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建筑的发展与演变并非就是一种哲学使然,建筑也不可能 以仅有哲学的话语便能阐释的。不过,解构主义思潮在建 筑界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尽管它的一些代表人物声称, 当代建筑已近无法承载社会文化的内容,但从一方面来看, 这意思潮仍然是这个时代文化思考的折射。 解构建筑并不是将建筑引向虚无,他要消解的不是建筑本 身,而是由建筑师或业主,或任何人强加于上的一种形式 与意义的对应关系,这也许是一种更加多元的设计策略。 从另一方面看,解构建筑的出现也有建筑自身发展的必然 性,他在艺术上的前卫姿态又一次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试 图不断走向形式突破的创新传统,盖里等人的实践切实地 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建筑美学。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 丹尼尔· 里伯斯金 • 思想基础:解构主义哲学。 • 代表实例:柏林犹太人博物馆(1989-1999)。
• 李伯斯金因其代表作柏林犹太人博物馆而被看作是解构主 义的又一重要人物。 •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是在柏林老博物馆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三条“路径”和一个“虚空” •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的入口是从老馆地下层进入,入口连接 了新馆的三条路径: 一条较短的狭窄空间将参观者引向 一个死胡同,进入这个绝境空间底部的一扇门,即屈米设 计的“大屠杀塔”。 第二条路径的侧墙上布满了当年犹 太人逃亡世界各地的城市名,路的尽端通向一个小庭院, 院中一组密集的混凝土柱,象征犹太人的流浪与迁徙。 第三条也是最长的路径空间里,陈列着当年犹太社区幸存 下来的各种遗物这个空间也将引导参观者返回博物馆入口。 博物馆中最意味深长的是一个虚空的空间,它是屈米在设 计中最想表达的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缺席的空间”,是 柏林犹太人群体曾被彻底根除的见证。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 伯纳德· 屈米 • 思想基础:德里达的 解构主义哲学,福柯 的后现代哲学。 • 代表实例:巴黎拉维 莱特公园(1982-1989
• 1982年,屈米在法国政府举办的,为纪念法国大革命200 周年的巴黎十大建设工程之一拉维莱特公园的国际设计竞 赛中夺魁,从此名声大振,成为解构主义的中心人物,拉 维莱特公园也成了解构主义思潮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 从“分解”到“叠合” 为处理拉维莱特公园开发计划的 复杂性和不定性,屈米以“分解”的观念在公园用地上建 立起三个结构系统: “面”系统,以一种表层结构来表 达; “线”系统,用了许多连接线条和线性构件; “点”系统,精心设计了许多小型构筑物。 “点”、 “线”、“面”三个系统,还无法控制公园的整体结构。 屈米将“点”系统上的10.8m见方的构筑物放置在一个间 距为120m的方网格的交叉点上。 构筑物形式各异,但红 色却是唯一的保留颜色。在方网格有秩序地组织下,“点” 系统及构筑物具有了决定整个公园结构的作用。至此,公 园设计才由“分解”实现了三个迥然不同系统的“叠合”。
• 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 该设计从一套规则的网格开始,它包括2700多个混凝土柱, 每个柱长2.3m,宽0.92m 高0-7.5m之间,柱间距0.92m, 只能容纳一个人穿行。 柱阵的地面与顶平面之间所形成 的波浪形,取决于柱网格和柏林城市网格相交错的断面。 由两套网格系统所产生的不定性,叠加在了地貌与柱阵的 顶面上,创造出地表与柱顶面之间在视知觉上的差异。 网格结构的变异,导致原本规则的网格中出现模糊空间, 空间显得密集、狭窄、深邃、变化多端,人在任何一处的 感受都是多层次的,造就了一个消逝和反思的场所,亦即 回忆。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的起源
• 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建筑舞台上又出现了一种很具有 先锋派特征的,被称为解构主义的新思潮,并成为建筑界 关注的新焦点 • 从总体上可以说,解构主义是一个具有广泛批判精神和大 胆创新姿态的建筑思潮,它不仅质疑现代建筑,还对现代 主义之后已经出现的那些历史主义或通俗主义的思潮和倾 向都持批评态度,并试图建立起关于建筑存在方式的全新 思考
态度源自文库
• 从以上对解构主义各个代表人物及实例的介绍中可以看到, 这一思潮的表现是多样的,正像威格利所说的,对于这些 任务,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同样重要。就他们自己 来说,对解构主义这个标签也是态度不一的。 • 艾森满是最热衷于将自己标榜为具有知识分子精神的解构 主义哲学的实践者,他始终坚持建筑应形成一种系统的知 识话语,而哲学成为她建构知识话语的直接基础。 • 屈米在将解构主义作为其建筑思想的理论基础上也表现出 了十分积极的姿态和努力。 • 但除此之外,其余代表人物并不认为自己的实践探索直接 来源于某种哲学思想,甚至认为与哲学毫无关系,盖里甚 至完全否认自己的作品是解构主义
• 在美国,盖里曾与艾森曼,文图里和海杜克一起被誉为领 导当代建筑潮流的“四大教父”。 • 盖里与艾森曼不同,他不谈论解构哲学,也不想与哲学有 任何瓜葛,他更倾向于从感性出发,以艺术家的敏感把握 时代精神。盖里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暂时性的、呈碎片 状的、永远处于不断变化的世界,他的工作就是用建筑语 言对这种生存状况敏感的加以表达。 • 在建筑形式上,盖里对过去的传统美学法则采取了完全对 抗的态度。他说“我从艺术家的作品中寻找灵感··我努力 ·· 消除传统的文化包袱,并寻找新的途径。我是开放的,这 没有规则,没有对或错。我常对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 感到困惑”。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 扎哈· 哈迪德 • 思想来源:俄国构成主 义派,库哈斯城市思想, 计算机技术应用。 • 代表实例:香港山顶俱 乐部(1983),维特拉 消防站(1993),意大 利国立21世纪艺术博物 馆(1998-2010)
• 扎哈就是一个大胆尝试建筑创新的解构派建筑师 • 扎哈的建筑创作思想主要有三个来源。首先是20世纪初俄 国先锋派艺术的影响;其次是她继承了她的导师库哈斯关 注城市的思想;三是扎哈在建筑创作中对电脑的娴熟应用 • 扎哈的第一个建成作品是维特拉消防站。建筑物与环境十 分契合,动态构成的形式与消防站的性格也十分的相符。 建筑物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车库,另一部分是辅 助用房。入口处理是整体构图的焦点,入口前的雨篷向上 倾斜,悬挑长达6~7米的尖角像一把飞刀,投射到墙上的阴 影随着日照的变化而变化,与钢管束柱构成一幅抽象图案。 • 建筑最特殊的就是由这些极不规则,极不稳定的建筑元素 形成的室内空间。由于无论是墙体还是天棚都少有平行或 直交的关系,人在其中会产生一种迷离、晃动的戏剧性感 受,仿佛时刻都有行动的爆发
• 屋顶加建项目位于维也纳传统的居住区中、两条 道路交叉处的一幢老房子的顶部。设计综合了桥 梁和飞机的结构系统原理,构筑了一个全新而明 亮的浮游空间,他们通过对各种元素的游戏式的 解构,把一个富于梦幻的空间变为现实。这是小 组成员对他们建筑思想的真实表现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 弗兰克· 盖里 • 思想来源:俄国构成主义 派,计算机技术应用。 • 代表实例:维特拉家具设 计博物馆(1987-1988), 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 (1993-1997),洛杉矶 迪斯尼音乐中心(19982003) 。
• 维特拉家具设计博物馆是盖里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作品。 从外表看,建筑物形体十分复杂,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其布 局的合理性。体型变化主要是利用了建筑物的入口门厅、 雨篷、楼梯、电梯、天窗等非主体功能部分进行造型加工; 局部的造型变化同时考虑到实用性和室内空间效果;天窗 的扭转不仅丰富了外部造型,而且直接造成了室内的光影 变化。相对于室外的“杂乱无序”,室内空间富于变化和 节制。光在室内空间的统一和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 彼得· 艾森曼 • 思想基础:乔姆斯基的 结构主义哲学,德里达 的解构主义哲学,德勒 兹的后现代哲学。 • 代表实例:系列住宅, 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 纳视觉艺术中心 (1985-1989),哥伦 布会议中心(19891992),欧洲被屠杀 犹太人纪念碑
• 艾森曼在不断发展自己充满哲理的建筑理论与实践的过程 中,成为结构思潮中颇具有哲学意味的风云人物 •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善于理论建树的艾森 曼转向了对解构主义的关注,德里达,巴特尔等人的理论 成为他在批判中形成更深刻的解构主义建筑学说的强有力 支柱 • 艾森曼认为,后现代时期“已不再有对原初形式的信仰, 也没有对原初形式的信仰”,这样,形式和功能不再有一 一对应的关系,形式的意义也与功能、美学没有直接的联 系。总之建筑并不存在原始价值。
屈米的策略是,先建立一些 相对独立的,纯净几何方式 的系统,再以随机的方式叠 合,迫使它们相互干扰,以 形成某种“杂交”的畸变, 威格利认为,这种策略是实 足的俄国构成主义的继承。 然而,屈米对自己作品的解 释却远远超出了纯形式的领 域。 他进而指出,大部分建筑实 践都是将物体作为世界秩序 的反应而建立它们的秩序, 并试图使其臻于完善,但这 和今日的现实情形格格不入
哥伦布会议中心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 莱姆· 库哈斯 • 思想基础:社会学。 • 代表实例:海牙国立舞剧 院(1984-1987),中国 中央电视台(CCTV)新 总部大楼(2002-)。
• 库哈斯也被看作是解构主义思潮的一位中坚人物,而他最 关注的是大都市问题的研究。 • 他被纽约的过度丰富和疯狂堆砌的生活方式所深深感染, 他认为“曼哈顿惊人的崛起与大都市对其自身概念的定义 是同步的,曼哈顿展现了同时在人口与城市设施两发面有 关密度理想的极致”,因此,大都市的“建筑促进了在任 何可能层面上的拥挤状态,同时他对拥挤状态的探索又激 发并支撑着一种特殊的交往形式”,这种交往形式的综合 就形成了库哈斯所谓的独一无二的大都市文化特征,即一 种“拥挤的文化”
• 自1988年的解构主义7人展后,有一个奥地利设计小组更 加引人注目,即蓝天设计组。他们曾在宣言中表明了对社 会现实的一种激进的、也是悲哀的情怀,同时又力图在建 筑美学中表现这种荒凉的美感。他们认为,抑制需要巨大 的能量,并把这些能量用于设计中。他们声称过去所理解 的那种建筑已经结束,“建筑并非是调和或顺从,而是将 一个场所中存在的张力用强化的视觉方式作出的表达。也 许由此可以理解,他们的作品总是显出对现有秩序强烈的 侵犯和破坏,一种不安感,混乱和非理性特征,甚至会把 武器作为建筑形式的表现对像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 蓝天组:设计组成立于1968 年,由沃尔夫· 普瑞克斯和 德· 海默特· 斯维茨斯基组成,以 维也纳为基地,1988年在洛 杉矶开设事务所,1990年开 始由合伙人法兰克· 斯蒂普经 营管理 • 思想来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 析理论。 • 代表实例:屋顶加建(19831989),德国慕尼黑宝马中 心(2001-2007)。
解构主义的两项重要活动
解构主义的基本思想认为,按结构主义的观点,既然语言 符号的意义取决于符号的差异性,那么寻求符号的含义的 过程只能是一个新的符号取代另一个有待阐释的符号的过 程;这样,语言体系自身是不稳定的,意义也是不稳定的, 原来的“实在”其实永远是一种“不在场”或“缺席”, 这基本就是解构主义对结构主义的质疑。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的兴起与两项重要活动与此 密切相关 一是在1988年的6月至8月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 的一个名为“解构主义建筑”的7人作品展,参展的7 位建筑师分别是美国的F.盖里和P.艾森曼、法国的B. 屈米、英国的Z.哈迪得、德国的D.李伯斯金、荷兰的 R.库哈斯以及奥地利的蓝天设计小组。威格利称,这 是一场新的运动,“一场纯净形式的梦想已全然被打 破的运动”。 另一重要活动是在同年的7月,在伦敦德尔泰勒美术 馆举办的一个名为“建筑与艺术中的解构主义”的国 际研讨会,这个研讨活动及其相应的专辑也是将同一 些作品和人物推向公众,以揭示一种全新的建筑观念 正在形成。所不同的是,纽约7人展的主办人声称解 构主义建筑与哲学中的解构主义无关,而在伦敦的研 讨会上,解构主义哲学却成为讨论这一建筑新思潮直 接的理论话题。