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正式)
13-32进货查验制度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一、采购物资分类品控部负责制定采购物资技术标准及《合格供方名录》,根据其对各种乳制品质量的影响,将采购物资分为三类:a. 重要物资:构成各种乳制品的主要成分或重要成分,直接影响乳制品饮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的物资;b. 一般物资:构成最终产品非主要成分的物资,它一般不影响乳制品的质量或即使略有影响,但可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物资;c. 辅助物资:非直接用于产品本身的起辅助作用的物资。
二、供方的验证和评审1.采购部根据采购物资技术标准和采购申请,通过对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期等进行比较,选择合格的供方,填写“供方评定记录表”。
对同类的重要物资和一般物资,应同时选择两家以上合格的供方。
采购物流部负责建立并保存合格供方的质量记录。
根据《合格供方名录》规定的产品类别,明确对供方的控制方式和程度。
2.对于提供原料奶的供方,除进行实地考查并进行养殖指导外,还应达到下述要求:1按本公司规定要求饲养,不滥用抗生素等违禁药品;2按本公司要求定期出具防疫部门的检疫证明;3.各种辅料、包材和添加剂的供方,应提供充分的质量证明文件,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必须选择具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适当时包括以下内容(其中a、b项是必备项),以证实其质量保证能力:a. 具有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b. 具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卫生、检疫合格证明;C. 供方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能力等情况;d. 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或产品认证的供方;4.对第一次提供原料奶的奶户,除提供防疫部门的检疫证明材料外,还需经样品化验,化验合格才能供货。
步骤如下:a. 新奶户根据技术要求提供少量样品;b. 质检中心按照国家标准化验,出具相应的化验报告,并填写“供方评定记录表”中相应栏目,反馈给采购物流部。
c. 样品如不合格可再送样,但最多不能超过两次。
d. 样品化验合格后,采购物流部将供奶户列入“合格供方名录”并与供奶户签定供奶协议。
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3篇)
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一、为了使选购的原辅料(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能够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单位购进的原辅材料一律应当进展实地查验,经过验证前方可入库。
三、在进货查验原辅材料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时,应查验供货方主体资格的合法有效证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的相关文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记录生产许可证编号、复印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以备日后检查。
四、进货查验记录包括以下内容。
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进货日期以及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及批号、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对本企业自行检验食品原料的,要记录检验结果集保存检验记录。
其中,中应当注明供货者联系和。
五、对原辅材料包装标识进展查验核对,主要查验内容包括:(一)查验包装标识是否有中文标注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是否在包装上显著位置清楚标注净含量、规格、型号等工程。
(二)(三)是否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说明、产品执行标准、质量等级。
经感官鉴别是否存在霉变、生虫、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特别。
(四)(五)是否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质量状况。
是否存在应当检验、检疫而末检验、检验,是否伪造检验、检疫结果,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状况。
(六)进口产品是否有中文标注的原产国国名或者地区名已经在中国依法登1 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名称和地址。
(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必需经过检验检疫的,必需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选购。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由供货者供给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方可选购进货。
六、应加强原辅材料的外观质量检查,对包装不严、破损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准时予以处理;对过期、变质的,不得入库,并马上停顿进货和使用,进展返厂或无害化处理。
七、在进货查验时,觉察产品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应拒绝验收。
觉察有假冒伪劣时,应准时报告。
八、进货查验记录应照实记录进货时原始状况,不得涂改,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模版(2篇)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模版第一部分:制度背景1.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原辅材料的进货查验流程,确保所进购的原辅材料符合公司的质量标准,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原辅材料进货的部门或岗位。
1.3 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本制度的执行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
第二部分:制度内容2.1 进货查验前的准备工作(1)制定进货查验计划,明确进货查验的时间、地点和责任人。
(2)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制定进货查验的标准和方法。
2.2 进货查验流程(1)确认供应商的合法性和信誉度。
(2)核对进货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是否与合同或订单一致。
(3)对进货物料进行外观和质量检查,包括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无破损,内包装是否密封,物料是否有异味、霉变等不正常情况。
(4)抽样检验,将进货物料按照一定数量抽样送往公司实验室进行检测,确保物料符合公司质量要求。
(5)对于需要质量检验的进货物料,质检部门进行进一步的质量检测,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外观等方面。
(6)记录检验结果。
2.3 进货查验的结果处理(1)如果进货物料符合质量要求,按照标准程序入库,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2)如果进货物料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要求,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记录相关信息。
(3)根据供应商的处理意见和公司的要求,进行退换货或其他处理措施。
2.4 进货查验记录和报告(1)对每次进货查验,制定详细的记录,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信息、进货物料信息、检验方法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原因等。
(2)将进货查验记录归档,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需要。
(3)定期编制进货查验报告,对一段时间内的进货查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第三部分:责任和监督3.1 主管部门负责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3.2 运营主管负责制定进货查验计划,指派责任人,并督促执行。
3.3 进货查验责任人负责具体的进货查验工作,确保进货物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原辅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公司的要求,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合格率,制定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规范原辅料的进货查验工作,加强对原辅料供应商的管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原辅料进货查验工作,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以及各种包装材料等。
三、查验内容1.外观检查:对原辅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色泽、形状、气味等方面进行观察,并记录在进货查验记录表中。
2.规格检查:核对原辅料的规格是否与供应商提供的相符,并记录在进货查验记录表中。
3.数量检查:核对原辅料的数量是否与供应商提供的一致,并记录在进货查验记录表中。
4.标识检查:查验原辅料的包装上是否有清晰的标识,包括材料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并记录在进货查验记录表中。
5.附件检查:对附带的文件或证书进行查验,如质检报告、产品合格证明等,并记录在进货查验记录表中。
四、查验流程1.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需求,与供应商进行洽谈并签订采购合同。
2.供应商交货后,采购部门将原辅料送至质检部门进行查验。
3.质检部门根据查验内容进行严格检查,将检验结果填写在进货查验记录表中,分别在外观检查、规格检查、数量检查、标识检查和附件检查的栏目中填写有关内容。
4.质检部门将进货查验记录表交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审核确认后,将记录保存在供货文件中。
5.若原辅料的进货查验结果不合格,采购部门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负责处理或退回原辅料。
6.采购部门根据进货查验记录制定进一步的处理方案,并将其落实在供应商的评估与管理中。
五、责任分工1.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进行洽谈、签订采购合同,并按照要求送货至质检部门。
2.质检部门负责对进货原辅料进行查验,并填写进货查验记录表。
3.采购部门负责审核和确认进货查验记录,并将记录保存在供货文件中。
4.若查验结果不合格,采购部门负责通知供应商并处理退货事宜。
六、附则1.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适用于所有的原辅料进货查验工作。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三篇)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原辅材料进货查验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原辅材料的数量、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进货原辅材料。
二、定义1. 原辅材料:指用于生产或加工产品的物料和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等。
2. 进货查验:指对原辅材料进货前的数量、质量和规格进行检查和确认。
三、查验程序1. 供应商选择:在进货前,公司将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署供货协议。
2. 进货前检查:进货前,采购人员应当按照产品的规格和要求,仔细查看原辅材料的相关证书、报告、样品等,并与供应商确认。
3. 进货前抽检:根据公司的抽检标准和比例,对原辅材料进行抽检,确保其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
抽检结果应当进行记录,并与供应商共同确认。
4. 进货验收:在收到原辅材料后,仓库人员应当按照进货单上的数量和规格进行验收,并与供应商共同确认。
5. 检验记录:进货人员应当对每一批原辅材料的进货查验进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进货时间、供应商信息、进货数量、抽检结果等。
记录应当完整、准确。
6. 异常处理:如果发现原辅材料有质量问题或规格不符合要求,应当立即与供应商联系并协商解决方案。
所有的处理结果应当记录并进行归档。
四、查验要求1. 数量查验:进货人员应当按照进货单上的数量进行验收,并与供应商确认。
2. 质量查验: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货人员应当对原辅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其没有明显的质量问题。
3. 规格查验:进货人员应当按照产品的规格和要求,对原辅材料的尺寸、外观等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
4. 抽检标准和比例:公司应当制定相应的抽检标准和比例,对原辅材料进行抽检。
五、责任和权利1. 采购人员:负责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确认原辅材料的相关证书和样品。
2. 仓库人员:负责按照进货单上的数量和规格进行验收,并对进货查验进行记录。
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进货查验的标准和要求,对抽检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参与解决质量问题的处理。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一、制度背景为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出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二、制度目的1. 确保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生产环节。
2. 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食品追溯体系。
3. 规范食品生产企业采购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制度内容1. 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建立(1)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应包括采购计划、供应商选择、进货验收、记录保存、追溯管理等方面。
2. 供应商管理(1)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价,确保供应商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2)供应商应提供相关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等文件,食品生产企业应进行审核并留存复印件。
(3)对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食品生产企业应停止采购,并及时进行整改。
3. 进货验收(1)食品生产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进货验收部门,负责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验收。
(2)进货验收应包括外观检查、标签核对、合格证明文件审核、样品检验等方面。
(3)对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验收部门应拒绝接收,并做好记录。
4. 进货记录(1)食品生产企业应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2)进货记录应采用电子或纸质形式保存,确保记录真实、完整、可追溯。
(3)进货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5. 追溯管理(1)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食品追溯体系,确保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来源可追溯。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模版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模版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原辅材料进货查验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原辅材料进货的质量和数量符合标准,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原辅材料进货查验的部门和人员。
二、定义1. 原辅材料:指公司采购用于生产加工的各类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2. 进货查验:指对原辅材料进货时进行的检查、测试和记录等活动。
3. 供应商:指向公司供应原辅材料的单位或个人。
三、进货查验程序1. 采购计划确认: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进行原辅材料的采购计划,并确认所需原辅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和供应商等信息。
2. 供应商评估选择:采购部门根据公司的供应商评估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并签订采购合同。
3. 原辅材料进货:仓储部门按照采购计划与供应商协调并组织原辅材料的进货运输工作,确保原辅材料的送货时间和送货质量符合要求。
4. 查验登记:仓储部门按照进货查验记录表的要求,对原辅材料进行查验,并登记查验结果。
5. 查验结果处理:对于合格的原辅材料,按照规定进行储存;对于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及时通知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处理并记录。
6. 送样检测:采购部门根据采购合同的要求,按照一定比例抽取样品,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作为原辅材料质量的依据。
7. 查验记录保存:仓储部门按照规定,将进货查验记录保存并归档,以备查阅和核对。
四、进货查验要求1. 原辅材料外观: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没有明显的污染、破损等现象。
2. 原辅材料包装:包装应完整、干净,标签、标志齐全,无泄漏、渗漏等现象。
3. 原辅材料数量:进货数量应与采购合同和交货单中的数量一致,无误差。
4. 原辅材料质量:原辅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如有质量问题,应及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5. 原辅材料检测:按照采购合同的要求,对部分原辅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质量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五、责任与权限1. 采购部门负责制定进货查验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并组织实施。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4篇)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司采购的所有原辅材料的进货查验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并能有效地记录和跟踪原辅材料的进货情况。
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原辅材料进货的部门和人员。
2.定义2.1 原辅材料:公司用于生产加工产品的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2.2 供应商:向公司提供原辅材料的供应商或供货单位。
3.工作流程3.1 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进行联系、洽谈和签订采购合同,明确采购的原辅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价格等细节。
3.2 采购部门收到供应商送交的原辅材料时,对原辅材料进行查验。
查验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品名、规格、数量、质量状态等。
3.3 查验结果应与采购合同中的约定进行核对,如有不符,应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商解决。
3.4 查验合格的原辅材料由采购部门领取并安排妥善存放,查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应立即退回供应商,并记录退货原因。
3.5 采购部门应将每次进货的原辅材料情况详细记录,包括进货日期、供应商信息、原辅材料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状态等。
4.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内容4.1 进货日期:记录原辅材料进货的具体日期。
4.2 供应商信息:记录供应商的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信息。
4.3 原辅材料名称:记录原辅材料的具体名称。
4.4 规格:记录原辅材料的具体规格、型号等。
4.5 数量:记录原辅材料的进货数量。
4.6 质量状态:记录原辅材料的质量状态,如合格、不合格等。
4.7 查验人员:记录进行原辅材料查验的人员。
4.8 查验结果:记录原辅材料查验的结果,如合格、不合格等。
4.9 备注:记录其他需要备注的信息。
5.查验结果处理5.1 如果原辅材料查验结果合格,采购部门应将原辅材料妥善存放,并及时将查验记录归档存档。
5.2 如果原辅材料查验结果不合格,采购部门应立即与供应商联系,并退回原辅材料。
同时,采购部门应记录退货原因,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问题。
5.3 对于多次查验结果不合格的供应商,采购部门应将其列入黑名单,不再与其合作。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我司原辅材料的进货查验工作,确保进货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企业信誉,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司采购的原辅材料的进货查验工作。
三、职责1. 采购部负责采购原辅材料,并确保采购的原辅材料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2. 质量部负责对进货的原辅材料进行查验,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3. 仓储部负责对合格的原辅材料进行入库管理,不合格的原辅材料进行退货处理。
4.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确保进货查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查验程序1. 采购部在采购原辅材料时,应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2. 采购的原辅材料到货后,采购部应及时通知质量部进行查验。
3. 质量部接到通知后,应在24小时内对进货的原辅材料进行查验。
查验内容包括:外观、规格、数量、合格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4. 查验合格的原辅材料,质量部应出具合格证明,并通知仓储部进行入库管理。
5. 查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质量部应出具不合格证明,并通知采购部进行退货处理。
6. 仓储部在入库管理时,应严格按照合格证明进行,确保合格的原辅材料进入生产环节。
五、记录与档案管理1. 采购部、质量部、仓储部应做好进货查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采购日期、供应商名称、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合格证明、查验结果等。
2. 进货查验记录应真实、完整、可追溯,保存期限为两年。
3. 各部门应定期对进货查验记录进行汇总、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六、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采购部、质量部、仓储部人员进行进货查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
2. 定期对进货查验工作进行考核,确保进货查验工作的有效性。
3. 对进货查验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人员给予批评和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我司所有。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一、为了使采购的原辅料(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能够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单位购进的原辅材料一律应当进行实地查验,经过验证后方可入库。
三、在进货查验原辅材料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时,应查验供货方主体资格的合法有效证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的相关文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记录生产许可证编号、复印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以备日后检查。
四、进货查验记录包括以下内容:运送车辆的清洁状况、产品包装是否完好、原料是否受到污染(虫害、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原料温度(冷冻产品温度是<-18 C ,净菜运输温度<5C)是否失控、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以及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及批号、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对本企业自行检验食品原料的,要记录检验结果集保存检验记录。
其中,联系方式中应当注明供货者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
五、对原辅材料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主要查验内容包括:(一)查验包装标识是否有中文标注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是否在包装上显著位置清晰标注净含量、规格、型号等项目。
(二)是否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说明、产品执行标准、质量等级。
(三)经感官鉴别是否存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
(四)是否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质量情况。
(五)是否存在应当检验、检疫而末检验、检验,是否伪造检验、检疫结果,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情况(六)进口产品是否有中文标注的原产国国名或者地区名已经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名称和地址。
(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检验检疫的,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采购。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由供货者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方可采购进货。
六、应加强原辅材料的外观质量检查,对包装不严、破损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变质的,不得入库,并立即停止进货和使用,进行返厂或无害化处理。
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制度为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所采购的原辅材料符合本公司生产工艺和卫生质量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本规定:1、凡是本公司购进原辅材料都必须遵守本制度,一律应当实地查验。
2、质检部负责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及包装材料的检验和质量监督以及执行质量问题的处罚工作。
原料仓主管负责记录原辅料进货台账。
3、质检部应及时收集原辅材料及食品添加剂的有效的执行标准。
4、质检部应按规定及时抽样检验,认真填写原辅料检验记录,检验合格的原辅料,应通知原料仓库入库并及时填写进货台账;如有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应通知原料仓库退货;发现有假冒伪劣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5、检验员应经过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6、检验员应检查所采购的原辅材料的三证(营业执照、产品生产许可证和检验报告),要求供货方提供货物来源的票证,并保存原件或复印件。
7、检查原辅料包装标识是否有品名、生产日期、执行标准、保质期、生产厂家、合格证等,具体请参考《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8、检查所采购的原辅材料是否新鲜,无污染,无病虫害,无腐烂,无异味,无虫蛀等变质现象。
9、检查盛装原辅材料的包装材料,是否完整无破损,是否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无毒无害。
10、检查原辅材料与添加剂是否分类存放,不得混装,不得与有碍食品卫生的物品放在一起。
11、检查已入库的原辅材料与添加剂有无挂牌明示,标识牌上的项目有无填写完整。
12、检查原辅材料的使用是否做到先进货先使用。
13、未经检验合格的原辅材料不准投入生产使用。
14、检验员检查必须认真负责,严格把关,不准弄虚作假。
X X食品有限公司2012年-月-日。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4篇)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制度编号:XXXXX制度名称: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制度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原辅材料进货的部门和人员。
制度制定依据:根据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制度制定目的:确保原辅材料的进货查验工作规范、准确、有效,防止不合格原辅材料流入生产环节,维护产品质量和公司声誉。
一、进货查验责任和权限1. 进货查验责任(1)公司采购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原辅材料的进货查验工作。
(2)进货查验员负责具体的查验工作,确保查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进货查验权限(1)进货查验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由公司授权。
(2)进货查验员有权对原辅材料进行查验、检测和评估,并作出查验结果。
二、进货查验流程1. 进货凭证(1)采购部门在进货时,应当出具正式的进货凭证,并将进货凭证交给进货查验员。
(2)进货凭证应当包括原辅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信息等相关内容。
2. 进货查验(1)进货查验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对原辅材料进行查验、检测和评估。
查验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原辅材料的外观和包装是否完好无损;b) 原辅材料的标识和标志是否清晰、准确;c) 原辅材料的数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进货凭证的要求;d) 原辅材料的质量状况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e) 原辅材料的相关证明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进货查验员应当及时记录和填写原辅材料的查验结果,并对不合格的原辅材料进行标识和处理。
三、进货查验记录1. 进货查验记录内容(1)进货查验记录应当包括查验日期、供应商信息、原辅材料名称、规格、型号、进货数量、查验结果、查验员签字等内容。
(2)对不合格的原辅材料,还应当记录相关的处理措施和结果。
2. 进货查验记录保存(1)进货查验记录应当及时整理、归档。
(2)进货查验记录的保存期限为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的期限。
不得随意销毁或篡改。
四、责任追究对于未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原辅材料进货查验的部门和人员,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原辅材料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对于企业来说,采购原辅材料必须具备一定的查验能力,以确保所采购的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为了规范原辅材料的进货查验工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关于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范文,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对原辅材料的进货查验工作的管理,确保所采购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采购原辅材料的全过程,涵盖了原辅材料的选择、进货查验、评定和记录等方面。
第三条本制度应通过内部培训和宣传,使各相关部门和人员了解并遵守,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进货查验依据第四条进货查验应依据相关的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包括国家标准、企业内部标准和供应商的技术文件等。
第五条企业应根据生产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原辅材料技术要求,并在采购合同中明确该要求,以作为进货查验的依据。
第六条供应商应提供符合要求的技术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书、检验报告和质量保证书等,并一并提供供货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第三章进货查验程序第七条采购部门应根据生产部门的需求和技术要求,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并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进货数量、材料要求、交货日期等。
第八条供应商交货后,采购部门应按照采购合同要求,对进货的原辅材料进行查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性能测试等。
第九条如发现原辅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采购部门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与供应商商议解决方案。
第十条进货查验合格的原辅材料,采购部门应及时进行验收,并填写相应的进货查验记录。
第四章进货查验记录第十一条进货查验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原辅材料的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查验方案和结果;进货数量和供应商信息等。
第十二条进货查验记录应由采购部门进行填写,并经过质量部门的审核和备案。
第十三条进货查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保留期限为一年以上,以备查阅和审计。
第五章进货查验评定第十四条进货查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得进入生产流程,并应及时予以退货或更换。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1.目的为确保采购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做到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采购、不进厂,严把质量关,特制定如下制度。
2.范围适用于公司采购物资的进货验证。
3.职责3.1库管员应在到货的当天向质量部检验员报检。
3.2检验员负责对报检产品的检验。
4.具体要求:5.1对采购的原料、辅料:1.1.1采购原辅材料时必须让对方出示合格的检验证明,不准采购无厂名、厂址和无中文标识的原辅材料。
1.1.2 1.2采购原辅材料时,必须达到购置计划中的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质量指标要求。
1.1.3进厂的原辅材料必须具有合格检验报告证明,否则保管人员有权拒绝接收。
1.1.4检验员应在接到报检后,首先索要该批产品的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的合格证明文件的原料,企业应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企业标准要求进行逐批检验、验证并保存检验记录以及接受或拒收的处理意见和审批手续等内容。
本企业不能检验的,送上级质检部门检验。
1.1.5入库的原辅材料要妥善保管,并经常进行检验,做到符合保管条件,以保证原辅材料的质量。
4.2对采购的包装材料:检验员依据企业标准要求进行逐批检验,并做好《进货检验/验证单》,同时向供货商索取该批次产品相应的合格证明文件,保证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的规定。
5.3企业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如:海关检验报告等)。
4.4食品标签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
4.5应确保只有检验合格的原料、包装材料才能投入生产使用.4.6对检验不合格的采购产品,应按《不合格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
5.记录:《进货检验验证单》、《不合格处置记录》。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原辅料子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确保企业的原辅料子采购过程中的合法合规性和品质可控性,规范原辅料子进货查验工作,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全部采购原辅料子的职能部门。
二、定义和缩写词解释1.原辅料子:指用于生产制造产品的各类料子和配件。
2.供应商:指向我公司供应原辅料子的实体或个人。
三、管理标准3.1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依据原辅料子品种与用途的不同,职能部门应建立满足企业需求的供应商库,并依照以下标准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与选择:1.供应商资质:供应商应具备合法合规的相关证照和资质,并能供应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供货本领:供应商应保证能够定时供货,且供货本领满足企业需求。
3.价格合理性:供应商报价应具有合理性,价格应在市场范围内。
4.品质保证:供应商应供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原辅料子,并能供应原辅料子的质量和检验报告。
5.售后服务:供应商应供应完满的售后服务,并能及时响应和解决相关问题。
3.2 采购合同签订在与供应商达成共识并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后,职能部门应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合同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采购原辅料子的品种、规格和数量。
2.供应商供应的质量和检验报告要求。
3.供货周期和交货方式。
4.价格和付款方式。
5.售后服务承诺和责任。
3.3 原辅料子进货查验流程1.接货验收:供应商送货到我公司仓库时,职能部门应第一时间进行接货验收。
对于原辅料子的外包装、标识、数量、外观等方面,应与采购合同要求进行比对,确保全都性。
2.取样检验:职能部门应依据采购合同要求,依照肯定比例对原辅料子进行取样检验。
取样数量和检验项目应依据相关质量标准和检验要求确定。
3.试验室检测:将取样的原辅料子送往公司试验室进行检测。
检测项目包含但不限于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以确保原辅料子的品质符合要求。
4.检验记录:职能部门应将每次的原辅料子进货查验情况进行认真记录,包含采购批次、供应商信息、外观检验、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检验等。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三篇)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一、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工作,准确记录、掌握原辅材料进货的信息,防止假冒伪劣材料进入生产环节,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原辅材料进货查验的工作。
三、工作程序1.进货前准备(1)进货部门与供货方签订正式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要求。
(2)制定原辅材料进货查验标准,明确进货要求和检查项目。
(3)建立原辅材料供应商台账,包括供应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并定期更新。
2.进货查验(1)进货部门按照合同要求,及时通知供货方送货,并安排专人接收查验。
(2)接收查验人员在物料到达时,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破损、渗漏等异常情况。
(3)查验人员在进货过程中,必须在原辅材料上贴上查验标签,并填写进货查验记录表。
(4)查验包括原辅材料的外观、质量、规格、批号、生产日期等,确保原辅材料符合要求。
(5)将查验合格的原辅材料送到仓库进行储存,不合格的材料及时退还供货方,并记录退货原因。
3.记录与报告(1)查验人员每次查验都要填写进货查验记录表,记录原辅材料的名称、规格、批号、进货数量、供货商等信息。
(2)查验记录表要准确、清晰,签字盖章并留存备查,同时通知进货部门、质检部门和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
(3)定期统计原辅材料的进货情况,编制进货报告,包括供货商评估情况、进货质量情况等,并报送公司主管部门。
(4)查验记录和报告要按照公司规定的文件管理流程进行存档,并保留至少两年的时间。
四、责任与权限1.进货部门负责与供货方签订合同,通知供货方送货,并安排查验工作。
2.质检部门负责制定查验标准,对查验结果进行监督和审核。
3.仓库管理员负责接受符合要求的原辅材料,并妥善储存。
4.供货方负责按照合同要求提供符合标准的原辅材料,并保证其质量和安全。
5.查验人员负责按照查验标准进行查验,并记录查验结果。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工作,确保企业所采购的原辅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保障企业利益和消费者权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工作。
三、工作程序1. 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需求向供应商提出采购申请,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2. 采购部门将采购合同及时传达给质检部门,质检部门根据合同要求进行预先查验准备;3. 采购部门和质检部门协调安排物流,确保原辅材料按时送达;4. 收到原辅材料后,质检部门对进货物料进行查验;5. 质检部门根据查验结果,签订查验记录;6. 质检部门将查验记录及时传达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根据查验结果决定是否接收原辅材料;7. 若原辅材料符合要求,采购部门进行入库操作,并及时通知仓库管理部门;8. 若原辅材料不符合要求,采购部门和质检部门协商解决方案,如退货、换货等;9. 采购部门和质检部门对查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成立改进小组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改善,提出改进措施。
四、查验要求1. 质检人员对原辅材料进行外观查验,包括颜色、形状、尺寸等方面;2. 质检人员对原辅材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硬度、强度等;3. 质检人员对原辅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符合产品标准和要求;4. 质检人员对原辅材料进行耐久性测试,确保产品的使用寿命;5. 质检人员对原辅材料进行质量认证查验,确保符合国家质量标准;6. 质检人员对原辅材料进行包装和标识查验,确保包装完好无损且标识清晰。
五、查验记录1. 查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原辅材料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查验日期、查验结果等;2. 查验记录应由质检人员填写,并经过质检部门主管审批;3. 查验记录应由质检部门归档并保存,便于后续追溯和查阅。
六、责任与处罚1. 质检人员负责进行原辅材料查验工作,确保查验结果准确可靠;2. 采购部门负责及时传达采购合同和查验结果,及时处理不合格原辅材料;3. 质检部门主管负责审批和监督查验工作,确保查验记录真实可信;4. 若发现查验记录存在造假等违规行为,将按企业内部规定给予相应的惩罚和处理。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1)
编号:QSBGC-26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为了确保所采购的原辅材料符合生产工艺和卫生质量要求,保证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使用,特制定本规定:1、质检科负责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及包装材料的检验和质量监督以及执行质量问题的处罚工作。
原料仓班长负责记录原辅料进货台账。
2、质检科应及时收集原辅材料及食品添加剂的有效的执行标准。
3、质检科应按规定及时抽样检验,认真填写原辅料检验记录,检验合格的原辅料,应通知原料仓库入库并及时填写进货台账;如有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应通知物资部和原料仓库退货。
4、检验员应经过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5、检验员应检查所采购的原辅材料的三证(营业执照、产品生产许可证和检验报告)。
6、检查原辅料包装标识是否有品名、生产日期、执行标准、保质期、生产厂家、合格证等,具体请参考《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7、检查所采购的原辅材料是否新鲜,无污染,无病虫害,无腐烂,无异味,无虫蛀等变质现象。
8、检查盛装原辅材料的包装材料,是否完整无破损,是否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无毒无害。
9、检查原辅材料与添加剂是否分类存放,不得混装,不得与有碍食品卫生的物品放在一起。
10、检查已入库的原辅材料与添加剂有无挂牌明示,标识牌上的项目有无填写完整。
11、检查原辅材料的使用是否做到先进货先使用。
12、未经检验合格的原辅材料不准投入生产使用。
13、检验员检查必须认真负责,严格把关,不准弄虚作假。
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正确处置各类产品安全突发事件,保障畜牧业的正常发展。
二、适用范围:使用公司产品后,突然发生的、造成负作用等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
三、责任者:检验员四、正文:1、组织机构:1.1综合协调组:人力资源部、办公室、质保部、物流部、销支部、生产部等负责人参加,人力资源部经理任组长。
主要职责:组织、协调和实施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突发事件发生后,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联动和配合;建立突发事件处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有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分析突发事件发展态势,组织撰写总结报告。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正式版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正式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加强对原辅材料进货的查验工作,确保原辅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的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工作。
二、要求1.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原辅材料的查验。
2.确保进货的原辅材料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3.严禁购进过期、伪劣、冒充品牌等问题的原辅材料。
4.采购人员应了解原辅材料的特性和相关标准,做到专业、准确地核验。
5.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应真实、完整、规范地填写,以便后续追溯和管理。
三、流程与要点1.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原辅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要求等内容。
2.采购部门按合同要求从供应商处采购原辅材料。
3.供应商交付原辅材料后,采购人员需进行以下步骤:a)核对原辅材料的名称、规格与采购合同是否一致;b)验证原辅材料的生产厂家、编号、生产日期等信息;c)根据产品特性及合同要求,对原辅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或全检。
4.抽样检测应满足以下要求:a)抽样量应与采购量成比例,确保样品的代表性;b)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c)检测过程记录应准确,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进行记录并处理。
5.如果原辅材料的检测结果不符合合同要求或有质量问题,采购人员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与其协商解决办法。
6.采购人员应将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准确地填写入系统,并保留相关检测报告、合同等资料,以备查询。
7.采购人员应将本次进货查验记录发送给质量部门进行审核并录入质量管理体系。
四、责任划分1.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组织原辅材料的进货工作。
2.采购人员负责实施原辅材料的进货查验和抽样检测,并记录相关信息。
3.供应商负责提供符合合同要求的原辅材料,并配合采购人员的查验工作。
4.质量部门负责审核和录入原辅材料的进货查验记录,并负责对原辅材料的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
五、考核与处罚1.对于未按要求填写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的责任人员,将进行必要的教育和纠正,并加强日常监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
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275-18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上市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2.对于原材料,检验人员应记录《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原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批次,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商,以及感官检验结论。
2.索证索票制度是指为保证食品安全,在购进食品时,本单位员工必须向供货方索取有关票证,以确保食品来源渠道合法、质量安全。
3.与初次交易的供货单位交易时,应索取证明供货者和生产加工者主体资格合法的证明文件:营业执
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证明文件,每月初核对一次,并提前一个月索要新证。
4. 在购进食品时,应当按批次向供货者或生产加工者索取以下证明食品符合质量标准或上市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
食品质量合格证明;
检验(检疫)证明;
销售票据;
有关质量认证标志、商标和专利等证明;
强制性认证证书(国家强制认证的食品);
进口食品代理商的营业执照、代理资料、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报关单、注册证。
5.下列食品进货时必须按批次索取证明票证:
牲畜肉类: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或畜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
粮食及其制品、奶制品、豆制品、饮料、酒类: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
6. 对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或者省级以上安全
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牌产品称号的优质食品,可凭以上称号相应标识和凭证直接销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证。
7.对实行购销挂钩的食品,可凭购销挂钩协议和供货方的销售凭证直接销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证。
8.对索取的票证要建立档案,并接受市场服务中心和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