适应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媒体通过传播信息和价值观也对社会化有一定的影响。

同伴关系也对个体的社会化产生影响,个体通过交往和互动与同龄人学习社会角色和行为方式。

文化也是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化方式和价值观有所不同。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对社会学的理解,阐述社会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社会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甄选

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甄选

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优.选) 1.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的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躯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2.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3.社区发展:也称社区发展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有问题的社区,通过启发和教育,协助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发挥社区合作精神、动员社区内外资源、有计划的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4.规则系统:社会制度都包含着一整套活动规则即规范系统,用以规定在这个制度笼罩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相互关系(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等)以及人们各自的行为模式。

5.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6.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它是与农村社区不同的另一类人类居住空间和生活组织形成。

7.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乃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

它是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概念。

8.越轨行为:也称违规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

越轨行为是针对具体条件下的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言的,它是对社会或群体所期望的角色行为的偏离。

9.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状态。

它包括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由哪些成员组成和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成。

10.人文区位学:又称人文生态学,是指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是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其注重研究不同人群在地域空间上的居住与活动分布,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的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躯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2.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3.社区发展:也称社区发展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有问题的社区,通过启发和教育,协助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发挥社区合作精神、动员社区内外资源、有计划的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4.规则系统:社会制度都包含着一整套活动规则即规范系统,用以规定在这个制度笼罩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相互关系(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等)以及人们各自的行为模式。

5.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6.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它是与农村社区不同的另一类人类居住空间和生活组织形成。

7.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乃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

它是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概念。

8.越轨行为:也称违规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

越轨行为是针对具体条件下的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言的,它是对社会或群体所期望的角色行为的偏离。

9.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状态。

它包括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由哪些成员组成和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成。

10.人文区位学:又称人文生态学,是指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是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其注重研究不同人群在地域空间上的居住与活动分布,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1.“第三次浪潮”: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人类从农业革命文明,进入工业革命文明,又进入新技术、新材料开发的文明时期,他称该时期为“第三次浪潮”。

也有人称之为“第四次产业革命”.12.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

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13.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14.制度化优先:是指当社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有一种比较定规的社会规范占优先地位,这种现象称为制度化优先。

15.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16.优势需要: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17.社会交往: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18.科层制:是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19.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20.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的约束.21.社会问题:是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社会问题既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人们心理反映的问题22.贫穷文化论:从文化的角度解释贫穷现象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之所以长期和世代贫穷,是因为他们拥有特有的贫穷文化.23.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24.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25.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人们生活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与特征.26.全球发展理论:是把全球看成一个整体,提出了各种全球性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全球系统观点.全球发展理论的一个突出的研究机构是罗马俱乐部.1.社会角色:由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社会期望和个体的行为模式之间的统一。

1)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密切相关;2)角色是一种社会的客官期待;3)角色是一种个人的主管表演。

2.继续社会化:一个人在完成基本社会化之后,为适应社会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是一种成年期的社会化。

3.群体领袖:社会群体中提供了这样一种职位,使某部分人能对另一部分人实施权利,称这部分人为群体领袖。

4.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员之间,以压制对方或发泄敌对情绪为目的,直接或间接的身体接触,包括推揉拉扯殴打残害等方式,分为理性暴力和非理性暴力两重性。

5.角色丛:围绕主要社会地位而存在的诸多社会角色的集合。

为了说明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角色行为的多样性,社会学家用角色丛这个词来描绘与行动者的各个身份相联系的所有角色的集合。

6.再社会化:有意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重新学习和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1)强制性(监狱,劳动改造等)2)非强制性(改革开放后,新兵入伍,移民国外)7.差序格局: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关系为本位的社会,人们的社会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逐渐推出去的,整个社会就是私人关系构成的网络,费孝通成此为差序格局。

8.同辈群体: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类似的人组成的,非正式初级群体。

不一定是亲密的朋友。

9.角色失调:人们扮演角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出现矛盾,障碍,甚至失败。

1)角色冲突2)角色紧张3)角色中断4)角色失败10.社会互动:社会成员,针对他人采取的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做出反应的过程。

11.社会群体:社会成员之间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组成的,彼此有共同行为模式的共同体。

12.社会行动:行动者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采取手段,并对客观情境条件加以控制和利用,并遵循一定规范的行动。

13.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社会群体的特征之一。

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说这个群体是具有凝聚力的群体。

群体凝聚力不仅反应在群体的团结,还可能出现对其他群体的排斥倾向。

意义:是维系群体存在的基础;保持群体的整体性,协调性,统一性;控制群体成员,使其有自信心和安全感。

14.趣缘群体:与地缘,血缘群体一样,是群体的一种类型。

形成的原因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因此群体成员的多样性程度相对较高。

1.马克思主义著作里对社会的解释主要分三点:他认为一是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二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自身,创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组成了不同于其他动物靠本能而结合的社会;三是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2.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表现在:一是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人的行为追求一定的目的,包括物质利益,成长条件,社会关系和精神食粮,这些目的构成人们行为的动力,构成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进取的,积极的动力源泉.二是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三是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3.社会交往的意义表现在:一是人类离不开交往.二是社会交往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条件,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习得知识,形成自我概念并认识自己.三是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同代人交往可以扩大文化的享用范围,不同世代间的交往可以传递社会文化.四是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人们通过交往而形成社会关系,进而形成社会.人们的共同活动或交往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一是传授生活技能.包括基本生活的各种动作技巧,社会交往技能,即学习语言和其他文化,谋求一定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二是教导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它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的关系,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学习这些规范,才能同他人交往共事.三是指点生活目标,生活目标即人生观,一个人的人生观对于他的一生有重大影响,如何通过社会化指点青年人生观的健康发展,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四是提供角色人选,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5社会组织的含义及特征:社会组织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特征:一是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二是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三是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四是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五是成员的可替代性强.6.道德与法律作用的区别:道德与法律在产生的时间,形成的方式上都有不同.道德产生的时间早于法律,并且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是自发形成的,而法律在人类社会中不是永恒的.具体说来区别在于: 一,二者作用的范围不同.道德比法律作用的范围要广泛得多,不道德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而法律只干涉破坏它所维护的社会秩序,触犯法律的那些行为,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二,二者被支持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强制的力量来支持的而道德靠社会舆论的力量来支持的. 三,二者的作用的性质和控制的强度不同.法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人们一定行为的限制和禁止,违法者就要被处罚,甚至剥夺生命,而道德则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示范和劝阻,违反道德的人仅受到社会舆论的攻击.7.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化的关系: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历史上三次大分工,使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因而一般说来社会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化就越复杂;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职业的内部也有分化.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8.社会制度的构成:社会制度是一个系统,它是由各种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概念系统,它是说明该社会制度存在的理由,及它所起的作用的一套理论.这些理论支持和维护该社会制度的存在.它包括社会学说,社会理论,社会价值观等.规则系统是一整套用来指导人们行为的规则.作为人们以往活动经验结晶,它指出在既定情况下人们该如何行动以保证更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9.社会问题产生的一般原因:有两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